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教育学原理)模拟试卷44及答案与解析.doc

上传人:Iclinic170 文档编号:842652 上传时间:2019-02-21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52.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考研类试卷]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教育学原理)模拟试卷44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考研类试卷]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教育学原理)模拟试卷44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考研类试卷]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教育学原理)模拟试卷44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考研类试卷]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教育学原理)模拟试卷44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考研类试卷]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教育学原理)模拟试卷44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教育学原理)模拟试卷 44 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这句话出自(A)论语(B) 孟子(C) 中庸(D)学记2 从严格意义上来说,杜威的民主主义与教育是一部(A)教育学著作(B)教育哲学著作(C)教育社会学著作(D)教育政治学著作3 教育作为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与其他社会活动区分开来的根本特性是(A)社会性(B)目的性(C)阶级性(D)公益性4 关于古代社会和现代社会教育的

2、发展特点,不正确的是(A)古代教育是封闭的,现代教育是开放的(B)古代教育与生产劳动分离,现代教育与生产劳动相关(C)古代教育多采用个别教学,现代教育多采用班级授课(D)古代教育是制度化教育,现代教育是非制度化教育5 教育独立论的局限性在于(A)与教育救国论具有密切的关系(B)抹杀了教育与经济的关系(C)教育学术和内容不可能完全独立(D)把教育与政治的关系完全对立起来6 在全球化背景下,我国教育变革应努力的方向不包括(A)教育本土化(B)推行国际理解教育(C)倡导全球意识教育(D)教育学与世界并轨7 教育、教学要求上的“ 一刀切 ”违背了人的身心发展的(A)阶段性(B)顺序性(C)不平衡性(D

3、)互补性8 人的身心发展的动力和源泉是(A)遗传因素(B)环境因素(C)教育活动(D)个体主观能动性9 “教育在于使青年一代系统地社会化” ,这一论断反映了教育目的的(A)教育无目的论(B)个人本位论(C)社会本位论(D)教育适应生活说10 规定“国家培养青年、少年、儿童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 的法规是(A)1982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B) 1995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C) 1985 年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D)1993 年中国改革和发展纲要11 如果说各级学校之间主要体现的是前后衔接的关系,那么各类学校之间主要体现的关系则是(A)辅助关系(B)从属关系(C)竞争关系(

4、D)补充关系12 现代高等教育的主要发展趋势是(A)精英化(B)大众化(C)职业化(D)民主化13 下列不属于后现代主义课程特点的是(A)丰富性(B)经典性(C)关联性(D)严密性14 在课程体系中,属于课程的总体规划的是(A)课程计划(B)课程标准(C)教科书(D)教学指导15 主张充分调动学生的无意识心理活动,不断促进学生潜能发展的教学模式是(A)程序教学模式(B)暗示教育学模式(C)掌握学习教学模式(D)非指导性教学模式16 教学方法是指为完成教学任务(A)教师教育学生的方法(B)教师指导下学生学习的方法(C)教师指导下学生配合进行教学的方法(D)教师教的方法17 我国中小学每年都评选“

5、三好” 学生,这种德育方法是(A)说服教育(B)实际锻炼(C)情感陶冶(D)品德评价18 确定教师法律地位的法律或法规是(A)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B)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C)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D)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资格条例19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育教学活动取得成功的(A)必然要求(B)必然结果(C)心理前提(D)必要保证二、辨析题首先判断正误,然后说明理由。20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是互为主导的关系。21 德育过程就是学生的品德发展过程。三、简答题22 简要回答教育现代化。23 简述影响课程实施的因素。必答题24 结合下列材料,分析其蕴含的教育思想,并围绕这一思想论述教育如

6、何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材料一:世界顶级贵族学校伦敦伊顿公学路边的公告栏上,贴着一张已经过期的通知,内容与一场辩论赛有关。辩论赛其中的两个题目是:1议会认为英国政府应该提升银行利率,对吗?2你认为,人类工程学是否前进得太快了? 从这两个题目,也许我们对伊顿闻名于世的“精英摇篮” 可窥见一斑,这里曾造就过 20 位英国首相,培养出诗人雪菜、经济学家凯恩斯,也是英国王子威廉和哈里的母校。每周,有 3 天时间学生每天上课 7 小时,另外两天则只有 5 小时,除去这些时间,伊顿学生几乎每天下午都有体育运动,包括优雅浪漫的伊顿划船赛,以及“伊顿五人”、墙赛、田野游戏赛等伊顿的特有运动。材料二:全国

