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德育练习试卷2及答案与解析.doc

上传人:testyield361 文档编号:488595 上传时间:2018-11-30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39.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考研类试卷]德育练习试卷2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考研类试卷]德育练习试卷2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考研类试卷]德育练习试卷2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考研类试卷]德育练习试卷2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考研类试卷]德育练习试卷2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德育练习试卷 2及答案与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 1 德育任务不包括 ( ) ( A)形成学生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道德观 ( B)培养学生坚定的政治立场 ( C)传授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并充分发展学生智力 ( D)养成学生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 2 德育过程中,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过程的顺序是 ( ) ( A)以知为开端,知、情、意、行依次进行 ( B)以情为开端,情、知、意、行依次进行 ( C)以意为开端,意、知、情、行依次进行 ( D)视具体情况,可有多种开端 3 学校德育对政 治、经济、文化发生影响,是因为具有 ( ) ( A)发展性功能 ( B)个体性功能 ( C)教育性功能 (

2、 D)社会性功能 4 教师对学生进行说服教育的独自方式是 ( ) ( A)谈话 ( B)讲解和报告 ( C)阅读 ( D)讨论 5 采用两难故事对儿童道德判断发展水平进行研究的是 ( ) ( A)科尔伯格 ( B)艾里克森 ( C)皮亚杰 ( D)罗杰斯 6 德育的基本方法包括四大类,即语言说理、形象感染、实际训练和 ( ) ( A)操行评定 ( B)训练法 ( C)参观 ( D)品德评价 7 “让学校的每一面墙壁都开口说话 ”,这是充分运用了下列哪一种德育方法 ?( ) ( A)实际锻炼 ( B)榜样示范 ( C)陶冶教育 ( D)品德评价 8 “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 ”体现出人具有的

3、( ) ( A)道德认识 ( B)道德情感 ( C)道德意志 ( D)道德行为 9 学校实现德育内容、达到德育目标的基本手段是 ( ) ( A)各科教学活动 ( B)共青团、少先队组织的活动 ( C)班主任工作 ( D)校会、班会、周会、晨会、时事政策学习 10 课 外校外教育是对课堂教学的一种 ( ) ( A)延展 ( B)必要补充 ( C)深化 ( D)变革 11 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所倡导的 “平行教育 ”的德育原则是指 ( ) ( A)知行统一原则 ( B)教育影响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 ( C)尊重信任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 ( D)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12 德国教育家赫

4、尔巴特提出过的著名德育原则是 ( ) ( A)社会化活动原则 ( B)教育性教学原则 ( C)自然后果原则 ( D)知行统一原则 13 “要尽量多地要求一个人, 也要尽可能多地尊重一个人 ”所体现的德育原则是 ( ) ( A)从学生实际出发的原则 ( B)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 C)知行统一的原则 ( D)尊重、信任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的原则 14 学校对学生进行德育的重要而又特殊的途径是 ( ) ( A)课外校外教育 ( B)各科教学 ( C)社会实践活动 ( D)班主任工作 15 教育性教学原则主要体现在教学过程的 ( ) ( A)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的规律中 ( B)

5、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的规律中 ( C)传授知 识与思想品德教育相统一的规律中 ( D)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相统一的规律中 16 我国学校教育的主要内容有 ( ) ( A)道德教育、心理教育、思想教育、法制教育 ( B)道德教育、思想教育、法制教育、政治教育 ( C)道德教育、思想教育、政治教育、心理教育 ( D)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青春期教育、道德教育 二、简述题 17 简述德育工作的新形式。 18 简要分析德育过程与学生品德形成过程的差别。 19 简要分析科尔伯格的道德认知发展理论的主要方法 道德两难问题讨论法。 20 简述 科尔伯格道德认知发展理论的 “三水平六阶段 ”说。 三、

6、论述题 21 说明道德教育几种模式的代表人物及主要思想。 四、辨析题 22 德育就是培养学生道德品质的一种活动。 德育练习试卷 2答案与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 1 【正确答案】 C 【知识模块】 德育 2 【正确答案】 D 【试题解析】 德育活动的过程虽然包括知、情、意、行四个方面,但是针对具体的教育活动来说是不应该局限于单一的实施顺序的,不然就会变得僵化和教条,使得德育活动缺失了灵活性和创造性。 【知识模块】 德育 3 【正确答案】 D 【知识模块】 德育 4 【正确答案】 B 【知识模块】 德育 5 【正确答案】 A 【试题解析】 科尔伯格利用两难情境选择发展学生的道德判断能力,曾是美国上世

7、纪道德教育的领军人物。 【知识模块】 德育 6 【正确答案】 D 【知识模块】 德育 7 【正确答案】 C 【知识模块】 德育 8 【正确答案】 C 【知识模块】 德育 9 【正确答案】 A 【试题解析】 各学科日常的教学活动相对于专门的德育活动来说,更能 起到潜移默化的渗透作用,不容易引起学生的反感和厌恶,也能保证长效和广泛性。 【知识模块】 德育 10 【正确答案】 B 【知识模块】 德育 11 【正确答案】 D 【知识模块】 德育 12 【正确答案】 B 【知识模块】 德育 13 【正确答案】 D 【试题解析】 这是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的原话,是德育模式中的集体教育模式。教育的前提是尊重与

