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1 T 701-2010 有机食品 黄瓜设施生产技术规程.pdf

上传人:orderah291 文档编号:364451 上传时间:2018-09-07 格式:PDF 页数:12 大小:197.9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DB11 T 701-2010 有机食品 黄瓜设施生产技术规程.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DB11 T 701-2010 有机食品 黄瓜设施生产技术规程.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DB11 T 701-2010 有机食品 黄瓜设施生产技术规程.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DB11 T 701-2010 有机食品 黄瓜设施生产技术规程.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DB11 T 701-2010 有机食品 黄瓜设施生产技术规程.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 DB11 ICS 65.020.20 B 31 备案号:27419-2010 DB11/T 701 2010 有机食品 黄瓜设施生产技术规程 Organic food Technical code of practice for cucumber facility production 2010-03-09发布 2010-07-01实施 北 京 市 地 方 标 准 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DB11/T 7012010 I 目 次 前 言 . II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产地环境 . 2 5 生产技术 . 2 6 污染控制 . 6 7 采收、包装

2、、标识、贮藏和运输 . 6 8 管理体系 . 6 附录 A(规范性附录) 有机黄瓜生产允许使用的土壤培肥和改良物质 7 附录 B(规范性附录) 有机黄瓜生产允许使用的植物保护产品物质和措施 . 8 附录 C(资料性附录) 有机黄瓜中有害物质检测限量 . 9 DB11/T 7012010 I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 GB/T 1.12009 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北京市农业局提出。 本标准由北京市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种 植业分会归口 。 本标准由北京市农业局 组织实 施。 本标准起草 单位:中 国农业大学 。 本标准主要 起草人:杜相革、 刘志琦、 余晔、单绪南 、张宝香。 DB11/T 70

3、12010 1 有机食品 黄瓜设施生产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 了设施有机黄瓜生产的产地环境、生产技术、污染控制、采收、包装、标识、贮藏和 运输及管理体系等方面 的 要求 。 本标准适用 于北京地 区日光温室 、 塑 料棚 、 连栋温室等 保护设施的有机黄瓜生产。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 本文件的 应 用 是必不可少 的。 凡是注日期 的引用文件 ,仅注日期 的版本适 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其最新版 本(包 括所 有的修改单 )适用于 本文件。 GB 2762 食 品中污染物限量 GB 2763 食 品中农药最大残留 限量 GB 30951996 环境 空气质

4、量标准 GB 4285 农 药安全使用标准 GB 5084 农 田灌溉水 质标准 GB/T 8321( 所有部分 ) 农药合 理使用准则 GB 9137 保护农作物的 大气污染 最高允许 浓度 GB 156181995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 GB/T 19630.1 2005 有机产品 第 1部分:生产 GB/T 19630.4 2005 有机产品 第 4部分:管理体系 DB11/T 562 有机蔬菜 生产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 于本文件。 3.1 保护设施 protective facility 在不适宜植物生长发育 的 寒 冷、 高温、 多雨季节 ,人 为创造适宜 植物生长发育的

5、微 环境所采用的 定型设施。 3.2 日光温室 green house 由保温蓄热墙 体、北 向 保 温 屋 面 (后屋 面 )和 南 向 采光屋 面 (前 屋面 )构成 的 可 充分 利 用 太阳能, 夜间 用保温材料 对采光屋 面外覆盖 保温,可 以进行作 物越冬 生产的单 屋面温室 。 3.3 有机黄瓜 organic cucumber 按照有机生产 方 式 生产、处理和 销售的黄瓜。 3.4 常规 convention 生产体系及其 产品未获得有机 认证或未开始有机 转换认证。 GB/T 19630.12005 ,定义 3.3 3.5 缓冲带 buffer zone 在 有机和常 规地

