2012-2013学年浙江省杭州十四中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上传人:brainfellow396 文档编号:335936 上传时间:2019-07-09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26.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2013学年浙江省杭州十四中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2012-2013学年浙江省杭州十四中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2012-2013学年浙江省杭州十四中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2012-2013学年浙江省杭州十四中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2012-2013学年浙江省杭州十四中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2-2013学年浙江省杭州十四中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中国古代用 12 种动物与 “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十二地支相配,组成十二生肖。与 “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十天干共组以纪年,成为中国重要的纪年方法。根据干支纪年法的特点,你认为 1921年当属 A庚子年 B戊戌年 C辛亥年 D辛酉年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干支纪年法与公元纪元的换算。天干每十年轮回一次,地支每 12 年轮回一次。干支纪年法与公元纪年的换算,需要找到一个参照的年份,本题可以就近选择 1911年(干支为辛亥年)作为参照进行推算。那么 1

2、921年换算为干支纪年,天干辛 +10不变;地支亥 +10为酉,所以 1921年为辛酉年,选 D。 考点:干支纪年法。 点评:中国在汉武帝以前用天干地支纪年;从汉武帝到清末,用皇帝年号加天干地支纪年;民国初期用民国诞生时间来纪年兼或使用公元纪年,民国以后广泛采用公元纪年。 下列北美独立战争中的重大事件,按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萨拉托加大捷 华盛顿被任命为大陆军总司令 独立宣言发 表 约克镇大捷 A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属于排序型的选择题。北美独立战争过程的重大事件发生的时间分别是: 萨拉托加大捷 1777 年; 华盛顿被任命为大陆军总司令 1775 年; 独立宣言发表 177

3、6 年; 约克镇大捷 1781 年。故选 A。 考点:北美独立战争。 点评:经过北美人民的艰苦抗争,终于在 1783年迫使英国承认美国独立。独立战争结束了英国的殖民统治,实现了国家的独立,确立了比较民主的资产阶级民主体制,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对拉丁美 洲和法国大革命起到了推动作用。 独立战争时美国共和派所创造的美国民主政治带有一种可贵的特色那就是“原则民主 ”(确定民主政治的原则)与 “程序民主 ”(规定实行民主的方法)并重,美国实现 “程序民主 ”主要是通过 A独立宣言 B 1787年宪法 C邦联条例 D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答案: B 试题分析: A独立宣言宣告美国诞生; B1787年宪法规

4、定美国实行联邦制和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奠定了美国各项政治制度的基础; C邦联条例规定美国实行邦联制; D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宣布美国自 1863年起废除南方各州的奴隶制。美国实现 “程序民主 ”主要是通过 1787年宪法,故选 B。 考点:美国 1787年宪法。 点评: 1775至 1783年美国独立战争,推翻了英国的殖民统治; 1787年宪法的颁布,使美国确立起联邦共和制的国家政体,体现了制约平衡、三权分立的原则,开创了西方共和政体的先例。 甘地在一次演说中说: “我们在经济和工业生活中严重地背离了经济自给自足。假如我们不曾引进外国的产品,那么今天,印度将满地流淌着牛奶和蜂蜜。 西方民众正在唯物

5、(物质)主义这个魔鬼和怪物的铁蹄下呻吟。 ”基于这种认识,甘地 A组 织了 “食盐进军 ” B提出 “回到纺车去 ” C提出印度自治的目标 D号召民众进行绝食 答案: B 试题分析:根据材料,甘地认为印度的经济违背了自给自足的原则,要求抵制外国商品。为此,甘地把纺车当做印度摆脱对英国纺织业依赖的工具,提出 “回到纺车去 ”的主张。故选 B。 考点:甘地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点评: “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打击了英国的殖民统治,增强了印度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使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反映了印度人民要求独立的愿望,促进了印度人民的团结,为印度的独立奠定了基础。同时, “非暴力不合作

6、运动 ”把民族运动局限于非暴力的框架内,影响了民族运动的进一步发展,这反映了印度民族资产阶级在反帝斗争中的动摇性和妥协性。 “元元黎民得免于战国 ”,这表明秦始皇的重大历史功绩是 A统一国家 B北击匈奴 C建立县制 D统一文字 答案: A 试题分析: “元元黎民得免于战国 ”,即黎民百姓摆脱了战国时代诸侯割据和混战的局面,开始有比较安定的环境从事生产。这表明秦始皇的重大历史功绩是灭掉东方六国,完成对国家的统一。故选 A。 考点:秦灭六国。 点评:秦国从公元前 230年灭韩开始到公元前 221年灭齐为止,前后十年,就完成了统一六国的事业,从此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诸侯割据混战的局面,建立了第一个统一

