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届黑龙江省大庆市第三十五中学高三第三次月考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上传人:fuellot230 文档编号:338274 上传时间:2019-07-09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70.0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届黑龙江省大庆市第三十五中学高三第三次月考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2013届黑龙江省大庆市第三十五中学高三第三次月考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2013届黑龙江省大庆市第三十五中学高三第三次月考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2013届黑龙江省大庆市第三十五中学高三第三次月考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2013届黑龙江省大庆市第三十五中学高三第三次月考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3届黑龙江省大庆市第三十五中学高三第三次月考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在最小的空间内用最简单的耕作方式养活尽可能多的人是中国的终极目标,为此,他们将土地分成小块,劳动者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比他的房子大不了多少倍的那块土地上面。 ”这段材料最主要反映了 A精耕细作的必要性 B井田制的瓦解 C人口膨胀的压力 D小农经济的脆弱性 答案: A 试题分析:根据材料 “劳动者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比他的房子大不了多少倍的那块土地上面 ”可以看出,材料主要反映了精耕细作的特点。故选 A。井田制是一种土地制度,春秋时期瓦解,材料未体现;材料说的是在最小的空间养活最多的人口,并没有指出这种原因是人口的

2、压力;小农经济的脆弱性是小农经济的特点之一,与材料无关。因此 BCD错误 考点:古代农业经济的特点 点评:古代农业经济有三个特点需要把握:以种植业为主,以家畜饲养业为辅;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模式;男耕女织,自给自足。与此相关的知识点如小农经济的特点也需要掌握。 “驼峰航线 ”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持续时间最长、规模最大、飞行条件最艰险的空中运输线。美国空军与中国航空一起,以平均每月牺牲飞行员 39名和损失 飞机 11架的代价,坚持 41个月,将约 70万吨战略物资运往中国战场。这充分说明了 A美国政府从来就是世界和平力量的最坚定的盟友 B战争是政治的继续,中国国力的孱弱导致了军事力量的低下 C美国

3、空军是战胜日本法西斯的决定性力量 D国际反法西斯力量支持着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 答案: D 试题分析: A项说法明显错误,材料并未涉及抗战以外的其它时间; B项材料未涉及; C 项说法错误,美国的帮助是外部因素,中国军民的浴血奋战是内因,其主要作用。因此 ABC均错。驼峰航线反映的是国际反法西斯力量支持着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故选 D 考点:抗日战争 点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得到了国际的大力的援助。与此相关其它知识点如抗日战争时期国共两党合作,结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促进了抗战的胜利。抗日战争中国存在两个战场、两个抗战路线,体现了不同的指导思想。此外,抗日战争的意义也需要

4、掌握。 现代与传统指出: “19世纪 70年代以后的一些岭南人,成了无愧于时代的文化巨子 在鸦片战争结束半个世纪以后,康有为、梁启超、孙中山 一颗颗启明星在岭南的地平线上 接连升起。 ”这种现象产生的根本原因是岭南地区 A洋务运动的兴起 B教育文化事业的突飞猛进 C民族资本主义产生较早 D西方资产阶级文化的传播 答案: C 试题分析:康、梁和孙中山分别属于资产阶级的维新派和革命派,他们的思想和主张反映了资产阶级的要求,其形成的根本原因是民族资本主义的兴起和发展。故选 C。洋务运动是封建社会的自救运动; BD两项都是原因,但不是主要原因。因此 ABD均错误。 考点:近代资本主义的发展 点评:解答

5、此题的关键在于准确把握经济的发展对政治的影响。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带动了思想观念里的巨大变化,开始学习西方政治制度,康有为、梁启超、孙中山等是其代表。 “早在十九世纪就开始进行的中国民主主义革命,从鸦片战争开始到五四运动,经历了无数次斗争。但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还没有哪一个阶级或政党,能够正面提出这一政治主张,从而找到解决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钥匙。 ”最早找到这把 “钥匙 ”是在 A中共一大 B中共二大 C国民党一大 D中共七大 答案: B 试题分析:解答此题关键是要把握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什 么。在近代,由于西方列强入侵,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面临的主要的敌人有封建主义和帝国

6、主义,中国的这一国情被正确的认识是在 1922年中共二大上,提出了民主革命纲领,解决这一矛盾。其他项均错误。 考点:中共二大 点评:中共成立后,一大制定的纲领以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为主要目标,显然并没有认识到中国的国情,经过一年的探索实践,终于认清了中国的社会性质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制定了二大的民主革命纲领。 “改革恶俗,开通民智,提倡民族主义,唤起国家思想 ”是 20世纪初中国戏剧运动的旗帜,目的是借 “轻歌妙舞,招还祖国之魂 .”这场戏剧运动的开展主要是缘于 A鸦片战争的爆发 B辛亥革命的影响 C五四运动的爆发 D改革开放的进行 答案: B 试题分析:民族主义是由资产阶级革命派孙中山提出来

