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中国古代教育)模拟试卷1及答案与解析.doc

上传人:orderah291 文档编号:842286 上传时间:2019-02-21 格式:DOC 页数:28 大小:65.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考研类试卷]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中国古代教育)模拟试卷1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考研类试卷]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中国古代教育)模拟试卷1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考研类试卷]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中国古代教育)模拟试卷1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考研类试卷]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中国古代教育)模拟试卷1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考研类试卷]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中国古代教育)模拟试卷1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中国古代教育)模拟试卷 1 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关于学校萌芽的传说中,有一种学校的名称是“成均” ,这个场所是(A)实施乐教之地(B)实施生活教育之地(C)实施德育之地(D)实施礼仪教育之地2 礼记.内则中记载“子能食食,教以右手;能言,男唯女俞。男鞶革,女鞶丝”记录的是贵族家庭的教育。其所处的时代是(A)夏(B)商(C)西周(D)东周3 西周时期已经出现了小学、大学,西周时期的小学首先强调的是(A)德行(B)乐舞(C)射御(D)书记4 礼记.曲礼上中记录的“人生十年曰幼,学” 和 “十年出就外傅”。这是

2、贵族子弟入学的年龄,贵族子弟就读的是(A)小学(B)大学(C)成均(D)序5 大盂鼎记载“ 女妹辰又大服,余隹即朕小学,女勿克余乃辟一人” ,记录的是周康王之子入小学的事。这是我国的(A)夏(B)商(C)西周(D)东周6 学记中“ 九年知类通达,强立而不反,谓之大成” 反映的是西周时期的(A)小学(B)大学(C)乡学(D)塾7 西周时期的大学分为辟雍和泮宫。据说辟雍四周环水,中间高地建筑学宫,其堂式东西南北皆相对,组成四合式的大院。分东学、西学、南学、北学,其中西学为(A)学干戈羽龠之所(B)演戏礼仪之所(C)学乐之所(D)学书之所8 西周时期的学校有大学、小学之分。其中以礼乐射御为教学内容的

3、是(A)大学(B)小学(C)国学(D)乡学9 西周时期,教师还没有成为独立的社会职业,皆由政府职官来兼任,下列选项没有体现这一特点的是(A)学在官府(B)学在官守(C)官师合一(D)学在四夷10 礼记.文王世子:“凡三王教世子,必以礼乐。乐所以修内也,礼所以修外也。礼乐交错于中,发行于外,是故其成也怿,恭敬而温文。”认为“ 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安上治民,莫善于礼。”由此可见,周朝时期的教育的中心是(A)礼乐(B)书数(C)射御(D)礼书11 被称为周时史官教学童书的是(A)史籀篇(B) 礼记(C) 周礼(D)诗12 论语.微子说:乐官大师挚到齐国去,乐师干到楚国去,乐师缭到蔡国去,乐师缺到秦国

4、去,打鼓的方叔迁居到黄河之滨,摇小鼓的武移居到汉水地区,少师阳和击磐的襄移居到海边。这段话说明了(A)学在官府(B)学在官守(C)官师合一(D)学在四夷13 “子适卫,冉有仆。子曰:庶矣哉 。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 曰:教之。”这段话最主要反映的是(A)教育与经济的关系(B)教育与政治的关系(C)教育与人口的关系(D)教育与文化的关系14 下列关于“ 性相近,习相远 ”的说法,错误的是(A)性指的是先天素质,习指的是后天习染(B)这句话的意义在于人要发展,教育是决定性条件(C)打破了奴隶主贵族天赋比平民天赋高贵、优越的思想(D)这成为人人有可能受教育、人人都

5、应当受教育的理论依据15 下列选项中人性论与其他三者不同的是(A)性相近,习相远也(B)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C)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D)夫凡人之情,见利莫能勿就,见害莫能勿避16 “君子端正自己品行以待四方求教之士,愿意来的不拒绝,愿意走的不制止。正如良医之门病人多、良工之旁弯木多一样。”中君子是(A)孔子(B)孟子(C)荀子(D)墨子17 下列选项不是孔子的教学方法的是(A)学、思、行结合(B)启发诱导(C)因材施教(D)盈科而进18 百家争鸣时期,既培养出韩非、李斯两位著名法家学者和政治家,又极为注重儒家经籍的传授,对保存古代文献作出了贡献的是(A)子思之儒(B)孙氏之儒(C)孟氏