7、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秦王朝推行了许多消除分裂因素的措施,为中国长期的统一奠定了基础。这对中国历史的发展,有着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亚里士多德曾对学生说: “如果你的钱包在你的口袋里,而你的钱又在你的钱包里,那么你的钱肯定在你的口袋里。 ”他可能在向学生解释 A唯物论 B三段论 C伦理学 D中庸之道 答案: B 试题分析:材料是由两个直言判断作为前提和一个直言判断作为结论而构成的推理,这是亚里士多德提出的逻辑学概念三段论。 “如果你的钱包在你的口袋里 ” 大前提; “而你的钱又在你的钱包里 ” 小前提; “那么你的钱肯定在你的口袋里 ” 结论。故选 B。 考点:亚里士多德的逻辑学。 点评

8、:作为一位最伟大的、百科全书式的科学家,亚里士多德对世界的贡献无人可比。他对哲 学的几乎每个学科都作出了贡献。他的写作涉及伦理学、形而上学、心理学、经济学、神学、政治学、修辞学、自然科学、教育学、诗歌、风俗,以及雅典宪法。 当年西方将孙中山早年的 “三民主义 ”翻译成 “民族主义、民主和社会主义 ”。其中 “社会主义 ”最可能对应于三民主义中的 A驱除鞑虏 B恢复中华 C创立民国 D平均地权 答案: D 试题分析:三民主义是孙中山创立的重大理论成果。民族主义即驱除鞑虏、恢复中华;民主主义即创立民国,保障人民享有民主自由等权利,社会主义即后来的民生主义,即主张进行社会革命,平均地权。故选 D。

9、考点:三民主义。 点评:三民主义是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表达了资产阶级在政治、经济上的利益和要求,反映了中国人民实现民族独立和民主权利的愿望,推动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发展。但是,三民主义没有明确提出反对帝国主义的要求,也没有彻底的土地革命纲领,反映了资产阶级的软弱和妥协性。 唐德刚在晚清七十年中说: “孙文之幸运和伟大之处,便是他居然能两度掌握主题。 ”最能代表孙中山两度掌握时代主题的革命活动分别是 A辛亥革命、二次革命 B护国运动、护法运动 C二次革命、护法运动 D辛亥革命、国共合作 答案: D 试题分析:中国自近代以来反侵略、求民主成为时代的主题。 20世纪初,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

10、级革命派发起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封建专制制度;20世纪 20年代,孙中山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改组国民党,实现了第一次国共合作,推动了国民革命运动的开展。最能代表孙中山两度掌握时代主题的革命活动分别是辛亥革命和国共合作,故选 D。 考点:孙中山的革命活动。 点评:孙中山先生追求真理的开拓进取、与时俱进精神和矢志不渝的爱国主义情怀,孙中山先生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坚强意志和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高尚品德 ,是他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遗产。在我们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征程上,这一精神遗产仍然具有重要的启迪和教育意义,值得我们永远学习继承和发扬光大。 “当我绝望时,我会想起在历史上

11、只有真理和爱能得胜。历史上有许多暴君和凶手在短期之内,或许是所向无敌的,但最终总是会走向失败。 ”上述议论最可能出自 A华盛顿 B拿破仑 C甘地 D爱因斯坦 答案: C 试题分析:通过材料 “历史上有许多暴君和凶手在短期之内,或许是所向无敌的,但最终总是会走向失败。 ”可以看出,该言论的提出者反对暴力。结合所学知识,这是甘地领导的 “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故选 C。 考点: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点评:甘地领导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沉重打击了英国的殖民统治,增强印度人民的自信心;但是甘地把民族运动局限于非暴力的框架内,影响了民族运动的进一步发展,反映了印度资产阶级在斗争中的动摇性与妥协性。 美国文化部

12、长说:孔子的人格与他的业绩,值得受到中国和全世界人民的最高敬意。法国文化部长说:从久远的年代 开始,欧洲就承认了孔子这位中国和全世界著名的思想家与哲学家。下列关于孔子思想的世界性影响,说法正确的有 亚洲许多国家接受了儒家文化,儒家学说成了这些国家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 亚洲的日本、朝鲜受儒学影响最深 隋唐时期,儒家思想传到了西欧 法国启蒙思想家伏尔泰十分推崇孔子的学说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了儒家思想对世界的影响。 符合史实; 18 世纪后儒家思想才传到了西欧,并非隋唐时期,故 的表述不符合史实,排除所有含 的选项可知正确答案:为 A 项 。 考点:儒家思想的影响。 点评:

