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教育学原理)模拟试卷10及答案与解析.doc

上传人:cleanass300 文档编号:842617 上传时间:2019-02-21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4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考研类试卷]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教育学原理)模拟试卷10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考研类试卷]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教育学原理)模拟试卷10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考研类试卷]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教育学原理)模拟试卷10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考研类试卷]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教育学原理)模拟试卷10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考研类试卷]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教育学原理)模拟试卷10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教育学原理)模拟试卷 10 及答案与解析一、简答题1 一个成功的教师在教育活动中扮演的角色有哪些?2 简述教师劳动的特点。3 为什么说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起主导作用?4 简述培养教师素养的主要途径。5 简述教师角色的冲突及其解决。6 当前我国中小学德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哪些?7 德育过程中的知、情、意、行是什么关系?8 什么是德育的“ 在集体中教育 “原则?贯彻“在集体中教育”原则的基本要求是什么?9 简述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和连续性相结合的原则。10 简述德育的特点和内容。必答题11 应如何认识和理解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教师个体专业发展的主要途径有哪些?12 联系实际试述

2、对教师专业素质的基本要求。13 评析题干案例中的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和师生关系。14 试述德育过程所包含的规律及其对德育工作的要求。15 联系中小学教育实际,分析自我教育在学校德育中的地位和作用。16 试述教学是学校德育的基本途径。二、名词解释17 教师角色丛18 德育19 德育过程20 德育原则21 德育途径22 陶冶23 修养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教育学原理)模拟试卷 10 答案与解析一、简答题1 【正确答案】 教师的角色有:“ 家长代理人”和“朋友、知己者” 的角色;“ 传道授业解惑者” 的角色;“管理者”的角色;“ 心理调节者“的角色;“ 研究者”的角色。所以,我们说教师特定的社会职业

3、和地位决定了教师身兼各种角色,以上几项是主要的角色,我们把这些角色组成的集合叫作角色丛。【知识模块】 教师与学生2 【正确答案】 教师劳动的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复杂性。教师的劳动不是一个单向灌输的过程,而是一个双向运动的过程。其次,教师的劳动过程是一种以知识信息的传递和转化为主要形式的过程,这是一个复杂的脑力劳动过程。再次,教师的劳动任务是多方面的。(2)创造性。教师劳动的这种独特的创造性,是由教育对象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决定的。(3)示范性。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这一本质特点决定了教师的劳动必须要带有强烈的示范性。教师的劳动之所以具有示范性,还在于模仿是青少年学生的一个重要学习方式。(4

4、)专业性。教师劳动的专业性突出表现在教师对育人的崇高敬业精神和道德修养上,对教育教学专门化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和教育活动的自主权上。而这一点在我国现阶段并未得到真正的贯彻落实。【知识模块】 教师与学生3 【正确答案】 (1)教师是受一定社会的委托,在学校中以对学生的身心施加影响为职责的专门教育工作者,在教育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2)教师在教育过程中起主导作用表现为:第一,教师的特定活动对象是学生,教师根据一定的社会委托,对学生身心施加某种影响,与学生的关系是据此而产生的。第二,教师术有专攻,受过专门的教育训练,教师知之在先,知之较多,在知与不知的矛盾中教师处于矛盾的主导方面,教育计划、大纲主要靠教

5、师去组织实施。第三,教师是年轻一代心灵的启蒙者和塑造者。【知识模块】 教师与学生4 【正确答案】 (1)加强和改革师范教育。要发展师范教育,切实提高教师队伍的质量,首先必须采取有效的政策性措施,鼓励和吸引大批优秀学生报考师范院校。同时,要改革现行的师范教育,紧密联系当今时代对教师的新要求,使未来教师能获得与之相适应的专业教育,尤其要让师范生形成正确的教育理念,加强职业能力的训练,以便胜任教师的职责。(2)加强教师在职提高。如何帮助新教师适应教学实践的要求,顺利地完成由师范生到正式任教这一角色转换的过程,是教师在职培养工作的关键。因此,必须制定计划,通过有效的途径,专门向新教师提供系统的帮助,使

