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学年内蒙古巴市一中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上传人:吴艺期 文档编号:348550 上传时间:2019-07-23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74.3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2013学年内蒙古巴市一中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12-2013学年内蒙古巴市一中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012-2013学年内蒙古巴市一中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2012-2013学年内蒙古巴市一中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2012-2013学年内蒙古巴市一中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012-2013学年内蒙古巴市一中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氨基酸通式中的 R基不同,决定了 A生物种类不同 B肽键数目不同 C氨基酸的种类不同 D蛋白质的种类不同 答案: C 试题分析:氨基酸结构通式: R | NH2 CCOOH | H 由此可见, R基不同决定了氨基酸的种类不同。 考点:本题考查氨基酸的结构通式。 点评:掌握氨基酸的结构通式,可以帮助考生理解蛋白质形成过程。本题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属于容易题。 关于有氧呼吸的特点(与无氧呼吸相比),下列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A需要多种酶参与 B释放二氧化碳 C分解有机物不彻底 D生成大量的 ATP 答案: C

2、试题分析: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区别和联系: 项目 有氧呼吸 无氧呼吸 区别 进行部位 第一步在细胞质基质中, 然后在线粒体 始终在细胞质基质中 是否需 O2 需氧 不需氧 最终产物 彻底氧化产物 CO2 H2O 不彻底氧化产物酒精、 CO2或乳酸 可利用能 大量( 1255KJ) 少量( 61.08KJ) 联系 把 C6H12O6-2丙酮酸的第一阶段相同,都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 考点:本题考查细胞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相关知识 点评:此类试题,考生需要掌握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异同。本题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理解能力。 将酵母菌培养液进行离心处理。把沉淀的酵母菌破碎后,再次离心处理为只含有酵母菌细

3、胞质基质的上清液和只含有酵母菌细胞器的沉淀物两部分,与未离心处理过的酵母菌培养液分别放入甲、乙、丙 3个试管中,并向这 3个试管内同时滴入等量、等浓度的葡萄糖溶液。在有氧的条件下,最终能通过细胞呼吸产生 CO2和 H2O 的试管是 A甲 B丙 C甲和乙 D丙和乙 答案: B 试题分析:有氧呼吸的过程及场所: 第一阶段(在细胞质基质中): C6H12O62 丙酮酸 2ATP 4 H 第二阶段(在线粒体基质中): 2丙酮酸 6H2O6CO 2 20 H 2ATP 第三阶段(在线粒体内膜上): 24 H 6O212H 2O 34ATP 根据题意,甲试管只含有酵母菌的细胞质基质,只能完成有氧呼吸第一阶

4、段的反应,产物是丙酮酸和 H;乙试管只含有酵母菌细胞器,不能进行有氧呼吸;丙试管中含有完整的酵母细胞,可以进行有氧呼吸全过程,产物是 CO2 和 H2O。 考点:本题考查有氧呼吸的过程。 点评:解决这类问题,学生需要掌握有氧呼吸各阶段的场所、反应物和产物。本题意在考查学生对该知识的识记能力和理解应用能力。 光合作用中形成 ATP的部位是 A叶绿体外膜 B叶绿体内膜 C叶绿体基质 D类囊体薄膜 答案: D 试题分析:光合作用分为光反应和暗反应。光反应过程中的物质变化包括水的光解和 ATP的形成,而光反应的场所在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上,所以光合作用中形成 ATP的部位是类囊体薄膜。 考点:本题考查光

5、合作用过程。 点评:对于此类试题,学生只需记住相关知识即可。本题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属于容易题。 科学家用含有 14C的二氧化碳来追踪光合作用中的碳原子,这种碳原子的转移途径是 A二氧化碳 叶绿素 ADP B二氧化碳 叶绿体 ATP C二氧化碳 乙醇 糖类 D二氧化碳 三碳化合物 糖类 答案: D 试题分析:光合作用包括光反应和暗反应,其中暗反应过程中的物质变化包括 : (1)CO2固定: CO2 C5 2C3 (2) C3的还原: 2C3 ( CH2O) + C5 所以光合作用中碳原子的转移途径是:二氧化碳 三碳化合物( C3) 糖类等有机物( CH2O)。 考点:本题考查光合作用过程中

