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3 T 1784-2013 挤塑棒材和板材用聚甲醛(POM)工程塑料.pdf

上传人:花仙子 文档编号:366846 上传时间:2018-09-26 格式:PDF 页数:14 大小:263.2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DB13 T 1784-2013 挤塑棒材和板材用聚甲醛(POM)工程塑料.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DB13 T 1784-2013 挤塑棒材和板材用聚甲醛(POM)工程塑料.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DB13 T 1784-2013 挤塑棒材和板材用聚甲醛(POM)工程塑料.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DB13 T 1784-2013 挤塑棒材和板材用聚甲醛(POM)工程塑料.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DB13 T 1784-2013 挤塑棒材和板材用聚甲醛(POM)工程塑料.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ICS 83.080.20 G 32 DB13 河 北 省 地 方 标 准 DB 13/T 17842013 挤塑棒材和板材用聚甲醛(POM)工程塑料 Polyoxymethylene (POM) engineering plastics for extrusion molding rodsand plates 2013 - 11 - 04 发布 2013 - 11 - 30 实施河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 布DB13/T 17842013 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唐山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开滦能源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

2、起草人:王亚涛、李建华、杨大志、王军、金旺、马小丰、崔建方、刘莉莉、陈曦。 DB13/T 17842013 1 挤塑棒材和板材用聚甲醛(POM)工程塑料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挤塑棒材和板材用聚甲醛(POM)工程塑料的分类、标识、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以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挤塑棒材和板材用共聚甲醛及其改性料,不适用于共聚甲醛再生料、均聚甲醛及其改性料。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408.1 绝缘材料电气强度试

3、验方法 第1部分:工频下试验 GB/T 2547 塑料 取样方法 GB/T 3682 热塑性塑料熔体质量流动速率和熔体体积流动速率的测定 GB/T 4207-2012 固体绝缘材料耐电痕化指数和相比电痕化指数的测定方法 GB 8410 汽车内饰材料的燃烧特性 GB/T 17037.4 塑料 热塑性塑料材料注塑试样的制备 第4部分:模塑收缩率的测定 GB/T 22271.1 塑料 聚甲醛(POM)模塑和挤塑材料 第1部分:命名系统和分类基础 SJ/T 11363 电子信息产品中有毒有害物质的限量要求 SJ/T 11365 电子信息产品中有毒有害物质的检测方法 3 分类和标识 3.1 产品分类 产

4、品按熔体质量流动速率不同分为10、20、30、40、50五个系列,每个系列又根据具体性能的不同再分基础级、车用级、电子电器级和车用-电子电器兼容级四个级别,分别记为J、C、D和CD。 3.2 产品标识 按产品分类,根据GB/T 22271.1命名规定,用X表示未指定拉伸模量,基础级、车用级、电子电器级、车用-电子电器兼容级标识标注在字符组5,按此规则标识产品,如: 熔体质量流动速率为3g/10min,拉伸模量未指定的基础级共聚甲醛工程塑料命名为GB/T 22271.1-POM-K,E,10-X,J; 熔体质量流动速率为9g/10min,拉伸模量未指定的车用级共聚甲醛工程塑料命名为GB/T 22

5、271.1-POM-K,E,30-X,C; 熔体质量流动速率为9g/10min,拉伸模量2400MPa的电子电器级共聚甲醛工程塑料命名为GB/T 22271.1-POM-K,E,30-20,D; DB13/T 17842013 2 熔体质量流动速率为27g/10min,拉伸模量未指定的车用-电子电器兼容级共聚甲醛工程塑料命名为GB/T 22271.1-POM-K,E,50-X,CD。 4 要求 技术指标见表1。 表1 技术指标 级别 性 能 10系列 20系列 30系列 40系列 50系列 J 熔体质量流动速率a(g/10min) 24 47 711 1116 1628 成型收缩率b(%) 2

