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学年陕西省三原县北城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上传人:eveningprove235 文档编号:349319 上传时间:2019-07-23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178.4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2013学年陕西省三原县北城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2012-2013学年陕西省三原县北城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2012-2013学年陕西省三原县北城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2012-2013学年陕西省三原县北城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2012-2013学年陕西省三原县北城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012-2013学年陕西省三原县北城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关于我国三大自然区界线的叙述,错误的是: A东部季风区与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大致以 400毫米等降水量线为界 B东部季风区与青藏高寒区大致以 3000米等高线为界 C青藏高寒区与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大致以昆仑山 -阿尔金山 -祁连山为界 D秦岭 -淮河一线是划分三大自然区的一条很重要的地理分界线 答案: D 试题分析:在三大自然区的分界线中没有秦岭 -淮河一线,它属于东部季风区内部差异的分界线, 是属于华中亚热带湿润地区与华北暖温带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三大自然区的分界线大致分别是昆仑山 -阿尔金山 -祁连山、

2、 3000米等高线与 400毫米等降水量线为界 考点:三大自然区的划分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对三大自然区的分界线与自然区内部差异的分界线的掌握状况,试题设计具有一定的区分度,属于中档性的的题目 下图为 30N 附近的等高线地形图,图中等高距为 10米。据图完成题 【小题 1】山峰 N 的最大海拔高度可能为 A 79米 B 69米 C 82米 D 97米 【小题 2】 M地貌的成因可能是 A海浪侵蚀 B人工海岸 C珊瑚淀积 D泥沙堆积 【小题 3】图中 四条曲线表示河流,其中正确的是 A B C D 答案: 【小题 1】 C 【小题 2】 A 【小题 3】 B 试题分析: 【小题 1】注意图中

3、的海岸基线的海拔高度为 0,再结合图中的等高距为 10 米,可以看出图中的山峰 N 处的海拔处在 80 H 90,故最大的可选 C 【小题 2】 M的地貌为陡崖,地处海边,其形成可能是海浪侵蚀 【小题 3】河流的地势比周围的地势低,等高线应该凸向高值,故只有图中的 两处的山谷可以发育成河流, 两处的等高线凸 向低值为山脊,不可能发育成河流 考点:等高线的判读 点评:本组题的关键之一就是要掌握海岸基线的海拔为 0米这一特性,再结合题目中所给定的等高距,完成第( 1)题,同时对等高线地图的基本判读是完成本题的基本能力所在,试题难度不大,属于一般性的基础题目 读等高线图,已知 a b,回答题 【小题

4、 1】有关 M、 N 两处地形的正确叙述是 M为山坡上的洼地 N 为山坡上的洼地 M为山坡上的小丘 N 为山坡上的小丘 A B C D 【小题 2】若 b海拔高度为 200m, a海拔高度为 300m,则 M、 N 处的海拔高度为 200 b,所 以 M为山坡上的小丘, N 为山坡上的洼地 【小题 2】若 b海拔高度为 200m, a海拔高度为 300m,说明图的等高距为 100米,按照 “大于大的,小于小 ”的原则,可知 300 B C D 【小题 2】若四幅图中的比例尺皆为 1: 10 000,等高距分别为 10米、 20米、30米、 40米,则其坡度由大到小的排序是 A B C D 答案

5、: 【小题 1】 A 【小题 2】 B 试题分析: 【小题 1】根据图中给定的四幅图的比例尺,可以看出它们分别是图上 1厘米代表实际距离的 100米、 200米、 300米、 400米,在等高距相同的情况之下(同为 50米),它们的坡度与其水平距成负相关。如下图。 【小题 2】若图的水平比例尺相同,其等高距不同,分别是 10米、 20米、 30米、40米,则其坡度的大小与其其等高距成正相关。其关系如下图 考点:比例尺的大小的比较 点评:本组题的关键是要求考生熟练地掌握比例大小的比较方法,熟悉等高距与水平比例尺之间的关系,能熟练地应用这一原理判定坡度的大小,试题属于一般性的基础题目 ,注重所学知

