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中国新闻传播史(新民主新闻事业的初步形成、大革命时期的新闻事业、十年内战时期的新闻事业)模拟试卷1及答案与解析.doc

上传人:appealoxygen216 文档编号:847090 上传时间:2019-02-22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63.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考研类试卷]中国新闻传播史(新民主新闻事业的初步形成、大革命时期的新闻事业、十年内战时期的新闻事业)模拟试卷1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考研类试卷]中国新闻传播史(新民主新闻事业的初步形成、大革命时期的新闻事业、十年内战时期的新闻事业)模拟试卷1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考研类试卷]中国新闻传播史(新民主新闻事业的初步形成、大革命时期的新闻事业、十年内战时期的新闻事业)模拟试卷1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考研类试卷]中国新闻传播史(新民主新闻事业的初步形成、大革命时期的新闻事业、十年内战时期的新闻事业)模拟试卷1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考研类试卷]中国新闻传播史(新民主新闻事业的初步形成、大革命时期的新闻事业、十年内战时期的新闻事业)模拟试卷1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中国新闻传播史(新民主新闻事业的初步形成、大革命时期的新闻事业、十年内战时期的新闻事业)模拟试卷 1 及答案与解析1 新青年2 向导3 热血日报4 中央日报5 红色中华成为考查的重6 新青年在新闻传播史上的意义及新闻业务上的改进。7 简要评述新青年创办经过及其在新文化运动中的贡献。8 简要评述每周评论的创办经过、特点及其在五四运动中的作用。9 简要评述陈独秀在新文化时期的报刊活动。10 简要评述李大钊的报刊活动及其贡献。11 简要评述毛泽东、周恩来、瞿秋白在“五四” 时期的报刊活动。12 我国无产阶级新闻事业是在什么历史条件下产生的?有哪些具有代表性的刊物?13 我国新闻工作在“ 五四 ”时期

2、有何重大改革?14 简要评述我国新闻学研究和新闻教育的开端。15 简要评述向导中国青年等报刊的创办经过及其作用与影响。16 中国共产党建立初期党报有何特点?17 国共合作后,革命报刊有哪些重要发展?18 评述蔡和森、瞿秋白、恽代英、萧楚女、邵飘萍等人的报刊活动与贡献。19 简要坪述新记大公报的办报方针。20 简述邹韬奋的报业贡献。21 国民党新闻统制是如何建立起来的?22 中共地下报刊在国统区的出版情况如何?有什么经验教训?23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根据地新闻传播事业是在怎样的历史条件下产生的?其发展情况如何?有何特点与意义?24 “九一八”事变后中国新闻界出现了哪些重大变化?25 什么是“韬奋精

3、神 ”?简要评述韬奋的报刊活动与报刊思想。26 简要评述范长江西北采访的成果与意义。27 简述 20 世纪 30 年代初申报改革的基本情况,史量才的遇难说明了什么?28 戈公振著中国报学史的基本内容是什么?有何重要学术价值?29 简要评述斯诺在中图的新闻活动。中国新闻传播史(新民主新闻事业的初步形成、大革命时期的新闻事业、十年内战时期的新闻事业)模拟试卷 1 答案与解析1 【正确答案】 11915 年 9 月 15 日在上海创刊,新青年的创刊是中国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新青年一创刊,就高举起“民主” 与“科学”的旗帜,发动了一场以反对旧道德提倡新道德、反对旧文学提倡新文学为主要内容的新文化运动

4、,并成为这场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它的宣传内容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提倡自由民主,反对封建礼教,开展批孔运动;提倡科学,反对迷信; 发起文学革命运动。【知识模块】 新民主新闻事业的初步形成2 【正确答案】 11922 年 9 月 13 日创办于上海,蔡和森、彭述之、瞿秋白先后担任主编。向导是时事政治评论性周报,是中共中央的第一份机关报,陈独秀、李大钊、毛泽东等为撰稿人。向导全力宣传党的“二大” 提出的民主革命纲领“打倒帝国主义、封建军阀,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并大量报道全国各地工人阶级斗争的情况,与为帝国主义服务的宣传工具进行激烈的舆论斗争,批驳了各种错误思想与主张。向导以鲜明的革命性