6、块之间 有 目 的设 置 的、 可明确界 定的用 来 限制或阻挡邻近 田块的禁 用物质漂移 的DB11/T 7012010 2 过渡区域。 GB/T 19630.12005 ,定义 3.6 3.6 标识 labeling 在 销售的产品 上 、产品的包装 上、产品的标签上或者随同产品提 供的说明 性材料上 ,以书写 的、 印刷的文字或者图形 的形式对 产品所作 的标示。 GB/T 19630.42005 ,定义 3.1 4 产地环境 4.1 生产基地应 选择边界清晰; 生态环境良好; 地 势高燥 , 排灌方便, 地下水位较低, 土 层深厚、 疏 松、肥沃的地 块 。 4.2 生产基地应 远离城

7、区 、工矿区 、交通主 干线、工 业污染 源 、生活垃圾场等 。 4.3 生产基地内 的环境质量 应 符 合以 下要求: 土壤环境质量 符 合 GB 15618 1995中的 二级标准 ; 农田灌溉用 水水质符 合 GB 5084的规定 ; 环境空气质量 符 合 GB 30951996 中的 二级标准 ; 保护地农作 物的大气 污染最高 允许浓度 符合 GB 9137的规定。 5 生产技术 5.1 保护设施 日光温室、 塑料大棚 和连栋温室等。 5.2 土壤肥力等级划分 根据土壤中有机质、 全氮、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 等含量高低而划分。 具体等级指 标 见表 1。 表 1 设施黄瓜土壤肥力分

8、级表 肥 力等 级 土壤 养分 测试值 全 氮 g/kg 有机质 g/kg 碱解氮 mg/kg 速效磷 (P2O5) mg/kg 速效钾 ( K20) mg/kg 低 肥力 0.7 1 15 6080 4070 70100 中肥 力 11.3 1525 80100 70100 100 130 高 肥力 1.3 1.6 25 100 120 100 130 130 160 5.3 种子和种苗选择 5.3.1 应选择有机黄瓜种子 和种苗。 当从 市 场 上无法获得 有机 种 子 或 种苗时,可 选 用 未 经 禁 用物质处 理过的常规 种子或种 苗,应制定 获得有机 种 子 和种 苗的 后 续计划

9、 。 5.3.2 应选择适应 北京地区 的土壤和 气候特点 ,对 病虫 害 具有 抗 性和耐 性、 优 质、 高 产、 耐贮运、 商 品性好、适合 市 场需 求的黄瓜品 种 。 5.3.3 不得使用转基 因 种 子、 种 苗 和砧木。 5.4 育苗 5.4.1 播种前的准备 5.4.1.1 育苗设施 : 根据季节 不 同选 用温室 、 大棚 、 温 床等育 苗设施, 夏秋季育 苗应配有 防虫遮 阳设 施,宜采用 工厂化育 苗,应对育 苗 设 施进行消毒 处理。 5.4.1.2 营养土: 因地制宜 地选用无病虫源的 田土、 腐熟农家 肥、草 炭 、草 木灰 、有机肥( 或 蚯蚓粪 ) 等, 按一

10、定比例配 制 营养 土和矿 质肥料,要求 疏松、保肥、保 水, 营养 全面。 孔隙 度约 60 %, pH 5.5 7.5, 有机质含量 30 g/kg 50 g/kg,全 氮含 量 2 g/kg, 速效氮含量 200 mg/kg以上 , 速效磷 150 mg/kg 200 mg/kg, 速效钾 300 mg/kg。 DB11/T 7012010 3 5.4.2 育苗钵和播种床 优先使用育 苗钵或穴盘 育 苗 ; 使用 苗床育 苗应先将 配 制好的营养 土均匀铺 于播种床 上, 厚度 10 cm。 苗床消毒, 每平方米播 种 床 用高 锰酸钾 30 g50 g, 加水 3 L,喷洒 苗床 土。

