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宋辽西夏金元练习试卷1及答案与解析.doc

上传人:livefirmly316 文档编号:488266 上传时间:2018-11-30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5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考研类试卷]宋辽西夏金元练习试卷1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考研类试卷]宋辽西夏金元练习试卷1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考研类试卷]宋辽西夏金元练习试卷1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考研类试卷]宋辽西夏金元练习试卷1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考研类试卷]宋辽西夏金元练习试卷1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宋辽西夏金元练习试卷 1及答案与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 1-20小题,每小题 2分,共 40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北宋在统一全国的过程中采用了 ( )战略。 ( A)先南后北 ( B)先北后南 ( C)中间突破 ( D)双管齐下 2 北宋在统一南方割据势力的过程中特设 ( ),把征南所得的财富统一存放,以作日后恢复幽燕之费。 ( A)封椿库 ( B)常平仓 ( C)武库 ( D)军械库 3 宋代的 “二府 ”指的是 ( )。 ( A)中书门下、大都督 府 ( B)中书门下、三司 ( C)三司、枢密院 ( D)中书门下、枢密院 4 宋太宗曾对群臣说; “

2、国家若无外忧,必有内患,外忧不过边事,皆可预防,惟奸邪无状,若为内患,深可惧也。帝王用心,常须谨此。 ”为此,宋初采纳了 ( )的方针。 ( A)强枝弱干 ( B)内外并重 ( C)守内虚外 ( D)守外虚内 5 “时方镇缺守帅,稍命文臣权之 又置转运使、通判,为之条禁,文薄渐为精密,由是利归公上而外权削矣。 ”这段文字反映出北宋初期加强地方控制的基本理念是 ( )。 ( A)以文臣取代武将 ( B)取消节度使 ( C)分化地方权力 ( D)控制地方财政 6 以下对宋代科举状况描述正确的一项是 ( )。 试卷弥封 试卷誊录 进士及第即授予官职 武举出现 殿试成为一种制度 ( A) ( B) (

3、 C) ( D) 7 北宋的 “三冗 ”是指 ( )。 冗官 冗兵 冗员 冗费 ( A) ( B) ( C) ( D) 8 宋代,由于赋役的苛重和不均,一般地主和形势 户,为了减轻赋税,便把自己的土地和人工分散成许多户头,这叫 ( )。 ( A)飞洒 ( B)诡名挟佃 ( C)诡名寄产 ( D)诡名子户 9 宋初的土地政策是 ( )。 ( A)控制集中 ( B)禁止兼并 ( C)禁止买卖 ( D)不抑兼并 10 第一次明确提出 “均贫富 ”口号的是 ( )。 ( A)王小波、李顺起义 ( B)王仙芝、黄巢起义 ( C)钟相、杨幺起义 ( D)红巾军起义 11 “(辽与宋 )和好年深;蕃汉人户休

4、养生息,人人安居,不乐战斗 ”,描述了 ( )之后宋辽关系的 图景。 ( A)高梁河战役 ( B)岐沟关战役 ( C)靖康之变 ( D)澶渊之盟 12 辽国规定中央官职中的 ( )一律由契丹贵族担任。 ( A)中书省 ( B)枢密院 ( C)北面官 ( D)南面官 13 马端临曾说: “ 使兵知其将,将练其士卒,平居训厉搜择,无复出戍,外有事而后遣焉 ”,描述的是王安石变法中的哪项措施 ( )? ( A)保甲法 ( B)更戍法 ( C)保马法 ( D)置将法 14 在王安石变法所采取的措施中,最容易引起 “隐匿田亩、逃避赋税 ”之人激烈反对的是 ( )。 ( A)募役法 ( B)市易法 ( C

5、)方田均税法 ( D)青苗法 15 在王安石变法诸措施中,旨在限制高利贷盘剥以缓和社会矛盾的是 ( )。 ( A)青苗法 ( B)募役法 ( C)方田均税法 ( D)农田水利法 16 王安石变法中与唐代的租庸调制中的 “庸 ”最为相似的措施是 ( )。 ( A)青苗法 ( B)方田均税法 ( C)农田水利法 ( D)募役法 17 北宋末年,农民灾难深重,流行民谣 “打破筒,泼了菜,便是人间好世界。 ”此处的 “筒 ”、 “菜 ”指的是 ( )。 ( A)童 贯、高俅 ( B)童贯、蔡京 ( C)童贯、蔡襄 ( D)高俅、蔡京 18 方腊起义借助于宗教形式,其部众信奉的是 ( )。 ( A)吃菜

