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教育心理学)模拟试卷77及答案与解析.doc

上传人:deputyduring120 文档编号:842805 上传时间:2019-02-21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考研类试卷]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教育心理学)模拟试卷77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考研类试卷]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教育心理学)模拟试卷77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考研类试卷]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教育心理学)模拟试卷77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考研类试卷]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教育心理学)模拟试卷77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考研类试卷]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教育心理学)模拟试卷77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教育心理学)模拟试卷 77 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以下关于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论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种理论是根据美国社会的情况做出的划分(B)该理论中的每个阶段都是人的一生道德发展的必经阶段,且具有不可逆性(C)柯尔伯格认为人的各个道德发展阶段持续的时间不一致(D)柯尔伯格的理论反映出人的道德发展是一个连续变化的过程2 对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理论的评价,不正确的一项是( )(A)既注重社会因素也注重文化因素(B)不仅考察心理发展的一个方面,也考察各个方面的关系(C)这一理论缺憾在于仅针对

2、人的发展的某一年龄段,而没有涉及人的一生(D)该理论有过分强调人的本能,有相对忽视人的意识、理智等高级心理过程在发展中的作用的倾向3 根据认知速度的差异所做出的智力分类是( )(A)场独立型和场依存型(B)冲动型和沉思型(C)深层加工和表层加工(D)序列型和整体型4 首先打出行为主义心理学旗帜的是( )(A)巴甫洛夫(B)斯金纳(C)桑代克(D)华生5 学生在理解“ 力” 概念的基础上,再来学习 “重力”的概念。这种学习属于( )(A)派生类学习(B)相关类学习(C)并列结合学习(D)总括学习6 通过认真的复习,我对取得好成绩越来越有信心,并因此更加努力地学习,这其中有( )的作用。(A)自我

3、强化(B)替代强化(C)外部强化(D)负强化7 一个学生过分害怕兔子,我们可以依次让他选看兔子的图片,与他谈论兔子,让他远远观看关在笼中的兔子,让他靠近笼中的兔子,最后让他摸摸兔子,抱起兔子,消除对兔子的惧怕反映,这样的一种改变行为的方法属于( )(A)代币奖励法(B)行为塑造法(C)系统脱敏法(D)肯定性训练8 罗杰斯提出的学习动机理论是( )(A)需要层次论(B)强化理论(C)自我效能感理论(D)自由学习理论9 在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中,具有永不满足的特点的是( )(A)归属和爱的需要(B)尊重的需要(C)生理的需要(D)自我实现的需要10 根据耶克斯-多得森定律,学生的学习动机为( )水平

4、时,其学习效果最好。(A)零(B)弱(C)中等(D)强11 程序性知识和陈述性知识,是根据知识的( )进行的划分。(A)抽象程度(B)内容的深度(C)表述形式(D)涵盖的广度12 以下属于开放型操作技能的是( )(A)足球(B)舞蹈(C)体操(D)气功13 当朋友给我念一串电话号码时,我只记住最后几位数字,这种现象叫作( )(A)首位效应(B)近位效应(C)登门槛效应(D)门面效应14 下列不属于编码和组织策略的是( )(A)列提纲(B)提问(C)流程图(D)表格15 成功智力理论是由( )提出的?(A)斯皮尔伯格(B)斯腾伯格(C)加德纳(D)麦克利兰16 有关解决问题的途径,以下哪一个不是

5、启发式的方法?( )(A)逆向反推法(B)限定词法(C)爬山法(D)类比思维17 原型启发常常发生在( )时期。(A)酝酿(B)准备(C)定势(D)顿悟18 社会规范学习一般要经历哪些过程?( )(A)遵从抗拒妥协(B)遵从 认同内化(C)抗拒 认同遵从(D)认同遵从内化二、辨析题首先判断正误,然后说明理由。19 接受学习不可能是有意义学习。20 心智技能的获得。只要通过反复练习达到“熟练生巧” 即可。三、简答题21 简述教育心理学的发展概况。22 简要介绍迁移的几种类型。23 简述皮亚杰对儿童道德判断发展阶段的划分。必答题24 试述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并说说其对实际教育有怎样的指导作

6、用。四、名词解释25 守恒26 自我提高内驱力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教育心理学)模拟试卷 77 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这些阶段并不是每个人道德发展的必经阶段,有的人只停在某个阶段永远达不到最高阶段。【知识模块】 教育心理学2 【正确答案】 C【知识模块】 教育心理学3 【正确答案】 B【知识模块】 教育心理学4 【正确答案】 D【知识模块】 教育心理学5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下位学习有两种形式:派生类属学习和相关类属学习。当新知识类属于原有具有较高概括水平的观念后,使得原有的观念得到扩展、精

