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3 T 398.2-2015 拟穴青蟹 第2部分:养殖技术规范.pdf

上传人:卡尔 文档编号:345848 上传时间:2019-07-20 格式:PDF 页数:12 大小:470.7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DB33 T 398.2-2015 拟穴青蟹 第2部分:养殖技术规范.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DB33 T 398.2-2015 拟穴青蟹 第2部分:养殖技术规范.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DB33 T 398.2-2015 拟穴青蟹 第2部分:养殖技术规范.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DB33 T 398.2-2015 拟穴青蟹 第2部分:养殖技术规范.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DB33 T 398.2-2015 拟穴青蟹 第2部分:养殖技术规范.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 ICS 65.150 B 51 DB33 浙江省 地方标准 DB 33/T 398.2 2015 代替 DB33/T 398.2-2003 拟穴青蟹 第 2 部分: 养殖技术规范 Mud crab Part 2: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cultivation 2015 - 09 - 25 发布 2015 - 10 - 25 实施 浙江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DB33/T 398.2 2015 I 前 言 本 部分 按 照 GB/T 1.1 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 部分 代

2、替 DB33/T 398.2-2003 无公害锯缘青蟹 第 2部分: 养殖技术规范,本 部分 与 DB33/T 398.2-2003相比, 除 编辑性修改外 主要 技术 变化如下: 增加了青蟹 -虾混养、青蟹 -贝类混养、青蟹 -鱼混养等养殖模式等内容; 完善了增氧设施、成蟹运输等要求; 修改了附录 A中的主要养殖病害及防治方法,并列入标准正文; 删除了附录 B。 本部分由浙江省海洋与渔 业局提出 。 本部分由 浙江省水产标准化委员会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浙江省水产技术推广总站、温岭市水产技术推广站。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丁雪燕、何中央、丁理法、何丰、周凡、郑天伦。 本 部分 所代替的历次版本

3、发布情况为: DB33/T 398.2-2003。 DB33/T 398.2 2015 1 拟穴青蟹 第 2 部分: 养殖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 部分 规定了拟穴青蟹 ( Scylla Paramamosain) 养殖生产的产地环境、苗种放养、饲养管理、病害防治、收获与运输等技术。 本 部分 适用于拟穴青蟹的池塘养殖生产,其它养殖方式可参照执行 。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 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13078 饲料卫生标准 NY 5052 无公害食品 海水养

4、殖用水水质 NY 5071 无公害食品 渔用药物使用准测 NY 5072 无公害食品 渔用配合饲料安全限量 NY 5362 海水养殖产地环境条件 SC/T 9103 海水养殖水排放要求 DB33/T 398.1 拟穴青蟹苗种生产技术规范 3 产地环境 3.1 场地 海水交换良好、风浪平静、无污染源、底质为泥沙底沿海和河口地区, 环境须符合 NY 5362的要求,水质符合 NY 5052的规定,盐度 5 25为宜。 3.2 设施 3.2.1 池塘 养塘面积以 1.0 hm2 2.0 hm2、滩面水深 0.8 m 1.0 m为宜。挖中央沟和环沟,沟深 0.5 m 1.0 m、宽 2 m 6 m,沟

5、滩面积比 1:1 1:3,沟渠与闸门相通。设置进排水闸门、拦网设施。进水口设 40 目锥形进水网。 3.2.2 低坝高网塘 面积以 0.3 hm2 1.0 hm2为宜,堤上四周围网高于当地最高潮位 0.8 m 1.0 m,网片下沿深埋 泥下30 cm 50 cm,退潮后能蓄水 0.6 m 1.0 m。建有闸门、溢水道及管理人员进出的网门。 3.2.3 配套设施 DB33/T 398.2 2015 2 3.2.3.1 隐蔽物 池内放置竹筒、水泥涵管等建造人工洞穴,供青蟹隐蔽。 3.2.3.2 防逃设施 池塘的堤坝四周内侧用塑片、水泥板、竹篱笆等设置防逃墙,高度高出池面 50 cm。 3.2.3.

