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2002年考研政治(文科)真题试卷及答案与解析.doc

上传人:赵齐羽 文档编号:487658 上传时间:2018-11-30 格式:DOC 页数:27 大小:7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考研类试卷]2002年考研政治(文科)真题试卷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考研类试卷]2002年考研政治(文科)真题试卷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考研类试卷]2002年考研政治(文科)真题试卷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考研类试卷]2002年考研政治(文科)真题试卷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考研类试卷]2002年考研政治(文科)真题试卷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02年考研政治(文科)真题试卷及答案与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 每小题 1分,共 16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已经制造出诸如醋酸纤维、聚苯乙烯、合成橡胶等自然界原本不存在的化合物,其数量已达数百种。这一情况说明 ( A)物质世界是人类创造的 ( B)人类通过实践将 “自在之物 ”转化为 “为我之物 ” ( C)物质世界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存在 ( D)人造物质可以脱离天然物质而存在 2 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是 ( A)劳动者 ( B)劳动 对象 ( C)科学技术 ( D)管理方式 3 在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关系问题上,马克

2、思主义认为 ( A)前者是个人的理想,后者是社会的目标 ( B)前者体现了个人价值,后者体现了社会价值 ( C)两者是彼此独立的历史发展过程 ( D)两者互为前提和基础 4 个别劳动的社会性质,通过 ( A)商品的有用性来体现 ( B)商品的广告传播来体现 ( C)商品的交换来体现 ( D)商品质量的鉴定来体现 5 社会生产过程中起决定性作用的环节是 ( A)交换 ( B)生产 ( C)消费 ( D)分配 6 资本家普遍获得相对剩余价值是 ( A)单个资本家采用先进技术降低商品个别价值的结果 ( B)单个资本家压低劳动力价值缩短工人必要劳动时间的结果 ( C)资本家延长工人劳动时间增加工人剩余

3、劳动时间的结果 ( D)各个资本家追求超额剩余价值的结果 7 毛泽东在共产党人发刊词中所说的 “伟大的工程 ”是指 ( A)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夺取全国胜利 ( B)建立并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 C)建设广大群众性的马克思主义政党 ( D)建立新民主主义的新国家、新社会 8 1963年,周恩来指出,领导机关 最容易犯的一种政治病症是 ( A)享乐主义 ( B)教条主义 ( C)经验主义 ( D)官僚主义 9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是 ( A)人民当家作主 ( B)人民民主专政 (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 D)人民参与国家管理 10 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作用主要表现在 ( A)国有资

4、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有量的优势 ( B)国有经济能控制垄断性行业 ( C)国有经济对国民经济的控制力 ( D)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占主体地位 11 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是 ( A)为人民服务 ( B)集体主义 ( C)诚实守信 ( D)爱国主义 12 个体经济在性质上不同于私营经济,是因为 ( A)投资规模较小 ( B)经营方式单一 ( C)主要依靠自己劳动和经营 ( D)不是法人企业 13 谋求世界各国经济共同发展的根本途径是 ( A)加速各国经济结构的调整 ( B)推动南北对话 ( C)加强南南合作 ( D)建立公正、合理、平等、互利的国际经济新秩序 14 20世纪 70年代初,美国为推行

5、尼克松主义,缓和美苏关系,与苏联签署了 ( A)限制反弹道导弹系统条约 ( B)进一步削减和限制进攻性战略武器 条约 ( C)关于销毁中程和中短程导弹条约 ( D)不扩散核武器条约 15 中国共产党十五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决定指出,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核心问题是 ( A)坚持理论联系实际 ( B)加强党内的批评与自我批评 ( C)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 D)健全制度,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各种不良作风 二、多项选择题 每小题 2分,共 34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 16 意识和物质的对立只是在非常有限的范

6、围内 才有绝对的意义,超出这个范围,其对立便是相对的。这是因为 ( A)意识根源于物质 ( B)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 C)意识是物质的固有属性 ( D)意识是物质的存在形式 ( E)意识可以转化为物质 17 从社会发展的主体选择性的角度看,中国人民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其原因在于 ( A)社会主义符合中国人民根本利益的要求 ( B)在历史进程中没有多种道路可供人们选择 ( C)中国人民在国际交往中受到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历史启示 ( D)中国共产党对历史必然性及本国国情的正确把握 ( E)人们可以自由选择社会制 度并决定社会发展的方向 18 经济运行中通货紧缩一般表现为 ( A)货币供应增速减缓