6、他们尽快适应新环境,顺利地担当起一个教师应尽的职责。之后,还应关心新教师的成长,主要是通过实践学习、教学反思、校本培训、校外支援和交流合作等形式,使他们不断得到提高与完善。【知识模块】 教师与学生5 【正确答案】 由于个人在社会不同群体中所处的地位不同,往往需要同时扮演若干角色。当这些角色对个人的期待发生矛盾、难以取得一致时,就会出现角色冲突。教师职业常见的角色冲突主要有以下几种。社会“楷模”与“普通人”角色的冲突; “令人羡慕 ”的职业与教师地位低下实况的冲突;教育者与研究者角色的冲突; 教师角色与家庭角色的冲突。为调适这些冲突,使教师保持心理平衡与协调,应从主客观两个方面着手。客观上,必须

7、进一步切实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与经济待遇,改善教师的生活和工作条件,努力解决教师的实际困难;应努力创造条件,给教师提供进修、提高与发展的机会,并给予教师公正、客观、科学的评价,认可并肯定教师的劳动,满足教师的成就感;加强对教师的思想教育,增强其责任感与使命感;等等。主观上,教师的自身努力是关键因素。首先,教师要树立自尊、自信、自律、自强的自我意识;其次,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的需要,从“许多角色中挣脱出来,把时间和精力用到那些对其更有价值的角色上” ,做到有主有辅,有急有缓,协调控制,统筹兼顾;此外,教师应学会处理冲突的艺术,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做到心胸开阔、意志坚定,切实有效地完成教师角色的任务

8、。【知识模块】 教师与学生6 【正确答案】 当前我国学校德育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1)德育的地位不高。具体表现为:第一,德育在学校中处于可有可无的状况,德育随时都要为升学让路,德育活动的开展受到限制,德育的经费不到位等;第二,学生对德育不感兴趣,德育没有吸引力。(2)德育内容滞后,与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相脱离。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进,商品经济的发展,竞争机制的广泛引进,使得社会生活更加丰富多彩。然而德育内容显得陈旧、单薄,不足以解释当前复杂的社会现象,也不能解决学生的思想实际,于是德育就成了与现实生活和学生实际不相干的东西,既不能激发学生的情感,使其认同,更难促使其内化。(3)

9、德育重管理,轻人格养成。德育的本质是灵魂的教育,它不仅塑造人的行为,还要培养其高尚的情操、美好的情感和健全的灵魂。但是现在的德育工作往往满足于抓外部行为而忽视深层思想情感培养,使德育成了单纯的行为训练,长此以往,将会使德育生命力日趋萎缩。(4)德育中的形式主义和简单化盛行。当前,德育形式化主要表现为德育量化的滥用,不少学校把品德量化作为德育的“常规武器” 大用特用,比如做好事加分,做坏事减分,年终评定便是一年的德育结果。【知识模块】 德育7 【正确答案】 德育过程是培养学生知、情、意、行统一发展的过程。(1)知、情、意、行是构成思想品德的四个基本因素。知,是指道德认识,是人们对道德规范及其意义

10、的理解和掌握,也包括道德观念、信念和评价能力;情,是指道德情感,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是非善恶判断时引起的内心体验,是对客观事物爱憎好恶的主观态度;意,是指道德意志,是为道德行为所作出的自觉顽强的努力,是调节行为的一种精神力量;行,是指道德行为,是人们在道德认识、情感、意志的支配下,对他人和社会做出的反应,也是衡量思想品德高低好坏的根本标志。(2)知、情、意、行是互相联系、互相促进、互相转化的。其中,道德认识是基础,行是关键,在从知到行转化过程中,情、意起调节促进作用。(3)知、情、意、行是互相作用,统一实现的过程。知、情、意、行诸要素,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向高级,从旧质到新质的矛盾运动,构成了思

11、想品德形成的全过程。德育过程就是要促进这一过程的实现。(4)德育过程的多端性。思想品德的形成,通常以知为开端,最终形成行为习惯。但由于知、情、意、行各因素都具有相对独立性,它们都可以作为德育的开端,因此德育过程没有固定的程序,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不同的开端。【注意】有一些书上学生的品德由知、情、信、意、行五个因素,请考生根据试卷的问法来答题,如果试卷没有写清楚,考生只答知、情、意、行就可以。【知识模块】 德育8 【正确答案】 (1)在集体中教育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注意依靠学生集体、通过集体进行教育,以便充分发挥学生集体在教育中的巨大作用。(2)贯彻在集体中教育原则的基本要求。 引导学生关心、热爱集

