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金融学硕士联考模拟试卷 18及答案与解析 一、不定项选择题 1 同业拆借对于商业银行来说,是 ( ) ( A)是一项资产业务 ( B)既非资产业务,又非负债业务 ( C)是一项负债业务 ( D)既是资产业务,又是负债业务 ( E)是一项表外业务 2 母公司在确定对子公司的持股比例时,应结合 ( )因素加以把握。 ( A)市场效率 ( B)财务管理体制类型 ( C)子公司的重要程度 ( D)股本规模与股权集中程度 ( E)同行业其他企业集团做法 3 财务结算中心主要包括 ( )等基本职能。 ( A)资金信贷中心 ( B)资金监控中心 ( C)资金结算中心 ( D)资金信息中心 ( E)对外融投资
2、中心 4 国民经济效益分析中的转移支付包括: ( ) ( A)税金 ( B)补贴 ( C)国内借款利息 ( D)国外借款利息 5 已知资产收益率为 20%,负债利息率 10%,产权比率 (负债 /股本 )3:1,所得税率 30%,则资本报酬率为 ( ) ( A) 50% ( B) 41% ( C) 35% ( D) 60% 6 在新的贷款分类方法中,划分贷款质量依 据的是 ( ) ( A)贷款期限 ( B)借款人的信誉 ( C)贷款归还的可能性 ( D)利息收回的可能性 ( E)贷款是否有抵押物 7 我国货币制度规定,人民币应具有以下特点 ( ) ( A)是不可兑现的银行券 ( B)是可兑现的
3、银行券 ( C)与黄金没有直接联系 ( D)可以兑换黄金 ( E)具有无限法偿能力 8 我国金融体系改革的目标是实现 ( ) ( A)政策性金融和商业性金融分离 ( B)以国有商业银行为主体 ( C)以四大专业银行为主体 ( D) 多种金融机构并存 ( E)以非银行金融机构为主体 9 普通股股东应享有的权利主要包括 ( ) ( A)公司经营参与权 ( B)剩余财产最终分配权 ( C)股息分配权 ( D)优先认股权 ( E)股份转让权 10 收入消费曲线与恩格尔曲线 ( ) ( A)是同一条曲线 ( B)所表达的经济意义相同 ( C)所表达的经济意义不相同 ( D)是两条没有任何关系的曲线 二、
4、名词解释 11 必要产品 12 生产可能性边界 (PPF) 13 互补品 (complementary goods) 14 指数基金 (index fund) 15 期权的内在价值 (Intrinsic Value of Futures) 16 可贷资金论 (The Loanable Funds Theory of Interest) 三、简述题 17 举例说明不对称会导致市场失灵。 18 在生产的三个阶段中,问: (1)为什么厂商的理性决策应在第 阶段 ? (2)厂商将使用什么样的要素组合 ? (3)如果 PL=0,或 PK=0,或 PL=PK,厂商应在何处经营 ? 19 比较基本分析和技术
5、分析的优 缺点及其适用范围。 四、计算题 20 假设抛一枚硬币,正面向上的概率为 Po如果你参加一次打赌,在抛第 j次时正面向上,你将得到 2j美元。 (a)当 p=1/2时,此次打赌的预期收益值是多少 ? (b)假设你的预期效用函数为 u(x)=lnx,请描述这次博弈的效用 (得分 )之和,并求出累计效用 (得分 )。 (c)令 wo为能够给你带来参加这一博弈的效用 (得分 )相同的货币数量,求解 wo的值。 21 某企业债券为息票债券,一年付息一次,券面金额为 1000元, 5年期票面利率为 8%,现以 980元的发行价发行。 (1)投资者认购后的直接收益率为多少 ? (2)投资者 A以
6、980元的发行价买入,持有一年半以后又以 1002元的价格卖出,其持有期收益率为多少 ? 22 A公司必须在 3个月后对其日本供应商支付 12500万日元。为防范日元升值的风险,它想购买 20份日元买入期权合同 (每份 6250000日元 ),约定价格 0.00800$/¥,期权费每日元 0.015美分。此外, A也可以购买 10份 3个月日元期货合同 (每份 12500000日元 ),价格为 0.007940$/¥。即期汇率为 0.007823$/¥, A公司财务经理相信 90天后最 可能的汇率是 0.007900$/¥,但日元也可能升值到 0.008400$/¥或贬值到 0.007500$