7、 ( B)物价持续普遍下降 ( C)货币供应量少于货币需求量 ( D)货币升值 ( E)居民储蓄存款总额增加 19 产业资本循环经历不同阶段采取的相应职能形式是 ( A)货币资本 ( B)固定资本 ( C)流动资本 ( D)生产资本 ( E)商品资本 20 某市相同建筑结构的居民住房的月租,在繁华的路段为 35元 /米 2,在郊区为10元 /米 2。这种差别产生的原因在于住房的 ( A)地理位置不同 ( B)经营垄断 ( C)土地所有权垄断 ( D)租用者的用途不同 ( E)供求状况的不同 21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 ( A)是对古典政治经济学劳动价值论的批判、继承和发展 ( B)是剩余价值理论

8、的基础 ( C)是研究价值分配的理论 ( D)为揭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本质奠定了理论基础 ( E)是随时代和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的科学理论 22 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规定了 ( A)中国革命的主要对象是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 ( B)中国革命的性质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 C)中国革命的动力包括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和民 族资产阶级 ( D)中国革命的前途是由新民主主义走向社会主义 ( E)中国革命是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一部分 23 毛泽东指出,中国革命战争的主要特点有 ( A)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 B)敌人的强大 ( C)人民军队的弱小 ( D)共产党的领导 ( E)土地革命

9、的开展 24 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根据宪法的原则,提出了在政治生活中判断言论和行动是非的六条标准,并指出其中最重要的是 ( A)有利于团结全国各族人民,而不是分裂人民 ( B)有利于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 而不是不利于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 ( C)有利于巩固人民民主专政,而不是破坏或者削弱这个专政 ( D)有利于巩固民主集中制,而不是破坏或者削弱这个制度 ( E)有利于巩固共产党的领导,而不是摆脱或者削弱这种领导 25 邓小平提出,在改革中我们必须始终坚持的根本原则是 ( A)坚持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 ( B)坚持按劳分配与按要素分配相结合 ( C)坚持社会主

10、义与市场经济的结合 ( D)坚持共同富裕 ( E)坚持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 26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按劳分配 ( A)没有在全社会 范围内按统一标准实现 ( B)不能用每个劳动者实际付出的劳动时间来衡量 ( C)还必须通过商品、货币形式来实现 ( D)所指的 “劳 ”还不是直接的社会劳动 ( E)还没有成为占主体地位的分配方式 27 近年来日本政要多次参拜靖国神社,否认侵略战争的历史,其原因有 ( A)战后初期美国占领当局未对日本的侵略罪责进行彻底清算 ( B)战后日本经济的高速增长 ( C)日本国内右翼势力的猖獗 ( D)日本与周边国家关系的变化 ( E)长期以来日本政府在侵略战争历

11、史问题上采取暖昧态度 28 2001年 6月 15日 , “上海合作组织 ”六国元首共同签署 “上海公约 ”,决定为维护本地区的安全与稳定,联合打击 ( A)恐怖主义 ( B)单边主义 ( C)分裂主义 ( D)地区霸权主义 ( E)极端主义 29 2001年 7月 1日,江泽民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 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看一个政党是否先进,是不是工人阶级先锋队,主要应看党的理论和纲领 ( A)是不是马克思主义的 ( B)是不是规定党员队伍主要由工人组成 ( C)是不是代表社会发展的正确方向 ( D)是不是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 E)是不是规定有健全的组 织制度和严格的纪律 3

12、0 2001年 10月在中国上海召开的亚太经合组织 (APEC)第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通过的领导人宣言指出,亚太经合组织取得成功的关键在于坚持 ( A)自主自愿、协商一致的原则 ( B)单边行动与集体行动相结合的原则 ( C) “开放的地区主义 ”的原则 ( D)灵活性与全面性相结合的原则 ( E)循序渐进的原则 三、分析题 每小题 10分,共 40分。要求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回答问题,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上。 31 以下是关于我国水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的材料: 材料 1 中国可利用的水资源仅占世界的 7%,全国年人均淡水量 2400米 3,仅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 1/4,而且长江以南的水资