13、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具有人文主义的内涵。儒学中的“仁 ”、大同、和谐思想等对于构建和谐社会、和谐世界,培养人的爱心和人道主义精神具有现实意义。 下列有关历史情景的表述不符合历史真实的是 A公元前 230年的某一天,一官员上朝见到嬴政后高呼大王 B公元前 226年,太仆张某奉秦始皇之命购买上等良马 C公元前 216年某月,李某被任命为某郡郡守,负责该郡的民政和军事 D公元前 206年某月,身在咸阳的方某用小篆给家人写了封平安信。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公元前 226年,秦国未完成对全国的统一,秦王嬴政被称为 “大王 ”,秦始皇的称谓是在公元前 221年

14、统一六国后,故 B项不符合史实。秦统一后在地方上实行郡县制;把小篆作为统一的字体通令全国使用。 C、 D符合史实。 考点:秦统一六国和秦朝的政治制度。 点评:中国古代政治文明专题是高考的重点。从考查的范围看,着眼于古代政治制度发展演变过程中历史事件的背景、特征、影响等,并和当今政府机构改革、推进民主化进程及世界史相联系,是高考命题的主要方式。 一位意大利爱国者在 1814年写道: “我 这样说是痛苦的。因为没有人比我更意识到我们应该向拿破仑表示感激,没有人比我更懂得湿润意大利土壤并使之恢复生气的每一滴慷慨的法国人鲜血的价值。但是,我必须说这样一句真实的话,看到法国人离开是一种巨大的、说不出的欢

15、乐。 ”这段话反映 拿破仑的对外战争客观上具有进步作用 拿破仑的对外战争同时具有侵略性的一面 拿破仑的对外战争促进了意大利民族意识的觉醒 拿破仑的对外战争防止了波旁王朝的复辟 A B C D 答案: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材料的理解和提取信息的能力。 “没有人比 我更意识到我们应该向拿破仑表示感激 ”说明拿破仑的对外战争客观上具有进步作用; “我必须说这样一句真实的话,看到法国人离开是一种巨大的、说不出的欢乐 ”反映了战争的侵略性。 与材料一致; 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选 B。 考点:拿破仑的对外战争。 点评:拿破仑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实行军事独裁统治的同时,对内采取了政治、经济、法制和文化教育等

16、一系列措施巩固了革命成果,维护了资产阶级利益,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拿破仑后期的对外战争侵略了欧洲许多国家的主权,掠夺奴役了各国人民,必然导致失败。 “先生挺生其间,砥柱于革命中流,启后承先,涤新淘旧,扬民族大义,决将再造乾坤,四十余年,殚心瘁力,誓以青天白日,满地红旗,唤起自由独立之精神,要为人间留正气。 ”这幅挽联是纪念 A李四光 B孙中山 C毛泽东 D邓小平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 “青天白日满地红旗 ”是中国民国的国旗,而中华民国的缔造者是孙中山。孙中山先生四十余年致力于中国革命,唤起中国人民自由独立的精神。故选 B。 考点:孙中山对中国革命的贡献。 点

17、评:孙中山先生的一生,是为近代中国的民族独立、民主自由、民生幸福而无私奉献的一生。孙中山先生追求真理的开拓进取、与时俱进精神和矢志不渝的爱国主义情怀,孙中山先生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坚强意志和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高尚品德,是他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遗产。在我们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征程上,这一精神遗产仍然具有重要的启迪和教育意义,值得我们永远学习继承和发扬光大。 18世纪的 “康乾盛世 ”被称为 “落日的辉煌 ”,造成这种 “落日 ”局面的诸多原因不包括 A统治者对外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B中国开始丧失独立自主 C实行重农抑商政策和文化专制政策 D西方国家出现了资产阶级思想启蒙和革命运动 答案:

18、 B 试题分析:把 “康乾盛世 ”称为 “落日的辉煌 ”,本题旨在考查明清时期中国开始落后于西方的原因。 A、 C、 D都导致了明清时期中国开始落伍;中国开始丧失独立自主是在鸦片战争后,与题干时间不符。故选。 考点:明清时期中国开始落后于西方的原因。 点评: “康乾盛世 ”是封建社会的又一次太平盛世、繁华高峰,但又是一个不完美的盛世。关于 “康乾盛世 ”,还可以设计如下题目进行考查: 西方传统史学家则称 “康乾盛世 ”这段时期为 “Lose High Qing”,即清朝伪鼎盛时期。以下对 “康乾盛世 ”的理解正确的是 A康乾时期中国经济完全没有发展与增长 B康乾时期中国经济总量增长达到世界领先

