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4届四川广元市高三三诊文综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选项中有关两图所反映的地方行政制度的表述,错误的是 A两种地方行政制度分别实行于汉初和元朝 B两种地方行政制度对中央集权所起的作用截然相反 C两种地方行政制度均是吸取和借鉴了前朝的教训 D两种地方行政制度均是承袭前王朝的政治制度 答案: D 试题分析:题干中前一幅图是汉朝初年实行的郡国并行制,后一幅图是元朝实行的行省制度,所以 A正确;汉初的封国制后来酿成了七国之乱,威胁到汉朝的中央集权和国家统一,而行省制度则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故 B正确;两者都是吸取和借鉴了前朝的教训,故 C正确;行省制度是元朝在地方行政制度方面的创新,
2、故 D错误,选 D。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郡国并行制与行省制度 李伯谦在新中国考古学发展与贡献 追寻从未间断的中国文化一文中说: “中国文化、文明的发展不是在封闭环境中孤独进行的,在其发展过程中始终存在着文化的交流,既有对外的传播影响,也有对外来文化的借鉴和吸收 中国古代文化不是排外的文 化,它具有宽广胸怀,善于吸收、消化外来文化的精华,通过融合、重组不断壮大发展,以求生生不息。 ”下列思想成果能证明这一点的是 早期儒家思想的形成 宋明理学的形成 毛泽东思想的形成 邓小平理论的形成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早期儒家思想没有吸收外来文化,故排除 ;宋明理
3、学吸收了佛教思想,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都是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了,故选 D 。 考点: 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毛泽东思想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与宋明理学比较 下表是 1977年发达国家国有经济比重( %)表,该表反映二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干预经济的基本方式是 国家 行业 邮政 电话 铁路 航空 英 100 100 100 75 法 100 100 100 75 日 100 私有 75 25 美 100 25 25 私有 A扩大政府开支 B建立国营经济 C改善交通事业 D发展基础工业 答案: B 试题分析:材料提供的是 1977年发达国家国有经济比重表,从中可以看出除美国外其他国家
4、的各行业国有经济比重都很高,且美国的邮政部门也很高,故选B。 考点:罗斯福新政和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等国本主义的新变化 建立国营经济 右图是毕加索于 1937年 4月创作的名画格尔尼卡。该作品采用了立体主义、半写实主义等多种手法和风格,描绘了当时西班牙北部巴斯克重镇格尔尼卡镇上居民的悲惨生活。当年毕加索创作该作品的主要目的可能是 A开创一种全新的创作风格 B揭露工业革命给人类带来的灾难 C揭露战争带给居民的伤亡和惊恐 D体现各国各地区不同文化的交流和融合 答案: C 试题分析:格尔尼卡用象征性的艺术手法对 30年代西班牙内战期间德国纳粹空军轰炸西班牙小镇格尔尼卡,杀害数千
5、无辜平民百姓的事件进行了控诉,有力的揭露了侵略战争的罪恶和法西斯的暴行。故选 C。 考点: 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 有代表性的美术作品 格尔尼卡 有人认为,苏联发明了 “在落后的以农业为主的国家,靠人力劳动投资,迅速跨过了工业化阶段的无情的国家公式。 ”这一观点 A较客观的评价了斯大林模式 B基本肯定了农业集体化运动 C指出了新经济政策的积极作用 D完全否定了斯大林模式 答案: A 试题分析:题干中的说法肯定了苏联的斯大林模式 “迅速跨过了工业化阶段 ”即迅速实现了工业化;同时 “靠人力劳动投资 ”、 “无情 ”则是对这一模式弊端的反映,故选 A。 考点: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 “
6、斯大林模式 ” “斯大林模式 ”评价 1816年,全球性的低温袭击了欧洲、美洲甚至中国。气候变化直接影响粮食生产,而资源短缺导致人类冲突。 1816年广泛的农作物歉收使欧洲几乎每一个国家都出现 “粮食骚乱 ”,激发了席卷欧洲大陆的革命激情 同时自然的阴霾还影响到绘画的风格和文学的基调,促进了新宗教的诞生、新发明的出现。这说 明 在 19世纪经济全球化已经形成 自然界的重要变化是决定人类历史前进的重要力量 自然界的重大变化能够影响人类社会的许多方面 浪漫主义文学艺术的出现不仅仅是因为人们对 “理想王国 ”的失望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 的说法不符合史实; 的说法过分强调了自然界的
