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中国现代教育)模拟试卷3及答案与解析.doc

上传人:figureissue185 文档编号:842334 上传时间:2019-02-21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4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考研类试卷]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中国现代教育)模拟试卷3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考研类试卷]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中国现代教育)模拟试卷3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考研类试卷]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中国现代教育)模拟试卷3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考研类试卷]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中国现代教育)模拟试卷3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考研类试卷]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中国现代教育)模拟试卷3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中国现代教育)模拟试卷 3 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孙中山提出“ 以党治国”,一切以党纲为依据,体现在教育上是 ( )(A)三民主义教育(B)党化教育(C)政治教育(D)党国教育2 倡导民族、民权、民生,以促进世界大同的教育主张为( )(A)三民主义教育(B)党化教育(C)政治教育(D)党国教育3 1937 年 8 月,国民政府提出的使中国教育事业在战争中得以保存的教育方针是( )(A)三民主义(B)民族、科学、大众(C)战争须作平时看(D)保存教育4 抗战时期,各大学迁往云南昆明,成立国立西南联合大学,不包

2、括( )(A)北京大学(B)清华大学(C)私立南开大学(D)复旦大学5 抗战时期,各大学迁往西安,组成西北联合大学,其中有( )(A)北京大学(B)清华大学(C)私立南开大学(D)北平师范大学6 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废除中央政府教育部,各省教育厅试行( )(A)大学院和大学区制(B)教育督查委员会和大学区制(C)大学院和教育督查委员会制(D)全国督查委员会和大学院制7 根据时局需要,对 1922 年新学制加以局部变通而制定的学制是( )(A)壬寅学制(B)癸卯学制(C)壬子癸丑学制(D)戊辰学制8 关于国民政府对各级教育措施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初等教育实行普及国民教育(B)抗战时期,

3、中等教育增长最快(C)高等教育抗战胜利后学校和学生数量达到最高(D)抗战时对教育缺乏控制9 不属于国民政府对学校教育管理控制的措施是( )(A)建立训育制(B)进行童子军训(C)教科书审查制度(D)所有学生进行军事训练10 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民主根据地实行非制度化教育不包括( )(A)干部教育(B)群众教育(C)儿童教育(D)学校教育11 中国最早的马克思教育理论家和青年教育家是( )(A)陶行知(B)鲁迅(C)杨贤江(D)陈鹤琴12 我国第一部运用马克思主义论述教育原理的专著是( )(A)新教育大纲(B) 教育史 ABC(C) 教育原理(D)教育史13 我国第一部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分析教育历史

4、的著作是( )(A)新教育大纲(B) 教育史 ABC(C) 教育原理(D)教育史14 杨贤江在新教育大纲中,批判了教育的各种学说不包括( )(A)教育神圣说(B)教育清高说(C)教育独立说(D)教育活动说15 杨贤江在对待教育的功能时,反对的学说不包括( )(A)教育万能论(B)教育救国论(C)先教育后革命论(D)教育“斗争武器 ”说16 关于教育本质问题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文化教育受制于经济基础”(B) “文化教育受制于政治”(C) “须知政治不好,提倡教育是空谈”(D)“教育是独立特行的存在”17 杨贤江在对待青年教育问题上,倡导( )(A)无条件关心(B)全人生指导(C)职业

5、指导(D)生活指导18 在苏维埃文化教育总方针中,文化教育建设的中心任务不包括( )(A)实行全部义务教育(B)发展广泛社会教育(C)扫除文盲(D)培养大批受教育的人19 关于苏维埃文化教育总方针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强调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B)倡导教育的普及和受教育权(C)适合中国国情(D)带有理想色彩20 抗战时期中共文化教育实行的方针是( )(A)干部教育第一,国民教育第二(B)国民教育第一,干部教育第二(C)干部教育第一,普通教育第二(D)国民教育第一,高等教育第二21 关于抗战时期中共教育方针政策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文化工作中的统一战线”(B) “实行生产劳动”

6、(C) “民办公助”(D)“民族、科学、大众”22 新民主主义文化方针是“民族、科学、大众的文化” ,表述不正确的是( )(A)民族是指反帝、主张中华民族独立尊严(B)科学是指反封建反迷信(C)大众是指教育为劳苦大众服务(D)是单纯的无产阶级的社会主义文化23 在青年教育问题上,表现不是特别突出的教育家是( )(A)黄炎培(B)鲁迅(C)杨贤江(D)李大钊24 苏区根据地教育的类型不包括( )(A)干部教育(B)成人教育(C)普通教育(D)高等教育25 新民主主义教育中最富创造性、最成功的实践教育是( )(A)干部教育(B)成人教育(C)普通教育(D)高等教育26 以培养抗战军政干部著称的干部

7、学校是( )(A)“抗大”(B)苏维埃大学(C)马克思共产主义大学(D)陕北公学二、辨析题首先判断正误,然后说明理由。27 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与杜威的实用主义思想如出一辙。三、简答题28 简述“抗大 ”的特点及历史意义。29 简述晏阳初的四大教育、三大方式。必答题30 分析论述中国共产党农村革命根据地积累的基本教育经验。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中国现代教育)模拟试卷 3 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国民在教育上采取党化教育,一切以党纲为主。【知识模块】 中国现代教育2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孙中山提