6、事魔教 ( B)也里可温教 ( C)明教 ( D)弥勒教 19 元祐二年,王岩叟在奏章中讲到地主与佃客的关系时说: “富民召客为佃户,每岁未受获间,借贷赒给,无所不至。一失抚存,明年必去而之他。 ”这反映了( ), ( A)地主对佃户的剥削较重 ( B)佃户没有人身自由 ( C)佃客人身依附关系削弱 ( D)地主已经受制于佃户 20 雕版印刷术在北宋 时发展迅速,广泛应用于刻印书籍。国子监刻印的书,后世称为 ( );政府机构刻印的书,统称为 ( );民间书坊刻印的书称为 ( )。 ( A)监本、官本、民本 ( B)监本、正本、次本 ( C)监本、正本、副本 ( D)监本、官刻本、坊刻本 21

7、首创于四川地区的 ( ),是我国使用纸币的开始,也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 A)交钞 ( B)交子 ( C)会子 ( D)飞钱 22 宋代由于旧坊制被打破,城市中行业分区:性逐渐消失,北宋政府通过 ( )来控制商人和商业。 ( A)行会 ( B)业主 ( C)市监 ( D)市场 23 阿骨打称帝后,扩充和整顿了金朝的军队,推行了 ( )。 ( A)投下州军制 ( B)榷薛制度 ( C)八旗制度 ( D)猛安谋克制 二、名词解释 21-28小题,每小题 10分,共 80分。 24 唐宋八大家 25 话本 26 元曲四大家 27 散曲 28 传奇 29 资治通鉴 30 通志 31 胡三省 32 差

8、役、杂徭 33 打草谷 34 三舍法 35 开禧北伐 36 打女真 37 诡名子 户、诡名寄产、诡名挟佃 38 邓牧 39 诸宫调 40 市舶司 41 抽解、博买 42 端平更化 43 端平入洛 44 摩尼教 45 驱口 46 鹅湖之会 47 庆元党禁 三、史料分析题 29-30小题,每小题 30分,共 60分。 48 材料 1:初,府兵之置,居无事时耕于野,其番上 (轮值 )者,宿卫京师而已。若四方有事,则命将以出,事解则罢,兵散于府,将归于朝。故士不失业,而将帅无握兵之重,所以防微渐,绝祸乱之萌也。 新唐书卷五十 材料 2:开元二十五年,唐政府下敕: “于诸色征人及客户中,丁召募壮,长充边

9、军。 ”称之为 “长征健儿 ”。此后,更番戍边的制度已经不复存在,征募到的长征健儿,便成为终身制的职业兵。 于是, “师不土著,无家族之顾 ”,藩镇的将帅就利用这一弱点,威胁利诱,使士兵服从他,来对抗朝廷。 王仲荦隋唐五代史上册 材料 3:北宋沿用开始于唐后期的雇佣兵制度,并希望充分利用这种制度,把破产的农民收容到军队中去,免得他们铤而走险,武装暴动。 (北宋政府对将领 )常加以易置和更调,使 “兵无常将,将无常师 ”,借以防范兵士和将领之间发生深厚的关系。军队的驻屯地区也时常更换 翦伯赞中国史纲要第三册 材料 4: 王安石执政之后,首先在西北的泾、渭、仪、原四州驻军中设置专门负责操练军队的将

10、官, 后来又向黄河流域各路推行,每路分为若干单位,每一单位设置将与副将各一人,选用武艺较高、作战经验较多的军官充任 翦伯赞中国史纲要第三册 回答: (1)依据材料 1,分析唐朝府兵制的特点。 (2)对比材料 1和材料 2,分析唐朝兵制发生了什么变化。发生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对唐朝政局产生了什么影响 ? (3)依据材料 2、 3,分析北宋对唐兵制有哪些继承和改革。产生了什么影响 ? (4)对比材料 3 和材料 4,指出北宋兵制发生了什么变化。产生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 四、简答题 31-34小题,每小题 30分,共 120分。 49 试述辽朝政治制度的特点。 50 北宋是如何加强中央集权的

11、 ?应怎样评价它 ? 51 试述周世宗改革的主要内容及其意义。 宋辽西夏金元练习试卷 1答案与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 1-20小题,每小题 2分,共 40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 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正确答案】 A 【知识模块】 宋辽西夏金元 2 【正确答案】 A 【知识模块】 宋辽西夏金元 3 【正确答案】 D 【知识模块】 宋辽西夏金元 4 【正确答案】 C 【知识模块】 宋辽西夏金元 5 【正确答案】 C 【知识模块】 宋辽西夏金元 6 【正确答案】 B 【知识模块】 宋辽西夏金元 7 【正确答案】 B 【知识模块】 宋辽西夏金元 8 【正确答案】 D 【知识模块】

