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农村小学课外阅读现状的调查报告.doc

上传人:bonesoil321 文档编号:370924 上传时间:2018-09-30 格式:DOC 页数:29 大小:10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农村小学课外阅读现状的调查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关于农村小学课外阅读现状的调查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关于农村小学课外阅读现状的调查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关于农村小学课外阅读现状的调查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关于农村小学课外阅读现状的调查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亲,该文档总共2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 关于农村小学课外阅读现状的调查报告 江宁区铜井中心小学 严付桃 一、问题的提出 近几年来,语文教师深感语文学科真是越来越难教了,原因是学生的语文素养难以提高,问题的关键是学生的课外阅读量少,阅读质量不高。这些现象,农村小学尤其突出。虽然课外阅读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越来越受到农村学校以及教师的高度重视,各校也都在纷纷开展读书系列活动,掀起读书的热潮。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部分学生读书的热情,但成效并不乐观。各项读书活动,表面上内容丰富多彩,形式多样,但参与面窄,有的甚至流于形式,为了完成任务而 活动。语文老师常常抱怨,浪费了时间和精力,也没见到学生语文素养的真正提高。这个问题受到了我校

2、领导的高度重视,带领我校全体语文教师对此现状做了进一步的研究,并申报了市级课题利用课外阅读,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研究,作为课题组成员,笔者对所任教的年级进行了课外阅读现状调查。 二、调查的目的 1、了解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的现状。 2、通过调查,了解影响农村学生课外阅读的因素,有利于教师在教育教学中进一步改进与完善,提高学生课外阅读水平,达到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3、通过调查,针对学生读书情况,应采取哪些行之有效 的策略,让课外阅读开展落到实处,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三、调查的对象 : 本校全体六年级学生及学生家长,各 275 人。 四、 调查方法 : 问卷调查法(学生问卷和家长问卷) (一)

3、 学生问卷调查表 调查内容 调查结果 1、你是否喜欢读课外书籍? A、喜欢。 B、一般。 C、不喜欢。 2、你每天大约有多少时间读课外书? A、十分钟左右。 B、二十分钟左右。 C、四十分钟左右。 3、读书的内容如何选择? A、随意读。 B、读老师推荐的书目。 C、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 4、你的课外书主要来源于哪里? A、自己购买。 B 从学校图书室借。 C、向同学借。 5、你有做读书笔记的习惯 A、坚持做读书笔记。 B、完成老师的任务。 C、很少或不做读书笔记。 吗? 6、学校的读书活动你参与了几项? A、 1 至 2 项。 B、 3 致 4 项。 C、 5 至 6 项。 7、你的读书笔记,

4、老师经常检查吗? A、定期检查。 B、有时检查。 C、很少检查。 8、你的语文老师是否按时上课外阅读指导课? A、按时上,每两周一次。 B、有时上。 C、很少上。 9、一学期,你能读几本课外书籍? A、 1 至 2 本。 B、 3 至 4 本。 C、 5 本及 5 本以上。 (二)学生问卷调查结果统计表 调查内容 结果统计 1 A、 27 人,占 10%; B、 101 人,占 38%; C、 147 人,占 52% 2 A、 161 人,占 58.5%; B、 95 人,占 34.5% ; C、 19 人,占 7% 3 A、 190 人,占 69%; B、 34 人,占 12.4%; C、

5、51 人,占 18.6% 4 A、 9 人,占 3%; B、 167 人,占 60.7%; C、 99 人,占 36.3% 5 A、 5 人,占 1.8%; B、 78 人,占 28.4%; C、 141 人,占 69.8% 6 A、 178 人,占 64.7%; B、 82 人,占 29.8%; C、 15 人,占 5.5% 7 A、 6 人,占 2.1%; B、 28 人,占 10.2%; C、 231 人,占 87.7% 8 A、 0 人,占 0%; B、 42 人,占 15.3%; C、 235 人,占 84.7% 9 A、 171 人,占 62.1%; B、 70 人,占 15.6%

6、; C、 34 人,占 12.3% (三)家长问卷调查表 调查内容 调查结果 1、你们是否经常给你的子女买课外书籍? A、经常买。 B、偶尔买。 C、从不买。 2、你们自己在家有读书的习惯吗? A、经常读。 B、偶尔读。 C、从不读。 3、你们家有多少本课外书籍? A、 1 至 2 本。 B、 3 至 5 本。 C、 6 至 10 本 4、你们赞同你的子女经常读课外书? A、赞同并督促。 B、不赞同。 C、随便孩子自己读不读。 5、你们的文化水平是什么? A、小学文化。 B、初中文化。 C、高中及中专以上文化。 (四)家长问卷调查结果统计表 调查内容 结果统计 1 A、 32 人,占 11.6