7、/¥。 (1)图示在 A公司的预期汇率上,它在买入期权合同头寸和期货合同头寸上的损益。 (2)如果到期日汇率为预期最可能的汇率水平,计算 A在期权和期货头寸上的损益。 (3)A公司在期权合同和期货合同中收支相抵点的到期日即期汇率为多少 ? 五、论述题 23 凯恩斯、新古典 (New Classicalconomics)和新凯恩斯主义的理论在市场机制能否自动达到充分就业的问题上存在哪些区别和联 系。 24 试述钉住汇率制的宏观经济效益及在东南亚金融危机中表现出来的问题和启示。 25 根据你现有的知识和了解的情况,说明通货紧缩的一般原因;并分析我国从1997年连续 3年物价持续下跌的原因。 金融学
8、硕士联考模拟试卷 18答案与解析 一、不定项选择题 1 【正确答案】 E 2 【正确答案】 A,C,D 3 【正确答案】 A,B,C,D 4 【正确答案】 A,B,C 5 【正确答案】 C 6 【正确答案】 B 7 【正确答案】 A,C,E 8 【正确答案】 A,B,D 9 【正确答案】 A,B,C,D,E 10 【正确答案】 B 二、名词解释 11 【正确答案】 必要产品:指物质生产部门劳动者及其家属的正常消费支出,即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消费支出。必要产品用于生产者自身再生产,制造必要产品的抽象劳动时间,称为必要产品价值,简称必要价值,又称劳动力价值。与之对应的概念是剩余产品。制造剩余产品
9、的抽象劳动时间,称为剩余产品价值,简称剩余价值。必要产品是必要价值的承担者,没有必要产品,就没有必要价值,同样剩余产品是剩余价值的承担者,没有剩余产品,就谈不上剩余价 值。 12 【正确答案】 生产可能性边界 (PPF):也称为社会生产可能性边界或生产可能性曲线,指一个社会用其全部资源和当时最好的技术所能生产的各种产品的最大数量的组合。由于整个社会的经济资源是有限的,当这些经济资源都被充分利用时,增加一定量的一种产品的生产,就必须放弃一定量的另一种产品的生产。整个社会生产的选择过程形成了一系列的产品间的不同产量组合,所有这些不同产量的组合就构成了社会生产的可能性边界。假设一个社会把其全部资源用
10、于 A和 B两种产品的生产。那么生产可能性边界可用图表示。 它表示,一个社会在资源 一定、技术一定的情况下所可能生产的 A产品和 B产品的各种不同产量的组合。位于曲线右边的点 (如 C点 )是不能成立的,因为没有足够的资源,而曲线左边的点 (如 D点 )可以成立,但没有利用或没有有效利用全部可供利用的资源。而位于曲线上的点 (如 E点 )则表示全部资源都得到了利用而又可以接受的组合。这条曲线向下倾斜是因为当全部资源都被利用时,要获得更多一些的一种产品,就必须以牺牲其他的产品为代价。一条生产可能性曲线说明:边界以外无法达到的组合意味着资源的有限性;边界线上各种组合的存在意味着选择的必要;边界向下
11、倾斜意味着机会成本 。 13 【正确答案】 互补品 (complementary goods):在效用上互相补充配合,从而满足消费者的同一种欲望的商品。如照相机与胶卷、录音机与磁带、汽车与汽油等都属于互补商品。当两种商品为互补商品时,其中一种商品价格保持不变,另一种商品的价格上涨,则会使前一种商品的需求量下降;反之,另一种商品的价格下跌,则会使前一种商品的需求量上升。例如,在照相机价格不变时,作为其互补品的胶卷的价格大幅度上涨,则人们对照相机的需求也会相应减少;胶卷价格下降,人们对照相机的需求则会相应增加。由于一种商品的价格 与其互补品的需求量呈相反方向变动,其交叉弹性为负数。互补商品属于相关
12、商品的一种 (另一种为替代商品 ),常用于对市场上某种商品需求量变动原因的分析。 14 【正确答案】 指数基金 (index fund):指一种能使投资者能获取与市场平均收益相接近的投资回报,功能上近似或等于所编制的某种证券市场价格指数的基金。指数基金是 20世纪 70年代以来出现的新的基金品种,其特点是:它的投资组合等同于市场价格指数的权数比例,收益随着当期的价格指数上下波动。当价格指数上升时基金收益增加,反之收益减少。基金因始终保持当期的市场 平均收益水平,因而收益不会太高,也不会太低。 指数基金的优势是:第一,费用低廉。指数基金的管理费较低,尤其是交易费用较低。第二,风险较小。由于指数基
13、金的投资非常分散,可以完全消除投资组合的非系统风险,而且可以避免由于基金持股集中带来的流动性风险。第三,在以机构投资者为主的市场中,指数基金可获得市场平均收益率,可以为股票投资者提供更好的投资回报。第四,可以作为避险套利的工具。指数基金由于其收益率的稳定性和投资的分散性,特别适用于社保基金等数额较大、风险承受能力较低的资金投资。到目前为止,我国共有三个指数 优化型基金:基金兴和、普丰和景福。事实上,它们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指数基金,而是一种混合型的金融产品,其投资组合包括指数投资部分、积极股票投资部分和国债投资部分。 15 【正确答案】 期权的内在价值 (Intrinsic Value of Fu
