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2011学年湖南省湘西州部分高中学校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卷.doc

上传人:medalangle361 文档编号:342116 上传时间:2019-07-09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203.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0—2011学年湖南省湘西州部分高中学校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10—2011学年湖南省湘西州部分高中学校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10—2011学年湖南省湘西州部分高中学校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2010—2011学年湖南省湘西州部分高中学校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卷.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2010—2011学年湖南省湘西州部分高中学校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卷.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02011 学年湖南省湘西州部分高中学校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卷 选择题 区域是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关于它的叙述正确的是 A区域是客观不存在的 B区域的边界是明确地 C区域是在地理差异的基础上,按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 D划分区域的目的不同,所用的方法和指标相同 答案: C 旅游活动既可以满足人类自身需求,同时可扩大文化交流,促进经济发展据此完成各题。 【小题 1】西双版纳地区,很多宾馆、旅社、摊点的服务人员讲英语,主要说明 A英语是国际工作语言 B旅游活动可以扩大文化交流 C傣族人偏爱英语 D西南地区靠近印度,受英语扩散影响 【小题 2】近三年来,云南把旅游业作为立省之本,这表明 A旅游

2、活动可扩大文化交流 B旅游活动可改变民族构成 C旅游活动可促进经济发展 D旅游活动可以满足人类的需求 【小题 3】布达拉宫每日开放 6.5小时,日接待游客量限定在 850人以内其主要原因是 A交通条件不便 B有利于游客适应高原气候 C旅游环境承载量限制 D游客量不足 答案: 【小题 1】 B 【小题 2】 C 【小题 3】 C 【小题 1】本题考查旅游业促进文化发展 作用 表现 原 因 满足精神 文化需求 利用闲暇时间休养生息,恢复脑力和体力 旅游活动是超出人类生存需要和基本发展需要的高级消费形式 扩大知识视野,体验和了解异地的文化,丰富精神生活 增进对旅游地的了解,增加生活阅历,提高文化素质

3、 促进文化交 扩大文化的传播与交流,强化了民族的认同感 旅游业具有涉外性特流与发展 推动了文化事业的建设和文化产业的发展 点,旅游与文化交流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促进传统文化的保护 民间传统习俗和文化活动重新得到开发和恢复 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或地区重要的旅游资源 传统的手工艺品因市场需求的扩大重新得到发展 传统的音乐、舞蹈、戏剧等重新受到重视和发掘 濒临湮灭的历史建筑重新得到修缮与管理 西双版纳地区,很多宾馆、旅社、摊点的服务人员讲英语,主要说明旅游活动可以扩大文化交流。所以本题选择 B选项。 【小题 2】本题考查旅游业促进经济发展 作用 表现 增加外汇收入, 回笼货币资金 发展国际旅游,可以增

4、加国家外汇收入,平衡国际收支; 发展国内旅游可以刺激人们的消费需求,拓宽货币回笼渠道,加快货币回笼速度,促进市场的繁荣与稳定 增加经济收入, 缩小地区差异 有利于刺激和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增加经济收入 经济相对落后地区,可以得到发达地区的 “经济注入 ”,有利于缩小地区差别 带动相关行业发展,促进产业结构优化 带动饭店、餐饮、娱乐、交通运输、通讯、房地产、商贸、金融等第三产业的发展,促进农业、工业和旅游教育等相关部门和行业的发展; 有利于调整产业结构,改变资源消耗型经济增长模式,实现各产业部门均衡发展 所以本题选择 C选项。 【小题 3】布达拉宫每日开放 6.5 小时,日接待游客量限定在 85

5、0 人以内,主要原因是旅游环境承载量限制。目的是为了保护旅游资源。所以本题选择 C选项。 庐山在 1100米高度平台处建了一个小镇后,每年夏季有大量游客避暑,说明 A基础设施影响旅游资源的开发 B客源市场影响旅游资源的开发 C资源价值影响旅游资源的开发 D地理位置与交通影响旅游资源的开发 答案: A 读下面景观图回答各题。 【小题 1】图中钟乳石、石笋和石柱的形成主要原因是 A流水溶蚀 B流水堆积 C冰川刨蚀 D风力堆积 【小题 2】我国最早较全面揭示该地形景观各种特征的著作是 A山海经 B水经注 C梦溪笔谈 D徐霞客流记 答案: 【小题 1】 B 【小题 2】 D 【小题 1】图中钟乳石、石