7、%; B、 194 人,占 70.5%; C、 49 人,占 17.9%; 2 A、 13 人,占 4.7%; B、 51 人,占 18.5%; C、 212 人,占 76.8%; 3 A、 98 人,占 35.6%; B、 107 人,占 38.9%; C、 70 人,占 25.5%; 4 A、 78 人 ,占 28.4%; B、 38 人,占 13.8%; C、 159 人,占 57.8%; 5 A、 79 人,占 28.7%; B、 157 人,占 60.8%; C、 29 人,占 10.5%; 五、调查结果分析 通过调查研究,发现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不足; 1 农村学生

8、阅读量偏少 。调查发现,一学期,读课外书 1 至 2 本占 62.1%, 3 至 4 本占 15.6%, 5 本及 5 本以上占 12.3%;每天读书时间在 10 分钟左右占 58.5%, 20 分钟左右占 34.5%, 40 分钟左右占 7%。其主要原因,大量作业占满了课余时间,语文老师以及任科均不够重视 ,占用了大量学生课外阅读时间,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2 学生阅读兴趣不浓 。调查发现,喜欢阅读的占 10%,一般的占 38%,不喜欢的占 52%。;在读书内容方面,随意读的占 69%,读老师推荐的书籍占 12.4%,根据自己爱好选择读物的占 18.6%。农村父母在家读书情况,经常读

9、的占 4.7%,偶尔读的占 18.5%,从不读的占 76.5%。由此看出,学生读书的目的不够明确,随意性较大,教师、家庭在读书氛围方面营造的不够浓,大部分学生读书的欲望没有被调动起来。 3 学生阅读资源贫乏 。调查发现,家里藏书仅有 1 至 2 本的占 35.6%, 3 至 5 本的占 38.9%, 6 至 10 本的占25.5%:家长给子女购书情况,经常买的占 11.6,偶尔买的占 70.5%,不买的占 17.9%;学生读书主要来源,自己购买的占 3%,从学校图书室借的占 60.7%,向同学借的占 36.3%。从此看出,由于农村学生受经济的影响,农村家庭普遍不够重视读课外书,图书室的书数量虽

10、然多,但适合学生读的书并不多,学生相互借阅数量有限,种类有限,因此,农村学生阅读资源相对贫乏。 4、 学生阅读质量不高 。调查发现,能坚持做读书笔记的占 1.8%,应付老师任务的占 28.4%,很少做或不做的 占 69.8%:教师检查的情况,定期检查的占 2.1%,有时检查的占 10.2%,很少检查的占 87.7%;学校开展的读书活动参与情况, 1 至 2 项的占 64.7%, 3 至 4 项的占 29.8%, 5 至 6 项的占 5.5%;语文课外阅读指导课,老师坚持上的为 0%,有时上的占 15.3%,很少上的占 84.7%。由此看出,学生阅读质量提不高,很重要的原因是教师指导不够,不能及

11、时的评价学生课外阅读情况,学生参与的活动内容也少。 六、教学反思 在平时的教学中,应怎样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切实把开展课外阅读活动落到实处,真正提高学生的课外阅 读水平和语文素养。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研究: 1、转变观念,更新思想。 长期以来,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农村教师、家长评价学生语文水平的标准,仍是试卷分数。虽然教育界呼吁建立 “ 大语文观 ” ,注重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但传统的思想观念在人们的头脑中根深蒂固,难以一时转变。在教育教学中,首先要转变教师观念,尤其是语文教师,一定要重视课外阅读的指导,按时按质的上好每节课外阅读指导课 ,指导并督促学生做好读书笔记,并及时的给予评价。

12、每天中午安排一定的读书时间,不允许任何教师和学生占用,倡导教师陪读。在校园、 班级营造一定的读书氛围,让书香飘进每个角落。其次转变家长的观念,赢得家长的支持。教师要利用开家长会和家访的机会,向家长宣传读课外书的重要性,让家长根据子女的需要,经常为孩子多买一些课外书籍,并督促子女在家多读一些课外书,少看一点电视,必要时,家长可以陪读,营造一定的家庭读书氛围,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再次,转变学生的观念,通过多种手段的评价,让学生明白,语文成绩的评定,不再局限于语文试卷上的分数。仅靠一本语文书,提高学生语文素养,是远远不够的。 2、激发兴趣,呼唤热情。 兴趣是鼓舞和推动学生课外阅读的巨 大动力。苏霍姆