14、tures):又称 “期权的内涵价值 ”。指期权合约的购买者行使期权所能获得的金额,这一价值反映的是期权在 “到期日 ”这一时点上的价格,体现了期权协定价格与基础资产的市场价格的关系。其表达式为: V=max(|V-E|, 0),其中 V为期权的内在价值; V为到期日基础资产的市场 价格; E为期权的协定价格。它表明期权的内在价值最低为 0,不可能为负。当买入 (卖出 )期权的基础资产市场价格低于 (高于 )期权的执行价格时,期权的内在价值为 0;当买入 (卖出 )期权的基础资产市场价格高于 (低于 )期权的执行价格时,期权的内在价值为基础资产市场价格与期权执行价格的绝对差额;在合约签订时,期
15、权的基础资产市场价格与期权的执行价格相等,此时期权的内在价值也为 0,期权购买者是基于对未来基础资产市场行情的预测,为了追求期权未来的内在价值而购买期权的; 16 【正确答案】 可贷资金论 (The Loanable Funds Theory of Interest):指英国的罗伯逊和瑞典的俄林提出的一种利率理论。该理论既反对古典学派对货币因素的忽视,也抨击凯恩斯完全否定非货币因素作用的观点。 它认为,借贷资金的需求和供给均包括两个方面,借贷资金需求来自某期间投资流量和该期间人们希望保有的货币余额,其中投资和货币需求均与利率是负相关关系;借贷资金的供给来自于同一期间的储蓄流量和该期间货币供给量
16、的变动,其中储蓄和货币供给均与利率呈正相关关系。用公式表示为: DL=I+ Md, SL=S+ Ms。利率的决定便建立在可贷资金供求均 衡的基础上,均衡条件为: I+ Md=S+ Ms。如图 33。如果投资与储蓄这一对实际因素的力量对比不变,则货币供需力量的变化足以改变利率,因此,利率在一定程度上是货币现象。 可贷资金理论从流量的角度研究借贷资金的供求和利率的决定,可以直接用于金融市场的利率分析。 三、简述题 17 【正确答案】 (1)信息不对称指市场上某些参与者拥有,但另一些参与者不拥有信息;或指一方掌握的信息多一些,另一方所掌握的信息少一些。市场失灵指完全竞争的市场机制在很多场合下不能导致
17、资源的有效配置,不能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的情形。 市场失灵的几种情况:垄断、外部性、公共物品和非对称信息。 (2)以旧车市场买卖为例。假定有一批旧车要卖,同时有一批要买这些数量的车的购买者。旧车中有一半是优质车,一半是劣质车。设优质车主索价 200元,劣质车主索价100元。再假定买主对优质车愿支付 240元,对劣质车愿支付 120元。如果信息是完全的,即买主知道哪些车是优质的,哪些是劣质的,则优质车会在 200 240元之间成交,劣质车会 100 120元之间成交。但买主事实上无法凭观察判断旧车质量。旧车主会隐瞒劣质车的问题,搞以次充好,鱼目混珠。买主只知道劣质车 优质车所占比重各半;但不知每一
18、辆车究竟是优质还是劣质车。于是,他们的出价至多是 然而这样一来,优质车就不会以此价卖出。如果买主知道只能买到劣质车,则成交价格只能在 100 120元之间,从而优质车被逐出市场,市场运转的有效性被破坏了。 可再举一例。在保险市场上,如果保险公司和投保客户双方的信息是充分的,则根据大数法则所订费率足以保证保险市场的有效运转。问题是保险公司对客户的信息不可能充分掌握。拿健康医疗保险来说,哪些人身体好,哪些人身体差,保险公司无法充分了解。结果是身体差的人投保最多。事后保险公司才了解到实 际发病率和死亡率大大高于预期的死亡率和发病率。这迫使保险公司按 “最坏情况 ”的估计来制订保险费率,但这样会使费率
19、上升会使身体好的人不愿参加保险。尽管他们有获得保障的需求,但市场无法给他们提供保险。保险市场的有效性被破坏了。 18 【正确答案】 (1)厂商不会在劳动的第 1阶段经营,因为在这个阶段,劳动的平均产量处于递增状态,劳动的边际产量上升达到最大值,且劳动的边际产量总是大于平均产量,这意味着增加可变要素的投入引起的总产量的增加总会使得可变要素的平均产量有所提高;厂商也不会在劳动的第 阶段经营,因为在这阶段 可变要素的增加反而使总产量减少,即边际产量为负。说明可变要素劳动的投入量相对过多,生产者减少可变要素劳动的投入量是有利的。同样,厂商也不会在资本的第 、 阶段经营,所以厂商的理性决策应在第 阶段,