6、笋和石柱属于喀斯特地貌,成因是流水的溶蚀作用。 【小题 2】我国最早较全面揭示该地形景观各种特征的著作是徐霞客流记。 读下表,完成各题。 【小题 1】各类湿地面积变化幅度由小到大顺序为 A水库坑塘海涂水田河渠 B河渠水田海涂水库坑塘 C水田河渠水库坑塘海涂 D河渠水库坑塘海涂水田 【小题 2】与 2000年相比, 2004年该区域 A物种多样性有所减少 B水鸟栖息地减少 C生态环境有所改善 D湿地面积减少 答案: 【小题 1】 B 【小题 2】 C 湿地是自然界中具有较高的生产力和丰富的生物多样性的生态系统,被称为 “地球之肾 ”、 “生命的摇篮 ”和 “鸟类的乐园 ”,保护湿地十分必要。据此

7、回答各题。 【小题 1】下列属于湿地的是 青海湖 三峡水库 东海滩涂 日本海 尼罗河 A B C D 【小题 2】下列有关湿地的功能和用途正确的是 A扩大耕地的后备资源 B当地径流的调节系统 C难以利用的淡水资源 D扩建城区的理想用地 【小题 3】下列曲线中,与洞庭湖的面积变化最相符的是 答案: 【小题 1】 C 【小题 2】 B 【小题 3】 C 位于粤北河源市连平县上坪镇的欧村,地处 105国道边,距河源市区 140公里,与广州市最近距离 241公里。该村现有 32户共 201人。现有水田 99.4亩,旱地 80亩,山林近 5000亩;有水域面积 3万多平方米的水库。保留着较完整的围屋,其

8、中 70%具有上百年历史。欧村现有劳动力 60人,年人均纯收入仅有600元左右。完成各题 【小题 1】下列关于欧村资源优势的说法正确的是 A劳动力资源丰富 B水源充足,土地资源丰富 C土地生产力高 D环境优美,社会协作条件好 【小题 2】为了因地制宜,发挥当地资源优势,适合当地发展的主导产业是 A观光农业和旅游业 B出口加工工业 C园艺业和家禽饲养业 D商品谷物农业 答案: 【小题 1】 B 【小题 2】 A 读 “珠江三角洲区域示意图 ”,完成各题。 【小题 1】图示地区存在水资源短缺的现象,主要原因是 人口、城市集中,工农业发达,需水量大 季风气候区,降水量不足 污染浪费严重 沙质土壤,水

9、分渗漏严重 A B C D 【小题 2】该图河口段冬季容易发生的环境问题是 A暴雪 B沙尘暴 C咸潮 D赤潮 【小题 3】该区域城市化发展模式应该是下图中 A B C D 答案: 【小题 1】 D 【小题 2】 C 【小题 3】 A 读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各题。 【小题 1】图中城市在资源开发利用中面临最突出的问题是 A劳动力资源短缺 B煤炭资源日趋枯竭 C土地资源减少 D森林资源锐减 【小题 2】加快该地区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的有效途径 加大产业结构的调整 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大力发展水产养殖业 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A B C D 答案: 【小题 1】 B 【小题 2】 A 读 “我国江南

10、丘陵某地地形结构和农业用地结构的饼状图 ”。据此回答问题。 【小题 1】造成该地农业用地结构不合理的主要原因是 A过度开垦 B过度放牧 C过度围垦 D过度养殖 【小题 2】该地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出路在于 A缓坡退耕,发展大牧场放牧业 B修建梯田,扩大水稻种植面积 C全面封山育林,改善生态环境 D调整农业结构,发展立体农业 答案: 【小题 1】 A 【小题 2】 D 读下列 “我国能源调运图 ”,回答各题。 【小题 1】图中 三条运输路线输送的主要能源分别是 A煤炭、石油和天然气 B石油、天然气和煤炭 C煤炭、天然气和水电 D天然气、石油和水电 【小题 2】图中为降低运输成本、减少环境污染,

11、“坑口电站 ”最适宜建在 A 线路 B 线路 C 线路 D三条线路均可 答案: 【小题 1】 C 【小题 2】 A 下图为 “某区域示意图 ”,读图完成各题。 【小题 1】有关区域自然环境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区域一定生长常绿阔叶林 B乙区域降水少且季节变化大 C丙区域河流的流量变化小 D丁区域土层厚但土壤肥力低 【小题 2】实时获取丙区域植被生长状况的信息,所应用的地理信息技术主要是 A遥感 B地理信息系统 C全球定位系统 D数字地球 答案: 【小题 1】 D 【小题 2】 A 综合题 读我国部分区域图,回答下列问题(共 13分) (1)我国这个地区荒漠化快速发展的人为原因是 _。 (2

