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4届甘肃兰州一中高三 9月月考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中国近代经济史纲记载 1922年一位民族资本家言 :“我之廉价工人 ,彼(日本)亦得而使用 ;我之丰富原料 ,彼(日本)亦得而购买 ,就地制造 ,就地卖出 ,运费既省 ,关税无多 ,我之便利即彼得便利。况彼来者皆该国一流工厂 ,资本较吾雄厚 ,技术较吾高深 ,对工厂之管理经营 ,亦皆养之有素 ,吾更何恃而不恐 ,吾将何术以善后。 ”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 ,解决这种形势的根本方法应该为 A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 B建立民国 ,为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扫除障碍 C倡导创办实业 ,进行实业救国 D发动群众性的反帝爱国斗争 ,抵制洋货 答
2、案: A 试题分析:压制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的各种因素中,帝国主义是最主要的因素。材料反映的是日本向中国资本输出,利用中国廉价的原料、劳动力制造产品,利用其自身的优势与在中国享受的优惠条件,对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进行挤压、打击,因此要改变这种状况,只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首先民族独立,才会从根本上改观。 考点: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明朝末年,李贽公开为商人辩护, 说商人辛苦勤劳、甘愿承担风险,问 “商贾亦何可鄙之有 ”,他肯定商人的权利欲,并宣扬功利主义,认为每一个人都有私心,而私心是符合道德的。这一思想出现的根源在于 A
3、因循死板的八股取士 B蓬勃发展的商品经济 C传统道德观念受冲击 D专制腐朽的王朝政治 答案: B 试题分析:李贽公开为商人辩护,并宣扬功利主义,顺应了商品经济发展的时代要求,具有进步性, AD不利于社会进步和商品经济发展, C也是商品经济发展给社会带来的影响,而非根源。因此 ACD三项都可以排除。 考点: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 李贽的离经叛道。 翟振明在启蒙反思的可能误区这样认为,真理没有被理解是没有价值的 启蒙思想家号召人们用自己的思考能力去把握生活的真谛,首先是因为他们认为这种把握直接就使人们的生活更有意义,而不是因为它会在随后的历史进程中造成更好的结果。这说
4、明启蒙思想家 A认为理性会影响历史的进程 B忽视理性思考对未来的影响 C认为社会进程影响理性产生 D认为理性有助于解决社会问题 答案: D 试题分析:材料强调人们要用思考(理性)把握生活的真谛。由 “不是因为它会在随后的历史进程中造 成更好的后果 ”排除 A; BC 材料未反映,排除。 D符合题意, “启蒙 ”的含义就是引导人们运用自己的智慧而不是用外界的权威来判断一切事物,其核心就是理性。 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启蒙运动 法国的启蒙思想家。 马丁 路德说:一个信奉基督的人不受任何事物的束缚,为了 得救,他无须做任何事情,只要信奉上帝就可以得到这些礼物。马丁 路德说这番话的目的是宣
5、扬 A上帝的权威 B因行称义 C先定论 D因信称义 答案: D 试题分析:材料 “他无须做任何事情,只要信奉上帝就可以得到这些礼物 ”体现了信仰即可得救的思想。即马丁 路德宣扬的因信称义, A不是重点, B是天主教会的说法, C是加尔文宗教改革的的思想。 考点: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马丁 路德宗教改革 。 哥白尼、伽利略和牛顿等人,对近代欧洲的科学革命都卓有贡献。对此 “革命 ”正确认识的是 A他们的理论为人类辩证地看待世界提供了途径 B他们的学说使巫术等迷信行为销声匿迹 C他们的理论揭示了宇宙运行的真理 D他们的理论肯定了人类以理性面对世界的态度 答案: D 试题
6、分析: A不对,为人类辩证地看待世界提供了途径的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 B不对,不能说迷信行为已经完全销声匿迹; C不对,如哥白尼的日心说从科学的角度看就存在很大的缺陷; D符合题意,哥白尼、伽利略和牛顿等人的学说改变了人们的世界观,有利于思想的解放和进步。 考点: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历程 物理学的重大进展 经典力学 。 在近代有人曾说: “社会主义理想境界甚高,学派亦甚复杂。唯是说之兴,中国似可缓于欧洲。因产业未兴,兼并未盛行也。 ”但后来却又说: “物质文 明不高,不足阻碍社会主义进行。 ”导致这种认识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民族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 B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 C五四运动的爆发 D中国
