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模拟试卷 116 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强调“在做中学 ”思想的是 ( )。(A)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B)杜威的民主主义与教育(C)凯洛夫的教育学(D)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2 教育起源于原始社会中儿童对成人行为的“无意识的模仿” ,主张这一观点的是教育的( )。(A)心理起源说(B)劳动起源说(C)神话起源说(D)生物起源说3 引起并决定教育发展变化的最根本、最内在的因素是( )。(A)社会生产力(B)文化传统(C)社会制度(D)科技水平4 学校教育作为一种特殊的环境,在青少年儿童的成长发展过程中起着(
2、)。(A)主导作用(B)基础作用(C)决定作用(D)动力作用5 根据杜威的观点,历史上出现的“培养绅士”“为现实完美的生活做准备”等教育目的都是( ) 。(A)内在目的(B)外在目的(C)个人本位目的(D)社会本位目的6 在下列文件中,提出增加教育经费,逐步建立以国家财政拨款为主,以征收教育税费、收取学费、校办产业收入、社会捐资集资、设立教育基金等为辅的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的制度的是( )。(A)1995 年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速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 (B) 1993 年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C) 1985 年的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D)2001 年的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
3、决定 7 主张课程实施实际上就是实施者(校长、教师、学生)对课程理念的建构过程,而不仅仅是作为执行的“ 工具 ”的课程实施取向属于( )。(A)忠实取(B)调适取向(C)创生取向(D)综合取向8 让学生运用教师提供的、按照发现过程编制的教材或材料进行“再发现” ,回答他们自己的疑问,解决他们自己的问题的教学模式叫做( )。(A)掌握学习模式(B)程序教学模式(C)发现教学模式(D)暗示教学模式9 根据学生的能力发展水平分组教学,各组课程相同,学习年限各不相同,这种分组教学属于( ) 。(A)能力分组(B)作业分组(C)内部分组(D)外部分组10 人们对一定社会道德关系及其理论、规范的理解和看法
4、,包括人们通过认识形成的各种道德观,是指( )。(A)道德认识(B)道德情感(C)道德意志(D)道德行为11 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 )。(A)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矛盾(B)受教育者与德育内容和方法之间的矛盾(C)教育者与德育方法之间的矛盾(D)教育者提出的德育要求与受教育者已有的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12 下列选项中,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明确规定的教师专业权利的是( )。(A)指导学生学习与发展的权利(B)对学校进行管理与领导的权利(C)选择教材教法开展教学工作的权利(D)检查与评价学生品行、学业、身体的权利13 在学校行政部门、班主任或社会团体的领导下,按一定章程组成的学生群体,通常包括
5、班集体、共青团和少先队等,属于( )。(A)正式群体(B)非正式群体(C)行政群体(D)非行政群体14 与今天使用的汉字一脉相承,被看成是我国有系统文字的开始的是( )。(A)籀文(B)甲骨文(C)铭文(D)石鼓文15 我国第一部专门论述教育和教学基本问题的著作是( )。(A)学记(B) 中庸(C) 论语(D)大学16 王充对下列哪种人才形态最持批判态度?( )(A)儒生(B)通人(C)文人(D)文吏17 魏晋南北朝时期,南朝宋在学校制度方面的一大改革是分科设学,设立( )。(A)玄儒律算四馆(B)玄儒文史四馆(C)文史律算四馆(D)文史书算四馆18 白鹿洞书院揭示的制订者是( )。(A)王守
6、仁(B)陆九渊(C)朱熹(D)颜元19 中国近代最早以半工半读形式有计划地培养生产和技术骨干的学校是( )。(A)北洋大学(B)江南制造局操炮学堂(C)福建船政学堂(D)劳工教育运动20 中国近代由中央政府颁布并首次得到施行的全国性法定学制是( )。(A)壬寅学制(B)癸卯学制(C)壬戌学制(D)壬子癸丑学制21 1927 年经蔡元培等人提议试行的大学院和大学区制,是借鉴国外教育行政制度的结果。所借鉴的国家是( )。(A)法国(B)德国(C)日本(D)美国22 科举制度区别于察举制度的根本之处在于( )。(A)开设繁多的考试科目(B)建立完备的防弊制度(C)地方推荐、中央考试(D)自愿报名、逐