7、重要变化的作用,过于绝对;故排除掉 。材料可以说明 ,故选 C。 考点: 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 文学的主要成就 浪漫主义文学艺术 强世功说: “基本法的制定过程无疑是第二次建国过程,这个国家不再是单一的社会主义国家 正是由于基本法的存在,使得宪法建构起来的 “国家 ”面貌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它不再是传统的单一的国家,而变成 “多元一体 ”的国家。 ”这一观点的主要依据最可能是: A “一国两制 ”的构想与实践 B经济特区的建立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 D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答案: A 试题分析:题干中的 “基本法 ”应该是全国人大制定的对香港和澳门地区的特别行政区基本法,这意味着在中国我
8、们实行了一个国家、两种制度,故 “这个国家不再是单一的社会 主义国家 ”,故是指一国两制的构想实践的结果,选 A。 考点: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一国两制 ”的理论与实践 “一国两制 ”的实践 下列漫画反映了我国近代以来的一种重要经济形式的发展趋势,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这种经济对中国近代化的进程作出了重大贡献 “实业救国 ”的道路越走越宽 新兴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夹缝中求生存 这种命运的根源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漫画中间的是一个小苗,而两边是两个巨大的阻碍力量,据此可以推知漫画反映的是近代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经济,所以 正确,而 “实业救国 ”的道路
9、在近代的中国是行不通的,故排除 。 考点: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第十五条规定: “联邦议会的主席职位及其事务的领导权属于由皇帝任命的帝国宰相。 ”此规定表明 A国家元首由选举产生 B国家行政权力属于宰相 C国家权力中心为议会 D宰相只对国家元首负责,不对议会负 责 答案: D 试题分析:材料中没有提到国家元首的产生方式和国家行政权力的归属,也没有体现国家权力中心,故排除 ABC;而由 “由皇帝任命的帝国宰相 ”说明皇帝给了宰相权力,所以宰相只对国家元首负责,不对议会负责,故选 D。 考点:欧美代议制的
10、确立与发展 法国共和制、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从汉赋、唐诗、宋词、明清小说等主流文学表达形式的变化看,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趋势是 A逐渐宗教化 B逐渐贵族化 C逐渐平民化 D逐渐神秘化 答案: C 试题分析:宋词、明清小说反映了商品经济发展,市民阶层文化生活的需要,所以从汉赋、唐诗以及宋词、明清小说的发展趋势看,应该反映了文学逐渐市民化或者说平民化、大众化的趋势,故选 C。 考点: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文学成就 汉赋、唐诗、宋词、明清小说 唐玄宗时礼部尚书沈既济曾对某历史性的变换有过中肯的评价: “前代选用,皆州郡察举 至于齐隋,不胜其弊 是以置州府之权
11、而归于吏部。自隋罢外选,招天下之人,聚于京师,春还秋住,乌聚云合。 ”沈既济所评价的这一历史性的变化是 A孝廉成为士大夫做官的主要途径 B九品中正制使世家大族子弟依靠门阀步入仕途 C三省六部制削弱了相劝,保证了皇权 D科举制把读书、考试与做官精密联系起来 答案: D 试题分析:由 “前代选用,皆州郡察举 ”可知 A不符合题意;由 “置州府之权而归于吏部 ”、 “隋罢外选 ”可知是指隋朝开始将官吏的选拔权收归中央,结合所学可以知道是实行的科举制,故选 D。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科举制 东汉班固汉书卷五十九张安世传: “(张)安世尊为公侯,食邑万户,然身衣艺绨(黑色),
