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届河南省洛阳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卷.doc

上传人:proposalcash356 文档编号:346297 上传时间:2019-07-23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54.2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1届河南省洛阳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11届河南省洛阳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11届河南省洛阳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11届河南省洛阳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卷.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11届河南省洛阳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卷.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1届河南省洛阳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卷 单选题 2009年,某部门劳动生产率为每小时生产 3件商品,每小时平均创造的价值用货币表示为 270元,商品生产者甲的劳动生产率为每小时生产 2件。 2010年,该部门的劳动生产率提高了 50,甲的劳动生产率提高一倍。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甲生产者 1小时内创造的价值总量用货币表示为 A 60元 B 240元 C 180元 D 320元 答案: B 中国古代提倡 “天人合 ” ,主张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发展低碳经济就是在践行古人 “天人合一 ”的理念,这表明 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 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 传统文化是社会发展的推动力 文化对人

2、具有深远持久的影响 A B C D 答案: D 汉字,负载着我们民族的文化,传承给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汉字,高擎着中华民族的火炬,像璀璨的繁星在宇宙间辉映。由此可见 汉字是中华民族之魂 中华文化独树一帜,独领风骚 汉字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 汉字文化内涵丰富,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 A B C D 答案: B 截至 2010年 11月底,经文化部审批的两岸文化交流项目已达 1700余项,13000多人次,全年有望突破 15000人次。花开并蒂,芬芳两岸。这种文化交流 A有利于加深两岸人民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B有利于推动各民族文化走向融合、同 C说明我国各地区文化带有明显的民族特征 D体

3、现区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答案: A “十二五 ”规划建议指出 “提倡修身律己、尊老爱幼、勤勉做事、平实做人,推动形成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社会氛围。 ”下列选项中与 “我为人人、人人为我 ”倡导的思想道德不一致的是 A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 B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 C “无论何事,你们愿意人怎样待你们,你们也要怎样待人 ” D “兄弟登山、各自努力 ” 答案: D 恩格斯说: “推动哲学家前进的,决不像他们所想象的那样,只是纯粹思想的力量。恰恰相反,真正推动他们前进的,主要是自然科学和工业的强大而日益迅猛的进步。 ”这段话阐明了 具体科学的进步是哲学发展的基础

4、 哲学的发展是纯自然的过程 科学思想是事物发展的源泉 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 A B C D 答案: A 李白登金陵凤凰台中,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关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所蕴含的哲理是 A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B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 C世界上没有人不可认识的事物,只有尚未被认识的事物 D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 答案: B 我国古代哲学家陆九渊认为: “心即理,天下万物之理不外乎吾心,格物只需反省内求就可以。 ”下列选项中与这种观点体现的哲理一致的是 A “致吾心之良知者,致知也;事事物物皆得其理者,格物也。

5、” B “气之所 聚,理即在焉,然理终为主。 ” C “方动即静,方静即旋动。静即含动,动不舍静。 ” D “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 答案: A “日往则月来,月往则日来,日月相推而明生焉;寒往则暑来,暑往则寒来,寒暑相推而岁成焉。 ”与易传中这一观点体现的哲理一致的诗句是 A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B少年安能长少年,海波尚变为桑田 C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早逢春 D不经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 答案: B 中国画创作,以立意为先,许多绘画理论家都首先强调这一点。王维在山水论中说: “凡画山水,意在笔先。 ”张彦远说: “夫象物必在于形似,形似须全其骨气,骨气形似,皆本于立

6、意而似乎用笔。 ”下列关于中国画创意的理解正确的是 意是画家对物象在情感上的 “妙悟 ”,是画家本人的修养 意是画家对现实生活的丰富体察,也是画家创作经验的充分积累 意是画家本人的主观想象,遵循其自身的特殊规律 意在境先,境中有意,意中有境 A B C D 答案: A 杜威认为,实践就是人类应对环境的一种活动,这种活动 和动物适应环境的活动相比,没有本质的区别。杜威的观点否认了实践的 A客观物质性 B主观能动性 C社会历史性 D普遍性、基础性 答案: B 从 “开发 ”转向 “开放 ”,从 “打基础 ”步入 “快富民 ”,从 “工程项目大干快上 ”步入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从 “政策输血

7、 ”到 “形成造血机制 ”,西部大开发工作会议透露出新一轮开发的路径选择已开始 “转型 ”。这说明 转变思考问题的角度决定今后西部大开发的成效 思维的创新过程必定是一个对既往认识的摒弃过程 调动意识的自觉选择性是推动事物发展的重要条件 任何真理都是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A B C D 答案: D 2011年 1月 4日,中央财政投入 6亿元的承德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文化遗产保护工程正式拉开帷幕,在保持文物真实性和完整性的基础上,大力改善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的保护状况。保护文化遗产的文化意义在于 文化遗产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和经济开发价值 保护文化遗产能满足人们的物质需求 文化遗产对于民族文化的

