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届四川省自贡市高三三诊文综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上传人:dealItalian200 文档编号:338878 上传时间:2019-07-09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6.2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4届四川省自贡市高三三诊文综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4届四川省自贡市高三三诊文综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4届四川省自贡市高三三诊文综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14届四川省自贡市高三三诊文综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14届四川省自贡市高三三诊文综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4届四川省自贡市高三三诊文综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孔子的思想核心是 “仁 ”,强调以德治民,爱惜民力,做人要 “恭、宽、信、敏、惠 ”;孟子主张实行 “仁政 ”,认为人人皆有 “羞恶之心 ”、 “恭敬之心 ”;荀子也主张 “仁义 ”,要 “以德服人 ”, “人要向善 ”。始终贯穿上述思想的一条主线是 A主张从个人的道德修养入手建设一个礼乐文明的理想社会 B人不分贫富、贵贱、智愚、善恶,都有入学受教育的资格 C人皆有 “恻隐之心 ”“羞恶之心 ”“恭敬之心 ”“是非之心 ” D通过学习和实施法制,可以使小人变君子,普通人变圣人 答案: A 试题分析:依据材料中可知,从孔子的 “

2、仁 ”到孟子的 “仁政 ”再到荀子的 “仁义 ”,这个过程中的共同点都是强调 “仁 ”,人的修养,故选 A。 B项是孔子的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 C项是孟子的思想; D项是荀子的注重法治思想。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春秋战国儒家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20世纪 70年代,洋务运动被全面否定,曾经提出洋务运动具有一定积极意义的学者被扣上 “崇洋媚外 ”的帽子,受到批判。 80年代初出现了一股研究洋务运动的热潮 ,尽管在一些问题上争论较大,但洋务派引进西方技术符合时代潮流的观点为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体现的史观有 A全球史观近代化(现代化)史观 B文明史观社会史观 C革命

3、史观近代化(现代化)史观 D全球史观文明史观 答案: C 试题分析:结合所学相关知识, 70年代的中国处于 “文革 ”时期,以阶级斗争的观点看问题; 80年代初的中国实行改革开放,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近代化的观点看问题。故材料中体现的史观是革命史观和近代化史观。选 C。 考点:史学理论和常识 史学观 革命史观和近代化史观 毛泽东在 1974年 2月 22同赞比亚共和国总统卡翁达的谈话中曾提出: “我看美国、苏联是第一世界,中间派,日本、欧洲、澳大利亚、加拿大是第二世界。咱们是第三世界。 ”材料说明当时 A中美关系已经实现正常化 B中国已有反霸统一战线构想 C中国积极参与不结盟运动 D中国奉行

4、“一边倒 ”外交政策 答案: B 试题分析:依据所学知识,中美关系实现正常化是 1979年中美建交;中国不是不结盟运动的成员国;一边倒的外交政策是新中国成立初期推行的;故排除 A、C、 D;选 B。 考点: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新时期的外交 反对霸权主义的政策 联共(布)党 史简明教程说: “农业必须过渡到可以使用拖拉机和农业机器、可以将粮食生产的商品产量提高几倍的大生产。国家面临着两种可能:要么是过渡到资本主义的大生产,这就意味着农民群众破产,工人阶级和农民的联盟灭亡,富农的力量加强,社会主义在农村失败;要么是另一条道路, ”体现该领导人这一观点的措施是 A允许农民进行商品交换 B推行农业集体

5、化 C为减耕减产的农民提供补贴 D实行余粮征集制 答案: B 试题分析:材料中反映了苏联对农业要实行机械化大生产政策,材料观点认为不能实行资本主义的大生产,这样社会主义在农村就是失败的,另一条路即意味着实现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结合所学知识,其推行的措施是农业集体化。故选 B。 考点: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 “斯大林模式 ” 农业集体化 自称为 “达尔文的斗犬 ”的英国著名学者赫胥黎认为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这一原理同样适用于人类;严复翻译赫胥黎的天演论把进化当作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共同规律。两者给东西方带来的共同影响是 A根本上否定了上帝的权威 B直接导致中 英两国的政治改革 C

6、开始了民主、科学的启蒙 D改变了部分知识分子的世界观 答案: D 试题分析:依据所学知识,对西方而言,赫胥黎的思想否定了上帝的权威,改变了知识分子的世界观;对东方而言,严复翻译的天演论开始了民主启蒙,发起维新变法,影响了知识分子的思想;故选 D。 考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 维新思想 严复天演论的影响 18001870 年国际贸易额及其增长速度 年份 按当年价格计算的贸易额 增长指数(以 1800年为100) 1800 14亿美元 100 1830 19亿美元 136 1850 40亿美元 286 1860 72亿美元 514 1870 106亿美元 757 与上表有关的主要因素有: 重商主

