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1 T 896-2012 有机食品 苹果生产技术规程.pdf

上传人:bowdiet140 文档编号:364286 上传时间:2018-09-07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154.4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DB11 T 896-2012 有机食品 苹果生产技术规程.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DB11 T 896-2012 有机食品 苹果生产技术规程.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DB11 T 896-2012 有机食品 苹果生产技术规程.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DB11 T 896-2012 有机食品 苹果生产技术规程.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DB11 T 896-2012 有机食品 苹果生产技术规程.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ICS 65.020.20 B 31 备案号 : DB11 北京市地方 标准 DB11/T 896 2012 有机食品 苹果生产技术规程 Organic food technology code of practice for apple production 2012 - 09 - 27发布 2013 - 01 - 01实施 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DB11/T 8962012 I 目 次 前言 . 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产地环境要求 . 1 5 生产技术 . 2 6 污染控制 . 4 7 水土保持 . 4 8 采收、包装、标识、贮

2、藏和运输 . 4 9 管理体系 . 5 附录 A(规范性附录) 有机苹果生产允许使用的土壤培肥和改良物质 6 附录 B(规范性附录) 有机苹果生产允许使用的植物保护产品物质和措施 7 DB11/T 8962012 I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 GB/T 1.1 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北京市园林绿化局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由北京市园林绿化局组织 实施。 本标准起草 单位:中国农业大学 。 本标准起草 人:杜相革 、刘志琦 、董民 、余晔 、蔡乐 。DB11/T 8962012 1 有机食品 苹果生产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 了有机苹果生产的产地环境、生产技术、污染控制、水土保持、采收

3、、包装、标识、贮 藏和运输 及管理体系 等方面 的要求。 本标准 适用 于北京地 区有机苹果生产的 全过程 。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 对于 本文件的 应用 是必不可少 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所注日期的 版本 适用 于 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 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 本(包 括所 有的 修改 单) 适用 于本文件。 GB 2762 食品 中污染物 限量 GB 2763 食品 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 GB 3095 1996 环境 空气 质 量标准 GB 5084 农田灌溉 水质标准 GB 9847 2003 苹果 苗木 GB 15618 1995 土壤环境质量 标准 GB/T 196

4、30.1 2011 有机产品 第 1部分 :生产 DB11/T 0812005 苹果无公害 生产 综合 技术 DB11/T 561 有机果品 生产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 适用 于本文件。 3.1 有机苹果 organic apple 按照有机生产 方式 生产的并 符合 本标准 ,且经过认证 的 鲜食 苹果。 3.2 植体营养液 plant tea 利 用植物 材料 制作 的未加入人工合成 化学 物质的 浸提 液 。 4 产地环境要求 4.1 基地选择 4.1.1 生产基 地应 边界清晰 ,生 态环境良 好, 远离交通主干道, 距离 工业 污染 源、生 活垃圾场 等大于 3km。 DB

5、11/T 8962012 2 4.1.2 苹果建 园应 选择排 水良 好, 地 下水 位较低 ,中 性至微酸性的土壤 ,土质 较疏松 、 孔隙度较 大, 容重较小 ,有机质 含量应大于 1.5%。 4.2 生产基地内的环境质量 4.2.1 土壤环境质 量符合 GB 156181995 中的 二级 标准。 4.2.2 农田灌溉 用水水质 符合 GB 5084的规定。 4.2.3 环境空气 质量符合 GB 3095 1996中二级 标准。 5 生产技术 5.1 苗木 5.1.1 选择 5.1.1.1 应选择以 有机生产 方式 培育或繁殖 的苹果 苗木 。 5.1.1.2 应选择 适应 当地的土壤和

6、 气候特点 、对 病虫 害抗 性较强的苹果品 种。 5.1.1.3 不得使用 转基 因的 苗木 。 5.1.2 繁育 5.1.2.1 应采用有机生产 方式 繁育 苗木。 5.1.2.2 宜根据季节 、气 候条 件的 不同选 用育 苗设 施。 5.1.2.3 选择适合 当地的品 种和 砧木 进行嫁接育 苗。 5.1.2.4 不得使用 禁用物质和 方法处 理苹果 苗木 。 5.1.3 苗木质量 5.1.3.1 苗木质 量应符合 GB 98472003 中一级 苗的要求。 5.2 树体管理 5.2.1 幼树管理 按照DB11/T 081 2005中 5.2.10 执行 。 5.2.2 结果树管理 5

