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届江西南昌10所重点学校高三下学期二模冲刺文综历史试卷与答案(4)(带解析).doc

上传人:Iclinic170 文档编号:337981 上传时间:2019-07-09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46.4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届江西南昌10所重点学校高三下学期二模冲刺文综历史试卷与答案(4)(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13届江西南昌10所重点学校高三下学期二模冲刺文综历史试卷与答案(4)(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013届江西南昌10所重点学校高三下学期二模冲刺文综历史试卷与答案(4)(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2013届江西南昌10所重点学校高三下学期二模冲刺文综历史试卷与答案(4)(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2013届江西南昌10所重点学校高三下学期二模冲刺文综历史试卷与答案(4)(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3届江西南昌 10所重点学校高三下学期二模冲刺文综历史试卷与答案( 4)(带解析) 选择题 国语 晋语中记载,晋国范中行氏的子孙,因避祸逃亡出国, “将耕于齐 ”,自耕而食。有人就大加指责,说不该将祭祀的牲畜用来耕地。材料主要反映了 A春秋时期牛耕已经出现 B晋国农业生产技术比齐国先进 C传统的保守思想是先进技术传播的阻碍 D牛耕技术还不普遍 答案: D 试题分析:通过材料可以看出当时一部分地区已经开始使用牛耕,而一些地区还未出现,因此可以得出牛耕技术还不普遍的结论, D项正确; A项虽然表述上并无错误但 D项更符合材料体现出的两地差异,因此不选 A项。 B项材料并未比较,无法看出; C

2、项错误,材料并非说的是保守思想,而是因为牛耕尚未普及有人认识不足。 考点: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古代耕作技术的发展 2012年,中国作家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美国纽约时报评价道:莫言在长篇和短篇小说中描绘了中国纷乱而复杂的农村生活,常常采用丰富的想象 动物叙事者、地下世界、神话故事元素 让人联想起南美魔幻现实主义的手法,研究莫言作品下列最值得参考的文献是 A老人与海 B百年孤独 C巴黎圣 母院 D日瓦戈医生 答案: B 试题分析:从材料 “常常采用丰富的想象 动物叙事者、地下世界、神话故事元素 让人联想起魔幻现实主义的手法 ”可以看出作品和百年孤独类似,百年孤独属于魔幻现实主义。故选 B。 A

3、项是美国海明威的现代主义的作品; C项是近代西方的浪漫主义作品; D项是未来主义文学。 考点: 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 近代西方的文学 1933年美国国会通过的第一部农业调整法规定:通过同生产者签订和对参与播种面积控制计划的农场给以直接补贴方法,使农场主自愿减少农产品播种面积。 1938年又通过新的农业调整法规定: “由新成立的商品信贷公司以略低于 1909 1914年 “平价 ”的价格标准向农民贷款;如果农产品价格下跌至低于政府定价,则农民可以在市场上出售剩余农产品以归还政府贷款。以上法令表明美国政府 A持续推动缩减农业生产规模 B着手调整农业的产业结构 C对农业调整方向发生了新的变化

4、D认识到稳定农业的重要性 答案: C 试题分析:从材料 “使农场主自愿减少农产品播种面积 ”、 “如果农产品价格下跌至低于政府定价,则农民可以在市场上出售剩余农产品以归还政府贷款 ”可以看出此时政府放松了对 农业生产的控制,说明经济危机趋于好转。故选 C。 A项错误,经济危机严重的时候推动缩减农业生产,但是在 33年危机已经好转;BD项材料未体现。 考点:罗斯福新政 对农业的调整 在 1925年 1月莫斯科政府召开的一次会议上,一位农民代表向政府提出:“你们号召我们改进耕作,实现机械化。这样我们就会得到发展,我们的收入将增加,我们将有更多的马、牛和机器,到那时你们会怎样呢? ”得到的回答:“我

5、们将把你作为富农加以剥夺。 ”由这一回答可知,当时的苏联政府 A苏联停止了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B探索出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道路 C对新经济政策的长期性认识不足 D苏联开始大规模实行农业集体化 答案: C 试题分析:我们将把你作为富农加以剥夺。 ”当时的苏联政府对于保护农民的物质利益认识不足,再联系此时列宁已经去世,斯大林在苏联上台,新经济政策逐渐被取消,斯大林时期过于强调发展重工业,而对轻工业、农业重视不够,因此选 C。 A项材料并未体现; B项错误,从官员的回答可以看出当时对于如何进入社会主义认识不清; D项是在 1828年开始的。 考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 新经济政策 下图反映的是