7、级考选23 在中国教育史上,( )是最早较为系统地用马克思主义观点论述教育理论的教育家。(A)李大钊(B)鲁迅(C)杨贤江(D)恽代英24 在公元前 8 世纪以后出现于古印度的婆罗门学校中,教师被称为( )。(A)“拉比”(B) “校父”(C) “书吏”(D)“古儒”25 首次提出了教育必须适应自然(儿童天性)的思想,论证了以美育为重点的德、智、美和谐发展的原则的是( )。(A)卢梭(B)亚里士多德(C)裴斯泰洛奇(D)苏格拉底26 奥古斯丁关于教学的基本方法是( )。(A)教学的根本目的在于培养学生认识现实世界的能力(B)教学的主要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发现心中已有真理(C)以古希腊、罗马文学作品
8、作为主要的教学资料(D)重视自然、科学知识的教学27 西欧中世纪教育思想最根本的特征是( )。(A)较为贫乏(B)百家争鸣(C)宗教神学色彩浓厚(D)世俗性28 拜占庭的中等学校主要是( )。(A)修辞学校(B)文法学校(C)弦琴学校(D)体操学校29 19 世纪前半期,英国兴起的城市学院运动在较大程度上革新了英国高等教育传统,此类学院在教育实践中强调( )。(A)宗教神学知识教学与自然科学知识教学并重(B)贵族子弟与中产阶层子弟同堂学习(C)社会团体与政府合作管理(D)古典学科与现代科学并行不悖30 在英国近代教育史上,首开政府通过拨款形式间接干预教育先河的是( )。(A)教育补助金法(B)
9、 教区学校议案(C) 初等教育法(D)费舍教育法31 “泛智”思想是( ) 的教育理论的核心。(A)柏拉图(B)奥古斯丁(C)夸美纽斯(D)托马斯.阿奎那32 ( )标志着新教育运动的兴起。(A)罗歇斯学校的创建(B)世界教育联谊会的创立(C)阿博茨霍尔姆乡村寄宿学校的创办(D)实验教育学的兴起33 进入 20 世纪后,英国所制定和颁布的第一个重要的教育法案是( ),它的颁布标志着以地方教育当局为主体的英国教育行政管理体制的形成。(A)巴特勒法(B) 巴尔福教育法(C) 富尔法案(D)费舍教育法34 从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理论来看,青春期个体面对的最大冲突是( )。(A)角色同一与角色混乱(
10、B)自主与羞怯(C)勤奋感与自卑感(D)友爱亲密与孤独35 原本乘坐巴士会晕车的人,后来乘船、乘火车等也有类似的反应,这是( )。(A)条件反射的消退(B)条件反射的泛化(C)条件反射的分化(D)条件反射的习得36 某学生自幼就有出国留学的愿望,为此他特别认真地学习外语,他的这种学习动机属于( )。(A)内部动机(B)一般动机(C)远景的间接性动机(D)近景的直接性动机37 以下几项属于概念转变的是( )。(A)对某种知识的举一反三(B)原来认为“天圆地方”,经学习知道“ 地球是圆的”(C)从知道“苹果是水果”到知道“ 苹果是富含维生素的水果”(D)从知道“ 鲸长得很像鱼” 到知道“鲸是一种哺
11、乳动物 ”38 智力三维结构模型中的三个维度是( )。(A)流体、晶体、固体(B)操作、内容、产物(C)普遍、一般、特殊(D)记忆、思维、评价39 如果以问题性质为标准划分,教育科学研究一般可分为理论方法、实证方法、实验研究方法以及( ) 。(A)历史研究方法(B)描述研究方法(C)观察法(D)应用研究40 在教育科研选题存在可行性的条件中,除客观条件和主观条件外,还有一个条件是( )。(A)必要性问题(B)可能性问题(C)能力问题(D)时机问题41 为了避免重复劳动,提高科学研究的效益,最重要的工作是( )。(A)选题(B)写出论证报告(C)文献检索(D)制定课题计划42 下列不属于观察的设
12、计和准备内容的是( )。(A)问题、目的与对象的确定(B)理论准备、内容、项目与表格设计(C)试探性观察与观察取样(D)筹备观察资金43 下列对于调查访问的述说正确的是( )。(A)在访问时,与被访问者谈得越投机越好(B)在访问时,调查者用眼睛、神态与被调查者交流是不礼貌的(C)在访问时,座位的安排无关紧要(D)一般情况下,只要受访者允许,访谈者应该尽可能使用录音机44 实验研究过程存在着三个不同水平的发展阶段,即( )。(A)探索一验证一确认(B)确认一验证一探索(C)确认一探索一验证(D)探索一确认一验证45 教育实验研究报告的主要部分是研究的( )。(A)结果(B)方法(C)讨论(D)目
13、的二、辨析题首先判断正误,然后说明理由。46 义务教育是指适龄儿童有义务接受法定年限的教育。47 资产阶级革命派认为,唯有革命才能救中国,所以教育在革命成功之前可有可无。48 从书本中学到的汽车驾驶知识都属于陈述性知识。三、简答题49 简述现代教育制度改革的趋势。50 为什么说教育在个体发展中起主导作用?51 简述汉武帝为确保“ 独尊儒术 ”所采取的措施。52 简述改变攻击行为的方法主要有哪些?53 调查问卷中问题设计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必答题54 阅读下列文字,并根据文字信息回答后面的问题。某校初中班主任吴老师在批改作业时,发现学生高某的作业本中夹了一封写有收的信件,吴老师顺便拆封阅读了此信。
