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国文学史模拟试卷 5 及答案与解析一、填空题请完成下列各题,在各题的空处填入恰当的答案。1 从”放送者 ”出发,研究一部作品、一位作家、一种文体或一种民族文学在外国的影响,这种研究被梵.第根称为( )。(中山大学 2005 年考题)2 从”传送者 ”出发,研究影响是通过什么媒介和手段发生的,被称为( )。(中山大学 2005 年考题)3 西方译介学的三种范式是( )、( ) 、( )。(中山大学 2005 年考题)4 类型学研究的目标是( )。(中山大学 2005 年考题)5 母题(南京师范大学 2003 年考题)6 题材学(天津师范大学 2006 年考题)7 译介学(北京语言大学 2008
2、 年考题)8 文类学(北京师范大学 2006 年考题)9 缺类研究(首都师范大学 2006 年考题)10 套话(北京师范大学 2007 年考题)11 ”西学东渐 ”(陕西师范大学 2005 年考题)12 试述阐发研究与阐释学的相同与相异。(南京师范大学 2003 年考题)13 谈谈阐发研究的一些特点及它的发展历程。(南京师范大学 2004 年考题)14 阐发研究的注意事项。(安徽大学 2008 年考题)15 简述流传学与渊源学的联系与区别。(安徽大学 2008 年考题)16 简略比较中、西爱情诗的差异。(湖南大学 2005 年考题)17 结合实例简述中西悲剧差异。(北京师范大学 2005 年考
3、题)18 从”媒介学 ”的角度,谈谈林译小说对中国现代文学所起的作用和贡献。(南京师范大学 2003 年考题)19 运用比较文学理论,在中、西近现代文化冲突、交流的背景中,分析一位近现代作家对外国文学的借鉴与接受。(湖南大学 2005 年考题)20 举出你所知道的比较文学研究之一例。(天津师范大学 2006 年考题)21 中西戏剧起源创生的相同与不同点。(安徽大学 2008 年考题)22 论神思与想象。(安徽大学 2008 年考题)23 结合实例,论述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不同作家或不同时期对同一外国作家作品之接受的不同表现极其原因。(首都师范大学 2006 年考题)24 请选取一个角度谈谈宗教与文
4、学的关系。(南开大学 2004 年考题)中国文学史模拟试卷 5 答案与解析一、填空题请完成下列各题,在各题的空处填入恰当的答案。1 【正确答案】 流传学2 【正确答案】 媒介学3 【正确答案】 古典译介学范式;近代译介学语言学范式;当代译介学文化整合范式4 【正确答案】 通律(或归纳共同的诗学品性)5 【正确答案】 母题是文化传统中具有传承性的文化因子,是文学作品中最小的叙事单位和意义单位,它是文学中反复出现的人类基本行为、精神现象和关于周围世界的概念,诸如生、离、死、别,喜、怒、哀、乐,时间,空间,季节,海洋,山脉,黑夜等,母题能够在文化传统中完整保存并在后世不断延续和复制。母题经过作品的有
5、机组合,便能提升为一定的主题,一部作品可以分列成多个母题。6 【正确答案】 题材学主要研究同一题材在不同民族文学中的不同形态及其文化历史。如关于造人题材的神话;关于”灰姑娘” 的民间文学题材;以及其他相类似的题材等等。7 【正确答案】 译介学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翻译与翻译研究,而是从比较文学中媒介学的角度出发,着眼于比较文化的视野研究翻译(尤其是文学翻译)和翻译文学。它关注的是两种不同文化背景的语言在转换过程中文化信息的失落、变形、扩伸、增生等问题,关注翻译(主要是文学翻译)在人类跨文化系统交流的实践活动中特殊的价值和意义。8 【正确答案】 文类学(英文名 genology,法文名 genolo
6、gie)是研究文学的类型即文类(genre)的,主要探讨如何按照文学的特点对文学作品加以分类,以及各种文类的基本特征、演变的过程和相互之间的关系。文类学是文艺学及文学理论研究的分支,也是比较文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文类学” 进入比较文学是由梵.第根提出来的。文类学既探讨文学的类型在不同民族文学中的渊源流变过程,也研究和比较各种文类在不同民族文学中各自的发展历史及特征。其研究范围包括类型研究、体裁研究和风格研究三部分。9 【正确答案】 缺类现象是文类学的一个重要研究对象,不同文化的巨大差异表现得最为明显。缺类研究主要研究一种文类为何在某个国家或某民族文学中有,而在其他国家或其他民族文学中则没有
