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学年甘肃省秦安二中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上传人:testyield361 文档编号:349233 上传时间:2019-07-23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303.4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2013学年甘肃省秦安二中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2012-2013学年甘肃省秦安二中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2012-2013学年甘肃省秦安二中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2012-2013学年甘肃省秦安二中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2012-2013学年甘肃省秦安二中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012-2013学年甘肃省秦安二中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下图为海洋中的一个小岛, a和 b分别表示两条纬线,回答小题。 【小题 1】若 a和 b分别表示赤道和北回归线,那么关于甲、乙两地气候和自然景观说法正确的是 A甲地的气候可能是热带草原气候 B乙地的气候可能是热带沙漠气候 C甲地的自然景观可能是热带雨林 D乙地的自然景观可能是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小题 2】若 a 和 b 分别表示北纬 40和北纬 60,岛屿以东不远就是一块大陆, A甲地可以种植甘蔗 B乙地主要从事粮食种植 C岛屿的最高峰能终年看到积雪 D仅考虑盛行风向,甲地沿岸更适合建设港口 答案: 【小题

2、 1】 C 【小题 1】 D 试题分析: 【小题 1】若 a和 b分别表示赤道和北回归线,判断图示岛屿位于北半球的低纬地区,故受东北信风影响,故甲位于东北信风的迎风坡,降水量丰富,而形成热带雨林气候,而乙位于东北信风的背风坡,故降水量较少,而形成热带草原气候。故选 C。热带沙漠气候热带沙漠气候出现在副热带高压带及信风带的大陆西岸和大陆内部。亚热带常绿硬叶林是亚热带地中海气候的植被类型分布在30-40的大陆西岸。 【小题 2】若 a和 b分别表示北纬 40和北纬 60,则该岛屿位于北半球的中纬度地区,该岛屿受盛行西风影响,形成温带海洋性气候,不适宜甘蔗种植,故乙位于盛行西风的迎风坡,降水量丰富,

3、故可发展种植业;该岛屿夏季气温20C以上,而该山地不到 3000米,故山顶不可能有终年冰川, C错误。受盛行西风影响,故甲位于背风坡,风浪较小,故选 D项。 考点:本题考查世界区域地理。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以不同纬度定位不同的地理位置然后根据所学地理知识进行综合分析。解答时要求学生能准确进行空间定位,然后结合纬度带、气 压带、地形、盛行风向等进行分析。 读 “某地区略图 ”,回答小题。 若图中黑点代表城市,则影响该地区城市分布的最主要区位因素是 A地形 B气候 C宗教 D水源 答案: D 试题分析:根据图示经纬度位置,可判读出该区域位于我国新疆境内。图中河流为内流河,城市都分布在河流沿岸,说

4、明主导因素是水源。 考点:本题考查我国的区域分析(新疆)及空间定位。 点评:本题较为简单,学生准确掌握我国行政区划及城市区位因素即可轻松作答。 湿地与森林、海洋并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具有维护生态安全、保护生物多样性等功能。人 们把湿地称为 “地球之肾 ”、天然水库和天然物种库。云南的大山包、拉市海、纳帕海和碧塔海(如图)是我国新增 4处国际重要湿地。20世纪 80年代初,纳帕海周围山上的原始森林已被砍伐殆尽,为开垦田地、扩大牧地,人们设法排干湖水、降低水位,致使湿地面积不断减少。当年勘察人员仅调查到残存的 100余亩沼泽地、数十只黑颈鹤。读图完成小题。 【小题 1】图中 4 等温线向北突出,

5、主要是 A受太阳辐射的影响 B受河流流向的影响 C受地形地势的影响 D受热带季风的影响 【小题 2】与图中 4处湿地的形成无关的是 A海拔高,气温低,蒸发量小 B地形相对低洼,容易积水 C植被较好,容易涵养水源 D都濒临长江,常受到长江洪水的泛滥而积水 【小题 3】从保护湿地和发展经济的角度看,不合理的行为有 A修筑梯田、固定耕地,解决贫困山区的粮食问题 B停止挖沙、打坝蓄水、恢复沼泽地 C利用文化生态优势,发展旅游等绿色产业 D加大投入,进行改造,建湿地公园 答案: 【小题 1】 C 【小题 2】 D 【小题 3】 A 试题分析: 【小题 1】图示中 4 等温线向北突出反映 “凸低为高 ”,