12、)A 地沙漠的名称是 _, B 地沙漠所在的省区是 _。 (3)此区域土地荒漠 化向东、向南扩展的动力因素是 _。 (4)针对图中所示地区出现的环境问题,应采取的主要措施有哪些 答案: (1)滥伐林木,过度开垦,过度放牧 ( 3分) (2)塔克拉玛干沙漠,内蒙古 ( 4分) (3)西北季风(分) (4)营造 “三北 ”防护林;退耕还林,提高植被覆盖率;防止风沙危害和水土流失。( 4分) 阅读以下图文资料,分析回答 (10分 ) 材料一:改革开放以来,珠江三角洲地区在国家给予的优惠政策下,充分利用自身的条件,从实际出发,大力引进外资,创造了区域经济发展的珠三角模式。 材料二:随着珠江三角洲地区工

13、业实力的不断增加,其产业结构也不断发生变化。 材料三:长三角扼据长江入海口,以上海为中心、南京和杭州为两翼,区域内经济发达、人口城市密集,高校众多,是我国最大的都市圈。目前长三角地区以占全国 1的土地和 6的人口,创造了占 18的国内生产总值,在去年的财政收入中,长三角地区的贡献份额超过了四分之一。 ( 1)早期的珠三角模式中,珠江三角洲地 区在工业生产中主要完成的生产环节是加工,以 产业为主; 1990年后高新技术产业逐渐发展成为珠三角的主导产业。( 2分) ( 2)根据材料 2,简述 1980 2002年间珠江三角洲地区产业结构的变化主要特点。( 3分) ( 3)珠三角和长三角地区在发展的

14、过程中都面临能源紧张的状况,国家采取哪些最主要的措施来解决?( 2分) ( 4)有一位深圳网民在网上发表了一篇谁抛弃了深圳的文章,文中提到一些跨国公司将驻华总部从深圳迁往上海。请你分析其中的地理原因。( 3分) 答案: ( 1)劳动密集型 ( 2分) ( 2)第一产业比重逐渐降 低,第二产业比重先增后降,第三产业比重逐渐增加。(3分 ) ( 3)积极发展核电,建设了秦山、大亚湾核电站;加快 “西气东输 ”、 “西电东送 ”工程建设。( 2分) ( 4)深圳的政策优势减弱或消失(此为必答, 1 分);上海经济腹地比深圳广;产业基础比深圳好;科技力量比深圳雄厚;大城市依托作用比深圳强。(答中其中

15、3点即得 3分) 根据相关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15分) 田纳西河流域位于美国东南部,气候温暖湿润,山清水秀,森林繁茂。 19世纪后期起,流域内人口激增,开发利用强度加大(图 1),致使环境恶化,水旱灾害频发,生产成本不断攀升。到 20世纪 30年代初,该流域人均年收入只及美国平均水平的 45%。 1933年开始,在田纳西河流域管理局的统一协调和严格管理下,实施了以治理田纳西河为核心的流域综合整治和开发(图 2),取得了全流域水电、火电、核电并网供电,合理利用土地,治理污染,改善水质,发展旅游业等一系列效益。到 20世纪 80年代,该流域人均年收入已达到全美国的平均水平。 ( 1)分析图 1,

16、说明田纳西河流域早期开发利用对环境的影响。( 9分) ( 2)依据材料和图 2信息,指出对田纳西河治理采取 了哪些措施,并说明其效益。( 6分) 答案: ( 1)扩大(棉花)种植面积、开矿乱开滥采、用木炭炼铜导致森林砍伐、植被破坏,造成水土流失(加重);( 3 分)高强度利用耕地导致土地退化;( 3 分)大量排出含 SO2的废气,不仅污染大气,还会形成酸雨,污染土壤和水体,影响生物生长。( 3分) ( 2)措施:修筑了(多座)水坝;( 2分)修筑了(多处)船闸和港口。( 2分) 效益:取得了防洪、改善通航条件、提高运输能力的效益,实现了对全河的统一管理和梯级开发。( 2分) 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17、,江苏省正在加快开发沿海产业带。能源工业是沿 海产业带开发的主要方向之一。图甲为 “江苏沿海产业带位置图 ”,图乙为 “江苏沿海产业带简图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2分) ( 1)图乙 a、 b、 c三处中,风力发电场最宜建在 处,主要原因是 、 。 ( 2)沿海建设风力发电场最有可能产生的影响是(填代号) 。 A大气污染 B水污染 C影响鸟类栖息 D影响沿海气候 ( 3)沿海产业带新建的火电站宜选择在港口附近,主要原因是 。 ( 4)田湾核电站二号机组已于 2007年 5月成功实现首次并网发电。请简要分析江苏发展核电的主要原 因。 答案: ( 1) b;风能资源丰富;用地条件较好( 3分) ( 2) C( 1分) ( 3)利用海运条件运进煤炭资源( 2分) ( 4)江苏经济发达,用电量大;( 2分)常规能源资源缺乏;( 2分)核电是清洁能源(新能源)。( 2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