20、这时劳动及资本的边际产量都是正的 (尽管是递减的 ),此时,生产者可以得到由于第一阶段增加可变要素投入所带来的全部好处,又可以避免将可变要素投入增加到第三阶段而带来的不利影响。因此,只有在此阶段才存在着使利润达到极大值的要素的最优组合。 (2)厂商将在生产的第 阶段,由 MPL/PL=MPK/PK决定的使既定产量下成本最 小或既定成本下产量最大的点上进行生产。 (3)如果 PK=0,由生产者均衡条件MPL/MPK=PL/PK,厂商将在使劳动有最大平均效率的点上进行生产,即将在劳动第 阶段开始处进行生产,此时 APL为最大且 MPK=0;如果 PL=0,由生产者均衡条件 MPL/MPK=PL/P
21、K,厂商将在资本第 阶段开始处进行生产 (此时 APK为最大且MPL=0);如果 PK=PL,由生产者均衡条件 MPL/MPK=PL/PK,当 PL=PK时,MPL=MPK,所以厂商将在第 阶段内 MPL和 MPK曲线的交点上进行生产。 19 【正确答 案】 (1)基本分析指证券投资分析人员根据经济学、金融学、财务管理学及投资学的基本原理,通过对决定证券投资价值及价格的基本要素如宏观经济指标、经济政策走势、行业发展状况、产品市场状况、公司销售和财务状况等的分析,评估证券的投资价值,判断证券的合理价位,从而提出相应的投资建设的一种分析方法。 基本分析的优点主要是能够比较全面地把握证券价格的基本走
22、势,应用起来相对简单。其缺点主要是预测的时间跨度相对较长,对短线投资者的指导作用比较弱;同时,预测的精确度相对较低。 基本分析主要适用于周期相对比较长 的证券价格预测、相对成熟的证券市场以及预测精确度要求不高的领域。 (2)技术分析指仅从证券的市场行为来分析证券价格未来变化趋势的方法。 技术分析的优点是同市场接近,考虑问题比较直接。与基本分析相比,技术分析进行证券买卖见效快,获得利益的周期短。此外,技术分析对市场的反应比较直接,分析的结果也更接近实际市场的局部现象。技术分析的缺点是考虑问题的范围相对较窄,对市场长远的趋势不能进行有效的判断。 技术分析适用于短期的行情预测,要进行周期较长的分析必
23、须依靠别的因素,这是应用技术分析最应该注 意的问题。技术分析所得到的结论仅仅具有一种建议的性质,并应该是以概率的形式出现。 四、计算题 20 【正确答案】 21 【正确答案】 投资者认购后的直接收益率为:22 【正确答案】 如图所示, A、 B、 C点分别表示:A为期货协定价格 0.007940$/¥; B为买入期权协定价格 0.00800$/¥; C为买入期权协定价格 +期权费: (0.00800+ 0.00015)=0.00815$/¥。 (a)表示期货的损益情况, (b)表示买入期权的损益情况。 由图中 E、 F、 G点情况可知: 当在 E点, 汇率 K=0.007500$/¥时, 如
24、(a)中所示期货头寸亏损为: (OA-OE)125000000=(0.007940-0.007500)125000000=55000(英镑 ); 如 (b)中所示买人期权头寸亏损为期权费,即: BC125000000=0.00015125000000=18750(英镑 )。 当在 F点,汇率K=0.007900$/¥时, 如 (s)中所示期货头寸亏损为: FA125000000=(0.007940-0.007900)125000000=5000(英镑 ); 如 (b)中 所示买入期权头寸亏损为期权费,即: BC125000000=18750(英镑 )。 当在 G点,汇率 K=0.008400$
25、/¥时, 如 (a)所示期货头寸盈利为: AG125000000=(0.008400-0.007940)125000000=57500(英镑 ); 如(b)中所示买人期权头寸盈利为: CG125000000=(0.008400-0.00815)125000000=312500(英镑 )。 (2)当到期日汇率为预期最可能汇率,即图中的 9点时,期货头寸的亏损为 5000英镑,而买入期权头寸的 亏损为期权费 18750英镑。 (3)A公司在期权合同中的收支相抵点的到期日即期汇率为图中的 C点,即0.00815 $/¥,在期货合同中的收支相抵点为图中的 A点,即 0.007940$/¥。 五、论述题