8、传承具有重要作用 文化遗产对于展现世界文化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 A B C D 答案: C 2010年 10月 16日上午, “广州市宗教界城市文明志愿服务全民行动日暨为亚运祝福 ”活动正式启动。市佛教协会会长代表全市宗教界庄重承诺:将以主人翁的姿态,倾尽全力、竭尽所能为广 州亚运会提供最优质的宗教服务和志愿者服务。材料表明 我国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我国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就是保护信仰宗教的自由 正常的宗教活动可以为社会和谐做贡献 我国依法加强对宗教事务的管理 A B C D 答案: D 下图为 2010年 4月至 2011年 1月 7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变化走势图(美元人民币)。下列选项中对图的

9、解读正确的是 A点到 D点人民币汇率上升,有利于美国向我国出口 B点到 C点美元汇率上升,有利于我国向美国出口 C点到 D点这种状况如果持续,则有可能加剧中美贸易摩擦 与 B点相比, D点人民币汇率下降,说明我国金融市场不稳 A B C D 答案: A 赵某是一位农民,承包村里的土地种果树年收入 1万元。赵某的妻子开了一家小卖部,月收入 1500 元。赵某的儿子在一私营企业打工,月收入 2000 元,闲时炒股,收入 2万元。下列对赵 某一家人收入的认识正确的是 承包土地种果树的收入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炒股的收入属于按资本要素分配 开小卖部的收入属于按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成果分配,在私营企业打工的收

10、入属于按资本要素分配 承包土地种果树的收入属于按劳分配,炒股的收入属于财产性收入 开小卖部的收入属于按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成果分配,在私营企业打工的收入属于按劳动要素分配 A B C D 答案: C 漫画孵反映了 A投资项目越多收益越大 B无论哪种投资方式,都能够带来稳定的收益 C投资股票、基金和房地产能够规避风险 D当前,我国居民个人的投资方式呈现出多元化特点 答案: D 据新浪网一项调查显示,互联网上买过假货的人占 74。专家指出,我们要像爱护空气一样维护网络诚信、维护互联网交易平台的诚信环境。这是因为 诚实守信是现代市场经济正常运行必不可少的条件 经济活动参加者诚实守信就能维护良好的市场秩序

11、 企业是否诚信经营关系到企业成败 企业诚信经营就能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A B C D 答案: B 房价关乎民生, 2010 年国家采取有力措施遏制房价过快上涨。下列措施中,能有效遏制房价过快上涨的有 减少用地供应,抑制商品房供应量 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增加保障性住房建设 调整分配政策,大幅提高居民购买力 提高购买多套住房贷款利率,抑制投机性购房 A B C D 答案: B 西部大开发 10年间,国家在西部交通、能源等重点工程总投资达到 2 2万亿元,青藏铁路、西气东输、西电东送等大批重点工程建成;中央对西部地区扶贫资金和安排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补助分别累计达 598 1亿元和 1994亿元。这说

12、明,财政 是 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重要手段 为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提供物质文化保障 能有效地促进宏观经济的平稳运行 具有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功能 A B C D 答案: B 稳增长、调结构、转方式、保民生等是 2010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核心 议题。在这样的背景下,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增强宏观调控的针对性、灵活性、有效性,应该选择的具体政策是 加大财政对科技、新兴产业、 “三农 ”和民生等领域的支出 实施结构性减税,普遍减轻居民和相关行业、企业的税负 在货币总量控制下信贷投向针对不同行业领域有进有退 财政增税减支,提高银行利率,抑制社会总需求 A B C D 答案: A

13、2010年 9月,国务院出台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指导意见,推动东部沿海地区产业加快向中西部地区梯度转移。这有利于 支持市场充分发挥调节作用,消除东中西部地区的发展差异 缓解东部资源和成本压力,拓展发展空间,促进科学发展 发挥政府调控的基础性作用,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和共同富裕 形成合理的区域产业分工格局,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A B C D 答案: C 目前,中国的稀土资源储量占全球的 30,但贸易量占全球的 90。中国根据国内法对稀土产业采取必要的管理和限制,核心是保护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中国对稀土产业的管理措施符合国际规范和世贸规则,中国不会将稀土出口作为封锁手段。这表明 参与经济全球化要有

14、规则意识和利用规则的本领 我国耙坚持独立自主同参与经济全球化结合起来 我国对外开放坚持 “引进来 ”和 “走出去 ”相结合 发展对外经济关系要有经济安全的防范意识 A B C D 答案: A 2010年 10月 28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表决通过修改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法的决定,对代表履职提供了法律保障和要求。我国人大代表的主要职责是 代表人民利益和意志,依照宪法和法律赋予的各项职权,行使国家权力 保持和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听取和反映人民群众的意见和要求 作为国家权力机关决定国家和地方的重大事务 依法行政,对人民法院审理具体案件提出建议 A B C D 答案: A 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

