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学年福建三明一中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上传人:amazingpat195 文档编号:348481 上传时间:2019-07-23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224.1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2013学年福建三明一中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2012-2013学年福建三明一中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2012-2013学年福建三明一中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2012-2013学年福建三明一中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2012-2013学年福建三明一中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012-2013学年福建三明一中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读图,回答问题。 【小题 1】该图能正确表达出的区域特征是 ( ) A区域具有一定的面积、形状和边界 B区域内部特定性质的相对一致 C区域可划分为下一级区域 D区域的边界是明确的 【小题 2】半干旱地区多是草原牧区,湿润、半湿润地区多是农业区,这反映出地理环境影响着区域的 ( ) A发展水平 B生活特点 C发展方向 D发展条件 答案: 【小题 1】 B 【小题 2】 C 【小题 1】本题考查区域特征。针对图中分析的特征,其中正确的是 B项。 【小题 2】区域的地理环境特征决定了区域的发展方向。选择 C项。

2、森林和湿地都是地球上重要的生态系统,对环境有重要影响。据此回答问题: 【小题 1】热带雨林对水圈的影响,主要体现在: ( ) A调节全球气候 B调节大气中的碳氧平衡 C调节全球水平衡 D形成各种流水侵蚀地貌 【小题 2】湿地遭到破坏后,对当地气候的影响是: ( ) A气温变高,湿度变小 B气温日较差、年较差变大,气候变干 C气温变低,湿度变小 D气温年较差变大,日较差变小、气候变干 答案: 【小题 1】 C 【小题 2】 B 【小题 1】雨林的全球性环境效应对水圈是的影响是影响全球水循环和水平衡。选择 C项 。 【小题 2】本题考查湿地对气候的影响。正确的是 B项。 某调查小组对某地方圆 10

3、00 米范围内进行了生态调查,其生态状况如图示。据此回答问题 【小题 1】最可能形成该地这种生态特征的人类活动是 ( ) A滥采矿产 B滥垦耕地 C滥伐森林 D过度放牧 【小题 2】该生态现象最可能出现在 ( ) A云贵高原 B江南丘陵 C内蒙古高原 D黄土高原 答案: 【小题 1】 D 【小题 2】 C 【小题 1】根据图中信息可知,以井为中心地有水源的位置,周围是草地,水源中心荒漠化严重,水源是过度放牧造成的。选择 D项。 【小题 2】以畜牧业为主的地理位置可能是内蒙古高原。选择 C项。 图为我国西北地区某地。读图回答问题 【小题 1】读图,与长江中下游平原比较,该区域突出的优势是 ( )

4、 A交通便利 B水源充足 C土壤肥沃 D日照充足 【小题 2】该地区适宜发展的农业生产类型是( ) A商品谷物农业 B大牧场放牧业 C河谷绿洲农业 D企业化种植 园农业 【小题 3】该地区在农业发展过程中带来的最严重的生态问题是 ( ) A水土流失 B土地荒漠化 C土壤酸化 D水资源遭受污染 答案: 【小题 1】 D 【小题 2】 C 【小题 3】 B 【小题 1】我国西北地区农业生产的优势就是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选择 D项。 【小题 2】该地利用高山冰雪融水发展绿洲农业和灌溉农业。选择 C项。 【小题 3】西北地区气候干旱,水资源地区,人口活动不当容易造成土地荒漠化和盐碱化。选择 B项。

5、山西煤炭资源丰富,全省国土面积 15.7万平方千米,含煤面积 5.7万平方千米,占近 40%。全国第三次煤田预测资料显示,截止 1996年末,全省煤炭累计探明储量 2662亿 t,占全国 27%。山西煤炭品种齐全,煤质优良,开发条件优良。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小题 1】水资源短缺是制约山西省经济发展最主要的因素,下列解决山西省水资源短缺的措施中可行的是 ( ) 调水 削减工业生产规模,减少工业用水量 大量移民到南方水资源丰富的地区,减少居民生活用水量 改进生产技术,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 A B C D 【小题 2】山西省煤炭资源丰富,产量大,但经济发展水平却较低,其重要原因是 (