26、 23 【正确答案】 凯恩斯的就业理论是以主张政府在非常时期干预国家经济,以政府公共投资拉动社会投资,扩大消费需求为突出特征的。这一理论不但在 20世纪产生了巨大的理论和实践价值,而且对解决目前我国的就业问题仍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1928年至 1939年,发生了一场波及全球的经济大萧条。在这次严重的经济危 机中,共有 4000多万工人长期失业,社会经济几乎陷于瘫痪状态。恶性经济危机和恶性失业的现实,使得传统经济学 “供求自动均衡,自动达到充分就业 ”的理论成为幻想,现实亟须一种新的理论来解释和帮助人们摆脱经济危机。正是在这种背景下,英国经济学家约翰 梅纳德 凯恩斯以古典经济理论叛逆者的姿态,提
27、出了需求不足理论,主张以国家干预经济生活来摆脱失业带来的萧条。 由于凯恩斯所处时代西方主要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与我国目前的经济发展水平较为相似,所以他的有关产生失业原因的分析和解决失业问题的办法,对于正确认识我国目前失 业状况和科学地制定应对之策,仍具有非常重要的启示。 凯恩斯的理论是就业理论是整个现代经济学的经典。他的主要思想,集中体现在其 1936年发表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 (以下简称通论 )中。凯恩斯通过分析发现,在自由资本主义社会,并不是总能达到充分就业。由于有效需求的不足,实际就业量常常小于充分就业量,充分就业只是可能达到的各种就业水平的一个特例。 在总供给与总需求均衡、相交时,
28、或者说储蓄等于投资时,这时的国民收入就是均衡的国民收入,这时的总需求就是有效需求。因此,国民收入的均衡点,不仅决定了国 民收入的多少,而且决定了社会总就业量的大小。这样,国民收入的决定与就业量的决定就是一致的了。 但是,总供给价值与总需求价格一致时的总需求,即处于有效需求时,并不一定保证充分就业的实现。这种有效需求可能大于、等于或小于实现充分就业时的有效需求。同样,均衡的国民收入也并不等于充分就业时的国民收入,它可能小于或等于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也可能大于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存在过度需求。 当达到均衡的国民收入小于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时,就存在着 “紧缩的缺口 ”(deflationary ga
29、p)。紧缩的缺口是指实际 的有效需求与充分就业时的有效需求之间的差距。在社会上存在紧缩缺口时,社会上就存在失业。 当实际的有效需求大于充分就业的有效需求时,必然存在一部分过度的需求,即存在着 “膨胀的缺口 ”。膨胀的缺口是指实际的有效需求与充分就业的有效需求的差距。在社会上存在膨胀的缺口时,就会出现通货膨胀。 凯恩斯认为,在完全竞争的条件下,资本主义社会的正常情况不是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均衡,而是小于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均衡,这样就必然存在失业。造成失业的原因是 “三个基本心理因素,即心理上的边际消费倾向,心理上的灵活偏好,以及心理上对资产未来收益之预期。 ” 所谓心理上的边际消费倾向,是指人们心
30、理上的消费支出增量同他们收入的增量的比率。凯恩斯认为,一般情况下,当人们的收入增加时,用于消费支出的总量虽然也会增加,但其消费支出在总收入中所占比重却是下降的。 所谓心理上的灵活偏好,是指人们手持货币,以便灵活 应付各种用途支出的做法。凯恩斯认为,利息率是灵活偏好这一心理法则的重要组成要素,利息是对人们在一定时期内放弃灵活偏好的报酬。在一般情况下,当利息率高时,能引起人们储蓄;当利息率低时,则引起人们投资。但利息率的降低有一个最低限度,低于这一点时人们就不肯储蓄而宁可把货币留在手中。这时即使政府增加货币发行量,利息率也不会降低,从而进入 “灵活偏好的陷阱 ” (liquidtytrap)。处于
31、灵活偏好陷阱时,因为利息率不再降低,人们的投资欲望就会受到遏制,就会导致社会有效需求不足。所谓心理上对资产未来收益之预期,就是对 利润率的预期。当投资增加以后,对生产资料需求量的增大,将会引起生产资料价格上涨,从而使可以预见的未来利润率下降。这就是说,在投资增加以后,虽然利润总金额增大,但由于生产资料涨价,产品价格下降,而使今后的利润率减少。利润率下降的这种趋势,反映在资本家心理上,就会使其减少投资,从而引起投资不足。 凯恩斯所分析的社会不能达到充分就业的原因,在于有效需求的不足,而有效需求的不足,又根源于 “心理上的边际消费倾向、心理上的灵活偏好,以及心理上对资产未来收益之预期 ”三个因素。