6、碳原子的转移途径 . 点评:对于此类试题,学生需掌握光合作用暗反应过程中的物质变化。本题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理解分析能力。 下图是利用小球藻进行光合作用实验的示意图。图中 A物质和 B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的比是 A 1:2 B 9:8 C 2:1 D 8:9 答案: D 试题分析:根据光合作用光反应过程中的物质变化可知,光合作用释放的 O2中的氧来自 H2O,由此可知图中 A物质是 O2(相对分子质量为 32), B物质是18O2(相对分子质量为 36),所有 A物质和 B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的比是 8:9。 考点:本题考查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 点评:对于此类考题,学生需要掌握光合作用产生的

7、O2来自反应物 H2O,本题意在考查学生对该知识的理解应用能力。 叶绿体与线粒体在结构和功能上的相同点是 具有双层膜; 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产生氧气; 水作为生理功能的一种原料; 含有 DNA; 内部含有酶 。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涉及到两种重要的细胞器。线粒体普遍存在于真核细胞中(动植物都有,机能旺盛的含量多),呈粒状、 棒状,具有双膜结构,内膜向内突起形成 “嵴 ”,内膜和基质上都有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能进行有氧呼吸分解有机物(水参与反应)并释放能量,含少量的 DNA、 RNA。叶绿体只存在于植物的绿色细胞中,呈扁平的椭球形或球形,双层膜结构。基粒上有色素,基质和

8、基粒中含有与光合作用有关的酶,能进行光合作用(水参与反应)制造有机物、释放氧气并储存能量,含少量的 DNA、 RNA。 考点:本题考查线粒体和叶绿体的相关知识。 点评:线粒体和叶绿体是与新陈代谢相关的两种非常重要的细胞器,在考题中出现的频率很高,需要考生重视对相关知识的记忆和理解,并能对该知识进行归纳总结。本题属于中等难度题。 从绿叶中提取色素,选取的最佳叶片应是 A肥嫩多汁的叶片 B革质叶片 C刚刚长出来的小嫩叶 D鲜嫩,颜色浓绿的叶片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试验中,对所选取的材料要求是:易取材、色素含量高且易分离。 考点:本题考查 “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 ”。 点评:本题意在考查考

9、生选取实验材料的能力和实验探究能力。 绿叶中的色素能够在滤纸上彼此分离开的原因是 A色素提取液中的不同色素已经分层 B阳光的照射使各种色素能彼此分开 C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 D无水乙醇使色素溶解并且彼此分离的扩散速度不同 答案: C 试题分析:各种色素都能溶解在层析液(有机溶剂)中,但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溶解度大的色素分子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得快,反之则慢,所以不同色素可以在滤纸上因扩散速度不同而分开,各种色素分子在滤纸上可形成不同的色素带。由此可见,绿叶中的色素能够在滤纸上彼此分离开的原因是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 考点:本题考查 “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 ”的原理。 点评

10、:本题意在考查考生对该实验原理的理解能力。 提取和分离叶绿体中色素的实验中,正确的操作顺序应该是 A进行纸层析 制取滤液 在滤纸条上画线 将实验材 料研磨 B制取滤液 进行纸层析 在滤纸条上画线 取滤液 再画线 C将实验材料剪碎、研磨 在滤纸条上画线 制取滤液 进行纸层析 D将实验材料剪碎、研磨 制取滤液 在滤纸条上画线 进行纸层析 答案: D 试题分析: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过程( 1)取绿色叶片中的色素:包括实验材料的剪碎、研磨及过滤。( 2)分离叶绿体中的色素:制备滤纸条、画滤液细线、进行纸层析分离色素。 考点:本题考查 “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 ”的操作步骤。 点评:本题意在考

