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5学年贵州遵义市航天高中高一上期第一次月考文综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走进孙中山故居,就会看到中山先生题写的 “天下为公 ”四个大字,彰显了中山先生的伟大胸襟。在历史上也存在着 “天下为公 ”的局面,但是后来被 “家天下 ”的局面取代。后来改变这一局面的人物是( ) A禹 B启 C商 D汤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早期中国政治的特点。根据所学知识,禹死后,他的儿子启夺得王位,并传位给自己的后代。这样政治权力由 “传贤 ”变成 “传子 ”,王位在一家一姓中传承, “家天下 ”的局面逐渐形成。所以答案:选 B。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夏朝的政治制度 启 罗马法是维护罗
2、马统治的有力支柱 ,其蕴含的法制观念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罗马成文法诞生的标志是 ( ) A权利法案颁布 B公民法出现 C十二铜表法产生 D万民法形成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基础知识再认再现能力。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十二铜表法产生标志着罗马成文法诞生。所以答案:选 C。 考点: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罗马法 十二铜表法 在古代雅典统计整个城邦的人口时,官方文件的表述是: “雅典人及其妻子和孩子 ”。这种现象反映了在古代雅典 ( ) A妻子和孩子不属于城邦 B妻子和孩子没有公民权 C城邦的小国寡民特征 D城邦政治的民主化特点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
3、。从材料的表述看城邦人口是指雅典人,即雅典公民,而材料的表述中雅典 公民是不包含 “妻子和孩子 ”的,所以女子和孩子是没有公民权的。所以答案:选 B。 考点: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雅典民主政治 雅典民主政治的弊端 “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 我朝罢相,设五府、六部、都察院 事皆朝廷总之。 ”上述材料中的 “我朝 ”是指 ( ) A汉朝 B唐朝 C宋朝 D明朝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从材料 “我朝罢相,设五府、六部、都察院 ”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得出,明朝太祖时罢黜丞相。所以答案:选 D。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 明朝太祖时罢黜丞
4、相 中国古代通常用分割或削弱相权的办法来加强皇权,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 A汉武帝重用侍从、秘书为近臣以削弱相权 B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度把相权一分为三 C宋代设三司使分割宰相财权 D清代设军机处消除了皇权与相权之间的矛盾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调动知识和运用知识能力。古代君主害怕丞相权力利过大危及自己的统治,常常采取消弱或者分散相权来加强皇权。 ABC说法正确的; D 说法错误,皇帝在明代就被废除了,不存在皇权与相权矛盾。所以答案:选 D。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古代中国的中央政治制度 皇权的加强 唐朝中央某机构的职能为: “凡百官奏钞(文书),侍中审定,则先读而审署之,以驳
5、正违失。 ”该机构是( ) A尚书省 B中书省 C门下省 D御史台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门下省的理解。由 “凡百官奏钞(文书),侍中审定,则先读而署之,以驳正违失。 ”得知这是门下省。所以选 C。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古代中国的中央政治制度 三省六部制 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指出: “论中国政治制度,秦汉是一个大变动。唐之于汉,又是一个大变动。 ”两个 “大变动 ”分别指的是( ) A九品中正制、科举制 B三公九卿制、三省六部制 C郡县制、行省制 D三省六部制、行省制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古代中国的中央政治制度。秦朝时期建立了三公九卿制,西汉时期继承了这一制度
6、,因此题干中说 “是一个大变动 ”,唐朝时期建立了三省六部制也是一个大变动。九品中正制是两晋时期的人才选拔制度,科举制在隋唐时期建立。郡县制在秦朝时期实行,行省制度在元朝时期出现,内阁制 在明朝时期确立。所以答案:选 B。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古代中国的中央政治制度 三公九卿制、三省六部制 易中天在帝国的终结中说: “秦,虽死犹存,它亡得悲壮。 ”从政治上看 “虽死犹存 ”主要是指( ) A统一度量衡、货币 B开创皇帝制度 C中央建立三公九卿制度 D开创的制度为后世所沿用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秦朝的中央集权制度。材料 “虽死犹存 ”是对秦朝对后世影响的表述。结合所学知识主要
