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学年广东省肇庆市第四中学高二第一次月考理科生物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上传人:sumcourage256 文档编号:348984 上传时间:2019-07-20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105.2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2013学年广东省肇庆市第四中学高二第一次月考理科生物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2012-2013学年广东省肇庆市第四中学高二第一次月考理科生物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2012-2013学年广东省肇庆市第四中学高二第一次月考理科生物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2012-2013学年广东省肇庆市第四中学高二第一次月考理科生物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2012-2013学年广东省肇庆市第四中学高二第一次月考理科生物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012-2013学年广东省肇庆市第四中学高二第一次月考理科生物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属于一个种群的是 ( ) A一片草原上的一些斑马 B一个鱼塘的全部鱼 C两个山谷上的所有老鼠 D一个山坡上的所有太阳花 答案: D 试题分析:种群是指生活在一定自然区域中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 A项不符合全部个体; B项不符合同种生物; C项不符合一定自然区域, D项符合概念。 考点:考查种群的概念。 点评:难度中等,理解种群的概念。 体温过高或过低对人体都有影响,主要是影响( ) A汗液的蒸发 B热量的散失 C酶的活性 D身体的活动 答案: C 试题分析:温度通过影响酶的活性影响人体生命活动,人体

2、体温过高或过低对人体都有影响。 考点:考查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 点评:难度中等,理解温度通过对酶活性的影响。 下列疾病中属于自身免疫病的是( ) A血友病 B过敏性鼻炎 C艾滋病 D系统性红斑狼疮 答案: D 试题分析:自身免疫病是指由于免疫系统异常敏感,反应过度, “敌我不分 ”地将自身物质当作外来异物进行攻击而引起的。血友病属于人类遗传病,过敏性鼻炎属地过敏反应,艾滋病属于免疫缺陷病,系统性红斑狼疮属于自身免疫病。 考点:考查自身免疫病的知识。 点评:难度较小,熟记自身免疫病的种类。 人体中绝大部分神经元之间的兴奋传递是通过递质实现的。下列关于突触和兴奋传递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突触前

3、后两个神经元的兴奋是同时发生的 B兴奋通过突触时由电信号(电位变化)转化为化学信号(递质释放),再转化为电信号 C构成突触的两个神经元之间是有间隙的 D兴奋在突触处只能单向传递 答案: A 试题分析:兴奋在突触处的传导有突触延搁,则突触前后两个神经元的兴奋是有先后的;兴奋通过突触时由电信号转化为化学信号,再转化为电信号;构成突触的两个神经元之间是有间隙的,称为突触间隙;兴奋在突触处只能单向传导,因为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 考点:考查突触和兴奋传递。 点评:难度中等,需理解兴奋在神经纤维和在神经元之间的传导方向,并能解释原因。 当一个人突然遇见很危险的情境时,血液中肾上腺素的

4、含量立即上升,产生多种生理反应,这一生理调节过程属于( ) A神经调节 B体液调节 C神经一体液调节 D激素调节 答案: C 试题分析:动物体内各项生命活动常常同时受神经和体液的调节,这两种调节协调作用,各器官、系统的活动才能协调一致,内环境的稳态才能得以维持,细胞的各项生命活动才能正常进行,机体才能适应环境的不断变化。所以当一个人突然遇见很危险的情境时,血中肾上腺素的含量立即上升,产生多种生理反应,这一生理调节过程属于神经 体液调节。 考点:考查生命 活动的调节。 点评:难度中等,需理解神经 体液调节的过程。 激素调节的特点,正确的是 ( ) A微量和高效 B通过体液运输 C作用于全身细胞

5、D由导管运送 答案: AB 试题分析:激素在生物体内含量很少,作用很大,具有微量高效的特点;激素弥散于体液中,通过体液运输,但其运输不具有定向性,并不一定定向运输到特定器官;激素的作用具有特异性,作用于特定的靶细胞或靶器官;激素一旦发挥作用后就被灭活了,因此体内需要源源不断地产生激素,以维持激素含量的相对稳定。 考点:考查激素调节的特点。 点评:难度中等,理解激素调节的特点。 下列正确的是 ( ) A细胞外液就是内环境 B人体正常温度为 37 , pH 为 7.45-7.55 C血浆和组织液、淋巴的成分区别在于,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 D细胞与外界环境直接进行物质交换,无需通过内环境 答案:

6、AC 试题分析:细胞外液是指人体细胞直接生活的液体环境,又称为内环境;人体正常的温度是 37 , pH为 7.35-7.45;血浆和组织液、淋巴的成分接近,最主要的区别是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考点:考查人体内环境的稳态的知识。 点评:难度较小,熟记内环境的稳态的知识。 下列关于免疫系统的组成正确的是( ) A免疫第一道防线是皮肤、粘膜 B第三道防线是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 C第三道防线只有细胞免疫 D类风湿性关节炎是免疫系统异常敏感,反应过度 答案: AD 试题分析:免疫系统的第一道防线是指皮肤、粘膜;第二道防线是指人体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如溶菌酶)和吞

7、噬细胞;第三道防线由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借助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组成;类风湿怀关节炎属于自身免疫病,是指免疫系统异常敏感,反应过度,将正常的 组织器官看成是抗原加以攻击。 考点:考查免疫系统的组成。 点评:难度中等,熟记免疫系统的组成。 下列各组病症中,由同一种激素分泌紊乱所引起的病症是( ) A糖尿病和坏血病 B侏儒症和肢端肥大症 C呆小症和甲亢 D巨人症和大脖子病 答案: BC 试题分析:糖尿病是缺少胰岛素引起的,坏血病是缺少维生素 C引起的;侏儒症是生长激素分泌过少引起的,肢端肥大症是生长激素分泌过多引起的;呆小症是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少引起的,甲亢是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引起的;巨人症是生长激素分

8、泌过多引起的,大脖子病是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少引起的。 考点:考查激素缺乏症。 点评:难度较小,熟记激素缺乏症。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内环境稳态是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B 人喝醉酒走路不稳跟小脑有关 C 低级中枢不受高级中枢的控制,例如膝跳反射的神经中枢只是脊髓 D 短期记忆跟新突触的建立有关,长期记忆跟神经元与神经元之间的建立有关 答案: AB 试题分析:内环境稳态是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小脑有维持身体平衡的中枢,喝醉酒走路不稳与小脑有关;低级中枢受相应的高级中枢控制;短期记忆主要与神经元与神经元之间的建立有关;长期记忆与新突触的建立有关。 考点:考查内环境稳态以及神

9、经调节的知识。 点评:难度中等,熟记内环境稳态的意义以及人体神经中枢的功能。 下列有关艾滋病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唾液有艾滋病病毒,所以用艾滋病人吃过的碗筷可以感染艾滋病 B 艾滋病是免疫缺陷病,由 HIV引起的,破坏人体的免疫系统 C T细胞的多少与 HIV浓度 之间成反比 D 感染艾滋病病毒后,一般马上发病,症状明显 答案: AD 试题分析:艾滋病的传播途径是母婴传播、血液传播和性接触传播,不通过唾液传播;艾滋病是免疫缺陷病,由 HIV引起的,破坏人体的免疫系统;所以 T细胞的多少与 HIV浓度之间成反比;感染艾滋病病毒后,一般不会马上发病,处于潜伏期。 考点:考查艾滋病的知识。 点评

10、:难度较小,理解艾滋病的原因和致病机理。 某外伤病人,不能说话但能听懂别人讲话,能写字,也能看书看报,那么受损的是 ( ) A运动性语言中枢 S区 B听觉性语言中枢 H区 C视觉性语言中枢 V区 D书写语言中枢 W区 答案: A 试题分析:这位外伤病人能听懂别人讲话 , 说明听觉语言中枢没有受损。不能说话 , 说明运动语言中枢受损。不能写字 ,说明书写中枢受损。能看书看报 ,说明视觉语言中枢是正常的。 考点:考查言语区的功能。 点评:难度中等,熟记言语区的功能。 在人体内,神经冲动的传导不可能由 ( ) A轴突 树突 细胞体 B轴突 细胞体 树突 C树突 细胞体 轴突 D细胞体 树突 轴突 答

11、案: D 试题分析:神经冲动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可以是双向的,可以由树突 细胞体 轴突或轴突 细胞体 树突;但是在突触上的传导只能是单向的,可以由轴突 树突 细胞体或轴突 细胞体 轴突,但不可由细胞体 树突 轴突,故答案:选 D。 考点:考查神经冲动的传导途径。 点评:难度中等,理解神经冲动的传导途径。 生活中存在以下现象: (1)婴幼儿经常尿床,但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现象会明显减少; (2)由于惊恐而出现无意识排尿。以上现象说明 ( ) A婴幼儿在夜间产生的尿液较白天多 B婴幼儿排尿反射的传入神经兴奋只到达脊髓 C无意识排尿不属于神经反射活动 D脊髓的生理活动依赖于大脑皮层的功能状态 答案:

12、D 试题分析:人体排尿是一种反射活动,反射活动是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排尿反射的神经中枢在脊髓,但脊髓的生理活动受大脑皮层的调节,婴儿的大脑发育不完善,所以有尿床的现象。 考点:考查高级中枢对低级中枢的调控。 点评:难度中等,理解大脑皮层对低级中枢的调控作用是解此题的关键。 果蝇约有 104对基因,假定每个基因的突变率都是 10-5,对于一个中等大小的果蝇种群(约有 108个个体)来说,每一代出现的基因突变数将是:( ) A 2106 B 2107 C 2108 D 2105 答案: B 试题分析:突变尽管具有稀有性,但是作为 一个种群是由许多个个体组成的,每个个体有许多个基因,因此种群的基因突

13、变数基因突变率 基因数 个体数 10-52104108 2107。 考点:考查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进化的原材料。 点评:难度中等,理解突变数的计算方法。 在一种群中随机抽出一定数量的个体,其基因型及比例如下表所示,则基因 A和基因 a的频率为( ) 基因型 AA Aa aa 比例 18 % 78 % 4 % A 18 % 82 % B 36 % 64 % C 57 % 43 % D 92 % 8 % 答案: C 试题分析: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的关系是: A的频率 AA的频率 +Aa频率的一半,既基因 A 频率是 18%+78%2 57%,基因 a 的频率是 4%+78%2 43%。 考点:考查基

14、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的关系。 点评:难度中等,理解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的关系。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地理隔离必然导致生殖隔离,然后形成新物种 B华南虎和东北虎即使生活的地方不同,但属于一个物种 C一片草地所有蝗虫的长翅基因可算为一个基因库 D共同进化是指生物的物种不断增多,优秀的基因逐代积累的过程 答案: B 试题分析:地理隔离不一定导致生殖隔离;华南虎和东北虎二者之间形成地理隔离,但没有达到生殖隔离,二者仍属于同一个物种;一片草地所有蝗虫的全部基因称为一个基因库;共同进化是指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物种不一定增多。 考点:考查生物进化的知识。 点评:难

15、度中等,理解新物种形成的条件以及基因库的概念。 下列属于人体内环境的组成成分的是 ( ) 血浆、组织液和淋巴 血红蛋白、 O2和葡萄糖 葡萄糖 、 CO2和胰岛素 激素、递质小泡和氨基酸 A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内环境是指人体内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主要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血红蛋白存在于红细胞内,不属于内环境的组成成分,递质小泡存在于突触小体中,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 考点:考查内环境的组成成分。 点评:难度中等,理解内环境的组成成分。 长时间运动引起机体缺氧时,血液 pH的变化趋势、引起 pH变化的物质、能起缓冲作用的物质分别是 ( ) A降低、 CO2、 Na2CO3 B降低

16、、乳酸、 NaHCO3 C升高、 CO2、 H2CO3 D升高、乳酸、 NaHCO3 答案: B 试题分析:长时间运动引起机体缺氧时,机体会进行无氧呼吸产生乳酸,乳酸会血液 pH降低,但是内环境中的 NaHCO3会和乳酸发生酸碱中和反应,产生乳酸钠和碳酸,碳酸易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从而维持内环境 PH值相对稳定。 考点:考查内环境酸碱平衡的维持。 点评:难度中等,理解剧烈运动时血浆 pH值的维持。 下图是细胞免疫中 x细胞与靶细胞密切接触后的杀伤作用过程示意图,其中 x细胞是指( ) A B细胞 B T细胞 C浆细胞 D效应 T细胞 答案: D 试题分析:如图所示 X细胞与靶细胞密切接触,使靶

17、细胞裂解死亡,其中抗原释放出来,可推测 X细胞是效应 T细胞。 考点:考查效应 T细胞的作用。 点评:难度中等,熟记效应 T细胞的作用。 下列不属于内分泌腺的是 ( ) A垂体 B甲状腺 C卵巢 D肠腺 答案: D 试题分析:激素通过体液传送,对人和对动物的生理活动所进行的调节称为激素调节。内分泌器官主要有垂体、甲状腺、肾上腺、胰岛、性腺等,分别分泌生长激素、甲状腺激素、肾上腺激素、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性激素。所以肠腺不属于内分泌腺,它分泌消化液到消化道中,属于外分泌腺。 考点:考查内分泌腺的判断。 点评:难度较小,熟记内分泌腺的种类。 切除某动物的垂体后,血液中的 ( ) A生长激素减少,甲