13、源占全国的 80%,长江以北占 20%,其人均占有量是世界人均占有量的。 1/20。 1999年全国年污水排放总量为 606亿米 3,其80%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江河湖库。缺水的北方农业,采用传统的漫灌方法,浪费十分严重。 1998年中国长江等流域发生特大洪灾,表面上是水多了,实质上是森林过度采伐,生态环境严重恶化,蓄水保水作用减弱所致。 摘自光明日报 2001年 5月 21日 材料 2 当人类改 造自然能力显著提高,有能力迅速将自然环境和物质转化为经济效益之后,就往往偏爱于眼前利益,忽略了所取得效益的由来和根本,演变为国家、地区、部门、集团对资源的竞相占有,甚至导致总体失控,进而遭到自然界的报复

14、。滥垦滥伐导致水土流失;围垦河湖滩地导致洪水泛滥;不注意珍惜和合理配置、节约、保护水资源导致干旱缺水;超采地下水导致地面下沉等,都是明显的例证。 摘自水利部部长汪恕诚在全国水利科技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材料 3 20世纪 90年代以来,水资源危机日益突出,把海水转化为淡水的海水淡化工程日益获得广泛应 用。反渗透技术已相当成熟,并有约 20年的经验积累,已成为海水制取饮用水最廉价的方法。目前世界淡化水日产量已达到 2700万米 3,并以10% 30%的年增长率攀升。实施此项工程的不仅有中东国家,还有美国、俄罗斯、日本、意大利等许多发达国家的部分地区。其中美国有一家反渗透淡化厂规模就达到日产 38万吨

15、。大型海水淡化每吨成本一般在 1美元左右或以下,在许多国家其价格与自来水价格相差无几或接近持平。 相比之下,我国海水淡化事业进展缓慢,在整个 40年的发展过程中每跨一步都要经历 10年之久。 1958年起步, 1965年开 始研究反渗透技术, 1986年建设日产3000吨的海水淡化装置, 1997年建成舟山日产 500吨海水反渗透淡化装置,与国际水平相差甚远。造成我国海水淡化进展缓慢的根本原因是思想不够解放,担心海水淡化技术不可靠,成本过高等。 摘自中国化工报 2001年 3月 10日 材料 4 甘肃省张掖自古并不缺水,历史上黑河充沛的水量,曾经浇筑了河西走廊的辉煌,而张掖就位于河西走廊的腹地

16、,人称 “金张掖 ”。但是随着人口和耕地的增长,近几十年来,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了。为了缓解水事矛盾, 100多万张掖农民在调整农业结构 的时候,把水的压力变为动力,以节水为出发点,选择节水而高效的种植业品种,不仅提高了农民收入,实现节水与增收双赢,而且转变了农业生产方式,使农业发展水平跃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并最终走向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 摘自人民日报 2001年 5月 22日 请回答: (1)结合材料 1、 2,运用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社会与自然的关系的原理,分析我国水资源问题的产生原因。 (2)根据材料 3,分析人们在解决水资源问题的过程中所体现的唯物辩证法矛盾转化原理。 (3)结合材料 4,

17、分析人类在应对水资源挑战的实 践活动中主观目的和客观规律的关系。 32 根据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 中华人民共和国与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第一条: “缔约国双方保证共同尽力采取一切必要的措施,以期制止日本或其他直接间接在侵略行为上与日本相勾结的任何国家之重新侵略与破坏和平。一旦缔约国任何一方受到日本或与日本同盟的国家之侵袭因而处于战争状态时,缔约国另一方即尽其全力给予军事及其他援助。 ” 摘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条约集第一集 材料 2 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第七条: “缔约双方将根据现行的协定采取措施,加强边境地区军事领域的信任和相互裁减军事力量。缔约双方将扩大和加强军事领域的

18、信任措施,以加强各自的安全,巩固地区及国际稳定。 缔约双方将本着武器和武装力量合理足够的原则,努力确保本国的安全。 缔约双方根据有关协定进行的军事和军技合作不针对第三国。 ” 摘自人民日报 2001年 7月 17日 材料 3 中国于 1988年 12月 6日加入联合国维持和平特别委员会以来,在联合国安理会历次采取维和行动解决冲突的投票中,大多投赞成票;在有的问题上投了否决票和弃权 票。 2000年,安理会多次审议埃塞俄比亚、厄立特里亚冲突问题,通过了第 1297、1298、 1310、 1320号决议。 中国参加了有关磋商并对所有决议投了赞成票。中国在有关磋商中表示支持秘书长提出的维和建议,希