7、是指秦朝对全国的统一及其开创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秦朝实际负责掌管军事的是( ) A丞相 B太尉 C御使大夫 D皇帝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秦朝中央官制的理解。秦朝在中央设三公,其中丞相管行政,太尉掌管军事,御史大夫掌管监察,军国大事最后由皇帝决断。所以答案:选 D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皇帝制度 典故 “指鹿为马 ”出自史记 秦皇本纪。 “赵高欲为乱,恐群臣不听,乃先设验,持鹿献于二世,曰: 马也。 二世笑曰: 丞相误邪?谓鹿为马。 问左右,左 右或默,或言马以阿顺赵高。或言鹿,高因
8、阴中诸言鹿者以法。后群臣皆畏高。 ”故事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 A司马迁讽刺秦二世无能 B丞相位高权重威胁了皇权 C实行丞相制度不全时宜 D秦朝面临灭亡的危险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根据 “指鹿为马 ”典故可以看出,丞相赵高的权力非常大,威胁到皇帝的权力。所以答案:选 B。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皇权和相权 “六合之内,皇帝之土;乃今皇帝,一家天下。 ”这块纪功石刻说的是( ) A周天子分封天下 B秦始皇统一六国 C汉武帝开拓边疆 D忽必烈一定乾元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察学生对秦朝建立的认识,根据所学知识,经过战国时期的激
9、烈角逐,公元前 221年秦灭掉最后一个诸侯国齐国,完成了统一,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秦朝,本题选 B。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秦统一六国 西周分封制在中国历史上影响深远。下列省级行政区的简称源自西周封国国名的是( ) A河南(豫)、河北(冀) B湖南(湘)、湖北(鄂) C山东(鲁)、山西 (晋) D广东( 粤)、广西(桂)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分封制度。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山东简称鲁,山西简称晋,这些都是西周封国名称。所以答案:选 C。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 分封制 综合题 阅读材料:( 20分) 材
10、料 秦统治者不断地扩大自己的属地,征服周围一个又一个国家。当时的人恐惧地称 “秦为野兽 ”,把秦无情的扩张比做 “蚕食 ”。到公元前 221年,秦统治者成为全中国的主人,他采用了始皇帝的称号。始皇帝就是 “第一个皇帝 ”。他的继承人将为 “第二个皇帝 ”,这样一代一代传下去, “至千万世,传之无穷 ”。 新皇帝开始将早先在本国取得辉煌成功的法家学说应用到全中国。他废除了所有的封建国家和王国,将广阔的国土划分为若干行政区,每一行政区都配备一批由中央政府任命,并向中央政府负责的官员。他还在中央建立起一套严密的权力体系。 ( 美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请回答: (1)秦朝并没有如新皇帝预想的那样
11、, “一代一代传下去, 至千万世,传之无穷 ”,主要原因是什么?( 2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秦朝为建立中央集权在中央实施的制度( 6分),并指出其特点。( 6分) (3)材料中 “他废除了所有的封建国家和 王国 ”实际上废除的是什么制度,又实行了什么制度?( 6分) 答案: )暴政是其灭亡的主要原因。( 2分) (2)建立皇帝制度;建立三公九卿制。( 6分)皇帝制度特点:皇权至上、皇位世袭、皇帝独尊;三公九卿制的特点:以皇权为核心、充分体现 “家天下 ”。 ( 6分) (3)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 6分) 试题分析:( 1)本题考查的是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根据材料 “秦
12、统治者不断地扩大自己的属地,征服周围一个又一个国家。当时的人恐惧地称 “秦为野兽 ”,把秦无情的扩张比做 “蚕食 ”和所学知识,秦朝并没有如新皇帝预想的那样, “一代 一代传下去, 至千万世,传之无穷 ”,主要原因是暴政。 ( 2)本题考查的是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材料 “采用了始皇帝的称号 ”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得出举秦朝为建立中央集权在中央实施的制度;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道皇帝制度和三公九卿制度的基本特点。 ( 3)本题考查的是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材料 “他废除了所有的封建国家和王国,将广阔的国土划分为若干行政区,每一行政区都配备一批由中央政府任命,并向中央政府负责的官员