11、查考生对基础实验的识记能力和理解能力,属于容易题。 一位科学家做了如下实验:将水绵(丝状绿藻)放在暗处,一束白光通过棱镜再投射到水绵的叶绿体上,这时好氧性细菌将明显聚集在 A红光的投影区域内 B红光和绿光的投影区域内 C红光和蓝紫光的投影区域内 D黄光和橙光的投影区域内 答案: C 试题分析:光合色素对可见光中的红光和蓝紫光吸收较多,所以红光和蓝紫光的投影区域内光合作用强度较强,产生的氧气较多。好氧菌趋向氧气较多的地方,所以好氧菌明显聚集在红光和蓝紫光的投影区域内。 考点:本题考查 光合作用的相关内容。 点评:本题考查光合色素对可见光的吸收情况,意在考查学生对该知识的识记能力、理解能力和运用知

12、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属于中等难度题。 光合作用过程中能量的转变过程是 A光能 ADP 中活跃的化学能 稳定的化学能 B光能 叶绿体中活跃的化学能 稳定的化学能 C光能 ATP 中活跃的化学能 有机物中稳定的化学能 D光能 稳定的化学能 活跃的化学能 答案: C 试题分析:光合作用分为光反应和暗反应。光反应将色素吸收的光能转化 ATP中活跃的化学能,暗反应将 ATP 中活跃的化学能转化成有机物中稳定的化学能。所以光合作用过程中能量的转变过程是:光能 ATP 中活跃的化学能 有机物中稳定的化学能。 考点:本题考查光合作用过程中能量转变。 点评:对于此类试题,学生需理解掌握光合作用过程中的物

13、质变化和能量变化。本题意在考查学生对光合作用相关知识的识记能力和理解能力。 在光合作用过程中,光能最初用于 A碳和氧的化学合成 B氢的合成 C将水分解成氧和氢 D CO2的还原 答案: C 试题分析:光合作用包括光反应和暗反应,其中光反应过程中的物质变化包括 : ( 1)水的光解: 2H2O 4H+O2 (2)ATP的形成: ADP+Pi+能量 ATP 所以光合作用过程中,光能最初用于将水分解成氧气和 H。 考点:本题考查光合作用的过程。 点评:对于此类试题,学生需理解掌握光合作用过程中的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本题意在考查学生对光合作用相关知识的识记能力和理解能力,属于容易题。 在夏季中午光照最

14、强的情况下,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强度略有下降。这时,叶肉细胞内的 C3、 C5、 ATP 的含量变化依次是 A升、降、升 B降、升、降 C降、升、升 D升、降、降 答案: C 试题分析:在夏季中午,植物为了防止蒸腾作用散失过多的水分,将气孔关闭,这样导致进入细胞中的 CO2量减少,使 CO2的固定作用减弱,进而使 C3的生成量减少,但 C3的还原仍在进行,所以叶肉细胞内 C3的含量降低,同理可推知C5的含量升高。随着 C3量的减少, C3还原时所消耗的 ATP减少,导致叶肉细胞内 ATP 的含量升高。 考点:本题考查光合作用的过程及影响因素。 点评:对于此类试题,学生不仅要掌握光合作用的过程,还

15、需理解温度 、 CO2浓度等因素如何影响光合作用强度。本题意在考查学生对光合作用相关知识的理解能力和运用相关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属于中等难度题。 下列哪些生理活动会导致细胞内 ADP 的含量增加 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吸收 K+和 Na+ 肾小管对葡萄糖的重吸收 血液中的葡萄糖进入红细胞 甘油进入小肠绒毛上皮细胞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根据题中信息 “细胞内 ADP 的含量增加 ”可知这种生理活动需要 ATP水解供能。 小肠绒毛上皮细胞通过主动运输吸收 K+和 Na+,需要载体和能量; 肾小管通过主动运输重吸收葡萄糖,需要载体和能量; 血液中的葡萄糖通过协助扩散进入红细胞,

16、需要载体但不需要能量; 甘油通过自由扩散进入小肠绒毛上皮细胞,不需要载体和能量。 考点:本题考查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和特点以及 ATP 和 ADP 相互转化的知识。 点评:对于此类试题,学生需理解 “ADP含量增加 ”的含义,掌握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和特点。本题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判断能力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属于中等难度题。 在 ATP中,大量的化学能贮存在 A腺苷内部 B腺苷与磷酸基之间 C磷酸基之间 D磷酸 基内部 答案: C 试题分析: ATP结构简式 APPP ,水解时远离 A的高能磷酸键断裂,释放大量的能量,直接为新陈代谢提供能量。所以在 ATP中,大量的化学能贮存在磷酸基之间的高能磷酸键