6、之儒(D)乐正氏之儒19 “水火有气而无生,草木有生而无知,禽兽有知而无义,人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也。力不若牛,走不若马,而牛马为用,何也?曰:人能群,彼不能群也”。持有这一主张的学者是(A)孔子(B)孟子(C)荀子(D)墨子20 认为人们常犯的错误是“蔽于一曲而暗于大理”,而解蔽的方法是“无欲、无恶、无始、无终、无近、无远、无博、无浅、无古、无今,兼陈万物而中悬衡焉”的思想家是(A)孔子(B)孟子(C)荀子(D)墨子21 主张“故明主之国无书简之文,以法为教;无先王之语,以吏为师” 的是(A)韩非子(B)商鞅(C)李斯(D)管仲22 “设为庠序学校以教之。庠者,养也;校者,教也

7、;序者,射也。夏日校,殷日序,周日庠,学则三代共之,皆所以明人伦也。人伦明在上,小民亲于下”。这段话的意思是我国古代的教育目的是“明人伦” ,持有这一主张的人物是(A)孔子(B)荀子(C)孟子(D)子思23 “行”是我国古代教育方法论中的重要范畴。孔子主张“听其言而观其行”。和“ 行”这方面,主张“ 合其志功而观焉 ”、“言必信、行必果”的是(A)墨子(B)韩非子(C)荀子(D)庄子24 下列关于稷下学宫表述错误的是(A)是一所集讲学、著述、育才活动为一体兼有咨议作用的高等学府(B)学术自由是稷下学宫的基本特点(C)显示了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独立性和创造精神(D)稷下学宫是战国时代鲁国的一所著名

8、学府25 下列选项正确地阐述了墨家的教育方法的是(A)主动、创造、量力、盈科而进(B)主动、创造、实践、反求诸己(C)主动、量力、循序渐进、反求诸己(D)主动、创造、实践、量力26 有几个学生在学习正业之外还请求学射,其师日“不可!夫知者必量其力所能至而从事焉。” 这体现了“ 量力 ”的教学方法。持这一主张的是(A)墨子(B)荀子(C)孟子(D)老子27 宋代理学家评价它是“初学人德之门也” 。这部著作是(A)大学(B) 学记(C) 中庸(D)乐记28 被朱熹称为“ 为学之序 ”,列为白鹿洞书院揭示 的“学、问、思、辨、行”出自(A)大学(B) 学记(C) 中庸(D)乐记29 下列关于学记的说

9、法错误的是(A)有人认为它是教育学的雏形(B)从教育理论阐发的集中与专门而言,先秦诸子的论著中当首推学记(C) 学记的作者是颜氏(D)学记全文 1200 多字,主要包括关于教育作用与教育目的,教育制度与学校管理,教育教学的原则与方法等几部分。30 教学要“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 体现的教学原则是(A)及时施教原则(B)长善救失原则(C)启发诱导原则(D)及时施教原则31 提出“德成而上,艺成而下” 这一后代的艺术标准的是(A)大学(B) 中庸(C) 学记(D)乐记32 “毋以日月为功,实试贤能为上,量材而授官,录德而定位” 体现了董仲舒的三大文教政策中的(A)推明孔氏,抑黜百家(B)兴

10、太学以养士(C)重视选举,任贤使能(D)兴郡国学33 博士:从一种朝廷备顾问之官转化为一种以教授为主要职能的学官的历史时期是(A)汉兴太学之后(B)兴鸿都门学后(C)兴郡国学后(D)兴宫邸学后34 下列选项不属于董仲舒的教学方法的是(A)强勉努力(B)专心致志(C)精思要旨(D)必仁且智35 针对当时的谶纬神学和浮妄虚伪的世书俗说,论其是非、辨其真伪的书籍是(A)论衡(B) 春秋繁露(C) 养性(D)讥俗36 下列说法不是王充关于教育对人的作用的观点的是(A)强调胎教(B)教育决定人性的发展方向(C)教育是人类实现自身价值的必然途径(D)性相近、习相远37 认识到教育在发挥社会作用时具有隐效性

11、的人物是(A)孔子(B)荀子(C)董仲舒(D)王充38 王充将当时知识分子分成五个级别,即文吏、儒生、通人、文人、鸿儒。这五个级别的知识分子中,是王充的思想体系中的培养目标的是(A)文吏、儒生(B)儒生、鸿儒(C)通人、文人(D)文人、鸿儒39 两晋创办的一所旨在培养贵族子弟的教育机构是(A)太学(B)国子学(C)鸿都门学(D)四门学40 “斯是晋世殊其士庶,异其贵贱耳” 。这段话反映的是(A)太学和鸿都门学(B)太学和四门学(C)鸿都门学和国子学(D)太学和国子学41 从“利”的角度,从知识也是一种谋生的手段等方面论述了知识教育的重要作用的人物是(A)颜之推(B)韩愈(C)傅玄(D)王充42

