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高中政治总复习配套课时训练多彩的消费(带解析).doc

上传人:diecharacter305 文档编号:340390 上传时间:2019-07-09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4.8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4年高中政治总复习配套课时训练多彩的消费(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4年高中政治总复习配套课时训练多彩的消费(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4年高中政治总复习配套课时训练多彩的消费(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2014年高中政治总复习配套课时训练多彩的消费(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2014年高中政治总复习配套课时训练多彩的消费(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014年高中政治总复习配套课时训练多彩的消费(带解析) 单选题 目前,京津两大都市人均 GDP 均超过 5000美元,旅游休闲消费、文化消费需求大幅度提升。根据国际经验,一个国家人均 GDP 超过 2000美元之后,整个社会的消费结构将发生很大的变化。这说明 ( ) A旅游消费盛行由生产发展水平决定 B旅游消费属于实物消费 C “旅游热 ”是超前消费的表现 D旅游消费属于生存消费 答案: A 中华民族 “量入为出 ”的传统消费观念确实是民族的美德,但现在的问题是要引导广大居民怎样把传统观念与改善现实生活结合起来,以适应现代生活的需要。为提倡贷款消费,我们要加大宣传力度,使广大居民 ( ) 相

2、信随着经济的发展,居民的收入会稳步增长 相信随着经济的发展,银行的贷款可能会减免 转变消费观念,克服 “无债一身轻 ”的思维定势 在条件允许的范围内要敢于负债消费、贷款消费 A B C D 答案: C 随着绿色潮流的不断高涨,国际市场消费需求出现变化,绿色消费已成为一种新的时尚。据此回答小题。 【小题 1】在食品消费上,绿色无公害、放心食品备受青睐;在家电选择上,环保、节能成为首选。这说明人们逐渐认识到 ( ) A家庭消费应与国情和家庭收入相适应,适度消费 B物质消费和精神消费协调发展 C应改变落后的消费习惯,做理智的消费者,提倡消费的科学性 D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优良传统 【小题

3、2】走进商场,发现许多商品的包装上都有这样的字样:饮料 “不加任何防腐剂 ”,大米 “不施化肥、农药 ”,面粉 “不含增白剂 ”等,以让消费者放心购物。这表明消费者的消费观是 ( ) A量入为出,适度消费 B避免盲从,理性消费 C艰苦奋斗,勤俭节约 D保护环境,绿色消费 答案: 【小题 1】 C 【小题 2】 D 【小题 1】在食品消费上强调绿色,在家电选择上强调环保、节能,坚持了科学消费,是理智的消费。 C项符合题意。 【小题 2】题干强调的是绿色消费, A、 B、 C三项与题干无关。 当代大学生几乎都已经习惯于刷卡消费,结果很多人把自己变成了 “卡奴 ”。要改变漫画中的生活状况,就应该 (

4、 ) 量入为出,适度消费 避免盲从,理性消费 保护环境,绿色消费 勤俭节约,艰苦奋斗 A B C D 答案: B 人有卖骏马者,比三旦立于市,人莫知之。往见伯乐,曰: “臣有骏马,欲卖之,比三旦立于市,人莫与言。愿子还而视之,去而顾之,臣请献一朝之费。 ”伯乐乃还而视之,去而顾之,一旦而马价十倍。这个故事启发商家要善于利用消费者的 ( ) A从众心理 B攀比心理 C求异心理 D求实心理 答案: A 如今出门,汽车、普通火车、高铁、飞机等交通工具任君选择。其中 “性价比 ”是影响乘客选择的重要因素之一,这主要是 ( ) A从众心理引发的消费 B求异心理引发的消费 C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 D求实心理

5、主导的消费 答案: D 近年来,我国开始启用新的 CPI统计方案,新的 CPI统计方案仍然涉及 8大类商品,但食品类商品在 CPI统计中的权重下降,而居住、教育等项目的权重有所提高。这一调整 ( ) A有利于压低 CPI涨幅,降低通货膨胀预期 B说明我国居民食品类消费总支出减少 C顺应了我国居民消费结构的变化 D说明发展资料消费已经成为居民最基本的消费 答案: C 越来越多的人抛开了 “买不起才租 ”的旧观念,过起了 “租生活 ”。 “租生活 ”不仅能花最少的钱享受最大的快乐,而且使过去的 “买 用 扔 ”单线型消费变为现在的 “租 用 还 ”循环型消费。这里的 “租生活 ”( ) 提高了商品