7、共产党的成立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十月革命对中国的影响。近代马克思主传入中国,有人认为社会主义理想不适合中国的国情,但是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改变了某些人的看法,认为中国资本主义路走不通,可以走社会主义道路。 考点: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 。 孙中山接受中国共产党的主张,发展三民主义指导思想的内容有 提出民生主义 提出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主张 提出联合苏俄的主张 提出节制资本的主张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实际考查的是新三民主义的内容,并要注意新三民主义与三大政策有区别,是不能等同的。新三民主义提出了反帝和节制资本的
8、主张。 属于旧三民主义的内容, 属于三大政策。 考点: 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 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 。 “元起朔方,固已崇尚释教(佛教),及得西域,世祖以其地广而险远, 思有以因其俗而柔其人,乃郡县土番之地,设官分职,而领之于帝师。 ”这里的 “官 ”隶属于 A宣政院 B中书省 C理藩院 D行中书省 答案: A 试题分析: “土番 ”即吐蕃,也就是西藏地区。元朝在中央设立宣政院,统领宗教事务和管理西藏地区。故正确答案:为 A。 B为元朝中央最高行政机关, C为清朝管理少数民族的机构, D为元朝地方机构。 考点: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中央集权的发展 元
9、朝行省制度。 罗马法规定,贷款月息不得超过贷款额的百分之一, 超过此限额者应处以四倍于所得利息的罚款。这表明 A私有财产不可侵犯 B债务人与债权人关系紧张 C高利贷已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 D运用法律调节借贷关系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题干材料是罗马法的规定,阅读材料可知,古罗 马运用法律手段调节贷款人和借款人之间的经济关系,以维护社会稳定与和谐。从 材料本身无法看出 A、 B、 C。 考点: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 罗马法的特点。 安妮女王没有子嗣,她去世后王位就要复归詹姆士二世及其世系, “光荣革命 的成果将要功亏一篑。因此, 1701年英国通过法律规
10、定,安妮去世后王位将转入詹姆士二世的德意志表亲索菲亚手中。此举体现了英国政体的本质特点是 A以和平方式过渡政权 B完善王位继承制度 C深受欧洲大陆王室影响 D议会权力高于王权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意在考查学生获取信息和调用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由材料信息可知议会在王位继承问题上以法律的形式打破了传统继承习俗,实现了政治的稳定,这体现了议会权力高于王权, D正确;A、 C显然错误,排除; “完善王位继承制度 ”不符合 “英国政体的本质特点 ”这一限定语, B错误。 考点: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 议会权力的确立 。 下列是孙中山在革
11、命进程中的言论,其先后顺序是 自今日始,吾等之非清朝人矣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 使全国人民赞成我的政策,我十年之内必能为中国造二十万里铁道 顾吾国之大患,莫大于武人之争雄。南与北如一丘之貉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孙中山的革命活动。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 ”是 1894年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兴中会成立后,孙中山概括的斗争纲领。 1905年中国同盟会成立,提出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表明革命的目的是要推翻清政府的统治,他进一步说: “自今日始,吾等之非清朝人矣 ”。在1912年孙中山辞去临时大总统后,致力于发展实业,说 “使全国人民赞成我