13、林斯基曾说 “ 把每一个学生都领进书籍的世界,培养起对书的酷爱,使书籍成为智力生活中指路明星,这些都取决于书籍在教师本人的精神生活中占有何种地位。 ” 那么如何激发学生的课外阅读的兴趣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其一,教师可常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向学生简介要读的书的内容,也可利用故事中精彩、紧张、感人的情节创设悬念,让学生产生寻根究底的好奇心,以此激趣。其二,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我们可以通过在班级和学校开展一些读书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得到老师、家长和同学的认可。例如,笔者在班级开展了一次 “ 读一 本好书 ” 讲故事比赛,同学们讲得滔滔不绝,观众听得津津有味,不但增长了学生的知识,而且

14、了激发了同学们阅读的兴趣。除此外,还可以在班级开展 “ 每周一诗 ” 诵读活动,古诗词是祖国文化宝库中璀璨的明珠,教师要引导学生多积累,多积淀文化底蕴。 3 指导方法,提高质量。 任何事情,都要讲究方法,这样你才能事半功倍,读书也是如此。然而学生年龄小,阅历浅,阅读时往往带有盲目性,随意性,这样不利于课外阅读质量的提高。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 1)指导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健康有益的课外书籍。课外阅读益处多多,但开卷未必有益。 ( 2)上好读书指导课。从阅读方法上加以指导,让学生把精读和泛读有机的结合,指导学生如何做好读书笔记,培养学生养成 “ 不动笔墨不读书 ” 的好习惯。( 3)由课堂

15、向课外延伸。常言道 “ 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 ” 。让学生在平常的课堂阅读训练中,找到适合自己的阅读方式。( 4)引导学生重视语言积累。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加涅认为“ 学习过程是逐渐积累的过程 ” 。中国古代学习论认为 “ 积渐成学 ” 是读书规律。 4、展示成果,重视评价。 学生在广泛阅读的基础上,可以采用各种不同形式展示个人的阅读成果。教师为学生创造机会,提供展示的平台。教师 要充分利用好图书角、黑板报、中队角、班级文化墙等,展示学生的阅读成果,满足学生心理需求,获得成就感。及时地评价学生的阅读成果,对学生持之以恒地阅读起到了很大的激励作用。 通过这次课外阅读调查,笔者感到喜忧参半,喜的是课

16、外阅读越来越受到教师、学生及家长的高度重视,向好的方向发生转变;忧的是学生读书的热情,读书量以及读书的质量还不够高,今后在这方面加以研究,是我们每一位语文教师值得研究的课题,对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具有深远的意义。 (一) 学生 方面 小学生课外阅读情况调查统计如下: 内容及结果 人数 百分比 1、 总体情况 : 经常进行课外阅读 的人数为 17 人,约占 47 %。 2、 重要性认识 : 认为进行课外阅读非常必要 的有 32 人,约占 89%。 3、 课外书的丰富性 : 有各类书籍 的只有 15 人,占 42%。 多为学习辅导书 4、 家庭藏书量 20 册 的 14 人,占 40%。 100 册

17、 的 4 人,占 11%。 5、 课外阅读困难的原因 没有时间和精力 85 66.9% 没有合适的书 42 33.1% 6、 平均每天阅读时间 半小时 72 59.1% 半小时 52 40.9% 7、 阅读目的 提高阅读写作 能力 107 24.3% 8、 阅读的收获 提高阅读写作能力 95 74.9% 9、 丰富知识的积累 32 15.1% 10、 经常阅读的书籍 知识类 24 18.7% 文学类 35 27.6% 学习辅导类 68 53.7% 11、 真正喜欢阅读的书籍 知识类 31 24.4% 文学类 74 58.2% 学习辅导类 22 17.4% 根据统计结果可以看出: 1、学生对课外