13、。他还在中央建立起一套严密的权力体系 ”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一制度是郡县制度。 考点:古代中 国的政治制度 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内容 封建选官制度是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下列材料。( 20分) 材料一: “天下英雄,入吾 中矣。 ” 材料二: “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 材料三: “缙绅虽位极人臣,不由进士者,终不为美。 ” 请回答: ( 1)上述材料反映了哪种选官制度?这种制度采取何种选拔方式?( 6分) ( 2)根据所学知识,回答这种选官制度产生的背景 (4分 )和意义?( 10分) 答案:( l)科举制 分科考试( 6分) ( 2)背景:随着世家大族的衰落
14、,九品中正制无法继续。( 4分) 意义: 科举制是封建选官制度的一大进步。( 2分) 它把读书、考试与做官紧密联系起来,有利于打破特权垄断,扩大官吏来源,提高官员的文化素质。( 4 分) 把选拔人才和任命官吏的权利,从世家大族的手里集中到中央政府,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 2分) 这一制度为历代沿用,影响深远。( 2分) 试题分析:( 1)本题考查的是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 科举制。根据材料 “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 ”“缙绅虽位极人臣,不由进士者,终不为美 ”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得出这种选官制度是科举制,选拔方式是分科考试; ( 2)根据所学知识可以知道 科举制度的背景:随着世家大族的衰落
15、,九品中正制无法继续和意义: 科举制是封建选官制度的一大进步。 它把读书、考试与做官紧密联系起来,有利于打破特权垄断,扩大官吏来源,提高官员的文化素质。 把选拔人才和任命官吏的权利,从世家大族的手里集中到中央政府,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 这一制度为历代沿用,影响深远。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中国古代选官制度 科举制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2分) 材料一 丞相者,朕之股肱,所与共承庙宇,统理海内,辅朕之不逮,以治天下也。 汉书 孔光传引汉哀帝语 材料二 以天下 之广、四海之众,千端万绪,须合变通,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划,于事稳便,方可奏行。岂得以一日万机,独断一人之虑也。 贞观政要引唐
16、太宗语 材料三 今我朝罢丞相,设五府 (五军都督府 )、六部、都察院、通政司、大理寺等衙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颃,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以后子孙做皇帝时,并不许立丞相,臣下敢有奏请设立者,文武群臣即时劾奏,将犯人凌迟,全家处死。 明太祖皇明祖训 祖训首章 (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丞相的主要作用。( 4分) ( 2)根据材料三,概括明朝政治制度的主要特征。( 4分 ) (3)根据材料中皇帝对宰相 (丞相 )态度的变化,指出古代中国政治发展的趋势。( 4分) 答案: )辅佐皇帝处理全国政务;避免皇帝独断造成决策失误。( 4分) (2)废除丞相,设五府、六部等分理全国军政、行政等事
17、务;各部门相互监督和牵制,保证全国大权集中到皇帝手中。( 4分) (3)趋势:不断调整中央行政机构;相权不断削弱乃至废除,皇权不断加强。( 4分) 试题分析:( 1)本题主要考察的是对材料的理解概括能力。根据材料 “统理海内,辅朕之不逮 ”“岂得以一日万机,独断一人之虑也 ”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得出丞相的主要作用是辅 佐皇帝处理全国政务;避免皇帝独断造成决策失误。 ( 2)本题主要考察的是对材料的理解概括能力。根据材料 “今我朝罢丞相,设五府 (五军都督府 )、六部、都察院、通政司、大理寺等衙门,分理天下庶务 ”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得出明朝政治制度的主要特征废除丞相,设五府、六部等分理全国军政、行政等事务;各部门相互监督和牵制,保证全国大权集中到皇帝手中。 ( 3)本题主要考察的是对材料的理解概括能力。通过三则材料考查丞相制度发展演变的趋势及特征,阅读材料后将丞相制度的产生、发展和废除的过程的相关知识再现出来古代中国政治发展的趋势:不 断调整中央行政机构;相权不断削弱乃至废除,皇权不断加强。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丞相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