12、的政策,我十年之内必能为中国造二十万里铁道 ”。 1918年孙中山第一次护法运动失败后,认识到 “顾吾国之大患,莫大于武人之争雄。南与北如一丘之貉 ”。 考点: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辛亥革命 孙中 山的革命活动。 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革命的一次伟大尝试。巴黎公社 A是在推翻法兰西第二帝国的基础上直接建立的 B推动了第一国际的建立 C标志着无产阶级第一次登上政治历史舞台 D在打碎资产阶级国家机器方面提供了有益的经验 答案: D 试题分析: 1871年巴黎公社建立,首先排除 B、 C两项。第一国际建立于 1864年,早于巴黎公社; C项的标志是 19世纪三四十年代欧洲三大工人运动。 A项中
13、“直接 ”两字明显错误,推翻法兰西第二帝国建立的是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因此选 D 考点: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巴黎公社 。 余英时说: “如果一定要在中国思想流派中找出一家与西方科学精神最相近的,我个人认为只有程、朱一系的理学足以当之。 ”此说的依据是程朱理学主张 A格物致知 B先理后气 C心即理也 D理气同源 答案: A 试题分析:程朱理学在认识论方面主张格物致知,强调科学知识和道德标准的探究,这与西方科学精神最相近;心学反对格物致知,强调内心反省则无法与西方科学联系起来, BCD三项都带有唯心主义思想,与 “科学精神 ”不符。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
14、演变 宋明理学 程朱理学。 宗法分封制体现了早期国家形态的一些特点。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国家形态的演进,宗法分封制逐渐衰落。其衰落的实质是 A诸侯国力量增强,彼此进行争霸战争 B血缘政治逐渐被取代 C周王失去 “天下共主 ”的地位 D受封的诸侯有相对的独立性,便利其势力增长 答案: B 试题分析:注意材料中 “实质 ”。宗法分封制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政治制度,宗法分封制逐渐衰落,说明政治关系中的血缘关系逐渐被地缘关系取代。 A、 C两项只是其表现, D项是原因。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分封制 、宗法制 。 16世纪初 ,西班牙的一位家庭主妇抱怨说 :“过去一个月的生活费
15、就五个银币 ,现在十个银币还不够。 ”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最有可能是 A供需不平衡 B工业革命 C经济危机 D新航路的开辟 答案: D 试题分析:新航路发现以后,世界上原来相互隔绝的地区沟通起来,这可以说是世界各地区之间联系加强的第一步,也可以说是新航路开辟的最重大影响。正是由于世界走向会合,人类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亚洲的茶叶、丝绸、瓷器、香料,非洲的黄金和象牙,美洲的黄金、白银、玉米、烟草以及欧洲的枪支、工艺品运往各地销售。由于黄金、白银大量流入欧洲,造成物价上涨,依靠固定地租为生的封建地主地位下降,从事商品生产的资产阶级实力上升,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AC 与题意不符, B从 18世纪中
16、期开始,时间不符。 考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开辟新航路 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1981年里根总统上台时 ,美国经济已经陷入衰退。里根政府强调 ,“国家已做好准备 ,把经济政策更加彻底地向右转 ”。这里 “右转 ”的意义是 A降低国有制经济的比重 B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 C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D增加国有制经济的比重 答案: C 试题分析:二战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大力发展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通过实行国家对经济的干预,促进了经济在一定时期的快速发展,但 70年代经济危机爆发及随后出现的 “滞胀 ”状态表明国家干预经济的办法无法保障资本主义经济的持续发展,为应 对 “滞胀 ”状态,各国减少
17、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考点: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 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 有学者这样描写苏联一位领导人 :“他摆弄这个国家 ,就像家庭主妇摆弄卷心菜一样。他以为只要把外面的烂叶子剥掉 ,就会有里边的好心子 ,他不停地剥下去 ,一直到剥光为止。 ”材料所描写的应是 A斯大林 B赫鲁晓夫 C勃列日涅夫 D戈尔巴乔夫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是材料选择题,考查学生从材料中获取信息和解读信息的能力。材料 ”他不停地剥下去 ,一直到剥光为止 ”反映了苏联改革最终导致了解体。根据所学知识应该是戈尔巴乔夫改革使苏联解体了。所以选 D。 考点: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二战后的苏联