6、美国 1899年与 1937年的工业生产状况,造 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 A生产和资本的高度集中 B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后果 C 1929年经济危机的影响 D拥有殖民地和势力范围很少 答案: A 试题分析:注意图表中 1899-1937年的工厂数量在下降,而产品价值和生产工人的数量在增长,联系时间 1899年,正是自由资本主义向私人垄断资本主义过渡时 期;而经过 20世纪 30年代的罗斯福新政,美国走上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垄断的形成就是生产和资本高度集中,因此 A符合题意。 B项错误,一战可能造成工厂数量降低,但是同时不会导致工人数量的提高; C项错误,经济危机不会造成产值的迅速增长; D项材料无

7、法体现。 考点:工业革命 垄断组织的产生与发展 佛陀从不勉强别人去做他不喜欢的事情,佛陀只是告诉众生,何者是善?何者是恶?善恶还是要自己去选择,生命还是要自己去掌握。与上述材料表达的精神相似的思想家有可能是 A朱熹 B苏格拉底 C黄宗羲 D康德 答案: D 试题分析:从材料 “善恶还是要自己去选择,生命还是要自己去掌握 ”可以看出强调人的主体地位,因此 AC项很容易的排除;苏格拉底主张知识即美德,重视知识在认识世界中的地位;康德则是启蒙运动时期的重要的思想 家,主张人非工具,人是自身的目的。故选 D。 考点:启蒙运动 康德的思想 钱穆在中国历史研究法中提到某种治史方法时说: “其治史,乃以社会

8、形态为躯壳,以阶级斗争为灵魂。所论厥为自秦以来,中国社会形态之阶段分别。 ”这种治史方法是 A唯物史观 B文明史观 C全球史观 D现代化史观 答案: A 试题分析:从材料 “以社会形态为躯壳,以阶级斗争为灵魂 ”可以看出这是唯物史观分析问题的方法,认为阶级斗争是历史发展的动力,故选 A。 B项指的是在某一个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情况,以及不同文明之间的关系等;C项是从世界的联系的角度进行分析; D项主要体现了人类在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等方面动态发展的过程。 考点:史学研究 史观 日本人由于学习西方的需要用汉字翻译了不胜枚举的西方词汇,那么同样受着西方列强压迫、同样渴望学习西方先进文化技

9、术的中国难道没有尝试过翻译过吗?为何中国人需要假用日本人所造的词汇呢?我们可以比较严译与日译,“capital”日译 “资本 ”,严译 “母财 ”; “evolution”日译 “进化 ”,严译 “天演 ”;“philosophy”日译 “哲学 ”,严译 “理学 ”; “metaphysics”日译 “形而上学 ”, 严译 “玄学 ”; “society” 日译 “社会 ”,而严译 “群学 ”。该材料说明近代中国大量使用日译西方词汇的重要原因是 A日译西方词汇更接近西方词汇的原意 B近代日本翻译了更多的西方词汇 C明治维新后的日本比中国先进 D日译西方词汇更通俗易懂 答案: D 试题分析:根据

10、材料中列举的一些翻译的词汇的例子可以看出,日本翻译的一些词汇如资本等更通俗易懂,更容易被当时受教育程度普遍较低的中国接受,因此大量的采用了日本翻译的词汇。故选 D。 A项错误,以材料中的 capital为例,严复翻译成母财同样接近西方词汇的本意; B项错误,与材料问题无关; C项是中国采用日本翻译词汇的一个原因,但是不是主要的原因。 考点:思想解放的潮流 西学东渐 1853年 5月 21日伦敦一家大茶叶公司的一段通信中写道: “上海的恐慌据报道达到了极点 ,黄金因人们抢购贮藏而价格上涨 25%以上,白银现已不见,以致英国轮船向中国交纳关税所需用的白银都根本弄不到 每年在这个时候都已开始签订新茶

11、收购合同。可是现在人们不讲别的问题,只讲如何保护生命财产,一切交易都陷于停顿。 ”材料中的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A英国经济危机 制约了中英贸易 B李秀成率领太平军大举进攻上海 C太平天国运动引起了社会动荡 D英法美在上海展开租界争夺大战 答案: C 试题分析: 1853年,太平天国攻占南京,引起东南地区中外反动势力的恐慌,故选 C, A项错误,材料明确提到正常的贸易因为恐慌而受阻,并非英国的经济危机; B项错误,李秀成率领太平军大举进攻上海是在 1860年; D项与史实不符。 考点: 1840至 1900年间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太平天国运动 明朝官员谢杰在虔台倭纂中指出: “寇与商同