7、义政策的推行 工业革命的开展 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 民主思想的广泛传播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材料反映了 19世纪初到 19世纪 70年代,国际贸易额迅速增加,增长速度快;结合所学知识,这时期,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开展,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都促进国际贸易的发展。故选 B。重商主义是 1518 世纪早期推行的政策;民族思想的广泛传播与国际贸易的发展无关。 考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 工业革命 工业革命的影响 简单地说,计量史学就是运用数学方法来研究历史事物的数量关系,实现对历史变化、发展及运行规律的分析。下图最主要是为了说明 A日本法西斯是世界人民共同的敌人 B日本陆军的近一半身

8、陷在中国战场 C中国战场坚持抗战是太平洋战场盟军转入反攻的重要因素 D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答案: D 试题分析:日军陆军分布地区示意图中反映出其陆军的大部分分布在中国;由此可以看出中国抗战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故选 D。 A项不是图表要说明的问题;从图中看不出日军的战争情况,故 B说法排除; C项无法得出。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 抗日战争 著名历史学家黄仁宇先生对 19271937 年的中国历史有如下的总结: “然则此时人民已受军队劫掠,索饷之士兵则由将官一声叱咤而处死刑,此时此刻公私权利是否存在?若是蒋介石专制独裁,则冯玉祥

9、、阎锡山与唐生智可以算作民主之发言人?所以,历史学家至此已 别无他法,只有如蒋廷黻之相信中国无从避免独裁。蒋介石之作为可以在将来诱导出来一个民主体制,此刻却不能立即成为民主。 ”对此材料最准确的理解是: A蒋介石的独裁统治践踏民主体制,是历史的反动 B蒋介石专制独裁错过了建立民主体制的历史机遇 C蒋介石的专制独裁是历史的产物 D在当时民主和专制独裁斗争激烈 答案: C 试题分析:依据材料中的 “若是蒋介石专制独裁,则冯玉祥、阎锡山与唐生智可以算作民主之发言人? ”、 “只有如蒋廷黻之相信中国无从避免独裁 ”从中可以得出,当时的中国蒋介石的专制独裁是历史的产物;故选 C。 A、 B、 D三项均与

10、材料观点不符。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国共十年对峙时期 蒋介石的专制独裁 朱熹被康熙皇帝称为: “集大成而绪千百年绝传之学,开愚蒙而立亿万世一定之归 ” 下列思想属于这位思想家是 A先义后利、舍生取义 B天人感应、君权神授 C经世致用、明道救世 D格物致知、存理灭欲 答案: D 试题分析:依据所学知识,先义后利、舍生取义体现了战国时期孟子的思想;天人感应、君权神授是西汉董仲舒提出的儒学思想;经世致用、明道救世是明清时期顾炎武的思想;格物致知、存理灭欲是朱熹的思想。故选 D。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宋明理学 儒学新发展 程朱理学 梁启超的王荆公是 20世纪评议王安石及其新法影响最

11、为持久的著作。梁启超称王安石 “三代下求完人,惟公庶足以当之矣 ”,其改革措施中看作近代“文明国家 ”的银行, “与今世所谓警察者正相类 ”。其中涉及的内容有 青苗法 市易法 保甲法 农田水利法 A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依据所学知识,青苗法、市易法、农田水利法是商贩或农民在财力或粮食不足的情况下,可向州县官府赊购或是借钱,官府收取一定的利息。这体现了 “银行 ”的作用;保甲法使壮丁受到了军事训练,维持社会秩序的稳定,这体现了 “警察 ”的作用。故选 A。 考点:历史上重大改革 王安石变法 王安石变法的作用 华西都市报 2013年 12月 17日报道:成都老官山汉墓考古取得重要发现

12、。墓葬内发现 920支医学竹简,部分医书极有可能是失传了的中医扁鹊学派经典书籍。 4台蜀锦提花机的模型,是第一次出土完整的西汉织机模型,填补了我国丝绸纺织技术的考古空白。对以上材料的解读不正确的是 A西汉时期成都地区的丝织业很发达 B进一步丰富了我们对西汉有关历史的认识 C西汉时成都地区的中医学全国领先 D考古发现说明了当时主要书写材料是竹简 答案: C 试题分析:依据材料中的 “墓葬内发现 920 支医学竹简 ”、 “蜀锦提花机的模型 ”、“填补了我国丝绸纺织技术的考古空白 ”可以得出 A、 B、 D 三项说法与材料相符。依据 “中医扁鹊学派经典书籍 ”,无法得出西汉成都地区的中医学的水平。