19、望建议的有效实施能够促进双方已达成停止敌对行动协定的执行,推动埃厄两国早日政治解决争端。 1996年 12月危地马拉政府和反政府武装要求安理会通过决议向危地马拉派驻联合国军事观察员。 12月 29日,危地马拉邀请中国台湾 “外交部长 ”参加停火协议签字仪式,把台湾卷入联合国的维和行动中,且对中 国代表的严正抗议不予回应。在表决时,中国代表投了否决票,并表示,一个国家和平进程的实现,不能损害另一个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 20世纪 90年代初,格鲁吉亚发生民族冲突,联合国派出了维和观察团。 1996年10月,联合国安理会讨论关于安理会授权该观察团在格鲁吉亚设立人权办事处的提案。 中国代表表示,中国

20、支持格鲁吉亚当事双方通过和平谈判解决分歧。但联合国观察团执行安理会授权的维和任务,不应包罗万象,更不应越俎代庖,将属于其他机构职权范围的事情也包揽过来。由安理会授权设立人权办事处,超出了安理会的职权范围。 因此,中国代表对这个提案投了弃权票。 根据中国外交、世界知识年鉴整理 材料 4 我们清楚地知道,中国是一个有着尚未解决的关键利益 特别是涉及到台湾和南中国海 的大国。这就意味着中国不是一个 “维持现状 ”的国家。仅此一点,就使中国成为一个战略竞争者。 摘自赖斯:促进美国国家利益 请回答: (1)指出材料 1、 2所反映的中国处理与前苏联、俄罗斯关系的主要不同点并分析其原因。 (2)说明材料

21、3体现的中国外交所坚持的原则。 (3)如何认识材料 4的观点及其实质 。 辨析题:要求对所给命题或观点进行辨别、分析,观点正确,言之成理。 33 古希腊哲学家说:没有理性,眼睛是最坏的见证人。 34 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价格的变化就是价值变化的表现。 35 大国的控制能力是建立国际秩序的基础。 论述题:要求论述紧扣题意,合乎逻辑。 36 邓小平在领导中国共产党进行指导思想的拨乱反正中如何正确评价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 ?这一正确评价有何重大意义 ? 37 改革开放以来,人们收入分配差距有所扩大。请结合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收入分配理论和社会主义最终 要实现的目标,对这一现象进行分析。 2002年

22、考研政治(文科)真题试卷答案与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 每小题 1分,共 16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正确答案】 B 【试题解析】 自在之物即天然自然,是人类产生之前或尚未被人类认识的自然物,是人的实践活动之外的自然物。为我之物即人造物质、人化自然,与人的实践活动不可分离,是人的实践活动的对象化。自在之物和为我之物,都是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都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天然物质是人造物质存在和发展的自然基础,人造物质是人 实践活动的产物,实践活动可以使天然物质转化为人造物质。醋酸纤维等自然界原本不存在的化合物,正是人的实践活动的产物,是人的实践活动使天然物质转化

23、为人造物质的具体表现。可见, B项是唯一正确答案。A、 C、 D三项表述有误,都是唯心主义观点,且不合题意。 2 【正确答案】 C 【试题解析】 江泽民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 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而且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与主要标志。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已经成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最具革命性的推动力量。故此, C是正确答案。 A项 “劳 动者 ”、 B项 “劳动对象 ”是生产力的构成要素,其中,劳动者是生产力的首要因素。 D项 “管理方式 ”比较复杂,既有涉及技术层面的生产力问题,也有涉及社会组织层面的生产关系问题。 A、 B、 D三项都与 “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

24、现和主要标志 ”不相符合,个别考生误选 A项,主要是不熟悉江泽民 “七一 ”讲话的主要内容。 3 【正确答案】 D 【试题解析】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人的发展不能脱离社会发展,社会发展也离不开人的发展。人的发展既是社会发展的目标与内容,又是社会发展的动力与基础。人的发展 与社会发展是同一个过程的两个侧面,是互为前提、相互促进的。据此分析, D是正确选项。 A、 C两项把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割裂开来,是错误的; B项涉及人的价值的两方面,不合题意。 4 【正确答案】 C 【试题解析】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认为,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这一

25、矛盾只有通过商品交换才能得到解决。只有当商品卖出去了,实现了价值,他的私人劳动才能得到社会的承认,才能变为社会总劳动的一部分。可见,正确答案是 C。 A项 “商品的有用性 ”、 D项 “商品的质量鉴定 ”涉及商品的使用价值,不合题 意。 B项, “商品的广告传播 ”只是为商品交换准备条件,并没有实现商品交换,因而它不能证明商品生产者的个别劳动的社会性质。 5 【正确答案】 B 【试题解析】 物质资料生产四环节的内容和相互之间的关系。 6 【正确答案】 D 【试题解析】 绝对剩余价值是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工作日的绝对延长而生产的剩余价值;相对剩余价值是由于缩短必要劳动时间从而相应延长