5、、深刻的思想性、犀利的战斗性深受广大劳苦大众的喜爱和欢迎,不仪在国内各地发行,还远销日本、德国、法国等地,被称为“ 黑暗的中国社会的一盏明灯 ”。【知识模块】 大革命时期的新闻事业3 【正确答案】 1925 年 6 月 4 日由瞿秋白创办,它是迄今能看到的中共中央出版的第一份日报。热血日报发表了大量新闻和评论,报道上海工商界群众的斗争,评述“五卅”运动在全国开展的形势,揭露帝国主义的暴行,传播国际进步势力支持中国人民的信息。它同向导周报相配合,特别在时效性上弥补了向导的不足,对反帝爱国运动起了指导作用。热血日报受到群众的热烈欢迎,群众纷纷义务推销报纸和捐款,帝国主义却对它多方迫害,工部局下令通

6、缉主编瞿秋白,一些报贩被捕。6 月 27 日,在出版第 24 期后被迫停刊。【知识模块】 大革命时期的新闻事业4 【正确答案】 1927 年 3 月 22 日创办于汉口,国民党中央宣传部部长顾孟余出任社长,属于国民党中央直辖党报,中央日报的中文版和英文版各日出一大张。该报初期在共产党和国民党左派的影响下,曾为国民革命作积极宣传,但“七一五”反革命政变后,开始“ 反共拥蒋 ”,为国民党的清共政策辩护,宣传国民党的 “先安内而后攘外” 等政策,随后停刊。 1928 年 2 月 1 日,在上海继续出版,10 月 31 日停刊;1929 年 2 月迁至南京出版,1949 年 4 月在南京终刊;1949

7、 年 3 月 12 日台湾版在台北正式出版。【知识模块】 十年内战时期的新闻事业5 【正确答案】 1931 年 12 月 11 日创办于瑞金,它是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机关报,也是我国在人民政权下创办的第一份中央报纸,主要内容包括中央政府重要文告、决议,党的方针、政策、法律,以及主要领导人的重要讲话。文章积极组织和指导苏区人民参加苏维埃政权的建设,大力报道了红军胜利的消息。【知识模块】 十年内战时期的新闻事业6 【正确答案】 (1)意义开创了自由讨论的风气。“ 五四”时期,中国处于内忧外患之中,对于社会的各种问题,出现了一个百家争鸣的局面,报刊成为争鸣的主要园地。政论传统的恢复和发展。新

8、青年发起新文化运动后,广泛采用社论、专论、代论、来论、外论等多种形式,打破民国以来报刊万马齐喑的沉闷局面,政论重新受到重视并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新文风的出现带动新闻界开始使用白话文、新式标点符号等。新青年提倡白话文,反对文言文,使我国报刊文风焕然一新。副刊的革新。一些报纸副刊从消闲读物改为宣传新思想、新文化的园地。报纸版面编排和新闻采写业务的改进(2)新闻业务的改进。版面编排: a头版头条已是最新发生的国内外重大新闻;b报纸版面形式多样,专栏增多且注意创新;c标题制作尽量醒目。新闻采写方面: a各报开始聘请特派记者,国外兼职通讯员,广开国际新闻通讯来源,使国外消息、通讯比重增加;b俞颂华、瞿秋

9、白等被北京晨报和上海时事新报聘为我国第一批赴苏俄采访的特派员,采写许多“苏俄通信” ;c周恩来采写多篇旅欧通信;d出现了一批有价值的新闻作品,如瞿秋白的通讯集俄乡心史等。【知识模块】 新民主新闻事业的初步形成7 【正确答案】 (1)新青年的创办经过新青年创办的三个阶段:陈独秀主撰阶段 (1915 年 9 月一 1917 年 12 月):创办于上海,1917 年初,陈独秀应聘出任北京大学文科教授。新青年随之迁到北京出版,由个人主办发展为由一批进步教授、学者参与编撰的刊物。编辑部同人轮流主编阶段(1918 年 1 月一 1920 年 5 月):主编者有陈独秀、钱玄同、刘半农、胡适、李大钊等,实行轮

10、值主编,形成了一个新文化运动宣传的统一战线。中国共产党上海发起组机关刊物阶段(1920 年 9 月一 1922 年 7 月)。(2)它的主要宣传内容有以下三个方面:提倡自由民主,反对封建礼教,开展批孔运动。新青年大力介绍西方的民主、自由、平等、博爱等新思想、新道德,批判中国封建主义的旧思想、旧道德,并针对当时尊孔复辟逆流展开批判斗争。著名的文章有孔子平议狂人日记等。提倡科学,反对迷信。新青年提倡科学,反对迷信,但是专门介绍自然科学知识的文章不多,主要是倡导用科学的观点来看待社会和人生,反对偶像崇拜、迷信盲从、主观武断和一切黑暗愚昧现象。发起文学革命运动。新青年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提倡白话文反