14、这是高某写给一位女同学的求爱信,吴老师看了十分生气,后在班会上宣读了此信,同时对高某提出了批评。次日高某在家留了一张字条后离家出走。高某家长找到吴老师理论并要求其将高某找回,吴老师解释说:“ 我作为教师,对学生进行教育和管理是我的职责,我批评高某是为了教育和爱护他,他是从家中出走的,与我的工作没有关系。”结合以上材料,请用教育学相关的知识对此问题进行分析。(1)吴老师的做法有什么问题? 为什么?(2)如果你是班主任吴老师,你会怎么做?55 试述陈鹤琴教育思想的特色。选答题56 请在、两道试题中任选一题作答。若两题都答,只按第 1 道题的成绩计分。论述加涅的学习阶段与教学设计理论。在教育研究中,
15、往往会出现多种多样的影响研究结果的无关变量,试论述控制这些无关变量的方法。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模拟试卷 116 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对杜威教育思想的掌握情况。杜威是进步主义教育的代表人物,他强调教育应以儿童经验为中心,主张儿童应“从做中学”。因此,本题选 B。2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对教育起源的理解。心理起源说是由美国教育史学家孟禄提出来的。他根据原始社会尚无传授各项知识的教材和相应的教学方法,断定教育起源于日常生活中儿童对成人的无意识的模仿。原始社会的教育普遍
16、采用的方法是简单的、无意识的模仿。因此,本题选 A。3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教育的社会制约性这一知识点。生产力是教育发展的最根本因素。因此,本题选 A。4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人的身心发展特点的主要影响因素这一知识点。学校教育在儿童发展过程中起主导作用,还能对来自遗传、家庭和社会方向的诸多影响因素进行协调,克服其消极的、不良的因素及其在儿童身心发展中的作用。因此,本题选 A。5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对教育目的主要理论的掌握情况。考生在复习中要能熟练掌握个人本位与社会本位、外在目的与内在目的、教育准备生活说与教育适应生活说、马克思主义关于
17、全面发展学说等命题的主要含义。6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对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教育政策的掌握情况。满足题干中信息的是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因此,本题选 B。7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对课程实施取向的掌握情况。考生在复习中要能熟练掌握不同取向的内涵,此处考查的是调适取向。因此,本题选 B。8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教学模式这一知识点。考生在复习中要能熟练掌握不同教学模式的代表人物、主要观点及优、缺点。这里考查的是发现教学模式的特征。因此,本题选 C。9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分组教学这一知识点。考生在复习中要能熟练掌握不同分
18、组教学的内涵。因此,本题选 A。10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对道德教育这一基本概念的认识。考生要能区分出道德教育中的知、情、意、行等概念。这里考查的是道德认识。因此,本题选 A。11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德育过程中的基本矛盾问题。它指教育者提出的德育要求与受教育者已有的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因此,本题选 D。12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对教师权利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的了解情况。此处考查的是教师专业权利,应为指导学生学习与发展的权利。因此,本题选 A。13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正式群体与非正式群体这一知识点。考生在复习
19、中要能区分这两类群体的特征与作用。14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对商代我国教育发展水平的理解识记状况。商代的甲骨文构字已达到“象形、会意、假借、指事、形声”等原则,表明文字发展达到成熟。因此,本题选 B。15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记的历史地位。学记是礼记中的一篇,是中国古代最早的一篇专门论述教育、教学问题的论著。学记是先秦时期儒家教育和教学活动的理论总结,它主要论述教育的具体实施,偏重于说明教学过程的各种关系。因此,本题选 A。16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王充的教育思想。王充认为,文吏受过文字教育,但“无篇章之诵,不闻仁义之语”