8、信任,在他看来,只有从尊重人、信任人出发,才能产生合理的教育措施,才能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知识模块】 德育 14 【正确答案】 D 【知识模块】 德育 15 【正确答案】 C 【知识模块】 德育 16 【正确答案】 B 【知识模块】 德育 二、简述题 17 【正确答案】 (1)通过开展社区教育进行德育; (2)创办业余党校; (3)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4)建立教育基地。 【知识模块】 德育 18 【正确答案】 德育过程和学生品德形成过程的差别表现在: (1)思想品德形成过程是学生个体品德自我发展的过程;德育过程则是教育者对受教育者的教育过程,是 双边活动过程。 (2)思想品德形成过程

9、中,学生受各种因素影响,包括自发的环境因素的影响;德育过程中学生主要受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影响。 (3)从学生思想品德形成过程的结果看,品德形成可能与社会要求相一致,也可能不一致,德育过程则要求学生们所形成的思想品德与社会要求相一致。 【知识模块】 德育 19 【正确答案】 道德两难问题讨论法是科尔伯格的道德认知发展阶段理论运用于儿童道德教育实践而提出的重要方法。它以道德两难故事为基本材料,让儿童对故事中的道德问题进行讨论并回答围绕该故事提 出的相关问题,以此判断儿童所处的道德认知发展阶段并引导和促进其进一步发展的方法。该方法的关键在于要以两难故事诱发儿童的认知冲突,促进积极的道德思维

10、从而促进其道德判断的发展。 提出和倡导这一方法,是科尔伯格早期以道德认知作为道德教育的核心并特别重视儿童道德判断推理能力发展的具体表现。在他看来, “儿童道德成熟的标志是他作出道德判断和提出自己的道德原则的能力,而不是遵从他周围的成人的道德判断能力。 ” 【知识模块】 德育 20 【正确答案】 科尔伯格把道德教育的目的定为促进道德判断和道德思维能力的发展。他认为一个人道德判断的发展一般要经过 “三个水平六个阶段 ”。是一个由低到高顺序发展的过程。科尔伯格曾对这 “三个水平六个阶段 ”的道德发展过程模式作了详细阐明,后又作过重大修正。 他在 70年代后期将该模式概括为: (1)前习俗水平,包括两

11、个阶段。 阶段一:以惩罚与服从为价值取向阶段。 阶段二:以个人的功利主义目的与交换为价值取向阶段。 (2)习俗水平,包括两个阶段。 阶段三:以协调人际关系为价值 取向阶段。 阶段四:以维护社会秩序和履行个人义务为价值取向阶段。 (3)后习俗水平,包括两个阶段。 阶段五:以社会契约为价值取向阶段。 阶段六:以普遍道德原则为价值取向阶段。 他认为儿童的年龄与其道德发展阶段有很大关系。一般 0至 9岁处于第一水平,9至 15岁处于第二水平, 16岁后向第三水平发展,但年龄并非是决定因素。尽管发展阶段不可跳跃、发展方向不可逆转,而在发展速度上则存在个体差异,有的发展快,有的发展慢,还。有的可能长期处于

12、某一阶段上停滞不前。科尔伯格主张用教育,特别是道德两 难故事策略,促使其尽快向更高一阶段发展。 【知识模块】 德育 三、论述题 21 【正确答案】 (1)道德认知发展模式: 劳伦斯 .科尔伯格 (Lawrence Kohlberg, 1927 1978)是美国当代著名的心理学家和教育家,也是现代道德认知发展理论的创立者。道德两难问题讨论法是科尔伯格的道德认知发展阶段理论运用于儿童道德教育实践而提出的重要方法。它以道德两难故事为基本材料,让儿童对故事中的道德问题进行讨论并回答围绕该故事提出的相关问题,以此判断儿童所处的道德认知发展阶段并引导和促进其进 一步发展的方法。该方法的关键在于要以两难故事

13、诱发儿童的认知冲突,促进积极的道德思维从而促进其道德判断的发展。实施道德两难问题讨论法的具体步骤和要求是:首先,根据道德判断测量表测出学生道德发展已达到的实际阶段,并根据测试结果给学生分组;然后,再选择适当的道德两难故事和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讨论。 (2)体谅模式: 20世纪 60 70年代,英国德育专家麦克费尔及其同事首创了旨在引导学生学会关心的、以道德情感教育为主的体谅模式。体谅模式的方法是: 运用问卷调查学生需要,确定道德教育目的。 教会学生关心人和体 谅人是道德教育的核心。 强调教师的榜样作用和环境的教育作用。 生命线课程的实践。 麦克费尔根据学生记述的 “好事 ”和 “坏事 ”,提炼出许