7、,或者即使有这种文体的形式,而其实质或表现形式又相差甚远等。在中外文类比较研究中,中国有没有长篇叙事史诗,有没有按照西方古典文论界定的悲剧等,就成为要涉及的内容。10 【正确答案】 套话一词是西文”streotype”的汉译。它原指印刷业中使用的铅版,后被转借到思想领域,指称那些一成不变的老框子,老俗套。从形象学的角度来看,套话是词汇的一种独特的存在形式,当然也是形象一种特殊而又大量存在的形式,它是一个由民族集体所创造的,在一个长时期内反复使用,用来指称和描述异国异族形象的约定俗成的个性词汇。一般来说,套话都具有明显的生理特征,如欧洲人用来形容犹太人的” 鹰钩鼻 ”等,套话具有强烈的感情色彩,
8、凝聚了丰富的历史内容,成为了解异国异族形象的重要信息源。套话不但具有极强的历史渗透性和继承性,而且具有一定的时间段和历史期。套话一旦形成,就会渗透进一个民族的深层心理结构中,在一定的时间内断断续续地释放其能量,对后人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当然,套话也并非在任何时期都有效,在任何时候都可以使用,它的使用和存活又是有一定的时间段和历史期的。11 【正确答案】 西学东渐是指近代西方学术思想向中国传播的历史过程,其虽然亦可以泛指自上古以来一直到当代的各种西方事物传人中国,但通常而言是指在明末清初以及晚清民初两个时期之中,欧洲及美国等地学术思想的传人。 在这段时期中,中国人对西方事物的态度由最初的排拒,到
9、逐渐接受西学甚至要求”全盘西化”。在西学东渐的过程中,借由来华西人、出洋华人、各种报刊、书籍,以及新式教育等作为媒介,以澳门、香港、其他通商口岸以及日本等作为重要窗口,西方的哲学、天文、物理、化学、医学、生物学、地理、政治学、社会学、经济学、法学、应用科技、史学、文学、艺术等大量传人中国,对于中国的学术、思想、政治和社会经济都产生了重大影响。12 【正确答案】 现代阐释学探讨的课题,即作品原文的意思,作者的意向与这种意思的关系,与阐发研究找到了契合点。阐发研究重点对那些文化传统迥异的不同民族文学、不同国家文学之间的世界观、文观、民族心态、表达方式、审美标准、美学价值等方面的巨大差异,用某种理论
10、模式进行阐发、说明,以期达到对各自文学的新理解,得出具有某种借鉴作用和审美价值的新结论。阐发研究和阐释学的不同点在于,阐释学认为对任何事物的理解都不是用空白的头脑去被动地接受,而是以头脑里预先准备好的思想内容为基础,用活动的意识去参与。人们头脑里意识中的这种”先结构” ,在阐发研究那里变成了某种理论模式。阐释学关注的对于过去作品、经典原文的认识,变为阐发研究中对那些文化传统迥异的不同民族文学或国家文学之间种种差异的判断、理解。13 【正确答案】 阐发研究是用一种民族文学的理论和批评方法去解释另一种民族文学的理论和作品,它可以是理论对作品的阐发,也可以是理论与理论之间的相互阐发,甚至是其他学科与
11、文学之间的相互阐发。阐发研究的特点:阐发研究是中国学者的创造,带有鲜明的中国学派的特点;阐发研究的核心是跨文化的文学理解,因而具有普遍意义;阐发研究应该是双向的、相互的阐发,通过具体的、细微的研究来说明基本道理。阐发研究的发展历程:阐发研究是近代以来中国比较学者的制造。它的形成和发展与中国比较文学方法论的历史演进关系密切,从历史渊源看,它主要是从中国古代阐释学派生而来。中国阐释学历史悠久,发端于先秦,盛极于明清,是中国学人读解研究古代经书典籍所采用的一种基本方法,它以索解诠释文本潜隐意义为目的,以训诂、考据为主要形式和手段。自汉代引入佛经之后,中国学者就不再局限于只用传统方法对本土古代经书典籍
12、的训著辨释,而开始借鉴参照印传佛教疏解佛经的方法,并结合后来魏晋盛行的玄学治经之法,随意疏发义理,创立了一种新的经注阐释形式,即义疏之学。此亦阐发研究之源头。魏晋至唐宋,引佛论诗,以禅说诗,即借用佛学理论话语来阐释本土文学作品、或与本国文论对话互释的现象已相当普遍,此乃阐发研究的形成期。到明清时期,中西文化的碰撞与交流已势不可挡,尤其是在 19 世纪末、20 世纪初,中国学人已开始运用西方文艺理论来阐释本国文学作品,或对中外文论的某些范畴和观念进行对照阐析,探寻其相似点,分辨其相异处,或以中外理论为参照系来互释双方不同文本。这个时期,阐发研究获得了长足进展,其代表人物是王国维、徐念兹、吴宓等。