20、,他们长大以后,或依靠自己的门第,或攀援权贵,人仕成吏。这些人不入仕和一般的俗人没有区别,任用这种人不利于国家实行德治的政策。因此,本题选 D。17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对魏晋南北朝时期有关教育制度改革史实的识记情况。宋文帝立玄儒文史四馆。因此,本题选 B。18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有关白鹿洞书院的一些历史史实。白鹿洞书院揭示亦称白鹿洞书院教条或白鹿洞书院学规,是淳熙六年(1179 年)朱熹重修庐山白鹿洞书院,讲学授徒时为书院生员订立的学规。其对教育目的、训练纲目、学习程序以及修己治人的道理都一一作了明确的阐述和详细的规定。因此,本题选C。19
21、【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洋务运动时期出现的新式学堂。福建船政学堂从一开始就十分明确地将设厂造船和培养人才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福建船政学堂是中国第一所近代海军学校,初建时称为“求是堂艺局”。1868 年沈葆桢为了培养技术工人,在前学堂内增设一所技工学校艺圃,艺圃的艺徒半天上课、半天学习,学习期限为 3 年,毕业后择其优者随前学堂学生赴法国各大船厂实习,其余分配于船政各厂。因此,本题选 C。20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有关我国学制的基础知识,要求考生清晰地识记。1904 年 1 月 13 日,清政府公布了由张百熙、荣庆、张之洞主持重新拟定的一系列学制系统文件。因
22、公布时在阴历癸卯年,又称“癸卯学制”。这是中国近代由中央政府颁布并首次得到施行的全国性法定学制系统,较“壬寅学制”更为系统详备。因此,本题选 B。21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对教育制度变革的掌握情况。1927 年 6 月,国民政府仿照法国教育行政制度,中央设中华民国大学院主管全国教育,地方试行大学区,取代民国以来中央政府设教育部、各省设教育厅的教育行政制度。随后,民国政府任命蔡元培为大学院院长,公布了中华民国大学院组织法。1927 年 10 月1 日,大学院正式成立。因此,本题选 A。22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科举制的特点。唐代参加科举考试的考生主要有
23、两个来源:一是生徒(由学校将考试合格的学生选送);二是乡贡(由州县选送)。报考时间大约是从每年的十月一日开始。报考的办法是,每岁仲冬,州、县、馆、监举其业成者。中央官学的学生,由国子监祭酒负责选拔;地方官学的学生,由长史负责选拔。这是科举制的特点之一。相对而言,作为两汉仕进制度主体的察举制是从汉文帝时开始的。察举制发展为一种比较完备的人仕途径,并得以真正确立其在两汉仕进制度中的主体地位,则是在武帝时期。察举制作为汉代选拔官吏的制度,从汉武帝时开始,由丞相、列侯、刺史等官员推举,经过考核,任以官职。设有孝廉、贤良文学、秀才等科。目的在于扩大封建统治基础,成为汉代做官的重要途径之一。因此,本题选
24、D。23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对杨贤江教育思想的历史地位的认识。运用历史唯物主义阐明教育的本质,是杨贤江教育思想的重要内容,也是他对中国当代教育理论的一大贡献。因此,本题选 C。24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古印度学校的教育情况。“拉比”是犹太人中一个特别的阶层,是老师也是智者的象征;“校父”是对古巴比伦“泥板书舍”中负责人的称呼;“书吏”是在古巴比伦寺庙中供职的人;“古儒”是对古印度的婆罗门学校教师的称呼。因此,本题选 D。25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对亚里士多德的教育贡献的掌握情况。亚里士多德首次提出了教育必须适应自然(儿
25、童天性)的思想,并据此作了划分儿童教育年龄阶段的尝试,开创了后世“遵循自然”教育思想的先河;并首先指出了教育学和心理学的密切联系,要求教育与人的心理活动特点相适应;在灵魂论的基础上,论证了以美育为重点的德、智、美和谐发展的原则。因此,本题选 B。26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奥古斯丁认为教学的主要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发现心中已有真理,而不是去认识客观的物质世界(现实世界);他反对把古希腊、古罗马文学作品作为教材;轻视自然科学。因此,本题选 B。27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对西欧中世纪教育思想特征的掌握情况。在西方教育史上,中世纪:是一个非常特殊的时期。这种特殊性一方面