6、说明温度偏高,主要考虑地形地势的的影响。结合地理位置有长江一条支流经过,位于河谷地带,温度高于同纬度的两侧地区。故选 C项。 【小题 2】图示几处湿地的分布主要位于地势较高地区,气温低,蒸发量小;同时地形相对周围地区低洼,容易积水;植被较好,容易涵养水源形成湿地的水源来源;高原和高山地区的湿地,水源不是来自于河流泛滥,一般来源于山地的地下水。故选择 D项。 【小题 3】湿地不能改造为农业用地,应保持原来状态,或变为湿地公园,为人类服务。结合题文材料也可知开垦田地、扩大牧地,排干湖水 ,致使湿地面积不断减少,环境破坏。 考点:本题考查我国的区域地理特征、等温线判读和湿地的相关知识。 点评:本题以

7、云南新增 4处国际重要湿地为背景考查我国的区域地理特征、等温线判读和湿地的相关知识,注重学生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解答时注意结合区域经纬度位置、河流流向和湿地地理位置分布来进行综合分析。 读我国某区域一月平均气温图,回答小题。 【小题 1】图中甲、乙两地气温高低及影响因素的正确叙述是 A甲、乙两地纬度相同,一月均温大致相等 B甲地海拔低于乙地,一月均温甲高乙低 C甲深居内陆,乙距海较 近,一月均温甲低于乙 D甲比乙受冬季风影响小 ,一月均温高于乙 【小题 2】根据图中信息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甲地主要经济作物有油菜、甘蔗等 B乙地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和商品棉基地 C丙地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

8、界山脉 D丁地有我国重要的常规能源基地 答案: 【小题 1】 D 【小题 2】 C 试题分析: 【小题 1】根据图可以判断,图中的河流为长江,所示区域甲为四川盆地,乙为长江中下游平原,丙为汉水谷地,丁为长江三峡。结合图示可知甲乙两地两地纬度相同,一月均温甲(大于 6 )高于乙( 2-4 之间)。 A、 C错误;甲为四川盆地,乙为长江中下游平原。甲的海拔高于乙。 B错误;四川盆地北有秦岭阻挡,受冬季风影响小,一月均温高于长江中下游平原。故选 D项。 【小题 2】四川盆地由于热量充足主要经济作物是油菜、甘蔗;长江中下游平原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和商品棉基地;长江三峡水电站位于长江三峡地区是我国最大的水

9、电能源基地;秦岭才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所以说法错误的是D项。 考点:本题主要考察区域地理特征及等温线的判读相关知识。 点评:本题以我国某区域一月平均气温图为载体考查我国区域地理特征及等温线的判读,难度一般。解答时要注意两点: 1.结合经纬度位置、河流流向和地貌轮廓准确定位地理位置。 2.等温线的判读的一般原则是 “大于大的,小于小的 ”。 根据下表资料 ,回答小题。 表:我国四省(区) 人口及部分自然资源统计数据( 2006年) 省(区) 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 %) 耕地面积(万公顷) 水资源总量(亿立方米) 木材总蓄积量(亿立方米) 34 3 532 5 1865 8 15 8 53

10、5 1539 1 727 9 15 0 51 9 542 4 404 4 0 4 31 1 361 0 184 6 2 0 【小题 1】表 1中 , , , 所示省(区)的简称依次是 A陇,黑,川,苏 B苏,川,陇,黑 C黑,川,陇,苏 D川,黑,苏,陇 【小题 2】下列推理,其过程和结论正确的是 A耕地面积 比 小,因此,山区面积 比 大 B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 比 小,因此,乡村人口比重 比 大 C木材总蓄积量 比 少,因此,森林覆盖率 比 低 D水资源总量 比 多,因此,年降水量 比 大 【小题 3】有关四省(区)农业生产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省(区)西部是该省种植业集中地区 B 省(区

11、)东部是我国著名的商品粮基地 C 省(区)南部农业耕作制度一年三熟 D 省(区)北部灌溉用水主要是黄河水 答案: 【小题 1】 D 【小题 2】 B 【小题 3】 B 试题分析: 【小题 1】本题考查我国的区域差异。根据表格资料:四省中 的水资源总量最分布; 耕地面积最大;且两省的木材总蓄积量较大,可能山区面积较大; 与 相比,城市化水平较高;水资源总量较大;而 城市化水平低,水资源、耕地面积都最少,故可能位于西北地区。 结合分析推出: 为四川省; 为黑龙江省; 为江苏省; 为甘肃省。所以本题选择 D选项。 【小题 2】 A项因为省区的总面积未知,故无法判断;错误; B项乡村人口比重与城镇人口