6、3 增氧提水设施 池塘应配备增氧设施。水车式增氧机功率按 每 667 m2池塘 0.3 kW 0.5 kW配备;底充式 增氧机按每667 m2配置功率为 0.2 kW 0.3 kW配备。潮位较高池塘需配备提水设备。 4 苗种放养 4.1 放养准备 4.1.1 清整 青蟹收获后,及时清淤 、翻耕、曝晒,整修堤坝、闸门等。 4.1.2 消毒 放苗前 15 d用药物消毒,清塘药物及使用方法见表 1。 表 1 清塘药物及使用方法 渔药名称 用法与用量 mg/L 休药期 d 注意事项 氧化钙(生石灰) 350 400 10 不 应 与漂白粉、有机氯、重金属盐、有机络合物混用。 漂白粉(有效氯 25% )

7、 50 80 2 1.不应 用金属物品盛装。 2.不应 与酸、铵盐、生石灰混用。 二氧化氯 1 10 1.不应 用金属物品盛装。 2.不应 与其他消毒剂混用。 茶籽饼 15 20 7 粉碎后用水浸泡一昼夜,稀释连渣全池泼洒 。 4.1.3 排放 清塘用药后的废水排放应注意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应达到 SC/T 9103的排放要求。 4.1.4 进水培水 药性消失后,用 40目筛网过滤进水 20 cm,至放苗前 2 d 3 d加水至滩面水位 30 cm 40 cm。视水质情况适当施肥培水。一般采用尿素、过磷酸钙等化肥或复合 有机肥 培养水质。 4.1.5 使用方法 DB33/T 398.2 2015

8、 3 新塘施有机肥并结合使用化肥,老塘可施化肥。有机肥用量为 50 mg/L 100 mg/L,氮磷化肥比例(5 10):1,首次氮肥用量为 2 mg/L 4 mg/L,以后 2 d 3 d再施一次,用量减半,并逐渐添水。后期视 水质情况用光合细菌、 EM菌液调养水质,使用量 5 mg/L 10 mg/L。 4.1.6 施肥原则 施肥应遵循以下原则: 平衡施肥,提倡施用有机肥 ; 控制施肥总量,水中硝酸盐含量 4 0mg/L以下,透明度 25 cm 35 cm; 有机肥 应 经发酵熟化、无害化处理 ; 未经国家或省级农业部门登记的化学肥料不得使用。 4.2 蟹苗 4.2.1 来源 自然苗和人工

9、苗均可。自然海区的春季发汛期为 4月初 5月底,秋季苗发汛期 为 8月中下旬 10月底。人工培育的苗一般在 5月上中旬 6月份。 4.2.2 质量要求与运输 按 DB33/T 398.1 的 规定执行。 4.3 放养要求 择晴朗天气,上风头、多点放养,风浪大、阴雨天不宜放苗,同时注意养殖池与苗种来源地的盐度差应小于 3。 4.4 放养时间和密度 4.4.1 专养模式 分 夏季和秋季双茬养殖。夏季放养时间为 5月 7月;秋季放养时间为 9月 10月。放养密度见表 2。 表 2 池塘专养 模式 的放养密度表 专养模式 苗种规格 mm 放养密度 只 /667m2 夏季养殖 甲壳宽 10.0 23.0

10、 1000 1500 甲壳宽 23.1 36.0 800 1000 秋季养殖 甲壳宽 10.0 23.0 1500 2000 甲壳宽 23.1 36.0 1000 1500 4.4.2 混养模式 4.4.2.1 青蟹 -虾混养模式 5月中旬 6月份放养蟹苗 。以青蟹为主的青蟹 对 虾混养模式 , 4月中旬放养 中国对虾或南美白对虾虾苗;以青蟹为主的青蟹 脊尾白虾混养模式, 7月份放养脊尾白虾亲虾。塘内种植 1/5池塘面积的芦苇、大米草。 DB33/T 398.2 2015 4 4.4.2.2 青蟹 -贝类混养模式 蟹苗放养 时间 同 虾混养模式。 3月 4月播养缢蛏、泥蚶、青蛤等贝类;泥蚶、青