6、识的实际应用。比较符合现在地理学的基本教育理念。 荒漠化已成为当今全球最为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之一。根据联合国环境署推断,目前世界约 1 4的陆地、 2 3的国家和地区受到荒漠化的威胁。中国是全球荒漠化面积大、分布广、危害严重的国家之一,其中西北地区则是我国风沙危害和荒漠化问题最为突出的地区。据此回答题。 【小题 1】下列自然特征中,本身就包含着荒漠化潜在威胁的是 A干旱的气候条件 B高原、盆地为主的地形 C人口激增 D过渡放牧 【小题 2】在荒漠化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常常起决定性作用的是 A 草原、荒漠为主的植被 B人类活动 C疏松的沙质沉积物 D气候变异 【小题 3】在西北地区荒漠化土地面积

7、中,导致荒漠化的第一大人为因素是 A过度放牧 B过度开垦 C过度樵采 D水资源利用不当 答案: 【小题 1】 A 【小题 2】 B 【小题 3】 C 试题分析: 【小题 1】我国西北地区气候干旱,这就导致了地貌上是以沙漠和戈壁为主,地表存在着大量的沙源,正是因为气候干旱,所以其植被稀少,加上冬春季节多大风天气(西北风),为荒漠向东向南的扩展提供了物质和动力条件。 【小题 2】在荒漠化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自然因素只是起到了较小的作用(大约 10%左右),真正起决定作用是人类不合理的经济活动(过度放牧、过度樵采、过度开垦、水资源利用不合理等)。 【小题 3】在西北地区荒漠化的过程中第一大人为因素则

8、是过度打住樵采,因为西北地区本身气候干旱,植被就稀少,人们为了解决其生活用能问题就大量砍伐本来就极其稀少的植被,这无疑加剧了土地荒漠化的速度。 考点:土地荒漠化的成因分析 点评:本组题要求考生熟悉土地荒漠化的成因,其中既有自然原因,也有人为因素,并且要明白自然因素在土地的荒漠化过程中所起的作 用是有限的,真正起决定性作用的是人为因素,特别是在三个过度(过度放牧、过度樵采、过度开垦)。试题设计有一定的难度,但不是太在,属于一般性的基础题目。 人类活动会导致某些自然要素的变化,进而带动其他要素的变化,其中水是比较容易受人类影响的自然要素。结合图完成题。 【小题 1】判断方框 、 、 、 相应内容的

9、排序,正确的是 土壤水增多 库区蒸发量增大 蒸腾加强 植被覆盖率增大 A B C D 【小题 2】图中各要素之间的关系体现了地理环境的 A整体性特征 B区域性特征 C差异性特征 D不稳定性特征 【小题 3】阿斯旺大坝修建之后,对尼罗河河口地带产生的负面影响有 土壤肥力下降 产生土壤盐碱化 洪涝灾害加剧 渔业产量下降 三角洲面积扩大 A B C D 答案: 【小题 1】 C 【小题 2】 A 【小题 3】 D 试题分析: 【小题 1】通过图的逻辑关系图可以得出其中答案:,试题的关键是明白水库的修建会产生 “库区蒸发量增大 ”“土壤水增多 ”两个结果;同时也要明白 “水库周围降水增多 ”是 “库区

10、蒸发量增大 ”和植物的 “蒸腾加强 ”的结果 【小题 2】这一逻辑关系的形成正是必修 1所讲述的陆地环境的整体性的具体体现,各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相互制约形成了具有区域地理特征的独特区域地理环境 【小题 3】阿斯旺大坝的修建可以起到防洪的作用,故选项中不应该含有 。大坝的建成会成库区的泥沙淤积增加,其下游土地在减少被淹的同时也减少洪水期通过洪水带的淤泥的可能性,降低了土地的肥力,也减少了通过洪水带到河口的泥沙的量,使河口三角洲因海浪侵蚀而减少,海水的入侵,使土地产生盐碱化。 考点:陆地环境的整体性 点评:本组题主要是考查考生对陆地环境整体性 的理解与掌握,试题要求考生在掌握各