12、比重共为 100%,故正确。 C项由于省区面积未知,故无法判断;错误; D项水资源总量以河流水量来衡量,与年降水量不 一定一致,还和蒸发量等因素有关。错误。 【小题 3】 表示四川,种植业主要集中在东部成都平原;错误; 表示黑龙江,东部有三江平原,是我国九大商品粮基地之一,正确; 一年三熟是长江以南地区的农业耕作制度;错误。 甘肃省北部地区的灌溉用水主要是高山冰川融水;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资料分析应用能力(我国的区域地理)。 点评:本题考查中国地理区域特征与差异,重视区域的比较研究,突破在于抓住表格中关键信息,即各省区对应的人口及资源最明显的特征。 下图是我国某地及其周边地区自然景观图,读图

13、回答第小题。 【小题 1】我国 选择在 A地发射 “神舟十号 ”载人飞船,是因为该发射中心 A海拔高,接近卫星所在的大气层 B纬度低,接近同步地球轨道 C气候干旱,大气的透明度好 D设备先进,科技力量雄厚 【小题 2】 A地的区位优势有 地处肥沃的冲积平原 气候温和湿润 有丰富的冰雪融水资源 地处河流干支流汇合处 A B C D 答案: 【小题 1】 C 【小题 2】 D 试题分析: 【小题 1】 A地处内陆,为大陆性气候,降水少,晴天多,大气污染轻、透明度较高。有利于对飞船的发射观测。 【小题 2】图中所示 A地区,结合图示可知建在戈壁沙漠的绿洲上,并非是冲积平原。位于巴丹吉林沙漠西北边缘,

14、气候干旱少雨。西依山,东临河,地处河流干支流汇合处,有丰富的冰雪融水资源。 考点:本题考查航天发射场的区位条件。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以 “神十 ”在 A航天中心发射为材料考查学生对卫星发射基地优势区位的掌握情况。卫星发射场的选址主要考虑气象、纬度和地形等自然条件,酒泉位于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气候干旱,大气透明度高。 下图示意长江上游地区雪线高度的经向和纬向变化趋势。完成小题 【小题 1】该地区雪线高度变化的趋势 A自北向南增高 B自西向东增高 C自东北向西南增高 D自东南向西北增高 【小题 2】影响该地区雪线高度变化趋势的主要因素是 A海拔 B降水 C热量 D坡向 答案: 【小题 1】 D

15、【小题 2】 B 试题分析: 【小题 1】根据图中信息可知,经度自西向东雪线逐渐降低;纬度自北向南逐渐降低。所以该地区雪线高度变化的趋势是自东南向西北增高。 【小题 2】结合长江上游地区雪线高度的经向和纬向变化,说明主要因素不是热量,应是降水。我国降水从东南向西北递减,导致雪线自东南向西北增高。降水对雪线的影响最大。 考点:本题考查雪线的相关知识。 点评:本题以长江上游地区雪线高度的经向和纬向变化趋势为载体考查雪线的相关知识和学生读图分析能力,题目难度一般。解答本题时学生要准确注意左右两幅图的图示内容才能得出正确结论。同时降水的因素对雪线影响更大。 【思维拓展】 影响雪线的因素: 从本质上讲是

16、蒸发融化与降雪积雪的对比关系,具体因素有: 山体所在纬度:纬度低,雪线海拔高;纬度高,雪线海拔低; 坡向:阳坡雪线海拔高,阴坡雪线海拔低;迎风坡雪线海拔低,背风坡雪线海拔高。 下图示意我国东部主要石化基地和企业的分布。完成小题。 【小题 1】图中兼有资源和市场区位优势的石化基地是 A B C D 【小题 2】 地接受境外石化产业转移将首先促进区域内的 A石油开采 B桉电站建设 C海岛旅游开发 D港口建设 答案: 【小题 1】 B 【小题 2】 D 试题分析: 【小题 1】图中 两地有丰富的石油资源,石化基地 石油资源丰富,但没有市场优势。 三地经济发达、市场广阔,石化基地 位于环渤海地区,石油

17、资源丰富,经济发达,市场需求量大;石化基地 经济发达,市场需求量大,但石油资源贫乏。综上可知兼有资源和市场区位优势的石化基地是 。 【小题 2】 地位于华南地区,资源短缺,因此接受境外石化产业转移将首先促进区域内的港口建设和发展,因为大中型石化产业落户该区域,需要从境外大量进口石油,便于从外地进口石油等资源。 考点:本题考查我国石油工业区位分析与判断。 点评:本题以我国东部主要 石化基地和企业的分布为背景,意在考查考生对我国资源分布的掌握情况与工业区位分析能力。解答本题抓住石化基地的两个区位条件一个是市场,再有从资源角度考虑,综合考虑得出京津唐地区兼有资源和市场区位优势。再者境外石化产业转移首