6、 ) A能源工业投资比重较小,新兴工业投资比重过大 B汽车工业投资比重较大,煤炭工业投资比重较小 C工业结构长期以单一原煤生产和输出为主,煤炭产品产业链短 D煤质量不高,市场需求量小,无人购买 【小题 3】关于山西省煤炭基地建设,叙述正确的有 ( ) 煤炭资源丰富,地理位置适中 交通发达,水资源非常丰富 新建铁路大秦线,目的是为了提高晋煤外运的能力 扩大煤田面积,增加煤炭储量 A B C D 【小题 4】围绕能源开发,山西省构建的产业链是( ) 煤一电一铝 煤一焦一化 煤一气一液 煤一铁一钢 煤一电一钢 A B C D 【小题 5】山西省产生生态环境问题的根源是( ) A露天开采 B矿区道路的

7、铺设 C开矿井巷道的建设 D重化工业为主的产业结构 答案: 【小题 1】 D 【小题 2】 C 【小题 3】 B 【小题 4】 C 【小题 5】 D 【小题 1】水资源短缺的解决措施就是 “开源、节流 ”。选择 D项。 【小题 2】造成山西经济水平低的原因是产业结构单一。选择 C项。 【小题 3】山西煤炭基地建设主要从扩大开采量,提高运输能力,煤炭深加工等方面。选择 B项。 【小题 4】山西煤炭深加工,形成三条产业链。分别是煤一电一铝、煤一焦一化、煤一铁一钢。选择 C项。 【小题 5】山西因为煤炭资源丰富,发展重化工业,造成环境污染严重。选择D项。 读植被、风速与输沙率的关系图,回答问题。 【

8、小题 1】图中反映出 ( ) A同一风速条件下,输沙率与植被呈负相关 B同一植被条件下,输沙率与风速呈负相关 C在植被覆盖率为 10% 20%时,风速对输沙率的影响较小 D输沙率与植被、风速的关系不明显 【小题 2】由图可知,防治荒漠化的有效措施是 ( ) A合理利用水资源 B小流域综合治理 C设置沙障固沙 D恢复天然植被 答案: 【小题 1】 A 【小题 2】 D 【小题 1】根据图中信息可知,植被越好,输沙越小。正确的是 A项。 【小题 2】由于植被越好,输沙越小,所以防治荒漠化有效的措施是植树造林,恢复植被。选择 D项。 热带雨林是现存比较完好的原始森林之一,但是正不断遭受人为的破坏,回

9、答问题 【小题 1】热带雨林中保存生物化学物质的最主要载体是 ( ) A土壤 B枯枝落叶 C水体 D植物 【小题 2】导致亚马孙地区雨林破坏的人类活动包括 ( ) 过度的迁移农业 开辟大型农牧场 商业性伐木 采矿、水利、修路、城镇建设 战争、灾荒、森林大火 旅游、游乐设施建设 A B C D 答案: 【小题 1】 D 【小题 2】 A 【小题 1】雨林的脆弱性就是养分集中在植物体内,土壤很贫瘠。选择 D项。 【小题 2】雨林的破坏从过度的迁移农业、开辟大型农牧场、商业性伐木、采矿、水利、修路、城镇建设等方面破坏。选择 A项。 区位指数是综合了区域发展的资源、环境、交通、能源、劳力、经济、科技、

10、政府管理等多项自然、社会指标的量化参数。读 “我国区位指数分布图 ”,回答问题: 【小题 1】关于图中区位指数的说法,正确( ) A我国区位指数由南部向北部递减 B我国东部沿海省份区位指数较高的主要原因是资源丰富 C甲地区位指数大于 40,的主要原因是地理位置优越 D丙地区区位指数较低,其主要原因是自然条件恶劣 【小题 2】乙地区的区位指数小于 10,其主要原因是( ) 气候恶劣 水资源丰富 劳动力丰富 环境脆弱 A B C D 答案: 【小题 1】 C 【小题 2】 B 【小题 1】根据题意了解区位指数的含义,其中丙位于南方低山丘陵地区,土壤呈酸性,生产力低下。选择 C项。 【小题 2】乙位