11、蛤养殖区设置拦网、缢蛏养殖区用盖网,养殖面积控制在滩面 20% 30%。 4.4.2.3 青蟹 -鱼混养模式 蟹苗放养 时间 同虾混养模式。一般套养鲻梭鱼等杂食性鱼类。每年在苗汛时间( 3月 5月)就可采捕到放养所需 的自然苗种。放养密度见表 3。 表 3 池塘 混 养模式 放养密度 表 混养模式 混养品种 青蟹放养规格 青蟹放养 密度 667 m2 混养品种规格 混养品种 放养密度 /667 m2 青蟹 -虾 对虾 C3以上 800 只 1000 只 0.6 cm以上 1万尾 2万尾 脊尾白虾 120尾 /千克亲虾 1千克 2千克 青蟹 -贝类 缢蛏 C3以上 800 只 1000只 300

12、0粒 /千克 4000粒 /千克 4万粒 泥蚶 400粒 /千克 2万粒 3万粒 青蛤 400粒 /千克 2万粒 3万粒 青蟹 -鱼 鲻梭鱼 C3以上 800 只 1000 只 5 cm以上 50尾 100尾 5 饲养管理 5.1 投饲 5.1.1 饲料种类 主要有寻氏肌蛤、红肉蓝蛤、鸭咀蛤、淡水螺蛳等小型贝类和小杂鱼虾,也可投喂专用配合饲料,饲料安全和卫生质量符合 NY 5072和 GB 13078规定。 5.1.2 投饲量 根据季节、天气、水温、潮汐、水质等环境因子,结合实际摄食情况,合理确定。一般投喂动物肉鲜重与青蟹个体大小关系见表 3。在水温低于 18 、高于 30 要减少投饲量, 1

13、2 以下 停止投饲。日投饲量见表 4。 表 4 动物肉鲜重日投饲率 甲壳宽 cm 日投饲率 % 3 4 30 5 6 20 7 8 15 9 10 10 12 11 5 8 DB33/T 398.2 2015 5 5.1.3 投饲方法 池四周均匀撒投,池中央不投。早晚各投一次,傍晚占总投饲量的 70%。 5.2 水质管理 5.2.1 换水 水位保持 1 m,高温期和低温期升至 1.2 m 1.5 m。小潮以添水为主,一般 3 d 4 d换水一次;大潮时 应 换水,日换水量 20% 30%,高温季节增至 50% 70%。大暴雨或台风过后,及时排出上层淡水,补充海水,避免纳入潮头水。 5.2.2

14、开机增氧 养殖中后期适时开机增氧。底增氧开机时间一般为: 10:00 12:00、 14:00 16:00、 22:00 24:00、4:00 6:00。 5.2.3 水质调节 视水质情况,养殖前期每隔 15 d 20 d泼洒光合细菌、 EM复合菌调节水质;后期枯草芽胞杆菌、蛭弧菌改善水质;水质老化时,用生石灰 25 mg/L或漂白粉 2 mg/L交替消毒水体; 大暴雨或台风过后用生石灰 25 mg/L消毒水体调节水体 pH。使 用消毒剂时停用微生物制剂。 5.3 日常管理 5.3.1 巡池 每天早晚各巡池一次,检查闸门、堤坝、防逃等设施 是否 完好,观察水色、水位、活动、摄食情况,及时清除残

15、饵、病死蟹。在雷雨前、闷热天的傍晚和日出前、下大雨后盐度突变时 , 应 加强巡池和观察。 5.3.2 测量与记录 定期测量水温、盐度、 pH值等理化指标和壳宽、体重等生长指标,并做好日常记录工作。 5.4 越冬管理 5.4.1 越冬时间 从池塘水温下降到 12 时开始,至翌年水温回升到 12 结束。 5.4.2 措施 越冬措施如下: a) 越冬前 1 个月,投喂优质鲜饵。 b) 过冬穴居前, 宜 降低水位 ,促使青蟹在塘底和塘沟两侧打洞穴居 。 c) 冬眠期加高水位。 d) 越冬后期( 3 月底左右)观察青蟹出洞 情况 ,水温 12 时开始少量投饲, 14 后适当增加投饲量。 6 病害防治 D