8、出的“三民主义”在教育上的体现。【知识模块】 中国现代教育3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这一方针保存了中国的教育免遭战争破坏。【知识模块】 中国现代教育4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复旦大学并未南迁。【知识模块】 中国现代教育5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北平师范大学迁往西安。【知识模块】 中国现代教育6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实行大学院和大学区制,仿照法国。【知识模块】 中国现代教育7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这一学制并未有大的改动,实施年限不长。【知识模块】 中国现代教育8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并非缺乏控制,而是控制很严,如儿童实行童子军训。【知识模块】

9、 中国现代教育9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应是高中以上的实行,并非所有。【知识模块】 中国现代教育10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学校教育属于制度化教育。【知识模块】 中国现代教育11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中国最早的马克思教育理论家和青年教育家是杨贤江。【知识模块】 中国现代教育12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新教育大纲是我国第一部运用马克思主义论述教育原理的专著。【知识模块】 中国现代教育13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教育史 ABC是我国第一部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分析教育历史的著作。【知识模块】 中国现代教育14 【正确答案】 D【知识模块】 中国现代教育15 【正

10、确答案】 D【试题解析】 D 项内容是他本人的主张。【知识模块】 中国现代教育16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教育不可能独立,总是受制于政治经济。【知识模块】 中国现代教育17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全人生指导”是杨的特色。【知识模块】 中国现代教育18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D 在当时不可能实现,只能培养大批干部,所以干部教育很发达。【知识模块】 中国现代教育19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适合中国国情,并不理想,很现实。【知识模块】 中国现代教育20 【正确答案】 A【知识模块】 中国现代教育21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D 属于抗日战争结束后总结的。【知识

11、模块】 中国现代教育22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不是单纯的无产阶级的社会主义文化,当时还未进入社会主义。【知识模块】 中国现代教育23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黄炎培是搞职业教育的。【知识模块】 中国现代教育24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苏区根据地教育的类型不包括高等教育。【知识模块】 中国现代教育25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干部教育最富创造性,适合中国当时国情。【知识模块】 中国现代教育26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抗日人民军事政治大学是以培养抗战军政干部著称的干部学校。【知识模块】 中国现代教育二、辨析题首先判断正误,然后说明理由。27 【正确答案】 (1

12、)这种说法是错误的。(2)生活教育的理论作为陶行知教育思想的核心,集中反映了他在教育目的、内容和方法等方面的主张,这是他在杜威“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的思想影响下,充分考虑中国的教育国情提出的。“生活即教育”,是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其内涵为:生活含有教育的意义。从生活横向展开看,过什么样的生活便是在受什么样的教育;从生活的纵向看,生活伴随人始终,教育也伴随人始终;实际生活是教育的中心。教育不能脱离生活,教育要通过生活来进行,无论教育内容还是教育方法都取决于生活需要;生活决定教育,教育改造生活。教育的目的、内容、原则、方法都为生活所决定。而教育通过改造人发挥其改造社会和个人生活的功能。“生活

13、即教育” 反对的是脱离生活而以书本为中心的教育。“社会即学校”,是“生活即教育”思想在学校与社会关系问题上的具体化。其内涵为:社会含有学校的意味,或以社会为学校。一方面,传统教育与社会隔绝,是“死教育、死学校、死书本” 。“学校即社会”虽使社会生活进入学校,但仍嫌不够。不如拆去学校与社会之间的围墙,让学校延伸到社会与自然。另一方面,劳动人民难以进入学校学习,社会就是“大众唯一的学校” ;学校含有社会的意味。一方面运用社会力量使学校进步,另一方面运用学校的力量使社会进步。“学校即社会” 反对的是将学校与社会生活隔绝的教育。“教学做合一”,是“生活即教育”在教学方法问题上的具体化。其内涵为:“在劳

14、力上劳心” ,破除传统教育下劳心与劳力的分离现象,教劳心者劳力读书的人做工,教劳力者劳心做工的人读书,使人人都“手脑双挥” ;“行是知之始”,破除只从读书、听讲求知识的教育,从做入手求知识、求创造;有教先学,有学有教;反对注入式教学,教服从于学,教、学又服从于做。“教学做合一” 反对的是不顾学的教,不顾做的教、学。生活教育理论是对学校与社会隔绝、书本与生活脱节、劳心与劳力分离的传统教育的反动,提倡的是生活的、行动的、大众的和创造的教育。(3)由此可见,陶行知并没有直接采用杜威的“ 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而是进一步扩大了他研究的范围,结合中国国情,提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境界上比

15、杜威更进一步。所以题目中的观点根本立不住脚。【知识模块】 中国现代教育三、简答题28 【正确答案】 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简称“抗大” ,是在中国共产党和毛泽东直接领导和关心下创建和发展起来的一所培养抗日军政干部的学校,是抗日根据地干部学校的典型。(1)“抗大”的历史沿革。1936 年 6 月,创办于陕北瓦窑堡,原名为 “西北抗日红军大学”,1937 年 1 月更名为 “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 ”,并随党中央迁到延安。从西北抗日红军大学到“ 抗大 ”,总校先后办了 8 期,同时还在解放区办了 12 所“抗大”分校,培养了 20 多万军政干部,这些人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都起到了领导和骨干作