11、对文言文,发起了一场意义深远的文学革命运动。【知识模块】 新民主新闻事业的初步形成8 【正确答案】 (1)每周评论的创办经过: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中国民众更加关注国内外时事,这就迫切要求报刊加强对时事政治的报道和评论,仅新青年已经明显不适应时代的需要。在新文化运动的思想影响下,新的报刊宣传阵线应运而生。每周评论于 1918 年 12 月在北京创刊,由陈独秀负责主编,陈独秀与李大钊为主要撰稿人,前 25 期由陈独秀负责主编,李大钊是主要撰稿人,鲜明宣传反帝反封建思想,并倾向社会主义。自26 期开始,由胡适接编,开展“问题与主义” 的讨论。 1919 年 8 月 31 日被北洋政府查禁,共 37

12、 期。(2)每周评论 的特点:每周评论是政治评论机关类报纸,它鲜明地宣传反帝反封建思想,并倾向于社会主义。每周评论的栏目新颖多样,内容“重在批评事实” ,加强了反帝反封建军阀的政治时事报道评论,把报道和评论结合起来,遇到重大事件推出特别附录。(3)每周评论 的作用:它是五四时期最有影响的报纸之一,以小型政治时事评论为主要内容,大力进行了反帝反封建军阀的政治时事报道评述。每周评论配合新青年,支持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的斗争。每周评论对于五四运动的报道,尤其起了舆论先导的作用。从第 26 期起,在胡适接手主持下,挑起“问题与主义” 的论战,成为宣传实用主义的刊物。另外它揭露巴黎和会的骗局,谴责帝国

13、主义的强盗行径,为五四爱国运动的爆发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知识模块】 新民主新闻事业的初步形成9 【正确答案】 1915 年,陈独秀创办新青年杂志,举起“民主” 与“科学”的旗帜,发动了新文化运动。1918 年与李大钊等合办每周评论,把思想文化斗争和政治斗争紧密结合起来,将新文化运动推向一个新的发展阶段。陈独秀提倡新文化,宣传马克思主义,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领导人之一,广大青年推崇他是“思想界的明星 ”。1918 年创办 每周评论,后来还为 劳动界向导中国青年东方等报刊撰稿,宣传马克思主义。作为前无古人的中国新文化运动的领跑者和中国共产党首任总书记,陈独秀也是一位杰出的新闻工作者,其新闻实践

14、和新闻思想都在中国新闻史上写下了辉煌的一页。陈独秀的新闻实践早期主要受到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思想的影响,后来逐渐向马克思主义转变。【知识模块】 新民主新闻事业的初步形成10 【正确答案】 (1)李大钊的报刊活动李大钊,中国共产党主要创始人之一,是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的宣传家,中国无产阶级新闻活动的先驱。“五四” 时期,他主要从事报刊活动,撰写了大量政论。1916 年 4 月,李大钊担任新青年特约撰稿人,1918 年初被聘为北京大学图书馆主任,参加新青年编辑部工作。1920 年领导北京共产主义小组出版劳动音周刊,中国共产党成立和大革命时期,指导创办工人周刊、政治生活周刊、国民新报等,为新青年季刊、向

15、导、北京晨报等报刊撰稿。他还与陈独秀等人创刊每周评论,并担任多家报刊的编辑。1927 年 4 月 28 日在北京牺牲。(2)李大钊的贡献:当中国新文化运动发展高潮之际,俄国十月革命给中国人民送来了马克思主义。李大钊等先进的知识分子,敏锐地意识到马克思主义也是解决中国社会问题的强大的思想武器,并在新青年等报刊上发表介绍马克思主义的文章,揭开了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新的一页。李大钊最早在报刊上连续发表了多篇热情歌颂十月革命的政论。1919 年,李大钊把他轮值主编的新青年第 6 卷第 5 号编成马克思研究专号,撰发长篇论文我的马克思主义观,系统、简明地介绍了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经济学、唯物史观和科学社会主义三