32、对此,凯恩斯从宏观的角度,提出了一套以国 家干预、扩大需求为主要内容的改革措施。 政府干预。凯恩斯认为,资本主义社会缺乏调节需求使之达到充分就业的力量,而且社会越富足,消费倾向递减和投资下降就越严重,因而经济困难和失业现象就越严重。在这种情况下,只有由政府出面,采取干预经济的办法,通过税收、利率、政府投资等措施进行调节,才能消灭危机和失业。 扩大消费需求。凯恩斯认为,国家要运用各种经济杠杆来扩大消费需求。其侧重点有两个:其一是增加消费乃至挥霍浪费,反对节俭和储蓄;其二是对所得进行再分配,通过征收各种所得税来缩小财富所得的过分悬殊,以 促进消费,进而提高就业水平。 扩大投资需求。凯恩斯认为,消费
33、倾向是相对稳定、一时不易改变的,所以扩大投资就成为重点。对此,凯恩斯提出实行 “全国范围的调节投资的计划 ”。这种计划包括两个方面:其一是调节私人投资,即国家增加货币数量、降低借贷利息来刺激私人投资;其二是 “投资社会化 ”,即由政府直接承办公共工程,弥补私人投资的不足,消除投资者的悲观心理,使经济自动复兴。凯恩斯强调,这种投资是一种能带来一系列相关部分的发展,从而形成国民收入总量翻倍增长和就业翻倍增长的投资, “故只须投资量增加少许,就可达到充分就 业。 ” 增加货币发行,压低利息和工资。通过增发货币和压低利息,来刺激投资,从而增加就业机会。但是,在这样情况下,必然造成通货膨胀和物价上涨,并
34、导致工人的实际工资下降。但在凯恩斯看来,在必要的情况下必须放弃传统的健全财政的原则,甚至实行赤字财政和有节制的温和的通货膨胀,只有这样,才能刺激投资,从而扩大就业。 (2)新古典综合学派是由萨缪尔森首创的,它实质上是将马歇尔、瓦尔拉斯为代表的新古典经济学与凯恩斯主义经济理论综合在一起。按照凯恩斯的理论,有效需求不足引起经济衰退和失业,过度需求产生通胀。一 般说来,需求不足和需求过度这两种现象是不可能同时出现的,失业和通胀也是不可能同时发生的。但是 20世纪50年代后期西方资本主义各国出现了这种理论无法解释的经济现象,一方面失业人数较以前有所增加,另一方面物价却也温和地持续上涨。为了解释这一现象
35、,新古典综合学派采用菲利普斯曲线的理论来修补凯恩斯理论的不足,认为通胀和失业间存在此消彼长的交替关系。但是 20世纪 60年代末期特别是 70年代以后,资本主义各国的通胀率都在不断提高,最终导致了 “滞胀并存 ”的局面,该曲线已不能成为政府实行需求管理政策的依据。于是该学派的一些经 济学家开始运用微观经济学补充宏观经济学以解释失业与通胀并存问题。托宾、杜生贝里等人提出 “结构性失业问题 ”,力图用市场结构的变化来解释失业和通胀并发症,认为是微观市场的不完全性和结构变化引起滞胀。所谓结构性失业是指因经济结构的变化,劳动力的供给和需求在职业、技能、产业、地区分布等方面不协调所引起的失业。一种情况是
36、某些具有劳动力的工人,由于他们工作的产业进入萧条而失去工作机会,而他们不一定适应新工业部门的技术要求,因而一部分人找不到工作;另一种情况是由于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落后地区的剩余劳动力因地理位置的限制, 不能迅速流动到发展迅速的地区,因而也有一部分劳动者失业。结构性失业的存在必然引起失业与工作空位并存。由于强大的工会力量使工资易涨不易跌,所以尽管社会上存在着失业,但货币工资却不下降,而只要存在工作空位,货币工资就会迅速上升。这样失业与工作空位的并存就转化为失业与货币工资上涨并存。进而转化为失业与通胀的并发症。 新古典综合学派为解决结构性失业问题提出人力决策,它是针对劳动市场的不完全性,为解决失业
37、和职位空缺并存的矛盾,从而增加就业机会的政策。主要措施有: (1)进行劳动力的再培训,包括对失业者的培训和在职 人员的训练,使非熟练劳动者能够适应劳动需求的条件,使技术过时的劳动者能够掌握新技术。 (2)发展职业介绍所,提供劳动市场的信息,帮助企业和失业者及时了解准确情况,使企业比较容易找到合适的工人,使工人比较容易找到合适的企业。 (3)增加劳动力的流动性,帮助劳动者和企业进行地区迁移,解决劳动力在地区间流动的困难。 (3)新凯恩斯主义是指美国 80年代以来新发展起来的凯恩斯主义,它在凯恩斯传统下构建微观基础,用新的研究方法和新的理论复兴了凯恩斯主义。从古典学派到货币学派的失业理论,大多是沿