11、 5.4.3 种子处理 5.4.3.1 温汤浸种: 将种子放入 50 55 温水 中 浸泡 、搅拌 , 至 水温 降至室温 。 5.4.3.2 干热灭菌:种 子 以 2 cm3 cm 厚 度摊放在 恒温干燥 器内,60 通风干 燥 2 h 3 h,然 后 在 75 处 理 3 d。 5.4.3.3 硫酸铜溶液浸 种:先 用 0.1 %硫酸铜溶液浸种 5 min,捞出种子 ,用清水 冲洗 3次后 ,再催 芽播种。 5.4.3.4 高锰酸钾溶液浸种: 先用 40 的温水 浸种 3 h 4 h后捞出,再放入 0.5 %1 %高 锰酸钾 溶液中浸泡 10 min 15 min, 捞出并用 清水冲洗 3

12、次后 , 催芽播 种。 5.4.4 禁用物质和方法 不得使用经 禁用物质和 方 法 处理的种子 和种苗。 不得 使用化学包 衣种子。 5.4.5 浸种催芽 消毒后的种 子浸泡 6 h 8 h 后捞出洗净 , 置 于 25 保温条件 下催芽。 5.5 播种 5.5.1 播种期:根据 栽 培 季节 、 育 苗手段和壮 苗指标确 定适宜 的 播 种期 。 5.5.2 播种量:根据 种 子 大小 及 定植 密度,每公顷栽培 面积 用种量 2.25 kg3 kg。 每平方 米播种床 播种量 25 g30 g。 5.5.3 播种方法: 当催芽种 子 70 %以上 露白即 可点播或 穴盘播 种 。 5.6

13、苗期管理 5.6.1 温度:夏秋 育苗主要 靠遮阳降 温。冬春 育苗温度 管理 见表 2。 表2 冬春育苗温度管理指标 时期 日温( ) 夜温( ) 短时 间最 低夜 温不 低于( ) 播种 至齐 苗 2530 1618 15 齐苗 至分 苗前 2025 1416 12 分苗 至缓 苗 2830 1618 13 缓苗 后至 定植前 2528 1416 13 定植前 5 d7 d 2023 1012 10 5.6.2 光照:冬春 育苗采用 反光幕和 补光灯等 增光、补 光措施 ; 夏秋育 苗应采用 遮光降温 。 5.6.3 肥水管理: 苗期以控 水控肥为 主。分苗 水应浇足 。在 秧苗 34 叶

14、 时,可结 合苗情追 提苗肥。 5.6.4 扩大营养面 积:秧苗 23 叶时 加大苗距 。 5.6.5 炼苗: 冬 春育苗 , 定植前 一周 , 白天 2023 , 夜间 10 12 。 夏秋育苗 逐渐撤去 遮 阳 物 ,适当 控制水分 。 5.6.6 壮苗指标: 子叶完好 、茎基粗 、叶色浓 绿,无病虫 害。 冬 春 育 苗, 4 5片叶,株 高 15 cm左 右。夏秋育 苗,23 片叶,株 高 15 cm左右。 5.7 定植 5.7.1 定植前准备 5.7.1.1 整地 土壤应疏松 ,土壤颗 粒小而均匀 。 根据当 地 种 植习惯做畦。结合 整地施入 基肥。 5.7.1.2 棚室消毒 在定

15、植前应 进行棚室 消毒,消毒时不得 使用禁用物质和 方 法 。 5.7.2 定植时间和方法 5.7.2.1 定植时间 DB11/T 7012010 4 10 cm内土壤 温度稳 定达到 l2 以上。 5.7.2.2 定植方法及密 度 采用大小行 栽培, 覆盖 地膜。 根据 品 种 特性、 整枝 方式 、 气候条件及 栽培习惯 , 每公顷 定植 3.75 4.5万株。长 季节栽 培每公顷 定植 2.7 3万株。 5.8 田间管理 5.8.1 栽培管理 5.8.1.1 应制定黄瓜生产和轮 作计划 ; 可利 用豆科作 物、 绿 肥、 禾 本 科作 物、 免耕或 土地休闲 等方式 恢复土壤肥 力。 5