11、地理要素之间的关联性的同时,还要熟悉它们之间的制约性,即其中的一个因素的变化会导致其它要素仍致整体发生变化这一基本原理,试题有一定的难度,属于中档偏难的题目 读图:我国三大自然区 (I、 II、 III),回答题。 【小题 1】地理界线 P南北两侧种植业不同,主要原因是 A地形条件不同 B水热条件不同 C土壤条件不同 D光照条件不同 【小题 2】有关 I、 II、 III三个自然区的叙述,正确的有 A II区比 III区纬度高,故热量较 III少 B III区比 II纬度低,故太阳光照比 II区强 C III区与 I区南部距海远近不同,故以 400mm等降水量线为两区界线 D II区比 I区北

12、部降水少,故以 400mm等降水量线与 I区北部为界 答案: 【小题 1】 B 【小题 2】 D 试题分析: 【小题 1】图中的 P为我国重要的自然地理界线 -秦岭 -淮河一线,其南北两侧的种植业的差异主要是因为其水热条件的差异,其南侧的降水量在 800毫米以上,属于亚热带;其北侧的降水量在 800毫米以下,属于暖温带。 【小题 2】图中的 I、 II、 III三个自然区分别是东部季风区、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和 青藏高寒区, I、 II的分界线大致是 400毫米等降水量线, III区与 I区之间的分界线大致是横断山区的 3000米等高线; II区比 III区的分界线大致是昆仑山 -阿尔金山 -祁连

13、山,西北干旱半干旱区虽然比青藏高寒区纬度高,但是因为青藏高原的地势高,气候较低。也正是因为其地势高,空气稀薄,太阳辐射较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强。 考点:三大自然区的自然差异 点评:本组题要求考生熟悉三大自然之间的分界线,区域之间及其区域内部的差异的存在与成因,试题属于基础性识记题目,难度不大。 下列关于田纳西河及其流域开发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发源于阿巴拉契亚山脉东 B山地的生态环境直接影响环境水量和水质 C河流是生态环境保护的重点 D河谷平原是该流域中开发利用的主要部分 答案: B 试题分析:田纳西河发源于阿巴拉契亚山脉西部,山地是河流的发源地,其生态环境直接影响河流的水量与水质,因此应保护好它的植

14、被;河谷平原是人类活动比较集中的地区,因此是生态环境保护的重点。 考点:河流的开发与保护 点评:本题的关键是要求考生熟悉田纳西河的区域地理环境特征,掌握田纳西河的开发与保护的的重点,试题属于一般性的识记题目,试题的难度不大,属于中档性的 基础题目 综合题 读 “田纳西河流域示意图 ”完成下列各题:(共 10分) ( 1)世界上很多国家都优先发展水电,原因是水电具有 、 等优点。( 2分) ( 2)简述田纳西河成为水电基地的有利自然条件有哪些?( 3分) ( 3)田纳西河流域的地形、气候、水文特征及矿产状况,决定了该河开发利用的方向。流域示意图中 A处为河流发源地阿巴拉契亚山地,其生态环境直接影

15、响河流的水量和水质,因此应保护好它的 ; B 处是流域中开发利用的主要部分,在利用过程中要注意 的合理分配和 的保护; C处为 (地形) ,是人类活动比较集中的地区。因此 是保护的重点。( 5分) 答案: ( 1) 流域内降水丰富,水量大 多峡谷、落差大,适于梯级开发 建坝淹没损失小。 ( 2) 流域内降水丰富,水量大 多峡谷、落差大,适于梯级开发 建坝淹没损失小。 ( 3)植被生态 水资源 水质 河谷平原 生态环境 试题分析:第( 1)题世界许多国家都优先发展水电是因为水电具有清洁、可再生等优点。第( 2)题根据题目中提供的田纳西河干流剖面图及其所在区域的自然地理特征可知田纳西河流域属于亚热