7、的;辛亥革命推动了社会习俗的重大变革;在辛亥革命的影响下,中国的戏剧界觉醒了,要求改革恶俗。 CD与材料无关可排除, A项与材料时间不符;故选 B 考点:辛亥革命 点评:辛亥革命极大地促进了人们的觉醒,连戏剧界都行动了起来。与此相关的知识点如辛亥革命的影响:推翻帝制,建立共和、颁布约法、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据宋史 张逊传载:太宗二年: “婆、三佛齐、渤泥、占城诸国亦岁到朝贡,由是犀象香药珍异充溢府库。(张)逊请于京置榷易务,稍增其价,听商人入金帛市之,恣其贩鬻,岁可获钱五十万缗助经费。太宗允之,一岁中果得三十万缗。自是岁有增羡,至五十万缗。 ”下列对该材料解读正确的是 A北宋政府放弃重农抑商政

8、策 B北宋政府限制朝贡贸易 C北宋国力强盛、万邦来朝 D商业收入 成为北宋重要财源 答案: D 试题分析:从材料 “(张)逊请于京置榷易务,稍增其价,听商人入金帛市之,恣其贩鬻 ”可以看出,该官员主张在京城设立交易市场,以增加政府的收入,事实表明,效果明显: “一岁中果得三十万缗。自是岁有增羡,至五十万缗 ”。故选 D。 A想明显错误; B项错误,政府没有限制朝贡满意,只是压制商品经济的发展; C项与材料无关。 考点:北宋商品经济的发展 点评:北宋时期商品经济得到很大的发展,材料反应的是对外贸易的情况。与此相关的知识点如北宋城市发展的情况也需要掌握。 有历史学家发出感慨: “为什么工业化浪 潮

9、不是在法国之后穿过地中海而席卷突尼斯、阿尔及利亚呢?是地中海太宽阔了吗?果真如此,那么大工业为什么又能横渡大西洋而到北美生根开花呢? ”这一材料说明了 A要实现工业化必须发展资本主义制度 B制度是一个国家发展进程中的重要因素 C西方文明比非洲文明更易接受新事物 D自然条件在国家发展进程中起决定作用 答案: B 试题分析: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因为欧美国家在工业化之前进行了政治制度的建设,都不同程度的建立了资产阶级代议制。故选 B。 A项明显错误,文明是多元的; C项说法错误,文明应该相互借鉴,没有优劣之分; D项属于自然环境决定论。 考点:工业革命的条件 点评:工业革命代表了社会发展的新

10、方向:由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变,他要求与它相适应土壤。近代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采取一系列的政策措施推动工业文明的进程。但是在落后地区,这一进程明显缓慢。 西奥多 罗斯福说: “我们正面临着财产对人类福利的新看法 有人错误地认为,一切人权同利润相比都是次要的。现在,这样的人必须给那些维护人类福利的人民让步了。每个人拥有的财产都要服从社会的整体权利,按公共福利的要求来规定使用到什么程度。 ”这段话反映了西奥多 罗斯福怎样的改革理念 A追求社会和谐 B人权比利润更重要 C反对垄断 D调整财产与公共福利的关系 答案: D 试题分析: “正面临着财产对人类福利 ”可知西奥多 罗斯福讲的主题是财产与公共

11、福利的问题,故选 A。本题强调福利和人权应该相适应的问题, A符合题意。其它说法不全面。 考点:西方社会保障思想 点评:罗斯福新政中,以国家的力量通过立法的方式建立了社会保障体系,此思想在二战后在资本主义世界普遍采用。西方的福利国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缓解社会矛盾,但是却也降低了人们的生产积极性。 著 名学者彭慕兰认为:与其说工业革命创造了新的财富,不如说新的财富的发现,导致并推动了工业革命,因为工业革命的发生来源于两个方向的驱动:“向下 ”和 “向外 ”。 “向下 ”是指挖煤, “向外 ”是指 A贩卖黑奴 B拓展殖民地市场 C传播基督教思想 D输出机器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工业革命的条

12、件。 “向下 ”是指煤铁资源, “向外 ”是指殖民。殖民是资本原始积累最重要的手段, B 可算是其中之一。 C 与题目无直接关系。D,英国打破机器出口的禁令在 1825年,那已是工业革命后期的事情了。 工业革命的发生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随着资本主义的不断地发展,殖民扩张加剧,广阔的海外市场需求的推动,因此, A项正确。 本题考查工业革命的条件。 “向下 ”是指挖煤,因为蒸汽机的改进提高了煤的用量; “向外 ”指殖民扩张,殖民扩张为工业革命的发展提供了资金、市场和财富,故选 A。 考点:工业革命 点评:工业革命广泛的采用机器生产,以煤炭作为能源,促进了开采业的发展;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军事实

