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高中学生现状调查报告.doc

上传人:registerpick115 文档编号:370517 上传时间:2018-09-30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7.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村高中学生现状调查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农村高中学生现状调查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农村高中学生现状调查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新课程环境下 农村 重点 高中学生现状 调查 报告 我国 基础 教育经过新中国建国后几十年的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高中阶段的 新课程改革 正由东向西、由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逐步全面覆盖。 我国国情决定了城市聚集了大多数的优势资源,教育领域也不例外,大城市中软硬件设施一流的中学,特别是超级中学所占的比例远高于中小城市及区县。但中国社会经济的现状决定了教育必须均衡发展,除了城市的一定数量的完全中学外,在广大的农村地区,还分布着为数不少的农村完全中学 ,这些学校在校学生的数量庞大,代表着 农村 学生的主流,这些学校担负着为社会培养高素质建设人才的重任。 我校

2、就属于这样一所农村重点高中。 由于多方面原因,社会对其关注度不高,造成了情况不明了,为后续 提出 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形成了严重 的 阻碍。 我们这个课题组的成员均来自于 集 市级重点中学和农村学校于一体的 重庆市 农村 重点 高中, 我们的 学生来自农村及周边小城镇,这样的高中 在我国广大农村地区 具有很强的代表性 ,研究这些高中学生的现状对于我们提高教学质量,为社会培养合格的现代公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对于这批学生,我们主要从如下几方 面来收集 了 调查 资料 : 一、 学生家庭状况 1 家庭孩子的数量(独生子女、非独生子女) 在采集的 高二年级 959 人 调查样本中,独生子女人数为 6

3、75 人,占调查样本总数的 70.3 %;非独生子女人数为 284 人,占调查样本总数的 29.6 %。 2 学生与父母是否同住(留守子女、非留守子女) 在采集的调查样本中,留守子女人数为 547 人,占调查样本总数的 57 %;非留守子女人数为 402 人,占调查样本总数的 43 %。 3 学生父母的婚姻状况(双亲、单亲、孤儿) 在采集的调查样本中,双亲学生人数为 724 人,占调查样本 总数的 75.5 %;单亲学生人数为 235 人,占调查样本总数的 24.5 %;孤儿学生人数为 13 人,占调查样本总数的 1.3 %。 4 学生家庭经济状况 按重庆市贫困家庭标准 (贫困学生、非贫困学生

4、) 在采集的调查样本中,贫困学生人数为 317 人,占调查样本总数的 33.1 %;非贫困学生人数为 642 人,占调查样本总数的 66.9 %。 5 学生的户籍情况(根据学生户籍地调查) 在采集的调查样本中, 农村户口 学生人数为 612 人,占调查样本总数的 63.8 %;城镇户口 学生人数为 347 人,占调查样本总数 的 36.2 %。 二、 学生学习状况 由于教育体制结构的问题,普通教育实行分段结业制度,我校学生虽是市级重点中学,但在县内来看,学生来源质量普遍 偏 低。县内最好的学生基本上去市内市教委直属的中学上高中,(有些家长甚至送孩子到市里的学校念初中,高中也就留在市里念书了),

5、然后是县中学招收一部分高分学生,剩下的分数稍高一些的学生就到我们学校就读,分数还低一些的学生就只有到另外的高中就读了。所以我们学校的学生来源在县内算是中等水平, 在 我们这样的农村高中具有很强的代表性。 我们对学生在学习方面进行 了 如下的调查: 1 学生的 学 习 基础状况 ( 1) 学生或多或少存在偏科的现象, 各 科均衡的学生人数很少,即 便 这部分学生,整体水平也不高,出类拔萃的就更少。学生在主 要 学科语数外三科 方面 偏科现象十分突出 。 在 959 人的调查样本中, 60 %的学生没有养成阅读的习惯,理解文章内容困难,不会收集和整理信息,不善于组织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观点。 65

6、 %以上 的学生英语基础差,英语单词、语法、阅读等积累太少,在高中英语的学习中显得十分吃力,学习起来力不从心。 ( 2) 学生学习的自觉性 差。 有些留守学生在学习上自觉性差,自由懒散,课堂上表现为爱动、易分心 、爱玩手 机 ,学习上处于被动的接受,基础知识掌握不牢 。高中学习阶段,课堂容量大,知识内涵更加丰富和深刻,老师在课堂上讲述的内容需要学生在课前预习和在课后整理提升。但学生在这方面显得非常欠缺,根据调查,大约只有 5%的学生有预习的习惯,只有 10%的学生有课后及时整理提升的习惯。学生 缺乏 良好的 学习 习惯,学生的行为习惯的养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很多学生出生后,家长特别是父母因为这