18、阅读的重要性认识清楚,调查的 127 名学生都认为进行课外阅读非常必要。 2、经常进行课外阅读的 人数为 35 人,只占总数的 27.6%,说明喜爱课外阅读的学生不多,而且没有养成进行课外阅读的习惯。 3、学生家庭藏书量少, 72%的学生家庭藏书达不到 20 册。 4、学生对阅读的收获认识不全面, 107 名学生认为阅读的目的是提高阅读写作能力,占总数的 84.3%,通过阅读的收获也是提高阅读写作能力的学生达 95 人,占 74.9%。认为阅读的收获是丰富知识的积累的只有 32 人,占 15.1%。说明学生中绝大多数只为提高学习成绩而进行课外阅读。 (二)学生家长调查表统计所反映的问题。 学生

19、家长对学生课外阅读情况看 法的调查结果统计如下: 内 容 人数 百分比 对孩子课外阅读的能力满意 48 37.8% 平时注重给孩子提供较好的阅读环境 92 72.4% 孩子平时坚持课外阅读 坚持 39 30.7% 偶尔 85 66.9% 能否在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上给予支持 能够 4 96.8% 随孩子自己 127 3.2% 支持学校安排课外阅读训练 127 100% 二、调查的结果统计 (一)学生调查表统计所反映的问题。 小学生课外阅读情况调查统计如下: 内容及结果 人数 百分比 总体情况 经常进行课外阅读 35 27.6% 重要性认 识 认为进行课外阅读非常必要 127 100%

20、 课外书的丰富性 有各类书籍 46 36.2% 多为学习辅导书 81 63.8% 家庭藏书量 20 册 72 56.7% 100 册 13 10.2% 课外阅读困难的原因 没有时间和精力 85 66.9% 没有合适的书 42 33.1% 平均每天阅读时间 半小时 72 59.1% 半小时 52 40.9% 阅读目的 提高阅读写作能力 107 24.3% 阅读的收获 提高阅读写作能力 95 74.9% 丰富 知识的积累 32 15.1% 经常阅读的书籍 知识类 24 18.7% 文学类 35 27.6% 学习辅导类 68 53.7% 真正喜欢阅读的书籍 知识类 31 24.4% 文学类 74 5

21、8.2% 学习辅导类 22 17.4% 根据统计结果可以看出: 1、学生对课外阅读的重要性认识清楚,调查的 127 名学生都认为进行课外阅读非常必要。 2、经常进行课外阅读的人数为 35 人,只占总数的 27.6%,说明喜爱课外阅读的学生不多,而且没有养成进行课外阅读的习惯。 3、学 生家庭藏书量少, 72%的学生家庭藏书达不到 20 册。 4、学生对阅读的收获认识不全面, 107 名学生认为阅读的目的是提高阅读写作能力,占总数的 84.3%,通过阅读的收获也是提高阅读写作能力的学生达 95 人,占 74.9%。认为阅读的收获是丰富知识的积累的只有 32 人,占 15.1%。说明学生中绝大多数

22、只为提高学习成绩而进行课外阅读。 (二)学生家长调查表统计所反映的问题。 学生家长对学生课外阅读情况看法的调查结果统计如下: 内 容 人 数 百分比 对孩子课外阅读的能力满意 48 37.8% 平时注重给孩子提供较好的阅读环境 92 72.4% 孩子平时坚持课外阅读 坚持 39 30.7% 偶尔 85 66.9% 能否在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上给予支持 能够 4 96.8% 随孩子自 己 127 3.2% 支持学校安排课外阅读训练 127 100% 根据统计结果可以看出: 1、家长对孩子课外阅读非常重视, 92 位家长平时注重给孩子提供较好的阅读环境,占 72.4%,所有家长都支持学校

23、安排课外阅读训练。 2、平时坚持课外阅读的学生很少,仅有 39 位家长认为自己的孩子坚持课外阅读,占 30.7%,就是说只有三分之一左右的学生坚持课外阅读,对孩子 课外阅读的能力满意的只有 48 位家长,占 37.8%。 (三)教师调查表统计所反映的问题。 教师对小学生课外阅读情况看法的调查统计如下: 内 容 人数 百分比 认为学生进行课外阅读重要、很重要 14 100% 平时要求学生进行课外阅读 14 100% 有良好课外阅读习惯的学生达到 30% 8 57% 50% 0 0% 没有养成良好阅读习惯的原因 缺少阅读指导 11 78.5% 没有时间 3 21.5% 通过哪些形式养成学生良好的阅