26、剩余劳动时间而生产的剩余价值;超额剩余价值是个别资本家首先提高本企业的劳动生产率,使其商品的个别价值低于其社会价值的差额。个别企业 获得超额剩余价值只是一种暂时现象。全社会每个资本家都追求超额剩余价值,为此纷纷改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其结果是整个社会的劳动生产率提高,相对剩余价值产生。可见,资本家普遍获得相对剩余价值是各个资本家竞相追求超额剩余价值的必然结果。据此分析,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是 D。 C项是获得绝对剩余价值的前提条件, A、 B两项是获得超额剩余价值的前提条件。 7 【正确答案】 C 【试题解析】 毛泽东在共产党人发刊词中,第一次明确提出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的目标,即把党建设成为全

27、国范围的、广大群众性的、思想上政治 上组织上完全巩固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毛泽东把建设这样的政党称之为 “伟大的工程 ”。江泽民多次讲话中也提出 “新的伟大工程 ”,均是指建设马克思主义的政党。可见, C项是正确答案。 A项所述是中国革命新道路的含义,它是 1928年 10月到1930年 1月毛泽东在中国的红色的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 ?、井冈山的斗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等著作中首先提出的; B项涉及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领导的统一战线的内容; D项所述是指新中国成立到 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前中国社会的基本性质。 8 【正确答案】 D 【试题解析】 本题也是一道与当年 “形势与政策 ”联系紧密的题

28、,江泽民在关于改进党的作风中指出,关于党的工作作风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形式主义 ”与 “官僚主义 ”。官僚主义一直是我国领导机关最容易犯的政治病症,早在 1963年周恩来就提出过。可见, D是正确选项。其余三项也是领导机关容易犯的几种错误,但都不合题干要求。有的考生错选 B(教条主义 )或 C(经验主义 ),不了解 “教条主义 ”、 “经验主义 ”,不是政治上的 “病症 ”,而是思想路线上的 “病症 ”。 9 【正确答案】 A 【试题解析】 民主首先是一种国家制度,包括国体和政体两个 方面。近现代以来的民主制与封建专制相比,确实是一大历史进步;但民主又有社会主义民主与资本主义民主之分,资本主

29、义民主建立在资本家占有制基础上,本质上是少数人的民主;社会主义民主才是真正的民主,因为它建立在公有制基础上。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与核心是人民当家作主, A是正确选项。 B项 “人民民主专政 ”是我国的国体,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无产阶级专政; C项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与我国的人民民主专政相适应,是我国的政权形式,也是我国的一项根本政治制度; D项 “人民参与国家管理 ”体现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是社会主义民主的内容, 也是社会主义条件下人民最大的权利。 10 【正确答案】 C 【试题解析】 公有制经济包括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还包括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主

30、要体现在: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因此,国有经济主导作用的集中表现应在 “控制力 ”上,而不在 “量 ”上。单就选题来说, C最符合题意。 A、 B两项不合题干要求。 D项,把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与公有制经济的主体作用混为一谈。 11 【正确答案】 A 【试题解析】 党中央印发的 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明确指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核心是为人民服务,因而 A项是正确答案。 B项 “集体主义 ”是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必须坚持的基本原则; C项 “诚实守信 ”是我国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一项内容; D项 “爱国主义 ”是社会主义理想建设的范畴,也是社

31、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如果分不清 “思想道德建设的核心 ”与 “思想道德建设的内容和要求 ”,就会选错。 12 【正确答案】 C 【试题解析】 个体经济、私营经济都是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本质 (性质 )上的区别是:个体经济 是从事个体生产与经营的经济成分,不存在雇佣劳动关系;私营经济是拥有较多资本,主要是靠雇佣劳动进行生产经营,存在剥削现象,是一种典型的资本主义经济成分。两者是有区别的,A、 C、 D三项便是个体经济不同于私营经济的具体表现,由此可见, C项正确。 13 【正确答案】 D 【试题解析】 谋求世界各国经济共同发展的途径主要有:第一,建立