7、政协常委、北京四中校长刘长铭做客新华网,与网友就“学校教育如何培养创新型人才” 进行在线交流。刘长铭在访谈中说:要培养创新型人才,必须彻底放弃科考情结或者状元情结。刘长铭说,我觉得培养创新型人才是我们非常深刻的教育价值观变革,培养这种创新型人才,我们必须彻底放弃科考的情节或者状元情节。长期以来,“科考情结”和“状元情结 ”始终在我们的文化中 “剪不断,理还乱”。就人数来讲,中国的科举状元与诺贝尔奖得主大体相当,然而不论是对国家,还是对人类的贡献,两者绝不可同日而语。今天,我们的教育仍然有着深深的“科考情结” 和“状元情结”,许多教育者仍然关注的是怎样制造“状元” 。刘长铭坦言,这个状元今天得了

8、很高的分数,并不能够证明他以后能得到很好的发展。我们曾经认为现在的学生优秀,那么将来一定会优秀的,但是实践证明,上学成绩优秀的人,事后可能并不是最优秀的。这就如同跑马拉松,你在前 100 米、前 200 米的时候可能跑得非常领先,但是并不能够说明你 20000 米以后还能够领先。大量统计研究表明,人的创造高峰期是在 40 岁左右,也就是说,多数人是在基础教育完成 20 年左右、高等教育完成 10 年左右进入创新成果的高产期。尽管人与人之间存在个体差异,创新成果产生的时间有早有晚,但无论如何用学生在校考试成绩来评价创新教育成功与否,都显得幼稚和不足。25 阅读下列材料,试用教育学有关理论加以分析

9、。一项关于中小学超大班额的调查表明,中西部地区有些县城中小学大班额现象明显,调查数据显示:第一,小学农村的小班额较多,农村学校学生数在明显下降;第二,大班额、超大班额主要集中在县镇与城市,以县镇最多,且超过 50;第三,从小学到高中,大班额、超大班额逐步增多。其中河南某市一中学平均每班120 人,最大班高达 160 人。在同一个城市,有的小学班额过大,有的则班额很小,例如,陕西某市一小学,人数达到 3 149 人,平均班额达到 90 人,这是调查中发现的全国最大的小学班额。而该市某区的红旗小学班额为 49 人,同一市的某县柳林小学每个班平均只有 20 人。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教育学原理)模

10、拟试卷 44 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旨在考查考生对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基本常识的掌握程度。中国先秦时期的学记是中国乃至世界上最早的一部教育专著。它系统地总结了中国先秦时期的教育经验,比较全面地论述了教育与政治的关系,教师的地位、作用和师生关系,提出了一些教育教学原则。“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这是学记关于教学关系的思想。因此,正确答案为 D。【知识模块】

11、教育学原理2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旨在考查考生对 20 世纪以来教育学发展所形成的理论派别的掌握程度。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家和教育家杜威是实用主义教育学的代表人物,他的代表作民主主义与教育以他的实用主义哲学来研究教育的基本问题,是一部教育哲学著作。因此,正确答案为 B。【知识模块】 教育学原理3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教育的概念”,旨在考查考生对教育概念的理解与掌握程度。教育作为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是有目的地增进人的知识技能和培养人的思想品德的活动,其他社会活动虽然也可以增进入的知识技能和影响人的思想品德,但这些活动都不是有目的

12、地增进人的知识技能、培养人的思想品德的活动。例如,生产活动的主要目的是生产产品,娱乐活动的主要目的是娱乐。只有教育活动把增进人的知识技能和培养人的思想品德作为目的。因此,正确答案为 B。【知识模块】 教育学原理4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教育的发展”,旨在考查考生对不同历史时期教育的主要特征的了解。古代社会教育基本上是与生产劳动相脱离的,教育具有鲜明的阶级性,教育内容主要是古典人文科学和治人之术,教学的组织形式主要是个别教学,学校与社会生活脱离,是一种封闭式的教育。现代社会教育与生产劳动有着密切联系,教育体现为民主性和普及性,班级授课制成为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学校教育不再受