18、状腺激素也减少 B生长激素减少,甲状腺激素增多 C生长激素增多,甲状腺激素也增多 D生长激素增多,甲状腺激素也减少 答 案: A 试题分析:垂体可以分泌生长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促甲状腺激素能促进甲状腺激素合成与分泌;垂体切除后,不再分泌生长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造成血液中生长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减少,而促甲状腺激素的减少,会使甲状腺激素也减少。 考点:考查人体主要内分泌腺及其分泌的激素,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 点评:难度中等,理解人体主要内分泌腺及其分泌的激素和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基本过程。 寒冷的时候,下列哪两种激素有协同作用 ( ) A肾上腺激素和甲状腺激素 B肾上腺激素和胰高血糖素 C甲状腺激素和

19、生长激素 D胰高血糖素和 甲状腺激素 答案: A 试题分析:寒冷的时候,肾上腺激素和甲状腺激素都能促进有机物氧化分解,增加产热,表现为协同作用。肾上腺激素和胰高血糖素在血糖调节过程中表现为协同作用,都能促进血糖含量升高;甲状腺激素和生长激素在人体生长发育过程中表现为协同作用,都能促进人体生长。胰高血糖素和甲状腺激素没有关系。 考点:考查激素间的关系。 点评:难度中等,理解协同作用的含义。 下图表示神经元联系的一种形式,与此相关的表述正确的是 ( ) A刺激 a处,会导致 b处兴奋或抑制, c处不会发生电位变化 B刺激 b处,该细胞兴奋在膜外电流由未兴奋部位传给兴奋部位 C刺激 c处, a和 b

20、处都会发生兴奋 D刺激 a处, b、 c同时兴奋或抑制 答案: B 试题分析: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单向的,只能由一个神经元的轴突末端传递到下一个神经元的细胞体或树突。兴奋通过突触时有一个时间延搁,当刺激 a处时, b处要比 c处先产生电位变化,因为兴奋传递至 c处时,还要经过一个突触。由此可见,刺激 a处, b、 c处会相继发生兴奋或抑制 (b处比 c处先产生电位变化 );刺激 b处,该细胞部位膜外电流由未兴奋部位传给兴奋部位,膜内电流由兴奋部位向未兴奋部位传递;刺激 c处, a处没有反应, b处有反应。 考点:考查兴奋的产生、传导和传递。 点评:难度中等,理解明确兴奋只能由一个神经元的轴

21、突末端传递到下一个神经元的细胞体或树突。 综合题 汶川大地震后,灾区居民因饥饿、寒冷等原因导致身体免疫力下降,易受病原体感染。下图表示病原体侵入人体后机体发生的特异性免疫过程。请回答: ( 1)图中所示的是 免疫过程。 ( 2)图中 c是 _ _细胞, 过程中产生的物质称为 。 ( 3) e细胞的产 物的合成是在 _ _ (写一种细胞器)。 ( 4)预防接种后,当病原体侵入时, d再次接触抗原是可迅速消灭病原体,有效预防某些疾病, d是 。 答案:( 1) 体液 ( 2) B 抗体 ( 3) 核糖体 ( 4) 记忆 B细胞 试题分析:( 1) e是抗体,则该免疫过程属于体液免疫过程。 ( 2)

22、图中 e是浆细胞,则 c是 B细胞, 产生的物质是抗体。 ( 3)抗体属于分泌蛋白,合成的场所是核糖体。 ( 4) d是记忆细胞,在二次免疫中发挥主要作用。 考点:考查体液免疫的过程。 点评:难度中等,理解体液免疫的过程。 下为水盐平衡调节 图。 ( 1) A为 激素 ( 2) B是神经系统的一部分,它是 。 ( 3)此次调节属于 调节。 答案:( 1) 抗利尿 ( 2) 大脑皮层 ( 3) 神经 -体液 试题分析:( 1) A是抗利尿激素,由下丘脑合成分泌,由垂体释放,作用于肾小管和集合管,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 ( 2) B是大脑皮层,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产生的兴奋传至大脑皮层,