12、 宋辽西夏金元 9 【正确答案】 D 【知识模块】 宋辽西夏金元 10 【正确答案】 A 【知识模块】 宋辽西夏金元 11 【正确答案】 D 【知识模块】 宋辽西夏金元 12 【正确答案】 C 【知识模块】 宋辽西夏金元 13 【正确答案】 D 【知识模块】 宋辽西夏金元 14 【正确答案】 C 【知识模块】 宋辽西夏金元 15 【正确答案】 A 【知识模块】 宋辽西夏金元 16 【正确答案】 D 【知识模块】 宋辽西夏金元 17 【正确答案 】 B 【知识模块】 宋辽西夏金元 18 【正确答案】 A 【知识模块】 宋辽西夏金元 19 【正确答案】 C 【知识模块】 宋辽西夏金元 20 【正确

13、答案】 D 【知识模块】 宋辽西夏金元 21 【正确答案】 B 【知识模块】 宋辽西夏金元 22 【正确答案】 A 【知识模块】 宋辽西夏金元 23 【正确答案】 D 【知识模块】 宋辽西夏金元 二、名词解释 21-28小题,每小题 10分,共 80分。 24 【正确答案】 宋代的散文有很大 成就。欧阳修、王安石、曾巩、苏洵、苏轼、苏辄与唐代韩愈、柳宗元合称为 “唐宋八大家 ”。 【知识模块】 宋辽西夏金元 25 【正确答案】 宋代 “说话 ”(讲故事 )很流行,以讲史 (历史故事 )和讲小说 (一般故事 )为主,其底本就叫 “话本 ”。宋代的话本已日臻成熟,流传至今的有大唐三藏取经诗话、三国

14、志平话、大宋宣和遗事等。宋代话本是元明以来的一些章回小说产生的基础,在中国文学史上开创了一种新的文学体裁。 【知识模块】 宋辽西夏金元 26 【正确答案】 元代,文学的重大成就就是元曲。其中最著名 的是元曲四大家:关汉卿、白朴、马致远、郑光祖。他们的代表作品是:关汉卿的窦娥冤、白朴的梧桐雨、马致远的汉宫秋、郑光祖倩女离魂等。这些作品都不同程度地反映了当时的现实生活,歌颂了人民的反抗斗争,在艺术性和思想性上都有空前的成就。 【知识模块】 宋辽西夏金元 27 【正确答案】 资治通鉴是元代文学的重大成就就是元曲。元曲包括杂剧和散曲两种。散曲是元曲中的一种和杂剧中的曲牌一样而没有念白和折子的歌曲,是元

15、代的民歌。其中包括成套的 “套数 ”和 “小令 ”,有姓名可考的散曲作家有 180多人。 【知识模块】 宋辽西夏金元 28 【正确答案】 元代,在南方,以南曲腔调唱的温州杂剧等地方戏发展而成为南戏,亦称传奇。著名的四大传奇荆钗汜、白兔记、拜月亭、杀狗记都是无名作家的作品。 【知识模块】 宋辽西夏金元 29 【正确答案】 资治通鉴是北宋时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史书。资治通鉴共 294卷,叙事上起周威烈王二十三年 (前 403),下迄后周世宗显德六年(959),以事系年,详略得当,史料翔实,考证谨严,以述事论人为主,全书绝大部分篇幅记述历代治乱兴衰,以供统治 者借鉴。书中对于经济、文化记载较少

16、,思想比较保守。 【知识模块】 宋辽西夏金元 30 【正确答案】 南宋著名学者郑樵撰写的一部历史著作。他不应科举,刻苦研读40年,著成一部记述典章制度的通史,即名通志,共 200卷。全书分为本纪、年谱、略、世家、列传。该书是典志体史书中的代表作之一,与唐杜佑的通典、元马端临的文献通考合称 “三通 ”。 【知识模块】 宋辽西夏金元 31 【正确答案】 字身之,宋亡隐居,为司马光的资治通鉴作了 294卷的通鉴注。资治通鉴内容繁富,需要训释之处 较多,胡三省的通鉴注是后人读资治通鉴必不可少的一部参考书。 【知识模块】 宋辽西夏金元 32 【正确答案】 宋代的民户要到各级政府去服差役 (也叫职役 )和