32、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第二,推动南北对话,第三,加强南南合作;第四,加速各国经济结构的调整;第五,制定符合本国国情的经济政策和经济发展战略。可见, A、B、 C、 D四项所述都是谋求世界各国经济共同发展的途径,但根本途径只能是 “建立公正、合理、平等、互利的国际经济新秩序 ”。据此分析, D是正确选项。 14 【正确答案】 A 【试题解析】 限制反弹道导弹系统条约 (简称反导条约 )是尼克松主义的产物,尼克松主义是美国霸权地位衰落的表现。美国为 了缓和美、苏关系, 1972年与前苏联签署了反弹条约,该条约的核心是以所谓的 “核恐怖平衡 ”来避免核战争,被视为全球战略稳定的基石。而 2001年

33、12月 31日美国总统小布什宣布美国退出该条约,在国际上遭到包括美国盟国在内的绝大多数国家的反对。可见, A是正确选项。其余三项所述,与题干 “20世纪 70年代初 ”的时间限制不符。 15 【正确答案】 C 【试题解析】 2001年 9月召开的党的十五届六中全会,是该年度我国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这次会议做出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决定,指出加强和改进党的作 风建设的核心问题是: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这是我们党开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必然要求,也是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重要保证。由此可见, C项是正确答案。 A、 B、 D三项所述是如何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具体要求。 二、

34、多项选择题 每小题 2分,共 34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 16 【正确答案】 A,B,E 【试题解析】 列宁指出:在意识与物质何者为第一性、何者为世界的本原这个哲学的根本问题上,两者的对立具有绝对意义,超出这个界限、范围 之外,物质与意识的对立就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这就是说,我们不应当把物质与意识的对立绝对化,而要承认它们一方面相互对立,另一方面又相互依赖、相互转化。意识是人脑对物质的反映,意识依赖于物质;反过来,意识对物质又有能动的反作用,通过人的有意识有目的的实践活动,可以改变物质的存在形态,这就是意识转化为物质。因此,正确答

35、案是 A、 B、 E三项。意识是 “人脑 ”的机能和属性,而不是 “物质 ”的固有属性,可见, C项是错误的。意识是物质的 “产物 ”,而不是物质的 “存在形式 ”, D项表述有误。 17 【正确答案】 A,C,D 【试题解析】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决定性是指社会运动具有必然性、规律性,也就是社会发展是一种自然历史过程。社会发展过程中的选择性是指社会主体以一定的方式,在可能性空间中有意识、有目的地指向确定对象的创造性活动。一个民族的发展往往表现为由多种可能性构成的 “可能性空间 ”,哪种可能性能够实现,取决于主体的自觉选择。具体地说:一是取决于民族利益,二是取决于国际交往,三是取

36、决于对历史必然性及本民族特点的把握程度。由此可见,正确答案应是 A、 C、 D。 B项所述否定主体选择性,是一种机械决定论的观点; E项 所述夸大了主体选择性,否定了历史发展的决定性,是一种历史唯心主义的观点。 18 【正确答案】 B,C,D 【试题解析】 货币流通规律是指一定时期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规律。这一规律要求现实中纸币的发行量必须满足流通中所需要的金属货币量,当纸币的发行量不能满足流通中所需要的金属货币量,则会导致纸币升值、物价普遍下跌,这种现象叫做通货紧缩。据此分析, B、 C、 D是正确选项。 A、 E与题干都是或然联系。 19 【正确答案】 A,D,E 【试题解析】 产业资本循

37、环依次经过购买、生产、销售三个阶段,相应 地采取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和商品资本三种职能形式。货币资本的职能是购买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为剩余价值生产准备条件;生产资本的职能是使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结合,生产剩余价值;商品资本的职能是通过商品出售,收回预付资本和实现剩余价值。可见,三者的划分是以产业资本运动在三个不同阶段的不同职能为标准的。据此分析, A、 D、 E三项符合题意。 B、 C项是根据生产资本不同部分的价值周转方式的不同进行划分所得出的结果。 20 【正确答案】 A,B,E 【试题解析】 题干 “某市相同建筑结构的居民用房的月租,在繁华路段为 35元 /米 2,在郊区为 10元 /米 2”。此