13、力增强,也加快了对外扩张的步伐。 德国哲学家康德坚持人要自律,不能为了个人的自由而妨碍他人的自由,不赞同公民用革命手段推翻现存 的统治者,认为可以对统治者的错误提出申诉,但必须等待统治者对申诉的回应;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则主张当人民的权利被政府篡夺并被用于压迫和奴役人民时,人民就有权通过暴力手段推翻它。对此分析正确的是 A这是由两人的阶级属性对立造成的 B两人对待专制和自由问题的观点完全相反 C两人对如何获得自由平等的主张不同 D前者蔑视公民权利,后者主张 “主权在民 ” 答案: C 试题分析:启蒙思想家卢梭和康德的主要观点是 “人生而自由 ”和 “思想自由 ”。卢梭认为,自由平等是人的天性,他

14、提出 “主权在民 ”的主张,认为一切权力属于人 民,权利的表现和运用必须体现人民的意志,当人民的权力被政府篡夺并被用于压迫和奴役人民时,人民就有权通过暴力手段推翻它;康德在卢梭的 “人生而自由 ”的基础上,有提出了思想的自由:人不是他人的工具,人应该运用自己的理智,独立思考,理性判断。再结合材料所给出的信息,可见,关于获得自由平等是两人的共同主张,不同在于达成目的的手段。故选 C。 A项错误,两人都代表资产阶级的利益; B项错误,两人对待自由态度是一致的,不同的是获得自由的途径; D项说法错误,二者都主张民主权利。 考点:启蒙运动 点评:启蒙运动是资产阶级性质的一次 思想解放运动,宣扬自由平等

15、,天赋人权等,反对君主专制,等级制度,为以后的资产阶级革命做了舆论的准备。与此相关的知识点如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等也需要掌握。 钱钟书指出: “史家追叙真人真事,每须遥体人情,悬想事势,设身局中,潜心腔内,忖之度之,以揣以摩,庶几入情合理。 ”这里他强调的是,历史学家 A进行历史想象时要尊重历史原貌 B研究历史不可借助想象和推论 C应亲自参与历史实践,感触历史 D在研究历史时不能有自己的观点 答案: A 试题分析:从材料 “悬想事势,设身局中,潜心腔内,忖之度之 ”可以看出,历史学家研究历史时,要把自己放在当时的背景中,这样得出的历史结论才符合事实。故选 A。 B项说法错误,不借助想象无法真实的

16、还原历史; C项说法明显错误; D项说法错误,历史是由历史学家研究的,不可能不带有个人观点。 考点:史学研究 点评:研究历史要尽可能的根据历史材料还原历史,并且研究时思路要进入当时的历史发展背景中。与此相关的知识点如对待史料的问题也需要掌握。 一位历史学家这样描述近代上海外滩: “几年之间,外国洋行成排的楼群就勾勒出了黄浦江的曲线 ”。探究这一现象出现的源头是 A南京条约附件使列强获得在通商口岸租地和居住的特权 B天津条约使列强获得外国人可以在内地游历、通商、传教的特权 C马关条约使列强获得在华设厂的特权 D辛丑条约使列强获得在使馆界驻军的特权 答案: A 试题分析:南京条约把上海开放为通商口

17、岸,在附件中,又在上海开辟了第一个租借,大量的外国人开始出现在上海,揭开了上海近代的历史。故选 A。BCD三项与上海关系不是十分明显。 考点:南京条约及其附件 点评:此题考查的是基本的历史知识。鸦片战争后,上海 被开放为通商口岸,带动了上海的巨大地变化,也使上海成为畸形发展的城市。与此相关的知识点如南京条约的其它内容也需要掌握。 法国学者加奈隆说: “民众支配雅典,演说支配民众。 ”这不能反映出 A古雅典民主的广泛性 B古雅典民主的人民主权原则 C演说是古雅典民众参与政务的重要手段 D作者对古雅典民主制的肯定 答案: A 试题分析:雅典民主是少数人 的民主,只有成年男性公民享有民主权利,因此A