26、表现在,无论与以前的古希腊、古罗马时期相比,还是与以后的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相比,中世纪都是一个教育思想相对贫乏和衰微的时期;另一方面表现在,中世纪教育思想具有浓厚的宗教神学色彩。这是中世纪教育思想最为根:本的特征,而这种特征又是由基督教会对文化教育的完全控制以及基督教义成为中世纪西欧社会的意识形态这种现实所决定的。因此,本题选 C。28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对拜占庭中等教育学校类型的掌握情况。拜占庭的中等学校主要是文法学校,学习的基本内容是文法和古典作品。政府对教师有许多要求,教师要经过国家考试并由国家指派,公立学校的教师必须持有国家许可证并信奉基督教。因此,本题选
27、B。29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英国城市学院课程中除古典语文、宗教与道德外,也开设自然科学、哲学、伦理、商业、现代语等,还聘请著名法律和医生来校教授法律和医学等。因此,本题选 D。30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对英国近代教育的掌握情况。19 世纪是英国从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的时期。19 世纪以前,英国政府对教育的干预甚少,国民教育的权力集中在教会手里。但随着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需要,英国政府开始干预教育,主要体现在一系列法案的提出、法案的颁布和教育管理机构的设立上。1833 年,英国国会通过了教育补助金法,决定每年从国库中拨出 2 万英镑的教育拨款,首开政府
28、通过拨款形式间接干预教育的先河。因此,本题选 A。31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对夸美纽斯教育思想的掌握情况。夸美纽斯提出了“泛智”思想。“泛智”思想要求“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并且认为“一切儿童都可以教育成人”。他提出“一切男女青年都应该进学校”,“不仅有钱有势的人的子女应该进学校,而且一切城镇乡村的男女儿童,不分富贵贫贱,同样都应该进学校”。因此,本题选 C。32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对新教育运动的掌握情况。“新教育运动”亦称“新学校运动”,是指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在欧洲兴起的教育改革运动,初期以建立不同于传统学校的新学校作为新教育
29、的“实验室”为其特征。1889 年,英国教育家雷迪在英格兰的德比郡创办阿博茨霍尔姆乡村寄宿学校,标志着新教育运动的开端。因此,本题选 C。33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对巴尔福教育法的掌握情况。巴尔福教育法是英国进入 20 世纪所制定和颁布的第一个重要的教育法案。它的颁布促成了英国政府教育委员会和地方教育当局的结合,形成了以地方教育当局为主体的英国教育行政管理体制,对后来英国教育领导体制和中等教育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因此,本题选 B。34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理论。埃里克森认为,青春期(12 18 岁) 面对的主要冲突是自我
30、同一性和角色混乱的冲突。一方面,青少年本能冲动的高涨会带来问题;另一方面,青少年面临新的社会要求和社会冲突而感到困扰和混乱。所以,青春期的主要任务是建立一个新的同一感或自己在别人眼中的形象,以及他在社会集体中所占的情感位置。这一阶段的危机是角色混乱。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 A。35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行为刺激之间的联结关系。条件反射的习得即条件反射的学习过程。条件反射的消退即条件反射的遗忘或者变弱的过程。条件反射的分化即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变得更加窄化。条件反射的泛化指的是原有的条件反射在相似的情境中也会被激活。坐巴士晕车,乘坐其他交通工具也有类似的反应,明显属于泛化的行为
31、,因此正确答案为 B。36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学习动机的分类。学习外语对于出国留学来说是一个间接性的过程,同时学习外语并不能直接实现这一愿望,它是一个长期过程。所以正确答案为 C。37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所谓概念转变,就是认知冲突的引发和解决的过程,是个体原有的某种知识经验由于受到与此不一致的新经验的影响而发生的重大改变。“天圆地方”和“地球是圆的”明显是相互冲突的两个概念。原来认识的概念获得了颠覆性的转变,即发生了概念的转变。其他选项两个观念之间并不涉及互相的冲突,不属于概念转变。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 B。38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智