14、多典型的人际 社会情境问题,并在此基础上编制出生命线丛书以及学会关心的教师参考书。在生命线中,一方面,他注重发展学生的道德判断能力,鼓励观察和理解言语信号中所表现的需要、兴趣和情感,提高学生估计和预测行为后果的能力;另一方面,更加关心如何把影响人们决定的事实、思想、技巧、经验汇集融合,达到一种整体性作用,使道德决定与最充分的知识相结合,使知识和理论发挥应有 的指导性;麦克费尔指出,这部分教材和教学策略有如下要求:教材要具有情境性;这些情境来自青少年对自己亲身经历的描述;情境的叙述简明扼要,使学生可能根据各自的切身经历补充情境的细节,从而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问题一般涉及做而不涉及理论性问题;列

15、出的事情是没有固定结局的,教师和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进行下去。 (3)价值澄清理论: 价值澄清理论产生于 20世纪 60年代的美国,其主要代表人物是美国纽约大学教授路易斯 .拉斯等人,其主要思想在拉斯与人合著的价值与教学一书中有比较系统的论述。论影响的广泛性, 价值澄清理论远不及科尔伯格道的发展阶段理论,但是它可能是当代西方价值教育方法的最为典型的代表。 价值澄清理论的核心思想是指在价值现形成过程中,通过分析和评价的手段,帮助人们减少价值混乱,促进价值观的形成。价值澄清学派认为:儿童要能够进行正确的价值选择、获得自己的价值观,必须要经历一个多环节的价值澄清过程,它包括了三大阶段共七个具体步骤

16、: 第一阶段是选择。它具体包含了三个步骤:一是自由选择;二是给学生提供多种可能进行选择,以增加学生自由选择的机会;三是对选择结果进行审慎而全面的思考,以产生出合于理性的价 值观。 第二阶段是珍惜选择。它包含两个步骤:即一是所选择的价值观应该是他们感到喜爱和珍惜的,并对自己的选择感到自豪;二是公开认可,把个人的选择向公众公布以求得公众的认同,不能羞于公开自己的价值选择。 第三阶段是具体行动。该阶段包括两个步骤:即第一步是具体行动。该阶段包含了两个步骤:即第一步是将个人奉行的价值现体现到行动中去,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证明思想和行为的统一;第二步是反复行动,价值观的践行不是一次性的或偶尔的,而应是经常

17、的、习惯性的,甚至最终形成某种道德生活方式。 (4)社会学习理论: 社会 学习理论是 20世纪 60年代由班杜拉和沃尔特斯等人提出和发展起来的,以刺激 反应的观点为基础并通过实验的方法来扩大社会环境 (如他人、群体、文化规范或风俗习惯等 )如何影响人产生某些习得行为的一种理论。 社会学习理论模式的两个主要特征是: 榜样示范。班杜拉认为社会环境对儿童品的形成和发展的作用主要是通过对榜样的示范学习进行的。父母、老师、同伴和其他成人等在儿童生活中无处不在,其表现出的一举一动都可以成为示范动作,对儿童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强化作用,从而影响儿童。 重视儿童自我评价。道德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要使儿童 形成一定道

18、德信念支配下的自觉地道德行为习惯。只有当儿童、社会、家长、学校、教师的标准要求内化自己的标准,并利用这些标准进行自我评价、自我监督、自我调节时,儿童才能形成较稳定的道德行为。 (5)集体教育模式: 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是集体教育思想的代表人物。马卡连柯认为, “教育任务就是要培养集体主义者。 ”而要完成这个任务,需要集体的力量。集体教育有以下几个原则: 尊重与要求相结合原则。马卡连柯指出: “尽量多地要求一个人,也要尽可能地尊重一个人。 ” 平行教育影响原则。马卡连柯认为,集体是教育的基础。他说 : “只有当一个人长时间地参加了有合理组织的、有纪律的、坚忍不拔的和有自豪感的那种集体生活的时候,性

19、格才能培养起来。 ” 前景教育原则。马卡连柯认为,集体的生命活力在于不停滞地前进。马卡连柯要求教师不断地向新的奋斗目标来刺激集体的活力。这种新的目标就是前景,是人们对美好前途的希望。在马卡连柯看来,前景教育可以分为三个步骤,即近景、中景和远景。近景主要是针对还没有能力安排自己未来长远的意向和兴趣的儿童,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近景将逐渐让位给中景和远景。近景、中景还是远景的实现,都应当起到激励学生努力学习和工作的作用 。 【知识模块】 德育 四、辨析题 22 【正确答案】 德育是培养受教育者品德的活动。所谓品德是指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政治、思想和道德的法纪要求来行动时,所表现出来的经常而稳固的倾向和特征。品德包含的范围很广,道德品质只是其中一部分。广义的德育是涵盖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等的总称,从这个意义上看这种说法犯了以偏概全的错误。 【知识模块】 德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大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