13、其后,则有朱光潜、钱钟书等人。当本世纪七八十年代中西比较文学兴起的时候,这种研究方法更引起人们的重视,并进入到理论上自觉的阶段。台湾学者古添洪、陈慧桦在他们于 1976 年所编的比较文学的垦拓在台湾的序言中提出,提出”援用西方文学理论与方法并加以考验、调整以用之于中国文学之研究”的主张,名之为” 阐发法”。这是”阐发研究”首次被正式提出。这一提法虽有不完善之处,但是,它在一定程度上总结了中国学者的成功经验,有着开拓性的意义。此后,大陆学者接过这个主张,进一步总结经验,加以完善,并把它上升到理论的高度,形成了关于” 阐发研究 ”的比较系统的看法。14 【正确答案】 首先,阐发研究应遵照双向阐发、
14、互为比照的原则要求,注重确立跨民族、跨语言、跨文化的研究视角,努力建构不同理论话语的对话平台和有效方式,尽可能在理论互介互渗的前提下,对不同的作品文本和文学现象进行具体阐发。其次,阐发研究在运用一种文学理论话语去阐释另一个国家或民族的文学作品时,或者双方诗学理论进行直接对话与相互阐发时,对不同国家与民族的语言文化背景和社会历史形态等方面的差异应予以充分的考虑,不能牵强附会,硬性嫁接或指鹿为马。第三,阐发研究必须对研究对象作深入、具体、细致的比照分析,要用辩证的实事求是的研究方法去进行双向的互为阐发,判断和结论应来自令人信服的细致辨析和逻辑论证,不能随心所欲、主观臆断。第四,阐发研究的主体应具备
15、宽阔的理论视域和丰富的中外知识储备,在研究中既要顾及民族、文化和语言背景的差异,又要能以自己的理论话语去参与对话的阐释,建构起自己合理的阐发系统。15 【正确答案】 流传学与渊源学都是影响研究的基本研究方法。二者有着密切的联系,但又有着严格的区别。(1)流传学与渊源学的相似与联系首先,从影响的线路来看,两者都是在放送者与接受者之间进行。在线路中所涉及的对象有放送者、接受者和媒介。其间都涉及影响的流动。如果没有影响在不同国家的文学问发生,没有影响的流动,就没有流传学和渊源学的研究。故二者研究的对象相同,且都是流动的研究,而非静止的研究。其次,流传学和渊源学研究所注重的都是文学关系的事实联系,在研
16、究过程中,一般都考虑到文学关系和文学史。也就是说,影响既是横向的,也是纵向的,既有空间上的比较,也有时间上的比较。过去的作者、作品等可以对同时期他国文学造成影响,也可以在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中产生影响。流传学和渊源学的研究都基于实证的方法。早起的流传学和渊源学研究都局限于影响因果的考据研究,在经法国、美国、中国等国学者的继承与发展后,在原来的方法上有所超越,吸收了接受理论、交往理论、文学心理学、文化人类学等理论养分。但是,两种研究仍然依赖于事实的关系,只有从事实当中,才能细致地研究文学的流传或文学特质的渊源。(2)流传学与渊源学的区别由于流传学与渊源学联系紧密,又都是派生于不同国家文学影响的因果
17、关系,因此,不少人对两者之间的区别甚是模糊,甚至混淆了两者的概念。其实,这两者是有根本区别的。流传学与渊源学的本质区别就在于流动的方向与研究的焦点上。从流动的方向来看,流传学是从起点指向终点,即从放送者指向接受者;渊源学则相反,是由终点指向起点。因此,流传学研究的焦点在于接受者:如放送者在接受者那里产生的影响或受到的待遇,接受者对影响作出的反应,以及受影响程度等。渊源学的焦点在放送者,即接受方文学作品的主题、风格、题材、结构、语言等的来源。如罗摩衍那中有个印度神猴哈努曼,按胡适的看法,很可能是西游记中孙悟空的原型。总之,流传学与渊源学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在现实的研究中,两者并不能割裂,常常
18、是互补互证的。16 【正确答案】 爱情,是诗歌的永恒主题,中西诗歌概莫能外。尽管人类两性之爱情心理是共同的,但是由于中西方在文化、历史、礼义、宗教信仰等方面的不同,中西方对爱情的态度及表达方式也不同。朱光潜先生在其中西诗在情趣上的比较一文中曾这样总结中西诗歌之区别:”西诗以直率胜,中诗以委婉胜;西诗以深刻胜,中诗以微妙胜;西诗以铺陈胜,中诗以简隽胜。”(1)中西爱情诗表达的内容不同西方爱情诗多以追慕爱人、赞美爱情为主要内容,与西方爱情诗不同,中国古典诗人大多不着意描绘自己对恋人的追求与颂扬,而多是抒发相思恨别之情,因此,闺怨诗、送别诗、悼亡诗在中国古代爱情诗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提到惜别,人们自