19、水平 C康乾时期中国经济总量在世界已处于落后地位 D康乾时期的 “盛世 ”是封建社会 “落日的辉煌 ” 浙江某图书馆提供的馆藏资料中,详细的记载:秦始皇 “在由拳乘舟过长水斩马祭河神,其地后代名马塘堰。在海盐曾建驰道,自吴城,向东南经金山,至海盐澉浦秦驻山。 ” 秦始皇之所以能南巡海盐,得益于 统一事业的完成 海运的兴起 修筑以咸阳为中心的驰道 京杭大运 河的开通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解答时首先要读懂材料,明确材料含义:秦始皇南巡海盐,并在海盐修建驰道。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秦统一六国完成统一后,为巩固统治,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修建驰道,加强对全国的统治是其中之一。由此判断 C项

20、正确。由材料 “由拳乘舟过长水 ”可知,秦始皇是经内河至海盐,故应排除 。京杭大运河开通于隋代,也应排除。故选 C。 考点: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 点评:秦始皇灭掉东方六国后,采取了一系列巩固统一的措施。这些措施促进了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与发展,符合 历史发展的要求;同时为社会经济的恢复与发展,为各族人民的安定生活和相互交往,提供了有利条件,符合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 (贞观)十一年(马)周又上疏曰: “今百姓承丧乱之后,比于隋朝才十分之一。而供官徭役,道路相继,兄去弟还,首尾不绝。远者往来五六千里,春秋冬夏,略无休止。 ”下列对材料的理解,正确的是 A唐朝的赋税比隋朝重 B唐朝的赋税是隋朝

21、的十分之一 C唐朝农民的负担依然很重 D唐太宗晚年时已经沦为暴君 答案: C 试题分析:依据材料, “今百姓承丧乱之后,比于隋朝才十分之一。 ”是说由于战乱,唐初人口的数量仅相当于隋朝的十分之一,故 B项错误; “供官徭役,道路相继 ”,唐朝的徭役依然繁重, C正确; A、 D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选 C。 考点:贞观之治。 点评:唐太宗时期出现了 “贞观之治 ”的繁荣局面。唐太宗引隋之苛政为戒,调整统治政策,纠正前朝之弊端,认识到皇帝要勤于政事,大臣要廉洁奉公,政府要轻徭薄赋,发展生产。唐太宗是我国封建社会时期杰出的政治家,他善于用人,勇于纳谏,不断调整统治政策,他的个人作用也是 “贞观之治

22、”局面形成的重要 因素。 “告诉我,历史有什么用? ” 古往今来人们已经作出各种思考,其中唐太宗的回答是; A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 B考古以证今,规时而达用 C以古为镜,可以知兴衰 D鉴前世兴衰,考当今得失 答案: D 试题分析:唐太宗曾经说过 “以铜为镜,可使穿戴之时,端庄齐整;以史为镜,可知历朝以来,存亡兴替;以人为镜,可观人之举措,以明本身得失。 ”他认为以历代兴亡的历史作为镜子 ,可以用来考察当今的利弊得失。故选 D。 考点:研究历史的价值。 点评:本题以唐太宗的言论为切入点,考查历史学的镜鉴、治世、明理的社会功能。类似的题目还有: 新史学指出: “叙述数千年来各种族所以盛衰兴亡之迹

23、者,是历史之性质也;叙述数千年来各种族所以盛衰兴亡之故者,是历史之精神也 ”; “历史者,叙述人群进化之现象,而求得其公理公例者也。 ”由此可见,历史研究的主要目的在于 A考证历史事实 B把握历史规律 C分析历史原因 D描述历史现象 “闽之海外有台湾 初为颜思齐问津,继为荷兰人窃据 (后)归于圣代,入版图而输赋税。 ”这里的 “圣代 ”是指 A汉朝 B唐朝 C 元朝 D清朝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从材料中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 “台湾 为荷兰人窃据 ”指的是 1624 年荷兰殖民者侵占我国的台湾。 1662 年民族英雄郑成功收复台湾,1683年清军进入台湾, 1684年清朝在台湾设置台

24、湾府。 “归于圣代 ”是指台湾归于清朝的管辖之下。故选 D。 考点:中国古代对台湾的管辖。 点评:元朝时期设澎湖巡检司,负责管辖琉球 (今台湾 ),隶属福建省。这是中国政府第一次在台湾地区建立行政机构行使统治权。 1683年 ,清政府 (康熙帝 )派军统一台湾,并将其正式收归版图。次年设置台湾府 (隶属福建省 ),管理台湾。1885 年,中法战争结束后,鉴于台湾在国防上的重要地位,清政府 (光绪帝在位 )正式设台湾行省,刘铭传为第一任巡抚。 礼记说:周公 “制礼作乐 ”。关于 “礼 ”和 “乐 ”说法错误的是 A “礼 ”的建设,形成了西周文化的主框架 B “礼 ”有尊崇上天和先祖的内容 C