6、.2 C 熔体质量流动速率a(g/10min) 24 47 711 1116 1628 成型收缩率b(%) 2.2 阻燃性(mm/min) 100 有机物含量c(gC/g) 50 甲醛含量c(g/g) 10 冷凝组分c(mg) 2 D 熔体质量流动速率a(g/10min) 24 47 711 1116 1628 成型收缩率b(%) 2.2 有毒有害物质检测 通过 相比电痕化指数(V) 100 电气强度d(kV/mm) 1.5 CD 熔体质量流动速率a(g/10min) 24 47 711 1116 1628 成型收缩率b(%) 2.2 阻燃性(mm/min) 100 有机物含量c(gC/g)

7、50 甲醛含量c(g/g) 10 冷凝组分c(mg) 2 有毒有害物质检测 通过 相比电痕化指数(V) 100 电气强度d(kV/mm) 1.5 a熔体质量流动速率数值为临界值时,记为前一系列; b垂直方向和水平方向的收缩率均不大于规定值; c仅适用于汽车内饰材料,其中有机物含量指散发性有机物总含量; d不适用于导电聚甲醛(POM)工程塑料。 5 试验方法 5.1 熔体质量流动速率 按GB/T 3682的规定,在190,2.16kg负荷下进行测试。 5.2 成型收缩率 DB13/T 17842013 3 按GB/T 17037.4的规定,采用60mm60mm2mm样条进行测试。 5.3 阻燃性

8、 按GB 8410的规定进行测试。 5.4 有机物含量 按附录A中A.1的规定进行测试。 5.5 甲醛含量 按附录A中A.2的规定进行测试。 5.6 冷凝组分 按附录B中B.1的规定进行测试。 5.7 有毒有害物质检测 按SJ/T 11363的限量要求,采用SJ/T 11365的规定进行测试。 5.8 相比电痕化指数 按GB/T 4207-2012的规定,使用溶液A进行测试。 5.9 电气强度 按GB/T 1408.1的规定,样品尺寸为60mm60mm2mm,采用25mm/25mm共轴-圆柱电极配置,浸于变压器油中,用20s逐级升压法进行测试。 6 检验规则 6.1 组批和取样 6.1.1 同

9、一生产线,同一原料配比在相同的工艺条件下生产的同一型号产品,或在上述条件下连续生产储存在料仓的产品视为一批,每批的净质量不超过200t;若班产量超过200t,则以班产量为一批。 6.1.2 取样可以在产品包装线上,也可以在包装件中按批随机抽取,包装件中的取样按GB/T 2547规定进行,取样量不得少于5kg。将取得样品混合均匀后,用二分法或缩分法分样,根据检验要求平均分为2份,试样分装于两个清洁、干燥的容器中,并标明:企业名称、产品标识、批号、取样日期,其中一份作为产品出厂检验用,另一份作为保留样,保留期为6个月,以供查验。 6.2 出厂检验 6.2.1 每批产品由企业质量检验部门进行出厂检验

10、,检测项目包括: a) 基础级(J):熔体质量流动速率、成型收缩率; b) 车用级(C):熔体质量流动速率、成型收缩率、阻燃性、有机物含量、甲醛含量; c) 电子电器级(D):熔体质量流动速率、成型收缩率、相比电痕化指数、电气强度; d) 车用-电子电器兼容级(CD):熔体质量流动速率、成型收缩率、阻燃性、有机物含量、甲醛含量、相比电痕化指数、电气强度。 DB13/T 17842013 4 6.2.2 如有一项不合格,且经复验仍不合格时,则判定出厂检验不合格。 6.3 型式检验 6.3.1 在下列情况之一时进行型式检验: a) 新产品或者老产品转厂生产试制定型鉴定时; b) 正常生产三个月时;

11、 c) 正式生产后,如结构、材料、工艺有较大改变,可能影响产品性能时; d) 产品停产半年以上恢复生产时; e) 出厂检验结果与上次型式检验结果有较大差异时; f) 国家质量监督部门提出要求时。 6.3.2 型式检验项目为表1中规定的全部项目,样品自出厂检验合格的产品中随机抽取,如有一项不合格,则判定型式检验不合格。 7 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7.1 标志 产品包装袋上清晰标明产品名称、企业名称、地址、标识、净含量、生产日期或批号、执行标准编号。 7.2 包装 产品包装密封、不透光。包装可采用纸塑复合塑料编织袋内衬聚乙烯薄膜袋、不透光的塑料吹塑袋以及其他适宜包装袋,包装袋应符合相关标准规定。