11、于西部地区,自然环境恶劣。正确的是 B项。 该图为 “我国江南丘陵某地地形结构和农业用地结构的饼状图 ”。对比分析回答问题。 【小题 1】造成该地农业用地结构不合理的主要原因是( ) A过度开垦 B过度放牧 C过度樵采 D过度养殖 【小题 2】该地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出路在于( ) A缓坡退耕,发展大牧场放牧业 B修建梯田,扩大水稻种植面积 C全面封山育林,改善生态环境 D调整农业结构,发展立体农业 答案: 【小题 1】 A 【小题 2】 D 【小题 1】根据图中信息可知,从地形方面是平原面积小;从政治结构可知以种植业为主,所以是过度开垦。选择 A项。 【小题 2】根据问题分析可知,过度开垦造

12、成生态问题,所以调整产业结构,可持续发展。选择 D项。 以下材料是 20世纪下半叶我国强沙尘暴发生频率与土地沙化速度统计表,据此回答 50年代 60年代 70年代 80年代 90年代 强沙尘暴次数 5 8 13 14 23 土地沙化速度 (平方千米年 ) 1560 2100 2460 【小题 1】表中显示我国的土地沙化速度在不断加快,其原因可能是 A我国气候有变干的趋势 B南方北回归线附近地区出现沙化地区 C长江中上游地区毁林现象严重 D西北干旱地区生态环境的进一步恶化 【小题 2】为了制止强沙尘暴次数增多和沙化速度加快的趋势,我们应采取的积极有效措施是 A开采地下水灌溉,变沙地为耕地和草地

13、B在干旱地区减少耕地,扩大牧场,发展畜牧业 C采取适当办法调整当地产业结构,以减轻生态环境的压力 D禁止干旱地区任何经济活动的开展,以保护当地脆弱的生态环境 答案: 【小题 1】 D 【小题 2】 C 【小题 1】沙漠的源头在我国西北地区,所以沙漠化的加剧是由于西北地区生态恶化造成的。选择 D项。 【小题 2】本题考查荒漠化问题的防治措施。正确的是 C项。 读巴西的人口分布图 ,回答问题: 【小题 1】巴西热带森林得以保存的原因主要是: ( ) A人口稀少,开发较晚 B高温多雨,森林恢复更新速度快 C当地早期的环保政策 D当地土著居民合理的农业生产 【小题 2】亚马孙热带雨林被毁的根本原因是:

14、 ( ) A亚马孙横贯公路的修建 B人口剧增和贫困 C森林大火 D商业性木材采伐 答案: 【小题 1】 A 【小题 2】 B 【小题 1】亚马孙流域的热带雨林是因为环境恶劣,人口稀少,开发较晚才保留下来。选择 A项。 【小题 2】导致雨林破坏的根本原因是人口的增加和贫困。选择 B项。 该图为 “某流域河流分布图及其干流河床对应的剖面图 ”。读图回答问题。 【小题 1】计划开发河流的水能,修建大坝的最理想的位置是( ) A a处 B b处 C c处 D d处 【小题 2】该流域的洪水危害最易发生的河段是( ) A a处 B b处 C c处 D d处 【小题 3】该河流域植树造林,植被主要的生态功

15、能是( ) A防风固沙 B调节气候 C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D美化环境 答案: 【小题 1】 C 【小题 2】 D 【小题 3】 C 【小题 1】水能的开发条件一是流量大小;一是地势落差。选择 C项。 【小题 2】洪涝的发生位置在河流的下游,地势低平,流量大,容易形成洪涝灾害。选择 D项。 【小题 3】河流上游植树造林的作用主要是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选择 C项。 2004年中国有可能成为世界上继美国之后的第二大石油进口国。下列措施中,从 “开源 ”方面能有效保证我国 “石油安全 ”的措施有( ) 大力在海外投资石油开发和经营 加速研究开发石油替代产品 建立国家石油战略储备库 建立多元化的石油进口