13、故选C。 考点:古代中国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 汉代 汉代的医学、书写工具、纺织技术的发展 ( 1921年梁启超语) “我想中国历史上有意义的革命,只有三回:第一回是周朝的革命,打破黄帝、尧、舜以来部落政治的局面;第二回是汉朝的革命,打破三代以来贵族政治的局面;第三回就是我们今天所纪念的辛亥革命了。 ”其中第二回革命主要是指 察举制的实行 中央集权制度的初步发展 儒学正统地位的确立 分封制的建立 A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依据材料中的内容,汉朝的革命打破三代以来的贵族政治的局面;结合所学知识,察举制是一种自上而下的选官制度,选拔的标准是品德、才能;中央集权制度的初步发展促进中央加强对地

14、方的管理;儒学正统地位的确立有利于统一思想,加强中央集权;分封制的建立是西周时期,且体现的是贵族政治。故排除 ,选 A。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汉代中央集权制的加强 综合题 ( 26分)人类文明在不断学习、交流与创新中获得发展。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日本一直以来模仿中国,而中国的影响贯穿了德川幕府时代。正式的教育从学习中国语言文学开始。直到 19世纪,很多日本学者一直用中文书写他们的哲学、法律和宗教著作。普通人信奉从中国传到日本的佛教,而儒教是最具有影响力的哲学体系。像中国明清两代的皇帝一样,德川幕府将军提倡朱熹的新儒学。新儒学强调孝道和对上忠诚,为幕府统治提供了理

15、想的意识形态基础。幕府将军倡导、资助新儒学的学者,使新儒学的观点在教育课程中占主导地位。所有受过正规教育的人 包括商人的儿子和政府官员的后代 都长期受到新儒学价值观的影响。到了 18世纪末, 新儒学已经成为德川幕府的官方意识形态。 新全球史杰里 本特利 ( 1)根据材料一,指出 1819 世纪日本在汲取中国文化时的侧重点。简要说明其目的。( 8分) 材料二 明末清初,以西方传教士为媒介,还进行了具有深远意义的东西方之间的文化交流。天主教耶稣会士的来华传教,是以西方资本主义的殖民扩张为背景的。 来华较早并影响较大的是意大利人利玛窦( 15521610 年)。德意志人汤若望( 15911666 年

16、)、比利时人南怀仁( 16231688 年)等。 耶稣会传教士在传教的同时,除了向中国朝廷和士大夫进献一 些新奇工艺品外,也介绍了某些科学知识。利玛窦带来的万国舆图,第一次向中国人展示了世界五大洲的面目。 世界史 近代史(上卷) ( 2)据材料二,概括回答明末清初东西方交流的主要表现?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8分) 材料三 一般来说, “五四 ”以前中国知识分子的 “格义 ”方式( “格义 ”就是用比较和类比的方法来解释和理解跨文化背景的哲学概念。)主要是运用中国传统文化的观点分析、吸取西方文化,用中国传统文化的模式去套用西方近世文化;“五四 ”以后,人们的主要倾向则是借用西方文化的观点评

17、析、批判中国传统文化,用 西方文化的模式去解释中国传统文化。 欧阳哲生严复评传 ( 3)请用史实说明 “五四 ”以前和 “五四 ”以后分别出现了怎样的文化倾向?体现了知识分子肩负了怎样的时代使命?( 8分) 材料四 二十世纪即将过去了。这个世纪是大西洋文明即西方文明的世纪。随着东亚工业化的高速推进,以大西洋为中心的世界舞台正在向太平洋方向扩展和转移。二十一世纪会不会是太平洋世纪呢?有人这样宣布。但我看,经济的全球化必将增进不同文化特性中的共同性,因此二十一世纪不会是东方文明的复合,而将是东方文明与西方文明重新整合的世纪。 现代化新 论罗荣渠 ( 4)如何理解材料四的观点?( 2分) 答案: (