12、 7.3 运输 产品运输工具清洁、平整、干燥、无突出尖锐物,运输过程中避免日晒、受潮和受污染。在装卸中不可使用锐利工具,不可抛掷。 7.4 贮存 产品贮存于通风、干燥、平整、清洁的仓库内,贮存温度小于50,不得露天裸露堆放,离暖气及其他热源1m以上。与易燃物、强酸、强碱和氧化剂等分开贮存。 DB13/T 17842013 5 A A 附 录 A (规范性附录) 汽车内饰材料用聚甲醛(POM)工程塑料的散发性能测试方法 A.1 有机物含量的测试方法 A.1.1 范围 本方法适用于毛细管气相色谱法测试汽车内饰材料用聚甲醛(POM)工程塑料的有机物含量。 A.1.2 原理 样品放入顶空进样器试样瓶内

13、,1201恒温5h。试验瓶内含有机物的气体经气相色谱仪将各个组分浓度变化转变为电信号,并由计算机计算得到样品所含有机物的总峰值面积。峰值面积空白值是3个空的密封玻璃瓶试验所得峰值面积的平均值。用丙酮作为有机物含量的标定物质,绘制丙酮峰值面积与校正浓度的工作曲线,计算其斜率K(G)。通过峰面积与浓度的关系,计算得样品的有机物含量。 A.1.3 试验仪器和测量条件 见表A.1。 表A.1 试验仪器和测量条件 试验仪器 参数和条件 设定值 顶空进样器 温度 加热炉:120 定量管:150 转移管:180 时间 压力升高:持续19s 气体压出:持续16s 进样:持续5s 压力 载气:1.25105Pa

14、 注入压力:1.60105Pa 气相色谱仪 色谱炉 温度程序:50保持3min,以12/min速率升温至200,保持4min 进样口 温度:200 检测器 温度:250 分流比 1:20 平均载气速度 22cm/s-27cm/s A.1.4 取样 将样品粉碎成10到16目之间的小块,样品质量以顶空进样瓶的大小为准,每12mL顶空瓶称入1.200g0.001g试样。将带有聚四氟乙烯层的密封片装入瓶盖中,用夹钳密封瓶盖。每个样品至少3瓶。 A.1.5 标定 DB13/T 17842013 6 用丙酮作为有机物含量的标定物质。制备7种丙酮-正丁醇校正溶液,每升溶液中丙酮浓度分别为0.1g、0.5g、

15、1g、5g、10g、25g、50g。操作时,先向容量瓶中加约30%的正丁醇,将容量瓶放在天平上去皮调零(天平精度0.0001g),再滴入丙酮称重记录(至少0.01g),拿下后再小心地加入正丁醇至刻线。用5L微量取样器按浓度递增的顺序依次吸取校正溶液,通常12mL顶空瓶吸取2.4L0.02L溶液,每种浓度制备至少3个密封试样,做好标记。将试样放入顶空进样器中120保温1h,再进行气相色谱分析,得到丙酮峰的峰面积(滞缓时间约为2.1min)。画出丙酮峰值面积与校正样品浓度的工作曲线,计算其斜率K(G),工作曲线的相关系数大于0.995,否则校正无效。 A.1.6 试验 样品放入顶空进样器试样瓶内,