17、杂徭 (又名 “夫役 ”)。差役也叫职役,是主户轮流到各级政府服劳役,其名目繁多,有衙前、里正、户长等。所振差役的轻重根据主户的财产多寡而定。杂徭不分主、客户,一律需服劳役,其项目也很多,主要有治河、修水利、建宫殿城池、运送物资等。 【知识模块】 宋辽西夏金元 33 【正确答案】 辽兵进入华北和中原后,将领们常以牧马为名,纵兵四出劫掠,夺取财物,俘虏奴隶,此举叫做 “打草谷 ”。 【知识模块】 宋辽西夏金元 34 【正确答案】 北宋王安石变法时的教育改革的措施。将太学分为三等,即上、内、外三舍。初入学的为外舍生,不限名额;外舍生经过考试升为内舍生,名额200人;内舍生经过考试升为上舍生,名额

18、100人。上舍生学行优秀者,或授官,或可直接参加省试、殿试。 【知识模块】 宋辽西夏金元 35 【正确答案】 南宋宁宗时,韩惋胄掌权,他看到金朝受到蒙古侵逼,内部又遭到各族人民起义的打击。便想趁机对金用兵,以树立功名。从嘉泰三年 (1302)起,韩惋胄在军事上做了一些准备,还起用了主战派辛弃疾、叶适等人,并追封岳飞,追论秦桧之罪,以期振作士气。于开禧二年 (1206)下诏伐金分道进兵。战争开始时,收复了一些地方,不久,在金兵的进攻下,宋军大败,损失惨重。后韩侂胄被杀,宋金之间签订 “嘉定和议 ”。 【知识模块】 宋辽西夏金元 36 【正确答案】 女真族在隋唐时称靺鞨,居住在黑龙江一带,以渔猎为

19、生。辽朝建立后,女真臣属于辽。女真人和辽人贸易,经常被低价购买,甚至受到各种侮辱,称为 “打女真 ”。 【知识模块】 宋辽西夏金元 37 【 正确答案】 宋代由于赋役的苛重和不均,一般地主或富裕农民为了达到减轻赋役负担的目的,便把自家的土地与人丁分散为许多户头,以降低户等,叫 “诡名子户 ”。有的人家把土地假称献纳于僧寺、道观,叫 “诡名寄产 ”。有的假立契约,诡称把土地典卖给官户、形势户,冒充佃户,逃避职役,叫 “诡名挟佃 ”。而一般的自耕农、半自耕农由于税重役苛和重利盘剥,大多渐渐沦为佃户,丧失土地,生活极其悲惨。 【知识模块】 宋辽西夏金元 38 【正确答案】 邓牧,自号 “三教外人 ”

20、,著有伯牙琴一书,猛烈抨击暴君酷吏,实际上是对理学的批判 。其思想被元代的正统理学思想视为 “异端 ”。他对劳动人民的反压迫斗争深表同情,并描绘了一个理想国。邓牧的乌托邦理想,在当时的社会状况下是有积极意义的。但他只能借用老聃的 “小国寡民 ”思想作武器,寄希望于 “玉皇上帝陛下 ”来 “主宰 ”,最终陷入逃世的幻觉之中。 【知识模块】 宋辽西夏金元 39 【正确答案】 在金统治区内流行的以讲唱为主的一种戏曲,叫诸宫调。诸宫调可以说是唐宋说唱文学的总汇,它不只用同 宫调中许多不同的曲调组 成套数,而且把许多不同宫调、套数编缀在一起用以铺叙一个长篇故事。乐谱的音节既多变化,文字也以韵文和散文相间

21、使用。 【知识模块】 宋辽西夏金元 40 【正确答案】 市舶司是自唐以来设置的管理对外事务的政府机构。唐代仅在广州一地设市舶司,负责对外事务。北宋又增设了杭州、明州、泉州、密州 (今山东胶东 )、秀州 (今浙江嘉兴 ),使外贸规模成倍扩大。宋代的市舶司机构类似近代的海关,而权力较大。商船出海,必须向它申请、具保才能起航,否则货物将被没收,人员将被惩处。 【知识模块】 宋辽西夏金元 41 【正 确答案】 宋代的海外贸易发达,有专门的市舶机构管理对外事务。外国商船到达我国港口后,必须立即向市舶机构报告,由它派员上船检查。一般征收其货物的十分之一作为人口税,叫做抽解。并规定某些货物为禁榷物,全部由市