24、读习惯 班级开展读书活动 13 92.8% 加强阅读方法指导 14 100% 开发资源,让学生有书可读 13 92.8% 学生课外阅读状况与语文教学的质量联系情况 非常紧密 11 78.5% 比较紧密 3 21.5% 根据统计结果可以看出: 1、教师重视小学生的课外阅读,认为小学生进行课外阅读非常重要的占全部,平时要求小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也占全部。 2、 57%的教师认为班级内有 30%的学生有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但超过50%的没有。这就 说明在全体调查对象(学生)中有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的只能达到 17%。 3、对小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课外阅读的原因主要认为是缺少阅读指导,在如何让学生养成良好的

25、课外阅读习惯上也特别重视加强阅读方法指导。但在平时的实际教学中,语文教师又没有太多的时间对学生的阅读方法加以指导。 三、小学生现有课外阅读现状成因的分析 根据调查结果的统计来进行分析,农村小学生对课外阅读的重要性认识以及家长平时注重给孩子提供较好的学习环境来看,前者达 100%,后者达72.4%,从教师的 “认为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很重要 ”, “平时要求 学生进行课外阅读 ”调查达 100%,这说明不论是学生、家长,还是教师都很重视学生课外阅读。 那么为什么这么重视课外阅读,还出现前面调查的令人堪忧的课外阅读现状呢?只要我们仔细对照调查统计来分析,就不难发现,关键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1、学生认为

26、阅读的主要目的是提高阅读写作能力,而且通过课外阅读的收获也是提高阅读写作能力,调查数据分别是 84.3%, 74.9%认为通过课外阅读丰富知识积累的只达 25.1%。,其实学生没有真正体会到课外阅读的目的。 2、学生缺少阅读的时间和精力及阅读指导, 3、学生阅读面 狭窄,由于受到阅读目的性的影响,学生总是希望在考试中取得好的分数,因此选择学习辅导类书籍居多,占 53.7%,而且家庭藏书量 20 册的为 56.7%,从教师调查认为小学生课外阅读现状与语文教学的质量联系紧密的占 78.5%,这就可以想到学生的课外阅读也随着教师要提高考试成绩出发,受语文教学质量的影响这么大,也就免不了去选择学习辅导

27、类书籍。 四、研究策略的提出 (一)研究策略的意义。 针对学校在教学上的宏观分析,我校学生目前在学科教学质量上的比较来看,语文学科教学质量不能很快提升,其原因和小学生课外阅读 习惯的养成有着很大的关系,为了通过科学的研究,提出有效的策略来指导学校教学工作,结合本次调查,提出相关解决小学生课外阅读的策略。 (二)具体策略的提出。 首先要明确是,加强小学生课外阅读的训练和指导是语文课程标准中关于课程性质与地位的阐述所决定的,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而语文素养就是强调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提高学生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因此我们提出,研究通过

28、课外阅读提高小学生语言积累的方法和途径。 策略一:加强语文教师对 语文课程标准的学习。 针对成因第一条的分析,我们提出加强语文教师对语文课程标准的学习,一定要树立正确的语文教学观念,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课堂教学及课外辅导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不能为了考试而去进行语文教育活动,以此改变学生对阅读目的性的认识,让学生明确阅读的目的是丰富知识积累。 策略二:全校各班增设一节阅读课。 根据学生缺少阅读时间以及缺少阅读指导的情况,我们提出学校在教学时间以外的时间里开设一节阅读课,由语文教师任课,既可以解决学生没有阅读 时间的问题又可以加强学生在阅读方法上的指

29、导。 策略三:围绕学生阅读要求,开掘有效阅读资源,加强语言积累。目前,学生阅读面比较狭窄,针对这一情况,我们又对学校现有 的阅读资源进行了调查,学校现有图书 13096 册,图书种类齐全,知识类、文学类书籍占大多数,人均拥有图书 21.9 册,各班还成立了图书角,有一定的图书,学校图书馆也能够对学生正常开放,另外学校利用计算机教室建有电子阅览室,藏书量达 4000 余册。可以供学生进行阅览,学校阅览室也能够每周安排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我们拥有一定的阅读资源,就是要想方设法突 出重点地利用好资源,加强阅读,指导学生掌握阅读方法,养成良好阅读习惯,就能达到理想的效果。 1、侧重对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30、古诗文进行阅读。 中华古诗文内涵丰富,既有内容比较易于学生理解的,也有一些通过多读可以领悟的,依照 “厚积而薄发 ”的理念,我们只有加强了读、背、就会很快地提高自己的能力。 2、用好 “自读课本 ”,加强方法指导,养成良好习惯。 “自读课本 ”的编写正是依照语文课程标准的课程理念所安排,我们有了这一资源,不仅能丰富阅读量,而且能够加强语言积累,学生人手一册,对加强阅读方法的指 导和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有很大的帮助。 3、进一步加强资源的开发,调动语言资源共享的功效。 当今社会语言的资源可以说丰富到了简直令我们无法相信的地步,作为教育教学部门,我们不能仅仅局限于学校的资源,还要想方设法挖掘可以