12、夫人自纺绩,家童七百,皆有手技作事,内治产业,累织纤微,是以能殖其货,富于大将军(霍)光。 ”该材料反映出西汉 A私人纺织作坊颇具规模 B官营纺织作坊非常发达 C民营手工业超过官营手工业 D政府鼓励民间手工业的发展 答案: A 试题分析:由题干中的 “家童七百,皆有手技作事,内治产业,累织纤微,是以能殖其货,富于大将军(霍)光 ”可知这是指私人纺织作坊的规模相当宏大,故选 A。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 手工业的发展 私 人纺织作坊 综合题 ( 26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 “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 ”。 论语 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
13、于礼,有耻皆格。 论语 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其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其民矣。 孟子 ( 1)分别归纳三则材料的主要观点。( 6分) 材料二 16至 17世纪的中国,新的经济形态还十分微弱、脆嫩,明清时期的早期启蒙思想家们先天不足,具有一种时代性的缺陷。黄宗羲、顾炎武 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而只能用扩大相权、限制君权、提倡学校议政等办法来修补封建专制制度。孟德斯鸠、卢梭们则拿出了 “三权分立 ”、君主立宪制、民主共和制这样的资产阶级国家蓝图。这表明,中国明清时期的进步思想与 18世纪欧洲启蒙思想属于两个不同的历史范畴。前者是中世纪末期的产物
14、,后者是近代社会的宣言书。 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念 (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明末清初民主思想相比,欧洲启蒙思想的进步之处,并简要说明这些思想主张在早期欧美资产阶级革命成果中的具体体现。( 8分) 材料三 “似乎欧美各 国应该家给人足,享乐幸福 然而试看各国的现象 富者极少,贫者极多。 所以倡民生主义,就是因为贫富不均, 闻得人说,民生主义是 夺富人之田为己有,这是他未知其中道理,随口说法,不必管他。 兄弟所最信的是定地价的法。比方地主有地价值一千元,可定价为一千,或多至二千;就算那地将来因交通发达价涨至一万,地主得二千,已属有益无损;赢利八千,当归国家。这于国计民生,皆
15、有大益。少数富人把持垄断之弊端自然永绝,这是最简便易行之法。 ” 孙中山三民主义与国家前途 ( 3)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孙中山认为 解决民生问题的具体措施是什么?( 2分)结合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简要说明该措施的局限性。( 4分) 材料四 2013年 4月 1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决定在全党自上而下分批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习近平强调全党同志要积极参与到活动中来,以实际行动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取得群众路线满意的成效。 ( 4)依据材料四并结合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依靠人民群众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相关史实,谈谈你对中共中央开展群众路线活动必要性的认识。 (6
16、分 ) 答案:( 1)观点: “仁 ”( 爱人并推已及人); “德政 ”( 以德治民); 得民心者得天下。( 6分) ( 2)进步之处:欧洲启蒙思想本质上是资产阶级反封建思想,成为 1718 世纪的主流思想,推动了欧洲由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的转变;明末清初民主思想本质上仍属于封建思想,没有成为当时的主流思想,是儒学的新发展,没有推动中国社会的变革与转型。( 4分) 具体体现: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中制定的法律文件权利法案体现了英国启蒙思想家霍布斯反对君权神授、摧毁封建专制制度,洛克人民主权的思想主张;法国资产阶级革命中颁布的法律文件人权宣言体现了启蒙思想家天赋人权、自由平等的思想主张。 ( 4分)