19、然会想到宋代柳永的雨霖铃:”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谈起悼亡佳作,苏轼的江城子感情深挚幽婉,其沉郁凄切之情,让人读之潸然泪下。西方诗人还擅长细致地描绘自己所恋对象的音容笑貌,尤其是对于女性,往往采用写实的手法,由衷地赞美她们那温柔的目光,红润的脸颊,充满爱意的嘴唇,在微风中波动的金发,秀雅的风姿等等。而中国古典诗人则往往采用传神写意的手法,将人、景、情融汇在一起,不求形似,而追求神肖。(2)中诗微妙,西诗深刻中国爱情诗往往于爱情中只能看见爱情,而西方爱情诗中时时也有哲学智慧火花的闪耀。正如朱光潜先生指出的那样,中西爱情观相差甚远,”西方诗人要在恋爱中实现人生,中国诗人往往只求在恋爱中消遣
20、人生。中国诗人脚踏实地,爱情只是爱情;西方诗人比较能高瞻远瞩,爱情之中都有几分人生哲学和宗教情操”。在对待爱情的态度方面,西方诗人常常将所恋的对象视为某种精神境界的象征。(3)中诗含蓄朦胧,西诗率直奔放西诗热情奔放,感情如火般热烈,其文字常常爽直真,直抒胸臆,甚至直言不讳;而中国古诗则委婉含蓄,哀婉朦胧,迂回曲折,欲语还休。比如同是女性,思念的表述在李清照的笔下,是那么的含蓄,一阙醉花阴,虽是倾诉思念之情,却通篇不见思念之词,而是借景抒情,委婉曲折: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但在英国女诗人勃朗宁夫
21、人的诗歌中,思念的表达是那么的直接,在她的葡萄牙人十四行诗中,她这样倾诉着自己的思念:我想你!我的相思围抱住了你,绕着你而抽芽,象蔓藤卷缠着树木、遍发出肥大的叶瓣,除了那蔓延的青翠把树身掩蔽,就什么都不见。(4)中诗凝练,西诗铺陈就表达爱情的着墨浓淡而言,中国爱情诗简约精到,高度凝练,无论写景状物还是慨叹抒情,都寥寥数语即可表达。而西方诗歌往往详细描写,铺陈叙述,不惜笔墨。17 【正确答案】 中西悲剧虽然都称为”悲剧” ,但是由于时空差异和民族性格、文化传统的不同,二者在很多方面存在着本质的差异。具体表现如下:(1)中西悲剧的观念差异在西方,悲剧概念从柏拉图最先涉及,亚里士多德统一阐述,直到近
22、代,一直是个重要的美学范畴,它的演变发展也源远流长。而在中国则不同,除了近代王国维在他的红楼梦评论中提到悲剧概念以外,中国一直没有出现”悲剧” 的概念,而中国诗学关于悲剧观念的历史演变,正如中国古代其他文论一样,是散见在各种伦理、文学、史学的著作中的。在古希腊,柏拉图在斐列布篇中谈到了观看悲剧和喜剧时快感与痛感的混合,并且认为悲剧是培养人的”感伤癖” 、”衷怜癖”。真正提出 ”悲剧”这个审美范畴并对之进行系统阐述的是亚里士多德。他在诗学中把”悲剧” 定义为:”是对一个严肃、完整、有一定长度的行动的摹仿。”他还认为悲剧的作用在于引起人们怜悯与恐惧的感情,从而” 使这种感情得到陶冶 ”,净化人的心
23、灵。亚里士多德的悲剧理论为西方以后的悲剧观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继亚里士多德之后把悲剧理论再次推向顶峰的重要人物是黑格尔。他最大的突破是用辩证法的观点来看悲剧,提出”悲剧冲突”的概念。马克思恩格斯也曾多次论及悲剧艺术。恩格斯认为” 历史的必然要求和这个要求的实际上不可能实现”构成悲剧性的冲突。他第一次揭示了悲剧冲突的社会历史根源和本质特征。中国早期的悲剧观念是从中国诗学中”怨” 的概念演变而来的。早在远古神话 山海经以及屈原的九歌、天问等作品的一些描写中就已经具有了悲剧的审美意识。中国真正的戏剧理论是从元代后期开始的,在这之前汤显祖和沈琛有过零星论述。中国近代第一个直接论述悲剧并取得极高成就
24、的是王国维。他虽然没有直接给悲剧下定义,但他用较多的笔墨谈到了什么不是悲剧,从反面对悲剧作了界定。他认为,始悲终欢,始离终合,始困终享亦即主人公由逆境转人顺境的不是悲剧。他还认为悲剧功能在于引导人们放弃生存意志,因此,他眼里的悲剧精神就是”厌世解脱之精神” ,不具备这种精神的便不是悲剧。(2)中西悲剧的构成成分差异受亚里士多德理论的影响,西方悲剧长时期一直是”对一个严肃、完整、有一定长度的行动的摹仿” 。尽管也有将悲苦与喜悦、崇高与滑稽混淆在同一作品中的,如欧里庇得斯的” 悲剧”“经常是写实的,不再是单纯的悲剧,而是悲喜剧,甚至可以说是情节剧” 。莎士比亚的某些悲剧也杂有滑稽调笑的成分。但就总
25、体来说,这些杂有喜剧成分的悲剧毕竟是极少数,而且这类悲剧常常招致尖锐的批判。排斥滑稽调笑,追求悲苦成分的单一发展,是西方古典悲剧的重要特色。中国古典悲剧则不尽相同:首先,古典戏曲中的悲剧大多杂有喜乐成分,且这种喜乐成分在剧中所占比重还比较大,通常是苦乐相错、悲欢沓见。其次,悲剧中的喜乐成分不是随意添加的佐料,而是悲剧作品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一旦去掉这些成分,绝大多数的悲剧作品也就不复存在。再次,从效果上看,喜乐成分的参人反而强化了悲剧效果,以乐写哀,倍增其哀。(3)中西悲剧的冲突差异西方古典悲剧的整个过程是冲突的逐步升级。亚里士多德认为,”悲剧中没有行动,则不成为悲剧,但没有” 性格 ,仍然不