16、个组成部分。新青年也日益倾向社会主义。【知识模块】 新民主新闻事业的初步形成11 【正确答案】 (1)毛泽东毛泽东主编的湖南学生联合会刊物湘江评论于 1919 年 7 月 14 日创刊,这是一张 4 开 4 版的周报,新闻及评论全部用白话文写作,报道时事往往和评论相结合,采用述评的形式。同年 8 月出至第 5 期时被湖南军阀张敬尧查封,它是推进湖南革命运动的一份重要报纸。后来毛泽东又接办了新湖南湖南通俗报,担任长沙大公报馆外撰述员,创办长沙文化书社,经销新青年等进步书报,他充分利用舆论工具,揭露旧制度,传播新思潮,对湖南地区的革命运动起到了推进作用。(2)周恩来五四时期,周恩来主编天津学生联合

17、会机关报,对开大日报,后改为三日刊,周恩来以“飞飞 ”的笔名发表诸多评论,在读者中影响广泛,读者称赞天津学生联合会机关报为天津的“ 新曙光 ”及“全国的学生会报之冠”。(3)瞿秋白1919 年 11 月,瞿秋白与郑振铎创办新社会旬刊,宣传民主主义思想,并倾向于社会主义。瞿秋白从 1921 年到 1922 年坚持在苏俄进行采访活动两年,他还写了著名的通讯报告集俄乡纪程赤都心史等书。瞿秋白的作品如实地、深刻地报道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初期的状况,增进了中国人民对十月革命、苏维埃政权、马克思主义、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的了解,在一代青年读者中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知识模块】 新民主新闻事业的初步形成12 【

18、正确答案】 (1)无产阶级新闻事业产生的历史条件:五四运动后,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马克思列宁主义在我国得到广泛的传播。共产主义小组创办的报刊和通讯社宣告我国无产阶级新闻事业的诞生,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 涌现出一批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先进知识分子,他们发起组成了共产主义小组,这就为我国无产阶级新闻事业的诞生提供了阶级基础、思想旗帜、编者作者队伍和组织领导力量等必要条件。(2)代表刊物:新青年 1920 年,新青年成为中国共产党上海发起组的机关刊物,改组后的新青年扩充了编者、作者队伍,内容上加强了对社会主义的宣传,但它仍旧保持原来的新文化运动统一战线的面貌。新青年坚定地走上了新道路,成为我

19、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报刊之一。改组后的新青年向广大读者进行了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启蒙教育,激励、团结许多人从民主主义走向马克思主义,在思想上和行动上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做了积极的准备。共产党 月刊1920 年 11 月 7 日创办,是中共上海发起组的理论机关刊物,由李达主编。劳动界 劳动音 等工人刊物1920 年下半年,各地共产主义小组相继创办了一批极有影响的工人刊物,主要有劳动界劳动者劳动音等,这是我国第一批以工人为读者对象,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的报刊。这批工人报刊的出现,标志着在中国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已经开始同工人运动的实际相结合。【知识模块】 新民主新闻事业的初步形成13 【正确答案】 (1)开

20、创了自由讨论的风气。“ 五四” 时期,中国处于内忧外患之中,对于社会的各种问题,出现了一个百家争鸣的局面,报刊成为争鸣的主要园地。(2)政论传统的恢复和发展。新青年发起新文化运动后,广泛采用社论、专论、代论、来论、外论等多种形式,打破民国以来报刊万马齐喑的沉闷局面,政论重新受到重视并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3)新文风的出现带动新闻界开始使用白话文、新式标点符号等。新青年提倡白话文,反对文言文,使我国报刊文风一新。(4)副刊的革新。五四运动促进了报纸副刊的革新,一些报纸的副刊从消闲读物改为宣传新思想、新文化的园地,出现了著名的“四大副刊” :上海时事新报的学灯副刊、民国日报的觉悟副刊、北京晨报的晨

21、报副镌以及京报的京报副刊。(5)报纸版面编排和新闻采写业务的改进版面编排: a头版头条是最新发生的国内外重大新闻;b报纸版面形式多样,专栏增多且注意创新;c标题制作尽量醒目。新闻采写方面: a各报开始聘请特派记者,国外兼职通讯员,广开国际新闻通讯来源,使国外消息、通讯比重增加;b俞颂华、瞿秋白等被北京晨报和上海时事新报聘为我国第一批赴苏俄采访的特派员,采写了许多“苏俄通信” ;周恩来采写多篇“ 旅欧通信 ”;出现了一批有价值的新闻作品,如瞿秋白的通讯集俄乡心史等。【知识模块】 新民主新闻事业的初步形成14 【正确答案】 (1)1918 年 10 月 4 日,北大新闻学研究会成立,这是中国将新闻