18、项错误。故选 A。民众支配雅典反应的是雅典人民主权的原则;演说支配雅典说的是古雅典民众参与政务的重要手段,从材料分析可以看出,作者是赞同民主制的。因此 BCD三项均正确。 考点:雅典民主制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准确把握雅典民主制的基本内容。公民大会、五百人议事会和民众法庭是雅典民主制的主要体现。与此相关的知识点如雅典民主制的形成过程、特点、影响等需要掌握。 关于唐代是否存在夜市,下列两则材料有着不同的叙述。材料一来自于唐六典: “凡市,以日中击鼓三百下而众以会。日入前七刻,击钲三百声 ,而众以散 ”;材料二来自唐代诗人王建 夜看扬州市: “夜市千灯照碧云,高楼红袖客纷纷 ”。对这两则材料理

19、解最合理的是 A两则材料相互矛盾,不能判断唐代是否已有 “夜市 ” B材料一比材料二更具权威性,可以判断唐代没有出现 “夜市 ” C两则材料反映的地区情况不同,因此两者并不矛盾 D反映了当时 “市 ”的管理制度已经不能完全适应新的经济形势了 答案: D 试题分析: A项错误,两则材料地点不同,难说矛盾。材料未体现那一则材料更权威的问题;材料一地点是在长安,坊市界限分明。材料二反应的地方是扬州,是在南方。两则材料地点不同,但是经济政策是一样的。材料中有关夜市的 “矛盾 ”记载实际上是不同时期的现象,在唐后期商品经济得到发展,夜市出现。反映了当时 “市 ”的管理制度已经不能完全适应新的经济形势了。

20、故选 D 考点:唐代的夜市 点评:唐代后期,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坊市界限被打破,出现了夜市,材料的矛盾体现了在不同的时期商品经济发展的情况。夜市在宋代普遍出现,此外,还出现了草市。 吕氏春秋 孟冬纪关于秦代官营手工业有这样的记载: “物勒(刻划)工(制造者)名,以考其诚。工有不当,必行其罪,以穷其情。 ”这表明秦代官营手工业 A产品做工精美 B质量管理严格 C生产不计成本 D产品不入市场 答案: B 试题分析:从材料 “工有不当,必行其罪 ”可以看出,秦代官营手工业中对质量的要求很高,工匠稍有不慎,就会获罪。故选 B。 ABD三项均是官营手工业的特点,但是材料未体现。 考点:官营手工业 点评:

21、我国古代手工业分为三种经营形态:官营手工业、私营手工业和家庭手工业。三种形态中, 官营手工业质量长期以来居于领先地位,但是却不计成本,不进入市场,私营手工业面向市场生产。 明万历年间,福建巡抚许孚远在奏疏中指出: “往者商舶之开(开放对外贸易),正以安反侧杜乱萌也。乃今一禁,彼强悍之徒,俯仰无赖,势必私通,继以追捕,急则聚党遁海,据险流突 ”。这说明 A明政府内存在禁海与开海之争 B明政府有条件地允许海外贸易 C地方官员要求严格限制海外通商 D明政府始终坚持 “海禁 ”政策 答案: A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的是明朝对外贸易政策,主要考察材料阅读能力、提炼信息和对比分析能力、调动和运用知识 能力。

22、通过阅读材料,提炼信息可知:往者开放外贸则稳定,今禁外贸则会致乱。 B项体现不了材料反映的禁海之乱, C项与材料意思相反 , D项错在 “始终 ”坚持。故 A项明政府内存在禁海与开海之争正确。 考点:明朝对外贸易政策 点评:明朝海禁政策从根本上说是由于我国古代的小农经济的主导地位决定的。海禁政策的推行,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海外势力的干烧,但是也是中国逐渐的脱离了世界发展的大势,逐渐落后世界潮流。 毛泽东曾说: “我们 是先生教出来的学生,应当高明些,后来者居上嘛! ”中共 “高明些 ”的表现有 工农武装割据 一国 两制 大跃进运动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此题

23、考查的是在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所取得的革命和建设事业的成就。 是属于成就方面,但是 项则是失误,造成了巨大的浪费,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故选 C。其他各项均错误。 考点: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与中国取得的成就 点评: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毛泽东结合我国国情,走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在邓小平时期,也是结合国情并顺应时代的发展,提出了一国两制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主张,都取得了巨大成功。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下图对研究中国农业发展史来说 A是重要的原始资料 B是虚假的人造史料 C没有任何史料价值 D反映了农业实际状况 答案: A 试题分析: B项明显错误,就史料而言,这是原始的史料,

24、是第一手史料,因此 A正确。这份史料能反映当时的浮夸风现象,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内容中浮夸现象严重,不能反映农业的实际情况。故选 A。 考点:史学研究:史料 点评:历史研究分第一手史料和二手史料,第一手史料是直接真实反应历史面貌的信息,如遗迹遗物等,史研究历史最有力的证据。二手史料如回忆录、后人的记载等,需要考据佐证。 右边是 19571960 年工业、农业总产值示意图,对其解读最为全面的是 A中共 “八大 ”是正确决策调动了全国人民的积极性 B人民公社化运动严重挫伤了广大农民的积极性 C “大跃进 ”使全国工业总产值有了 大幅度的提高 D “大跃进 ”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导致了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