13、围墙限制,逐渐成为一个开放系统,教育的终身化和全民化成为指导教育改革的基本理念。制度化的教育从近代社会开始产生,现代社会的教育是制度化的教育。因此,正确答案为 D。【知识模块】 教育学原理5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关于教育与社会关系的主要理论”,旨在考查考生对教育与社会关系主要理论的理解与掌握情况。教育与社会关系的理论主要有教育独立论、教育万能论、人力资本理论、筛选假设理论和劳动力市场理论。教育独立论是主张教育要超越政党斗争而处于独立地位的一种教育思潮。教育独立论主张教育应脱离政党、脱离教会而独立,应把教育事业完全交给教育来办,主要包括教育经费独立、教育行政独立、教育学术

14、和内容独立、教育脱离宗教而独立。教育独立论的错误之处在于把教育与政治的关系完全独立起来,这不仅在理论上是不正确的,在实践中也是行不通的。因此,正确答案为 D。【知识模块】 教育学原理6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现代社会发展对教育的需求与挑战”旨在综合考查考生对现代社会发展对教育提出的新需求与挑战的理解与掌握程度。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我国教育变革需要正确把握全球化与本土化的关系,明确教育发展的定位;辨识全球化对教育带来的影响,有意识地抵制全球化的风险;拓展全球视野,加大国际理解教育和全球意识教育。因此,正确答案为 D。【知识模块】 教育学原理7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本

15、题考查的是“人的身心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旨在考查考生对人的身心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的理解程度。人的身心发展的特点主要表现为:发展的顺序性、发展有阶段性、发展的差异性和发展的不平衡性。发展的不平衡性是指发展的速度在不同的年龄阶段的变化是不平衡的,如青少年的身高、体重有两个生长高峰。“一刀切”,即对人统一要求,显然忽视了人的发展的不平衡性。因此,正确答案为 C。【知识模块】 教育学原理8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人的身心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旨在考查考生对影响人的身心发展因素的主要观点的掌握程度。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主要因素包括遗传素质、环境、教育和人的主观能动性。其中,遗传素质

16、是人的身心发展的生理前提,为人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环境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外部的客观条件,对人的发展起着一定的制约作用;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主观能动性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动力。遗传素质只为人的发展提供基础和条件:环境对人的影响是自发的,可以产生积极的影口向也可以产生消极的影响;教育也不能最终决定人的发展。环境和教育的影响只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外因,根据唯物辩证法的原理,“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在同样的环境和教育条件下,每个学生发展的特点和成就,主要取决于他自身的态度,决定于他在学习过程中所付出的精力。人的身心发展的动力和源泉是个体的主观能动性。因此

17、,正确答案为 D。【知识模块】 教育学原理9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教育目的”,旨在考查考生对教育目的的主要理论的理解与掌握程度。在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上,主要有两种对立的观点,即个人本位论和社会本位论。个人本位论把人的价值看成高于社会价值,把人作为教育目的根本所在。社会本位论则把满足社会需要视为教育的根本价值。“教育在于使青年一代系统地社会化”是社会本位论的代表涂尔干的主要观点。从“让青年系统的社会化”这一论断也可以判断这是社会本位论。因此,正确答案为 C。【知识模块】 教育学原理10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教育目的”,旨在考查考生对我国的教育目的的

18、理解与掌握情况。1982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国家培养青年、少年、儿童在品德、智力、体力等方面全面发展。”1995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明确规定:“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1993 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各级各类学校要认真贯彻教育必须为社会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方针,努力使教育质量在 90 年代上一个新台阶。”1985 年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则没有这方面的具体内容。此外,1986 年义

19、务教育法的提法与本题也非常接近:“义务教育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努力提高教育质量,使儿童、少年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为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人才奠定基础。”因此,正确答案为 A。【知识模块】 教育学原理11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学校教育制度”,旨在考查考生对学制基本含义的掌握情况。学制是学校教育制度的简称,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及其管理规则,它规定着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各级学校之间体现的主要是前后衔接关系,例如,中等教育在初等教育基础上进行,高等教育在中等教育基础上