12、 唐朝中央官学的主干有国子监领导下的六学一馆,其中一馆是 750 年设立的广文馆,那么六学是(A)国子学、太学、四门学、律学、书学、算学(B)国子学、太学、四门学、律学、书学、医学(C)国子学、太学、四门学、律学、算学、医学(D)国子学、太学、四门学、律学、算学、医学、二、辨析题首先判断正误,然后说明理由。43 稷下学宫是官学组织。44 论语.子路载:“ 子适卫,冉有仆。子曰: 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 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 教之” ,这段话说明教育与社会的关系是教育后行。45 唐代建立了中央和地方分级管理的教育行政体制。46 书院是学术研究之所。必答题47 论述我国

13、古代的人才选拔制度。48 论述宋初的三次兴学运动。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中国古代教育)模拟试卷 1 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周礼.春官宗伯:“大司乐掌成均之法,以治建国之学政,而合过之子弟焉。”关于成均,郑玄解释说:“均,调也。乐师主调其音。”乐师主管音乐事务,日常演奏歌唱之地,亦为实施乐教之地,这个场所被称之为成均。由此可见,成均是实施乐教之地。因此,答案为 A。【知识模块】 中国古代教育2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礼记.内则记载的是西周时期的贵族的家庭教育,奴隶主阶级认为要把贵族子弟培养成为具

14、有贵族政治思想道德的统治者,需要先经过家庭教育,然后才能进行学校教育。【知识模块】 中国古代教育3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对西周教育制度中的小学的了解和掌握的情况。西周时期的小学首先强调的是德行教育。周礼.地官司徒:“师氏掌以缴诏王,以三德教国子,一曰至德以为道本,二曰敏德以为行本,三曰孝德以知逆恶。”“教三行:一曰,孝行以亲父母;二曰,友行以尊贤良;三曰,顺行以事师长”“保氏掌谏王恶,而养国子以道。乃教之六艺乃教之六仪”礼记.内则关于小学教育的内容的记录是“十年出就外傅,居宿于外,学书记朝夕学幼仪,请肄简谅。十有三年,学乐诵诗舞勺”,由此可以看出小学教育的内容就是德、行、

15、艺、仪几方面。所以,小学教育首先强调的是德行教育。【知识模块】 中国古代教育4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礼记.曲礼上中记录的是贵族子弟入小学的年龄。西周时贵族子弟入小学的年龄,各种古籍的记载不一。但 10 岁或 13 岁是公卿之太子、大夫元士之嫡子入国之小学的年龄。【知识模块】 中国古代教育5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大盂鼎记载“女妹辰又大服,余隹即朕小学,女勿剋余乃辟一人”记录的是周康王之子周昭王幼年入小学的事。出自周康王时的大盂鼎。【知识模块】 中国古代教育6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学记中的“九年知类通达,强立而不反,谓之大成”说的是西周时期的“大学学程”,由此可见大学

16、学程为 9 年。因此,答案为 B。【知识模块】 中国古代教育7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东学又称东序,为学干戈羽龠之所,由乐师主持;西学又称瞽宗,为演习礼仪之所,由礼官主持;南学又称成均,为学乐之所,由大司乐主持;北学又称上庠,为学书之所,由诏书者主持。因此,答案为 B。【知识模块】 中国古代教育8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西周时期以礼乐射御为教学内容的是大学。小学的主要教育内容为书数等。设在王都的小学、大学总称为国学,设在王都郊外六乡行政区中的地方学校,总称为乡学。【知识模块】 中国古代教育9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西周时期,教师还没有成为独立的社会职业,皆由政府职官来兼

17、任,这体现了学在官府。学在官府又称学在官守,或官师合一。【知识模块】 中国古代教育10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西周的教育是礼乐配合的,凡是需要行礼的地方,都有乐。礼乐贯穿整个社会生活的各种活动,体现宗法的等级制度,对年轻一代思想政治、道德品行的培养有重大的作用。礼乐教育是西周六艺教育的中心。因此,答案为 A。【知识模块】 中国古代教育11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汉书.艺文志载:“史籀十五篇”,注云:“周宣王时太史籀作大篆十五篇”,又注:“史籀篇者,周时史官教学童书也”。这是我国历史上记载最早的儿童识字课本,今已失传。文字教学要认读,也要书写,都要由易到难。【知识模块】 中国古代

18、教育12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春秋时期是我国奴隶制崩溃而向封建制转变的社会大变革阶段。由于世袭制度造成贵族不重视教育、王权衰落导致学校荒废以及战争动乱打破旧的文化垄断等原因,导致“天子失官,学在四夷”,即“文化下移”。【知识模块】 中国古代教育13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论语.子路中的这段话中三者的先后顺序,表明相互间的关系,庶与富是实施教育的先决条件,只有在庶与富的基础上开展教育,才会取得社会成效。孔子是中国历史上最先论述教育与经济发展关系的教育家,认为先要抓好经济建设以建立物质基础,随之而来就应当抓教育建设,国家才会走上富强康乐之路。因此,答案为 A。【知识模块】 中国古