16、.8.1.2 应采用合理的 灌溉方 式如滴灌 、渗灌等,不得大水 漫灌 。 5.8.1.3 不得使用人 工合成的生 长 调 节剂 。 5.8.2 环境调控 5.8.2.1 温度 根据黄瓜生 长发育对 环境要求适 当 调整 和控制温度 。 5.8.2.2 光照 采用透光性 好的功能 膜,冬春 季节保持膜 面 清 洁, 白天 揭 开 保 温覆盖物, 尽量增加 光照强度 和时 间。夏秋季节 遮 阳 降温 。 5.8.2.3 空气湿度 采用地面覆盖 、 滴 灌或 暗 灌 、通 风 排 湿、 温度调 控等 措施调控温室 的 空气相对湿度 。 5.8.2.4 二氧化碳 冬春季节增 施二氧化 碳气肥, 使设

17、施内 的浓度保 持在 800 mg/kg 1000 mg/kg。 5.8.3 肥水管理 5.8.3.1 灌水 采用膜下滴 灌或暗灌 。定植后 及时浇水, 3 d 5 d后 浇缓苗水。 冬春季节 不浇明水, 土壤相对 湿 度 冬 春 季节 保持在 60 %70 % ,夏秋季节 保 持在 75 % 85 %。 5.8.3.2 肥料 肥料种类和 处理:不 得使用人 粪尿和含 有转基因 产品的肥料。优先 选 用有机 养 殖 场的 畜禽粪 便和 经过有机认证 的 商 品肥 ;来源 于动物和植物的废弃 物(包括黄瓜收 获后的 废弃物)和农家肥(包括农 场外畜禽粪 便)应经 过彻底腐熟 且达到 有机肥腐熟

18、标准 ; 矿 质肥料和微量 元素肥料 应选用长 效肥料; 应在施用前 对其重金属 含 量 或其 它 污染 因子进行 检测。允许使用和限制使用的肥料种 类见附录 A。 如使 用附录A未列 入的物质 时,应按照 GB/T 19630.12005 附录D的准则 对 该 物质 进行评估 。 施肥量: 根据保护地肥力 水平、生 育 季节 、生 长状况和 目标产量 , 确 定施肥量。 每 生产1000 kg 黄瓜, 需从土壤中吸取 氮1.9 kg 2.7 kg, 磷0.8 kg 0.9 kg, 钾3.5 kg 4.0 kg 。三者比例 为 1:0.5:1.25。 5.8.3.3 施肥技术 肥料施用的 方式

19、包括 基肥、追 肥和叶面 肥。应重 施基 肥。 基肥: 基肥施 入的种 类包括腐熟 的农家 肥、 动物性 蛋白 肥料如羽毛粉、 鱼粉 或 骨粉 和矿质肥料 , 根 据 黄瓜品种 、养分需 求和土壤肥 力 , 调配营养元素 平衡 。 氮 肥 为总 施 入 量的 60 % 80 %, 磷 肥 为 总 施 入 量的80 % 以上, 钾肥为总 施入量的 60 % 80 %。 应 根据 生 育期长 短和土壤肥 力 状况调整施肥量 , 每公顷 施农家肥45 t 以上或 蚯蚓粪15 t 30 t,结合整 地施 入。 追肥:施肥的 种 类 包括 腐熟的农 家 肥、 氨基酸类 或腐 殖酸类的冲 施肥、沼 液沼渣

20、等, 施肥的 数量 应控制在施肥 总 量的 20 %30 %。追肥的 方 式 包括 撒施、沟施和 随水冲施。 叶 面 肥 :作 为根外施肥的补充形式,主要种类包 括氨 基酸类或腐 殖酸类叶 面肥、微 量元素肥料、 沼液等,施肥的有效 成分总量( 以 N计) 不 得 超过 总施肥量的 10 %。 5.8.4 植株调整 5.8.4.1 插架或吊蔓 :用尼龙绳吊蔓或 用细竹竿插架。 DB11/T 7012010 5 5.8.4.2 整枝:根据 品种特性、 栽 培 方式 、 栽 培密 度 选择 适宜 的整枝方式 。 5.8.4.3 摘心、打底 叶:主蔓 结瓜,侧枝 留 一 瓜一 叶 摘心 。25 30