16、带湿润性季风气候,气候比较湿润,降水丰富,水量大 ;多峡谷、落差大,适于梯级开发 且建 坝后淹没损失小。第( 3)题, A地处河源地,其生态环境直接影响河流的水量与水质,因此应保护好它的植被; B处是流域中开发利用的主要部分,在利用过程中要注意水资源的合理分配和水质的保护,防止水污染; C处为河谷平原,是人类活动比较集中的地区,因此是生态环境保护的重点。 考点:河流的综合开发与保护 点评:本题以田纳西河流域的综合开发为背景,考查考生对河流的综合开发相关知识的理解与应用。试题设计没有多少难度,却带有较强的识记性,试题不能较好地考查考生分析与理解能力,是一般性的基础性题目。 读 “经纬网图 ”,完

17、成下列问题。 (10分 ) (1)经纬度位置:甲 _,丙 _。 (2)丙位于甲的 _方向,某飞机由甲飞往乙,沿最短路线,合适的航向为_, (3)丙、丁之间的距离 _(小于、等于、大于 )丙、乙之间的距离。 答案: (1)(60S,170W) (70S,170E) (2) 西南 先往西南,后往西北 (3)小于 试题分析:第( 1)题南极地区俯视图上可以看到地球自转方向为顺时针,故图中甲为西经度,其它三个点的经度都为东经度,甲乙丙丁四地的纬度都是南纬度,由此可以得出甲丙的地理 坐标分别是 (60S,170W) (70S,170E)。第( 2)题根据经纬网图上方向头判的方法可以判定出丙位于甲的西南方

18、向,甲乙处在同一纬线上,球面上两点之间最短距离是过这两点大圆劣弧长度,先向高纬地方飞,再向低纬飞,所以由甲飞往乙,沿最短路线的航向为先往西南,后往西北。第( 3)题丙、丁之间与丙、乙之间的经纬度的跨度是相同的,但乙地的纬度更低,所以丙、丁之间的距离小于丙、乙之间的距离的距离 考点:经纬网的判读 点评:本题主要是考查考生对经纬网的判读,从图中的极点为 S可知图示区域是以南极点为中心的部分极 圈府视图。试题涉及到东西经、南北纬的判定,经纬网图上的方向的判定,球面上两点之间最短距离的确定与计算,试题有一定的综合性,属于中档偏难的题目 判断题 读 “中国三大自然区图 ”,完成下列要求( 10分) (1

19、)写出下列自然区的名称: A B C (2)图中山脉的名称: D E (3)B区的主要地貌单元是 。 (4)我国最大的内流河分布于 (字母)区。 (5)A、 B、 C区中水土流失最严重的是 (字母)区。 (6)A区农业发展的限制性因素是 (7)A区与 C区的界线与哪些地理分界线大致吻合 ( 1分) 答案:( 1)西北干旱半干旱区 青藏高寒区 东部季风区( 2)阿尔金山 祁连山 ( 3)青藏高原( 4) A ( 5) C( 6)水资源短缺(干旱缺水)( 7) 400毫米等降水量线 试题分析:第( 1)题是考查三大自然分区,图中的 A B C 分别是西北干旱半干旱区、藏高寒区、部季风区。第( 2)

20、题图中的 D E 正是第一级阶梯与第二级阶梯的分界线,它们分别是阿尔金山、连山。第( 3)题 B处在一级阶梯之上,属于典型的青藏高原地区。第( 4)题图中我国最大 的内流河为 A所代表的塔里木河。第( 5)题在三大自然区中,水土流失量最大的是东部季风区( C)。第( 6)题 A所在的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因为气候的干旱,所以干旱缺水是其农业发展的主要限制性因素。第( 7)题西北干旱半干旱区与东部季风的分界线大致是以 400 毫米等年降水量线 考点:我国的三大自然区的划分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对我国的三大自然区的划分的理解与掌握,同时熟悉各大区域内部的区域地理事物及其特征。试题属于一般性的基础题目,试题的难度不大,但识记的内容较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