12、是人,市通则寇转为商,市禁则商转为寇,始之 禁禁商,后之禁禁寇。禁之愈严而寇愈盛。片板不许下海,艨艟巨舰反蔽江而来;寸货不许人番,子女玉帛恒满载而去 于是海滨人人皆贼,有诛之不可胜诛者。 ”以下各项是对这一表述的理解,其中不恰当的是 A海禁加剧了寇患 B海禁的负面作用明显 C海禁会使商人铤而走险 D应当废除海禁政策 答案: D 试题分析:从材料可以看出,作者认为海盗严重的原因在于禁海政策,使大量的商人转化成海盗; “市禁则商转为寇 ”,使商人铤而走险。 “于是海滨人人皆贼,有诛之不可胜诛者 ”产生了消极的影响。因此 ABC均正确。 D项错误,材料并不能体现。 考点:资本主义萌芽与 “重农抑商

13、”和 “海禁 ”政策 海禁政策 北京大学张传玺教授曾以 “中国古代国家的历史特征 ”为题,从政治文明的高度,以翔实的资料为基础,史论结合,认为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具有明显“公天下 ”的因素;同时,还有不少学者认为,从制度文明的角度看,古代中国政治体制体现了 “现代行政 ”的特点。若以此为研究主题,下列最合适的话题是 A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是民主制度 B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与现代行政制度相似 C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合理性与生命力 D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 是封建君主专制的产物 答案: C 试题分析:从材料 “古代中央集权制度具有明显 “公天下 ”的因素 ”、 “古代中国政治体制体现了 “现代行政

14、 ”的特点 ”等信息可以分析的出材料主要探讨的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合理性与生命力。故选 C。 A 项明显与史实不符,材料也为体现;B项错误,材料只是说了古代的政治体制与现行制度某些特点相似,并非指的制度相似; D项材料并未讨论。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合理性 董仲舒说: “(人)性比于禾,善比于米,米出禾中而禾未可全为米也;善出性中,而性未可全为善也。 天生民性,有善质而未能善,于是为之立王以善之,此天意也 ”。下面说法中,最符合材料本意的是 A在孔子 “仁 的思想基础上提出了 “天人感应 ” B在孟子人性论的基础上提出了 “君权神授 ” C在荀子人性论的基础上创立 “天

15、人合 ” 思想 D主张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这句话的意思是:上天赋予人的本性,有的人天 生具有善的素质而不能成为善良的人,于是上天树立王道来教 化这些人为善,这是天意啊。 从而董仲舒得出了君权神授的主张,故选 B。 A项错误,材料探讨的是人性论,并未涉及到孔子的仁的主张; C项错误,荀子认为人性本恶,与材料思想相反; D项主张的是以儒家思想统一思想,因此与材料不符。 考点: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董仲舒的君权神授思想 综合题 ( 15分)【二十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一 1921年 8月 11日,美国向英、法、意、日、中五国发出正式邀请。邀

16、请书的第一部分写到:巨额军费开支造成了沉重的经济负担,消耗了大量的人力,以至侵害了 “社会之安定、正义之保持、和平之确定 ”。目前 有关各国会同讨论裁减军备的时机已到,而首先应讨论限制海军军备问题。邀请书的第二部分指出:须有要求和平的意愿并消除国家间误会,裁减军备才有成功的可能。因而,在对太平洋及远东有关问题的讨论中应该遵循尊重友谊、消除争端的原则。英、法、意、日等国当即表示同意。 摘自丘吉尔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 材料二 日本也是华盛顿会议的胜利者。它成功地使限制海军军备条约中还包括了一项条约,规定签字国不得增加在西太平洋的基地设施和防御工事。英国在香港及东经 110以东区域均不建立或扩建海军