23、使人产生渴感,主动饮水。 ( 3)该调节过程属于神经 -体液调节。 考点:考查水平衡调节的知识。 点评:难度中等,理解水平衡调节过程。 下为血糖的来源和去向图。 已知 A为食物中的糖类, F为脂肪、某些氨基酸等。 ( 1)血糖的正常浓度为 。 ( 2)血糖来源中, B为 的分解。 ( 3)血糖的去向中,血糖氧化分解生成 D + + ,血糖合成 E 。 答案:( 1) 0.8-1.2g/L( 80-120mg/dL) ( 2) 肝糖原 ( 3) CO2+ H2O + 能量 肝糖原 肌糖原 试题分析:( 1)血糖的正常浓度是 0.8-1.2g/L。 ( 2)血糖来源有三个:食物中糖类的消化吸收,肝

24、糖原的分解以及非糖物质的转化。 ( 3)血糖去路有三个:氧化分解成 CO2和 H2O,释放能量;合成肝糖原和肌糖原, 转化为非糖物质。 考点:考查血糖的来源和去路。 点评:难度较小,熟记血糖的来源和去路。 下图是血糖平衡调节图 ( 1)甲为 细胞,乙为 细胞。 ( 2)甲分泌的激素是 B, B为 ,乙分泌的激素为 A, A为 。 A激素与 B激素是 作用。 ( 3)血糖平衡的神经中枢在 。 答案:( 1)胰岛 B 胰岛 A ( 2) 胰岛素 胰高血糖素 拮抗 ( 3) 下丘脑 试题分析:( 1)血糖升高时,胰岛素分泌增加,甲是胰岛 B细胞, B是胰岛素;血糖降低时,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乙是胰岛

25、 A细胞, A是胰高血糖素。 ( 2)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作用相反,表现为拮抗作用。 ( 3)血糖平衡的神经中枢在下丘脑。 考点:考查血糖平衡调节的过程。 点评:难度中等,熟记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作用。 下图为甲状腺活动调节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 1) A、 B均为内分泌腺, B为 。 ( 2)当受到寒冷刺激时, A受刺激分泌激素 a叫 ,促进 B释放激素 b叫 ,促进甲状腺分泌激素 c ,增加细胞新陈代谢。 ( 3)下丘脑和垂体的活动 ,又受血液中 c含量多少的调节和控制,甲状腺激素的这种调节方式称为 _调节。 ( 4)激素 a的英文简称是 。 答案:( 1) 垂体 ( 2)促甲状腺激素释放

26、激素 促甲状腺激素 甲状腺激素 ( 3) 反馈 ( 4) TRH 试题分析:( 1) A是下丘脑, B是垂体。 ( 2)受寒冷刺激时,下丘脑合成并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进垂体合成并分泌促甲状腺激素,促进甲状腺合成并分泌甲状腺激素,促进细胞代谢,增加产热。 ( 3)甲状腺激素含量的多少调节下丘脑和垂体的活动,该调节方式称为反馈调节。 ( 4)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的英文简称是 TRH。 考点:考查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 点评:难度中等,理解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 下为突触的 亚显微结构图。 ( 1)神经末端膨大,呈杯状或球状,叫做 。 ( 2) 是 ,是神经元的突起。它的静息电位是

27、。 是一种细胞器叫 ,可以供能。 ( 3) 合称突触, 为 , 为 。 ( 4) 是 ,里面有一种叫 的物质,此种物质作用于 就失活。 ( 5)神经冲动传递的方向是否可以 传到 , (是 /否)。 答案:( 1) 突触小体 ( 2)轴突 内负外正 线粒体 ( 3)突触前膜 突触间隙 ( 4)突触小泡 神经递质 突触后膜 ( 5)否 试题分析:( 1)轴突末端膨大成球状或杯状的结构称为突触小体。 ( 2) 是轴突,是神经元的突起。神经纤维的静息电位表现为内负外正。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 3)突触包括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 ( 4) 是突触小泡,里面含有神经递

28、质,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后就失活了。 ( 5)神经递质在神经元间单向传递,只能由一个神经元的轴突向另一个神经元的胞体或树突传递,不能反向传递。 考点:考查兴奋在神经元间的传递。 点评:难度中等,熟记突触的结构。 下图是缩手反射的反射弧。 ( 1)反射弧的结构中, , , , , 。 ( 2)神经冲动在两个神经 元之间的传递是 向的,由 (填图中数字)的结构决定的。 ( 3)手指接触到针尖会引起缩手反射,先 后 。(填疼痛或缩手)、 ( 4)完成一个反射至少需要 个神经元。 答案:( 1) 感受器 效应器 传入神经 神经中枢 传出神经 ( 2)单向 ( 3)缩手 疼痛 ( 4) 2 试题分析:

29、( 1)根据 结构可知兴奋由 向 传递,所以 分别是感受器、效应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和传出神经。 ( 2)由于兴奋在突触 处单向传递,所以神经冲动在两个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单向的。 ( 3)缩手反射的神经中枢是脊髓,由于兴奋先 传递到脊髓,后传递到大脑皮层,所以手指先缩回,后感觉到疼痛。 ( 4)完成一个反射至少需要 2个神经元,传入神经元和传出神经元。 考点:考查反射弧的知识。 点评:难度中等,理解反射弧各结构的判断。 下图表示高等动物体内细胞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请回答: ( 1) A为 , D为 ( 2)填写图中 B、 C、 E系统的名称: B , C , E 。 ( 3)从图中可以看出,

30、呼吸系统中,吸入 O2,排放的 F为 。 ( 4)由图可以看出, A是组织细胞与外界环境物质交换的 。 答案:( l)内环境 淋巴 ( 2) 泌尿系统 循环系统 消化系统 ( 3) CO2 H2O ( 4) 媒介 试题分析:( 1)组织细胞通过内环境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组织液进行淋巴,通过淋巴循环返回到血浆中。 ( 2)水、无机盐、尿素、尿酸通过泌尿系统排出体外, O2和 CO2通过循环系统在体内运输。 ( 3)呼吸系统吸收 O2,排出 CO2和水蒸汽。 ( 4) A是内环境,是组织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考点:考查内环境的稳态。 点评:难度中等,理解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

31、的过程。 生物多样性包括 、 、 。 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是 , 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答案:物种多样性 基因多样性 生态系统多样性 种群 自然选择 试题分析:生物多样性包括物种多样性、基因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是种群,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考点:考查生物多样性和生物进化的知识。 点评:难度较小,熟记生物多样性的种类和生物进化的主要内容。 为验证甲状腺激素具有促进蝌蚪发育的作用,某小组的同学提出了三种试验方案。他们的共同点是:相同的玻璃缸 2只分成 A、 B两组,各放入清水 200 mL、少量的水草和 5只大小相似的蝌蚪,每天同时喂食、观察记录。 方案一: A组的缸中

32、每天加入 5毫克甲状腺制剂。 B组不加药剂。方案二:破坏 A组蝌蚪的甲状腺,并且每天向缸中加入 5毫克甲状腺制剂。 B组蝌蚪不做处理。方案三:破坏 A组蝌蚪的甲状腺,并且每天向缸中加入 5毫克甲状腺制剂。破坏 B组蝌蚪的甲状腺,不加入药剂。 请你认真、仔细地分析以上三种方案: ( 1)三个方案中的对照组分别为 。 ( 2)你预期的三个方案中 A、 B组蝌蚪的发育情况为: 方案一: 方案二: 方案三: ( 3)你认为比较合理的方案是 ,为什么? 答案:( 1) B组 ( 2)方案一: A组迅速发育成青蛙, B组发育成青蛙 方案二: A组发育成青蛙, B组发育 成青蛙 方案三: A组发育成青蛙,

33、B组发育成大蝌蚪 ( 3)方案三比较合理 因为方案三 A、 B两组的蝌蚪都切除了甲状腺,因为缺少甲状腺激素,所以 B组蝌蚪发育成大蝌蚪,而不能发育成青蛙。 试题分析:( 1)对照组是指不作任何处理的组别,三个方案中 B 组是对照组。 ( 2)甲状腺制剂中含有甲状腺激素,促进蝌蚪的生长发育,所以方案一中 A组迅速发育成青蛙, B组发育成青蛙;方案二中 A组发育成青蛙, B组发育成青蛙;方案三中 A组发育成青蛙, B组发育成大蝌蚪。 ( 3)由于案三 A、 B两组的蝌蚪都切除了甲状腺,因为缺少甲状腺激素,所以B组 蝌蚪发育成大蝌蚪,而不能发育成青蛙,所以方案三比较合理。 考点:考查甲状腺激素的作用。 点评:难度中等,以探究甲状腺激素的作用考查实验分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