32、力三维结构模型的基本概念。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特创立了智力三维结构模型理论,认为智力结构应从操作、内容、产物三个维度去考虑。智力活动就是人在头脑里加工客观对象,产生知识的过程。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 B。39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科学研究的基本分类方式。以问题性质为标准划分,教育科学研究一般可分为理论方法、实证方法、实验研究方法以及历史研究方法。因此正确答案为 A。40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教育科研选题的可行性条件。除了客观条件和主观条件以外,时机也属于可行性的条件范畴。因此,正确答案为 D。41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文献检索的意义
33、。文献检索是为了避免重复性的劳作,在开展课题之前进行的先期工作,以保证课题具有创新性、可行性。因此正确答案为 C。42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观察法的实施过程。在观察法的实施过程中,设计和准备的内容并不包括筹备观察资金。因此,正确答案为 D。43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访谈法的实施过程。在访谈过程中,访谈者要使用录音机,必须征得受访者的允许。录音机的使用,可以使资料收集的过程更加准确。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 D。44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实验研究的不同层次。三个层次分别为确认、探索和验证。因此正确答案为 C。45 【正确答案】 A【试
34、题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教育实验研究报告的构成部分。在教育实验研究报告中,最重要的部分是结果的呈现。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为 A。二、辨析题首先判断正误,然后说明理由。46 【正确答案】 错误。义务教育不仅指儿童的义务。义务教育的基本内涵包括三个方面:第一,国家与社会有义务确保全体适龄儿童接受法定年限的学校教育;第二,家长有义务送适龄子女接受法定年限的学校教育;第三,适龄儿童有义务接受法定年限的学校教育。【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对义务教育定义的掌握情况。义务教育作为一种强制教育,主要规定了三个方面的义务:国家与社会的义务、家长的义务以及适龄儿童的义务。47 【正确答案】 错误。资产阶级革命派认为
35、改造中国的第一步只有革命,只有先以革命的方式推翻专制腐败的清政府,建立民主共和国,才能谈得上发展教育和其他事业。因此,在对待革命与教育的关系上,主张分清轻重缓急,先革命后教育。这里,革命派所作的先后划分,主要是在价值层面,而非时空层面。在时空层面,革命派一方面开展形式多样的为了革命的教育活动,如创办报刊、印发革命书报、创办学校,等等;另一方面,强调革命本身就具有“开民智” 的作用,认为大众会在革命实践中逐渐形成“共和资格”。因此,笼统地认为资产阶级革命派在革命成功之前排斥教育是不正确的。【试题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对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教育实践以及在实践中所体现出来的教育思想的认识与评判,对考生
36、的综合运用能力有较高的要求。48 【正确答案】 错误。陈述性知识与程序性知识是根据表述形式的不同对知识进行的分类,陈述性知识关心“是什么 ”的问题,它是对事件的一种描述,如汽车手刹的功能。程序性知识主要关心的是“ 怎么样”“如何去做”,如怎样发动汽车。陈述性知识是一种静态的知识,它只是对事件的一种描述;程序性知识是一种动态的知识。因此,从书本中学到的汽车驾驶知识包含了这两种知识,不能简单地说都属于陈述性知识。【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之间的联系与区别。一定要留意,题干中的描述是同时包含了这两种知识类型,并不能单纯地说它只是程序性知识,或者陈述性知识。三、简答题49 【正确