17、基地的保证。美国对此深为沮丧,因为它 无法将夏威夷群岛以西的任何基地建为可支援舰队做战的大型基地了。日本早己承诺不在其托管岛屿上建立其地,现在又承诺在台湾修建海军基地。事情看似公平,一旦战争爆发,日本所处的天时地利便可以占据优势,可以迅速将兵力投送到西太平洋的任何角落。历史 ,又一次不幸言中了。然而 ,将五国条约与华盛顿会议达成的另外两个协议 四国条约和九国公约相权衡 ,该条约的基地条款显得无足轻重。四国条约规定,日本、美国、法国和英国不得干涉彼此在太平洋的属地。九国公约规定,所有对中国提出特权要求的国家必须尊重中国政治和领土的 完整。这种虚幻的保证使日本大受其利,在东亚确立了海上霸权。 摘自

18、王元连美国海军争霸史 (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战争带来了哪些危害?美国为此提出了什么计划?美国邀请中国参加华盛顿会议有何意图?( 8分) ( 2)根据材料二分析, “日本也是华盛顿会议的胜利者 ”的依据何在? “历史,又一次不幸言中了 ”的 “言中 ”是指何事?( 7分) 答案:( 1)危害:军费开支过大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消耗了大量人力;造成社会不稳定。( 3分)计划:限制海军军备。( 1分) 意图:利用中国人民的反日情绪对日本施加压力,迫使 日本同意美国提出的限制海军军备计划;摆出支持中国的姿态以取得信任。( 4分) ( 2)依据:限制海军军备条约规定,签字国不得增加在西

19、太平洋的基地设施和防御工事(日本在此的防御工事已经竣工);英国在香港及东经 110以东区域均不建立或扩建海军基地的保证;四国条约和九国公约日本仅做虚幻的保证。( 6分) “言中 ”: 1942年太平洋战争的爆发。( 1分) 试题分析:( 1)从材料 “巨额军费开支造成了沉重的经济负担,消耗了大量的人力,以至侵害了 “社会之安定、正义之保持、和平之确定 ”进行分析战争带来的危害。从材料 “须 有要求和平的意愿并消除国家间误会,裁减军备才有成功的可能 ”分析美国提出的计划。美国邀请中国参加华盛顿会议意在压制日本的势力。( 2)从材料 “日本、美国、法国和英国不得干涉彼此在太平洋的属地 ”可以分析的

20、出日本通过这次会议使列强承认了自己在亚太地区的势力范围,因此也可以说是日本的胜利。所谓言中的事件主要是指 19442年美日太平洋战争爆发。 考点:凡尔赛 华盛顿体系下的和平 华盛顿会议 ( 15分)【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材料一 到 18世纪 60年代,北美殖民地经济蒸蒸日上,呈现空前的繁荣景象。费城、波士顿和纽 约发展为 2 3万人口的城市,成为北美经济、政治和文化的中心。在各殖民地,以市镇为单位,年满 21岁的成年男子都可以参加市镇大会,选举市镇行政委员会、其他官员、出席殖民地议会的代表,大会还提出、讨论、通过议案,处理地方重大事务。伯恩比在 1759 1760年访问了北美。据他描写

21、,弗吉尼亚人特别 “高傲地珍惜自己的自由,忍受不了任何限制,几乎不能容忍任何高高在上的权力的控制,甚至有这种想法他们都受不了 ”。 摘编自吴于廑等世界史 近代史(上) 材料二 现代民族国家起源于市民社会。所谓市民社会就是基于社会分工、私 有制和商品的自由交换的基础上而组成的社会。非洲的市民社会是不发达的 部落体制是根深蒂固,人们只有部落观念,只听部落长老的,政府和国家没有任何权威。 虽然非洲绝大多数国家独立后学习美国的政治体制,实行三权分立,但政治不稳定是独立后非洲国家最大的灾难。独立后的非洲出现了一条新的谚语: “在非洲武装政变随着季节一起到来,有时是武装政变越过季节而来临。 ”非洲独立后政

22、治上的一个重要副产品就是腐败。 摘编自钱乘旦等编著世界现代化进程 ( 1)根据材料,分析美国资产阶级议会民主体制得以确立的原因。( 6分) ( 2) 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简评非洲独立后政治体制的选择。( 9分) 答案:( 1)原因:独立前北美资本主义经济有较大发展;具有一定的民主传统;人民具有比较牢固的民主、自由、平等观念;市民社会的形成。( 6 分,答出其中三点即可) ( 2)简评:独立后的非洲,经济落后,市民社会不成熟,部落体制根深蒂固,国家意识淡薄,( 3分)照搬美国的政治体制,实行三权分立,( 2分)导致政局动荡,政治腐败。( 2分)一个国家政治体制的选择必须结合本国国情。( 2分)