26、失为悲剧” ;”悲剧是行动的摹仿,主要是为了模仿行动,才去摹仿在行动中的人”。别林斯基也认为” 悲剧的实质是在于冲突”可见,用行动来抗争是西方悲剧的实质。俄狄浦斯之所以落得刺瞎双眼、自我流放的结局,是源于他对”杀父娶母” 的命运的反抗。古典主义悲剧为适应王权统治的需要,表现的是感情与理智、家族荣誉与国家利益及公民义务之间的矛盾冲突;启蒙戏剧表现的是第三等级的平民与封建教会及贵族阶级的矛盾冲突;浪漫主义戏剧表现善与恶、美与丑的冲突等等。总起来看,西方悲剧的冲突可称之为挣扎的冲突,表现了人对于其对立物(命运、性格、社会、道德等)的挣扎和冲突,悲剧冲突追求人物性格的多侧面复杂性和人物或多或少带有某方
27、面的致命的缺陷。中国古典戏曲戏剧冲突的开展最明显的特色是它们大多不单是外露的人事纠纷,而是兼示世态(社会上人与人之间的种种矛盾冲突)与人情(剧中人物或人物之间情感上的冲突)于一体,而又重在深入展现内向的情意波澜,可以说是落笔在世态,而开掘在人情。悲剧冲突可称为评判的冲突,带有明显的伦理批判倾向,侧重在于展现苦难(苦情 )的冲突历程。如窦娥冤、汉宫秋、梧桐雨都是典型的例子。(4)中西悲剧的人物差异亚里士多德心目中的理想的悲剧人物是出身高贵、声名显赫,介于好到极点的完人与一般的人之间的” 好人 ”。在道德品质与正义性上并不 ”好到极点”,可他的倒霉却也不是由于罪恶,而只是由于过失或弱点。黑格尔辨证
28、地发展了他的论点,认为悲剧性人物的伦理要求既有普遍的合理性,又有应得报应的片面性,两方面的矛盾就集中表现于悲剧性人物一身,让悲剧在激烈的内心冲突中显示出美的崇高精神来。而且,他还认为,悲剧性人物的伟大就是因为担负起了伟大的冲突。哈姆雷特是一位典型的西方悲剧人物,他是”朝臣的眼睛,学者的辩舌,军人手中的利剑,国家所瞩望的一朵娇花,时流的明镜,人伦的雅范,举世瞩目的中心”。就总体而言,西方古典悲剧中女性主人公极少,而且她们还多半被刻画成具有男性品质的人。比如欧里庇得斯的美狄亚,女主人公美狄亚不但和男人一样刚毅、果决,甚至还带有一点原始的凶悍、冷酷和残忍。与西方古典悲剧以男性主人公为主的情况相反,我
29、国古典悲剧的主人公大多数是以女性为主的。中国十大古典悲剧集中就有 7 部是以女性为主人公的。与西方古典悲剧中的女性主人公相比,她们明显具有共同的柔韧精神。面对不公正的待遇、苦难和黑暗势力,她们也反抗,不过她们的反抗同样带有”女性柔顺” 的品格:不是主动地向黑暗势力进攻,而是以极大的忍受力忍受苦难,被动反抗,多半缺乏刚烈、残酷的力度和气势。悲剧角色具有善良弱小的素质,具有正义性和无辜性,从而更富于人情味。从悲剧主人公在作品中所处的地位来看,西方古典悲剧中的主人公不但是作家着力刻画的主要对象,而且是推动剧情发展的主要力量。西方悲剧的主人公的地位和悲剧行动、悲剧效果以及悲剧感在一定意义上构成正比关系
30、。我国古典悲剧虽然同样以”一人” 为主要描写对象,但悲剧主人公的行动对剧情发展的作用则很小。主人公的地位和悲剧效果与悲剧感的关系不成正比,而是一定意义上的反比逆向关系。就悲剧主人公的性格构成而言,在西方的理论家和剧作家看来,悲剧主人公除了要具有正面素质之外,多半都有缺陷或过失。这些过失,有的是无意之中犯下的,有的则是有意而为,他们自己参与自己悲剧的制造,也就是说悲剧人物的行动与悲剧人物的毁灭、痛苦要构成一种因果关系。我国古典悲剧不但以女性主人公为主,而且多半不写主人公的过失与缺陷,他们通常是完美无缺的,悲剧主人公的毁灭与其行动一般不构成因果关系。(5)中西悲剧的结构西方古典悲剧的结构采取的是大
31、跟头式的推进方式,情节发展上呈现出好人由顺境转入逆境的” 单一性”,情节布局上具有浓缩性,悲剧故事集中在一个焦点上,结构非常严密,戏里一个个情节都因果相关,导致最后的悲惨结局,并以此获得”一悲到底”的纯正的悲剧风格。如哈姆雷特就是最有代表性的范例。我国古典悲剧的结构与西方不同,重在营构”苦境” ,因此要求剧作家把剪裁布局的笔力用在尽一切努力烘托”苦” 字上,使全剧能够将所演的苦事,通过戏曲的结构,在读者或观众面前有机地展开一个完整的悲苦的艺术境界。它大多以所演苦事为全剧的结构主线,以所演苦事中的苦主(悲剧人物)为全剧的结构重心,以苦主的苦情为全剧的结构” 意脉” 。比如被王国维奉为典型悲剧的赵