21、 片叶时 摘心,长 季节栽培采用落 蔓方式。病 叶、老叶 、畸形瓜 及时打掉 。 5.8.5 病虫害防治 5.8.5.1 主要病虫害 主要病害 : 猝倒病 、 立枯 病、 霜霉病 、 白 粉病 、 细菌 性角斑病 、 炭疽病 、 黑星 病、 枯萎病 、 蔓 枯 病、灰霉病 、病毒病 、根结线虫 等 。 主要虫害: 蚜虫、叶 螨、白粉 虱、烟粉 虱、潜叶 蝇、 蓟马等。 5.8.5.2 防治原则 按照预防为 主,综合 防治的植保 方 针 ,坚 持 以 农业 防治 、物理防 治、生物 防治为主,药剂防 治为 辅的原则。 5.8.5.3 农业防治 农业防治可 选用的方 法: 1) 抗病虫品种:应针对

22、 当地主要 病虫控制 对象,选 用抗病虫品种。 2) 培育壮苗:应 通 过 培育适龄壮 苗,提高 抗逆性。 3) 控温控湿:应 控制好 温度和空气 湿 度,适宜的肥 水, 充足的光照和 二 氧 化碳 ; 应 通过 放风和 辅助加温, 调节不同 生育时期 的适宜温度,避免 低温 和高温为害。 4) 采用深沟高 畦、清洁 田园等措施 避 免 霜霉 病 等 病害 侵染 发 生。 5) 控制结露: 根据保护地 内 温度 与结露的 关系,降 低盖 苫温度,控制 结露。 6) 耕作改制:应实行严格 轮 作 制度,与非 瓜类作物 轮作 3年以上,有 条件的地 区应实行 水旱轮 作或夏季灌水 闷 棚 。 7)

23、 科学施肥:应 减 少 氮肥的使用量 , 降 低病虫害的 发生 ;叶面喷施 钙肥、硅 肥等营养 元素增强 黄瓜的抗病虫 能 力 。 8) 设施防护:应 采用防虫 网 、 遮阳 网 等 措施。 5.8.5.4 物理防治 物理防治可 选用的方 法: 1) 色板诱杀 : 每公顷 悬挂 450 600块黄 板或蓝板诱杀蚜 虫、 潜叶 蝇和蓟马 ; 宜采用 银 灰 色膜 驱 避蚜虫。 2) 杀虫灯诱杀 害虫:利 用频振杀 虫灯、黑 光灯等诱杀 害虫 。 3) 高温闷棚: 选晴天上 午,浇足 量水后封闭 棚室, 将棚温 提 高 到 46 48 ,持续 2 h,然 后从顶部慢慢 加 大 放风 口,使 室温缓

24、缓 下降。可 每隔 15 d闷棚一 次,闷棚 后加强肥 水管理。 秸秆平铺, 加足量水 后黑膜覆盖 防 治 土传 病 害。 5.8.5.5 生物防治 生物防治可 选用的方 法: 1) 宜采用寄生性和捕食 性天敌控制 蚜 虫 、粉 虱 等 害虫 。 2) 宜采用病毒 、线虫、 微生物活 体制剂控制 病虫害。 3) 可采用除虫 菊素、苦参 碱 、 印楝 素 等 植物 源 农 药防 治虫 害。 5.8.5.6 药剂防治 允许使用附录 B所列 出的物质。使用附录 B中物质 应符 合 GB 4285和 GB/T 8321的要求 。使用附 录 B未列入 的物质时 ,应按照 GB/T 19630.12005

25、 附录 D的准则 或 相应 的标准对 该物质进行 评估。 1) 猝倒病、立枯 病 : 除苗床用高 锰酸钾处 理外,还 可用 木(竹)醋 液、氨基 酸铜等药 剂防治。 2) 灰霉病:优先 采用氨 基酸铜、 无机铜制 剂、波尔 多液 等制剂,必要 时 可 采用 武夷菌 素等药剂 防治。 DB11/T 7012010 6 3) 霜霉病:优先 采用氨 基酸铜、 氢氧化铜 、波尔多 液等 制剂,必要 时可采用 春雷霉素 氢氧化 铜等药剂防 治。 4) 白粉病:优先 采用氨 基酸硅、 氨基酸铜 、碳酸氢钠 等制 剂 ,必要 时可采用 春雷霉素 氢氧化 铜粉尘剂, 或武夷菌 素、春雷霉 素 氢 氧化铜等药