23、试题分析:( 1)两则材料主要是从经济、政治两方面说明美国资产阶级议会民主体制得以确立,依据材料,从经济、政治和思想上分析原因;( 2)从材料“非洲的市民社会是不发达的 部落体制是根深蒂固,人们只有部落观念,只听部落长老的,政府和国家没有任何权威 ”可以看出非洲当时的实际情况。他们在比较落后的情况下盲目的照搬了美国的政治体制,最终造成 “水土不服 ”,政局动荡不安,政治腐败。这充分的说明了一个国家选择政治体制需要结合本国的国情。 考点:美国共和制的确立 美国民主政治的确立;美国民主政体的影响 非洲政治体制 (15分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历史教科书是一般国民普遍历史观的重要来源,代表了一国统

24、治者的史观及立场,是建构民族形象和民族认同的工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文仁孝好学 兴礼乐,定制度,后(北)魏文物(礼乐制度),始有可观。帝恶其国俗鄙陋,乃迁都洛阳,改国姓为元氏,禁胡语胡服 宗室勋旧,不悦者多, 时魏之势虽极盛,然剽悍勇武之风,渐次消灭 华奢柔弱之风渐行,而国势之衰兆已见。 根据 1907年宏文馆出版的中国历史讲义等整理 材料二 孝文自鄙胡俗,深慕华风,汉晋以下大改革家也。论者议其忘强武之 旧,习弱靡之风,国势之衰,萌芽于是。然孝文弃平城而趋洛阳,失形式则有之 至于革鄙陋,趋文明,夫安能为孝文咎耶。在北方民族同化上,孝文帝起了重要作用,鲜卑之同化中国,帝功居多。

25、拓跋魏自北鄙之平城,迁都洛阳,兴学校,作均田,崇儒术,弃胡俗,而一切改从汉制,实为魏之极盛时代 ”。 诸族遂大受汉族之同化 国中一切制度文物,亦无一不仿南朝。至北齐北周之治制,则尤为隋唐治制之所本,于中国之贡献颇大。 摘自 1913年共和国教科书 本国史:上卷和 1928年初中本国史 (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二者对孝文帝 改革影响认识的异同。( 8分) ( 2)材料一和材料二对孝文帝改革评价的立足点有何不同?结合所学知识和中国近代社会的演变评析这一立足点转变的原因。( 7分) 答案:( 1)同:都认为孝文帝改革取得了一定成功,促进了北魏政权接受汉族先进文化制度,加速了向汉族封建王朝模式的转换

26、(或汉化、封建化都可)。( 2分) 异:材料一认为孝文帝改革过大于功,改革中蕴含着危机( 1分);盲目的汉化的过程中鲜卑族的勇武之风变为汉族的文弱之风,激化了内部矛盾,是导致北魏政权由盛转衰的根源,加速了北魏的衰亡。( 2分) 材料二驳斥了孝文帝改革导 致北魏衰败的观点,认为孝文帝是历史上的大改革家;改革功大于过,改革革除了鲜卑陋习,促使北魏走向文明和强盛,促进了北魏融人中华民族的进程和北方的民族融合;改革是隋唐制度创新的源头,对中国发展贡献巨大。( 3分) ( 2)立足点:材料一以汉族为中心,站在鲜卑文明发展的角度;材料二站在中华民族文明发展的角度。( 4分) 原因:辛亥革命后建立了中华民国

27、,倡导五族共和,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国民一律平等,这些思想必然反映在民国的教科书中;中华民族的观念逐渐形成,历史教科书负有建构中华民族形象和民族认同的历史使命。( 3分) 试题分析:第 (1)问考查对孝文帝改革的认识,答题的角度分为相同点和不同点,注意不同点要结合材料进行组织答案:,材料一和材料二都认为孝文帝改革汉化措施促进了鲜卑民族的进步,但是材料一认为对于本民族的长远发展不利,而材料二则是驳斥了这一观点;第 (2)问考查立足点并分析立足点转变的原因,答题时注意结合时代背景来分析。 考点:孝文帝改革 孝文帝改革的评价 ( 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文化的传播是双向的,指的是两种文化