31、共享的语言资源,以此达到更为满意的效果。 二、调查的结果统计 (一)学生调查表统计所反映的问题。 小学生课外阅读情况调查统计如下: 内容及结果 人数 百分比 总体情况 经常进行课外阅读 35 27.6% 重要性认识 认为进行课外阅读非常必要 127 100% 课外书的丰富性 有各类书籍 46 36.2% 多为学习辅导书 81 63.8% 家庭藏书量 20 册 72 56.7% 100 册 13 10.2% 课外阅读困难的原因 没有时间和精力 85 66.9% 没有合适的书 42 33.1% 平均每天阅读时间 半小时 72 59.1% 半小时 52 40.9% 阅读目的 提高阅读写作能力 107

32、 24.3% 阅读的收获 提高阅读写作能力 95 74.9% 丰富知识的积累 32 15.1% 经常阅读的书籍 知识类 24 18.7% 文学类 35 27.6% 学习辅导类 68 53.7% 真正喜欢阅读的书籍 知识类 31 24.4% 文学类 74 58.2% 学习辅导类 22 17.4% 根据统计结果可以看出: 1、学生对课外阅读的重要性认识清楚,调查的 127 名学生都认为进行课外阅读非常必要。 2、经常进行课外阅读的人数为 35 人,只占总数的 27.6%,说明喜爱课外阅读的学生不多,而且没有养成进行课外阅读的习惯。 3、学生家庭藏书量少, 72%的学生家庭藏书达不到 20 册。 4

33、、学生对阅读的收获认识不全面, 107 名学生认为阅读的目的是提高阅读写作能力,占总数的 84.3%,通过阅读的收获也是提高阅读写作能力的学生达 95 人,占 74.9%。认为阅读的收获是丰富知识的积累的只有 32 人,占 15.1%。说明学生中绝大多数只为提高学习成绩而进行课外阅读。 (二)学生家长调查表统计所反映的问题。 学 生家长对学生课外阅读情况看法的调查结果统计如下: 内 容 人数 百分比 对孩子课外阅读的能力满意 48 37.8% 平时注重给孩子提供较好的阅读环境 92 72.4% 孩子平时坚持课外阅读 坚持 39 30.7% 偶尔 85 66.9% 能否在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课外阅

34、读习惯上给予支持 能够 4 96.8% 随孩子自己 127 3.2% 支持学校安排课外阅读训练 127 100% 根据统计结果可以看出: 1、家长对孩子课外阅读非常重视, 92 位家长平时注重给孩子提供较好的阅读环境,占 72.4%,所有家长都支持学校安排课外阅读训练。 2、平时坚持课外阅读的学生很少,仅有 39 位家长认为自己的孩子坚持课外阅读,占 30.7%,就是说只有三分之一左右的学生坚持课外阅读,对孩子课外阅读的能力满意的只有 48 位家长,占 37.8%。 (三)教师调查表统计所反映的问题。 教师对小学生课外阅读情况看法的调查统计如下: 内 容 人数 百分比 认为学生进行课外阅读重要

35、、很重要 14 100% 平时要求学生进行课外阅读 14 100% 有良好课外阅读习惯的学生达到 30% 8 57% 50% 0 0% 没有养成良好阅读习惯的原因 缺少阅读指导 11 78.5% 没有时间 3 21.5% 通过哪些形式养成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班级开展读书活动 13 92.8% 加强阅读方法指导 14 100% 开发资源,让学生有书可读 13 92.8% 学生课外阅读状况与语文教学的质量联系情况 非常紧密 11 78.5% 比较紧密 3 21.5% 根据统计结果可以看出: 1、教师重视小学生的课外阅读,认为小学生进行课外阅读非常重要的占全部 ,平时要求小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也占全部