19、代教育14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孔子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提出了“性相近、习相远”。这个理论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其中“性”,指先天素质;“习”指后天习染。这句话打破了奴隶主贵族天赋比平民高贵、优越的思想;这句话反映了教育能在社会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从这个理论看,人要发展,教育条件是很重要的。这是人类认识史上的一个重大的突破,成为人人有可能受教育,人人都应当受教育的理论依据。因此,答案为 B。【知识模块】 中国古代教育15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性相近,习相远也”,“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都是性善论或承认环境对人的发展的作用。但“夫凡人之情,见利莫能勿

20、就,见害莫能勿避”是性恶论的代表。【知识模块】 中国古代教育16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孔子施行“有教无类”的方针,广泛地吸收学生。他的学生来自各个诸侯国,分布地区较广,弟子的成分复杂,出身于不同的阶级和阶层,是有教无类的活标本。当时有人不理解,如南郭惠子问子贡“孔夫子的门下,怎么那么混杂?”子贡回答“君子端正自己品行以待四方求教之士,愿意来的不拒绝,愿意走的不制止。正如良医之门病人多、良工之旁弯木多一样。”因此,答案为 A。【知识模块】 中国古代教育17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孔子积自身学习、教学经验总结了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主要有:第一,学、思、行结合;第二,启发诱导;第三

21、,因材施教;第四,好学、实事求是的态度。盈科而进是孟子的教学思想。因此,答案为 D。【知识模块】 中国古代教育18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孔丘是儒家私学创始人。孔丘死后,儒家内部分为八派,“有子张之儒,有子思之儒,有颜氏之儒,有孟氏之儒,有漆雕氏之儒,有仲良氏之儒,有孙氏之儒,有乐正氏之儒。荀况曾长期执教于齐国稷下学宫,还到过赵国,晚年又长期居留楚国著书。荀况私学传授有两个特点:一是作为儒家大师,却培养出韩非和李斯两位著名的法家学者和政治家,促成了统一大业的实现;二是极为注重儒家经籍的传授,对保存古代文献作出了贡献。因此,答案为 B。【知识模块】 中国古代教育19 【正确答案】 C【试

22、题解析】 “群”是荀子提出的一个范畴,兼有多方面意义。因此,答案为 C。【知识模块】 中国古代教育20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命题中的引文出自荀子.解蔽。荀子认为,人们常因客观事物存在着远近、始终、博浅等差异与矛盾;受自身的知识、经验的局限,就产生了蔽塞。解蔽的办法是“无欲、无恶、无始、无终、无近、无远、无博、无浅、无古、无今,兼陈万物而中悬衡焉”。即不偏执于某一事物和事物的某一方面,对事物做全面、广泛的比较、分析、综合,择其所是而弃其所非,以求如实地把握事物及其关系。【知识模块】 中国古代教育21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以法为教”、“以吏为师”是法家代表人物韩非子的主张,其

23、首倡者是商鞅。韩非子在韩非子.五蠹中指出“故明主之国无书简之文,以法为教;无先王之语,以吏为师”。这是法家教育思想和教育实践的一个基本概括。【知识模块】 中国古代教育22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孟轲第一次明确地概括出中国古代学校教育的目的是“明人伦”,具体阐述就是命题中的引文。“人伦”即人道。“人伦”就是五对关系,“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知识模块】 中国古代教育23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这是墨子的观点。在墨子看来,“志”是动机,“功”是效果,主张以动机和效果的统一去评价别人的行为。【知识模块】 中国古代教育24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稷

24、下学宫是战国时代齐国的一所著名学府,它既是战国百家争鸣的中心与缩影,也是当时教育上的重要创造。稷下学宫对中国古代学术、文化和教育的发展,产生过重大的历史影响。所谓“稷下”,乃是齐国都城临淄(今山东省淄博市)的稷门 (城西南门 )附近地区。齐国君主在此设立学宫,稷下学宫因此而得名。稷下学宫,历史悠久,距今约 2350 年。【知识模块】 中国古代教育25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墨家的教育方法是主动、创造、实践、量力。盈科而进是孟子的教育方法;循序渐进在孟子、学记中都有体现,但表述不同;反求诸己是孔子的教育方法。【知识模块】 中国古代教育26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墨子是中国教育史上