18、经济改革 戈尔巴乔夫改革 。 针对目前的美债危机 ,有人称 :“美元用不断借钱维持的信用也是信用 ,如果它突然垮掉了 ,就好比一颗小行星撞击了从美洲到欧洲再到亚洲的金融世界。 ”下列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A投资美国国债仍是较为可靠的投资选择 B美国经济形势对世界经济发展影响巨大 C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不可或缺 D金融安全成为影响世界和平与发展的重 要因素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布雷顿森林体系。材料重在强调美国及美元在世界经济中仍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其影响将涉及全世界,因素 A、 B、 D三项没问题;C项实际上是指布雷顿森林体系,其于 20世纪 70年代已经崩溃。 考点:
19、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世界货币体系的建立。 由于成员国之间经济实力存在较大差距 ,它们之间既存在 “水平形态的经济合作与竞争 ”,又存在 “垂直形态的经济合作与竞争 ”,开创了一种有别于其他区域经济集团的 “另类 ”合作新模式。该组织是 A北美自由贸易区 B欧洲联盟 C东南亚国家联盟 D世界贸易组织 答案: A 试题分析:根据材料信息 “成员国之间经济实力存在较大差距 ”分析, BC 不对,欧洲联盟、东南亚国家联盟成员国经济发展水平相近, D不对,世界贸易组织为全球性经济组织; A符合题意,北美自由贸易区由发达国家美国、加拿大与发展中国家墨西哥组成,经济实力差
20、距较大。 考点: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 北美自由贸易区。 “小时候 ,每天走过一个广场上学 ,可以看到马克思与列宁的铜像 ,后来铜像拆了 ,国歌换了 ,连使用的钱也改了。原本哪里都不可以去 ,现在可以 在世界各地旅行。倒是最近又换了一种钱 ,还不太适应。 ”这是一位年轻人叙述自己国家的变化 ,这位年轻人最有可能来自 A民主德国 B英国 C俄罗斯 D联邦德国 答案: A 试题分析:从题干中的 “铜像拆了,国歌换了 ”可判断为战后发生社会性质变化的国家,从 “倒是最近又换了一种钱 ”可判断为欧元区国家,即选择 A项。东德符合这个条件,因为在 1989年后东欧国家发生剧变,民主德
21、国与联邦德国统一后,于公元 1999年起货币改为欧元。 考点: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 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 。 有学者指出: “古来帝王,由秦始皇至清代宣统,正统偏安者共二百余人,真正懂得国家政体并善以此治国,王而不藩者,不过秦皇、汉武、宋太祖、清圣祖(康熙)四人而已。 ”这里的 “国家政体 ”指 A宗法分封制 B王位世袭制 C郡县制 D中央集权制 答案: D 试题分析:秦皇、汉武、宋太祖、清圣祖(康熙)四人在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秦始皇建立三公九卿制、推行郡县制 ;汉武帝建立中外朝制、解决王国问题 ;宋太祖加强中央权力 ,结束唐末以来的藩
22、镇割据局面 ;康熙帝设南书房 ,加强君主权力 ,平三藩 ,巩固了 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因此选D.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中央集权的发展 。 鸦片战争后,英国提出 “协定关税 ”,甲午战争后,日本提出 “在华设厂 ”,其共同点是 A为资本主义国家的商品输出创造有利条件 B为资本主义国家的资本输出创造有利条件 C促进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 D适应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阶段性要求 答案: D 试题分析: “协定关税 ”是为资本主义国家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商品输出创造有利条件, “在华设厂 ”是为资本主义国家