32、氏孤儿,就是最佳的例子。中国古典悲剧与西方古典悲剧的结构的不同还表现在悲剧的结尾上。西方古典悲剧的结局是悲剧主人公的毁灭,写”历史的必然要求” 在现实中的不可能实现。而中国古典悲剧的结局则是善有善报、恶有恶报。(6)中西悲剧的效果差异西方古典悲剧都偏重于强调崇高,西方的悲剧是与崇高联系在一起的。在欣赏悲剧的时候,我们不仅为主人公的苦难、不幸、灭亡感到怜悯、悲哀、恐惧,而且必然同时为主人公的正义的行为、高贵的品格、斗争的意志所激动,从而引起惊奇、赞美、崇敬的情感。富有崇高感的西方悲剧不是献给弱者的哀歌,而是唱给强者的赞歌。中国古典悲剧并不排斥崇高,但是更偏重于悲悯。中国古典悲剧并不把崇高看做是悲
33、剧必不可少的因素,而是更加重视”令人酸鼻” 的悲怆成分,以悲悯为悲剧的极致。18 【正确答案】 媒介学(mesologie) ,属于比较文学范畴,是对不同民族文学之间产生影响这一事实的途径、方法、手段及其因果关系的研究,它是法国学派影响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按照梵.第根的观点,在两种民族文学发生相互关系的”经过路线”中,从 ”放送者”到”接受者”,” 那经过路线往往是由一个媒介者来沟通的。”这媒介者即是 ”传递者”,他可以是人,也可以是物。从此角度来看,林纾翻译的西方小说对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作用。(1)林纾的翻译推进了中国的文化现代性和中国现代文学话语建构的进程。从内容的转达上来
34、说,林纾的翻译是基本忠实的,同时达到了”再现” 和”叙述”的境地;但更为重要的是,他的译作还保持了原文的风格情调,大部分兼有文字和神韵之美,其中有些竟高于原作。尤其值得指出的是,他甚至连原作中的幽默风味和巧妙的遣词造句也能惟妙惟肖地表达出来。但由于他不懂原文和过快的翻译速度也造成了一些有意无意的错误和遗漏,从而成为后来的翻译研究者不断诘难和批评的对象。但大多数有意的” 误读” 则表现出他本人的思想倾向和意识形态目的,这些”误读”已产生出了新的意义。因而我们完全可以这样认为,林纾的翻译本身也可算作中国现代文学的一部分。(2)林纾的翻译在中国现代作家中产生了较大的影响,许多现代作家正是读了林纾的翻
35、译文学作品才步入文坛并在日后成为大作家的。郑振铎曾十分中肯地评价了林纾的翻译对中国现代文学的积极作用和影响。在他看来,林译的三大功绩体现在:一、使中国近现代知识分子通过阅读西方文学作品真切地了解了西方社会内部的情况;二、使他们不仅了解了西方文学,而且知道西方”亦有可与我国的太史公相比肩的作家”;三、提高了小说在中国文学文体中的地位,开了中国近现代翻译世界文学作品之风气。另外,还应当再加上一点,就是林纾的翻译对于加快中国的文化现代性进程进而重写中国现代文学史都起到了别人无法替代的作用。19 【正确答案】 不可否认,如果没有西方现代思潮的影响,20 世纪的中国文学,将是另外一个模样,新时期的文学,
36、也将面目全非。西方现代思潮对中国文学,尤其对当代文学的影响与渗透是全方位、多层次、无处不在的。新时期文学的发展从来也没有离得开外国文学与文化的参照,后者对于中国文学来说,总是一个挥之不去的”他者”。这个”他者”,既指缤纷多彩的外国文学与文化思潮,也指风云变幻的外部世界。他们共同构成了新时期文学演变发展的”他者” 语境。从最早的现实主义的恢复与深化,意识流的引进,朦胧诗的崛起,到 80 年代蔚为壮观的现代派小说,从寻根小说对拉美魔幻现实主义的借鉴,到先锋小说、晚生代作家对后现代主义的接受,短短的 20 年,几乎”重演了 19 世纪中期以来欧美世界所有重要的小说流派和潮流”。当理论界正在掀起介绍西
37、方现代主义理论高潮的时候,小说家们也迫不及待地将这些刚刚被引入的理论运用到创作实践中。一向被奉为文坛大哥的王蒙有意识地突破传统小说的写法,大胆地吸收、借鉴西方现代主义小说的一些表现手法。从 1978 年初到 1985 年上半年,他先后发表了 19 部充满探索精神的中短篇小说,其中夜的眼、布礼、春之声、风筝飘带、海的梦、蝴蝶等作品,很明显是受到了西方现代主义思潮,尤其是”意识流” 的影响,在形式上体现出与传统文学很不一样的特征。“意识流”原本是个心理学术语,后来由梅辛克莱引人文学界,从那以后,”意识流”文学就泛指注重描绘人物意识流动状态的文学作品。意识流文学主要表现在意识流小说中,意识流小说形成