25、“乐 ”以其艺术美使得讲究等级规范、形式森严的 “礼 ”具有了征服人心的感染力 D “礼 ”和 “乐 ”的使用,适用于当时的整个社会阶层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能力。周朝制定了各种礼乐制度,作为各级贵族的政治和生活准则 ,成为维护宗法分封制度必不可少的工具。但 “礼 ”和 “乐 ”的使用,限定一定的社会范围之中,广大平民、奴隶无权享受 “礼、乐 ”,实质上是维护奴隶社会的等级制度。故选 D。 考点:西周的礼乐制度。 点评:西周王朝以夏商礼乐为基础制订了周代礼乐。 “礼 ”就是宗法制度和等级制度相互结合的礼仪; “乐 ”就是音乐,包括乐队、乐舞的编制,乐曲、乐舞的使用,等等。

26、西周统治者将其作为奴隶主的行为准则,各级奴隶必须按照自己的身份地位享受礼乐。 下列关于孔子 “仁 ”“礼 ”“中庸 ”关系的表述不恰当的是 A仁是处理人际关系的最高准则,礼是立国立身的基础 B仁礼结合,礼体现仁的精神,仁有礼的约束 C无仁则无礼,无礼则无仁 D中庸是协调仁礼关系的恰当方法 答案: C 试题分析: “仁 ”是孔子思想体系的理论核心,是中国儒家学派道德规范的最高原则。孔子主张 “克己复礼 ”, “礼 ”是奴隶社会的统治规范,用来维持社会、政治秩序,巩固等级制度。孔子的 “中庸 ”要求将几种原则或思想调和,相互补充、相互制约,行 “礼 ”时考虑到 “仁 ”的制约,行 “仁 ”时考虑到

27、 “礼 ”的制约。 A、 B、D表述正确,故选 C。 考点:孔子的思想主张。 点评: “仁 ”“礼 ”“中庸 ”是孔子的政治思想。孔子的仁说,体现了人道精神,孔子的礼说,则体现了礼制精神,即现代意义上的秩序和制度。人道主义是人类永恒的主题,对于任何社会,任何时代,任何一个政府都是适用的,而秩序和制度社会则是建立人类文明社会的基本要求。孔子的这种人道主义和秩序精神是中国古代社会政治思想的精华。 美国独立战争主要解决的矛盾是 美利坚民族与英国殖民者之间的矛盾 殖民主义与北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矛盾 封建主义与资本主义的矛盾 美国国内的阶级矛盾 A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美国独立战争爆发的

28、根本原因是英国的殖民统治阻碍了北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独立战争要解决的矛盾包括:政治上,美利坚民族与英国殖民者之间的矛盾;经济上,殖民主义与北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矛盾。 正确,故选 A。 考点:北美独立战争。 点评:经过北美人民的艰苦抗争,终于在 1783年迫使英国承认美国独立。独立战争结束了英国的殖民统治,实现了国家的独立,确立了比较民主的资产阶级民主体制,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对拉丁美洲和法国大革命起到了推动作用。 法兰西第一帝国的覆灭说明 拿破仑对外战争具有侵略性 欧洲封建势力强于资本主义势力 资产阶级革命成果完全丧失 拿破仑统治完全违背了历史发展的方向 A B C D 答案: A 试题

29、分析:拿破仑的对外战争侵犯了欧洲多个国家的利益,欧洲的封建势力联合起来发对拿破仑。 1814年,在欧洲反法同盟的打击下,拿破仑建立的法兰西第一帝国覆灭。 符合史实。拿破仑执政时期,打击封建势力,维护了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成果,促进了法国乃至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 有悖于史实。故选 A。 考点:拿破仑帝国的统治。 点评:拿破仑统治 前期顺应了历史潮流,以武力和法典推广了法国大革命的思想观念,对欧洲历史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其执政措施巩固了法国大革命的成果,维护了资产阶级的利益,体现了资产阶级政权的实质;拿破仑后期的对外战争侵略了欧洲许多国家的主权,掠夺奴役了各国人民,必然导致失败。 “无可争辩的历史经

30、验证明,在革命运动史上,个人独裁为革命阶级专政的表现者、代表者和执行者,是屡见不鲜的事。个人独裁与资产阶级民主制,毫无疑问是彼此相容的。 ”与列宁所评价这一人物相关的是 A文化兼收并蓄,注重交流,翻译事业发展 B摒弃党派意见,弘扬宗教和 道德,尊重宪法 C发展实业,发展交通运输,尤其铁路建设 D精简编制,扶植资本主义经济,实行征兵制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从材料中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 “个人独裁与资产阶级民主制,毫无疑问是彼此相容的 ”,即建立个人独裁的资产阶级民主制度。由此可以判断列宁评价的这一人物是拿破仑。四个选项中只有 D 是拿破仑采取的措施。 考点:对拿破仑的评价。 点评:拿

