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棠湖中学09-1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doc

上传人:orderah291 文档编号:341201 上传时间:2019-07-09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1.1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省棠湖中学09-1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四川省棠湖中学09-1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四川省棠湖中学09-1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四川省棠湖中学09-1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四川省棠湖中学09-1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四川省棠湖中学 09-1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 选择题 在大革命失败后的工农武装起义中,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第一枪的是( ) A上海工人第三次起义 B武昌起义 C南昌起义 D秋收起义 答案: C 抗战胜利后,为争取和平民主,毛泽东亲自参加了 ( ) A重庆谈判 B西安事变 C百团大战 D抗美援朝 答案: A 1947年,国民党军队对解放区进行重点进攻,其主攻方向是 ( ) A陕北、山东 B陕北、华东 C华南、陕北 D晋绥、山东 答案: A 率领解放军千里跃进大别山,揭开战略反攻序幕的是 ( ) A聂荣臻、粟裕 B罗荣桓、林彪 C刘伯承、邓小平 D彭德怀、贺龙 答案: C 人民解放军基

2、本上消灭国民党军队主力,为解放全中国奠定基础的重大军事战略行动是( ) A粉碎国民党军队的全面进攻 B战略反攻 C战略决战 D渡江战役 答案: C 1948年秋,中共中央认为与国民党主力军进行决战的时机已经到来,其依据是: 人民解放军的数量和装备有了很大提高 解放区土地改革的完成提供了可靠的保证 国民党内外交困,军队士气低落,战斗力不强 蒋介石准备孤注一掷,寻找人民解放军主力决战 ( ) A B C D 答案: B 毛泽东曾经说: “从 1927年到现在,我们的工作重点是在乡村,在乡村集聚力量,用乡村包围城市,然后夺取城市。采取这样一种工作方式的时期现在已经结束。 ” 毛泽东发表这番谈话的背景

3、是 A解放区的土地改革已基本完成 B人民解放军已经取得战略决战的胜利 C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已经结束 D国共两党的北平谈判宣告彻底失败 答案: B 有人形象地说南京既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也是中国近代史的终点。下列能够反映这种说法的两个历史片段是: 英国侵略者强迫清政府在南京江面的英舰上签订不平等条约 洪秀全在南京颁布天朝田亩制度 孙中山在南京主持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第一次国务会议 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国民政府 “总统府 ” A B C D 答案: D 1949年的北平谈判与重庆谈判相比,不同的特点在于 A由国民党方面首先提出谈判倡议 B都是国民党的缓兵之计 C国民党都没有和平诚意 D国民党已经不占军事

4、优势 答案: D 在中共中央召开七届二中全会期间,人民解放战争的发展形势是: A三大战役即将取得全面胜利 B准备发动对国民党的战略决 C准备进行渡江战役 D胜利地突破了国民党的长江防线 答案: C 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在党的建设方面所做出的重大贡献是:( ) A妥善处理了党内存在的分岐和矛盾 B确立了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C要求全党抵制腐朽思想的侵蚀,继续保持党的优良作风 D清算了 左 的和右的错误,达到空前的团结和统一 答案: C 美国从大力支持蒋介石发动的反共反人民内战,到战争后期又断绝了对蒋介石的援助。这些政策的变化说明: A美国的对华政策不锝人心 B蒋介石的势力日益衰落 C维护侵略权益

5、是其对华政策的基本出发点 D美国对化政策复杂多变 答案: C 中国人民一百多年来第一次取得反帝斗争完全胜利的战争是 ( ) A北伐战争 B抗日战争 C解放战争 D抗美援朝 答案: B 为巩固和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抗日根据地在政权建设上采取的重要措施是( ) A建立政治协商制度 B实行 “三三制 ” C实行减租减息 D开展整风运动 答案: B 点燃了 “工农武装割据 ”星星之火的是 ( ) A南昌起义 B秋收起义 C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建立 D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答案: D 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是 A红军开始长征 B遵义会议 C长征的胜利 D陕北会师 答案: B 1936年 10月,在甘肃

6、会宁会师的红军有 ( ) 、红一方面军 、红二方面军 、红四方面军 、陕北红军 A B C D 答案: D 九一八事变后,最早掀起武装抗日斗争的地区是 ( ) A东北地区 B西南地区 C西北地区 D华南地区 答案: A 国共政权十年对峙时期,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方向是:( ) A军阀内部矛盾 阶级矛盾 B阶级矛盾 军阀内部矛盾 C民族矛盾 阶级矛盾 D阶级矛盾 民族矛盾 答案: D 九一八事变后,蒋介石实行不抵抗政策的根本原因是 ( ) A中国 “枪不如人,炮不如人, 拿什么和日本人打仗呢? ” B “ 以此案诉之于国联行政院,以待公理之解决。 ” C “如果日本能担保中国本部十八行省的完整,则