28、之间的沟通、交流、交往,但是在一定时期内,总是表现为比较高级的文化处于传播的主导地位,而 比较低级的文化则主要处于吸收的他位。总的来说,文化的传播呈现出多方向、多层次的特点,在方向上同时并行,在层次上相互交错。由于吸收文化的区域基于一定时期内的经济、政治、思想条件,不同的阶级、集团和派别对于外来文化不同要素的需求有着轻重缓急的不同,这就使得文化传播的方向和层次不可能绝然齐头并进,任何一个地区,任何一个阶级或阶层,对于外来文化的吸收总是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选择,吸收的文化元素,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更新、演变、递嬗,于是构成了文化传播与吸收中的时间与层次序列。在一般情况下,对外来文化的选择与吸收,遵循着

29、从 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轨迹,近代中国对西方文化的吸收,正经历了从技术层次到思想层次,进而又推进到政治层次的发展过程。 王翔论中国近代化的三个层次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请简要评析材料中关于中国近代化的观点。 (要求:对该观点赞成、反对或另有观点均可,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答案:)评分标准: 一等( 6 5分) 紧扣评论对象,观点明确; 合理引用史实,进行多角度评论; 论证充分,逻辑严密,表述清楚。 二等( 4 3分) 够结合评论对象,观点较明确; 引用史实,评论角度单一; 论证较完整,表述清楚 。 三等( 2 0分) 离评论对象,观点不明确; 未引用史实; 论证欠缺说服力,表述不清楚。 试题

30、分析:本题以历史小论文的形式考查学生阐释和论证历史观点的能力,该题型的特点是难度较大,但开放性强,只要言之成理即可。历史小论文 (观点类 )要把握三个步骤:明确作者的观点,亮明自己的观点;要能够史论结合、逻辑清晰地对观点进行精要论证,在这个方面注意论据全面、详实;最后可以总结一下。就本题而言,学生可以选择赞同该观点,赞同中国近代吸收西方文化的观点,也可以反对该观点,但是都要进行论证,说理充分。 考点:思想解放的 潮流 近代中外文化的交流 ( 25分)实现现代化是近代以来世界历史发展的趋势。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哥伦布发现美洲以及接踵而来的葡萄牙人、美国人、英国人、法国人等,通过对新土地

31、的殖民和占有,与土著居民的接触、交往和融合给美洲人送去了新世界的文明,还使新旧大陆的物产得以交换和传播 没有美洲贡献的大量金银与物质财富,没有北美的自由移民垦殖区,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将会缓慢得多 东西两半球的不同文化圈的汇合,开启了人类从传统农耕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转变的过程。 黄邦和通向现代世界的 500年 材料二 经 济的迅速增长,使英国进入了一个名副其实的富裕社会。可由于社会忽视了公平分配的问题,多数人没有分得应得的成果。在整个工业革命时期,有 1/3左右的工人家庭始终处于贫困 在 19世纪上半叶的曼彻斯特,社会下层 成员平均寿命只有 17岁 根据内务部每年公布的犯罪统计,仅在英格兰和威尔

32、士,所发生的刑事犯罪数字为: 1805年 4605起, 1842年达到 31309起。工人意识到不公平的分配使得他们受苦,因而滋生出对社会的反叛情绪,并汇合成一场声势浩大的群众运动。 摘自钱乘旦、刘金源主编寰球透视:现代化的迷途 材料三 18世纪末 19世纪初,正是现代化运动在西方蓬勃兴起、民族主义潮流汹涌激荡的时代,而拥有当时世界上最多人口和辽阔疆土的中国,却紧闭自己的大门,一如既往地沉睡在文化主义的梦幻之中。不难想象,一旦这两个不同的世界发生碰撞和武力较量,将会出现怎样的结果。 胡福明中国现代化的历史进程 材料四 中国走向现代化必须打破几千年来小农经济的稳定和封建专制统治的稳定,但旧制度的

33、改变和旧秩序的解体,必引发剧烈的政治运动并带来长时期的社会大动荡,使得这个国家很难一下子找到新的稳定中心,任何国家的工业化和经济的持续增 长,没有安定的环境都是很难进行的。长期以来中国人太多的精力与资源放在了 “打倒 ”与 “推翻 ”的运动中,认定只要解决体制问题,就能迅速带来中国的现代化。但问题是 “打倒 ”与 “推翻 ”只能解决所有权和经营权的问题,至于怎样经营却不是 “城头变换大王旗 ”就能解决的。它需要人们投入更多的精力扣资源去进行研究与思考。 有关 “中国现代化的延误 ”讨论 请回答: (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新航路开辟怎样 “开启了人类从传统农耕文明向现 代化工业文明