38、于 20 世绝 20 年代,以英国为中心,在乔伊斯、伍尔芙那里达到高峰并且将其推向全世界。这一西方文学样式早在”五四” 时期就传播到中国,产生了一定影响,而在 70 年代末又开始涌动,形成一股创作潮流,其中,以王蒙的小说最具代表性。他的这些小说都明显地带有”意识流” 小说的一些特征,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打破自然时空,凸现”心理结构” 的叙事结构。王蒙的这一系列小说,并不是遵循自然的时空顺序,按照事情发生的先后顺序或是逻辑顺序来安排情节,而是以人物的心理活动为线索,通过人物的联想来组织故事,自然时空顺序被打乱,过去、现在、将来或并置,或交错,或颠倒。比如,中篇小说布礼写一个忠诚的年轻共产党
39、员钟亦成被错划成”右派” 的故事,整部小说由七部分构成,这七个部分并不是按照时间顺序来排列,而且每一个部分里面的各个片断也是打破自然时序的。小说将原本比较完整、复杂的情节故意用人物的心理感受切割、打乱、拆散,按照人物的心理感受来重新组合,从而获得一种”震撼人心”的效果。作者写钟亦成从 1957 年被打为右派到 1979 年得以平反的心理感受,还有上溯到1949 年的回忆,这 30 年间的各个事件互相交错,甚至还有一个标明”年代不详” 的片断,这都打破传统小说的时空顺序。作品开场第一部分的第一个片断是写 1957年 8 月钟亦成在反右派斗争扩大化中开始遭到怀疑、批判,内心迷茫不安,突然就跳至第二
40、个片断,1966 年 6 月,九年之后钟亦成遭受造反派的拷问、毒打,在痛苦中充满对光明的坚信和渴望,然后又突然跳至第二部分 1949 年 1 月,写当时作为少年布尔什维克的钟亦成积极地组织迎接解放的活动,心中充满”神圣而又令人满怀喜悦”的激情,接着又跳回 1966 年 6 月的严刑拷打中这充分展示了人物内心那种美好和苦难交织的心理历程。第二,大量运用内心独白和自由联想等艺术手法展示人物的心理世界。作者在谈到自己的作品春之声的时候说道:”我打破常规,通过主人公的联想,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把笔触伸向过去和现在,外国和中国,城市和乡村。”在春之声这篇作品中,全篇描写的是岳之峰春节前夕从国外回家探亲
41、,坐在闷罐子车里的心理感受。任由主人公的思绪自由地驰骋:忽而是童年在故乡的种种记忆,忽而是现实旅途中夜的感觉,忽而是法兰克福儿童、鲜花,忽而是黄土高原上的丁香哨音,忽而是新中国成立前激荡着革命歌声的北平,忽而是新中国成立后飘扬着五星红旗的洋溢着春的气息的北平由车轮撞击铁轨的声音,到泉水叮咚响的歌谣,广州人凉棚底下垂挂着的三角形瓷板发出的叮叮咚咚的清音,令人发狂的美国抽象派音乐,京剧锣鼓里的噪音。作者的笔触也跳跃着、变换着,通过自由联想的艺术手法描绘色彩斑斓的印象,纷至沓来的感受,充分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此外,作品中还有大量的内心独白,”这不是运货和运畜生的车吗? 倒霉!可又有什么倒霉的呢? 咒
42、骂是最容易不过的。咒骂闷罐子车比起制造新的美丽舒适的客运列车来,既省力又出风头。无所事事而又怨气冲天的人的口水,正淹没着忍辱负重、埋头苦干的人的劳动。人们时而用高调,时而用低调冲击着、替代着那些一件又一件,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地坚忍不拔的工作。”集中写出了主人公对于坐闷罐子车的深刻的思索和反省,直接明白地展示了人物的心理活动和内容。然而,王蒙的这一系列小说虽然体现了与西方”意识流” 小说相似的一些特征,却也存在显著的差异。首先,综观这一系列小说,根本上都是立足现实,遵循理性主义。王蒙在关于意识流的通信中说:”我们写心理、感觉、意识的时候并没有忘记它们是生活的折光,没有忘记它们的社会意义”,在
43、这一系列小说中仍坚持现实主义的原则,以理性主义为核心。而西方”意识流” 小说,隶属现代主义文学,建立在非理性主义的基础之上,深受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叔本华的唯意志论和生存空虚说、柏格森的直觉主义的影响,以主观世界和直觉来代替对客观世界的反映,在表现人物的心理流程时更侧重非理性层面,侧重个性化的独特感受。因此,在艺术风格上,两者体现出明显的差异,西方”意识流” 小说主要是通过描写主人公的 ”意识流”来表现当时普遍流行的孤独、绝望、焦虑、迷茫的非理性情绪,小说笼罩在悲观和颓废的氛围之中。而王蒙的这一系列小说,总体上贯穿着一种积极的、昂扬向上的感情基调。王蒙说:”我们的意识流,不是一种叫人逃避现实