15、开放以来,在中国共产党正确领导和全国人民大力支持下,民族区域自治地区的各族干部群众团结奋斗,艰苦 创业,使民族区域自治地区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这表明 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有利于加强民族团结,实现各民族的共同繁荣 我国各民族干群团结奋斗,艰苦创业已经实现了共同繁荣 从实践看,在我国各民族都应该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党的正确领导是加强民族团结和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重要保证 A B C D 答案: D 简答题 近年来,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了 10,对国际贸易增长的贡献率超过了 12。 2010年全球 70的增长由新兴市场国家贡献,其中 20左右来自中国。更为重要的是,面对 金融危机引发世界经

16、济濒临衰退,中国政府敢于担当,主动调整经济增长结构,积极与各国协调共担责任,使中国对世界的影响远远超过了经济范畴。改革开放初期, “中国需要世界 ”是中国的呼声,如今 “世界需要中国 ”正在得到国际社会越来越广泛的认同。 联系材料,运用国际社会的有关知识,说明为什么 “世界需要中国 ”得到国际社会越来越广泛的认同。( 8分) 答案: 沙尘暴属于自然灾害性天气。其发生需要有不稳定的气流、大风和沙尘源。目前,人类对气流、大风等自然现象是无法控制的,能够控制的只有尘源。沙尘暴不可能被消灭,增加林草植被可减少沙尘暴危害。专家研究表明,在同等的气候条件下,林草植被盖度达到 40以上,风沙活动就不显著,如

17、果林草植被盖度在 15 40 ,会有局部的风沙活动;低于 15的林草植被盖度,沙尘活动就比较频繁。 我国努力治理荒漠化和沙化土地。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实施 10年来,国家累计投资 95 1亿元,与 2001年相比,林草植被盖度由 44提高到 55,工程区地 表释尘量减少 1352万吨。该地区已经从沙尘暴加强区变为减弱区。 结合材料,说明在沙尘暴治理问题上应坚持哪些辩证唯物论的观点。( 7分) 答案: 综合题 2010 年 12 月 29 日国务院新闻办发布中国的反腐败和廉政建设白皮书,这是中国首次发表关于反腐的白皮书。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目前,已形成了由中

18、国共产党党内监督、人大监督、政府内部监督、政协民主监督,司法盐督、公民监督和舆论监督组成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监督体系。各监督主体既相对独立,又密切配合,形成了整体合力。 中国国家统计局的民意调查结果显示, 2003年至 2010年,中国公众对反腐败和廉政建设成效的满意度平稳上升,从 51 9提高到 70 6,公众认为消极腐败现象得到不同程度遏制的比例,从 68 1上升到 83 8。国际社会也给予积极评价。 材料二 中国大力开展廉政文化建设,弘扬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社会风尚。制定关于加强廉政文化建设的意见,推动廉政文化进机关、社区、家庭、学校、企业和农村。注重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中的廉政文化精华,

19、以文学艺术、影视作品、书画展览和公益广告等形式表现廉政文化的丰富内涵,推出一批 主题昂扬向上、时代特色鲜明、体现人文关怀的优秀廉政作品。通过这些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喜闻乐见的廉政文化活动,歌颂了中华民族崇尚廉洁的优良传统,展示了廉政建设的丰硕成果,推进了廉政文化建设深入开展。 ( 1)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分析我国在反腐败和廉政建设中重视人大监督、公民监督和舆论监督的理由。( 8分) ( 2)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中国是怎样开展廉政文化建设的 ( 8分) 答案: 材料一 2010年前三季度我国东部、中部、西部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单位:元) 注:从不同群体之间看,高收入阶层 财富增长较

20、快,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奢侈品消费国;另一方面,我国绝对贫困人口超过 4000万人,低收入群体还有2 6亿人。 材料二 我国对 “效率与公平关系 ”认识的变化: 改革开放前,平均主义分配体制严重制约了效率的提高,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提出 “效率优先,兼顾公平 ”,推动了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针对贫富差距拉大的趋势,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适时提出要 “更加注重社会公平 ”。 针对目前的收入差距不合理主要是初次分配领域的问题,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 ” 党的十七届 五中全会通过的 “十二五 ”规划建议追求 “民富 ”,主张实现 “两个同步 ”增长。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这促进了人民生活质量和水平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明显改善,促进了人的全面发展。 ( 1)从经济生活角度,说明如何解决材料一中反映出的问题 ( 7分) ( 2)结合我国对 “效率与公平关系 ”认识的变化,说明人类追求和发展真理的特点。( 6分) ( 3)有人认为 “社会的发展必然带来人的全面发展 ”。运用文化生活知识简要评析这一观点。( 6分) 答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