16、1201恒温5h。顶空针头刺穿密封片插入瓶内,注入的氦气提高了瓶子上部空间中散发有机物的压力。含有机物的气体经过针头从瓶内压出,再与载气一起经过定量管,转移管,从气相色谱仪的进样口进入毛细管分离柱。被分离开的各个组分在不同的滞缓时间先后进入氢火焰离子检测器(FID)。FID将组分浓度变化转变为电信号,并由计算机记录,计算得到样品的总的峰值面积。峰值面积空白值是3个空的密封玻璃瓶试验所得峰值面积的平均值。 A.1.7 计算 按式(A.1)计算有机物含量,每种材料不用算出3个单个样品的平均值,而是3个单个检测值都满足要求。 EG=总的峰值面积 - 峰值面积空白值K(G)20.6204 (A.1)式

17、中: EG有机物含量,单位gC/g(标识每克样品中有g碳); K(G)丙酮标定的标定系数; 2系数,由“g样品”的关系而形成,由10mL瓶中装1g样品但装2L校正溶液计算而得; 0.6204系数,表示丙酮中碳的含量。 A.2 甲醛含量的测试方法 A.2.1 范围 本方法适用于分光光度法测试汽车内饰材料用聚甲醛(POM)工程塑料的甲醛含量。 A.2.2 原理 用分光光度计测定甲醛散发基于HANTZ反应,在这反应中甲醛与铵离子和乙酰丙酮反应生成二乙酰基二氢卢剔啶(DDL)。DDL是一种黄色的化合物,它在412nm波长时吸收最大。用分光光度计可测出412nm波长时含有黄色化合物的溶液与蒸馏水相比的吸

18、光度。甲醛与铵离子和乙酰丙酮反应方程为: 2CH3COCH2COCH3+HCOH+NH4+-H+ -3H2ONCCH3H3CCOHCH3OH3C(乙酰丙酮)(甲醛)(铵离子)(黄色化合物)A.2.3 试验仪器和测量条件 DB13/T 17842013 7 a) 分析天平:精度为1mg; b) 循环空气恒温箱:温度控制在1032和602; c) 分光光度计; d) 聚乙烯实验瓶:容量1L广口瓶,带螺帽盖,盖上带不锈钢吊钩,如图A.1所示; e) 乙酰丙酮,分析纯; f) 乙酸铵,分析纯; g) 碘溶液c(I2)=0.05mol/L; h) 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c(Na2S2O3)=0.1mol/L

19、; i) 氢氧化钠c(NaOH)=1mol/L; j) 硫酸c(H2SO4)=1mol/L; k) 淀粉溶液1%wt; l) 甲醛溶液35%40%。 图A.1 聚乙烯实验瓶及样条尺寸和悬挂要求 A.2.4 试样准备 将样品制成尺寸为40mm100mm2mm的试样,每种样品要取6个试样;其中5个用于甲醛测定,1个用于含水量测定。 A.2.5 试样含水量测试 用分析天平称试样精确到1mg,将试样放入温度为103的循环空气高温箱,保温24h,取出试样,将其放在带有硅胶的干燥器内冷却到室温,称重试样,精确到1mg。 按式(A.2)计算含水量: =m1-m0m0100 (A.2)H式中: H含水量,%;

20、 m1试样干燥前的质量,g; m0试样干燥后的质量,g。 A.2.6 甲醛含量测试 A.2.6.1 试验 DB13/T 17842013 8 A.2.6.1.1 取4mL乙酰丙酮注入1000mL容量瓶中,再加入蒸馏水至刻线,避光保存4周。 A.2.6.1.2 称取200g乙酸铵注入1000mL容量瓶中,用蒸馏水稀释至刻线。 A.2.6.1.3 将试样在分析天平上称重,精确到1mg。在6个聚乙烯瓶中,各加入50mL的蒸馏水。把5件试样挂上钩子后,将容器密封,另外一个不挂试样的容器进行空白试验,放入60循环空气恒温箱,保温3h后取出容器,并在室温下放置60min,然后将试样从试验瓶中取出。 A.2