22、作为一门学科进行研究的开端。该会由蔡元培任会长,徐宝璜任副会长,邵飘萍任导师。该会还出版新闻周刊,这是我国第一个新闻学研究刊物,徐宝璜任编辑主任。该刊采取横排的先进版式,但是仅出版三期,研究会的活动持续到 1920 年。(2)新闻学专著的出版是这一时期新闻学研究发展的一个重要表现。徐宝璜的新闻学于 1919 年 12 月由北大出版部以新闻学研究会名义出版,它是中国学者撰写的第一本新闻学专著。随着新闻学研究的发展,我国第一个新闻学教育团体仍然还要算北大新闻学研究会。北大新闻学研究会的创建,不仅是中国新闻学研究发展到更高阶段的标志,也是中国新闻教育事业起步的标志。邵飘萍在研究班上主讲新闻采写,他的

23、名著实际应用新闻学也是由他上课时的讲义改写而成,徐宝璜的名著新闻学亦如此。他们为我国新闻教育事业作出了开拓性的贡献。【知识模块】 新民主新闻事业的初步形成15 【正确答案】 (1)向导创办经过及其作用与影响:向导是中共中央第一份政治机关报,1922 年 9 月 13 日在上海创刊,蔡和森、彭述之、瞿秋白先后担任主编,陈独秀、李大钊、毛泽东等为其撰稿人。向导是时事政治评论性周报,是中共中央的第一份机关报。向导全力宣传党的“二大” 提出的民主革命纲领,即 “打倒帝国主义、封建军阀,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并大量报道全国各地工人阶级斗争的情况,与为帝国主义服务的宣传工具进行激烈的舆论斗争,批驳

24、了各种错误思想与主张。向导以鲜明的革命性,深刻的思想性,犀利的战斗性深受广大劳苦大众的喜爱和欢迎,不仅在国内各地发行,还远销日本、德国、法国等地,被称为“黑暗的中国社会的一盏明灯” 。(2)中国青年 创办经过及其作用与影响:1923 年 10 月 20 日,中国青年在上海创刊,1927 年被迫停刊,属团中央机关刊物,恽代英、萧楚女、李求实先后任主编。中国青年的基本内容:帮助青年正确对待工作、学习、生活,引导青年走上革命的道路;评述时事政治,帮助青年正确认识国内外形势,提高觉悟;宣传马列主义理论,同各种反动的、错误的思想作斗争。中国青年的特色:重视青年的要求,内容扎实,形式活泼,能吸引读者,符合

25、青年的需求,同读者建立了直接联系,组织读报组,开会讨论等。许多青年就是从阅读中国青年开始走上革命道路。【知识模块】 大革命时期的新闻事业16 【正确答案】 中国共产党早期出版物的特点主要包括:(1)党报是党的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由党的高级领导直接负责,如陈独秀、李大钊、瞿秋白等。在党中央和各级党委领导下开展新闻宣传工作。(2)继承与发扬五四时期报刊的革命精神,以宣传马列主义和党的纲领、路线、方针、政策,指导革命斗争为基本任务。(3)继承与发扬五四时期报刊的革命精神,与五四时期一样坚持白话文,坚持正确的文风。(4)以广大工人为读者对象,面向民众、面向社会,扩大影响。中国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

26、需要实现“ 民众的大联合 ”,党的报刊不仅要报道与评论民众所关心的一切方面,而且应争取在社会各阶层中拥有自己的读者。中国共产党报刊的出现,揭开了中国新闻史上新的一页,在开拓具有中国特色新闻事业的发展道路上迈出了第一步。【知识模块】 大革命时期的新闻事业17 【正确答案】 国共合作后,革命报刊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发展:(1)国民党的宣传工作出现活跃局面,特别是一些由共产党员主持,用国民党名义出版的报刊,在人民群众中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其中影响较大的有政治周报中国农民农民运动楚光日报和汉口民国日报等。(2)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都公开出版报刊,公开发行,加速了中央报刊和地方报刊的建