18、 1)侧重点:汉字、文学、佛教,特别是程朱理学。( 6分) 目的:建构日本幕府的统治思想,维护封建幕府的统治。( 2分) ( 2)主要表现:以西方传教士为媒介,西方近代科技文化开始传播到中国。( “西学东渐 ”) ( 2分) 背景:新航路开辟和殖民扩张;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欧洲近代自然科学的兴起;东方封建社会的逐步衰弱。( 6分,任答 3点) ( 3) “五四 ”以前,从旧文化的立场批评或赞赏西方文化( 2分)。如洋务派的“中体西用 ”思想;康有为以 “托古改制 ”的方式宣传其变 法政治理论。( 1分) “五四 ”以后,用西方文化批评或赞赏旧文化( 2分)。如新文化运动全盘否定中国的传统文化。

19、( 1分) 时代使命:唤醒国人,探索改造中国民族复兴之路。( 2分) ( 4)理解:经济全球化推动了不同文明的交流融合。言之成理即可得分( 2 分) 试题分析:( 1)依据材料中的 “正式的教育从学习中国语言文学开始 ”、 “日本学者一直用中文书写他们的哲学、 ” 、 “普通人信奉从中国传到日本的佛教,而儒教是最具有影响力的哲学体系 ”、 “川幕府将军提倡朱熹的新儒学。 ”从中可以看出日本吸取中国的文化的重点是:文学、汉字、佛教 、儒教特别是程朱理学。第二小问依据材料中的 “新儒学强调孝道和对上忠诚,为幕府统治提供了理想的意识形态基础 ”,可以得出其目的是建构日本幕府的统治思想,维护封建幕府的

20、统治。 ( 2)依据材料中的 “ 耶稣会传教士在传教的同时,除了向中国朝廷和士大夫进献一些新奇工艺品外,也介绍了某些科学知识。 ”可以看出东西方的交流是以传教士为媒介,将西方的文化、科学传入中国;第二小问结合材料中传教士的生活时期可以看出是 16、 17 世纪;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新航路开辟和殖民扩张;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欧洲近代自然科学的兴起;东方封建社会的逐 步衰弱。 ( 3)依据材料可知,五四运动以前的思想特点是 “运用中国传统文化的观点分析、吸取西方文化,用中国传统文化的模式去套用西方近世文化 ”;如洋务派的“中体西用 ”思想;康有为以 “托古改制 ”的方式宣传其变法政治理论;五四运动以

21、后的思想特点是 “借用西方文化的观点评析、批判中国传统文化,用西方文化的模式去解释中国传统文化。 ”如新文化运动全盘否定中国的传统文化。第二小问结合所学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主题可知,当时的时代使命是唤醒国人,探索改造中国民族复兴之路。 ( 4)首先明确材料四的核心观点是 “经济的全球化必将增进不同 文化特性中的共同性,因此二十一世纪将是东方文明与西方文明重新整合的世纪。 ”故材料四肯定了经济全球化对东西方文明的交流和融合起促进作用。 考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 新航路的开辟 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影响; 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 洋

22、务思想、维新思想、新文化运动 近代中国对东西方文化的认识 ( 26分)考试制度的演变折射时代发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自世卿贵族门阀荐举制度推翻,唐宋厉行考试,明清尤峻法执行,无论试诗赋、策论、 八股文,人才辈出;虽所试科目不合时用,制度则昭著日月。朝为平民,一试得第,暮登台省;世家贵族秘不能得,平民一举而得之。谓非民主国之人民极端平等政治,不可得也! ”又说: “官吏非由此出身,不能称正途。士子等莘莘向学,纳人才于兴奋,无奔兑,无徼幸。此于酌古酌今,为吾国独有,而世界所无也。 ” 孙中山全集(第 1卷) ( 1)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中国古代选官制度呈现出怎样的变化趋势?依

23、据材料归纳科举制体现的主要特点。( 8分) 材料二 晚晴新政中最富积极意义而有极大社会影响的内容当推教育改革,而教育改革又是从废除科举开 始的。 在废科举、兴学堂、派游学的统一过程中,产生了钦定学堂章程( “壬学制 ”)和钦定学堂章程( “癸卯学制 ”),这是中国最早的学制。前者因不够完备而没有实行,后者则明确地规定了从蒙养院到通儒院的各级学校的学制,采用新的教育内容和方式,并对学堂毕业的学生给予科名鼓励,从高小毕业到大学毕业分别授予附生、贡生、举人、进士的功名。这个学制的实行对 20世中国学校制度产生很大影响,他为中国近代教育奠定了第一块基石。明确点出了新教育的宗旨。 1906年,学部在奏请