38、着劳动力市场以外的技术因 素和制度因素来探索影响和决定失业的因素。但现实中还存在着这样的现象,尽管失业者只要能就业而愿意接受比较低的工资,但雇主本身并不想通过降低工资去雇佣更多的工人,这说明劳动力市场存在着某种障碍使它不能充分发挥作用。新凯恩斯主义者对劳动力市场功能性障碍进行了探索,发展并完善起来一种全新的失业理论,在微观经济学的基础上解释了工资粘性和失业问题,代表了西方失业理论的最新发 长期劳动合同导致名义工资粘性。在一些有工会组织的大型企业中,工资通常是由工会与企业通过谈判订立的合同而固定下来的,一般一定三年不变,在合同有效期限 内,工资是不能随市场的供求行情而调整的。一些没有工会组织未签
39、订劳动合同的企业,因受有合同企业工资粘性的影响,工资也不会轻易变动。 隐含合同理论。隐含合同是指厂商与工人之间没有正式的工资合同,但互相有将工资相对稳定的协议或默契,被称为 “看不见的握手 ”。该理论认为,从长期看工人向厂商提供劳动服务,厂商支付工资,实际上是一个保障合同交易。这一保险合同可以保护工人免受随机的、可以观察到的经济波动的影响。由于决定工资的劳资双方对待风险的态度是不同的,工人是风险厌恶者,厂商是风险中性者,于是双方在确定工资时会达成一种默 契,实际工资保持相对稳定而不随经济波动而变化。将风险由工人工资转移给厂商利润,作为转移风险的代价工人接受低于市场出清的工资水平。隐含合同的存在
40、使工资具有粘性。由于隐含合同的建立或货币工资的调整要参考公众有效性信息,而完全准确地确定公众有效性信息需要耗费厂商和工人较高的成本,因而调整工资的合同只是根据几个比较廉价的、简单的经济参数确定,这就使工资不能随着需求变动迅速做出调整,工资出现粘性。隐含合同之所以导致失业是由于在非对称信息条件下,厂商和工人都只有部分的有限的信息,这就决定了均衡的合同会出现无效率的非充分 就业。此时一般会采取解雇工人的形式。暂时失业的工人为了建立起其一个 “可靠者 ”的声誉,以求将来能得到更优惠的工资合同,往往会拒绝其他厂商提供的高工资的职位,因此失业会继续存在。 效率工资理论。该理论认为,工人的工作效率受工资影
41、响,工资的减少最终导致的是成本的增加或产量减少。于是当供给波动时会改变劳动力的边际产量,最终影响的是就业而非实际工资,因而实际工资有粘性。另一方面,由于劳动生产率受厂商支付的工资的影响,为了保持较高的劳动生产率,厂商通常会把实际工资定的高一些,高工资使劳动市场不能出清,从而出现失业。高工 资之所以影响劳动生产率是因为高工资提高了因怠工偷懒而被解雇的机会成本,因而可以避免怠工偷懒行为;高工资提高了工人 “跳槽 ”的机会成本从而可减少工人经常转换工种的行为,有利于维持企业生产的连续性;高工资可以吸引能力较强、技术熟练的工人;高工资可使工人感到受到公正待遇,可以刺激工人的生产积极性。当所有厂商都采用
42、高工资来保持生产率时,平均工资就会上升,出现非自愿失业。 内部人一外部人理论。该理论把已经就业的工人称为内部人,而把一些没有工作的失业者称为外部人。该理论认为内部人和外部人拥有不同的就业机会,内部人的工作受 到劳动转换成本的保护,在工资决定上有着重要的讨价还价的能力,具有较强的就业优势和地位。劳动转换成本包括强制性解雇和诉讼成本,搜寻劳动市场、议定就业条件、考核和选择成本,培训成本等等。因此,尽管外部人愿意接受比内部人低的工资,而由于转换成本较大,减少工资所得不足以弥补成本,厂商不愿意雇佣低工资的外部人,而宁愿继续雇佣内部人。在一个技术不断进步、劳动专业化程度不断提高的社会里,外部人雇佣成本不
43、断提高,内部人就可以凭借自己的就业优势,实施相当程度的内部人控制,提出一个高于市场出清的工资要求,这时非自愿失业就会出现 。 新凯恩斯主义者针对工资粘性和失业问题也提出若干政策建议。 应更多地考虑长期失业者的利益,为他们多提供就业机会。由于外部人在劳动市场上长期处于不利地位,因而政府的就业政策应考虑降低劳动力的周转成本,以削减内部人确定工资的权利。同时提高外部人的潜在边际产品价值,以减少雇佣和解雇劳动力的成本,具体措施有:对外部人实行职业技能培训;促进雇主采纳与生产率相关的工资契约;改变失业福利体系,鼓励失业者寻找工作;降低新企业的进入壁垒。 干预劳动工资合同,使工资较有弹性,以提高就业率。
44、24 【正确答案】 钉住 汇率制的定义及特征。 按照汇率变动方式的不同,汇率制度可分为固定汇率制与浮动汇率制。固定汇率制是指政府用行政或法律手段确定、公布、维持本国货币与某种参考物之间固定比价的汇率制度。在纸币流通的条件下,不同货币之间的固定汇率往往是人为规定的,在经济形势发生较大变化时,这一汇率可以进行调整,因此这种固定汇率制度实际上是一种可调整的固定汇率制,也称为可调整的钉住汇率制。 (2)钉住汇率制的宏观经济效益 对于广大发展中国家来说,出自便于经济发展政策的制定、便于进出口贸易核算、便于吸引外资流入、便于外 汇管理政策操作等考虑,许多国家选择了对选定货币保持相对稳定汇率水平的钉住汇率制