36、。 2、 57%的教师认为班级内有 30%的学生有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但超过50%的没有。这就说明在全体调查对象(学生)中有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的只能达到 17%。 3、对小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课外阅读的原因主要认为是缺少阅读指导,在如何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上也特别重视加强阅读方法指导。但在平时的实际教学中,语文教师又没有太多的时间对学生的阅读方法加以指导。 三、小学生现有课外阅读现状成因的分析 根据调查结果的统计来进行分析,农村小学生对课外阅读的重要性认 识以及家长平时注重给孩子提供较好的学习环境来看,前者达 100%,后者达72.4%,从教师的 “认为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很重要 ”, “平

37、时要求学生进行课外阅读 ”调查达 100%,这说明不论是学生、家长,还是教师都很重视学生课外阅读。 那么为什么这么重视课外阅读,还出现前面调查的令人堪忧的课外阅读现状呢?只要我们仔细对照调查统计来分析,就不难发现,关键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1、学生认为阅读的主要目的是提高阅读写作能力,而且通过课外阅读的收获也是提高阅读写作能力,调查数据分别是 84.3%, 74.9%认为通过课外阅读丰 富知识积累的只达 25.1%。,其实学生没有真正体会到课外阅读的目的。 2、学生缺少阅读的时间和精力及阅读指导,学生调查结果显示课外阅读困难的原因是没有时间和精力的占 66.9%,教师调查认为学生没有时间为21.

38、5%,缺少阅读指导的占 78.5%。 3、学生阅读面狭窄,由于受到阅读目的性的影响,学生总是希望在考试中取得好的分数,因此选择学习辅导类书籍居多,占 53.7%,而且家庭藏书量 20 册的为 56.7%,从教师调查认为小学生课外阅读现状与语文教学的质量联系紧密的占 78.5%,这就可以想到学生的课外阅读也 随着教师要提高考试成绩出发,受语文教学质量的影响这么大,也就免不了去选择学习辅导类书籍。 四、研究策略的提出 (一)研究策略的意义。 针对学校在教学上的宏观分析,我校学生目前在学科教学质量上的比较来看,语文学科教学质量不能很快提升,其原因和小学生课外阅读习惯的养成有着很大的关系,为了通过科学

39、的研究,提出有效的策略来指导学校教学工作,结合本次调查,提出相关解决小学生课外阅读的策略。 (二)具体策略的提出。 首先要明确是,加强小学生课外阅读的训练和指导是语文课程标准中关于课程性质与地位的 阐述所决定的,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而语文素养就是强调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提高学生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因此我们提出,研究通过课外阅读提高小学生语言积累的方法和途径。 策略一:加强语文教师对语文课程标准的学习。 针对成因第一条的分析,我们提出加强语文教师对语文课程标准的学习,一定要树立正确的语文教学观念,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应着重培

40、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课堂教学及课外辅导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不能为了考试 而去进行语文教育活动,以此改变学生对阅读目的性的认识,让学生明确阅读的目的是丰富知识积累。 策略二:全校各班增设一节阅读课。 根据学生缺少阅读时间以及缺少阅读指导的情况,我们提出学校在教学时间以外的时间里开设一节阅读课,由语文教师任课,既可以解决学生没有阅读时间的问题又可以加强学生在阅读方法上的指导。 策略三:围绕学生阅读要求,开掘有效阅读资源,加强语言积累。目前,学生阅读面比较狭窄,针对这一情况,我们又对学校现有 的阅读资源进行了调查,学校现有图书 13096 册,图书种类齐全,知识类、文学类 书籍占大多

41、数,人均拥有图书 21.9 册,各班还成立了图书角,有一定的图书,学校图书馆也能够对学生正常开放,另外学校利用计算机教室建有电子阅览室,藏书量达 4000 余册。可以供学生进行阅览,学校阅览室也能够每周安排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我们拥有一定的阅读资源,就是要想方设法突出重点地利用好资源,加强阅读,指导学生掌握阅读方法,养成良好阅读习惯,就能达到理想的效果。 1、侧重对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古诗文进行阅读。 中华古诗文内涵丰富,既有内容比较易于学生理解的,也有一些通过多读可以领悟的,依照 “厚积而薄发 ”的 理念,我们只有加强了读、背、就会很快地提高自己的能力。 2、用好 “自读课本 ”,加强方法指导