25、首先明确提出“量力”这一教学方法的,他十分注意在施教时考虑学生的力之所能及。墨子的量力要求具有两方面含义:第一,就学生的精力而言,人不能同时进行几方面的学习。第二,就学生的知识水平而言,应当量其力而教。他要求对学生“深其深,浅其浅,益其益,尊其尊”。量力方法的提出,表现出墨翟对教学规律的把握。因此,答案为 A。【知识模块】 中国古代教育27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宋代理学家对大学有一个基本估价,认为它是“初学人德之门也”。朱熹认为,只有它揭示了“古人为学次第”,故“学者必由是而学焉,则庶乎其不差矣。”大学以其对为学过程表述的严密逻辑性和程序的一定合理性,对后人的为学、为人产生了莫大的影

26、响。因此,答案为 A。【知识模块】 中国古代教育28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中庸中的“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的阐述,把学习过程概括为“学、问、思、辨、行”五个先后相续的步骤,并为后世学者引为求知的一般方法与途径,朱熹曾称之为“为学之序”,列为白鹿洞书院揭示的重要规定。因此,答案为 C。【知识模块】 中国古代教育29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学记是中国古代最早的一本专门论述教育、教学问题的论著。在毛礼锐编著的中国教育史简编中认为它是教育学的雏形。学记的作者一般被认为是思孟学派,甚至可以具体说是孟轲学生乐正克。因此,C 项中认为学记的作者是颜氏的说法是错误的,因此,

27、答案为 C。【知识模块】 中国古代教育30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体现了启发诱导的教学原则。【知识模块】 中国古代教育31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乐记的作者认为乐的作用是多方面的。在论述乐的作用的过程中,乐记实际上把艺术置于工具和手段的地位。既然乐的目的是为了教育人,即归根结底是服务于社会伦理和政治的,乐的思想内容就是第一位的,而艺术形式是第二位的。于是,乐记提出了一个著名的艺术评价和艺术创造的标准“德成而上,艺成而下”。这一标准不仅成为后代的艺术标准,还泛化为人们其他实践活动的一般标准,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因此,答案为 D。【知识模块】 中国古代

28、教育32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董仲舒前后三次回答汉武帝的策问,其中三条建议后来成为政府施行的三大文教政策,即第一,推明孔氏,抑黜百家;第二,兴太学以养士;第三,重视选举,任贤使能。题中引文内容强调了重视贤能、量材授官,录德定位,其思想符合任贤使能的思想。因此,答案为 C。【知识模块】 中国古代教育33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汉武帝采取了董仲舒的三项建议后,先后采取了“专立五经博士、开设太学、察举制完全建立”的举措。“为博士官设置弟子五十人”,从此,博士从一种朝廷备顾问之官转化为一种以教授为主要职能的学官。太学正式设立,博士弟子即是太学生。太学的设立,是中国教育史上的一件大事,

29、以后各代王朝都依例设立。因此,答案为 A。【知识模块】 中国古代教育34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董仲舒在教学方法上没有系统的论述。他强调学习者应该尽主观努力,才能学有成就。在教学方法上,董仲舒主张的教学方法主要有强勉努力、专心致志、精思要旨。“必仁且智”是董仲舒在道德修养方面的原则与方法的主张。因此,答案为 D。【知识模块】 中国古代教育35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论衡、养性、讥俗都是王充的著作,论衡一书是一部针对当时盛行的谶纬神学和浮妄虚伪的世书俗说,论其是非、辨其真伪的书籍。论衡的书名也正是表明了这个意思。春秋繁露是董仲舒的著作。因此,答案为 A。【知识模块】 中国古代教育

30、36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王充肯定了教育的作用。他强调胎教;认为教育决定人性的发展方向;教育是人类实现自身价值的必然途径。因此,答案为 D。【知识模块】 中国古代教育37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王充认识到教育在发挥社会作用时所表现出的隐效性。他认为,有些事本身好像不产生任何效益,但它是那些直接产生效益的事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事或无益而益者须之,无效而效待之。”教育便是这样一种事业。“夫道,无成效于人;成效者须道而成”、“儒生,耕战所须待也”。因此,答案为 D。【知识模块】 中国古代教育38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王充的培养目标是知识分子中五个级别中的后两种,即文

31、人、鸿儒。王充是把培养杰出的政治人才和学术人才作为教育的最高目标。【知识模块】 中国古代教育39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西晋除继续兴办传统的太学外,还创办了一所旨在培养贵族子弟的国子学。这是我国古代在太学之外,另外设立一所传授同样内容的中央官学的开始,也是西晋教育制度的一个主要特点。国子学设立初期,隶属太学,国子学的国子祭酒是由太学博士祭酒兼任。这是国子学发展初期的必然现象。因此,答案为 B。【知识模块】 中国古代教育40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国子学在西晋创立,这与西晋政权的性质有密切联系。西晋是一个以士族为政治基础的政权。它的一切政策旨在维护门阀士族的利益和尊贵。国子学的设