26、剂防 治 。 5) 细菌性角斑 病:优先 采用氨基 酸硅、氨 基酸铜、 碳酸 氢钠等药剂 防治,必要 时 可 采用 硫酸链 霉素防治。 6) 炭疽病:采用 氨 基 酸铜 、 氢 氧化 铜 、 波尔 多 液 等药 剂防 治 。 7) 蚜虫、粉虱 :采用除 虫菊素、 苦参碱、 印楝素等药 剂防 治 。 8) 潜叶蝇:采用 除 虫 菊素 、 软 钾皂 等药剂 防治。 6 污染控制 6.1 应在有机生产 区 域 和常 规生产 区域之间 设置缓冲 带或 物理障碍物。 6.2 应有有效隔 离有机地 块与常规地 块 的 排灌 系 统 。 6.3 喷药、施肥 设备和器 具在用于 有机生产前 ,应得 到充 分清

27、洗,去 除污染物 残留。 6.4 应选择聚乙烯 、 聚丙烯或聚 碳酸酯类 材料作为 保护地的 覆盖物、地 膜 或 防虫网 ,不 得 使用 聚 氯 类 产品。 6.5 有机黄瓜的农 药残留 除 DDT、 六六六 外不得超 过 GB 2763相应产品限 值 的 5%, 重金属和亚硝 酸 盐 含 量 不 能 超过 GB 2762相应产品的限值 ,具体限 值参 见附录 C。 7 采收、包装、 标识、贮藏和运输 7.1 采收 7.1.1 适时采收: 黄瓜 一 般 在定植后 1个月左右 开始采收。采收的标准 是达到品 种商品瓜标准及时 采 收。采收时 掌握根瓜 适当早收 ,盛果期 隔日收, 以利 植株生长

28、, 提高产量。 7.1.2 采摘方法: 采收时戴 手套、保 留瓜柄、瓜 刺 、 轻拿轻 放。 7.2 包装、标识 、贮藏和 运输 包装、标识、贮藏和运输按照DB11/T 562 相 关 要求 执行 。 8 管理体系 管理体系按照 DB11/T 562相关 要求执行 。 DB11/T 7012010 7 附 录 A ( 规范性附录) 有机黄瓜生产 允许使 用的土壤 培肥和改良 物质 表 A.1 有机黄瓜生产 允许使 用的土壤 培肥和改良 物质 物质 类别 物质 名称 、组分 和要求 使用 条件 I.植物和 动物 来源 绿肥 直接翻压 畜禽 粪便 及其 堆肥(包 括圈 肥) 满足 堆肥的 要求 蔬

29、菜 收获后 的残 体 满 足堆 肥的 要求 作 物秸秆 与动 物粪 便堆 制并 充分 腐熟 后 干的农 家肥和 脱水 的家 畜粪 便 满足 堆肥的 要求 来 自未 经化 学处 理木 材的 木料、 树皮 、 锯屑 、 刨花 、 木 灰 、木炭 及腐 殖酸 物质 地面 覆盖或 堆制 后作 为有机肥 源或覆盖 物 未 搀杂 防腐 剂的 肉、 骨头 和皮 毛制品 经过 堆制 或发 酵处 理后 蘑菇 培养 废料和 蚯蚓 培养 基质的 堆肥 满足 堆肥的 要求 草 木灰 不 含合 成添 加剂 的草 炭 不 得用 于土壤改良 ;只 允许 作为 盆栽 基质使用 饼粕 不能 使用 经化 学方 法加 工的 鱼粉