23、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资本输出创造有利条件, AB是各自的不同点, C选项的时间不符合,不管是商品输出还是资本输出,都是反映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阶段性要求,因此选 D。 考点: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鸦片战争 南京条约;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 马关条约 。 从目的和结果看,下列与中国辛亥革命相似的历史事件是 A美国独立战争 B俄国十月革命 C俄国二月革命 D德意志 王朝战争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了学生比较历史事件和理解历史概念的能力。中国辛亥革命和俄国二月革命都是为了推翻本国封建帝制。美国独立战争是为了推翻英国的殖民统治,俄国十月革命是为了推翻资产
24、阶级临时政府,德意志王朝战争是为了实现国家统一。 考点: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 俄国二月革命。 某小组正在讨论研究性学习课题的结题报告,他们提到 “亚非会议 ”、 “不结盟运动 ”、 “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等关键词。据此判断,他们的研究课题应该是 A亚非拉国家的联盟 B第三世界的崛起 C多极化格局的形成 D两极格局的瓦解 答案: B 试题分析:综合题干中的三项内容可知它们共同的主题是第三世界的崛起。 A不对,亚非拉国家并没有结成联盟; C 不对,当今世界格局日益向多极化方向发展,但是多极化格局尚未形成; D不对,两极格局瓦解的标志是苏联解体。 考点
25、: 两极世界的形成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 杨阳主编的中国政治制度史纲要认为,我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有一套完备的调节系统,如防止皇帝决策失误的 “封驳 ”和 “谏议 ”制度。下列机构设置属于 “封驳 ”和 “谏议 ”制 度的机构是 A隋朝中书省 B唐朝门下省 C明朝的内阁 D清朝的军机处 答案: B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的是对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有关 “封驳 ”和 “谏议 ”制度的理解。根据所学史实明清时期君主专制主义达到顶峰,明朝的内阁性质是咨询机关,清朝的军机处主要是跪受笔录,并不是 “封驳 ”和 “谏议 ”机构,故应排除 CD;隋朝中书省属于决策机构,唐朝门下省属于审核
26、机构,因此 B符合题意。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隋唐三省六部制。 综合题 ( 13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历史上的人类童年时代,有粗野的儿童,有早熟的儿童。古代民族中有许多是属于这一类的。希腊人是正常的儿童,古希腊是人类最美好的童年。 马克思 材料二 罗马以前,整个古代世界都有一个视觉盲区,不知道 “私人 ”的存在。即使希腊人的公民资格,也只是从城邦分享什么,而不是在城邦之外拥有什么。后来罗马人由于面对商品经济中私人交往的过于活跃,不得已,第一次将整个法律体系区别为 “公法 ”与 “私法 ”,这却开启了古代世界最有价值的一场革命,当时谁也没有在意 到了 1649
27、年英国革命,两次内战确实乏善可陈,最有意思的章节是在 1688年,赶走了一个国王,却迎回了这个国王的女儿、女婿 开创了权力不流血更迭的惯例 而美国人自己却认为 1775 年至 1785年动枪动炮是革命,但是 1787年宪法制定以及伴随宪法在全民投票中发生的政治辩论,则更是革命,而且是更重要的革命。 朱学勤这一千年的革命 材料三 在最近一千年里,以法语和汉语呼喊的革命最为频繁。法国是革命的地震多发地带,时不时山呼海啸 我曾经给这个热爱革命的文学帝国偷偷算过一笔: 1789年以来,平均每一代人不是搞一场宪法危机,就是亲历一场起义。 朱学勤这一千年的革命 请回答: ( 1)材料一中 “人类最美好的童
28、年 ”的含义是什么?( 2分) ( 2)古希腊时期果真是 “人类最美好 ”的时代吗?请以雅典为例加以说明。( 3分) ( 3)根据材料二,概括作者表达的主要思想。为什么说罗马法 “开启了古代世界最有价值的一场革命 ”?( 4分) ( 4)材料三所言近代法国和中国是 “革命的地震多发地带 ”的共同原因是什么?( 4分) 答案: ( 1)以雅典为代表的古希腊进入 “民主时代 ” ,同时还迎来了古希腊经济、思想文化的黄金时代。 ( 2)不是。古代雅典的民主仅限于成年男性公民,妇女、奴隶和外邦人没有公民权;泛滥 的民主存在弊端,导致城邦的衰落。 ( 3)主要思想:静悄悄的社会变革有时比轰轰烈烈的革命更
29、能推动历史的进步。原因:罗马法的划分 有利于完善法律体系,化解社会矛盾,并对近代欧美国家的立法和司法产生影响。 ( 4)政治上:封建传统深厚,社会矛盾激化;政治派别林立,政局动荡;外国势力的干涉。,答出其中两点即可)经济上:资本主义经济的持续发展。思想上:民主、自由思想的启发。 试题分析: ( 1)要依据所学知识从政治、经济、文化三个方面高度概括,回答雅典文明的进步之处,即政治上的民主政治,同时还迎来了古希腊经济、思想文化的 黄金时代。 ( 2)实际是考查雅典民主的局限性,结合所学知识即可回答,从雅典民主政治的范围有限和直接民主存在弊端两个方面回答。 ( 3)首先要仔细阅读材料,从整体上把握材