31、破仑通过雾月政变夺权;加冕称帝,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拿破仑实行军事独裁统治的同时,对内采取了政治、经济、法制和文化教育等一系列措施巩固了革命成果,维护了资产阶级利益,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对外战争一定程度上维护了法国大革命的成果。 亚里斯多德说: “一个人过度好胜就成了鲁莽,过度恐惧而畏缩不前就变成了怯懦。 ”这反映了他的 A法治思想 B哲学思想 C礼的思想 D中庸思想 答案: D 试题分析: “过度好胜就成了鲁莽,过度恐惧变成了怯懦 ”反映了亚里士多德的“中庸 ”思想,是对古希腊传统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闪耀着辩证法思想的火花。故选 D。 考点:亚里斯多德的思想。 点评:从近几年高考看,把中西方

32、古代人文主义思想横向比较,通过新材料新情境的形式,考查学生学科能力的题目比较常见。与时政热点问题联系起来考查,也是近年来高考命题的新形式之一。在复习时注意同时期中外思想史的比较。本题还可以这样设问: “一个人过度好胜就成了鲁莽,过度恐惧而畏缩不前就变成了怯懦。 ”中国古代有类似思想的是 A老子 B孔子 C墨子 D庄子 唐太宗治国的思想之一是 “民本 ”思想,下列材料中不能体现出他的 “民本 ”思想的是 A “凡事皆须务本。国以人为本,人以衣食为本。凡营衣食,失以不时为本 ” B “夫不失时者,在人君简静乃可致耳。若兵戎屡动,土木不息 其可得乎 ” C “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

33、能覆舟。尔方为人主,可不畏惧 ” D “朕终日孜孜,非但忧怜百姓,亦欲使卿等常守富贵 ” 答案: D 试题分析:民本思想是唐太宗治国的核心。 A主张 “国以人为本,人以衣食为本 ”; B强调不失农时; C提出 “君舟民水 ”的思想;这三项都是唐太宗 “民本 ”思想的体现。故选 D。 考点:唐太宗的治国思想。 点评:唐太宗是我国历史上一位伟 大的政治家 ,他在位期间能够审时度势 ,适应时代的发展 ,提出了很多有效的治国方案 ,能够对历史遗留的各种问题进行大胆改革整顿 ,开创了历史上有名的贞观之治。民本思想是唐太宗治国的核心思想 ,对贞观之治起到了推动作用。 综合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丞相王

34、绾等言: “诸候初破,燕、齐、荆等地远,不为置王,毋以镇之。请立诸子,唯上幸许。 ”始皇下其议于群臣,群臣皆以为便。廷尉李斯议曰:“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候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甚是易制。天下无异意,则安宁之术也。置诸候不便。 ” 一一史记 秦始皇本纪 材料二 贞观二年,太宗谓侍臣曰: “凡事皆须务本。国以人为本,人以衣食为本。凡营衣食,以不失时为本。夫不失时者,在人君简静乃可致耳。若兵戈屡动,土木不息 可 得乎? ”(太宗)又谓曰: “汝(指太子李治)知舟乎? ”对曰: “不知。 ”曰: “舟所以比人君

35、,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尔方为人主,可不畏惧! ”见其休于曲木之下,又谓曰: “汝知此树乎? ”对曰: “不知。 ”曰: “此木虽曲,得绳则正。为人君,虽无道,受谏则圣。 ” 一一贞观政要 材料三 唐太宗在总结他的事业成功的经验时说: “自古帝王多疾胜已者,朕见人之善,若已有之。人之行能,不能兼备,朕常弃共所短,取其所长。人主往往进贤则欲置诸怀,退不肖则欲推诸壑,朕见贤者则敬之,不肖者则怜之,贤与不肖则各得其所。人主多恶正 直,阴诛显戮(明 暗杀) 朕践祚(即位)以来,正直之士,比肩于朝,未尝黜责一人。自古皆贵中华,贱狄夷,朕独爱之如一,故其种落皆朕如父母。此五者,朕所以成今日之功