25、调 答案: D 试题分析:从材料中 1957年到 1960年工业生产和农业生产的发展状况来看,在这期间工业获得了巨大地增长,但是农业却出现生产值下降的局面。这反映了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 A项明显错误; B项只是说了一个方面,但是工业生产增长的部分无法解释; C项只是说了工业方面。因此 ABC均错误。 1957到1960年是我国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时期,导致了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故选 D 考点:大跃进运动 点评:大跃进是 1968 年在左倾错误的指导下发 动的生产领域的运动。以高指标、共产风、瞎指挥等作为特征,造成了自然资源的巨大浪费。 著名史学家格奥尔格认为:史识,就是对历史问题的真知灼

26、见,就是对历史的 “灵心慧眼 ”,就是在一定的 “史观 ”指导下,通过分析大量可靠的史实,得出科学的结论和认识。据此分析,下列属于 “史识 ”的是 A清雍正年间,在皇宫隆宗门内设立军机处 B小农经济狭小的生产规模和简单的性别分工,阻碍了社会分工和交换经济的发展 C “汴京金银彩帛交易之所,屋宇雄壮,门面广阔,望之森然 ” D本草纲目记载: “枸杞,补肾生精,养肝 明目安神,令人长寿。 ” 答案: B 试题分析:史识,说的简单点就是历史学者对历史的认识,根据史料得出的结论。根据这样的分析, AC 项错误,属于史实; B项是对小农经济的评价,属于认识范畴。故选 B。 D项是迷惑项,无意义。 考点:

27、史学研究 点评: 此题考查的是历史研究的一般的方法。史识,就是根据资料得出结论,这要与具体的史识相区分。与此相关的知识点如对待史料的问题也需要掌握。 某中学历史研究性学习小组开展了以 “会馆的发展变迁 ”为课题的研究性学习,收集到下列相关信息,你认 为正确的是 清代苏州的 “全晋会馆 ” 江苏盐城盐商会馆 会馆是管理商业贸易的政府机构 会馆的出现是商品经济发展的结果 会馆的出现与明代商帮密切相关 会馆是孕育资本主义萌芽的场所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会馆是商业机构;会馆的出现是商品经济发展的结果,反映了区域性的商人群体即商帮的实力的增长;会馆是商业领域出现的现象,资本主义萌芽是在

28、生产领域里出现的。因此 故选 C 考点:明代商品经济的发展 点评:明清时期商品经济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主要表现为农产品大量进 入到市场;白银成为主要流通的货币;出现了区域性的商人群体即商帮;也出现了以经济功能为主的工商业市镇。 据资料统计:在明后期至清前期 200余年间,世界白银产量的一半流入中国,拥有一流城市和最为密集、完善的市场网络的中国,成为当时世界经济和贸易的中心区域。然而当时它却没有形成强大的扫荡旧经济基础的革命性变化。对材料中 “没有形成强大的扫荡旧经济基础的革命性变化 ”的准确理解是 A因实行闭关锁国政策而丧失世界贸易的中心地位 B中国传统的农耕经济不利于工商业的发展 C西方的工业

29、革命没有对中国产生较大影响 D没有转化为资本主义发展所需要的资本和市场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重农抑商政策。 “成为当时世界经济和贸易的中心区域 ”的信息表明中国并没有因实行闭关锁国政策而丧失世界贸易的中心地位,排除 A。中国传统的农耕经济的发展为工商业的发展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有利于贸易发展的一面,排除 B。 C项不是题目要表明的中心意思。 “没有形成强大的扫荡旧经济基础的革命性变化 ”指示大量流入的白银没有转换为资本。未能推动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故选 D。 考点:重农抑商政策 点评:由于重农抑商的政策,对商人和商业征收重税,商人经商致富后并没有把财富转化为资本,而是买田置地,这样没

30、有转化为资本主义发展所需要的资本和市场,阻碍了中国社会的转型。 明成祖时,有人主张对入贡互市的外商征税,明成祖答复: “今夷人慕义远来,乃侵其利,所得几何?而亏辱大体多矣 ”。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明成祖认为应该向外商征税 明成祖目的是借外商引导国人投身海外贸易 明成祖认为明朝的纲常文德重于经济利益 朝贡贸易的政治意义大于经济意义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分析材料 “今夷人慕义远来,乃侵其利,所得几何?而亏辱大体多矣 ”大意是说:现在外国商人仰慕我明王朝从很远地方赶来,如果向他们征税,得到很少,却失了我们的体面。反映明成祖认为明朝的纲常文德重于经济利益;朝贡贸易的政治意义大于经济意义