7、确化或限制时,即为相关类属学习。派生类学习指新的学习内容仅仅是学生已有的、包摄面较广的命题的一个例证,或是能从原有命题中直接派生出来。“力”是“重力”的上位概念,学习完“力”,再学“重力”,是属于派生类学习。【知识模块】 教育心理学6 【正确答案】 A【知识模块】 教育心理学7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系统脱敏疗法又称交互抑制法,是由美国学者沃尔帕创立和发展的。这种方法主要是诱导求治者缓慢地暴露出导致神经症焦虑、恐惧的情境,并通过心理的放松状态来对抗这种焦虑情绪,从而达到消除焦虑或恐惧的目的。如果一个刺激所引起的焦虑或恐怖状态在求治者所能忍受的范围之内,经过多次反复地呈现,他便不再会对该

8、刺激感到焦虑和恐怖,治疗目标也就达到了。【知识模块】 教育心理学8 【正确答案】 D【知识模块】 教育心理学9 【正确答案】 D【知识模块】 教育心理学10 【正确答案】 C【知识模块】 教育心理学11 【正确答案】 C【知识模块】 教育心理学12 【正确答案】 A【知识模块】 教育心理学13 【正确答案】 B【知识模块】 教育心理学14 【正确答案】 B【知识模块】 教育心理学15 【正确答案】 B【知识模块】 教育心理学16 【正确答案】 B【知识模块】 教育心理学17 【正确答案】 A【知识模块】 教育心理学18 【正确答案】 B【知识模块】 教育心理学二、辨析题首先判断正误,然后说明理

9、由。19 【正确答案】 错误。接受学习可以是有意义学习。(1)所谓有意义学习就是将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和学生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非人为的和实质性的联系。否则,就只是机械学习。实质性联系指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是非字面的,是建立在具有逻辑关系基础上的联系,是一种内在的联系;非人为的联系指这种联系不是任意的,或人为强加的,是新知识和原有的认知结构中的有关观念建立的某种合理的或逻辑基础上的联系。一种学习是机械的,还是有意义的,主要取决于学习材料的性质和学习是如何进行的,也就是说,有意义学习的产生既受客观条件(学习材料的性质)的影响,也受主观条件(学习者自身因素) 的影响。从客观条件看,有意义学习的

10、材料本身必须能够与学生认知结构中有关知识建立实质性和非人为性联系。从主观条件看,主要包括三点,首先,学习者要具备有意义学习的心向或倾向性;其次,学生认知结构中要有和新知识有关的、相应的适当观念,这是理解新知识,使新旧知识产生相互作用或同化作用的重要基础;最后,学习者必须积极主动地使具有潜在意义的新知识与认知结构中有关的旧知识发生相互作用。也就是说,当学生把教学内容与自己的认知结构联系起来时,有意义学习便发生了。(2)接受学习是教师通过直接呈现或传授知识及其意义,学生通过新旧知识之间的相互作用来获得新知识。与布鲁纳所倡导的发现学习的观点相反,奥苏伯尔认为,学生的学习主要表现为接受学习,是通过教师

11、的传授来接受事物意义的过程,它也是一种有意义的接受,完全可以是有意义的学习。因此,接受学习只是从学习过程中学生的主动程度、教师的作用来界定的,而有意义学习是从新旧知识是否有联系方面来界定的,二者并不冲突,接受学习完全可以是有意义学习。【知识模块】 教育心理学20 【正确答案】 错误。(1)心智技能是借助于内部言语在头脑中进行的合乎法则的认知活动方式,包括基本技能和认知策略。(2)练习是指以形成某种技能为目的的学习活动,是以掌握一定的活动方式为目标而进行的反复操作。(3)心智技能的学习不仅是熟练地掌握相应的一套合乎法则的认知活动方式,还涉及灵活地运用。在心智技能学习中,学生需要通过一定练习将建立

12、起来的活动程序计划以外显的方式付诸执行,并随着练习促使活动方式定型化、简缩化和自动化。反复练习只是提供了促进这种基本的熟悉以致自动化的机会,并不能自动解决心智技能的灵活运用,即学会在何时何处使用该技能的认知策略的学习,因而也就不能真正实现心智技能的掌握或获得。【知识模块】 教育心理学三、简答题21 【正确答案】 (1)教育心理学的起源:19 世纪末到 20 世纪初。教育心理学随着 19 世纪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形成、政治经济的发展,普及教育的改革相继在世界范围内展开。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齐提出“教育心理学化运动”“教育要依靠心理学”。德国心理学家、教育家赫尔巴特进行了心理与教育相结合的尝试。190

13、3 年,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出版了教育心理学,它标志着教育心理学的诞生。(2)教育心理学的发展阶段:20 世纪 20 年代到 20 世纪 50 年代。在这一阶段,教育心理学汲取儿童心理学和心理测量方面的研究成果,大大扩充了自己的内容。20 世纪 30 年代到 20 世纪 40 年代,有关儿童的个性和社会适应以及生理卫生问题也进入了教育心理学领域。20 世纪 50 年代,程序教学和机器教学兴起,同时信息论的思想为许多心理学家所接受。(3)成熟与完善阶段:20 世纪 60 年代到现在。20 世纪 60 年代初,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等人重视教育心理学理论与教育教学实际结合,强调为学校教育服务,发起了