27、立,共产党报刊、共青团报刊初步形成网络。中共北京地方党组织主办的政治生活周刊、中共河南区委机关报中州评论、中共广东区委机关报人民周刊也都在这一时期创刊。(3)工农群众运动在全国蓬勃发展。工人、农民、妇女报刊也随之发展起来,如中国工人中国农民妇女之友等。此外,军队报刊也在北伐战争前后开始涌现出来,如中国军人军人日报,这是中国新闻史上前所未有的现象。【知识模块】 大革命时期的新闻事业18 【正确答案】 (1)蔡和森的办报活动与贡献向导的首任主编,中国共产党早期的著名领导人之一,毛泽东青年时代的校友和战友。1920 年初抵达法国勤工俭学,在巴黎参与组织“勤工俭学励进会” ,主张建立中国共产党,192

28、1 年 10 月被法国政府强行遣送回国。同年底参加中国共产党,并在中共中央从事党的理论宣传工作。1922 年至 1925 年长期主编中共中央机关报向导周报,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和党的方针政策,总结中国革命的实践经验。曾先后担任中央局委员、中共北京区委员会委员、中央宣传部部长、代理中央秘书长等职。(2)瞿秋白的办报活动与贡献瞿秋白是中国最早的无产阶级新闻记者,中共中央领导人之一,中共早期新闻事业的缔造人,在 1923 年 1 月回国到 1927 年 7 月这段时间里,瞿秋白负责主编党的理论刊物新青年季刊,又负责编辑向导前锋,还承担了国民党机关报民国日报的编辑和撰稿,1925 年“五卅运动” 中,他

29、又创办并编辑 热血日报。他一生一共撰写了 200 多篇文章,100 多万字,在这些文章中宣传了党的民主革命纲领和党在各个时期的政治主张,揭露帝国主义的血腥罪行和军阀政府的黑暗统治,批判了各种错误的思潮(其中包括国民党右派戴季陶等的错误观点),及时地给工农群众指引斗争方向。(3)恽代英的办报活动与贡献恽代英,中国青年运动的杰出领导者,卓越的无产阶级政治家,报刊宣传家。五四运动后在武汉创办工人补习学校,开设利群书社,编辑学生周刊和武汉星期评论。1921 年参加共产党,1923 年当选为团中央委员,担任团中央宣传部长兼中国青年主编。作为中国青年的创办者、首任主编、主要撰稿人,恽代英勤奋写作,精心编辑

30、,还亲自处理读者来信,发表文章百余篇、通信四五十封。他的作品代表了中国青年的文风即热情加说理。既洋溢着革命激情,又有求实精神。他一生从事报刊宣传活动 16 年,主编和参与编辑的报刊有 10 余种,撰发报刊文章 500 余篇,他具有丰富的报刊工作经验,对早期中共党报思想理论建设作出了卓越的贡献。(4)萧楚女的办报活动与贡献萧楚女,中国青年运动的杰出领导者,卓越的无产阶级政治家,报刊宣传活动家。1925 年在上海参加团中央工作,担任中国青年编辑,主持新刊批评专栏。1936 年协助毛泽东编撰政治周报,1937 年广州“四一五” 政变中被国民党反动派杀害。其文情理交融,分析深刻,感人至深。他还善于论辩

31、,写有著名长篇论著显微镜下之醒狮派国民革命与中国共产党等。青年读者称他为“真理的战士”“革命的煽动家”。(5)邵飘萍的办报活动与贡献1913 年主持汉民日报,二次革命失败后,汉民日报被封,邵飘萍入狱。1914 年出狱后,东渡日本留学,创办了东京通讯社。1916 年回国,受聘于上海申报时报和时事新报,主要撰写时评。1916 年在北京创办新闻编译社。1918 年 10 月,在北京创办日报京报,自任社长,同时还兼任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讲师。1919 年京报被查封,邵飘萍再度流亡日本,出任大阪朝日新闻特约记者。1920 年回国恢复京报。日销量平时有四五千份,多时达六千多份。所著实际应用新闻学一书,是我