38、处表明了房租是有差别的,从马克思地租理论来看,这种房租差别属于级差地租。产生级差地租的原因是住房经营权垄断,条件是住房地理位置的不同。在现实生活中,供求状况的不同是影响商品价格的因素。由此可见,正确答案是 A、 B、 E三项。 C项 “土地所有权的垄断 ”是形成绝对地租的原因,与本题题意不符。 D项 “租用者的用途不同 ”,是租用者租房后的个人使用问题,它一般不决定房租的高低。这个题目的命制存在瑕疵。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绝对地租和级差地租产生的条件、原因、源泉的含义是清晰界定、各不相同、 不能混淆的。而本题的设定却把条件和原因混为一谈,显然是不妥当的。 21 【正确答案】 A,B,D,E

39、 【试题解析】 劳动价值论最早是由古典政治经济学提出的,马克思在对古典政治经济学劳动价值理论批判、继承和发展的基础上,创立了科学的劳动价值理论。劳动价值论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础,马克思以劳动价值理论为基础,分析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揭示了剩余价值的源泉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本质,创立了剩余价值理论。劳动价值理论作为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是随着时代和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的 科学理论。 A项说明了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理论渊源关系, B、 D两项表明了劳动价值论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的基础性地位, E项指出了劳动价值论是一个不断发展的理论体系。劳动价值论的核心是认为价值

40、来源于劳动,是关于价值生产的理论,所以 C项不对。 22 【正确答案】 A,B,C 【试题解析】 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决定了近代中国革命的主要对象是外国帝国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革命的性质是资产阶级革命;革命的动力包括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可见, A、 B、 C三项是正确答案。 D、 E两项表述不 严密,没有分清楚近代中国革命分五四运动前和后两个不同时期。五四运动前的中国革命属于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五四运动后的中国革命按其性质来说,仍然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但由于受 “十月革命 ”的影响,已是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一部分。五四运动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革命的前

41、途才是由新民主主义走向社会主义。 23 【正确答案】 A,B,C,D,E 【试题解析】 1936年 12月,毛泽东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中科学分析了中国革命战争的四个特点:第一,中国是一个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半殖民地大国;第二,敌 人的强大;第三,人民军队的弱小;第四,共产党的领导与土地革命,这四个基本特点,决定了积极防御是人民战争战略战术的核心,而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是战胜敌人的根本法则,主要的作战形式则是游击战和带游击性的运动战。据此分析,五项都是正确答案。 24 【正确答案】 B,E 【试题解析】 1957年 2月,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根据宪法原则,提出了在

42、人民政治生活中判断言论和行动是非的六条标准: (1)有利于团结全国各族人民,而不是分裂人民; (2)有利于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而不 是不利于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 (3)有利于巩固人民民主专政,而不是破坏或者削弱这个专政; (4)有利于巩固民主集中制,而不是破坏或者削弱这个制度; (5)有利于巩固共产党的领导,而不是摆脱或者削弱这种领导; (6)有利于社会主义的国际团结和全世界爱好和平人民的国际团结,而不是有损于这些团结。其中前五条标准分别为本题的五个选项。毛泽东强调,这六条标准中,最重要的是两条,即社会主义道路和共产党的领导。可见,正确答案是 B、 E两项。 25 【正确答案】

43、 A,D 【试题解析】 自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多次强调 ,我们的改革不能丢掉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他说: “一个公有制占主体,一个共同富裕,这是我们所必须坚持的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 ”。可见,正确答案是 A、 D两项。其余选项是我国社会主义改革中先后提出的重要举措,它们都是围绕 “根本原则 ”并为之服务的。 26 【正确答案】 A,B,C,D 【试题解析】 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基本分配原则。本题的 A、 B、C、 D,分别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实现按劳分配原则的四个特点。所有制结构决定分配方式,我国公有制经济为主体规定了分配方式上占主体地位的必须是按劳分配,故此 E项错误。 27 【正

44、确答案】 A,C,E 【试题解析】 近年来日本政治右倾化泛滥,其中表现之一便是日本政要多次参拜靖国神社,否认侵略战争史,遭到亚洲各国人民的强烈反对。日本之所以出现这种否认侵略战争历史的 “靖国神社情结 ”,有其深刻的历史、政治原因。本题要求对这一现象的原因进行分析。这主要是:第一,战后美国为了反共,改清算日本为扶持其作为反共基地而遗留后患;第二,长期以来日本政府在 “侵略战争 ”历史问题上态度暖昧,纵容右翼势力;第三,近年来日本国内右翼势力猖獗,政要有恃无恐。据此分析, A、 C、 E三项 正确。二次大战后日本经济的高速增长 (B项 ),日本与周边国家关系的变化 (D项 ),不是日本政要多次参