16、渠道 加速国内石油资源的勘探与开采 A B C D 答案: B 下列能克服河、湖、沼泽和土壤黏重等不利条件的因素是: ( ) 船作为交通工具被广泛使用 陆路交通的发展 农业生产工具的改进 小麦的种植 A B C D 答案: C 受地理环境影响,我国南北方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地域文化,比如我国北方地区冬季穿衣比较厚重,而南方穿衣相对比较单薄。关于南北方地域差异表述错误的是 ( ) A饮食方面南米北面 B建筑方面南尖北平 C历史交通方面南船北马 D气象灾害方面南旱北涝 答案: D 长江中下游平原的发展历程说明 ( ) 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基本不变 制约区域发展的地理因素不可能促进区域发展

17、地理环境对人类的影响,与科技水平的提高息息相关 区域要想持续发展,必须不断的克服不协调因素,寻找新的发展空间 A B C D 答案: B GIS中不同类型的地理空间信息储存在不同的图层上,叠加不同的图层可以分析不同要素的相互关系。据此回答问题。 【小题 1】下列叙述属于 GIS系统的是( ) A需要航天传感器 B其运载工具有飞机、卫星、火箭等 C运用计算机建立空间模型和数据模型 D确定某地精确的经、纬度 【小题 2】城市地域结构图层与城市人口分布图层的叠加,应用的项目最好是( ) A 城市交通道路网的布局 B 预测城市洪涝灾害的发生 C 预测城市降水变化趋势 D 估算城市工农业生产总值 【小题

18、 3】对 1995年与 2004年城市土地利用图层进行分析,最可能出现的变化是( ) A城市交通流量的变化 B城市商品零售价格的变化 C城市地域结构的变化 D城市居民人均收入的变化 答案: 【小题 1】 C 【小题 2】 A 【小题 3】 C 【小题 1】 GIS主要是分析处理、建模、建立数据库等。选择 C项。 【小题 2】考虑城市的结构和人口分布,主要利用的是交通的分布特征。选择A项。 【小题 3】城市的土地利用结构的变化反应城市的地域结 构的变化。选择 C 项。 2010年我国能源生产总量和消费总量分别为 106988万吨标准煤、 150297万吨标准煤。读该图回答问题。 【小题 1】图示

19、期间,能源生产与消费结构的变化为 ( ) A煤炭消费量的比重增加最多 B天然气生产量的比重变幅最大 C 1995年,煤炭生产量所占比重低于消费量所占比重 D 1990年,石油生产量和消费量所占比重相近 【小题 2】关于我国能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以煤炭消费为主的状况已经改变 B天然气消费呈下降趋势 C因消费量少于生产量,原油可以大量出口 D水电生产呈增加的趋势 答案: 【小题 1】 D 【小题 2】 D 【小题 1】根据图中信息可知,煤炭比重下降,石油的生产曲线与消费曲线相当。正确的是 D项。 【小题 2】根据图中信息可知,水电的曲线上升。正确的是 D项。 读美国田纳西河流域的综合开发

20、与治理示意图 ,回答问题。 【小题 1】该河流开发的核心环节是 ( ) A发电 B防洪 C养殖 D梯级开发 【小题 2】该核心环节对流域的有利影响是 ( ) 有利于整个流域进行有效的防洪调度 提高了流域内的通航能力 为区域开发提供了充足的电力供应 可根本上防治流域内的环境污染 A B C D 答案: 【小题 1】 D 【小题 2】 A 【小题 1】根据已知信息可知,田纳西河综合开发的核心是梯级开发。选择 D项。 【小题 2】对田纳西河流域梯级开发,实现流域防洪、航运、发电等综合效益。选择 A项。 该图左图为我国某区域地土地利用现状,右图为未来土地利用趋势,读图回答问题。 【小题 1】从图中信息

21、分析,远期预测该地区土地利用和植被类型发生变化的原因最有可能是 ( ) A改变了灌溉条件,变旱地为水田 B发展农业科技,引进优良水稻品种 C大气环流改变,降水明显增加 D平均气温有所提高,热量增加 【小题 2】图中反映出的变化,给本地区带来的影响是 ( ) A引起地貌变化的内力作用增强,外力作用减弱 B农业结构得到调整,经济水平显著提高 C地表径流可能变化,河流结冰期缩短或消失 D生态一定得到改善,将朝着良性循环的方向持续发展 答案: 【小题 1】 D 【小题 2】 C 【小题 1】根据图中信息可知,该地由种植小麦变化为种植水稻的变化,可能是由于全球变暖的影响造成热量增加。选择 D项。 【小题