22、舶机构收购;其他货物也收购一部分,总称为博买。抽解和博买来的货物,一律送交中央政府。抽解和博买增加了宋代政府的收入。 【知识模块】 宋辽西夏金元 42 【正确答案】 绍定六年 (1233)十月,史弥远病死,理宗亲政。理宗既是理学的忠实信徒,又为了缓和统治集团的内部矛盾,求得理学官员对他的支持,从端平 元年 (1234)起,陆续召回真德秀、魏了翁等人,不断提高二程和朱熹等理学家的地位,同时贬黜了史弥远的某些党羽,史称 “端平更化 ”。 【知识模块】 宋辽西夏金元 43 【正确答案】 端平元年 (1234)六月,南宋乘金灭亡之机,派军北上收复失地。宋军很快收复汴京,接着在严重缺乏粮食的情况下,继续

23、冒险向洛阳进军。可是,宋军刚刚进入洛阳城就受到埋伏在四周的蒙古军队的袭击,宋军大败退兵。这次被称为 “端平入洛 ”的军事行动的失败,造成了严重后果。首先,它激化了蒙宋矛盾,为蒙古攻宋提供了借口,开始了长达 45年之久的 宋、蒙战争。其次,它使宋军伤亡惨重,削弱了南宋的国防力量。 【知识模块】 宋辽西夏金元 44 【正确答案】 从波斯等地传来的宗教,唐武宗灭佛时,袄教、摩尼教、景教同时遭到禁毁。此后,摩尼教 (亦称 “牟尼教 ”)因努力向民间发展,至宋,又重新活跃起来,主要流行于闽浙一带。摩尼教主张 “二宗三际 ”之说。 “二宗 ”指光明与黑暗,它们永远是对立的; “三际 ”就是初际、中际和后际

24、,分别指过去、现在和未来。其教义认为当时黑暗侵入光明的领域,光明正与黑暗斗争,将来 (后际 )光明必将战胜黑暗。由于摩尼教崇拜光明,反对黑暗,宋 代又称为 “明教 ”。摩尼本素食, “摩 ”与“魔 ”同音,故统治者又称其为 “吃菜事魔 ”教。北宋末年,摩尼教在民间已有相当规模,方腊起义就是通过摩尼教来组织群众的。摩尼教教义成为起义农民反抗地主阶级黑暗统治的思想武器。 【知识模块】 宋辽西夏金元 45 【正确答案】 金时已有 “驱口 ”一词,简称 “驱 ”,指战争中 “被俘获驱使之人 ”。元代沿用这个名称,但在南方则称奴或奴婢。他们当中除战俘外,还有因债务或犯罪所致,也有迫于租赋或饥荒而卖身为

25、“驱 ”的。大都、上都都有买卖驱口的人市。驱口另有户籍,称驱户、驱丁,和一般编 民有别。非经放良或赎买,不能改籍。当时的显贵们都占有大量驱口。驱口地位低下,是一种半农奴、半奴隶的特殊阶层。王公贵族拥有驱口过多,影响元政府的收入。驱口以奴隶制的残余形态,保留在社会经济结构中,一直到元朝灭亡。 【知识模块】 宋辽西夏金元 46 【正确答案】 鹅湖之会是南宋淳熙三年 (1176)在江西信州 (上饶 )鹅湖寺举行的一次著名的哲学辩论会。由吕祖谦邀集,意图调和朱熹和陆九渊两派的争执。朱熹把伦理纲常说成是客观存在的天理,而陆九渊则把伦理纲常说成是人人所固有的“本心 ”。朱熹认为道德修养要做 “格物 致知

26、”的功夫,陆九渊认为 “此心此理,我固有之 ”,朱熹说陆九渊的学问为 “易简功夫 ”,陆九渊说朱熹的学问是 “支离事业 ”。这就是有名的 “鹅湖之会 ”。双方争议了三天,陆氏兄弟略占上风,但最终结果却是不欢而散。此后,朱陆两人展开了长期的辩论。 【知识模块】 宋辽西夏金元 47 【正确答案】 庆元党禁为南宋宁宗庆元年间韩侂胄打击政敌的政治事件。绍熙末,宋宁宗由赵汝愚和韩人弃我侂胄拥立为帝。赵汝愚、韩侂胄二人不合。赵汝愚为相,收揽名士。韩侂胄图谋排斥赵汝愚。庆元元年 (1195),赵汝愚罢相,出知福州。反对赵汝愚 罢官的人都陆续被放逐。庆元二年,赵汝愚死。韩侂胄当政,凡和他意见不合的都称为道学之