32、立,正是为了满足士族阶级享有教育特权、严格士族之别的愿望。所以,南齐曹思文指出了这一点“太学之与国学,斯是晋世殊其士庶,异其贵贱耳”。所以,答案为 D。【知识模块】 中国古代教育41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颜之推针对当时的社会现实,要求整个士族阶层应该注重教育。为此,他的理由如下:第一,他继承了前辈从人性论的角度出发来论述教育作用的传统。认为人性分为三品,性的品级与教育有直接关系,他说“上智不教而成,下愚虽教无益,中庸之人,不教不知也。”第二,他从接受教育与否同个人前途的利害关系出发,强调了士大夫受特殊知识教育的必要性。强调“若能常保数百卷书,千载终不为小人也”。第三,他从利的角度出发

33、,从知识也是一种谋生的手段等方面论述了知识教育的重要性。颜之推从利的角度来强调教育的重要性,有别于儒家的“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知识模块】 中国古代教育42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唐朝中央官学的主干是国子监领导下的六学一馆,其中六学是国子学、太学、四门学、律学、书学、算学;一馆是 750 年设立的广文馆。唐朝对六学一馆中教师和学生的人数、招收学生的标准以及教学内容,都做了具体规定。【知识模块】 中国古代教育二、辨析题首先判断正误,然后说明理由。43 【正确答案】 错误。稷下学宫是战国时期齐国的著名学府。由于它设立于齐国的都城临淄的稷门附近,故称稷下学官。稷下学官创建于齐桓公当政时

34、期,历时150 年左右,直到齐被秦所灭时才停办。稷下学宫由齐国提供教学活动经费,因此,具有官学的性质,被称之为官家举办。但它基本上是私学,由私家主持。凡是到齐国来游学的私学大师和聚集在大师周围的弟子,齐王都给他们提供活动经费,听任其在稷下学宫自由讲学。如果私学先生另有抱负,齐王挽留无效,则听其自由,不加限制。稷下学宫的讲学具有学术自由的特点。因此,稷下学宫是官学举办、私家主持的学校,基本上属于私学。因此,此命题错误。【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私学讲学的兴起与传统教育思想的奠基”中齐国的稷下学宫的知识点的考查。此题的关键是学生要掌握稷下学宫的性质。即官家举办、私家主持的学校,基本属于私学。【知

35、识模块】 中国古代教育44 【正确答案】 正确。影响教育发展的社会因素有政治、经济、文化、人口。此段论述中包含了人口、经济与教育的关系。从孔子的论述看,人口、经济是国家发展的基础,在人口、经济发展良好的基础上,才发展教育。教育与社会的关系有三种,即先行、并行、后行。“庶、富、教” 的论述反映了孔子关于教育与人口、经济发展关系的思想。在发展生产以满足人民基本物质生活的基础上,一定要抓好教育,这是国家安定的前提。因此,在三者关系中,教育在人口、经济发展之后。是教育后行。因此,命题正确。【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考生对孔子“庶富教”思想的理解和掌握情况。庶富教的思想反映了孔子对人口、经济和教育关系的

36、认识。孔子认为,在发展生产以满足人民基本物质生活的基础上,一定要抓好教育,这是国家安定的前提。因此,在三者关系中,教育在人口、经济发展之后。是教育后行。【知识模块】 中国古代教育45 【正确答案】 正确。建立了中央和地方分级管理的教育行政体制是唐代学校教育的发展特点之一。中央设立专门管理教育的政府机构国子监。唐代的教育管理模式是分级管理,中央官学由国子监祭酒负责,地方官学由专职官员长史负责管理;统一管理和对口管理并举,以统一管理为主。中央设国子监,负责统一管理教育事业,另一方面又将一些专科性质的学校,如医学、天文学等划归到各个对口的部门中去,由各专职部门对其所办的学校进行对口管理。因此,命题正

37、确。【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考生对唐代学校教育的特点的掌握情况。唐代的学校教育发展特点为:(1)建立了中央和地方分级管理的教育行政体制。(2)完善学校管理制度。(3)增添教学内容,扩大知识范围。(4)学校类型和设置形式多样化。(5)教育等级性加强。本题着重考查的是第一个特点。【知识模块】 中国古代教育46 【正确答案】 错误。书院既是一个教育机构,又是学术研究基地。同时,许多书院还有一定规模的图书馆和有影响的印刷出版机构。早期的书院均不以参加科举考试为目的,而以研究、传播学问和道德践行为宗旨。书院的创建者、主持人大多是一方鸿学。他们在担任主讲时,一般都是讲自己的学术心得,不少研究成果也是在讲