30、料的含义,注意材料信息 “1787年宪法制定以及伴随宪法在全民投票中发生的政治辩论,则更是革命,而且是更重要的革命 ”,进行高度概括;其次要从罗马法的作用和对后世的影响方面进行总结。 ( 4)分析共同原因,要对两国革命频发的原因先进行列举,再从中找其共同点进行概括,可以从政治、经济、文化三个方面进行概括。 考点: 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古代希腊 民主政治 希腊民主政治的评价; 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 罗马法的影响;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辛亥革命 辛亥革命的背景。 ( 13分)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今则东南海疆万余里,各国通商传教来往自如,麋集京师及各省腹地,阳
31、托和好之名,阴怀吞噬之计,一国生事,诸国构煽,实为数千年来未有之变局。轮船电报之速,瞬息千里;军器机事之精,功力百倍;炮弹所到,无坚不摧,水陆关隘,不足限制,又为数千年来未有之强敌。外患之乘,变幻如此,而我犹欲以成法制之,譬如医者疗疾不问何症,概投之以古方,诚未 见其效也。 李鸿章筹议海防折 材料二 而今顾腼然屈於四国之下者,则非天时、地利、物产之不如也,人实不如耳。 以今论之,约有数端:人无弃材不如夷,地无遗利不如夷,君民不隔不如夷,名实必符不如夷。 中华之聪明智巧,必在诸夷之上,往时特不之用耳。 冯桂芬(早期维新派)制洋器议 材料三 中国积弱,非一日矣!上则因循苟且,粉饰虚张,下则蒙昧无知
32、,鲜能远虑。近之辱国丧师,翦藩压境,堂堂华夏,不齿于邻邦,文物冠裳,被轻于异族。有志之士,能无抚膺!夫以四百兆苍生之众,数万里土地之饶,固可发奋为雄,无敌于 天下;乃以庸奴误国,茶毒苍生,一蹶不兴,如斯之极。 孙中山兴中会宣言 请回答: ( 1)材料中李鸿章、冯桂芬、孙中山等人认为近代中国落后挨打的主要原因分别是什么?为此,他们分别采取了哪些措施或提出了什么主张?( 9分) ( 2)在中国近代落后原因的分析中,哪一种分析更符合史实?说出你的理由。( 4分) 答案: ( 1)李鸿章:技术、机器和武器等方面落后于列强。措施:学习外国技术,兴办军事工业;掀起洋务运动。冯桂芬:中国人不如外国人或中国不
33、能人尽其才,物尽其力,君臣同心,名实相符。措施或主张:改革教育制度和政治 制度。孙中山:清政府腐败,制度落后。措施:发动革命推翻清政府统治。 ( 2)孙中山的分析比较符合史实。理由:清政府腐败无能导致反侵略战争失败;清朝君主专翻的统治制度落后;一些改革都因清政府腐朽而最终失败。 试题分析: ( 1)主要根据材辩分析概括他们三个人的观点,他们的措施和主张要结合教材分折目答。李鸿章和孙中山的主张大家应该都非常熟悉,材料一中李鸿章指出“轮船电报之速,瞬息千里;军器机事之精,功力百倍;炮弹所到,无坚不摧,水陆关隘,不足限制,又为数千年来未有之强敌 ”,实际是强调外国科技的进步;材料三中孙中山指 出 “
34、乃以庸奴误国,茶毒苍生,一蹶不兴,如斯之极 ”实际是批判清政府;材料二中冯桂芬材料里有注释是早期维新派,再结合材料归纳出他的主张即可。 ( 2)问比较简单,当然孙中山的分析更符合史实。再结合史实回答理由:清政府腐败无能导致反侵略战争失败;清朝君主专翻的统治制度落后;一些改革都因清政府腐朽而最终失败。 考点: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维新变法思想 、三民主义的提出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维新变法思想 、三民主义的思想主张。 ( 13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大洋洲有我们的牧羊场,阿根廷和北美西部草原上有我们的牛群,秘鲁送来它的白银,南淝河澳大利亚的黄金流
35、向伦敦、印度人和中国人为我们种茶,而后我们的咖啡、白糖和香料种植园遍布东印度群岛 19 世纪中期一位英国经济学家的记述 材料二: 19世纪晚期起,资本主义列强在领土扩张的同时,凭借着雄厚的经济实力,从经济上加紧掠夺、控制落后国家和地区。列强用资本输出,牢牢地控制了落后国家的经济命脉,榨取了大量的财富。通过掠夺性的国际贸易,殖民地和半殖民地进一步成为资本主义国家的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资本输出,掠夺 性贸易。再加上海陆交通和通讯事业的大发展,最终摧毁了一切落后国家和民族的堡垒,瓦解了它们的传统自然经济,从而把所有国家和地区都纳入了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轨道。 人教版世界近现代史上册教学参考书 材料