27、人,后又斥道学为伪学。庆元三年,将赵汝愚、朱熹一派及其同情者定为 “逆党 ”,开列 “伪学逆党 ”党籍,凡五十九人,名列党籍者受到程度不等的处罚,凡与他们有关系的,也都不许担任官职或参加科举考试。史称 “庆元党禁 ”。 【知识模块】 宋辽西夏金元 三、史料分析题 29-30小题,每小题 30分,共 60分。 48 【正确答案】 (1)特点:寓兵于农,兵农合一,府兵平时务农,战时出征;将帅临时委派,平时不能掌握军队。 (2)表明唐的府兵制被募兵制取代。主要原因:土地兼并,均田制被破坏,府兵制失去经济基础。影响:导致割据局面的形成。 (3)继承了唐后期的募兵制度。但改变了唐后期兵将结合的方式,实行

28、兵将分离。影响:防止兵变和军事割据,加强中央集权。造成军队战斗力低下的 “积弱 ”现象。 (4)由兵将分离再到兵将结合, 原因:北宋 “冗兵 ”现象的日益加重,在对北方各部族政权的战争中,兵将分离的弊端明显暴露。王安石变法要求富国强兵以提高军队的战斗力。 【知识模块】 宋辽西夏金元 四、简答题 31-34小题 ,每小题 30分,共 120分。 49 【正确答案】 辽的领土广大,民族成分复杂,各民族社会发展极不平衡。境内人民大体可分为以农业为主的汉人、渤海人和以畜牧业为主的契丹和其他游牧民族。因此,辽统治者相应地采取了 “以国制治契丹,以汉制待汉人 ”的胡汉分治政策。 辽在中央设置南面官和北面官

29、的双轨统治机构。南面官因其官署设于皇帝大帐以南而得名。南面官沿袭唐以来的官制,中央设三省六部,官员多用汉人,治汉人州县、租赋、军马之事。北面官因其官署设在皇帝大帐以北而得名,其官名称虽与南面官不同,职掌却大体相似,但权力却 远胜于南面官。 辽在地方行政制度上也实行胡汉分治的双轨制。在地方上以五京为中心,将全国分为五道:上京道、中京道、南京道、东京道、西京道。道之下对契丹等游牧民族实行部族制制度,在各大小部族分别设置带有原部族组织色彩的官职和机构;对汉人和渤海人等实行州县制,州县分设刺史、县令,也有节度使、观察使、防御使等名号。部族、州县之外还有 “头下军州 ”。 “头下军州 ”(也作 “投下军

30、州 ”)是辽朝地方建置中独具特色的行政组织,是辽的宗室、外戚、大臣和所属部族首领中立有战功者,以其所分得的或所俘获的人口为主体而建立的 一种带私属性质的地方行政单位。契丹贵族将所分或所俘人口 “筑寨居之 ”,这些寨堡被称为 “头下 ”或 “投下 ”,再按人口的多少称之为州,军、县、城、堡。头下军州的官吏,除节度使外,由军州的贵族任免和监督。头下军州的工商税收除酒税上缴朝廷外,其余归主人享用。从事农耕的头下户,除了向主人缴纳实物地租外,还要向辽政府缴课税,又称为 “二税户 ”。头下军州的贵族和官吏对头下户实行野蛮统治,平时任意征税或役使,战时征为私兵参战。头下军州是一种军事、行政的联合组织。 “

31、四时捺钵 ”是辽朝的一种特殊政治制度。辽朝建立后,皇族仍保持 渔猎骑射的传统。每年春夏秋冬四季,辽朝皇帝都要到相对固定的地方从事渔猎活动。所谓 “捺钵 ”就是辽朝皇帝在渔猎之地所设的行帐 (行宫 )。皇帝出猎时,朝中官员随行,皇帝在捺钵内与北、南面大臣商议国事。捺钵成为政治活动的中心。 “四时捺钵 ”在辽圣宗时形成制度,终辽之世,相沿不改。 辽国兵制,凡民年十五以上五十以下者,皆入军籍,平时游牧射猎,战时应调从征。军队中有正军和家丁的区别。家丁由奴隶和部曲充当,主要从事杂役。正军主要有禁军、部族军、州县军、属国军、乣军等。每正军一人,马三匹,打草谷、守营铺家丁各一人。弓箭 等皆自己装备。人马都