14、课程改革运动。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也提出了以学生为中心的主张。随着信息技术特别是计算机的发展,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围绕着计算机辅助教学的条件和效果,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20 世纪 80 年代以后,多媒体计算机问世,使计算机辅助教学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至此,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其理论体系已经基本形成,成为心理科学中一个较大的分支,研究成果无数,对实践的作用也越来越明显。【知识模块】 教育心理学22 【正确答案】 根据不同的维度可以把迁移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正迁移与负迁移。从迁移的影响效果方面看,迁移的发生并非总是积极的影响,它既可以是积极的,也可以是消极的。积极的影响通常称为正迁移,

15、消极的影响称为负迁移。正迁移即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积极影响,包括一种学习使另一种学习具有了良好的心理准备状态,一种学习使另一种学习活动所需的时间或练习的次数减少,或使另一种学习的深度增加或单位时间内的学习量增加,或者已经具有的知识经验使学习者顺利地解决了面临的问题等情况。负迁移一般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消极影响,多指一种学习所形成的心理状态,如反应定势等,对另一种学习的效率或准确性产生了消极的影响,或一种学习使另一种学习所需的学习时间或所需的练习次数增加或阻碍另一种学习的顺利进行、知识的正确掌握等。(2)水平(横向)迁移与纵向迁移。加涅把正迁移又分为横向迁移和竖向迁移两种。横向迁移,是指

16、个体把已学到的经验推广应用到其他在内容和难度上类似的情境中。而竖向的迁移,是不同难度的两种学习之间的相互影响,一种是已有的较容易的学习对难度较高的学习的影响,往往是对已有的学习进行概括和总结并形成更一般性的方法或原理的结果。另一种是较高层次的学习原则对较低层次的学习的影响,原则的迁移就是由较高层次的学习产生的原则对该原则适合的具体学习情境的迁移。(3)顺向迁移与逆向迁移。迁移既可以是顺向的,即先前的学习对后来的学习的影响,称为顺向迁移;也可以是逆向的,即后来的学习对先前学习的影响,称为逆向迁移。(4)自迁移、近迁移与远迁移。这是根据迁移的范围不同所进行的划分。如果个体所学的经验影响着相同情境中

17、的任务操作,则属于自迁移;近迁移即把所学的经验迁移到与原来的学习情境比较相似的情境中(如不同学科间的迁移);如果个体能将所学的经验用到与原来情境极不相似的情境中,即产生了远迁移(如课堂知识用到社会实践中)。【知识模块】 教育心理学23 【正确答案】 分为三个阶段。(1)前道德判断阶段(45 岁前) :直接接受行为的结果,还不能做出道德意义上的判断。(2)他律道德阶段(4、57、8 岁) :只注重行为规则;注重行为后果,不考虑行为意向和动机。也称为道德现实主义。(3)自律道德阶段(910 岁以后) :不盲目服从权威,认识道德规范的相对性;既考虑行为结果,又考虑行为动机。也称为道德相对主义。【知识

18、模块】 教育心理学必答题24 【正确答案】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有以下几点。(1)知识观:该理论强调,知识并不是对现实的准确表征,它只是一种解释、一种假设,它并不是问题的最终答案。它认为科学只是包含真理性,但不是绝对正确的最终答案,而只是对现实的一种更可能的正确的解释,这些知识在被个体接受之前,对个体来说毫无权威可言,学生对知识的“接受” 只能靠他自己的建构来完成,以他们自己的经验、信念为背景来分析知识的合理性。学生的学习不仅是对新知识的理解,而且是对新知识的分析、检验和批判。所以学习知识不能满足于教条式的掌握,而是需要不断深化,把握它在具体情境中的复杂变化,使学习走向“思维中的具体”

19、。(2)学习观:建构主义认为,学习不是知识由教师向学生的传递,而是学生建构自己的知识的过程,学习不是被动的信息接收者,而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这种建构不可能由其他人代替。(3)学生观:建构主义者强调,学生并不是空着脑袋走进教室的。当问题呈现在面前时,他们往往也可以基于相关的经验,也可以靠他们的认识能力,形成对问题的某种解释,而且这种解释是从他们的经验背景出发而推出的合乎逻辑的假设。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把儿童现有的知识经验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避免将教学看成仅是知识的传递,而要将其视为知识处理和转换的过程。【知识模块】 教育心理学四、名词解释25 【正确答案】 这一概念出自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他认为孩子在具体运算阶段将获得物体守恒性的特征,守恒是指事物不论其形态如何变化,其物质总量是恒定不变的。儿童不会就单独的一个维度来判断事物的多寡,他们能凭借具体事物或从具体事物中获得的表象进行逻辑思维和群集运算,从而有了物体守恒的特征。但这一阶段儿童的思维仍需要具体事物的支持。【知识模块】 教育心理学26 【正确答案】 根据学习动机影响学生学业成就的不同,奥苏伯尔将学习动机分为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附属内驱力。其中,自我提高驱动力是个体因自己的学业成就而赢得相应地位的需要,即把学业看成是赢得地位和自尊的根源,属于一种外部动机。【知识模块】 教育心理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大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