12、体,为建设良好的集体而努力。通过集体教育学生个人,通过学生个人转变影响集体。 把教师的主导作用与集体的教育力量结合起来教育。【知识模块】 德育9 【正确答案】 (1)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和连续性相结合的原则是指进行德育应当有目的、有计划地把来自各方面对学生的教育影响加以组织、调节,使其互相配合、协调一致、前后连贯地进行,以保障学生的品德能按教育目的的要求发展。(2)贯彻教育影响一致性和连续性相结合的原则的基本要求。组建教师集体,使校内教育影响一致;发挥学校教育的主导作用,使学校、家庭和社会对学生的教育影响互相配合;做好衔接工作,使对学生的教育前后影响保持连续、一致。【知识模块】 德育10 【正确答

13、案】 德育的特点:德育旨在培养学生的道德信念和人生观,形成学生的道德行为习惯,主要属于伦理领域。德育要解决的矛盾主要不是求真,不是学生对事物的知与不知,以回答世界是什么的问题;而是求善、知善、行善,回答世界应该是什么的问题。品德是个性素质结构的重要因素,在个性素质结构中起着价值定向的作用。德育内容是具体规定学生发展的政治方向以及应该掌握的思想观点和道德规范。它包括应该培养学生的哪些品格,是进行德育的依据、完成德育任务和实现德育目的的重要保证。它有两个层次:一是德育的现实性,二是德育的理想性。我国德育内容是依据我国教育目的和德育任务确定的,包括道德教育、思想教育、政治教育和法制教育。【知识模块】

14、 德育必答题11 【正确答案】 教师专业发展指的是教师以自身专业素质包括知识、技能和情意等方面的提高与完善为基础的专业成长、专业成熟过程,是由非专业人员转向专业人员的过程。教师专业发展既包括教师队伍的专业发展,也包括教师个体的专业发展。(1)教师队伍的专业化发展的途径主要由国家负责。第一,加强和改革师范教育。要发展师范教育,切实提高教师队伍的质量,首先必须采取有效的政策性措施。同时,要改革现行的师范教育,要让师范生形成正确的教育理念,加强职业能力的训练,以便胜任教师的职责。第二,为教师的发展提供在职培训,专门向新教师提供系统的帮助,使他们尽快适应新环境,顺利地担起一个教师应负的职责。第三,建立

15、健全各项管理教师的制度和法规,用制度和法规来规范教师的权利、义务和具体的职责,对教师加强管理。第四,建立教师人职资格制度,提高教师的地位。现在,教师资格制度是国家实行的一种法定的职业许可制度,是对准备进入教师队伍、从事教育教学工作人员的基本要求。(2)以下内容主要是教师个体专业化的途径。第一,教师自身要有专业发展的观念和意识,寻求自我专业发展的途径。第二,参加职前培训(师范教育)与在职培训。学习教师专业发展的一般理论,建立专业责任感。近几年中,较有成效的集中教师专业发展的培训模式有:教师发展学校:这是以中小学为基地,大学和中小学合作建设,旨在通过合作研究,实现教师专业发展,同时也促进学生发展的

16、学校。校本培训:这是中外教育专家和学校所崇尚的有效在职培训方法,这种培训是由学校发起并组织实施,旨在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使教师得到专业发展的一种方式。简而言之,校本培训就是为了学校,在学校中,基于学校的培训。第三,制定自我生涯发展规划:认识自我及所处时间与空间环境; 审视发展机会,确定发展目标;制定行动策略并按目标逐步执行; 评价发展计划。第四,进行教育研究。这是提高教师自身素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一条有效途径。第五,进行经常化、系统化的教学反思。反思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方式。第六,新教师的入职辅导。入职辅导就是学校为新教师适应环境安排的一个有序的计划,主要由有经验的导师进行现场指导。第七

17、,在参与课程改革和课程开发中获得专业发展。【知识模块】 教师与学生12 【正确答案】 现代教师的基本素质是由教师的任务、角色和劳动特点决定的,包括思想政治素质、职业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专门的教育理论素质、教育能力素养、身体心理素质等。(1)思想政治素质。第一,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包括思想政治理论的武装。我国人民教师必须掌握马克思主义原理、毛泽东和邓小平理论的思想观点,这方面的学习要比从事其他职业的人要求更高,这是完成教书育人任务的特殊需要。第二,教师的思想素质还应包括现代思想观念的树立。学校培养现代人,要求具有现代的思想观念,教师应该走在前面。培养学生重视时事学习,关心国内外大事;树立全球意