6、的价值 是钱货两清的消费 体现了求实消费心理 符合绿色消费原则 A B C D 答案: D 为避免保姆 “说走就走 ”,上海家政业将推广保姆员工制,就是让保姆成为家政公司派驻雇主家中的员工,形成固定的聘用关系和稳定的薪酬制度。家庭雇保姆属于 ( ) A有形商品消费 B生存资料消费 C劳务消费 D精神生活消费 答案: C 为了提高我国居民的消费率, 2012年我国政府加强对关系广大居民生活的价格的监控,逐步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多种商品价格涨跌幅度过大的问题。我国政府这一决策的依据是 ( ) A物价的变动影响人们的购买力,影响现实的消费 B价格必须体现价值,不能偏离价值 C价格影响人们 的消费观

7、念 D价格的变化影响供求关系的变化 答案: A 在不考虑其他因素的条件下,物价总水平降低,意味着 ( ) A居民收入减少 B居民购买力普遍提高 C居民购买力普遍降低 D居民间的收入差距加大 答案: B 综合题 运用 “经济生活 ”的有关知识,根据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G省近年投资率和消费率的变化情况。 年份 2009 2010 2011 2012 投资率 /% 42.9 44.8 46.9 50.4 消费率 /% 51.6 50.2 48.6 45.7 注:据有关资料测算,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力高于投资。 (消费每增加 100亿元可新增 GDP 106.12亿元,而投资每增加 100亿元

8、只新增 GDP 100.02亿元 ) 材料二 近年 G省生产总值、城乡居民收入、消费情况。 年份 生产总值增幅 /%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幅 /%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实际增幅 /% 农村占全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的比重 /% 2009 11.8 7.7 5.0 38.1 2010 11.6 8.2 5.9 36.8 2011 13.4 10.4 8.3 35.4 2012 15.2 10.1 7.3 33.8 (1)材料一、材料二各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 (8分 ) (2)材料一和材料二有什么联系? (6分 ) (3)我国政府应采取哪些措施进一步扩大内需,刺激消费? (12分 ) 答案: (1

9、)材料一反映了 G省 20092012 年投资率逐年提高,消费率逐年下降,说明了 G省消费需求明显不足,对经济拉动作用有限。 (4分 )材料二反映了G省 20092012 年生产总值、城乡居民收入逐年增长,但城乡居民收入增幅小于生产总值的增幅,且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农村占全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的比重逐年下降。 (4分 ) (2)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赶不上经济增长率,影响了消费能力的提升。 (3分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农村居民收入增长缓慢,农村消费市场不断萎缩,是导致G省消费率逐年下降的主要因素。 (3分 ) (3) 增加居民收入,提高消费能力。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继续增加中低收入家庭收入

10、,努力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 加强宏观调控,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制定鼓励消费的政策措施,合理扩大信贷规模。 稳定物价水平,挖掘消费潜力。要高度重视农业生产,保证农产品稳定供应。加强市场监测和监管,对哄抬物价的行为予以严肃查处。 加强社会保障,激发预期消费。继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缓解居民消费后顾之忧,切实解决居民关心的就业、教育、医疗、养老、住房等民生问题。 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营造和谐消费环境。深入推进诚信建设。大力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强化商品和服务质量监督。 优化投资结构,增加生产性消费,创造更多就业岗位,从而提高居民消费能力。加大对基础设施、重

11、点工程、 “三农 ”、中小企业和技术改造等的投入。 (每点 3分,答出其中 4点即可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月平均消费在 500 1000元的占 42.9%,2000元以上的占 11.7%。他们的生活费主要靠父母给的占 55.1%,自己勤工俭学和奖学金获得的占 30.5%。他们的消费结构是,生活费占 37.8%,服装和日常生活占 23.8%,娱乐、上网占 15.9%,学习占 12.3%,恋爱占 4.3%;在日常购物方面,更加注重品牌和质量。 材料二 对于成长中的大学生来说,其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正处于定型阶段,极易受家长、教师、同学及社会其他成员的影响,具

12、有较强的可塑性。因而,如何引导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健康的消费观念是摆在大家面前的一道难题。 (1)结合 材料一,指出影响大学生消费行为的因素有哪些。 (10分 ) (2)联系实际,指出应如何引导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健康的消费观念。 (16分 ) 答案: (1) 生活费和物价水平是影响大学生消费行为的主要因素。 (5分 )经济发展水平、商品的质量、消费心理等也是影响大学生消费行为的因素。 (5分 ) (2)生活方式的变化推动着人们消费观念的更新。为引导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健康的消费观念,我们要引导他们做理性的消费者,践行正确的消费原则。 (8分 )具体做到: 量入为出,适度消费; 避免盲从,理性消费; 保护环境,绿色消费; 勤 俭节约,艰苦奋斗。 (8分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