22、 2】由于全球变暖造成对水循环的影响,气温上升,热量增加对环境的影响。选择 C项。 读图我国北方某地区的部分资料,回答问题。 【小题 1】上述资料表明导致该地区近十年来粮食平 均亩产量下降的主要原因是 ( ) A “退耕还牧 ”的面积增大 B毁林开荒现象严重 C气候发生异常,出现水旱灾害 D人口增长过快 【小题 2】目前该地区生态环境面临的最主要问题是 A风沙危害严重 B水土流失加剧 C物种减少 D土壤盐碱化加剧 【小题 3】针对该地区最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应采取的措施是 ( ) A退耕还林 B退耕还牧 C退耕还湖 D修建水库 答案: 【小题 1】 B 【小题 2】 B 【小题 3】 A 【小

23、题 1】根据图表信息可知,植被覆盖率减小,耕地面积增加,河流含沙量增加等信息分析可知是由于破坏植被,毁林开荒。选择 B项。 【小题 2】由于植被破坏,造成水土流失,河流含沙量增加。选择 B项。 【小题 3】由于是毁林开荒造成水土流失现象严重,所以改善生态环境就是退耕还林,保护植被。选择 A项。 加快能源开发,是保证我国能源安全的重要举措之一。回答问题 【小题 1】上图是 “煤变油 ”工艺流程示意图。目前,我国正在内蒙古自治区启动 “煤变油 ”工程,其主要布局理由是 ( ) A区域内石油资源十分短缺 B区域内煤炭资源十分丰富 C区域内科技力量强大 D区域内输油管道密集 【小题 2】从图示信息看,

24、内蒙古自治区 “煤变油 ”工程实施的主要制约因素是 ( ) A工艺流程复杂 B环境污染严重 C水资源短缺 D消费市场狭小 【小题 3】我国启动 “煤变油 ”战略的重要意义表现为( ) 我国的煤炭资源大量过剩 改善我国的环境质量 减轻我国对国际市场中石油产品的依赖程度 缓解我国铁路运输紧张的状况 A B C D 答案: 【小题 1】 B 【小题 2】 C 【小题 3】 B 【小题 1】根据内蒙古的资源特征可知,有丰富的煤炭资源,所以发展 “”煤变油。选择 B项。 【小题 2】由于煤变油需要大量的水源,内蒙古地区水资源短缺,所以是制约发展使得主要因素。选择 C项。 【小题 3】对煤炭的深加工的意义

25、从生态环境、经济效益、交通、对外依赖程度等分析。选择 B项。 综合题 读下面水分含量对玉米叶子反射率的影响图,回答问题。( 6分) (1)据图可知,玉米叶子水分含量与反射率的关系是 _(正或负相关 ),要监测玉米缺水的状况,首要采用的现代化技术是 _。 2分 A全球定位系统 (GPS) B地理信息系统 (GIS) C遥感 (RS) D决策支持系统(DSS) (2)监测玉米含水量变化,主要是通过监测玉米的 _来判断玉米的生长状况 1分 A电磁波特征 B种植密度 C种植面积 D形状特征 (3)玉米反射率较高的波段为 ( )1分 A 0.9um-1.2um B 1.5um-1.9um C 2.1um

26、-2.3um D 0.5um-0.7um (4)依据上述原理,举例说明遥感在现代农业中的应用。 2分 答案: (1)负相关 C (2)A (3)A (4)通过监测农作物叶子含水量及时监测农作物旱涝情况,为科学用水提供信息,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分析农作物的生长状况,估计农作物产量。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9分) 山西省是我国的产煤大省,为了建成全国性的能源基地,山西省做出了多条努力措施,为了减少污染,扩大经济效益,凭借自身优势,构筑多条产业链,加强煤炭的加工和转化。 ( 1)山西省结合全区 、 等资源优势,围绕能源开发,构建了三条产业链,其中输出化工产品的产业链是 。( 3分) ( 2)山西