18、先促进区域内港口的建设和发展。 在建筑保温材料还没有普遍应用的时代,从大西洋沿岸往东至俄罗斯,欧洲传统民居的墙壁在厚度上有一定的变化规律(如下图所示)。据图回答小题。 【小题 1】由英国南部至俄罗斯西部,传统民居墙壁逐渐变厚的主要原因是 A温差逐渐变小 B气候海洋性越来越强 C太阳辐射逐渐减弱 D气候的大陆性越来越强 【小题 2】由英国南部至俄罗斯西部,自然带的变化所体现的规律是 A由沿海向内陆的变化 B由赤道向两极的变化 C非地带性 D垂直地带性 答案: 【小题 1】 D 【小题 2】 A 试题分析: 【小题 1】从海陆位置分析可知,由英国南部至俄罗斯西部 ,逐渐由亚欧大陆西部沿海地区进入到

19、大陆内部,英国是温带海洋性气候,从西向东,海洋性减弱,大陆性增强,气温年较差越来越大冬季气温越来越低,为了保暖导致传统民居墙壁逐渐变厚。选择 D项。 【小题 2】从海陆位置分析可知,从英国到俄罗斯体现的是由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选择 A项。 考点:本题考查世界区域地理及自然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点评:本题以从大西洋沿岸往东至俄罗斯,欧洲传统民居的墙壁厚度逐渐加厚为载体考查欧洲地区气候差异以及自然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难度较小。主要锻炼学生根据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以知识迁移能力。解答本题时可借鉴我国南北方墙壁厚度的变化。 【知识拓展】 地域分异规律: 成因 分布规律 分布 典例 图示 地带性分异规律

20、水平地域分异规律 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 太阳辐射从赤道向两极递减,以热量为基础划分 大致沿纬线(东西 )方向伸展,沿纬度变化的方向(南北 )更替 在低纬度和高纬度地区表现明显 非洲沿 20E经线,南北方向自然带的变化;亚寒带针叶林的分布 3 2 1 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 在一定的温度条件基础上,水分条件影响较大 大致沿经线(南北 )方向伸展沿经度变化的方向(东西 )更替 中纬度地区表现明显 亚欧大陆中纬度地区由沿悔向内陆自然景观呈现为森林带一草原带一荒漠带 1 2 3 相关试题 2012-2013学年甘肃省秦安二中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带) 免责声明 联系我们 地址:深圳市龙岗区横岗

21、街道深峰路 3号启航商务大厦5楼 邮编:518000 2004-2016 21世纪教育网 粤ICP备09188801号 粤教信息(2013)2号 工作时间 : AM9:00-PM6:00 服务电话 : 4006379991 读甲、乙两幅图,回答小题 【小题 1】图中两河河口附近的平原,在发展农业生产方面相同的限制性因素是 A雨热不同期 B风沙危害 C常有洪涝发生 D土地荒漠化严重 【小题 2】城市 A发展的主要有利条件是 A便利的交通条件 B雄厚的农业基础 C悠久的历史 D丰富的石油资源 答案: 【小题 1】 C 【小题 2】 D 试题分析: 【小题 1】根据经纬度和河流可以看出,甲为我国长江

22、三角洲地区,乙为美国的密西西比河三角洲,两个三角洲都位于亚热带,都位于季风气候区,故降水变率大,且河流中下游地势低平,排水不畅,故造成洪涝灾害多发;选 C项。 【小题 2】结合图示可判断 A表示新奥尔良,由于临近墨西哥湾,石油资源丰富。故选 D项。 考点:本题考查世界区域比较。 点评:本题通过两幅图示考查学生空间定位能力和区域分析能力,难度适中。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根据经纬度位置、河流流向和地貌轮廓准确定位两地,然后再结合所学地理知识进行综合分析即可轻松作答。 在亚洲西部,有一条弧形的狭长地带,犹如一弯新月,土壤很肥沃,因此有人称它为 “新月沃地 ”。这里萌发了古农业文明,也是两河文明的发源地。结