20、进行;各类学校之间体现的主要是补充关系,包括层次、形式、内容、学习时间和教育手段等多方面的补充。因此,正确答案为D。【知识模块】 教育学原理12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现代教育制度改革”,旨在考查考生对现代教育制度改革中有关高等教育大众化理论的把握程度。根据美国学者马丁.特罗的研究,如果以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为指标,则可以将高等教育发展历程分为“精英、大众和普及”三个阶段。他认为当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低于 15时,是精英教育阶段,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 15时,就进入了大众化阶段,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超过 50时,则进入了普及阶段。随着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高等教育正逐步走向大众化。精

21、英教育是高等教育产生的早期阶段的主要特征,不是现代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职业化的趋势在高等教育的发展中也有所体现,但只作为高等教育的一个方面而出现,高等教育的学术研究、高层次人才培养等依然是高等教育的显著特征。民主化是世界各国教育的发展趋势,但民主化更多地体现在基础教育阶段。比较而言,大众化是现代高等教育的主要发展趋势。因此,正确答案为 B。【知识模块】 教育学原理13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课程与课程理论”,旨在考查考生对课程理论及主要流派尤其是后现代主义课程理论的把握程度。后现代主义课程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美国学者多尔,他在批判泰勒课程模式的基础上,提出了后现代课程的标准

22、(4R):丰富性(Richness),丰富性与课程的深度、课程作为意义的载体有关,还与课程的多种可能性或解释有关。循环性(Recursion),循环性之所以重要是因为一种内容丰富而复杂的课程,往往需要通过再回头思考,往往需要再提供各种机会才能掌握。关联性(Relation),关联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教育方面,称它为教育上的关联,它强调在构建课程时要考虑一整套的关系,在课程结构上也要强调其中的关系,二是文化方面的关系。有关文化的和宇宙论的关系,虽然在课程之外,但会形成一个更大的网络,课程就在其中形成。严密性(Rigor),严密性是指概念的重新界定,严密性在这里意味着一种有意识的企图,去查找

23、自己或别人重视的假设,并且协调讨论这些假设中的有关细节,这样进行对话才有意义,才会有改造的价值。因此,正确答案为 B。【知识模块】 教育学原理14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课程编制”,旨在考查考生对课程计划的概念的理解与把握程度。课程计划是根据一定的教育目的和学校及其专业的性质,由教育行政部门或学校制定的关于学校教学和教育工作的一种法规性文件,是课程标准和教学材料研制的主要依据。课程标准是单科课程的总体设计。教材是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基本材料。因此,正确答案为 A。【知识模块】 教育学原理15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教学模式”,旨在考查考生对当代国外几

24、种主要的教学模式的了解程度。暗示教学模式强调充分调动学生的无意识心理活动。因此,正确答案为 B。【知识模块】 教育学原理16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中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旨在考查考生对教学方法概念的理解与掌握程度。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中的教学定义表述为:“为了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师生共同活动中采用的手段,既包括教师教的方法,也包括学生学的方法。”教学方法既包括教师教的方法也包括学生学的方法。因此,正确答案为 C。【知识模块】 教育学原理17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德育方法”,旨在考查考生对不同的德育方法的理解与把握程度。评选“三好”学生是利用品德评

25、价法,即通过对学生的思想品德给予一定的评价,促进学生发扬优点、克服缺点;说服教育法主要是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使学生提高认识,形成正确的观点;锻炼法是有目的地组织学生进行一定的实际活动;陶冶法是通过创设良好的情境,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自我教育法主要是通过引导、指导学生自觉学习、自我反思和自我活动等自我教育来培养其思想品德。因此,正确答案为 D。【知识模块】 教育学原理18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教师”,旨在考查考生对教师的地位与作用的掌握情况。199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规定:“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以法律的形式确定了我国教师是专业人员。选项 B、C 、D 中