7、.2.2.1 疏花疏果 按照DB11/T 081 2005中 5.4.1 执行 。 应以提 高优 等级 果实 为主 ,适当减 少留 果量 。 5.2.2.2 果实套袋 按照DB11/T 081 2005中 5.4.2 执行 。 不得使用 经过 违禁 物质 处理 过 的果 袋,必 要时 可以 使用附录 B中 的物质。 5.2.2.3 摘叶转果 按照 DB11/T 081 2005中 5.4.3 执行 。 5.2.2.4 铺设反光膜 按照DB11/T 081 2005中 5.4.4 执行 。 5.3 土肥水管理 5.3.1 土壤管理方法 5.3.1.1 深翻改土 按照DB11/T 081 2005

8、中 5.3.1.1执行 。 5.3.1.2 间作 按照DB11/T 081 2005中 5.3.1.2执行 。 5.3.1.3 自然生草 按照DB11/T 081 2005中 5.3.1.4执行 。 DB11/T 8962012 3 5.3.2 土壤培肥要求和 指标 5.3.2.1 应回收和 利用苹果园的 枝条 、 杂草和 落叶 等废弃 物,所有 废弃 物应 进行堆 制并 达到 有机肥 腐 熟 的 指标。 5.3.2.2 应采取 果园生草 或保 留自 然杂草并定 期刈割后翻压在树盘 下增 加土壤肥 力。 5.3.2.3 施用足够数 量的有机肥 以维 持和提 高土壤肥 力, 在有机转 换期, 苹

9、果园土壤有机质 含量大于 1.5%; 转换 期后 苹果园土壤有机质 含量应大于 2%。 5.3.2.4 土壤表层 (5cm 15cm )土层内的 微生物 数量应 达到 5 10 9 个 /g以 上, 整个 土 层应达到 1.5 10 9 个/g 。 5.3.3 肥 料种类 和来源 5.3.3.1 有机肥 应主 要源 于本 农场或 有机 农场 (或 畜禽 场) ,在自 有肥 料不 足时 ,可 购入农 场外 的符 合有机标准要求的肥 料, 有机肥 料的 原料应经过 堆制 腐熟 且符合 堆肥的要求。 5.3.3.2 允许使用 经检测 合格 的天然来源 并保持 其天然 组分 的矿物 源物质 如麦饭石

10、、磷矿石 等作 为矿 质元素 的补充 。在 使用前 不得采用化 学处 理方式 提高 溶解 度。 5.3.3.3 在土壤培肥 过程中 允许使用物质 见附录 A。 5.3.3.4 不得使用化 学合成 肥料 和城 市污水污 泥。 5.3.4 土壤培肥技术 5.3.4.1 基肥 5.3.4.1.1 发酵腐熟 的有机肥 应在秋 季果实 采收 后施 入,必 要时 可 以混 施矿 质肥 料或 麦饭石。 5.3.4.1.2 有机肥施肥 量按 每生产 1kg苹果施 2.0kg3.0kg 计算 , 每公 顷最 低施肥 在 30t以 上。 5.3.4.1.3 施用方 法以 沟施 为主 ,结 果树在树冠 下距 树 干

11、 80cm 100cm开始向外挖放射状沟至 树冠外 缘 或 在树冠垂直投影向外挖 环 状沟 ,沟深 60cm 80cm,将表 土与 有机肥 充分 混合后 施入 底部, 底土 覆 在表面, 幼龄树 以环 状沟 施为主 。 5.3.4.2 追肥 5.3.4.2.1 根据品 种、 树龄 、栽 培管理 方式 、生 长发 育时 期以 及外界条 件等 因素 ,确 定追 肥的 种类 、 次数、 时间 和用 量。 5.3.4.2.2 在幼龄树 和结 果树 的果 实发 育 前期,应 追施 富含 氮磷 的有机肥 ,如发酵 的豆饼 、 腐熟 的鸡 粪 或 沼液 沼渣 等。 5.3.4.2.3 在 果 实发 育后 期

12、,应 追施 富含钾 、钙 的肥 料, 如矿 质钾肥、草 木灰 、氨 基酸 钙等。 5.3.4.2.4 可 喷 施自 制的植体 营养 液、 氨 基酸 类叶 面肥 等,其 有效成分最大量不 能超 过补充肥 料总 有 效成分 用量 的 10% 15%。 5.3.5 水 分 管理 5.3.5.1 灌溉与排 水 按照DB11/T 081 2005中 5.3.3 执行 。灌溉 水水质 应符合GB 5084 的要求。 5.3.5.2 节水保 水 采取秸秆 覆 盖和 高培 垄 地膜 覆 盖。 在树盘内 沿行向 从主干 两面向外 各铺宽80cm 150cm的黑色 地膜 并 及 时清 除地 膜。 5.4 病虫害防