21、.6.2 测定水基溶液中甲醛含量 用移液管从6个聚乙烯瓶中各自吸取10mL水溶液,分别放入6支50mL容量瓶中,每瓶加入10mL乙酰丙酮溶液和10mL乙酸铵溶液。把溶液摇匀后,在40的水池中加热15min。避光冷却至室温。分光光度计的波长设定为412nm,在两个光程为1cm的比色皿中,分别加入蒸馏水和测定溶液,以蒸馏水为参比,测定6组溶液的吸光度。 A.2.6.3 校正曲线 用甲醛标准溶液绘制校正曲线。 a)甲醛标准溶液 将约1g的甲醛溶液注入1000mL容量瓶中,并用蒸馏水稀释至刻线制得甲醛标准溶液。 将20mL甲醛标准溶液与25mL碘溶液和10mL氢氧化钠溶液混合,避光放置15min,加入

22、15mL硫酸溶液,用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滴定剩余的碘,指示剂为淀粉溶液。同样方式用蒸馏水进行空白试验。 按式(A.3)计算甲醛标准溶液浓度。 = 15 c(Na2S2O3) 1000 / 20 (A.3)Q ( V0 - V )式中: Q甲醛标准溶液浓度,mg/mL; V0空白试验消耗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体积,mL; V剩余碘消耗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体积,mL; c(Na2S2O3)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浓度,mol/L。 b)甲醛校正曲线 从甲醛标准溶液中取15mg至1000mL容量瓶中,蒸馏水稀释至刻线。取上述溶液0mL、5mL、10mL、20mL、50mL和100mL各加入100mL容量瓶中,稀释

23、至刻线。采用A.2.6.2的试验方法,取10mL上述溶液进行分光光度分析。绘制甲醛校正曲线,计算得到校正因子f(等于校正曲线的斜率的倒数)。 A.2.7 计算 根据分光光度法测定各吸收液的吸光度,进而计算出样品中的甲醛含量,单位为g/g。 按式(A.4)计算试样的甲醛含量。 (A.4)甲醛含量式中: AS被分析溶液的吸光度; AB空白试验的吸光度; f校正因子,g/mL; m试样质量,g; V吸收溶液体积,V50mL; F换算到每kg完全干燥试样(atro)的分析结果所需的系数,F=10。 DB13/T 17842013 9 B B 附 录 B (规范性附录) 汽车内饰材料用聚甲醛(POM)工

24、程塑料冷凝组分测试方法 B.1 范围 本方法适应于汽车内饰材料用聚甲醛(POM)工程塑料的冷凝组分的测试。 B.2 原理 非金属材料中的难挥发组分在热作用下散发出来,进入空气,然后冷凝在较冷的材料表面。测定冷凝组分时将试样放入玻璃杯中,100油浴加热16h,挥发组分在铝箔上冷凝,前后铝箔质量之差即为冷凝组分值。 B.3 试验仪器 a) 雾膜试验仪; b) 干燥缸; c) 烧杯:由抗热玻璃制成,用作样本容器; d) 密封环; e) 玻璃板; f) 分析天平:精确至0.01mg; g) 铝箔:0.03mm的厚度,裁剪尺寸符合雾膜试验仪器使用。 B.4 试样准备 将样品制成直径80mm,厚度2mm的

25、试样,一组2件。把试样放置在干燥缸里干燥24h。 B.5 试验 B.5.1 取清洁干燥的玻璃板、玻璃烧杯、密封环,检查铝箔保证其平整,称量铝箔质量Ga。把烧杯放入雾膜试验仪里,并开始升温,同时把试样放入烧杯里。然后把密封环放在烧杯上,把称重的铝箔盖在烧杯上,盖上玻璃板,以及冷却板,冷却板温度保持在210.5。 B.5.2 油浴温度为1000.5,在温度达到100后,保持16h。 B.5.3 完成以上步骤后,小心地取下铝箔,试验面朝上放入干燥缸保持24h。 B.5.4 用分天平称量试验后铝箔质量Gb。 B.6 计算 按式(B.1)计算冷凝组分,2个样品取平均值。 DB13/T 17842013 10 G=Ga-Gb(B.1) 式中: G样品的冷凝组分,mg; Ga气雾-冷凝前铝箔的质量,mg; 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标准规范 > 地方标准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