17、 ( 3)措施:平均地权,土地国有,涨价归公;( 2分) 局限性:没有满足人民群众要求土地私有的要求,没有从根本上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导致了辛亥革命没有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而失败。( 4分) ( 4)史实:抗日战争时期,在中国共产党的积极倡导下,建立了全民族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广泛发动群众,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解放区进行土地改革,解放区农民分到了土地,极大地激发了农民革命和生产的积极性。( 4分) 必要性:群众路线是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法宝;人民群众是中国革命胜利的保障;群众路线是 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的保障;群众路线是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的重要途径。(
18、言之有理酌情给分,满分 2分) 试题分析:( 1)观点:第一中的 “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 ”体现的是孔子的核心思想 “仁 ”;第二段材料中的 “道之以政,齐之以刑 ”导致了民 “无耻 ”,而 “道之以德,齐之于礼 ”则导致民 “有耻皆格 ”,可见是主张 “德政 ”段材料( 以德治民);第三段材料中的 “得其民,其得天下 ”、 “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其民 ”等信息体现了 “得民心者得天下 ”的主张。 ( 2)进步之处:材料二中 “黄宗羲、顾炎武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而只能用扩大相权、限制君权、提倡学校议政等办法来修补封建专制制度 ”说明明末清初民主思想本质上仍属于
19、封建思想,再结合所学知识可以知道,由于明清时期的思想专制,这些思想没有也不可能成为当时的主流思想,只是儒学的新发展,没有推动中国社会的变革与转型。由材料二中的 “孟德斯鸠、卢梭们则拿出了 “三权分立 ”、君主立宪制、民主共和制这样的资产阶级国家蓝图 ”可知欧洲启蒙思想本质上是资产阶级反封建思想,结合所学知识可以知道它成为 1718 世纪的主流思想,推动了欧洲由封建社 会向资本主义社会的转变。具体体现:将材料中的 “三权分立 、君主立宪制、民主共和制 ”等与早期资产阶级革命中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和美国独立战争、法国大革命中的史实联系起来,即可作答。 ( 3)措施:根据材料三中的 “兄弟所最信的是定
20、地价的法。比方地主有地价值一千元,可定价为一千,或多至二千;就算那地将来因交通发达价涨至一万,地主得二千,已属有益无损;赢利八千,当归国家。这于国计民生,皆有大益 ”再结合所学孙中山的三民主义的相关知识可知应该是平均地权,土地国有,涨价归公。局限性: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之一是孙中山没有放手发 动群众,没有得到群众的支持,是因为其民生主义的 “平均地权 ”没有满足人民群众要求土地私有的要求,没有从根本上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 ( 4)史实:需要从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相关史实中寻找有关中共发动群众的具体表现来回答。必要性:需要从群众路线在中国历史上所发挥的作用及今天所能达到的作用角度去回答即可,如群众
21、路线是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法宝;人民群众是中国革命胜利的保障;群众路线是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的保障;群众路线是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的重要途径;等等。言之有理即可。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春 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孔子;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 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的作用;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 启蒙运动 启蒙运动的作用; 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孙中山的三民主义 平均地权;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 中共的群众路线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6分) 材料一 下图是珍藏于安徽大学的反映康熙年间徽商经营活动情况的文物资料。 ( 1)依据材料一概述