13、治 5.4.1 病虫害控制 方法 5.4.1.1 农业防治 5.4.1.1.1 苹果园 周围 不得种 植桧柏 ,不得 与梨 、桃 、核桃 等其 他 果树混栽 。 5.4.1.1.2 休眠期, 彻底 清洁 田园 ;废弃物 清除 到园 外, 进行 深埋或堆 肥处 理。 5.4.1.1.3 发 芽 前应 刮除 枝干 的翘裂皮 、 老皮 ,清 除枯 枝落叶 ,减少 越冬 病虫 基数 。 5.4.1.1.4 应 疏 花疏 果,合 理负载 ,保持树 势健壮 。 DB11/T 8962012 4 5.4.1.1.5 应 结 合夏 季修 剪, 清除 病虫枝或 摘除 病虫叶 。 5.4.1.1.6 应合理施用有

14、机肥 ,严 格控制氮 肥施用 量, 抑制植 食螨、 蚜虫 等害 虫的 繁殖 ,同时减 轻苹 果 白粉 病、 轮纹 病等 病害 的发生。 5.4.1.1.7 增 施 矿质肥 料, 增强 树体 抗病能 力。 5.4.1.2 物理防治 5.4.1.2.1 采 取 灯光诱杀 、糖醋 液诱集 和 诱虫 带等 措施 ,防治卷 叶 蛾( Adoxophyes orana Fischer)、 金龟子 等害 虫。 5.4.1.2.2 每 公 顷设置 1盏杀 虫灯和 60个 糖醋 液诱捕器 。 5.4.1.3 生物防治 5.4.1.3.1 应 通 过果园生草和保 留自 然有益 杂草 ,增 殖和 吸引 自然界 的瓢

15、 虫、 小花蝽 、草 蛉 和蜘蛛 等 天敌, 控制 蚜虫 、螨 类和 鳞翅目 等害 虫。 5.4.1.3.2 每 公 顷人工 释 放 3万 5 万头赤眼蜂 ,防治鳞翅目 害虫。 5.4.1.3.3 每 株 苹果 树释放 300头捕 食螨防治 山楂 叶螨 (Tetranychus viennensis Zacher)和苹果 全爪 螨(Panonychus ulmi ( Koch)) 。 5.4.1.3.4 每 公 顷设置 60个性 激素 诱 芯。 5.4.1.4 药剂防治 5.4.1.4.1 宜 采用 除虫 菊素 、苦参碱 等提取 物防治 苹果 瘤蚜 (Myzus malisuctus Mats

16、umura)、绣线菊 蚜(Aphis citricola Van der Goot)。 5.4.1.4.2 宜 采用 除虫 菊素 、植物 油乳 化 剂、 软钾 皂等 防治金纹 细 蛾( Lithocolletis ringoniella Matsumura)。 5.4.1.4.3 宜 采用 硫制 剂防治 苹果 害螨 。 5.4.1.4.4 宜 采用 除虫 菊素 和苦参碱 等提取 物防治 茶翅蝽 (Halyomorpha picus Fabr.)。 5.4.1.4.5 宜 采用 氨基 酸铜 、氨 基酸 钙等预 防和控制 轮纹 病。 5.4.1.4.6 宜 采用 石硫 合剂 或氨 基酸 铜涂抹 腐

17、烂 病的 刮治 后的 病斑。 5.4.1.4.7 上 述 方法 不能 有效 控制 病虫 害 时, 允许使用附录 B所列出的物质。使用附录 B 未列入 的物 质 时 ,应 按照 GB/T 19630.12011 中附录 D 准则 或 相应的标准 对该 物质 进行 评估。 6 污染控制 6.1 应在有机苹果生产和 常规苹果生产 区域 间设 置缓冲 带或物理 障碍 物。 6.2 应采用 独立 的排 灌系 统。 6.3 农药残留 检测 的种 类按照 GB 2763相关 的项 目执行 且不得 检出 ,重 金属 含量不 能超 过 GB 2762的 限值。 7 水土保持 按照DB11/T 561 相关 要求

18、 执行。 8 采收、包装、 标识、贮藏 和运输 8.1 采收 用于采收苹果的 器具 应得到 充 分清 洗, 去除 污染物 残留。 8.2 包装、 标识、贮藏 和运输 DB11/T 8962012 5 包装、标识、贮藏和运输按照DB11/T 561 相关 要求 执行。 9 管理体 系 管理体系按照 DB11/T 561相关要求 执行 。 DB11/T 8962012 6 A A 附 录 A ( 规范性 附录) 有机苹果生产 允许使 用的土壤培肥和改 良物 质 表 A.1给出 了有机苹果生产允许使用的土壤培肥和改良物质。 表 A.1 有机苹果生产 允许使 用的土壤培肥和改 良物 质 物质类别 物质