26、并没有对教师的法律地位进行明确规定。因此,正确答案为 A。【知识模块】 教育学原理19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师生关系”,旨在考查考生对师生关系的了解和掌握情况。良好的师生关系是进行高效教学的必要保障。这是因为,教学过程中师生关系的和谐与否,直接决定教育的质量和效率。教师作为教育活动的组织者、主导者,应主动构建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其包括三个方面:一是转变传统的角色心理,二是变革陈旧的教育方式;三是提高文化科学素质。因此,正确答案为 D。【知识模块】 教育学原理二、辨析题首先判断正误,然后说明理由。20 【正确答案】 错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具有主导作用,教师决定了教学的方

27、向、方法、内容和形式。学生作为培养的对象,是学习的主体。因此,在教学中,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教师和学生的关系是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关系。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是学生间接有效地学习知识、发展身心的必要条件。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是教师有效教学的一个主要因素。【试题解析】 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教学过程中应处理好的几种关系的理解与掌握程度。在教学过程中,要处理好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的关系;掌握知识与提高能力的关系;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关系;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的关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起的是主导作用,教师是教育者,受社会委托,代表社会的利益,执行社会对教学的要求。教师受过专门训练,精通所教的专业知

28、识,了解学生的身心发展,懂得如何组织和进行教学。学生不只是教学的对象,而且是学习的主体,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教师的教固然重要,但对学生来说毕竟是外因,外因只有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知识模块】 教育学原理21 【正确答案】 错误。从德育的目的和结果来看,德育过程是促进思想品德形成并使受教育者形成自我教育能力的过程。学校德育只是学生品德发展的一个重要条件,而不是学生品德发展过程本身。德育在诸要素中起主导作用,但必须有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才能转化为品德。因此,不能说学校德育过程等同于学生的品德发展过程。在德育的过程中,教师要遵循学生自我教育能力发展的规律,引导学生能动地进

29、行德育活动,促进学生品德发展内部矛盾的转化。【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德育过程的规律。考生需要注意的是:德育是一个教育过程。教育过程要在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中起作用,还需要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因此,将德育过程等同于学生的品德形成过程是错误的。【知识模块】 教育学原理三、简答题22 【正确答案】 教育现代化是指基于教育传统,积极地吸收国外优秀教育成果,创造适应大工业生产和社会化生活方式的教育的现代化。教育现代化主要包括五个方面:(1)教育观念的现代化。正确的认识是正确行动的先导,教育观念的现代化要求摒弃那些与时代发展相背离的陈旧教育观念,树立新的符合时代发展的教育观念,如以人为本的教育观、终身教育观

30、、公平与效益统一观等。(2)教育内容的现代化。教育内容的现代化要求教育者在对知识进行筛选时既要克服知识激增所带来的内容陈旧问题,及时补充科学技术发展的最新理论成果,也要注意保留人类文化精华。(3)教育管理的现代化。教育管理的现代化提倡开放管理、民主管理,依靠广大师生的智慧和力量,提高决策的民主化和员工的参与程度。(4)教育手段的现代化。教育手段现代化是教育现代化的重要部分,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为教育手段的现代化创造了条件。(5)教师素质的现代化。教师素质的现代化要求教师应具有符合时代需要和潮流的科学的教育观;具有无私奉献、无怨无悔的职业教育道德;具有丰富的教育科学知识和精深的现代专业知识;掌握组

31、织现代教育教学的技能和技巧等。【试题解析】 本题出自大纲第三部分“教育与社会发展”第(四)条“当代社会发展对教育的需求与挑战”。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当代社会发展对教育的需求与挑战的掌握情况。现代化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基本趋向。现代化的浪潮对教育改革和发展影响深远。对这一问题可以结合教育的基本要素来回答,从观念层面、内容和手段层面、管理层面和教师层面来回答。【知识模块】 教育学原理23 【正确答案】 影响课程实施的因素有:(1)课程改革本身:如地方、学校与教师对改革的需要,实施者对改革目标的清晰程度,改革本身的复杂性,改革方案的质量和实用性。(2)学区。(3)学校。如校长、教师与教师之间的关系、教师的

32、特征与价值取向。(4)外部环境。【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影响课程实施的因素。在回答的过程中学生不能忽视每一种因素中的具体因素。【知识模块】 教育学原理必答题24 【正确答案】 (1)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应坚持人的全面发展,使人的素质向多方面、多层次和多样化方向发展,并坚持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质量标准。(2)伦敦伊顿公学除了上课,还有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如贴近社会生活的辩论赛、墙赛、田野游戏赛等伊顿的特有运动,启示我们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应具备如下基本素质:第一,体能、智能;第二,活动能力;第三,道德品质;第四,情感、意志、性格。而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是要坚持教育同生产劳动实践