16、B33/T 398.2 2015 6 采取 “ 以防为主、防治结合、防重于治 ” 原则。青蟹养殖期间每隔 15 d 20 d消毒池水 1次,每半月投喂 VC、大蒜素等药饵 1 次 2 次。 VC使用量为 3% 5%,大蒜素为 2%。药物使用应符合 NY 5071规定。主要病害及防治方法见表 5。 表 5 养殖期间主要病害及防治方法 疾病名称 发病季节 症状 发病原因 治疗方法 黄水病 5 月下旬 6月初, 9月 10月 病蟹消瘦,体色暗,关节膜处呈黄色或浊白色,折断关节,可挤出浊白色的脓水,打开蟹盖,有浊白色组织液沉积,病蟹爬到塘堤或涂面上死亡。死亡率达 30% 80%。 盐度骤降、气温骤升,

17、引起弧感染菌 ( 1)及时排出低盐水更换新鲜海水;( 2)定期用生石 灰 25 mg/L或漂白粉 2 mg/L消毒;( 3)发病期用 0.3 mg/L二溴氯海因消毒水体 3 d, 按 5g/100kg蟹体重内服恩诺沙星 5 d 7 d。 黄黑斑病 6月 10月,高峰期 6月7月 背甲底部和螯足基部出现黄色或褐色的斑点,螯足活动机能力减或脱落,剖开甲壳检查,鳃部可见辣椒籽般大小的浅褐色异物。病程长死亡率高,仅次于黄水病。 收捕与运输过程甲壳受伤,导致细菌侵入 ( 1)换水;( 2)定期用生石灰 25 mg/L或漂白粉 2 mg/L消毒;( 3)已发病的塘用 0.2mg/L溴氯海因消毒水体 3 d

18、,结合 内服蟹病康 (主要成分:板蓝根、金银花、黄芪、连翘、黄柏等) 7 d;( 4)投喂鲜活饵料,并添加免疫增强剂。 纤毛虫病及丝状藻附着综合征 7 月 9月 体表长黄绿色及棕色绒毛状物,行动迟缓,晚期周身被附着物,鳃丝受损、呼吸困难,食欲减退、生长停滞、不蜕壳。发病率 90%、死亡率 20% 30%。 池水富营养化,纤毛虫及丝状藻附着 ( 1)换水;( 2)定期泼洒沸石粉 100 mg/L 150 mg/L;( 3)发病塘全池泼洒纤虫清 (主要成分:吖啶黄) ,第二天换水后用富氯消毒;( 4)投喂抗生素药饵。 蜕壳不遂症(白芒病) 10月 体液白浊,基节肌肉呈乳白色,折断步足会溢出白色粘液

19、。极易重复感染,死亡率 30% 80%。 温度骤降,环境突变引发的弧菌感染所致 ( 1)加注新水;( 2)前期全池泼洒 25 mg/L生石灰或 2 mg/L漂白粉;( 3)饲料中添加钙、甲壳素等;( 4)发病时用 0.2 mg/L海因 , 连用 2 d 3 d,同时结合内服蟹病康 5 d 7 d。 7 收获与运输 青蟹达到商品规格后,采用笼捕或干塘手捉法捕捞;捕获的青蟹用湿布或绳子捆绑,置于清洁海水中净化后,装筐运输。 8 标准化 养殖 技术模式图 参见本 部分 附录 A。 DB33/T 398.2 2015 7 A A 附 录 A (资 料性附录) 拟穴青蟹养殖技术模式图 拟穴青蟹养殖技术模

20、式图见图 1。 一、苗种选择 1、来源: 自然苗和人工苗均可。自然海区的春季发汛期为 4 月初 5 月底,秋季苗发汛期 为 8 月中下旬 10 月底。人工培育的苗一般在 5 月上中旬 6 月份。 2、质量要求: 壳硬、色青、规格整齐;活力强,反应灵敏;肢体完整,体表无外伤,无附着物 。仔蟹期以上。 二 、池塘专养模式: 分夏季和秋季双茬养殖 。 夏季放养时间为 5 月 7 月, 甲壳宽 10.0mm 23.0mm,放养 1000 只 /亩 1500 只 /亩 ; 甲壳宽 23.1mm 36.0mm,放养 800 只 /亩 1000只 /亩 。秋季放养时间为 9 月 10 月, 甲壳宽 10.0