7、样或那样的原因长期不在孩子身边,管养孩子的担子由孩子的祖父母辈承担,由于祖父辈精力、见识、传统 观念 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成为他们成长过程 中十分欠缺的东西。隔代管养,更容易娇惯孩子,有些不良习惯在初露苗头时没有及时纠正,为后期的坏习惯埋下了伏笔,等意识到时已经为时晚矣,也对学生健康成长非常不利。在日常生活中,家长没有正确诱导孩子养成自觉学习的习惯,很多学生在学习中是“被动学习”的,把学习理解为“上课听讲”、下课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其实,学习是一个很庞大的系统工程,学生除了在课堂上的学习外,更多的是在课后的学习,学习课本外的东西,不断充实自己的“内涵”。据调查,农村高中学生中,

8、能自觉学习,充实自己内涵的非常少,约占 5%左右,这个低比例严重制约学 生整体水平的提升。更多的学生课外喜欢阅读 流行 小说 (言情、穿越、玄幻 等 ) ,但缺少“思考”,读完后基本没有什么“收获”,这是非常值得深思的。 ( 3) 学习畏难情绪严重。现在经济状况较好,物质充盈,诱惑颇多,对“学习”的积极性造成一定的冲击,农村高中学生很多都没有“自控力”,在学习中一遇到困难,不是“迎难而上”,更多的是折返、逃避, 以谈恋爱, 玩手机游戏 、网络游戏 等方式来回避矛盾。 三、学生心理状况 新形势下,各地经济发展不一,外出务工人员越来越多,农村学生的经济条件也差距较大,留守儿童或单亲儿童逐年增加,由

9、此产生的 心理问题越来越突出。 农村高中生心理障碍 、 心理疾病发生率越来越高,有些学生思想狭隘、易冲动、易自卑、易偏激、易封闭、仇视社会,这种现象越来越严重。 1没有明确的 人生 目标。高中生应该是逐步走向成熟 , 承担社会责任的一个群体,他们应该多思考自己的未来该怎样走,理出自己的优势劣势 , 规划自己的人生如何精彩纷呈。但大多数的高中学生倾向于自私。对社会和他人 没 有 正确的判断标准 和 价值取向,对自己的利益考虑较多,对别人或社会的要求较高,常表现为“愤世嫉俗”,仇视老师、同学或社会。 2、学生经济条件参差不齐。由于缺少家庭教育氛 围,导致条件好的学生任意挥霍钱物,条件差的学生容易产

10、生自卑的情绪;当双方矛盾加深,极易发生恶性事件,对孩子 的 健康成长很不利。这个年龄阶段的学生有对世界、对社会的了解和思考,但缺少深入的思考与辨识,未形成较稳定的价值观 与 世界观,常常被事物的表象迷惑,从而影响到对家长、老师、同学和社会的看法与判断。 3、很多孩子不擅长口头表达, 存在 交际障碍。由于长期托付给长辈抚养,不少留守学生性格变型,自我封闭性强,不愿意也不主动与他人交往,交友圈子小,不合群。渴望与他人交流,却不知道用什么方式来表达。高中生为了表现出自己成熟 的魅力,常常做出“出格”的举动,令别人另眼相看,可往往适得其反,会引起其他人的反感或厌恶。这个年龄阶段容易感情用事,处理问题缺

11、乏理性的思考,总是按自己的思维方式做事,不顾后果,也会盲从跟风、对明星盲目崇拜。 4家长 盲目溺爱 。双 亲都外出的家庭,临时监护人责任不明确,教育能力低;祖辈教育孩子存在明显娇生惯养、放任自流的“隔代教育”倾向,重养轻教,重身体,轻心理,忽视对孩子的思想、道德、学习、安全、行为习惯的引导和教育。现在的家庭独生子女居多,娇惯孩子也属情理之中的事情,但往往导致有些孩子自尊心很强,自 尊心过头了就会产生自卑或者完全流于消极,碰壁后往往产生极强的挫败感。学生心智不成熟,往往表现出与众不同的言行,当与外部世界发生冲突时,与家长、老师同学的观点相左时,就表现出较强的逆反心理,譬如离家出走或做出其他更意想不到的事情。 5上面说了一些问题学生,但也有很多刻苦学习的乖学生,他们在人格培养、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等方面努力着,在学习方面,由于基础太差,所以付出得更多一些,通过他们的努力,成绩或多或少都有些提升,他们是农村高中学生中的主流,对他们的教育,广大教职员工是感到十分欣慰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课件 > 中学教育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