23、合下图完成小题。 【小题 1】下列关于甲、乙两地气候对该地农业影响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甲地冬季降水较多,发展农业无需灌溉 B甲地气温年较差较大,农业单产高 C乙地气候干旱,容易出现盐渍化问题,影响农业生产 D乙地日照强、气温高、风大、相对湿度小,多沙尘、风暴潮等气象灾害,影响农业生产 【小题 2】 “新月沃地 ”萌发了古农业文明,也是两河文明的发源地。下列对其成因评述正确的是 A a、 b两河径流量小,水源严重不足 B多为荒漠土,不适于耕种 C临近波斯湾,气候相对同纬内陆地区较为温和 D濒临海湾,自然灾害远远多于其他地区 答案: 【小题 1】 C 【小题 2】 C 试题分析: 【小题 1】甲、

24、乙两地分别为地中海气候和热带沙漠气候,甲地受地中海气候影响,雨热不 同期,故农业生产的灌溉需求量大, A错误;甲地农业生产最主要的优势条件是光热条件充足,故单产较高, B错误;乙地受热带沙漠气候影响,光热条件充足,但由于位于波斯湾沿岸,为闭合的海湾,受风暴潮影响小,D错误;该地区气候干旱,农业生产以灌溉农业为主,但由于不合理灌溉且蒸发旺盛,故导致了土地盐碱化严重。 【小题 2】古文明中心应为农业生产的优势区域,故 A项错误; a、 b两河流为两河流域主要的灌溉水源, B错误;临海地区相对于内陆地区气候较为温和, C项正确,该地区纬度较低,濒临波斯湾,较为封闭,自然灾害较少, D错误。 考点:

25、本题考查世界区域地理和农业生产。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学生只要能根据图示的地理位置准确判断两地的气候类型,进而分析气候特征和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注意结合区域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分析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钓鱼岛列岛及其附近海域,是我国东海鱼场的一部分。我国浙江、福建和台湾等地的渔民经常到这一带捕鱼。读下图完成小题。 我国的钓鱼岛地理位置及其周边海域等深线分布图(单位:米) 【小题 1】钓鱼岛的气候类型最可能是 A温带海洋性气候 B温带季风气候 C亚热带季风气候 D热带季风气候 【小题 2】关于钓鱼岛的描述,正确的是 地表平坦 位于我国大陆向东延伸的大陆架上 距我国大陆约 350KM 其东南侧的 P点位

26、于环太平洋地震带上 渔业资源丰富主要是因为盛行上升流 A B C D 答案: 【小题 1】 A 【小题 2】 C 试题分析: 【小题 1】根据该岛屿的位置,位于我国东南沿海,台湾岛的北部,从纬度位置分析最可能为亚热带季风气候。故选 A。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在 40-60的大陆西岸;温带季风气候 出现在北纬 35 55左右的亚欧大陆东岸;普遍分布于北纬 10至 25之间的大陆东岸。 【小题 2】组合选择题可结合排除法,根据该岛屿的等高线判断,该岛屿地形起伏较大, 错误;结合右图的等深线分布判断,该海域位于我国东南部的大陆架海区, 正确。图示钓鱼岛到我国大陆的直线距离转移到经线上,约跨纬度 3,故距

27、离约 3*111KM, 正确;图示 P位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处,故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上, 正确。该地区受寒暖流交汇而形成渔场, 错误。 考点 :本题考查我国的区域地理和等高线地形图的综合分析。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学生只要掌握等高线地形图的基本判断方法,掌握河流流向与地势;经 纬度与距离计算和区域自然环境特征等内容,注意结合图示的经纬网、等深线、海陆位置等信息分析。 读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示意图,回答小题。 【小题 1】图中 区和 区的分界线是我国的 A干旱地区和湿润地区的界线 B棉花主产区和非主产区的界线 C种植业区和放牧业区的界线 D亚热带与暖温带的界线 【小题 2】图中各区的优势能源是

28、 区主要是煤和石油 区主要是石油和水能 区主要是太阳能和水能 区主要是水能和石油 A B C D 【小题 3】地跨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的省是 A青海 B四川 C陕西 D甘肃 答案: 【小题 1】 D 【小题 2】 B 【小题 3】 D 试题分析: 【小题 1】图示 两区域为我国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分界线,以秦岭 淮河为界,此线是我国亚热带与暖温带的界线。故选 D项。 【小题 2】图示 为北方地区,我国的煤炭、石油资源主要集中于北方地区; 表示青藏高原,为我国光照最强的地区,且多大江大河的源头,河流流量较大,且落差大,故水能资源丰富。 区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大多位于非季风区降