37、答案】 (1)义务教育年限的延长。(2)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的综合化。(3)高等教育的大众化。(4)终身教育体系的建构。【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对现代教育制度改革的掌握情况。考生需要依次列出现代教育制度改革的趋势,然后作简单解释。50 【正确答案】 现代教育学将影响个体发展的外部因素归结为三个方面,即遗传、环境与教育,在这三个因素中,遗传素质是个体发展的物质前提,为个体发展提供可能性;环境(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对个体的发展起一定的促进或制约作用,是个体发展的现实条件;教育对个体的发展起主导作用,是因为:第一,教育是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活动,它引导个体的发展方向;第二,教育,特别是学校教育,给人
38、的影响比较全面、系统、科学和深刻;第三,学校有专门负责教育工作的教师,而教师是专业人员。【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影响人身心发展的因素。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这不仅取决于教育自身的功能,还与教育和其他影响人身心发展的因素有关。51 【正确答案】 汉武帝时期,国力恢复,统治者希望也已经有能力对国政进行整顿,在文教方面,董仲舒认为,国家必须实现思想的统一,统一思想的程序应该自上而下。他一开始就将思想统一的基调定在儒家学说的基础之上,明确指出,“仁谊(义)礼知信五常之道,王者所当修饰也。” 他主张“ 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这便是 “独尊儒术”。为了确保独尊儒术,汉
39、武帝采取了以下措施:(1)专立五经博士。武帝建元五年(前 136 年),“ 置五经博”。对原先设立的传记、诸子等博士则历久不置,最后事实上归于废止。这样,就促成了独尊儒术的局面。(2)开设太学。开始“为博士官置弟子五十人” 。从此,博士从一种朝廷备顾问之官转化为一种以教授为主要职能的学官。太学正式设立,博士弟子即太学生。太学的设立,是中国教育史上的一件大事,以后各代王朝都依例设立。(3)察举制的完全确立。作为两汉仕进制度主体的察举制是从汉文帝时开始的。察举制发展为一种比较完备的人仕途径,并得以真正确立其在两汉仕进制度中的主体地位,则是在汉武帝时期。首先,在元光元年(前 134 年)产生了岁举性
40、的科目,即孝廉一科。而且人数也有了具体的规定。这标志着察举以选官常制的姿态登上了汉朝仕进的舞台。其次,武帝时察举取士的范围有所扩大,由原来基本限于现任官吏的范围扩大到布衣之士。同时,察举科目也于“ 贤良 ”之外,增加了“孝廉”“秀才”等新科目。另外,在选举考试中,儒家学者受到特别的优待,开创了察举制主要以儒术取士的新局面。【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汉初统治者为加强统治而采取的具体措施,考生应该认真识记与该知识点有关的内容。52 【正确答案】 (1)消退法:对儿童的攻击行为可以采取不加理睬的方法,使其得不到强化而逐渐减少。(2)暂时隔离法:为了抑制某种特定行为的发生,让行为者在一段时间内得不到强化或
41、远离强化刺激的一种行为干预方法。(3)榜样示范法:将有攻击行为的儿童置于无攻击行为的榜样当中,减少他们的攻击行为;或者让有攻击行为的儿童观察其他儿童的攻击行为是如何受到禁止或处罚的。(4)角色扮演法:让实施攻击行为的儿童扮演被攻击儿童,体验被攻击一方的心理感受,进而减少其攻击行为的方法。【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攻击行为及其处理方法。对于攻击行为的处理,一般包含上述四种方法,其主要的内容都是围绕着行为主义的刺激一反应规律展开的,不论是消退还是隔离,都是根据行为主义的原理进行设计的,因此在答题中要将各种方法背后的原理精准把握并准确表述。53 【正确答案】 第一,问题的内容是否符合该课题的研究目的
42、和研究假设。所列项目对研究目的是否具有较好的覆盖面,答案是否能较全面反映所要研究问题的主要方面。第二,问题的数量是否适度。一份问卷的作答时间一般以 3040 分钟为宜。第三,问题的文字表达是否准确,容易回答。一般一个问题只能有一个疑问,不应包含两个以上的疑问。不用假设或推测的话语,避免使用专业性过强的术语。第四,问题的排列顺序是否分类清楚、层次分明和合乎逻辑。【试题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的是问题设计所应遵循的原则。在记忆掌握的时候应当注意将上述四个要点具体到相应的题目中,联系实际加以掌握。必答题54 【正确答案】 (1)老师拆看学生信件的做法侵犯了学生的隐私权。在全班学生面前宣读学生的信件对学生
43、的心理造成了不良影响,其行为是导致学生离家出走的直接原因,而在学生家长找他理论时,老师推卸责任,违反了教师的职业道德,没有履行好班主任的职责。(2)如果我是老师,我会分别找该学生和信件上的那位女生单独谈话,了解事情的真实情况,教育学生学会自尊与自爱,适当地给学生解释爱情的社会道德性和爱情的权利责任,让他明白什么是爱情和友情。【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对学生权利、班主任工作的特点以及师生关系的掌握情况。考生可根据材料内容进行合理解读和分析,言之成理即可。55 【正确答案】 (1)具有鲜明的中国化色彩。陈鹤琴在批判传统教育的同时,也十分注意从中摄取有益的营养,尤其善于运用传统私塾教育中的一些经验来