17、中。 考点:本题考查 ATP的结构特点。 ATP的 A、 T、 P分别代表 A胞腺嘧啶、腺嘌呤、磷酸基团 B胸腺嘧啶、 3个、磷酸基团 C腺苷、 3个、磷酸基团 D腺苷、 3个、腺嘌呤 答案: 杨树叶肉细胞中的核酸,含有的碱基种类是 A 1种 B 8种 C 4种 D 5种 答案: D 试题分析:杨树叶肉细胞中含有两种核酸,即 DNA和 RNA。组成 DNA的碱基有四种( A、 C、 G、 T),组成 RNA的碱基也有四种( A、 C、 G、 U),所以杨树叶肉细胞中的碱基有 5种( A、 C、 G、 T、 U)。 考点:本题考查核酸的种类及碱基组成。 点评:对于此类试题,学生应掌握 DNA和

18、RNA的区别。 英文缩写 基本组成单位 五碳糖 含氮碱基 存在场所 结构 DNA 脱氧核糖核苷酸 脱氧核糖 A、 C、 G、 T 主要在细胞核中,在叶绿体和线粒体中有少量存在 一般是双链结构 RNA 核糖核苷酸 核糖 A、 C、 G、U 主要存在细胞质中 一般是单链结构 下列生物中不属于真核生物的是 噬菌体 颤藻 酵母菌 水绵 A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噬菌体是病毒,既不是真核生物也不是原核生物;颤藻是蓝藻的一种,属于原核生物;酵母菌是真菌,属于真核生物;水绵是低等植物,属于真核生物。 考点:本题考查病毒、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的区分。 点评:对于此类试题,考生应掌握几种常考生物所属的

19、类别。 常考的真核生物:绿藻、衣藻、真菌(如酵母菌、霉菌、蘑菇)、原生动物(如草履虫、变形虫)及动、植物。 常考的原核生物:蓝藻(如颤藻)、细菌(如乳酸菌、硝化细菌、大肠杆菌等)、支原体、放线菌。 注:病毒即不是真核也不是原核生物。 家兔细胞内能产生水的细胞器是 A线粒体和高尔基体 B线粒体和核糖体 C核糖体和高尔基体 D中心体和核糖体 答案: B 试题分析:细胞中能产生水的细胞器有( 1)线粒体:有氧呼吸过程中产生水;( 2)核糖体:脱水缩合形成蛋白质的过程中产生水;( 3)高尔基体:脱水缩合形成纤维素的过程中产生水,此过程与植物细胞壁的形成有关;( 4)叶绿体:植物细胞光合作用过程中产生水

20、。所以动物细胞内能 产生水的细胞器是线粒体和核糖体。 考点:本题考查各种细胞器的功能和动植物细胞结构的区别。 点评:对于此类试题,学生应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学会对细胞器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和总结。本题意在考查考生对细胞器相关知识的识记能力以及归纳总结能力。 盐碱地栽种植物,其出苗率和成活率较低,原因是 A土壤溶液 PH太小 B土壤中缺少氮肥 C盐碱地土壤溶液浓度过高 D土壤溶液浓度低于植物细胞液浓度 答案: C 试题分析:盐碱地土壤溶液浓度过高,使植物根部细胞无法从土壤中吸取水分,导致所种植物的出苗率和成活率较低。 考点 :本题考查植物细胞的渗透吸水和失水。 点评:本题意在考查考生对渗透原理的理

21、解能力和运用所学知识解释实际问题的能力。 若向日葵的某种细胞间隙的液体浓度为 A,细胞液浓度为 B,细胞质基质的浓度为 C,则当它因缺水而萎蔫时,三者之间的浓度关系为 A A B C B A C B C B C A D B A C 答案: B 试题分析:根据题中信息 “缺水而萎蔫 ”可知细胞发生了渗透失水,根据渗透原理(水分子总是从低浓度溶液向高浓度溶液扩散)可以推知:细胞间隙的液体浓度 A细胞质基质的浓度 C细胞液浓度 B。 考点:本题考查植物细胞渗透失水的原理。 点评:对于这类试题,考生需要理解渗透原理才能解决问题。本题意在考查考生对该知识的理解能力以及利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个成熟的