18、识与国家观念;竞争意识与合作精神;质量意识、效率观念等。凡是培养现代人所要求的意识观念,要求在学生身上形成时代发展需要的思想素质,教师都必须首先具备。这是现代教师培养现代公民,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人才的要求,也是教师适应教育现代化自身发展的需要。(2)职业道德素质。教师职业道德是在一般社会道德的基础上形成的。加强职业道德修养首先要有良好的一般社会道德,而且,对学生进行的品德教育要求教师给学生做榜样的内容,也是社会道德的基本规范。所以,对教师的道德规范要求,首先是基本的社会道德,也就是说所有对学生提出的道德要求,教师均应先做到。虽然这些要求并不属于教师职业道德的具体内容,但它是形成高尚师德的基

19、础。教师职业道德的具体内容,综合起来有以下四个方面:对事业,无私奉献;对学生,真诚热爱;对同志,团结协作;对自己,严格要求,以身作则。可见,教师职业道德是现代教师素质基本方面之一。(3)科学文化素质。教师是人类文化科学知识的传递者,是学生掌握真理、认识世界和发展智能的引路人。掌握系统的科学知识,具有良好的文化素养,是从事教育工作的前提条件。教:师不仅要掌握较多的知识,还必须具有符合教育工作要求的合理知识结构,具有较高的科学文化素养。教师的科学文化素养概括起来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第一,要有扎实系统的基础知识。第二,要有较为广博的文化科学知识和良好的文化素养。第三,要有文化科学发展史知识,并对文化科

20、学的新发展、新成果有所了解。第四,教师要了解文化科学领域的新发展,知道出现了哪些重大的新成果。(4)教育理论素质。现代教育要求教师摆脱单凭个人经验的那种匠人式的工作态度,要掌握现代教育理论,具有教育科学、心理科学、教育发展史、学科教学论等方面的知识,懂得教育教学活动规律,树立现代教育思想观念,来指导自身的教育教学工作。现代教育思想观念的基本内容,是指适应现代社会发展要求的教育观、人才观、教育质量观。现代教育要充分发挥两个基本功能,即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和促进人自身的发展。现代教育思想的一个重要观点,是认为教育应促进学生个性的充分发展。现代教育要促进学生的发展,不仅指眼前的发展,更指未来的可持续发

21、展。可见,现代教育思想观念是现代教师的灵魂,对现代教师来说是不可缺少的基本素质之一。(5)教育能力素养。教育工作能力是在掌握教育理论、树立现代教育思想观念的基础上,通过教育工作实践逐步形成和发展的。现代教师应具备的能力是多方面的,从基础性的素质看,教师必须具备以下基本能力:第一,了解学生及与学生交往的能力。第二,语言表达能力。第三,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能力。第四,组织管理能力。第五,教育科学研究能力。(6)身体心理素质。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是现代教师必备的重要条件。首先,教师劳动的繁重性、艰巨性,要求教师必须有健康的身体,以保证精力充沛地投入教育教学活动。其次,教师的心理素质应该达到较高的水平

22、。这是由教师的任务和劳动特点决定的。教师的良好心理素质包括认知过程中的良好心理品质,也包括良好情感,意志过程的心理表现,同时也应具有良好的个性心理特征。总之,教师的各项基本素质彼此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促进,在一名合格教师身上构成统一的整体,现代教师素质的提高也应是整体性的。【知识模块】 教师与学生13 【正确答案】 (1)在此案例中,华老师组织了多方面的内容教育学生。如:给学生讲解小儿麻痹症患者动作困难的原因,引导学生设身处地感受残疾人的处境和心情,启发学生改正取笑、捉弄残疾同伴的习惯,学会理解、同情、善待弱小。(2)华老师配合使用了多种方法教育学生。第一,说理教育的方法。她向学生具体解释了张

23、亮动作笨拙的原因,但没有直接对学生采取道德劝诫,而是循循善诱。第二,移情理解的方法。华老师鼓励和启发学生站在张亮的立场看问题。第三,课堂讨论的方法。让学生自由交流各自的看法和感受。(3)课堂中呈现出一种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这种关系主要体现在:华老师发现班级中存在的问题,并没有运用权威教训学生,纠正学生的错误行为,而是运用学生可以理解的知识启发学生,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和自由讨论解决问题。【知识模块】 教师与学生14 【正确答案】 德育过程所包含的规律主要体现在:(1)德育过程是在教师引导下学生能动的道德活动过程。第一,学生品德的发展是在活动和交往中能动的实现的。学生不仅是被影响的对象,也是能动