32、国最早的新闻采访专著之一。1925年,他秘密加入共产党,1926 年,邵飘萍用京报全力揭露“三一八” 惨案真相,抨击当局,张作霖进占北京第三天,邵飘萍被诱骗逮捕,不经审讯,以“宣传赤化“的罪名枪杀于天桥刑场。邵飘萍是我国不可多得的“新闻全才“,对中国新闻事业的发展贡献卓越,英年遇难,是中国新闻界的重大损失。【知识模块】 大革命时期的新闻事业19 【正确答案】 1926 年 9 月 1 日在大公报复刊号上,张季鸾以“记者” 为笔名在发表的社评本社同人之志趣中提出“不党、不卖、不私、不盲” 的“四不”办报方针。主要内容有:(1)“不党”,指“纯以公民之地位发表意见,此外无成见,无背景。凡其行为利于

33、国者,吾人拥护之;其害国者,纠弹之”;(2)“不卖”,指“不以言论做交易,不受一切带有政治性质之金钱补勖,且不接受政治方面之人股投资” ;(3)“不私”,指“除愿忠于报纸固有之职外,并无私图。易言之,对于报纸并无私用,愿向全国开放,使为公众喉舌”;(4)“不盲”,指不“随声附和”、不“ 评诋激烈、昧于事实”,以此形成它的特色。“四不”方针体现了新记 大公报追求新闻客观、经济独立、言论公允、服务公众的报业精神。它的提出是士阶层价值观念的表现和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新的表述。“四不”方针体现了该报追求客观公正的价值取向。大公报因坚持这“四不”方针,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办报风格。【知识模块】 大革命时期的新闻

34、事业20 【正确答案】 (1)邹韬奋的办报活动邹韬奋(18951944) ,原名恩润,笔名韬奋。1926 年 10 月,邹韬奋接任主编生活周刊,由此开始从事新闻出版工作,他接编后不断充实内容,革新版面,发行量不断上升。“九一八” 事变前后,邹韬奋投入抗日救亡运动,开始学习革命理论,他写了大量慷慨激昂的“小言论” ,在每期生活周刊上刊登。1933 年 7 月至 1935 年 8 月,邹韬奋游历和考察欧美等国,研究了西方的新闻事业,一边学习,一边还写了 30 多万字的国外通讯,后汇集成萍踪寄语。1935年 8 月,他回到上海着手筹办新刊物。11 月 16 日,大众生活周刊在上海创刊,刊物支持学生运

35、动,发行量创全国期刊发行的最高纪录。1936 年出至第 16 期被国民党政府查封。1936 年 3 月初,邹韬奋被迫出走香港。同年 6 月 7 日,他主办的生活日报在香港创刊,这是他一生中主编的唯一一张日报,他在发刊词中宣布:“本报的两大目的是努力促进民族解放,积极推广大众文化。” (2)“韬奋精神”邹韬奋毕生从事新闻出版工作,主办过 7 个报刊(包括此后的抗战全民抗战、香港大众生活),他既担任主编,又是主要作者,还要主管经营,积累了丰富的报刊工作经验。他还提出了许多卓有见地的办报主张,特别是主编生活的一系列论述,构成了一套较为完整的报刊思想。他的报刊思想和实践经验有着鲜明的特色,毛泽东总结说

36、过:“热爱人民,真诚地为人民服务,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就是邹韬奋先生的精神。”这是对“ 韬奋精神 ”的精辟诠释。(3)邹韬奋报刊理论报刊是人民的耳目喉舌,应该成为实现民族解放、大众解放大目标的工具。报刊要成为读者的 “好朋友 ”,真诚地为读者服务。办报刊要有创造精神,形成报刊的个性和特色。文风要“明显畅快”。要重视经营管理和社会信用,处理好商业性新闻与广告的关系。新闻工作者应 “视事业如生命 ”,有高尚的人格和真才实学。【知识模块】 十年内战时期的新闻事业21 【正确答案】 在大革命失败以后,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政权开始统治全国,国民党在全国的新闻统治也随之建立。这种统治表现为:在全国组建国

37、民党新闻事业网络;控制和利用民营新闻事业;制定与实施反共反人民的新闻政策法规;设立新闻控制机构,推行新闻检查制度等。(1)在全国组建国民党新闻事业网络。20 世纪 20 年代末、30 年代初,国民党建立了一个全国性新闻事业网络。这个网络以中央日报、“ 中央社 ”和“中央广播电台”为核心,集中在南京、上海、北平、汉口等大城市和各省会城市。(2)控制和利用民营新闻事业。对于国民党统治区的民营新闻传媒,特别是著名大报,如申报大公报和世界日报等,国民党当局采取的是积极拉拢和严加控制的办法。1929 年 12 月27 日,蒋介石致电大公报并转全国各报馆,表示尊重民意,欢迎批评,提出“凡属嘉言,咸当拜纳