22、植物细胞,它的原生质层主要包括 A细胞膜、核膜和这两层膜之间的细胞质 B细胞膜、液泡膜和这两层膜之间的细胞质 C细胞膜和液泡膜之间的细胞质 D细胞壁、液泡膜和它们之间的细胞质 答案: B 试题分析:成熟的植物细胞含有大液泡,由细胞膜、液泡膜和这两层膜之间的细胞质组成的原生质层相当于一层半透膜,液泡中的细胞液和外界溶液存在浓度差时即可发生渗透失水或渗透吸水,所成熟的植物细胞可以构成渗透系统发生渗透作用。 考点:本题考查原生质层的组成部分。 点评:本题意在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属于容易题。 将人体的血液置于浓度为 9%的食盐溶液中,制成临时装片,用显微镜观察,可以发现血细胞 A质壁分离 B

23、呈正常状态 C细胞膜破裂 D皱缩 答案: D 试题分析: 9%的食盐溶液相对于人体细胞液而言是高 渗液,所以将人体的血液置于浓度为 9%的食盐溶液中,血细胞会失水皱缩。 考点:本题考查渗透原理。 点评:本题意在考查考生的理解能力以及运用渗透原理解决问题的能力。 细胞膜的结构特点是具有一定的流动性,下列试验中能反映该特点的是 高尔基体形成的囊泡与细胞膜融合 变形虫能伸出伪足 核糖体中合成的蛋白质进入细胞核 吞噬细胞吞噬病菌 A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高尔基体形成的囊泡与细胞膜融合,变形虫能伸出伪足,吞噬细胞吞噬病菌以及人鼠细胞融合等实例都体现了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核糖体中合成的蛋

24、白质是通过核孔进入细胞核的,与细胞膜的结构特点无关。 考点:细胞膜的结构特点。 点评:对于此类试题,学生需掌握常考的几个实例,例如变形虫能伸出伪足、吞噬细胞吞噬病菌、人鼠细胞融合等实例。本题意在考查考生对细胞膜结构特点的理解能力。 细胞能够正常的完成各项生命活动的基本条件是 A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 B线粒体供能充足 C保持细胞的完整性 D细胞核内有遗 传物质 答案: 下列跨膜运输的生理活动中,属于主动运输的是 A酒精进入胃黏膜细胞 B CO2由静脉血进入肺泡内 C原尿中的葡萄糖进入肾小管上皮细胞 D水分子进出细胞 答案: C 试题分析:酒精、 CO2、水都是通过自由扩散的方式进或出细胞,不需要

25、载体和能量。肾小管上皮细胞是通过主动运输的方式吸收葡萄糖的,需要载体和能量。 考点:物质的跨膜运输方式。 点评:对于此类试题,考生应掌握跨膜运输的方式和特点。 名 称 运输方向 载体 能量 实 例 自由扩散 高浓度 低浓度 不需 不需 水, CO2, O2,甘油,苯、酒精等 协助扩散 高浓度 低浓度 需要 不需 红细胞吸收葡萄糖 主动运输 低浓度 高浓度 需要 需要 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吸收氨基酸,葡萄糖, K+, Na+等 下列关于酶的概念,最准确的叙述是 A酶是一种蛋白质 B酶是一种具有催化能力的蛋白质 C酶是活细胞产生的一种蛋白质 D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能力的一种有机物 答案: D 试题

26、分析: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 考点:本题考查酶的概念。 点评:本题意在考查学生对酶概念的识记能力,属于容易题。 在过氧化氢酶溶液中加入双缩脲试剂,产生的变化是 A产生气泡 B溶液呈蓝色 C溶液呈紫色 D产生砖红色沉淀 答案: C 试题分析:过氧化氢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蛋白质用双缩脲试剂鉴定,可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 考点:本题考查酶的化学本质及蛋白质的鉴定。 点评:本题考查酶的化学本质、蛋白质鉴定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理解判断能力。 分别用 0 和 100 的温度处理某种酶后,酶都没有活性,但是 A经过 0 处理的酶的活性能够恢复 B经过 100 处理的酶的