29、水稀少、气候干旱,该区石油资源主要位于新疆一带。 区为我国南方地区,位于我国亚热带、热带季风区降水多、水资源丰富,有色金属资源丰富。但陆上石油资源欠缺。故选 B项。 【小题 3】结合图示四区域交界处大约位于甘肃省附近。甘肃省位于祖我国西部地区,地处黄河中上游,地域辽阔。大部分位于中国地势二级阶梯上。东接陕西,南邻 四川,西连青海、新疆,地势自西南向东北倾斜,地形狭长。从地理位置看地跨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 考点:本题考查我国的区域划分和重要地理界线。 点评:本题以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示意图为载体考查我国的区域划分、区域特征和重要地理界线。难度一般但考查范围广。要求学生熟练掌握相关

30、知识点。 【知识拓展】 中国界线: 一、人口密度界线 大致以黑龙江的黑河 云南腾冲一线。该线东南人口稠密,西北人口稀疏。 二、我国地势阶梯界线 一、二级阶梯界线: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横断山脉。 二、三级阶梯界线: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三、我国气候界线 (1)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界线: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与 400 毫米降水量等值线大约重合。该线西北为非季风区,东南为季风区。 ( 2)降水量和干湿区的界线 湿润区与半湿润区的界线 (800 毫米等降水量线 ):大体沿着青藏高原的东南边缘,向东经过秦岭 淮河一线。 半湿润区与半干旱区的界线 (400毫米等降

31、水量线 ):从大兴安岭向西南,经张家口、兰州、拉萨附近,到喜马拉雅山的南坡。 半干旱区与干旱区的界线 (200毫米等降水量线 ): 阴山、贺兰山、祁连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 (3)热量界线 1 月 0 等温线 (亚热带与暖温带界线 ):青藏高原东南边缘 秦岭 淮河一线。 暖温带与中温带的界线:鸭绿江口 长城 (山西境内稍偏南 ) 祁连山 天山一线。 (4)我国太阳年辐射总量丰富、贫乏界线: 从大兴安岭向西南,经北京西侧、兰州、昆明,再折向北到西藏南部。此线西北,太阳能资源丰富此线东南贫乏。 四、我国三大自然区的界线 (1)东部季风区与西北干旱半干旱区的界线: 400毫米降水量等值线即从大兴

32、安岭向西南,经张家口、兰州、拉萨附近,到喜马拉雅 山的南麓。 (2)东部季风区与青藏高寒区的界线: 3000米等高线。 (3)西北干旱半干旱区与青藏高寒区的界线:昆仑山 阿尔金山 祁连山。 五、我国综合地理界线 秦岭 淮河一线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 它是亚热带与暖温带的分界线、最冷月均温 0C等温线的地方、大于等于 10C积温 4500C的地方、 800毫米等降水量线的地方、湿润区与半湿润区的分界线、河流有无结冰期的分界线、温带落叶阔叶林与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分界线、钙质土与酸性土壤如红壤的分界线、小麦与水稻的分界线、农业旱地与水田的分界线、农作物一年一 熟或两年三熟与一年两熟或三熟的分界线、

33、长江水系与黄河水系的分界线 , 地形较完整(平原、高原为主 )与地形较破碎 (盆地、低山丘陵为主 )的分界线、河流汛期长短、河流多少等的分界线。 新加坡地处赤道附近,国土面积狭小,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小题。 【小题 1】新加坡的水资源非常匮乏的原因是 A地处赤道附近,蒸发很强 B工业发达,废水污染很严重 C国土面积狭小,无大河 D技术落后,水资源浪费严重 【小题 2】适合解决新加坡缺水的有效方法 A植树造林,涵养水源 B净化工业污水,达标排放 C建设河口大坝和海水淡 化 D加强节水技术的发展 答案: 【小题 1】 C 【小题 2】 C 试题分析: 【小题 1】新加坡位于赤道附近,受热带雨林气候影响

34、,终年多雨,水资源丰富。但由于受岛国影响,国土面积狭小,且境内无大河,故水资源不足。新加坡国工业技术发达、居民素质高不存在污染、浪费严重的现象。故选 C。 【小题 2】结合上题分析,解决措施针对原因,该地区降水量丰富,但地表水资源少,故可采用修建水库蓄水,该地区经济发展水平高,且为岛国,故可进行海水淡化。城市国家不适合大规模植树造林。 考点:本题考查世界区域地理和水资源问题。 点评:本题难度低,解题的关键是掌握世界区域地理的概况,并掌握影响水资源分布的主要原因和治理措施的一般分析思维。 综合题 ( 19分)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 1)水利枢纽 Q 对 R河下游的有利影响有哪些?( 3分) (