22、康熙年间徽商经营活动的情况。( 6分)研究徽商历史的学者大多采用这份商业合同书作为典型例子,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该合同的史料价值。( 2分) 材料二 资本家们对利率为 8%10% 企业没有丝毫热情。因为这种利率远不如每年可以赚取 20%50% 利率的传统投资(农业信贷、钱庄、典当铺、土地)。国家不是按照本应去做的那样保护其新生工业,而是根据一种古老的本能反应去非常沉重地打击最有活力的企业。 社会的成功在那里首先是获得权力和官位。政治功能凌驾于其他一切的特性以及中国社会的特殊历史经历,解释了这些传统的行为。模仿西方议会制的做法,后果也显得没有意义了。这绝不是因为中国对自由民主的不 “成熟 ”,而是因
23、为这种借鉴制度与中国的传统格格不入。 谢和耐 中国社会史 (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走向近代化的主要障碍。( 8分) 材料三 美国对华投资以跨国公司为主体,从投资行业看,美国世界 500强在华投资企业主要集中在高新技术产业、传统骨干行业和金融等竞争性领域。并且在华投资的行业分布广泛。 美国公司对华投资主要采取新建投资和并购两种方式。改革开放初期的直接投资基本为新建投资,包括合资、合作和独资。上世纪 90年代初, 80%的美资企业是合资企业,约 10%的企业是独资企业,另外 5%以合作模式经营。近年来,随着中国建立了跨国并购的法律法规体系,美国跨国公司 开始以并购方式进入中国。 美
24、国对华投资情况及吸引美国投资对策报告 (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对华投资的特点及影响。( 10) 答案:( 1)情况:成熟完备的合同,用来规范行业内的商业经营活动;行商和坐商相结合,经营方式日趋成熟;讲求信誉与合作,利益与责任共担。( 6分) 价值:它是原始的实物资料(即第一手资料),具有实证性、直接性、典型性。( 2分) ( 2)障碍:传统投资的暴利大大降低了资本家投资近代企业的兴趣;( 2分)专制王朝的传统习惯性打压新兴产业;( 2分)中国的人文传统推崇的是权力与官位而 不是经营竞争;( 2分)借鉴西方的做法只是形式上的模仿。( 2分) ( 3)特点:以跨国公司为主体;主要集
25、中在高新技术产业、传统骨干行业和金融等竞争性领域;在华投资的行业分布广泛;主要采取新建投资和并购两种方式,逐渐增加并购方式;对华投资比重较小,呈现逐渐增长趋势。(答出任意三点可得 6分) 影响:有利于我国吸纳外资、技术和管理经验;有利于我国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有利于我国解决就业问题;(答出任意一点可得 2分)促进了美国经济的发展。( 2分) 试题分析:( 1)情况:由材料一中的立合同这一行为及合同内容来看,可以看出当时徽商有成熟完备的合同,用来规范行业内的商业经营活动;同时结合合同内容 “议请谢占武兄坐庄苏州 ”、 “在汉两店来往 ”、 “两地买卖货物 ”等信息可以知道有行商和坐商相结合,
26、经营方式日趋成熟的特点;由合同中的多处 “议定 ”、 “加利 ”、 “不得 ”等信息可以知道其具有讲求信誉与合作,利益与责任共担的特点。 价值:由于合同原文属于原始的实物资料(即第一手资料),所以具有实证性、直接性、典型性。 ( 2)障碍:由材料中的 “资本家们对利率为 8%10% 企业没有丝毫热情 ”、 “利率远不如每年可以赚取 20%50% 利率的传统投资(农业信贷、钱庄、典当铺、土地) ”可知传统投资的暴利大大降低了资本家投资近代企业的兴趣;由材料中的 “国家 ”“非常沉重地打击最有活力的企业 ”可知专制王朝的传统习惯性打压新兴产业;由材料中的 “社会的成功在那里首先是获得权力和官位 ”
27、可知中国的人文传统推崇的是权力与官位而不是经营竞争;由材料中的 “模仿西方议会制的做法,后果也显得没有意义了 ”、 “这种借鉴制度与中国的传统格格不入 ”可知借鉴西方的做法只是形式上的模仿。 ( 3)特点:由材料中的 “以跨国公司为主体 ”、 “在华投 资企业主要集中在高新技术产业、传统骨干行业和金融等竞争性领域 ”、 “在华投资的行业分布广泛 ”、“对华投资主要采取新建投资和并购两种方式 ”、 “约 10%”、 “5%”、 “开始以并购方式进入中国 ”等信息可以得出答案:。影响:从对外开放给我们和美国带来的积极影响角度回答即可。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 商业的发展 徽商;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和民族工业的兴起 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障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外商投资及其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