45、拜靖国神社、否认侵略战争史的原因。 28 【正确答案】 A,C,E 【试题解析】 上海合作组织的前身为 “上海五国 ”, 2001,年新增加 “乌兹别克斯坦 ”为新成员,改名为 “上海合作组织 ”。 2001年 6月,中、俄、哈、吉、塔、乌六国元首在上海宣布成立 “上海合作组织 ”,宣告一个新的区域多边合作组织诞生。该组织六国元首共同签署 “上海公约 ”,决定为维护本地区的安全与稳定,联合打击恐怖主义、分裂主义、极端主义三股势力 ,成为第一个明确提出反对恐怖主义,且将之写入公约的国际组织。 29 【正确答案】 A,C,D 【试题解析】 江泽民同志在 “七一 ”讲话中指出: “看一个政党是否先进

46、,是不是工人阶级先锋队,主要应看它的理论和纲领是不是马克思主义的,是不是代表社会发展的正确方向,是不是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这样就提出了判断一个政党是不是工人阶级先锋队的根本标准,即答案 A、 C、 D三项所述。 30 【正确答案】 A,B,C,D,E 【试题解析】 本题属第九次 APEC上海会议公报内容,是记忆题。如果复习不到位, 也会漏选, 三、分析题 每小题 10分,共 40分。要求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回答问题,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上。 31 【正确答案】 (1)人类社会与自然界是相互依存的。因此,人类社会与自然界应当协调发展,建立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我国所面临的水资源问

47、题,直接原因是人们没有正确协调好人与自然界的关系,在利用自然资源时没有同时关爱自然界;而深层原因则是人们没有正确处理好人与人的利益关系,导致各个利益群体对自然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和利用。 (2)解决水资源问题,就是促成矛盾的转化,使之朝着有利于人类的方向发展 。在材料 3中,就是努力将不能直接利用的海水转化为可以直接利用的淡水。而矛盾的转化需要一定的条件,人们必须充分发挥能动作用,积极创造实现转化的条件,既要创造技术条件,又要创造社会条件,如降低成本、改变观念等。 (3)人类实践活动是有目的的,目的的实现受到客观条件及其规律的制约。面对水资源严重短缺的挑战,人类必须从实际出发,遵循和利用自然规律和

48、社会规律,转变实践活动方式,以最少的水资源耗费达到最佳的社会经济效益,实现可持续发展。 【试题解析】 本题结合水资源利用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围绕人类与自然的关 系,就实施可持续发展的具体个案设置问题,逐层推进。 解决问题一,要结合材料 1、 2,分析我国水资源问题产生的原因。材料 1说明水资源问题主要是污染、浪费,其原因是工业污染排放量大,农业传统的漫灌方式落后。材料 2说明水资源问题主要是水土流失、洪水泛滥、干旱缺水、地面下降等,原因有乱砍滥伐、围湖造田、过度开采地下水等。综合这些问题,从哲学的角度分析,水资源问题的直接原因是没有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深层原因是没有处理好人与人的关系,

49、于是出现了只顾眼前不顾长远,只顾局部不顾整体的问题。 解决问题二,要结合材 料 3,分析人们在解决水资源问题中所体现的矛盾转化思想。材料 3通过实例说明,海水淡化工程是解决水资源短缺的一种方法,把不能直接利用的海水变成可以直接利用的淡水,这是矛盾向对立面转化的思想。矛盾转化是有条件的,海水淡化也要依靠物质技术条件,同时要发挥人的主观创造性。从材料 3的第二段来看,制约我国海水淡化的关键是思想观念上的问题。 解决问题三,要结合材料 4,分析人类在应对 “水事矛盾 ”中主观与客观的关系。材料 4说明人的主观目的是发展生产,提高农民收入,材料 4中张掖人民解决 “人水关系 ”的例子就是很好的出路,走向 了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道路。 32 【正确答案】 (1)不同点:材料 1反映的中苏关系是结盟关系,针对第三方;材料 2反映的中俄关系是不结盟关系,不针对第三方。 原因:中国从维护自己国家的根本利益出发,根据国际形势与世界格局的变化来决定自己的政策。与前苏联的结盟,和二战后两大阵营的对峙密切相关;与俄罗斯的不结盟、睦邻友好合作关系,则是多极化条件下,大国关系调整的反映。 (2)中国在安理会投票中的立场体现了中国外交坚持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容侵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大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