24、宣示教育宗旨折中说: “中国之大病:日私、日弱、日 虚,必因其病之所在而拔其根株,作其新机,则非 挡豢梢病! br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 2)依据材料二概括指出清末新政在教育方面的主要举措。试从近代化的角度分析其影响。( 8分) 材料三 高考作文题是时代变迁的镜子 历史时期 高考作文题目(部分) 1949年 10月 1956 年底 1951年:论增产节约的好处 1952年:我投到祖国的怀抱里来 1956年:我生活在幸福的年代里 1957年 1月 1966 年 5月 1958年:当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公布的时候 大跃进中激动人心的一件事 1960年:我在劳动中受到了锻炼 1961年:一

25、位革命先辈的事迹鼓舞着我 1965年:给越南人民的一封信 1966年 5月 1976 年 10月 高考中断了 11年 ! 1976年 10月之后 1977年:吉林:伟大的胜利 难忘的 1976年 10月 1978年:缩写速度问题是一个重要问题 1982年: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1992年:材料作文街头雨中一景(关注社会公德问题) ( 3)材料三试题中折射出怎样的时代特征 请结合历史背景简要说明。( 10 分 ) 答案: ( 1)变化趋势:古代选官制度呈现了从重血缘、门第向重才能转变( 2分)由世袭、推荐到考试选拔转变( 2分)。 主要特点:公开竞争、平等择优;缺乏实用性;日益制度化,

26、形式日益严密;考试内容、形式不断变化;培养了大量人才特别是官吏。(任 2点 4分) ( 2)举措:清末新政改革了学制;采用了新的教育内容和方式;明确了新教育的宗旨。( 3分) 影响:推动了中国教育的近代化;培养出了一大批具有近代思想的知识分子;客观上为辛亥革命培养了人才,从而推动了中国政治民主化进程。( 5分) ( 3) 19491956 :进入新民主 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新中国成立,人民当家作主;国民经济迅速恢复;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 3分) 19571966 :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左倾 ”错误开始泛滥;全国人民努力战胜三年经济困难;加强同周边国家友好往来。( 3分) 19

27、76年 10月以后:逐步进入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粉碎 “四人帮 ”,结束了 “文革 ”十年动乱;恢复高考制度;全国人民重燃实现 “四化 ”的强烈愿望,期盼迅速改变贫穷落后的现状;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人们开始关注道德意识水平的提高。( 4分) 试题分析:( 1)第一小问结合所学 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变化:从世官制 察举制、九品中正制 科举制;从中可以看出其趋势是:从重血缘、门第向重才能转变;由世袭、推荐到考试选拔转变。第二小问依据材料中的 “无论试诗赋、策论、八股文,人才辈出;虽所试科目不合时用,制度则昭著日月。 ”、 “世家贵族秘不能得,平民一举而得之。 ”可以看出科举制公开竞

28、争、平等择优;考试内容缺乏实用性;培养了大量人才特别是官吏。 ( 2)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中的 “教育改革又是从废除科举开始的。 这是中国最早的学制 采用新的教育内容和方式 明确点出了新教育的宗旨 ”可以直接概括出教 育改革的举措;第二小问从近代化的角度分析,实际考察的是清末教育改革的积极影响,可以从对教育本身、政治、思想三个方面进行总结答题。如推动了中国教育的近代化;培养出了一大批具有近代思想的知识分子;客观上为辛亥革命培养了人才,从而推动了中国政治民主化进程。 ( 3)本问结合所学知识,根据试题的名称,进行相应的分析; 19491956 年,通过材料中 “增产节约、祖国的怀抱、幸福的年代 ”结

29、合所学可知这一时期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新中国成立,人民当家作主;国民经济迅速恢复;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 19571966 年 ,通过材料中 “建设总路线 ”、 “大跃进 ”、“越南人民 ”、 “革命先辈的事迹鼓舞着我 ”可知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左倾 ”错误开始泛滥;全国人民努力战胜三年经济困难;加强同周边国家友好往来。1976年以后,通过材料中的 “伟大的胜利 难忘的 1976年 10”、 “速度问题是一个重要问题 ”、 “关注社会公德问题 ”逐步进入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粉碎 “四人帮 ”,结束了 “文革 ”十年动乱;恢复高考制度;实行改革开放,经济快速发展;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人们开始关注道德意识水平的提高。 考点: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选官制度;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 清末新政 教育改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20世纪50年代至 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 一五计划、三大改造、大跃进与人民公社化运动;十一届三中全会关于改革开放的决策 改革开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