24、的吸收环境和教育影响的主体,外界的影响只有通过学生内部的思想情感活动,才能被他们理解、选择和吸取。第二,道德活动是促进外界的德育影响转化为学生自身品德的基础。外界的影响必须通过学生主动的选择,才能内化为学生的品德,单纯的说教很难使这种内化实现,教师必须设计各种活动,引导学生实现这样的品德内化。第三,进行德育要善于组织、指导学生的活动和交往。教师既要引导学生参与各种教育活动,还要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内化道德修养,才能引起学生品德能动的发展。(2)德育过程是培养学生知、情、意、行的过程。学生的品德由知、情、意、行四个因素组成,所以德育过程就是培养知、情、意、行的过程。第一,道德认识是思想品德形成的基

25、础,同时也是道德情感、道德意志的基础。道德情感是道德认识转化为道德行为的内在动力,是加深道德认识、形成道德信念、坚定道德意志和巩固道德行为习惯的催化剂。道德意志既是一种自我控制、自我约束的能力,又是品德形成过程中的动力条件,道德行为是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的集中体现,是思想面貌和道德品质的外在标志。四者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促进,推动品德的发展。第二,德育要注意发挥知、情、意、行的整体功能,全面培养,还要有针对性。品德发展中的知、情、意、行往往发展不平衡,导致各因素间不协调或者严重脱节,如“言行不一 ”,所以教师要有的放矢,抓薄弱环节,有效的调节品德的结构。第三,德育具有多开端性,要具

26、体问题具体分析。每个学生品德发展的具体情况存在个别差异,表现出来的品德面貌或品德问题不尽相同。这就要求针对品德结构中诸因素发展不平衡的状况,灵活处理、有的放矢、因材施教。(3)德育过程是提高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过程。第一,自我教育能力在德育过程中的作用突出。一方面,自我教育能力是德育的一个重要条件,只有注意培养与提高学生的这种能力,学生品德内部矛盾才能转化,德育才能进行得更顺利、更有效;另一方面,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又是学生品德发展过程的重要标志。德育的任务就在于把青少年学生从缺乏道德经验与能力、依赖性较强的孩子逐步培养成为具有自我教育能力的、能独立自主地待人接物的道德主体。第二,要培养学生的自我

27、教育能力,要从自我期望能力、自我评价能力和自我调控能力着手。第三,德育要促进自我教育能力的发展就要从实际出发,因势利导,有目的地培养学生的自我意识,提高学生的自我期望、自我评价和自我调控能力,以形成和发展他们的自我教育能力,便能在德育过程中更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充分发挥他们在培养自身品德中的主体作用。(4)德育过程是促进学生品德发展矛盾积极转化的过程。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社会通过教师向学生提出的道德要求与学生已有品德的水平之间的矛盾。第一,德育要促进学生品德发展内部矛盾的积极转化。第二,还要调节学生品德发展的外部矛盾,主要指学校德育的要求与社会、家庭等方面对学生的要求不一致而产生的矛盾,因

28、此,协调和统一各方面的品德要求,使之形成巨大的教育合力是非常重要的。【知识模块】 德育15 【正确答案】 德育过程是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教导下,学生主动地、积极地进行道德认识和道德实践,逐步提高自我修养能力,形成社会主义品德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品德的发展是在活动中能动地实现的。现在,在中小学德育过程中,仍然是教师占据主导地位,学生一般是被动地接受德育,道德影响并没有真正转化为学生的内部认知,因此要能动地进行道德活动,有赖于培养和发挥他们的自我教育能力。自我教育能力与自我教育关系密切。自我教育能力产生、发展于自我教育活动中,同时它又是进行自我教育的条件。两者相互依赖,彼此促进,同时发展。

29、自我教育能力,也就是学生个人提高自身道德修养的能力。自我教育能力包括自我评价能力和自我调控能力。自我评价能力是进行自我教育的认识基础。没有自我评价能力就不可能有自我教育。自我调控能力是在自我评价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自觉调控自己思想与行为的能力。他也是进行自我教育的重要机制。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他们的自我教育能力在自身品德发展和提高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一方面自我教育能力是德育的一个重要条件,只有注意培养与提高学生的这种能力,学生品德的内部矛盾才能转化,德育才能进行得更顺利。另一方面,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又是学生品德发展程度的一个重要标志。德育的任务就在于把青少年学生从缺乏道德经验与能力、依赖性较