36、也。 ” 一一资治通鉴卷 198 材料四 康熙二十一年( 1682 年)九月,郑氏集团派人到福建(同朝廷)议和,请求 “照琉球、高丽外国之例,称臣奉贡 ”,而不削发登岸,康熙帝表示 “台湾不可与琉球、高丽外国比 ”,拒绝郑氏请求。 一一中国通史全编 材料五 (清朝康熙二十二年,即 1683年)十二月初一日,施琅往福建省 会议台湾去留。众以留恐无益,弃虞有害 ,各议不一。施琅遂决意主留。题疏曰: “台湾地方,北连吴会,南接粤桥,延袤数千,山川峻峭,港道迂回,乃江、浙、闽、粤;四省之左护 臣奉征讨,亲历其地,备见野沃士膏 一切日用之需,无所不有 此曾为红毛聚处,无时不在涎贪,亦乘势以图 断乎不可弃

37、 ” 圣祖览琅疏,下部议: “台湾古为盛天府、万年州、三兴州。今改为台湾府,辖三县。 ” 遂收入版图,设置学官教化,永为海外文物富饶之邦矣。 一一江日升台湾外纪 请回答: ( 1)根据材料一,秦始皇采纳了谁的建议?并采取了什么措施?你是如何评价秦始皇的这项措施的?( 6分) ( 2)根据材料二,唐太宗认为国家的根本是什么?农业的根本是什么?怎样才能做到不失国之本、农业之本?( 3分) ( 3)材料三中,唐太宗系统地总结了他在事业上获得成功的经验,请概括指出其中最主要的三点内容。( 3分) ( 4)根据材料四,说明康熙帝为什么认为台湾不可与高丽相比?根据材料五,说明康熙帝对 “台湾弃留问题 ”作

38、出了怎样的决策?( 3分) 答案: ( 1)李斯。( 1分)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 2分)郡县制是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有利于巩固国家统一;有利于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 3分) ( 2)民为国之本;不失时为农之本;人君要简静。( 3分) ( 3)善于用人之长,避人之短;善于纳谏;平等的民族政策。 ( 3分) ( 4)自古以来台湾就是中国的领土,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1分)派兵统一台湾;设立台湾府,管理台湾。( 2分) 试题分析: ( 1)根据材料一,秦始皇采纳了李斯的建议, “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甚是易制。天

39、下无异意,则安宁之术也。置诸候不便。 ”,在全国推行郡县制。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经济两方面阐述郡县制的作用。 ( 2)材料二唐太宗认为 “国以人为本,人以衣食为本 ”;农业的根本在于 “不失农时 ”;要做到不失农时, “人君简静乃可致 ”。 ( 3)根据材料三,总结唐太宗在事业上获得成功的经验: “常弃共所短,取其所长。 ”,用人扬长避短; “朕践祚(即位)以来,正直之士,比肩于朝,未尝黜责一人。 ”,善于纳谏; “自古皆贵中华,贱狄夷,朕独爱之如一。 ”对少数民族采取平等的民族政策。 ( 4)康熙帝认为台湾问题不同于高丽,台湾自古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据材料五,康熙帝 “改为台湾府

40、,辖三县。 遂收入版图,设置学官教化。 ”,设置台湾府,对台湾进行有效地管辖。 考点:中国古代的政治文明。 点评: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内容在中国古代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近年来,我国政治体制改革正在积极进行,民主政治进程在加快。民主政治进程是我国政治生活中的一个热点话题,也是高考关注的热点。中国古代政治在高考中的地位较前虽有所降低,但因与民主政治热点有着密切的联系,因而在高考命题中还未间断过对这部分内容的考查。 请仔细阅读下列材料,运用你所掌握的历史知识和这些材料所提供的信息回答问题。注意,仅仅对问题作 “是 ”、 “否 ”式的判断是不给分的,应当解释或论证你的判断。 材料一 “人能尽其才,地能尽其利

41、 ,物能尽其用,货能畅其流 ”此四事者,富强之大经,治国之大本也。 试观日本一国,与西人通商后于我,仿效西方亦后于我,其维新之政为日几何,而今日成效已大有可观 。 ” 孙中山上李鸿章书( 1894年 6月) ( 1)孙中山上书李鸿章的目的是什么?( 2分) 材料二 “革命为唯一法门。 ”“我们必须倾覆满州政府,建设民国。革命成功之日, 废除专制,实行共和。 ” 孙中山在檀香山正埠荷梯厘街戏院的演说( 1903年 12月 13日) ( 2)与材料一相比较,就改造中国的方法和目的而言, 1903年孙中山的思想就有了 哪两个显著变化?( 4分)_ 材料三 “这十三年来,政治上、社会上种种黑暗腐败,比