35、 2)说出 M地形区的地貌特征及其形成的主要人为因素。( 3分) ( 3)在利用水资源发展农业生产过程中,最容易使图中 A、 B附近地区的土壤出现 _问题。图示地区在发展农业生产时,对流经该地区的河流可能产生哪些不利的影响?( 4分) ( 4)近年来, C处附近的土地荒漠化进程加快,试分析该地区荒漠化土地的分布特点及其产生的人为原因。( 4分) ( 5)写出图中 EF 段铁路线的名称、分布特点及区位优势。( 5分) 答案:( 19分) ( 1)调节径流变化,具有防洪、灌溉和发电的功能;使河流含沙量减小,减少河床淤积;减少下游凌汛危害,遏制黄河断流现象。( 3分,任答三点) ( 2)地貌特征:千

36、沟万壑,支离破碎人为因素主要是植被破坏、不合理的耕作制度(轮荒)以及开矿等( 3分) ( 3)次生盐碱化(盐渍化)大量引水灌溉,造成河流的中下游水量减少甚至出现断流;农业生产过程中施用化肥和 农药使河流遭受污染;过度放牧和垦殖导致土地荒漠化和水土流失,使河流泥沙含量增加。( 4分) ( 4)呈点、线状分布,面积小而分散,邻近城镇或工矿开发区;由于在开采矿产(煤炭)以及城镇和道路基本建设过程中,破坏地表植被、污染水源及弃土弃渣等造成的。( 4分) ( 5)包兰线 铁路线基本上沿着河流(黄河)谷地行进(分布)。地势低平,工程量小,筑路费用低;沿线地区农牧业和工矿业较发达、城市数量较多、人口相对密集

37、,有利于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有利于促进和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繁荣和政治稳定。( 5分) 试题分析: 第( 1)题,根 据地理位置可知, Q 是位于黄河中下游的小浪底水利工程。水利工程的主要功能可从调节径流,防洪,灌溉,发电,泥沙淤积等方面结合区域地理环境分析。 第( 2)题,结合图示的河流轮廓特征判断, M位于黄土高原地区,由于水土流失严重,故地表千沟万壑,地形起伏大,主要的人为原因可从植被的破坏、不合理的农业生产等方面分析形成水土流失的人为原因。 第( 3)题,图示 A、 B表示宁夏平原和河套平原,为主要的灌溉农业区,故在农业生产过程中不合理灌溉可能导致土壤盐碱化,由于灌溉农业大量引用黄河水

38、可能导致河流水量减少,并大量使用农药化肥导致 河流水体富营养化危害;且不合理的农牧业生产可能加重该地区的土地荒漠化和水土流失则导致河流含沙量加大。 第( 4)题,图示 C地区位于黄河以南,该地区煤炭、铁资源丰富,在开采矿产(煤炭)以及城镇和道路基本建设过程中,破坏地表植被、污染水源及弃土弃渣等造成该地区植被破坏,出现点、线状荒漠化现象,面积小且分散。 第( 5)题,图中 EF 为包兰线,主要沿河谷分布。其优势区位从地势、工程量、施工难易度,沿途区位条件,民族关系等方面分析。 考点:本题考查我国的区域地理。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学生只要掌握我国的区域地理概况,结合 水利工程的主要功能、区域生态环

39、境问题的原因和交通线路进行综合分析,对于此类试题,学生应学会知识的迁移和应用。 某校 “地理社团 ”在暑期用一周时间进行了网上模拟探究活动,读下图,其中大图表示模拟探究的区域和探险路线,回答下列各题。 (10分 ) 材料:维多利亚瀑布位于赞比西河上,如活动区域 所示,宽度超过两公里,瀑布奔入玄武岩峡谷,水雾形成的彩虹远隔二十公里以外就能看到。倾注的河水产生一股充满飞沫的上升气流,游客站在瀑布对面悬崖边,手上的手帕都会被这强大的上升雾气卷至半空。而瀑布附近的 “雨林 ”( “雨林 ”是瀑布附 近的一片长年青葱的树林)又为瀑布这一壮景平添了几分姿色。 (1)进行模拟探究活动的季节 两地风向不同,

40、地风向是东南风, 地风向是 _。说明该季节 地盛行风形成的主导因素是 _。( 2分) (2)请结合上述材料解释 地 “雨林 ”的形成原因。( 4分) (3) 两地都有大面积沼泽,分析 地沼泽形成的独特原因。( 4分) 答案:( 10分) ( 1) 西南风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 2分) ( 2)原因:纬度低,气温高;瀑布水汽形成的潮湿小气候(有强大的上升气流,降水丰沛)( 4分) ( 3) 地纬度高,蒸发弱;地下有多年冻土,水分不易下渗。河流有凌汛现象,易泛滥,积水成沼;地势低洼,排水不畅,森林广布,涵养水源,径流量丰富等(任 4点, 4分) 试题分析: 第 (1)题,图中 位于东亚, 地位于南