44、走向内心的意识流,而是一种叫人们既面向客观世界也面向主观世界,既爱生活也爱人的心灵的健康而又充实的自我感觉”。” 对于青春,对于爱情,对于生活的信念,革命的原则与理想,我仍然忠贞不渝,一往情深。”风筝飘带表现了在如此贫困的条件下,青春仍是美好的,仍然是充满希望的。若说西方的”意识流” 小说是灰色的,那么王蒙的这些小说的色彩则应该是”春” 色的,虽然还残留着冬的冷酷,但还是洋溢着春的气息和希望。同时,在艺术手法上也有显著的不同,同为描写人物的内在心理和意识的流动,西方”意识流”小说为了追求意识流动的客观再现,人物的心理流程完全是无序的、飘忽不定的,而王蒙小说中人物的心理描写并不是完全按照无序的心
45、理活动展开,而是经过了作者理性的加工,是在理性控制下的有意识的意识流。有评论家称之为”寓有意于随意,寓有意于无意识”。比如夜的眼中,主要内容就是写一个长期在农村的人陈果来到县城,对城市的种种心理感受。他的心理活动,并不是天马行空的飘荡的,多是缘事而发:由公车上工人们关于民主的谈论,从而引起”民主与羊腿”问题的思考,由录音机里放出的舞会圆舞曲,世界文学评论音乐的旋律激发主人公美妙的感觉,从而引起美丽的想象描写人物心理流程的时候也是通过筛选、控制,写人物的自由联想也不是无目的的。夜的眼就是”通过联想不断进行时间和空间的对比,过去和现在的对比,50 年代和 70 年代、城市和乡村的对比。” 由现在眼
46、前城市里的路灯跳到二十年前边远地区的灯泡,旨在通过城市的灯火通明和那时那地的”三分之一” 不亮的路灯、日出而作、日人而息的生活产生鲜明的对比,由眼前迷宫一样的住址区跳到边远小镇的狗叫,旨在形成嘈杂、混乱、热闹与安静、神秘的对比。这些意象看起来杂乱无章,其实却是作者有意为之,在并置中够成一种对比,凸现出反差。还有,在语言风格上也是有很大的不同的。西方”意识流 ”小说为了表现人物的深层意识。为了表现那种纷乱飘忽的思绪和感触,为了逼真的体现意识特别是潜意识的特点,因此,在语言的运用上也常常是不符合语法规范的,缺乏逻辑条理,甚至是颠三倒四、混乱不堪的,为读者的阅读带来一定的障碍和烦恼。但是,王蒙的小说
47、语言则是明晰晓畅的,不仅是优美甚至是诗意的,蝴蝶中利用” 庄周化蝶 ”典故构建的优美的意境, 海的梦中对于大海的抒情散文式的描写使他小说中的语言显得诗情画意,有”诗情小说” 之称。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王蒙的这一系列小说受到西方”意识流” 小说的影响,对其有所借鉴,但是这种借鉴主要是技法上的,工具性的。在借鉴的同时,王蒙坚持自己的创作观和艺术观,与西方的”意识流” 小说拉开了一定的距离。20 【正确答案】 孤独而芬芳的生命之歌沈从文和梭罗比较研究沈从文(1902 1988) 同亨利.大卫.梭罗(18171862)生活的时代相距近一个世纪,而且一个东方一个西方,初看似无可比性,但仔细阅读就会发现
48、这两位东西方作家在其创作的人文精神世界里的许多相似之处:他们同属于浪漫主义流派,而且都受到道家文化的影响,追求个性自由、崇尚自然美和人性美。边城和瓦尔登湖是他们颖脱不群、自由独立的人格所孕育出的世界文学花园里的两株奇葩。一、自然的回归沈从文与梭罗同是浪漫主义作家。凌宇曾这样评价沈从文:”在整体倾向上,沈从文的创作带着鲜明的浪漫主义色彩。”他坚信自然中有” 神性”的存在,”墙壁上一方黄色阳光,庭院里一点花草,蓝天中一粒星子,人人都有机会见到的事事物物,多用平常感情去接近它就都若有了神性对于一切自然景物,到我单独默会它们本身的存在和宇宙微妙关系时,也无一不感觉到生命的庄严。”在这里,沈从文将美的发
49、现从人的” 生命”扩大到一切有生物,明显地带有人化自然的哲学色彩,对 ”生命”和”美”的讴歌便成了他作品的主旋律。“一个人过于爱有生一切时,必因为在一切有生中发现了美 ,亦即发现了神 。”沈从文的这种”神在自然” 的哲学观与他曾经生活过的湘西世界也有着密切关系。作为楚文化继承地的湘西,本身具有重巫、祀,崇拜各种图腾的传统。沈从文曾说,”我正感觉楚人血液给我一种命定的悲剧性。”沈从文的 ”神”的观念,是他对宇宙人生与艺术的主体精神建构,在美与爱中他曾写道:” 美固无所不在,凡属造形,如用泛神情感去接近,即无不可见出其精巧和完整处。生命之最高意义,即此种神在生命中的认识。”“人”“ 神” 共体的特性使得边城中的人物生活得美丽而洒脱,其人性光辉折射到了一个极高的层次,从而使边城成为闪烁着独特文化品格的中国现代文学艺术珍品。同沈从文一样,梭罗也是一个崇尚浪漫、热爱自然的作家。梭罗和爱默生(1803 1882)是美国超验主义运动的重要代表人物。深受欧洲浪漫派文学运动影响的超验主义者倡导个人主义,主张人们远离物质社会的”非人” 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