27、发展有色金属工业的区位优势是什么?( 2分) ( 3)山西省电力投资比重接近了煤炭投资,有何优点?( 2分) ( 4)山西省一直是我国的煤炭大省,却没能成为经济强省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分) 答案:( 1)铝土矿、铁矿( 2分) 煤一焦一化 ( 1分) ( 2)铝土矿丰富 能源丰富( 2分) ( 3)改善能源工业结构;减轻煤炭外运压力( 2分) ( 4)工业结构长期以单一原煤生产和输出为主,价格低,经济效益差( 2分) 甲、乙、丙三图为世界 著名大河的地理示意图,读图回答。 (12 分 ,每空 1 分 ) ( 1)甲图所示的是 河;乙图所示的是 _河 ,丙图所示为密西西比河支流俄亥俄河上流程

28、最长、水量最大的支流 。 ( 2)甲图所示河流径流量相对较小,因为该河大部分流经 _气候区,导 致该流域内水资源供不应求,甚至引发纷争。而乙图所示河流径流量最大,因为该河大部分 流经 _气候区。 ( 3)乙图所示河流域是世界最大的 _林区,该地区森林被毁的根本原因是 _导致发展需求和 _国家的无度需求及跨国 投资手段。 ( 4)丙河的开发以 _作为核心,它的综合开发,带来了 _、 _、 _、灌溉、养殖、旅游 和调节气候等效益。 答案:( 1)尼罗 亚马孙河 田纳西河 ( 2)热带沙漠 热带雨林 ( 3)热带雨林 人口增长和贫困 发达 ( 4)河流的梯级开发 防洪 发电 航运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

29、问题( 13分) 材料一 :左图我 国西北地区沙漠、沙地分布同内蒙古某县人口增长与其荒漠化发展统计图 材料二:右图为我国西北地区常见的一种地表形态图 统计图中反映 30年代以来西北地区人口、耕地与荒漠化变化的特点是 _ _ 。 分析西北地区易出现土地荒漠化的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 解决地区荒漠化问题必须使人口发展与社会经济发展保持在 _和_承载力之内。 读材料二下图可知该地区盛行风的是 _风, Q 点对 P点的相对高度( H)最 大可以达到( m) _ A 40 H 41 B 49 H 50 C 59 H 60 D 60 H 61 近年来,我国沙尘暴天气频繁发生, 有可能引起沙尘暴天气系统: 答案

30、: 人口增长快,耕地扩大,荒漠化面积扩大( 3分) 自然原因:地处干旱、半干旱地区,降水少,蒸发强,植被少,生态环境脆弱。( 2分)人为原因:人口增长快,人口压力大;人类活动不当,对土地资源、水资源的过度使用和不合理使用,过度放牧与垦殖等;片面追 求经济增长,农业、牧业发展超过环境承载力。( 3分) 资源、环境( 2分) 西北风( 1分) C( 1分) 冷锋 1分 分析我国北方地区某地 1970年和 1980年的有关统计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0分) 统计项目 耕地面积 (万公顷) 森林覆盖率( %) 气温年较差( ) 年降水量 ( MM) 河流含沙量( %) 人口(万人) 1970年 4 1

31、8 33 430 1.5 30 1980年 4.4 10 38 370 4.5 35 ( 1)该地区 1970-1980年间,土地利用构成明显的变化是,耕地增加了 %,森林覆盖率减少了 %。根据表格所示,森林减少的原因可能是 。 ( 2)该地区人均耕地是减少了还是增加了? 。 相差了 % ( 3)该地区的自然环境条件发生了怎样的改变? ( 4)分析上表,说说本地区环境发生变化的主意原因是什么? 答案:( 1) 10 8 毁林开荒 ( 2)减少了 0.76 ( 3)森林锐减;气候恶化(年温差增大,年降水减少);水土流失严重(河流含沙量增加了两倍) 3分( 4) 人口增加,为满足生存和生产的需要对资源进行掠夺式开发; 毁林开荒,导致森林锐减,森林调节气候,保持水土的作用大大减弱 2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