41、亚,当 地风向是东南风时,北半球为夏季,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的影响, 地风向是西南风。 第 (2)题,由材料可知: 地位于瀑布附近,倾注的河水产生一股充满飞沫的上升气流,使这里降水丰沛;从热量上来分析,该地纬度低,气温高,因此该地形成了 “雨林 ”景观。 第 (3)题,由图可知: 地纬度较高,气温较低, 蒸发较弱,该地地下有多年冻土,水分不易下渗,另外该地的河流由低纬流向高纬,河流有凌汛现象,易泛滥,积水成沼,从地形上看,该地地势低洼,排水不畅,森林广布,涵养水源,径流量丰富,这些都是 地沼泽形成的原因。 考点:本题考查世界区域气候、沼泽形成的原因。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看似繁琐的材料其实里面隐

42、含着丰富的地理信息,试题涉及的考点都可与课本知识挂钩,因此本题也考查了学生从材料中获取信息的能力与学生对课本所学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11分) 葡萄的糖分含量越高,酿制出的葡萄酒酒精度越 高。葡萄生长过程中,特别是成熟期的光照及昼夜温差与其糖分积累呈正相关。图 a中甲、乙两地均为优质葡萄产地。图 b为乙地典型的葡萄种植园景观。世界上酒精度最高 (16.2度 )的优质葡萄酒就是使用乙地及其附近所产的葡萄酿制而成的。 (1)分析甲地有利于种植葡萄的地形、气候条件。( 3分) (2)分析乙地葡萄种植园地表鹅卵石堆积的原因。( 3分) (3)简述乙地气候类型和特点,并说

43、明气候条件以及葡萄种植园地表鹅卵石对葡萄生长的影响。( 5分) 答案:( 11分) (1)甲地位于 (南北向的 )河谷中,灌溉 (和排水 )条件好; (北纬 45附近 )葡萄生长季节日照时间长,光照充足;葡萄成熟季节昼夜温差大,利于糖分积累。( 3分) (2)乙地位于 (罗讷河 )河流出山口附近。河流出山口前,穿行于峡谷,水流急,可携带砾石;河流出山口后,流速变缓,携带的砾石首先在此处堆积。( 3 分) (3)乙地 (临地中海 )为地中海气候;冬季温和多雨,夏季炎热干燥。葡萄生长季节光照、热量充足。鹅卵石利于保持土壤水分 (利于地表水下渗,防止土壤水分蒸发 );鹅卵石白天 (受到太阳辐射 )增

44、温快,夜间降温也快,增大气温的日较差,利于葡萄的糖分积累。( 5分) 试题分析: 第( 1) 题,本题从地形、水源、光照时间和昼夜温差等方面分析。由左图中信息可以判断,甲地位于 (南北向的 )河谷中,灌溉 (和排水 )条件好; (北纬 45附近 )葡萄生长季节日照时间长,光照充足;葡萄成熟季节昼夜温差大,利于糖分积累。 第( 2)题,本题从地形、地势方面分析。由图中信息可知,乙地位于 (罗讷河 )河流出山口附近。葡萄种植园地表鹅卵石堆积的原因是河流出山口前,穿行于峡谷,水流急,可携带砾石;河流出山口后,流速变缓,携带的砾石首先在此处堆积。 第( 3)题,本题从地表、下垫面对气温的影响角度分析。乙地位于地中海沿岸,属 于典型的地中海气候。冬季温和多雨,复季炎热干燥。气候条件以及葡萄种植园地表鹅卵石对葡萄生长的影响为葡萄生长季节光照、热量充足。鹅卵石利于保持土壤水分 (利于地表水下渗,防止土壤水分蒸发 );鹅卵石白天 (受到太阳辐射 )增温快,夜间降温也快,增大气温的日较差,利于葡萄的糖分积累。 考点:主要考查了地中海沿岸葡萄生长的优势条件、地表鹅卵石堆积的原因及下垫面对气温的影响。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要求学生结合地中海地区的气候特征分析地中海沿岸葡萄生长的优势条件,并从地形、地势方面和下垫面对气温的影响角度分析葡萄种植园地表鹅 卵石堆积的原因和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