27、活性能够恢复 C经过 0 处理的酶的空间结构遭破坏 D经过 100 处理的酶被水解成氨基酸 答案: A 试题分析:酶具有高效性、专一性以及作用条件温和等特性。在最适宜的温度和 PH条件下,酶的活性最高。温度和 PH偏高或偏低,酶的活性都会明显降低。在过酸、过碱或高温条件下,酶的空间结构被破坏而变性失活,且这种失活是不可逆转的,而在低温条件下,酶的活性降低,但不会失活,若温度升高,酶的活性还能恢复。 考点:本题酶的特性及影响因素。 点评:本题意在考查考生对该知识的理解能力和运用相关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综合题 填写图中光合作用过程的名称并回答问题: ( 1)写出各标号的名称: _ _ _ _ _

28、 _ _ _ _ ( 2)光反应为暗反应提供了 和 (只填序号)。 ( 3)光反应和暗反应的场所分别是叶绿体的 _和 。 答案: ( 1) H ATP ADP Pi (CH2O) ( 2) ( 3)类囊体的薄膜 基质 试题分析:光合作用包括光反应(场所:叶绿体中的类囊体薄膜)和暗反应(场所:叶绿体基质)。 光反应过程包括 : 水的光解: 2H2O 4H+O2 ATP的形成:ADP+Pi+能量 ATP 暗反应过程包括 : CO2固定: CO2 C5 2C3 C3的还原: 2C3 ( CH2O)+ C5 分析题图并结合以上知识可知图中: H2O O2 H ATP ADP Pi C3 CO2 C5

29、(CH2O),光反应为暗反应提供了 H和 ATP。 考点:本题考查光合作用过程。 点评:本题结合光合作 用过程图,考查学生对光合作用过程的掌握情况,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识图能力和从图中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属于容易题。 下图表示生物体内呼吸作用的过程,图中 a-d表示某种物质, 表示相关生理过程,据图回答: ( 1) 过程,能在人体细胞中进行的是 ;在线粒体中进行的是 ;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的是 ;释放能量最多的是 。 ( 2)图中 a物质表示 ,将一只实验小鼠放入含有放射性 18O2气体的容器内,18O2进入细胞后,最先出现的放射性化合物是 。 ( 3)用染料 可使活细胞中的线粒体染成蓝绿色

30、。 答案:( 1) ; ; ; ( 2)丙酮酸; c H2O ( 3)健那绿 试题分析:有氧呼吸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在细胞质基质中): C6H12O62 丙酮酸 2ATP 4 H 第二阶段(在线粒体基质中): 2丙酮酸 6H2O6CO 2 20 H 2ATP 第三阶段(在线粒体内膜上): 24 H 6O212H 2O 34ATP 无氧呼吸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在细胞质基质中): C6H12O62 丙酮酸 2ATP 4 H 第二阶段(在细胞质基质中): 2丙酮酸 2 酒精 2CO2能量(植物) 或 2丙酮酸 2 乳酸能量(动物) 结合以上内容分析题图可知: 表示有氧呼吸第一阶段, a是

31、丙酮酸; 表示有氧呼吸第二阶段, b是 H2O, d是 CO2; 表示有氧呼吸第三阶段, c是 H2O; 表示无氧呼吸第二阶段。 ( 1) 过程,能在人体细胞中进行的是 ;在线粒体中进行的是 ;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的是 ;释放能量最多的是 。 ( 2)将实验小鼠放入含有放射性 18O2气体的容器内, 18O2进入细胞后,参与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所以最先出现的放射性化合物是 cH2O。 ( 3)健那绿是专一染线粒体的活细胞燃料,可将活细胞中的线粒体染成蓝绿色。 考点:本题考查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过程。 点评:本题结合细胞呼吸作用的过程图,考查学生对细胞呼吸过程的掌握情况,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识图能力和运用相关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属于中等难度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