30、未添 加化 学合 成的物质。 II.矿 物来 源 磷矿 石 应当 是天然 的 ,应 当 是 物理 方法 获得 的 , P2O5中 镉含量 90 mg/Kg 钾矿 粉 应当是物理方法获得的 ,不能通过化学方 法浓缩。 氯 的含 量少于 60 %。 麦饭石 天然 物质 或来 自未 经化 学处 理、 未添 加化 学合 成物质 沸石 天然 物质 或来 自未 经化 学处 理、 未添 加化 学合 成物质 硼 酸岩 镁 矿粉 天然 物质 或来 自未 经化 学处 理、 未添 加化 学合 成物质 天然硫 磺 粘 土( 如珍珠岩 、蛭石 等) 天然 物质 或来 自未 经化 学处 理、 未添 加化 学合 成物质 钙

31、 镁改良 剂 不得 化学 处理 氨基 酸螯 合物( 如氨 基酸铜 ) 氨基 酸与 有益 金属 离子 热解 III.微生物 来源 可 生物 降解 的微 生物 加工 副产品 , 如 酿酒 和蒸馏酒 行业 的加 工副 产品 天然 存在 的微 生物 配制的制 剂 注: 参见 GB/T 19630.1 2005。 DB11/T 7012010 8 附 录 B ( 规范性附录) 有机黄瓜生产 允许使 用的植物保护产品物质和措 施 表 B.1 有机黄瓜生产 允许使 用的植物保护产品物质和 措 施 类 型 物质 名称 、组分要求 主要 防治 病虫 害 I. 杀 虫剂 植物 源 印楝 树提 取液 及其 制剂 蚜

32、虫 、粉 虱和 鳞翅 目害 虫等 天然 除虫 菊植物提 取液 及其 制剂 蚜虫 、粉 虱和 鳞翅 目害 虫等 苦木 科植物提 取液 及其 制剂 蚜虫 、粉 虱和 鳞翅 目害 虫等 鱼藤酮 植物提 取液 及其 制剂 蚜虫 、粉 虱和 鳞翅 目害 虫等 苦参 类植物提 取液 及其 制剂 蚜虫 、粉 虱和 鳞翅 目害 虫等 植物 油及 植物 油乳 化剂 蚜虫 、粉 虱等 微生物 源 真 菌及 真菌 制剂 (如 :白 僵菌 、轮枝 菌) 鳞翅 目害 虫 细菌 及细 菌制 剂( 如: 苏云 金杆 菌,即 Bt) 鳞翅 目害 虫 病毒 及病毒 制剂 (如 :颗 粒体 病毒 等) 鳞翅 目害 虫 动物 源

33、寄生性害 虫天 敌( 如: 丽蚜 小蜂 等) 蚜虫 、粉 虱等 捕食 性害 虫天 敌( 如: 捕食 螨、 瓢虫 等) 红蜘蛛 、蚜 虫、 粉虱 等 矿 物源 石 灰硫 磺( 多硫 化钙 ) 棚室空棚 消毒 波尔 多液 叶部 病害 轻矿 物油 (如 :石蜡油 ) 蚜虫 、粉 虱等 软钾 皂( 钾肥 皂) 蚜虫 、粉 虱等 II. 杀菌 剂 植物 源 天然酸 (如 食醋 、木 醋、 竹醋 和稻 醋等 ) 真 菌性 病害 蘑菇 及其 蘑菇 基质的提 取物 病毒 乙醇 助剂 和渗透剂 矿物 源 铜盐 (如 硫酸铜 、氢 氧化 铜、 氨基 酸铜 等) 真 菌、 细菌 性病 害 石 灰 真 菌、 细菌 性

34、病 害 硫 磺 白 粉病 等真 菌性 病害 高 锰酸 钾 细 菌和 真菌 性病 害 碳 酸氢 钾 白 粉病 碳 酸氢钠 (小 苏打 ) 白粉 病 氢氧 化钙 生理性 病害 III.杀螨 剂 植物 源 植物提 取液 及其 制剂 红蜘蛛 微 生物 源 寄 生微 生物( 如: 虫霉 、病毒 等) 红蜘蛛 动 物源 捕 食性 天敌 (如 :捕 食螨 、瓢 虫等 ) 红蜘蛛 矿 物源 硫 磺 红蜘蛛 石 硫合 剂 红蜘蛛 硫 制剂 红蜘蛛 IV. 诱捕 器 昆虫性外激素 鳞翅 目害 虫 灯光 诱杀 鳞翅 目害 虫、 金龟 子等 糖醋 液诱杀 鳞翅 目害 虫、 金龟 子等 色板诱杀 (黄 板、 蓝板 等)