7、 可让出东北。 ” D “中国亡于帝国主义,我们还能当亡国奴, 若亡于共产党,则纵肯为奴隶亦不可得。 ” 答案: D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的标志是 A “八一宣言 ”号召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B瓦窑堡会议确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 C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 D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答案: D 抗日战争时期中共中央所在地是 A重庆 B延安 C西柏坡 D北平 答案: B 中国共产党制定全面抗战路线是在 A遵义会议 B洛川会议 C瓦窑堡会议 D八七会议 答案: B 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的标志是 A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B国民政府发表自卫宣言 C八路军和新四军的建立 D国民党公

8、布国共合作宣言 答案: D 1940年指挥八路军进行百团大战的指挥员是 A彭德怀 B叶挺 C周恩来 D陈毅 答案: A 综合题 答案: 板垣征四郎认为满蒙与日本的国防和国民经济生活有何特殊关系。 他鼓吹用武力手段解决。 (2)对于双方军队谁先开火说法不一致,前后互相矛盾。材料二说是中国军队先袭击日本 守备队,而材料三承认日本先开火。这说明日本难以自圆其说,是日本侵略者一手策划了柳条湖事件。 九一八是日本为发动侵略战争而精心策划的阴谋。 阅读下列材料:(本小题 18分) 材料一 如果联合政府成立了,中国共产党将尽力和蒋主席合作,以建立独立、自由、富强的新中国,彻底实行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 毛泽

9、东答路透社记者问( 1945年 9月 27日) 材料二 在和平、民主、团结、统一的方针下,在蒋主席领导下,彻底实现三民主义的方针下,一切困难都是可以克服的。 毛泽东的演说( 1945年 10月 8日) 材料三 双方又 同认蒋主席所倡导之政治民主化、军队国家化及党派平等合法,为达到和平建国必由之途径。 双十协定 材料四 今年的 “五一 ”劳动节,是中国人民死敌蒋介石走向灭亡的日子,蒋介石做总统,就是他快要上断头台的预兆。打到南京去,活捉蒋介石。 中共 1949年劳动节口号 请完成: 、在材料一、二中,毛泽东都提到要彻底实现三民主义。对毛泽东的这种说法应如何理解?( 6分) 、根据材料三,国共两党

10、达成了什么共识?两党的具体主张是否相同?请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说明。( 6分) 、材料一、二、四中,中共对蒋介石的态度有什么不同?为什么?( 6分) 答案: 中国当时进行的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孙中山新三民主义的若干基本原则同中共的民主革命纲领是基本一致的。毛泽东指出的 “彻底实现三民主义 ”,就是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 国共两党都认为政治民主化和军队国家化及党派平等合法是中国和平建国的基本途径。但国民党认为应先实行军队国家化,再实行政治民主化;中共认为应先实行政治民主化,再实行军队国家化。 材料一、二都发表于重庆谈判期间,当时国共两党的关系尚未破裂,蒋介石还是争取的对象。材料四发表 时人民解放

11、战争已接近尾声,蒋介石坚持内战和独裁,坚持反共反人民的立场,已成为人民的死敌,所以中共要坚决推翻蒋介石的反动统治。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国共两党曾两度合作,并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22分) 、请指出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标志、方式及政治基础。( 6分) 、两次合作实现后建立的统一战线名称各是什么?( 4分) 、两次合作期间,针对国民党的倒行逆施,中共采取了怎样不同的政策方略?结果如何?说明了什么?( 10分) 、你认为能否实现第三次国共合作?请说出你的理由。( 2分) 答案: 国民党 “一大 ”的召开。党内合作。新三民主义。( 6分) 革命统一战线。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4分) 第一次:以妥协退让求团结,结果统一战线破裂,大革命失败( 4分,答出表现也可以); 第二次: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但又维护了统一战线,结果赢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4分,答表现也可以)。 说明中共逐渐走向成熟;统一战线政策是革命胜利的法宝;中共始终以民族利益为重。( 2分,言之有理即可) 有可能。 国共历史上曾有过两次成功的合作,并推动革命的进程; 目前国共两党都主张 “一个中国 ”。( 2分,只要言之有理即可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