32、不给粮草,依靠四处抄掠以供所需。禁军是军队的骨干,有御帐亲军和宫卫骑军;部族军是以部落为单位分守四边的军队;州县军是汉族民丁组成的,兵虽多,却并非主力;属国军是臣属部落的军队;乣军是东北路和西北路的边防军。 辽朝的法律分为蕃、汉两律。汉律适用于汉人和渤海人,蕃律用于契丹和其他少数民族。辽太祖时,耶律突吕不撰决狱法,为当时辽朝第一部成文法。辽兴宗时,重新制定法律,新定条制 547条,史称重熙条制,于 1036年 (重熙五年 )正式颁布,这是一部完整的法典。辽律带有民族歧视的色彩,规定 契丹人 “殴死汉人者,偿以牛马;汉人则斩之,仍以其亲属为奴婢 ”。 【知识模块】 宋辽西夏金元 50 【正确答案

33、】 为了改变唐末五代以来 “方镇太重,君弱臣强 ”的局面,宋太祖即位不久,即采纳宰相赵普的建议,制定了 “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则天下自安 ”的方针,从政治、经济、军事三个方面加强中央集权制度。 (1)集军事权力于中央 建国之初,赵匡胤宴请握有重兵的武将,即 “杯酒释兵权 ”,以和平理性的方式解除了石守信、王审琦、高怀德等大将的兵权,这样就把全国武装力量的最高统帅权收回到了皇帝手中 。 禁军不再设置最高统帅,罢去殿前都点检、副都点检和侍卫马步军正副都指挥使的职位,而且把禁军两司 (殿前司和侍卫马步军司 )分为 “三衙 ”(殿前司与侍卫马军司、侍卫步军司 ),又称 “三司 ”。 “三衙

34、”长官分称殿帅、步帅、马帅,合称 “三帅 ”。三帅改由资历较浅易驾驭的将领担任,由皇帝任免,时常被调动。三帅负责禁军的管理和训练,只有领兵权,调兵权和发兵权由枢密院掌握,他们之间互不统属,分别对皇帝负责。另外,还对禁军实行 “更戍法 ”,即宋朝军制每隔几年将屯驻在京城的禁军轮番派到各地戍守,而将领却不随之更动,使得 “兵无长 帅,帅无长师 ”,以防止军队为将领所私有,从此结束了武人专横跋扈的局面。 按照 “守内虚外 ”的政策对全国进行军事部署。宋代将全国军队分为禁军、厢军、乡兵、蕃兵四部分,禁军是中央直接掌握的正规军,厢军是诸州镇兵,乡兵是按户抽丁组成的,负责维护本地治安,蕃兵是边境少数民族组

35、成的军队。各地方军的精壮之士都被选人禁军,所剩多系老弱,战斗力远逊于禁军。禁军一半驻防在京师及其附近,其余分戍全国各要冲地区。边境上只屯驻少量禁军,对辽、西夏的进攻采取被动的守势。这种 “强干弱枝 ”、 “内外相维 ”的政策,有效地防止了武将割据之弊。 确立募兵养兵制度。宋太祖认为: “可以利百代者,唯养兵也。方凶年饥岁,有叛民而无叛兵,不幸乐岁而变生,则有叛兵而无叛民。 ”因此,宋朝确定了募兵养兵制度,每年招募大量兵士,特别是每逢灾年招募饥民当兵更成为一项定制,其后的历代君主谨守不变。 (2)集行政权力于中央 分割宰相 (即 “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的权力。北宋以前,宰相居于皇帝一人之下,

36、“事无不统 ”。北宋时期进行了改革:在宰相之下添设 “参知政事 ”为副相,与宰相合称 “宰执 ”,以此来分割宰相的行政官吏权;设置枢密院,以枢密使管理军事,以 分割宰相的军权。设 “三司 ”,以三司使 (或称 “计相 ”)分管盐铁、度支和户部,以分割宰相的财权;设审刑院,评议裁决重大案件,以分割宰相的司法权。这样,宰相仅掌管有限的全国行政事务而已,中央的行政、军事、财政、司法权全都直属于皇帝。 收回地方大权。为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北宋政府采取了许多措施。第一,取消了州郡 (府、州、军、监 )长官统领 “支郡 ”的制度,规定州郡长官只负责本州事务,规定不许兼管他地。第二,由朝廷选派文臣担任州一