33、相结合,同整个社会实践相结合。(3)刘长铭认为要培养创新型人才,必须彻底放弃科考情结或者状元情结,认为用学生在校考试成绩来评价创新教育成功与否显得幼稚和不足,这启示我们培养学生的基本素质和基本能力远比仅仅有知识有智力重要。学习知识的目的是发展能力并学以致用,而这种能力很难用考试和成绩体现出来。另外,教育不能仅考虑学生智力因素的发展,着重培养学生的注意力、记忆力和思维力等能力,也不能忽视学生的兴趣、情感、意志和性格等非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在个体发展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教育教学既要“知识、能力” 并重,又要 “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并重,促进个体的和谐、全面发展。【试题解析】 本题旨在考

34、查考生对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解与掌握程度,同时考查考生整合知识的能力,是否能够做到思考问题的全面性和系统性。【知识模块】 教育学原理25 【正确答案】 班级授课制是将学生按年龄和文化程度编成固定人数的班级,由教师按照固定的教学时间表对全体学生进行上课的教学组织形式。班级授课制的特征是:学生固定,学生按年龄和文化程度,被编入固定人数的班级。班是学校进行教学工作的基本单位。教师对全班学生进行集体教学;内容固定,向全班学生传授的教学内容是统一的,排定课表进度也是统一的,采取多科并进,交错授课;教师固定,学校按照教师的业务专长和工作能力分配教学任务;时间固定,学年、学期和每天的课业的始末时间相同,全校有固

35、定的作息时间表;场所固定,各班的教室相对固定,学生的座次也相对固定。班级授课制的优点是: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由一位教师在同一时间内同时对几十名甚至上百名学生进行教学,大大扩大了教育对象,加快了教学进度,提高了教学效率,有利于加速普及教育和发展教育事业,有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有利于发挥班集体的作用,有利于系统地传授各科知识。班级授课制的缺点是:对全班学生使用同一教材,按照同一进度和要求进行教学,不利于照顾学生的个别差异,不利于因材施教;不利于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独立性和内在潜力:容易使教学产生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现象。一定规模的班级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发挥班级授课制的优点,但不是班级规模越大,班

36、级人数越多越好。当班级规模过大,班级人数过多时,班级授课制的缺点就会相应地更加突出,教师很难照顾学生的个别差异,不利于班级纪律和秩序的维护,班级的教育作用得不到有效的发挥。因此,小班化教学是世界各国普遍采用的教学组织形式,小班化教学在保留了班级授课制优点的同时较好地克服了其弊端,有利于真正体现因材施教的原则。当前我国中小学尤其有些重点中小学班级规模过大的主要原因在于:其一,我国的教育发展不均衡,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学校之间的教育资源配置、教学质量差距过大。在选择学校时,人们更愿意选择学校条件优越、教学质量高的重点中小学,于是出现了“择校热” 现象,使重点中小学的班级规模越来越大。其二,学校重视

37、对办学效率的追求,忽视了学生的全面发展。重点中小学收取的学生数量多也意味着学校的经济效益好,在学校办学条件有限的情况下,只能通过扩大班级规模吸纳更多的学生,其结果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要从根本上解决中小学班级规模过大的问题,在国家层面需要采取措施促进我国教育的均衡发展,缩小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学校之间的差距。要严格控制学校班级规模,不允许超过上限,并在全国鼓励小班教学的做法。在学校层面,协调好办学效率和学生全面发展之间的关系,无论是从学生发展的角度还是从学校自身发展的角度出发,都要控制班级规模。【试题解析】 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班级授课制理解与掌握程度,以及考生运用相关教育理论分析教育问题的能力。班级授课制最大的优点无疑是极大地提高了教学效率,这也是班级授课制产生的最主要原因。但是并不是班级规模越大越好。当班级规模大到一定程度时,其缺陷会更加明显。本题不但要回答班级授课制的概念、优点和缺点,也要分析材料中班级规模过大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知识模块】 教育学原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大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