45、度。也就是说,钉住汇率制由于其所具有的稳定性特征,有利于促进进出口贸易的发展,有利于吸引外资流入,有利于抑制通货膨胀的加剧,从而也有利于保持国民经济长期和稳定的增长。 (3)钉住汇率制在东南亚金融危机中表现出来的问题 但是,保持相对稳定并很少调整的汇率水平,也就意味着汇率制度的低弹性,这往往加大了发展中国家国内外经济的失衡现象,使得其在经济金融全球化浪潮的冲击下,表现得极为脆弱。这些问题在东亚金融危机中有深刻体现: 相对稳定的汇率水平,导致发展中国家不自觉地走上了依赖外资发展经济的道路。事实上,东南亚金融危机的表象就是来自国内部门的短期外债偿付需求加剧了外汇市场供求失衡,致使汇率的相对固定水平
46、无法维持。在危机爆发前,泰国外债总额达 900亿美元,印尼超过 1000亿美元,韩国约 1500亿美元。在累积巨额外债的同时,上述国家普遍存在短债长用现象,短期债务比例居高不下,如 1999年初韩国的短期债务约占债务总额的 60%,经过重新安排后,该比例下降到 40%。低成本的劳动力资源、高速的经济增长和对未来经济前景的乐观预期,以及外 汇流出入管理政策是吸引巨额外资涌入东南亚国家的主要原因,但地区内货币对美元汇率的基本稳定以及为维持高估汇率而出现的高利率和由此形成的国内外利差对外资流入也产生了事实上的鼓励作用。 维持相对固定的汇率水平增加了货币政策操作的难度。由于事实上锁定汇率水平,本国货币
47、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不可避免地更多考虑了国际收支环节,对国内经济的影响程度有所降低,甚至出现与本国国内经济状况的要求背道而驰的现象,尤其是利率作为本国货币政策工具的功能明显削弱。 与美元升值相伴的本币高估是贸易状况恶化的原因之一。 80年代美 元汇率的持续走软,使事实上钉住美元的东南亚各国出口大幅度增加,带动经济飞速发展。而过去两年间,美元先是对日元大幅度升值,继而又对马克汇率急剧上升,未相应调整钉住水平的东南亚国家货币对日元及马克汇率出现与美元升值幅度相若的趋硬趋势。本币随美元对其他货币升值,以及工资成本大幅度上升,使出口商品竞争力明显下降, 1996年,泰国出口增长率从 1995年的 22.5
48、%降到 3%,经常账户逆差达162亿美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 8.5%。贸易状况的恶化为投机资本冲击泰铢提供了机会。 从理论上讲,相对固定的汇率水平为游资 冲击提供了一个 “靶子 ”,存在被狙击的可能性,在保卫汇率的战斗中,中央银行与国际投机资本存在着严重的信息不对称。其表现为: 1)明暗对比在市场交易中,央行维持一个相对固定的公开目标,而国际投机力量则随时可以利用可能的机会发起攻击。显然,中央银行与投机力量在市场交易过程中处于不平等的地位。 2)资金实力对比。在全球外汇市场每天多达1.2万亿美元的交易额中,除极少部分属贸易往来和投资交易外,绝大部分为投机性买卖,国际金融自由化和金融创新工具的广
49、泛应用又进一步放大了投机性资本的总量; 90年代各国为达到控制目标而干预外汇 市场所需的外汇头寸已远远超过以往,而因资产安排原因,各国央行可用于干预外汇市场的头寸通常低于其外汇储备余额,有限的干预资金面对数目难测的投机资本之捉襟见肘不雅想象。 3)应变能力与速度对比。金融联络与通讯技术的发展使国际资本流动速度明显加快,相对来说,中央银行的市场干预往往比较迟缓,尤其是多国央行的协调干预更是环节繁多、动作缓慢,而在区内多个货币同时面临冲击的情况下,多边回购协议的成效也大打折扣。 (4)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启示 东南亚金融危机爆发,引起世界各国对改革现行国际汇率制度的极大关注。经济学 家们在对现存汇率制度深入分析评价的过程中,针对国际投机资本冲击对一国货币和汇率制度的严峻挑战,提出了各种应对方案。 钉住汇率制度在战后 20多年的运行中,曾对促进世界经济繁荣和保障国际贸易体系稳定性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但该制度的设计者未能对即将出现的信息技术革命给予足够预见。当信息技术革命来临时,导致了国际金融市场结构的巨大变化。在这个巨大变化了的国际金融市场上,私人资本国际移动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