35、 蚜虫 、粉 虱、 蓟马 等 V.物理 隔离 防虫 网 蚜虫 、粉 虱、 鳞翅 目害 虫 注: 参见 GB/T 19630.1 2005。 DB11/T 7012010 9 附 录 C (资料性附录) 有机黄瓜中 有害物质 检测限量 表 C.1 有机黄瓜中 有害物质 检测限量 序号 农药 名称 GB 2762重金属 限量 或 GB 2763农药最大残留 限量 (mg/kg) 有机黄瓜 最大残留 限量 (mg/kg) 检测 方法 1 敌菌 灵(anilazine) 10 0.5 GB/T 5009.14 2 多菌 灵(carbendazim) 0.5 0.025 GB/T 5009.38 3 百

36、菌 清(chlorothalonil) 5 0.25 GB/T 5009.105 4 氯氟 菊酯(cypermethrin) 0.2 0.01 GB/T 5009.110 5 灭蝇 胺(cyromazine ) 0.2 0.01 6 氰戊 菊酯(fenvalerate) 0.2 0.01 GB/T 5009.110 7 异菌 脲(iprodione) 2 0.1 SN 0708 8 代森 锰锌(mancozeb) 2 0.1 SN 0157 9 甲霜 灵(metalaxyl ) 0.5 0.025 SN 0281 10 腐 霉利 (procymidone) 2 0.1 SN 0203 11 三

37、 唑酮 ( triadimefon) 0.1 0.005 GB/T 5009.126 12 乙烯 菌核 利(vinclozolin) 1 0.05 SN 0584 13 乙 酸甲胺 磷(acephate) 1 0.05 GB/T 5009.103 14 甲萘威 (carbaryl) 2 0.1 15 敌敌 畏(dichlorvos) 0.2 0.01 GB/T 5009.2 16 杀 螟硫 磷 (fenitrothion) 0.5 0.025 GB/T 5009.20 17 倍 硫磷 (fenthion) 0.05 0.0025 GB/T 5009.20 18 甲胺 磷(fnethamidop

38、hos) 0.05 0.0025 GB/T 5009.103 19 百 草枯 (paraquat) 0.05 0.0025 SN 0293 20 对 硫磷 ( parathion) 0.01 0.0005 GB/T 5009.20 21 氯 菊酯 (permethrin) 1 0.05 GB/T 5009.106 22 辛 硫磷 (phoxim) 0.05 0.0025 GB/T 5009.145 23 敌 百虫 (trichlorfon) 0.1 0.005 GB/T 5009.20 24 铅 (Pb) 0.1 0.1 GB/T 5009. 12 25 铬 (Cr) 0.5 0.5 GB/T

39、 5009. 123 26 镉 (Cd) 0.05 0.05 GB/T 5009. 15 27 无 机砷 (As) 0.05 0.05 GB/T 5009. 11 28 总 汞 (Hg) 0.01 0.01 GB/T 5009. 17 备 注: 1、农 药残留: 1 12为 黄瓜 及瓜 菜类 蔬菜要求 的指 标, 1323 为蔬菜要求 的指 标, 参 见 GB 27632005 ; 2、 重金属 指标 :24 28 为 蔬菜要求 的指 标, 参见 GB 2762 2005; 3、 根据 GB/T 19630.12005 中第 4.2.5条的 要求, 有机黄瓜中有害物质检测限量的 计算 方法: 农药最大残留 限量 GB 2763农药最大残留 限量 5% ;重金属 限量 GB 2762 重金属 限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标准规范 > 地方标准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