19、名称、组分和要求 使用条件 I.植物和动物来源 绿肥 直接翻压 畜禽粪便及其堆肥(包括圈肥) 满足堆肥的要求 果园废弃物 满足堆肥的要求 作物秸秆 与动物粪便堆制并充分腐熟后 干 的 农 家 肥和脱 水的家 畜粪便 满 足 堆 肥的要求 来自未经化学处理木材的木料、 树皮、 锯屑、 刨花、 木 灰、木炭及腐殖酸物质 地面覆盖或堆制后作为有机肥源 未搀杂防腐剂的肉、骨头和皮毛 经过堆制或发酵处理后 蘑菇培养废料和蚯蚓培养基质的堆肥 满足堆肥的要求 不含合成添加剂的食品工业副产品 应经过堆制或发酵处理后 草木灰 饼粕 不能使用经化学方法加工的 鱼粉、骨粉 未添加化学合成的物质 沼液、沼渣 II.矿

20、 物 来 源 磷矿石 应当是天然的,应当是物理方法获得的 钾矿粉 应 当 是 物理 方法获得 的,不能 通过化学方 法浓缩。氯 的 含 量少于 60%。 麦饭石 天然物质或来自未经化学处理、未添加化学合成物质 沸石 天然物质或来自未经化学处理、未添加化学合成物质 硼酸岩 镁矿粉 天然物质或来自未经化学处理、未添加化学合成物质 天然硫磺 微量元素 氨基酸螯合物 氨基酸与有益金属离子螯合 III.微 生物来源 可生物降解的微生物加工副产品, 如酿酒和蒸馏酒行业 的加工副产品 天然来源、非转基因的微生物菌肥 注:参见 GB/T 19630.1 2011。 DB11/T 8962012 7 B B 附

21、 录 B ( 规范性 附录) 有机苹果生产 允许使 用的植 物保护 产品 物质和 措施 表B.1 给出 了有机苹果生产允许使用的植物保护产品物质和措施。 表 B.1 有机苹果生产 允许使 用的植 物保护 产品 物质和 措施 类型 物质名称、组分要求 主要防治对象 I. 杀 虫 剂 植物源 印楝树提取液 苹小卷叶蛾、梨小食心虫、蚜虫等 天然除虫菊植物提取液 绣线菊蚜、瘤蚜、卷叶蛾等 鱼藤酮植物提取液 苹小卷叶蛾、梨小食心虫等 苦参类植物提取液 苹小卷叶蛾、 梨小食心虫、 蚜虫、 金 纹细蛾等 其他植物提取液 蚜虫和鳞翅目幼虫等 植物油及植物油乳化剂 介壳虫、金纹细蛾等 微生物源 真菌及真菌活体制

22、剂(如:白僵菌、绿僵菌、轮枝菌等) 桃小食心虫等鳞翅目害虫 细菌及细菌活体制剂(如:苏芸金杆菌,即 B.T.等 ) 鳞翅目害虫 病毒及病毒活体制剂(如:多角体病毒、颗粒体病毒等) 鳞翅目害虫 线虫(如:斯氏线虫等) 桃小食心虫 动物源 寄生性害虫天敌(如:松毛虫赤眼蜂、平腹小蜂等) 鳞翅目害虫 捕食性害虫天敌(如:捕食螨、瓢虫等) 红蜘蛛、蚜虫 矿物源 石灰硫磺(多硫化钙) 休眠期病虫害 轻矿物油(如:石蜡油等) 介壳虫 软皂(钾肥皂) 金纹细蛾 II. 杀 菌剂 植物源 天然酸(如:食醋、木醋、竹醋和稻醋等) 真菌性病害 蘑菇及其蘑菇基质的提取物 病毒 乙醇 助剂和渗透剂 植物提取液及其制剂 动物源 蜂蜡 真菌性病害 蜂胶 真菌性病害 微生物源 天然来源的细菌活体制剂(如:抗根癌菌等) 天然来源的真菌活体制剂(如:木霉等) 天然来源的放线菌活体制剂 矿物源 铜盐(如:硫酸铜、氢氧化铜、氨基酸铜等) 细菌、真菌性病害 石灰硫磺(多硫化钙) 锈病 波尔多液 细菌和真菌病害, 每年每公顷铜的最 大使用量不能超过 6kg 硫磺 白粉病 高锰酸钾 腐烂病等 碳酸氢钾 锈病、白粉病 碳酸氢钠(小苏打) 锈病、白粉病 氢氧化钙 生理病害 氯化钙 苹果苦痘病 III.杀螨剂 矿物源 硫磺 害螨 石硫合剂 害螨 硫制剂 害螨 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标准规范 > 地方标准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