38、学的过程中完成并取得社会承认的。清代以前的书院活动主要是讲学、供祀、藏书三方面,到了清代以后,书院对藏书和刊印书籍尤为重视。有的书院还把师生的读书心得,记在日记册上,然后汇编刊印成书。教学、研究和出版三者的结合,对推动书院教学水平的提高和学术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因此,命题说书院是学术研究之所,窄化了书院的职能,是错误的。【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学生对书院的特点的掌握情况。(1)书院是教学与研究相结合的机构。既是一个教育机构,又是学术研究基地。(2)盛行“讲会 ”制度、提倡百家争鸣。(3)教学上实行门户开放。(4)学习以个人钻研为主。(5)师生关系融洽。【知识模块】 中国古代教育必答题47

39、 【正确答案】 (1)汉代:察举制度。汉初官员的选拔补充,主要采取朝廷直接征聘地方社会名流或由地方官把优秀人才推荐给朝廷的方法,称作“征辟异才” 或“贡举贤良方正” 。汉武帝独尊儒术后,令各郡国在所属吏民中察举孝廉、秀才,明确提出以儒家的经术和才德观为标准选拔官吏,不断完善汉初的察举办法,使其成为制度。(2)魏晋南北朝时期,战争频繁,地方组织遭到破坏,致使“乡举里选” 为主的察举制度,难以实行。曹丕即位以后,行“几品官人法”( 即九品中正制)。具体办法是:在郡置大小中正官,由中正官负责查访同籍的士人,了解其家世源流,整理其德才材料,并据此作出总的评价。共分为九品: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

40、中下,下上,下中,下下。然后逐级上报,朝廷选择前三个品级者授以官职。这种制度施行之初,对士人的品第还比较全面、慎重,但后来,中正官完全被世族把持,品评的结果往往是“ 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 ”。(3)隋初为了集中选士大权,以分科举人取代了魏晋以来的九品官人的制度。隋炀帝大业三年定十科举人,这便是我国历史上科举制度创立的开始。唐承隋制,全面推行科举取士,正式完成了从“九品中正制” 到科举制的过渡。这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一次重大改革。从此,科举制度成了知识分子入仕的基本途径。(4)明代“八股取士制”的确立。明开科取士后,科举制度经过多次改革,更为完善。明代的科举制日益形式化,最典型的就是八股文的出

41、现。股是对偶的意思。明代规定考试的答卷必须用八股文体。每篇文章由八个部分构成。第一是破题。第二是承题。第三是起讲。第四是人手。第五是起股。第六是中股。第七是后股。第八是束股。从第五到第八段是全文的正式议论,而中股是议论的中心。在这四段中,都各有两股排比对偶的文字,合共八股。所以称八股文。清朝的科举制度大体因袭明制,只是考试办法比前代更为繁杂。正式科举考试仍为乡试、会试、殿试,但在正式的科举考试前有童试,这是参加科举考试的前提。尽管唐、宋、明清科举制的程序、科目、考试方法均有所不同,但是作为选士制度,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使一般出身低微的知识分子有进入仕途的机会,打破旧的严格的封建等级界限,选拔某

42、些有才干的人。与察举制和九品中正制相比较,有其历史进步性。科举制对朝鲜、日本、越南都有过较大的影响。18 世纪末到 19 世纪,在欧洲各国逐步推行的文官考核制度也是吸取了中国科举考试的合理因素。【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考生对我国选士制度的历史的理解和掌握情况。从纵向看,我国的科举制度的形成是在总结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的经验与教训的基础上而创造出来的,其开创了比较详明、严密的考试取士制度。【知识模块】 中国古代教育48 【正确答案】 宋初通过科举考试选拔人才,但却相对忽视学校的建设,没有建立起系统的官学制度。到宋仁宗时,有识之士呼吁重视学校教育,认为只重科举不重学校,是只顾收获不问耕耘。自此以后

43、,北宋先后发起三次兴学运动。(1)庆历兴学。这次兴学的主要内容是:普遍设立地方官学,士必须达到一定的在学天数,方可参加科举。改革科举考试,罢帖经与墨义。建立太学,推行教育家胡瑷的“ 分斋教学”制度。(2)熙宁兴学。宋神宗熙宁间发起,是王安石变法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措施有:改革太学,创立 “三舍法 ”。即将太学分为外舍、内舍和上舍三个程度不同,依次递升的等级。太学生相应分三部分,初入学者获得第一、二等者,在参酌平时行艺,升入内舍,肄业为内舍生。内设生成绩优秀者升入上舍。上舍生成绩优秀者直接授官。恢复和发展州县地方学校。恢复与创立武学、律学等专科学校。改革教育内容,新编三经新义作为统一教材 (三经