42、前清更甚,人民困苦,日甚一日, 俄国虽迟我革命,而已成功;我虽早六年革命,而仍失败。 ” 孙中山国民党改组问题( 1924年 1月) ( 3)造成辛亥革命后 13年中国政治、社会黑暗腐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分)俄国革命和当时的中国革命有什么本质区别?( 2分) 材料四 “我已嘱国民党进行民族革命运动之工作,俾中国可免帝国主义加诸中国的半殖民地状况 之羁缚。为达到此目的起见,我已命国民党长此继续与你们提携。 ” 孙中山致苏俄遗书( 1925年 3月) ( 4)为了这场 “民主革命 ”,孙中山在他生命的最后几年中,在思想、政治和方针政策上有何重大发展?( 2分) (5) 综合材料一至四,并运用

43、你的历史知识,对孙中山作一最简要的评价。( 6分) 答案: ( 1)希望通过李鸿章,使清政府变法维新,使中国走上富强之路。( 2分) ( 2)方法:以前采用温和的改革(或用 “改良 ”的方法),以后主张革命;( 2分) 目的:以前未主张建立新的政治制度,以后主张建立共和国。( 2分) ( 3)封建军阀统治;帝国主义压榨。革命性质不同。( 4分) ( 4)重大发展:提出了新三民主义和三大政策。 ( 2分) ( 5)评价:是中国历史上民主革命的先驱;顺应时代潮流,与时俱进,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坚持不懈的革命主义精神。最终走上了与共产党合作之路。(答对三点即可给满分 6分) 试题分析: ( 1)

44、材料一指出: “试观日本一国,与西人通商后于我,仿效西方亦后于我,其维新之政为日几何,而今日成效已大有可观 ”。孙中山希望仿效日本,学习西方进行维新变法。 ( 2)材料一主张维新变法;材料二提出 “革命为唯一法门。 ”,主张 用暴力手段推翻清政府。目的是 “建设民国 废除专制,实行共和。 ” ( 3)联系所学知识,从国内、国际两方面分析辛亥革命后中国政治、社会黑暗腐败的主要原因;俄国革命指的是十月革命,是无产阶级领导的社会主义革命;中国的辛亥革命属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 4) 20世纪 20年代后,孙中山的思想发生了重大转变。思想政策上,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提出三大政策;政治上,改

45、组国民党,倡导国共合作。 ( 5)结合材料和孙中山一生的革命活动对其进行评价:孙中山先生是杰出的爱国主义者和民族英雄,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行者。他 在我国各族人民和一切爱国人士中享有崇高的威望。孙中山先生一生追求真理,始终与时俱进;一生不懈奋斗,始终坚韧不拔;一生热爱祖国,始终致力于振兴中华。 考点:孙中山对中国革命的贡献。 点评:孙中山先生的一生,是为近代中国的民族独立、民主自由、民生幸福而无私奉献的一生,是为实现国家统一、振兴中华而殚精竭虑的一生。孙中山先生追求真理的开拓进取精神和矢志不渝的爱国主义情怀,孙中山先生天下为公的博大胸怀和放眼世界的开放心态,孙中山先生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坚强

46、意志和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高尚品德,是他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遗产 。在我们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征程上,这一精神遗产仍然具有重要的启迪和教育意义,值得我们永远学习继承和发扬光大。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长时期以来,军政和绝大部分公民把意大利战争和埃及战争的英雄人物第一执政当作偶像来崇拜,都齐声祝愿他能有一个同他的名望和同法国的伟大相符的称号。 大家感到他有一个国家最高元首的称号是顺理成章的,因为他实际上已扮演了这样的角色。 要说是皇帝篡夺了金銮宝座,那么我们可以说,他身边的同谋比善于导演喜悲剧的所有暴君都多,因为四分之三的法国人都参与了他的阴谋。 (法)康斯坦回忆拿破仑 材料

47、二 在获得政权以后,有人曾希望我能成为华盛顿。话是不难说的,而且显然,那样轻易说这种话的人是由于不了解时、地、人和事。如果我在美国,我也会愿意做一个华盛顿,可是不会有多大成就;因为我看不出有什么理由能不那样做。不过,如果他是在法国,处于内部分裂和敌人入侵的情况下,我不相信他会成为他在美国那样的人,他要是那样,那么他不过是一个蠢人,并且只会使巨大的灾难继续下去而已。就我而言,我只能做一个加冕的华盛顿。 1815 年 11月 2930 日拿破仑与拉斯卡斯的谈话,拿破仑书信集 材料三 华盛顿异人也,其事勇于胜广,割据雄于曹刘。既提三尺剑,开疆万里,乃不僭位号,不传子孙。而创为推举之法,几于天下为公。 徐继 瀛环志略 请回答: ( 1)依据材料一,概括促成拿破仑称帝的因素。( 2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