37、级长官,称 “权知军州事 ”、 “知州 ”,知州之外另设 “通判 ”,用以监督知州,使其互相牵 制。州郡长官大都由中央指派文臣担任,并规定三年一任,以免久任权重。 实行官、职和差遣相分离的制度。为了削弱各级官僚的权力,防止官吏擅权,宋朝实行官、职,差遣的区分。官是一种虚衔,用以表示官位和俸禄的高低;职又称贴职,是文官的荣誉头衔;差遣是朝廷根据需要和官员的才能,对官员进行调动和升降。所以,真正决定其实权的不是官阶,而是差遣。 发展了科举制度,严格考试程序。宋朝增加了科举录取名额,提高了被录取人的待遇,广泛地吸收地主阶级的知识分子参政,通过科举入仕得官的人数大大超过前代。为了防止官员通过科 举考试

38、结成政治集团,危害中央统治。宋政府明令禁止新中进士到主考官那里谢恩,不得称主考官为 “恩师 ”、 “师门 ”,也不能自称 “门生 ”。自宋太祖后期起,新中举人必须通过皇帝亲自主持的 “殿试 ”才算合格,这样,被录取的人便成为 “天子门生 ”。 (3)集财权和司法权于中央 北宋统 后,陆续在各路设四司。四司又称 “漕宪帅仓 ”,其设置消除了地方割据的一切基础,使宋朝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得以高度强化。 转运使,管理财政兼监察地方管理,简称 “漕臣 ”,负责将各路所属州县财赋,除留下少量令各州县应付日常开支外,悉数运 送中央,上交三司使掌管的国库。 提点刑狱,管理司法兼监察,简称 “宪臣 ”,并规定凡

39、死刑均须报刑部复审才能执行;有时,皇帝还派专使到各地巡视刑狱,处理案件。 安抚使,管理军事,有时也兼管民政,设在边境地区,简称 “帅臣 ”。 提举常平,熙宁初年设置,管常平仓救济、农田水利等,简称 “仓臣 ”。 北宋初年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对于解除藩镇割据分裂之祸,维护国家统一起了重要作用,并在客观上促进了当时社会经济和文化科技事业的发展。但封建专制集权统治的弊端也产生了 “冗兵 ”、 “冗官 ”、 “冗费 ”的现象, 使北宋陷入 “积贫 ”、 “积弱 ”的局势之中。如实行兵将分离政策,带来了将帅无权,指挥不灵,以致军队战斗力削弱的弊端,虽然北宋政府豢养了百余万军队,却抵挡不住辽、西夏的侵扰。

40、由于各级政府权力的分散,形成了庞大的官僚机构,官吏众多,行政效率低。尽观北宋政府尽力搜刮人民财物,仍难以应付庞大的财政开支。总之,北宋实行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措施,在一定时期起到了巩固政权的作用,后来走向反面。 【知识模块】 宋辽西夏金元 51 【正确答案】 五代后期,统一趋势日益明显。后周柴荣 (周世宗 )继位后,顺应社会发展的要求 ,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实行了广泛的改革。 在经济方面,首先鼓励开垦荒地,把中原无主荒地分配给逃亡人户耕种,并制定优惠政策吸引逃户返乡从事农业生产;第二,通过清查土地,按照实有耕地数量征收田赋,以限制豪强地主的逃税行为,减轻农民负担;第三,兴修水利,征发民力

41、堵塞黄河决口,疏通以开封为中心的南连长江、北达黄河的运河,第四,限制佛教的发展,抑制寺院经济。显德二年,下令废除天下寺院 30336所,仅保留 2694所,勒令大批僧尼还俗从事生产,禁止私度僧尼,诏 “悉毁天下铜像以铸钱 ”,改变了五代以来市面钱币短少的 状况。 在政治方面,注意改善吏治,赏罚比较严明,并能听取群臣的意见。周世宗屡次下诏求谏求贤。针对唐末以来法制破坏的弊端,强调不能凭个人的好恶决定刑赏,对五代相沿的律、令、格、敕进行整理,详定为大周刑统,颁行全国。 在军事方面,严明军纪,整顿禁军。周世宗坚决斩杀在 “高平之战 ”中临阵逃跑的大将,申明军纪。又针对禁军内老弱多的弊端,提出 “凡兵务精不务多 ”的原则,简选骑、步诸军,精锐者升为上军,老弱者裁汰,武艺出众者选为 “殿前诸班 ”,又创建水军。这样革除了唐后期豢养冗兵的积弊。从此,中央禁军有足够的 武力控制地方藩镇,有利于国家的安定。 经过上述改革,后周国力大增,改变了与后蜀、南唐鼎足而立的格局,有条件肩负起统一国家的历史重任。周世宗是一位有作为的政治家,他的改革顺应了当时形势,为北宋的统一奠定了基础。 【知识模块】 宋辽西夏金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大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