16、用。抗日战争胜利后,1945 年 10 月,“抗大” 奉命迁到东北,组成了东北军政大学。(2)“抗大”的培养目标与教育方针。“抗大”的任务是为了抗日战争培养军事和政治领导干部。毛泽东给“ 抗大 ”提出的教育方针是:“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艰苦朴素的工作作风,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后来,毛泽东又题词“ 团结、紧张、严肃、活泼”作为“抗大”的校训。“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是指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以人民战争的形式,打败日本帝国主义,建立人民民主的新中国。“ 艰苦朴素的工作作风”,是指生活上的艰苦朴素,工作中的刻苦勤奋,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 ”,是指掌握和运用游击战的方法,与

17、侵略者展开人民战争的持久战。(3)“抗大”的政治思想教育。“抗大”非常重视对学员进行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核心内容的政治思想教育,并将其作为学校的一门主要课程。同时,开展政治思想教育的途径也多种多样。主要包括:学习理论,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学习中共党内斗争的文件,提高党性意识。 开展群众性的自我教育。严格的组织纪律要求。(4)“抗大”学风。最重要的传统就是理论联系实际。【知识模块】 中国现代教育29 【正确答案】 晏阳初认识到,中国以农立国。文盲集中在农村,要普及平民教育就必须到农村去。1926 年,他主持的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开始了河北定县乡村教育实验,在此基础上形成教育和社会改造

18、的方案,即“四大教育” 和“三大方式”。(1)晏阳初认为中国农村的问题可概括为愚、穷、弱、私四个字。愚指大多数人不仅缺乏知识,简直就是目不识丁;穷指大多数农民生活十分贫困;弱指大多数人是“毋庸讳言的病夫 ”;私指大多数人不能团结、不能合作,缺乏道德陶冶和公民训练。(2)解决这四大问题必须借助于“ 四大教育”,即: 以文艺教育攻愚,培养知识力。以生机教育攻穷,培养生产力。 以卫生教育攻弱,培养强健力。 以公民教育攻私,培养团结力。四者以公民教育最为根本。(3)推行“四大教育”要依靠“三大方式”: 学校式教育,主要以青少年为对象,包括初级平民学校(初步的识字、读、写、说教育)、高级平民学校(培养村

19、长和干部)和生计巡回学校(传授生产技术)。 社会式教育,主要以一般群众为对象,通过读书会、演讲比赛、演剧、写稿投稿、成立自助社和合作社、办农业展览等形式。家庭教育,家庭成员间开展公民道德、卫生习惯、儿童保护、家庭预算、家庭管理、妇女保健、生育节制等方面的教育和训练。【知识模块】 中国现代教育必答题30 【正确答案】 (1)教育为政治服务。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下,如何动员千百万人民群众投入革命,并最大程度上提高人民军队干部战士的觉悟,是中共面临的中心任务。根据地围绕这一中心任务开展,使教育的功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在安排各类教育时,正确处理了在特定环境下的轻重缓急,保证了最迫切需要的满足。由于物质力

20、量缺乏,加上当时斗争的需要,成人是革命战争和生产建设的承担者,必须首先加以培养。认清这种形势,在决定教育优先发展的部门时,在儿童教育和成人教育之间,首先注重成人教育,成人教育首先注重干部教育,作出“干部教育第一,国民教育第二” 的重要选择。 在教育内容上,始终服从战争需要。以武装斗争抗击敌对势力,捍卫根据地人民政权和群众安全,是斗争的中心任务。教育的内容就必须反映这一需要。在教育教学的组织安排上,也充分考虑到战争条件和政治需要,一切因时、因地制宜,不拘一格。(2)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抗战时期,延安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视为培养新人民和新知识分子的必由之路。根据地也积极发展生产,以保证前线和后

21、方的基本物质需求,“ 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一面学习,一面生产,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有特定的历史意义。教育内容紧密联系当时当地的生产生活实际,进行劳动习惯、观念、劳动知识和技能教育。教育教学组织形式和时间安排注意适应生产需要。要求学生参加实际生产劳动,不仅具有教育意义,也具有经济意义。(3)依靠群众办学。一方面当时经济基础差,学校、师资、设备都十分缺乏,政府有限的物力、人才难以大量投入教育;另一方面,群众又有极大的受教育的愿望。在这种条件下,只能采取依靠群众办学,发掘蕴藏在人民群众中的巨大能量。毛泽东对根据地群众办学经验做了精到的概括:“一是群众实际上的需要,而不是我们脑子里头幻想出来的需要;一是群众自愿,由群众自己下决心,而不是我们代替群众下决心。” 依据群众需要,出于群众自愿,并实行民办公助的政策,成为根据地教育的巨大动力。【知识模块】 中国现代教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大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