30、强的孩子逐步培养成为具有自我教育能力、能独立自主的待人接物的社会成员。所以,德育过程也是提高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过程。【知识模块】 德育16 【正确答案】 德育的途径有直接的德育途径和间接的德育途径。(1)直接的道德教学。直接的道德教育即开设专门的道德课,系统地向学生传授道德知识和道德理论。这是我们在教育中必须要保证的课程。其优点:使学校德育的实施在课程和实践上得到最低限度的保证;有利于系统全面地向学生传授道德知识和道德理论,提高学生的道德认知;如果教法得当,可以迅速促进学生道德思维能力和道德敏感性的发展。(2)间接的道德教育。间接的道德教育是在学科教学、学校与课程管理、辅助性服务工作和学校集体

31、生活各个层面对学生进行道德渗透。学校间接德育的主要途径有除思想政治课之外的其他各学科教学、课外活动与校外活动、劳动、心理咨询和职业指导、校园环境建设、学校共青团与少先队活动以及班主任工作。虽然间接的德育途径很多,但是教学是最重要的一个途径,也可以说是最基本的途径。原因主要有三点:学科教学中唯一可行的道德渗透是德育;道德学习的核心是价值观或态度的学习;教材对学生品德的影响很重要。总之,学校的课程、教学中所采用的方法以及课堂上的每件小事都充满了进行道德教育的可能性。一切教学中都可以渗透德育,德育也是各学科教学都应该去承担的一个任务,有时,各学科教学中无意对德育的渗透的教育效果要远远好于直接的德育途

32、径。【知识模块】 德育二、名词解释17 【正确答案】 教师角色丛是指与教师特定的社会职业和地位相关的所有角色的集合。仅就教师与学生的关系而言,教师就要扮演丰富多彩的多重角色。如:“家长代理人”和“朋友、知己者”的角色; “传道授业解惑者 ”的角色;“ 管理者”的角色; “心理调节者”的角色;“ 研究者” 的角色。【知识模块】 教师与学生18 【正确答案】 德育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的区分。广义的德育包括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和法律教育等,指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的要求和学生身心的发展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在受教育者身上培养所期望的政治素质、思想素质、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的教育过程,促使他们

33、成为合格的社会成员。狭义的德育专指道德教育,即教育者根据一定历史时期社会的道德要求和个体的品德心理发展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在受教育者身上培养所期望的道德素质,使他们具有正确的道德观念、丰富的道德情感、坚强的道德意志、热切的道德信念和较高的道德实践能力,不断提升他们的道德境界的教育过程。【知识模块】 德育19 【正确答案】 德育过程是在德育目标的指导下,将经过选择的德育内容内化为学生个体的品德素质结构,并使之发生所期望的整体性变化的过程。从教育者的角度来说,德育过程是德育目标实施和实现的过程;从受教育者的角度来说,它是个体的素质结构不断形成和改善的过程。德育过程是在一系列的矛盾中展开的

34、,是一系列矛盾运动和变化的过程。【知识模块】 德育20 【正确答案】 德育原则是指教育者在德育过程中必须遵守的基本要求。德育原则对于德育工作具有直接的、具体的指导作用。常用的德育原则有理论与生活相结合的原则、疏导原则、长善救失原则、严格要求与尊重学生相结合原则、因材施教原则在集体中教育原则、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和连续性相结合的原则等。【知识模块】 德育21 【正确答案】 德育途径包括直接的道德教育和间接的道德教育。直接的道德教育途径即开设专门的道德课,系统地向学生传授道德知识和道德理论。间接的道德教育途径是在学科教学、学校与课程管理、辅助性服务工作和学校集体生活各个层面对学生进行道德渗透。比如,学

35、校的思想政治课之外的其他各学科教学、课外活动与校外活动、劳动、心理咨询和职业指导、校园环境建设、学校共青团与少先队活动以及班主任工作等都是学校的德育途径。【知识模块】 德育22 【正确答案】 陶冶是通过创设良好的情境,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熏陶和感染,使其在耳濡目染中受到感化的方法。包括人格感化、环境陶冶和艺术陶冶。运用陶冶要注意以下几点要求:创设良好的情境;与启发引导相结合;引导学生参与情境的创设。【知识模块】 德育23 【正确答案】 修养是在教师引导下学生经过自觉学习、自我反思和自我行为调节,使自身品德不断完善的一种重要方法。修养包括立志、学习、反思、箴言、慎独等。运用修养要注意以下几点要求:培养学生自我修养的兴趣与自觉性; 指导学生掌握修养的标准;引导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知识模块】 德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大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