31、,本题选 C 项, 项根据理解,说法错误。 考点:朝贡贸易 点评:朝贡贸易是专制王权为了显示国威而进行的贸易方式。郑和下西洋就是朝贡贸易。这种贸易体系随着国力的逐渐衰退而无法持续下去。 下图为中国国家博物馆馆藏的大盂鼎、大盂鼎拓片(钟鼎文)及其部分译文,联系商周历史,以下结论 正确的是 现存的商周时期青铜器大多为礼器 商周时期的青铜铸造以煤炭为燃料 钟鼎文已经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 拓片部分内容涉及到西周王朝建立 A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现存的商周时期青铜器大多为礼器,主要是祭祀用的;钟鼎文就是金文,已经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 “在武王嗣文作邦 ”体现材料内容与西周王朝有关。因此

32、都是正确的,故选 A。商周时期的青铜铸造以煤炭为燃料这种说法是错误的,北宋时期开始用煤作燃料,因此 错误。 考点:西周时期的文字 点评:我国文字发展 的历史需要了解。在原始时期有了最早的刻划符号,商周时期甲骨文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秦朝以小篆统一全国文字,汉代流行汉隶,魏晋时期现在流行的楷体、行书等都出现了。 综合题 ( 15分)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一 国联虽然是各国为防止武装冲突、加强普遍和平与安全而建立国际机构的第一次尝试,但在实践中没有起到维护和平的作用,它对二战的爆发是无能为力的 国联缺乏军队武力,所以要依赖大国援助,尤其是在制裁某些国家的时候。有需要时,国联亦会要求大国提供军

33、事援助。国联缺乏执行决议的强制力,未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其国际制 裁亦影响同样施行制裁的国联会员。 20世纪国际关系史 材料二 国联是人们为组织一个世界性的政治和社会秩序而采取的第一个有效步骤。在这个秩序中,人们可以超越国家传统、种族差异和地理上的阻隔看到并促进人类的共同利益。国联作为一个工作机构来说已经不存在了,但是,它所努力促进的理想,它所引起的希望,它所制定的方法,以及它所建立的机构,都已成为文明世界政治思想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的影响将一直存在到人类消除国家和民族界线的融洽无间的时代。 华尔脱斯国际联盟史 (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为什 么国联没能阻止 “二战 ”的爆发。

34、( 9分) ( 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当今世界各种国际组织迅猛发展的事实,概括国联的历史贡献。( 6分) 答案:( 1)美苏等大国缺席,使国联缺乏权威性;国联自身体制存在严重问题;没有像联合国安理会那样的专门机构,表决时国联大会实行各国一致通过原则,缺乏强制性;英法操纵国联,推行绥靖政策,使国联威信下降。( 9分) ( 2)适应了全球化发展的需要;倡导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符合进步潮流;它的实践对二战后联合国的建立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6分) 试题分析:( 1)国联的建立并没有起到维护国际和平 的责任,因为自身存在严重的问题,再加上缺乏美苏等大国的参加,力量弱小。此外还有英法操纵国联,推行绥靖

35、政策,使国联威信下降等原因使得国联没有阻止二战的爆发。( 2)联合国的建立适应了形式的需要,倡导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符合进步潮流;它的实践对二战后联合国的建立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考点:国联和联合国 点评:国联和联合国都是 20世纪出现的国际性组织,但是国联在制止世界大战方面几乎没有起到积极地作用,其中的原因发人深思;联合国的建立,总结了国联的教训,设立了常设的机构和其他的一些辅助组织,另外,常任理事国的建立也有 力地维护了国际的和平。 ( 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无徵不信,不信民不从,故一切制度托之三代先王以行之。若谓圣人行事不可依托,则是以 之小人,律神话之

36、孔子矣。布衣改制,事大骇人,故不如与之先王,既不惊人,自可避祸。 康有为孔子改制考 材料二 著自下科为始,乡会试及生童岁科各试,向用四书文者,一律改试策论。 现当开创百度,事务繁多,度支岁入有常,岂能徒供无用之冗费,致碍当务之急需。如詹事府本属闲曹,无事可办 均著即行裁撤,归并内阁及礼兵刑部办理。旗丁生齿日繁,徒以格于定制,不得在外省经商贸易,遂至生计益艰, 现当百度维新,自宜驰宽其禁,俾得各习四民之业,以资治生。 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 材料三 比年以来,皇上有意变法,而盈朝汹汹,不可向迩,亲贵抗违,耆老力诤,群僚面从而后言,举政始行而中废。乃至奉旨发议,乃推延而不议;明诏施行,乃束阁而不 行。