42、,养成良好习惯。 “自读课本 ”的编写正是依照语文课程标准的课程理念所安排,我们有了这一资源,不仅能丰富阅读量,而且能够加强语言积累,学生人手一册,对加强阅读方法的指导和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有很大的帮助。 3、进一步加强资源的开发,调动语言资源共享的功效。 当今社会语言的资源可以说丰富到了简直令我们无法相信的地步,作为教育教学部门,我们不能仅仅局限于学校的资源,还要想方设法挖掘可以共享的语言资源,以 此达到更为满意的效果。 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的现状及对策 【摘要】 课外阅读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进行语文实践的重要途径,它的意义深远而广泛。课外阅读能拓宽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

43、语文素养,丰富学生的生活,能陶冶情操,培养美德,开发智力等,从而达到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但在广大的农村,由于受诸多因素的制约,学生的课外阅读状况不容乐观。鉴于此,本文通过问卷调查及随机访谈,总结了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的现状,并对现状产生的原因予以了分析,同时,依据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和调查结果,对解决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 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初步的对策。以期本文能为农村小学课外阅读的开展提供一点思考。 【关键词】 农村小学; 课外阅读; 现状; 对策 课外阅读是指学生在课外的各种独立的阅读活动 ,是课外语文活动中最重要、最普遍、最经常的形式,是课内阅读的继续与扩展,是阅读能力训练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教育界

44、普遍认为:课外阅读与课内阅读是密切相连,不可分割的有机统一体。他们共同担负起培养和提高学生读写能力的任务。语文课外阅读可以让学生获得良好的书面语言积累,提高语言学习质量,而且可以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 惯,有助于拓宽视野,增长知识,培养美德,提高能力,随着阅读量的加大,学生对自然和社会的感悟更深,想象力,思考力得到更深度的开发,学生将终身受用不尽。 然而,据调查,有相当一部分的农村小学由于受办学条件的限制,社会家庭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再加上 “应试教育”观念的长期渗透,课外阅读在农村小学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有些学校甚至是一片空白。为此,笔者认为了解当前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的现

45、状、分析其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来开展和加强农村小学生的课外阅读是极其必要的。 一 开展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的必要性 (一) 开展 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 理论界认为:素质教育是按照社会和人的发展需要,遵循教育教学规律,以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为核心的教育。它面向所有学生,要求人人都在原有基础上有所提高,有所发展;它要求德智体全面发展,反对偏重某一方面;它强调培养基本的素质和能力,为今后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它强调开发每一个学生的潜能,发展他们的个性特长。 从小学生身心及其智力发展的特点出发,开展课外阅读提高阅读能力是小学语文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课外阅读有利于培养小学生良好的道德品

46、质,促进其身心的健康发展,有助于小学生智 力的开发和发展。苏联教育专家苏霍姆林斯基也认为阅读可以发展学生的智力。他把课外阅读视为“智力生活的指路明灯”和“智力发展的必要条件”,强调必须用课外阅读去建立“智力背景”、打好“智力底子”、提供“后方保障”,从这些精辟的见解中足以可见课外阅读的重要性。 (二 ) 开展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是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 正在实施的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课标”)的“附录”中就有 “关于课外读物的建议”,并且在课标中也作出明确规定:“小学生的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 145 万字,背诵优秀诗文160 篇(段)”,要“ 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

47、,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 (三)开展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是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时代发展的需要 就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来说,开展课外阅读对他们具有十分特殊的意义。他们活泼好动,接受能力较强,正处于母语学习的关键时期,因而必须重视小学生课外阅读的习惯培养,提高小学生的课外阅读能力,而这一切,与小学生课外阅读的开展是分不开的。 用战略的眼光看,今天的少年儿童是明日祖国经济建设的主力军。我们只有培养出视野开阔、知识丰富、富有想象 力、创造力的跨世纪人才,方能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而要培养这样的人才,单靠课内阅读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让学生大量地进行课外阅读。当代认知心理学的研究也表明:要提高阅读水平,就必须大量阅读,课本的篇幅是十分有限的,它只是给学生提供一个阅读范本,更多的文章是在课外大量阅读。 二 当前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的现状及成因分析 (一) 当前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的现状 课外阅读有着重要的意义,开展农村小学生的课外阅读也是极其必要的。然而,目前农村小学生的课外阅读又是怎样的呢?为此,笔者随机选择了学校周边三所普通农村小 学进行了问卷调查,并和部分教师、学生家长、书商也进行了关于课外阅读的随机访谈。此次调查选取了小学三、四、五、六年级的学生共 400 人进行了随机抽样调查,收取有效问卷 358 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课件 > 小学教育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