36、三:工业革命催化了国际分工,资本以其魔力无穷的巨掌将全世界卷入商品流通的大潮中,使一切国家的生产与消费成为世界性的,过去那种地方和民族的自己自主的闭关自守状态,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互相往来和各方面的互相依赖所代替了。 共产党宣言 请回答: ( 1)材料一中的现象产生的原因有哪些? ( 3分) ( 2)根据材 料二分析资本主义殖民的主要影响有哪些? ( 6分) ( 3)根据材料二、三分析回答世界市场最终形成于何时?产生了哪些影响?( 4分) 答案: ( 1)地理大发现(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活动的扩张;世界市场的发展。 ( 2)对殖民国家而言: 从殖民地掠夺了大量的财富,转化为资本,欧洲资本主义发展
37、。 打破世界相对孤立状态,使世界日益成为相互影响、联系紧密的整体,促进了世界一体化的进程。 对殖民地而言: 亚非拉长期遭受西方发达国家的控制奴役,殖民主义是灾难和祸害,造成了亚非拉地区的落后。 殖民主义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促进了殖民地历史的发展和进步。 ( 3)最终形成于 19世纪末 20世纪初。产生的影响有:促进了世界各国社会生产力的蓬勃发展;进一步推动了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客观上促进了东方国家新的社会经济结构的发展壮大;加强了世界各国社会经济的相互联系,导致世界资本主义体系的形成。 试题分析: ( 1)首先判断材料一中的现象反映的是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发展,再结合时间“
38、19世纪中期 ”,可判断与新航路开辟、殖民扩张和工业革命有关。 ( 2)根据材料信息 “列强用资本输出,牢牢地控制了落后国家的经济命脉,榨取了大量的财富 ”“通过掠夺性的国际贸易,殖民地和半殖民地进一步成为资本主义国家的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 ”“最终摧毁了一切落后国家和民族的堡垒,瓦解了它们的传统自然经济,从而把所有国家和地区都纳入了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轨道 ”,再结合所学知识,从对殖民国家的影响和对西方国家的影响两个方面回答。 ( 3)结合所学知识,经过第二次工业革命,世界市场最终形成于 19世纪末 20世纪初,从对世界、西方国家和殖民地半殖民地的影响三个角度进行概括。 考点:资本主义世界市
39、场的形成和发展 第一次工业革命 世界市场的基本形成 。 ( 11分)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现代化是人类社会的一次转型 ,是文明方式的一次转换。现代化用工业生产力取代农业生产力 ,在此基础上引发了社会的整体变动 ,从而实现从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变。现代化的笫一步是在政治领域首先迈出的 政治条件的成就给经济发展创造了前提 ,工业革命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启动的。工业革命一旦在某个国家开始 ,现代化的压力就形成了 ,迫使与它相邻的所有国家紧紧跟上 现代化在动荡中迅猛推进 对被侵略地区而言 ,问题表现得越来越清楚 :它原有的文明难以抵御欧洲国家的入侵 它迟早要使人们认识到 :只有接受变革 ,
40、才有可 能生存。从 19世纪中叶开始 ,现代化跃出欧洲 ,向亚非大陆推进。 摘编自钱乘旦世界现代化进程 材料二 在明治维新期间 ,我们发现了一个奇特的现象 ,明治政府在改革过程中出现了许多看起来非常矛盾和不符合西方现代化模式的改革措施 ,其改革过程中融入了大量日本本身的传统和文化的因素。 刘涛从 “万世一系 ”的宗教神话看日本的崛起 ( 1)据材料一 ,指出沙皇俄国 “只有接受变革 ,才有可能生存 ”所 取的变革措施和影响。( 5分) ( 2)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 ,指出明治维新在经济和政治领域采取了哪些 “看起来非常矛盾和不符合西 方现代化模式的改革措施 ”。俄、日两国走上现代化道路的方式有
41、何共同点 ( 6分) 答案: ( 1)措施: 1861年签署废除农奴制的 “二一九 ”法令。影响:大大扩大了俄国自由劳动力的来源,有利于工业革命的发展。 ( 2)经济:国家扶植和发展国营企业、私人企业。政治:颁布大日本帝国宪法,加强天皇制。共同特点:都采取改革的方式。启示:与时俱进的改革推动着现代化进程。 试题分析: ( 1)结合所学知识, “工业革命一旦在某个国家开始 ,现代化的压力就形成了 ,迫使与它相邻的所有国家紧紧跟上 ”“只有接受变革,才有可能生存 ” ,在沙 皇俄国指的是工业文明的潮流下,俄国进行 1861年改革,再根据俄国农奴制改革的措施和影响回答。 ( 2) “看起来非常矛盾和不符合西方现代化模式的改革措施 ”指的是日本明治维新时期经济上采取 “殖产兴业 ”的政策,国家运用政权的力量扶持国营和私营企业的发展;政治上颁布大日本帝国宪法,形式上建立君主立宪政体,但实际加强天皇制。注意俄、日两国走上现代化道路的共同点都是通过自上而下的改革。 考点:历史重大改革回眸 俄国农奴制改革、日本明治维新 俄国农奴制改革、日本明治维新的背景、措施和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