37、人心众论,缉缉仳仳。 ” 杨深秀请告天祖誓群臣以变法定国是折 材料四 适应现代世界不断发展趋势而不断革新,是现代化的本质,但成功的现代化运 动,不但善于克服传统因素对革新的阻力,而尤其在善于利用传统因素作为革新的动力。 罗荣渠现代化新论 请回答: ( 1)据材料一,指出康有为宣传维新变法的方式。 ( 2分)该方式产生了什么积极作用?( 2分) ( 2)概括材料二中改革的主要措施。( 3分)结合材料三,指出这些措施在当时的实施结果。( 2分)这一结果的出现说明了什么?( 2分) ( 3)综合上述材料,就如何 顺利推行变法。谈谈你的认识。( 4分) 答案:( 1)方式:托古改制。( 1分) 作用:

38、有利于减少变法阻力;有利于促进维新思想的传播。( 2分) ( 2)措施:改革科举制度,废除八股;撤并机构,裁汰冗员;废除旗人特权等。( 3分) 结果:遭到大多教官员的抵制。( 1分) 说明:改革触动了许多人的利益,造成树敌过多,阻力过大。( 1分) ( 3)认识:善于利用传统因素,化阻力为动力;改革要有强有力的领导;注意改革方法、策略;措施要切实可行。(任答两点,共 2分) 试题分析:( 1)孔子编写著作新学伪经考和孔子改制考,借助孔子的权威来推行新法,托古改制。目的就是为了减少阻力。( 2)此题考查的是对材料的概括能力:改革科举制度,废除八股;撤并机构,裁汰冗员;废除旗人特权等。这些措施因为

39、遭到太多的帝制而没有实施下去,说明改革触动了保守势力的利益。( 3)解答此类问题只要言之有据即可 考点:戊戌变法 点评:戊戌变法是资产阶级发动的救亡图存的运动。维新派提出设议会、行君主立宪的主张,但是遭到太多的反对而没有实行,维新变法也是以失败告终。但是却在解放人们的思想方面起了积极地作用。 ( 12 分 )在 20 世纪近一半的时间里,冷战不仅塑造了当时的国际关系格局,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卷入冷战国家的发展。阅读以下材料: 1993年年末,比尔 克林顿曾脱口而出地说: “啊,我想念冷战。 ”确实,二战后美苏两国长达半个世纪的冷战除了给一些国家提供发展机遇外,还给了美国国力发展以多方面的刺激

40、。有一个美国人就发出了这样的感叹: “对于美国这样具有多样性的国家,只有外部的各种挑战可以使它团结起来 ”。 “苏联曾经是有用的敌人。美国相信,不仅要和苏联的军事力量竞赛,还要和苏联的成就竞赛。现在看来仿佛是一种奇思异想,许多美国人在 50年代和 60年代把两种制度的竞赛锁定为一种显示优越性的。没有苏联的空间计划,美国人就不可能登上月球 受到苏联挑战的艾森豪威尔、肯尼迪和约翰逊政府找到了帮助那些受压制者的 国家安全 的理由。 ” 齐世荣 15世纪以来世界九强兴衰史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以 “冷战的后果 ”为主题进行论证。( 12分) (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楚; 250

41、字以内) 答案:参考答案: 一方面,冷战给世界和平与发展带来危害:朝鲜战争;越南战争;德国分裂;古巴导弹危机;核军备竞赛;世界处在核战争的阴影之下。 另一方面,冷战客观上有积极的作用;促进了世界科技的发展;促进了国家的凝聚力;美苏势均力敌,避免了大规模战争的爆发。 冷战为一些国家的发展提供机遇:日本、西欧得到美国的扶持和发展机遇;中国得到了 苏联的支持,巩固了政权。 冷战对美国有积极作用:促进美国内部的团结;促成了美国人登上月球;促进了美国经 济制度的改革。 总之,冷战既给世界造成危害,又有一定的客观积极作用。(答到此点可以加1分,但总分不得超过 12分) 其它观点言之有理,证之有据,可酌情得

42、分。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的方式是短文写作,实际上是评价冷战。我们 要从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阐述。文章写作不能想简答题的写作方式那样,而是应该段落化、条理化,每一段中心思想要明确。另一个方面,也不能和语文作文那样,强调文采,只要言之有据,层次分明就可 考点:冷战的影响 点评:冷战给世界和平与发展带来危害但是另一方面,冷战客观上有积极的作用;促进了世界科技的发展;促进了国家的凝聚力;美苏势均力敌,避免了大规模战争的爆发。冷战之中也有一些热战,学生应该明白。 ( 25分)在史学研究中,人们对同一历史事件由于不同的史观,如革命史观、唯物史观、全球史观、欧洲中心史观等等,就会产生不同的 认识,关于工业革命