44、解决现代教育问题。如,私塾教育注重因材施教,“聪明的学生,给他多学一点;愚笨的学生,给他少学一点。不举行划一的共同考试,引起无谓的竞争”;采用“ 个别的指导,个别的考查,以资鼓励而促上进”的个别教学;强调行重于学的特点和当时新教育改革所倡导的观点相吻合,符合现代教育的基本规律,我国古代的许多传统教育经验和教育思想经过陈鹤琴的实践、过滤和升华,形成了他教育理论的重要基础,其中国传统色彩浓烈。(2)具有明显的西方化色彩。陈鹤琴将从杜威及其他美国老师那里学来的理论应用到幼儿教育阶段,形成了“活教育” 理论。这一理论包括三大部分:目的论、课程论和方法论。在目的论中,他提出了“做现代中国人” 的五个条件
45、:健全的身体、建设的能力、创造的能力、合作的精神、服务的精神;“活教育的课程是指把大自然、大社会做出发点,让学生直接向大自然、大社会去学习”;活教育的教学方法也有一个基本原则,就是“ 做中学、做中教,做中求进步” 。这是西方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直接体现。(3)受西方机能主义心理学与西方测验理论影响较深。重视心理学研究是陈鹤琴理论的一个重要特色。他关注儿童期的意义、儿童的心理特征、有关儿童人格发展等问题,并以此作为解释与解决有关家庭教育、幼稚教育、小学教育等问题的依据,为中国教育的科学化做出了一定的贡献。【试题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对陈鹤琴教育思想的综合理解能力,具有一定的难度。选答题56 【正
46、确答案】 加涅认为学习的过程就是一个信息加工的过程,学习是学生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他把学习过程分为以下八个阶段,并且分析了与各个阶段相匹配的教学设计。(1)动机阶段。有效的学习必须有学习动机,这是整个学习的开始阶段,因此在教学中,首先要考虑的是激发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诱因动机,即学生力图达到某种目的的动机。这种动机是借助学生内心的期望产生的。在这一阶段的教学事件是:在学生自己没有产生学习动机时,帮助学生确立学习动机,形成学习期望。理想的期望需要学生自己领会形成,教师为了帮助学生,能做的只是告诉学生学习要达到的目标。(2)领会阶段。有了学习动机的学生,首先必须接受刺激,即必须注意与学习有关的
47、刺激,而无视其他刺激。当学生把所注意的刺激特征从其他刺激中分化出来时,这些刺激特征就被进行知觉编码,贮存在短时记忆中。这个过程就是选择性知觉。这一阶段的教学目的是要让学生有效地进行选择性知觉,也就是注意到该注意的学习内容。教师可以采用各种手段,如改变讲话的声调、运用手势动作等。(3)习得阶段。当学生注意或知觉外部情境之后,学生就可以获得知识。而习得阶段涉及的是对新获得的刺激进行直接编码后贮存在短时记忆里,然后把他们再进一步编码加工后转人长时记忆中。所谓的编码过程,就是把知觉到的信息转化为一种最容易贮存的形式的过程。在习得阶段,教师的主要任务就是给学生提供各种编码程序,鼓励学生选择最佳的编码方式
48、。(4)保持阶段。学生习得的信息经过复述、强化后,以语义编码的形式进入长时记忆的贮存阶段。在教学上,教师主要是避免相似的刺激同时出现,减少干扰的可能性。(5)回忆阶段。学生习得的信息要通过作业表现出来,信息的提取是其中必需的一环。教师可以利用各种方式使学生得到提取的线索,但最重要的是指导学生使他们为自己提供线索,从而成为独立的学习者。所以在教学设计上最重要的是强化信息的保持,使学生掌握为自己提供线索的策略。(6)概括阶段。学生提取信息的过程并不始终是在与最初学习信息时相同的情境中进行的。同时,教师也总是希望学生能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各种类似的情境中去,以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因此,学习过程必然有一
49、个概括的阶段,也就是学习迁移的问题。为了促进学习的迁移,教师必须让学生在不同的情境中进行学习,并提供在不同情境中运用提取过程的机会;同时,更为重要的是,要引导学生掌握和概括其中的原理。(7)作业阶段。只有作业才能反映学生是否已习得了所学的内容,作业的一个重要功能是反馈;同时,通过作业,学生看到自己学习的结果,可以获得一种满足。当然,作业主要是给教师看,仅凭一次作业难以对学生作出判断,需要几次作业才行。(8)反馈阶段。反馈是学习的最后阶段,其实质是一种强化,强化在学习过程中之所以起作用,是因为学生在动机阶段形成的期望在反馈阶段得到了肯定。反馈阶段显然是受外部事件影响的,但信息反馈也并不一定要使用“对“错“正确“ 或“不正确”这类词汇。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使用许多微妙的方式反馈信息,如点头、微笑等。此外,需要注意的是,反馈并不总是需要外部提供的,它也可以从学生内部获得。例如,学生可以根据已学过的概念和规则,判断自己的答案是否正确。具体方法有以下几种:(1)消除。控制无关变量最彻底的方式是不让无关变量介入研究情境,将其完全排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