34、转变? ”( 6分) ( 2)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工业革命后英国出现的社会问题。 ( 8分) (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分析 “两个不同的世界发生碰撞和武力较量 ”的直接结 果是什么?( 3分) ( 4)对于中国现代化延误的原因,材料四提出了什么观点?由此可得到什么启示?( 8分) 答案:( 1)新航路开辟后,西欧国家进行了早期的殖民扩张和掠夺,资本的原始积累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新航路开辟,世界各地联系加强,逐渐成为一个整体,世界市场逐步形成,使人类社会向现代工业文明转变( 6分) ( 2)社会财富分配不均;下层人民平均寿命短;犯罪率增加;社会矛盾激化( 8分) ( 3)英国发动鸦片

35、战争,中国的大门被 打开,日益成为资本主义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 3分) ( 4)观点:太多的政治运动、太多的社会动荡影响了中国的现代化进程( 4 分) 启示:国家工业化和经济发展必须保持安定的社会环境;社会变革不仅是要解决所有权和经营权的问题,更重要的是要研究如何使用好这种权利,为民众造福,否则就会不断出现 “继续革命 ”( 4分) 试题分析:( 1)回答新航路开辟的影响。从资本的原始积累、世界市场的影响角度来回答。( 2)依据材料二从社会财富分配、犯罪情况、社会矛盾来分析归纳。( 3)回答西方列强入侵对中国的影响,主要是从对中国的经济影响等角 度进行分析。第 (4)问考查从材料中提取信息的

36、能力。概括材料观点即可,抓住“旧制度的改变和旧秩序的解体,必引发剧烈的政治运动并带来长时期的社会大动荡,使得这个国家很难一下子找到新的稳定中心,任何国家的工业化和经济的持续增长,没有安定的环境都是很难进行的 ”“长期以来中国人太多的精力与资源放在了 打倒 与 推翻 的运动中,认定只要解决体制问题,就能迅速带来中国的现代化 ”。启示不偏方向,言之有理即可。 考点:新航路的开辟 新航路的开辟的影响;工业革命 工业革命的影响;鸦片战争 鸦片战争的影响 ( 15分)【中外历史人 物评说】 材料一 当英国尊贵的先生们不剥夺美洲的自由就不满足的时候,看来有必要采取某种措施,避开这一打击,并维持我们祖先给我

37、们的自由 我认为,我们每个人都应毫不犹豫地拿起武器;但是,拿起武器应该是最后迫不得已的手段。 华盛顿 材料二 乔治 华盛顿全靠他在独立战争中表现出坚韧不拔的精神,才使各个殖民地保持了一致的目标。他在战后的贡献也是同样伟大的。他担任第一任总统时的坚定态度和树立的榜样限制了党派之间的激烈斗争,把国家的分裂推迟了六十年。他的为人和影响制止了美国人要对英宣战或对法宣战的危险倾向。他使自己 的职责具有无上的尊严,并且用自己的才智鼓励他的政府。联邦政府顺利地组织起来,建立了国家信用机构,制定了外交政策,这些都是他担任总统的功劳。他拒绝第三次任职,为美国开创了只能连任两届总统的传统。 温斯顿 丘吉尔 英 英

38、语国家史略 1956 1958 请回答: ( 1)从材料一中可以看出华盛顿对英国持怎样的态度?而他拿起武器的依据是什么?( 7分) ( 2)丘吉尔是怎样评价华盛顿的?( 8分) 答案:( 1)态度:反对英国对北美殖民地的压迫,但又对英王存有幻想。( 4分)依据:天赋人权。( 3分) ( 2)取得民族独立 ,维持国家统一,争取和平环境,建立高效政府,制定相应国家政策,树立任期制榜样。( 3分) 试题分析:第 (1)问从材料 “我们每个人都应毫不犹豫地拿起武器;但是,拿起武器应该是最后迫不得已的手段 ”中提取华盛顿对英国的态度;注意启蒙思想对华盛顿的影响,分析其拿起武器的依据。第 (2)问结合材料 “联邦政府顺利地组织起来,建立了国家信用机构,制定了外交政策,这些都是他担任总统的功劳。他拒绝第三次任职,为美国开创了只能连任两届总统的传统 ”及所学知识说明丘吉尔的评价。 考点:欧美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杰出人物 华盛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