43、起因的研究即为一例。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欧洲不是靠自身的经济力量而兴起的,当然也不能归因于欧洲的理性、制度、创新精神、技术、地理 简言之,种族的特殊性。我们将会看到,欧洲兴起的工业革命 是分沾了亚洲的生产、市场和贸易的好处 简言之,从亚洲在世界经济中的支配地位中谋取好处。欧洲从亚洲的悲伤往上爬,然后暂时站在了亚洲的肩膀上。 弗兰克白银资本 材料二 “生态缓解 ”这一概念,在波梅兰茨的用法中,指的是英国从新大陆获得大量土地密集的产品(如糖和棉花),从而缓解了英国自身的人口对土地的压力。 因为食品、燃料、纤维和建筑材料这四项必需品均要占用土地来生产,当纺织机械的革命新增加了对于棉花纤维的需求后

44、,必然相应减少了食品、燃料和建筑材料所能占用的土地,从而提高了食品和燃料的价格。当食品和燃料的价格高于工资后,纺织业的技术革新也无法使工业革命持续下去,因为此时更多的土地和人力必须投入到四项必需品的生产中去,可见,孤立的技术革新无法形成持续的工业革命。美洲新大陆提供 的 “生态缓解 ”是英国工业革命的关键因素。 崔之元生态缓解、奴隶制与英国工业革命 材料三 持续的工业进步背后是欧洲特有的文化条件的结果。 工业革命从根本上说主要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而不是纯粹的技术现象。这已经变得一目了然了。人们注意到,最先工业化的国家是那些与英国的文化和社会最相似的国家。 奇波拉工业革命前欧洲的社会与经济 材料

45、四 大洋洲有我们的牧羊场,阿根廷和北美西部草原上有我们的牛群,秘鲁送来它的白银,南非和澳大利亚的黄金流向伦敦;印度人和中国人为我们种茶,而后我们的咖啡、白糖和香料种植 园遍布东印度群岛。 19 世纪中期一位英国经济学家的记述 工业革命通过在世界范围内有效地利用人力资源和自然资源,失误前列地提高了生产率,不列颠资本从 1750年的 5亿英镑增长到 1800年的 15亿英镑、 1865年的 60亿英镑。 新西兰的羊毛、加拿大的小麦、缅甸的稻米、马来西亚的橡胶、孟加拉的黄麻以及西欧和美国东部蒸蒸日上的工厂 所有这些资源都被编入了生气勃勃、不断扩张的全球经济之网。 斯塔夫利阿诺斯全球通史 请回答: (

46、 1)据材料一,指出欧洲经济力量兴起的因素,( 3分) “欧洲从亚洲的悲伤往上爬 ”又是通过什么途径?( 2分) ( 2)概括材料二中美洲大陆的 “生态缓解 ”为英国工业革命提供的有利条件。( 4分) (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哪些 “文化和社会 ”现象促进了工业革命的发生。( 8分) ( 4)材料一、二主要体现了哪种史观?( 2分)这种史观在认识工业革命的起因上有何特点?( 2分) ( 5)根据材料四分析,工业革命后,世界经济发展呈现怎样的发展状况 ( 4分) 答案:( 1)因素:欧洲从亚洲获取了生产、市场和贸易的利益。(答案:完整给 3分) 途径:新航线的开辟;殖民活动(扩张

47、、掠夺)。( 2分) ( 2) 条件;降低了生活必需品的价格。( 2 分)节约了土地和劳动力。( 2 分) ( 3)现象:英国君主立宪政体确立;圈地运动提供了自由的劳动力;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等思想解放;经典力学等科技进步。( 8分) ( 4)史观:全球史观。( 2分) 特点:整体性或全面性。( 2分) ( 5)状况:英国工业占据世界首位,成为 “世界工厂 ”;工业革命的传播,世界各大洲经济迅速发展起来;世界经济发展呈现出了一定的分工趋势;殖民地越来越成为工业发达国家的原料产地,呈现单一发展的特征。( 4分) 试题分析:( 1)从材料 “是分沾了亚洲的生产、市场和贸易的 好处 ”可以看出欧洲经济力量兴起的因素是欧洲从亚洲获取了生产、市场和贸易的利益;这是通过新航路开辟后殖民扩张造成的。( 2)从材料 “从新大陆获得大量土地密集的产品(如糖和棉花),从而缓解了英国自身的人口对土地的压力 ”可以看出,美洲大陆的 “生态缓解 ”为英国工业革命提供了价格的条件;节约了土地和劳动力,投入到工业生产中去。( 3)解答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