44、为礼、诗、书)。(3)崇宁兴学。发生在崇宁年间,由蔡京主持发动。其内容为:全国普遍设立地方官学。建立县学、州学、太学三级相联系的学制系统。新建辟雍,作为太学的外舍,扩充太学。恢复和创立医学、算学、书学、画学等专门学校。罢科举,改由学校取士。宋初三次兴学运动都不同程度地推动了宋代学校教育的发展。【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考生对宋初三次兴学运动的理解和掌握的情况。三次兴学运动,虽然前两次均未能取得预期的效果,但都不同程度地将宋朝教育事业向前推进了一大步。第三次兴学,对宋朝教育事业发展所起的促进作用,更是超过了前两次。因此,这三次兴学运动是宋朝“兴文教”政策最直接,也最重要的体现。【知识模块】 中国古代教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 ASTM D2950-2009 Standard Test Method for Density of Bituminous Concrete in Place by Nuclear Methods《采用核子法现场测定沥青混凝土密度的标准方法》.pdf ASTM D2950-2009 Standard Test Method for Density of Bituminous Concrete in Place by Nuclear Methods《采用核子法现场测定沥青混凝土密度的标准方法》.pdf
  • ASTM D2959-1995(2003) Standard Test Method for Ethylene Oxide Content of Polyethoxylated Nonionic Surfactants《聚乙氧基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中环氧乙烷含量的标准试验方法》.pdf ASTM D2959-1995(2003) Standard Test Method for Ethylene Oxide Content of Polyethoxylated Nonionic Surfactants《聚乙氧基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中环氧乙烷含量的标准试验方法》.pdf
  • ASTM D2959-1995(2009) Standard Test Method for Ethylene Oxide Content of Polyethoxylated Nonionic Surfactants《聚羟乙基化表面活性剂中乙烯化氧含量的标准试验方法》.pdf ASTM D2959-1995(2009) Standard Test Method for Ethylene Oxide Content of Polyethoxylated Nonionic Surfactants《聚羟乙基化表面活性剂中乙烯化氧含量的标准试验方法》.pdf
  • ASTM D2959-1995(2017) Standard Test Method for Ethylene Oxide Content of Polyethoxylated Nonionic Surfactants《聚氧乙烯类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中环氧乙烷含量的标准试验方法》.pdf ASTM D2959-1995(2017) Standard Test Method for Ethylene Oxide Content of Polyethoxylated Nonionic Surfactants《聚氧乙烯类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中环氧乙烷含量的标准试验方法》.pdf
  • ASTM D2961 D2961M-2017 Standard Test Method for Single-Stage Total Moisture Less than 15 % in Coal Reduced to 2 36-mm (No 8 Sieve) Topsize 《(8号)2 36毫米顶筛煤中单级总湿度低于15%的标准试验方法》.pdf ASTM D2961 D2961M-2017 Standard Test Method for Single-Stage Total Moisture Less than 15 % in Coal Reduced to 2 36-mm (No 8 Sieve) Topsize 《(8号)2 36毫米顶筛煤中单级总湿度低于15%的标准试验方法》.pdf
  • ASTM D2961-2002(2007) Standard Test Method for Single-Stage Total Moisture Less than 15% in Coal Reduced to 2 36-mm (No 8 Sieve) Topsize《(8号)2 36毫米顶筛煤中单级总湿度低于15%的标准试验方法》.pdf ASTM D2961-2002(2007) Standard Test Method for Single-Stage Total Moisture Less than 15% in Coal Reduced to 2 36-mm (No 8 Sieve) Topsize《(8号)2 36毫米顶筛煤中单级总湿度低于15%的标准试验方法》.pdf
  • ASTM D2961-2011 Standard Test Method for Single-Stage Total Moisture Less than 15% in Coal Reduced to 2 36-mm (No 8 Sieve) Topsize《(8号)2 36 mm顶筛煤中单级总湿度低于15%的标准试验方法》.pdf ASTM D2961-2011 Standard Test Method for Single-Stage Total Moisture Less than 15% in Coal Reduced to 2 36-mm (No 8 Sieve) Topsize《(8号)2 36 mm顶筛煤中单级总湿度低于15%的标准试验方法》.pdf
  • ASTM D2962-1997(2007) Standard Test Method for Calculating Volume-Temperature Correction For Coal-Tar Pitches《计算煤焦油沥青体积-温度修正值的标准试验方法》.pdf ASTM D2962-1997(2007) Standard Test Method for Calculating Volume-Temperature Correction For Coal-Tar Pitches《计算煤焦油沥青体积-温度修正值的标准试验方法》.pdf
  • ASTM D2962-2010 Standard Practice for Calculating Volume-Temperature Correction For Coal-Tar Pitches《煤焦油硬沥青体积-温度修正值的计算方法》.pdf ASTM D2962-2010 Standard Practice for Calculating Volume-Temperature Correction For Coal-Tar Pitches《煤焦油硬沥青体积-温度修正值的计算方法》.pdf
  •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大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