21、mm 23.0mm, 放养 1500 只 /亩 2000 只 /亩 ;甲壳宽 23.1mm 36.0mm, 1000 只 /亩 1500 只 /亩 。 三 、混养模式: 1、青蟹 -虾混养模式: 5 月 6 月放养青蟹, 每 亩 放养 C3期以上仔蟹 800 只1000 只 。与对 虾混养, 4 月中旬 放养中国对虾或南美白对虾虾苗 1 万尾 2 万尾。与 脊尾白虾混养, 7 月放养 脊尾白虾亲虾 , 每 亩 放养 1kg 2kg。 2、青蟹 -贝类混养模式:蟹苗 时间与 放养量同与虾混养模式 。与缢蛏混养, 每亩 的放养规格 千克 3000 4000 粒,放养 4 万粒;泥蚶、青蛤规格每 千

22、克 400粒以内,放养 2 万粒 3 万粒。 3、青蟹 -鱼混养模式:蟹苗放养量同与虾混养模式,一般套养鲻梭鱼等杂食性鱼类,放养密度每 亩 面积 50 尾 100 尾。 图 A.1 DB33/T 398.2 2015 8 四 、饲养管理 : 1、饲料投喂:池四周均匀撒投,池中央不投。早晚各投一次,傍晚占总投饲量的 70%。 水温低于 18、高于 30减少投饲量, 12以下停止投饲。 2、水质管理:水位保持 1m 左右,高温期和低温期升至 1.2m 1.5m。小潮以添水为主,一般 3d 4d 换水一次;大潮时尽量换水 ,日换水量 20% 30%,高温季节增至 50% 70%。大暴雨或台风过后,及

23、时排出上层淡水,补充海水,避免纳入潮头水。 3、开增氧机:养殖中后期适时开机增氧。底增氧开机时间一般为: 10:00 12:00、14:00 16:00、 22:00 24:00、 4:00 6:00。 4、水质调节:养殖前期每隔 15d 20d 泼洒光合细菌、 EM 复合菌调节水质;后期枯草芽胞杆菌、蛭弧菌改善水质;水质老化时须消毒,使用消毒剂时停用微生物制剂。 五、病害防治: 采取“以 防为主、防治结合、防重于治”原则。青蟹养殖期间的防病措施:每隔 15d 20d 消毒池水 1 次,每半月投喂 VC、大蒜素等药饵 1 2 次。 VC使用量为 3% 5%,大蒜素为 2%。药物使用应符合 NY

24、 5071 规定。防治重点: ( 1) 5 月上旬 6 月上旬 、 9 月下旬 10 月下旬 ,重点 预防黄水病 。 10 15天用 0.3mg/L 二溴海因或双季铵盐络合碘 0.2mg/L 全池泼洒,同时结合内服 恩诺沙星 5d 7d。 ( 2) 6 月 7 月 ,重点 预防黄斑病 。 加强水质管理,定期用生石灰 25mg/L 清毒处理 ,内服 中药蟹病康 (主要成分:板蓝根、金银花 、黄芪、连翘、黄柏等)7d,控制发病。 ( 3) 7 月 9 月高温季节, 重点 预防寄生虫病 。 每 15 天用纤虫净 (主要成分:吖啶黄) 杀虫一次 ,第二天换水后进行消毒处理,再内服抗生素,控制病情。 ( 4) 10 月,温度骤降,环境突变,重点预防由弧菌感染所致蜕壳不 遂症 (白芒病)。重点加注新水、二溴海因消毒和内服中药蟹病康 5d7d。 六 、收获与运输 : 青蟹达到商品规格后,采用笼捕或干塘手捉法捕捞;捕获的青蟹用湿布或绳子捆绑,置于清洁海水中净化后,装筐运输 。 图 A.1(续 ) 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标准规范 > 地方标准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