38、”。(3)制定与实施反共反人民的新闻政策法规。1929 年 1 月公布宣传品审查条例,1930 年 12 月公布出版法,193 年 2月公布危害民国紧急治罪法,1933 年 9 月公布修正重要都市新闻检查办法和 10 月公布新闻检查标准等,还有许多针对广播事业的政策法规。这些政策法规的共同点是将共产主义和共产党定为非法,予以取缔。其实质是维护国民党的专制统治,剥夺人民的言论与出版自由。(4)设立新闻控制机构,推行新闻检查制度等。在国民党统治区,事后追惩改为事先审查,图书杂志要原稿送审。从 1933 年 5月起,在南京、上海、北平、天津等城市建立新闻检查所,1934 年 9 月 10 日国民党中

39、央成立新闻检查处,新闻检查逐渐在全国推广。【知识模块】 十年内战时期的新闻事业22 【正确答案】 (1)中共地下报刊在国统区的出版情况大革命失败后,中共的办报活动被迫转入地下,为了继续传播革命的声音开始了艰苦的斗争。1927 年 10 月,中共中央理论机关刊物布尔塞维克在上海创办,1932 年停刊。中央政治机关报红旗也在上海出版,并与上海报合并,改为红旗日报继续发行。大革命时期共青团中央出版的中国青年和中华全国总工会创办的中国工人也先后秘密复刊。此外,一些地方党团组织也出版了地下报刊。(2)经验成立党报委员会,全面负责党对报刊的领导。中共六届二中全会通过的宣传工作决议案提出了“ 党报委员会与宣

40、传部在组织上划分清白,宣传部不能代替党报委员会。”发展通讯员,加强同群众的联系。党的报刊将发展通讯员作为联系群众的日常的基础工作,不仅与通讯员建立经常的联系,而且注重培训通讯员,帮助通讯员提高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建立发行网,扩大党报影响。例如通过党和革命团体的组织系统发行,以及动员全体党员把通讯员工作和发行工作结合起来等。(3)教训由于党内出现“ 左” 倾路线,报刊宣传上也有 “左”的错误:错误分析革命形势,鼓吹“ 直接革命”进攻大城市。错误地批判中间力量,宣传错误的斗争策略和口号。发行策略方面,不注意隐蔽,在条件不具备的情况下一味强调公开发行,结果招致更大的损失。在 1933 年 1 月,中

41、共临时中央被迫从上海迁至中央革命根据地以后,党的“ 地下” 报刊基本损失殆尽。【知识模块】 十年内战时期的新闻事业23 【正确答案】 (1)产生根据地新闻传播事业产生的历史条件: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力量被迫从城市向农村转移,在农村开辟根据地,组建工农红军。在农村极其困难的条件下,中国共产党依然重视宣传工作,因地制宜开展宣传,从 1931 年至 1934 年红军长征前的三年中,中央苏区迅速创建与发展新闻事业,初步形成了人民政权下的新闻事业系统。(2)根据地新闻传播事业的发展1931 年 3 月,毛泽东撰写了在红色区域普遍创办时事简报的通令和怎样办时事简报的小册子。这些指令的贯彻,使

42、时事简报成为当时最主要的新闻宣传阵地。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后,中央革命根据地的新闻事业出现了空前繁荣的景象。1931 年底到 1934 年 10 月长征前夕,中央革命根据地出版的大小报刊约有 160 种,其中主要机构是红色中华通讯社、红色中华青年实话和红星报等。1933 年下半年,中国共产党领导工农红军先后在 14 个省的边界地区开辟了十多个革命根据地。各根据地都建立了人民政权,出版了当地党政军机关和群众团体的报刊。(3)革命根据地新闻事业的特点适应实际工作需要,围绕中心工作开展新闻宣传。中央根据地和各根据地的关键是打赢革命战争,因此,“一切为了前线” 成为所有新闻传媒的报道与宣传

43、中心。红色中华介绍政权建设的情况和经验,号召节省开支,支援前线。各种报刊都着眼于指导当前的实际工作,但不是千篇一律,而是各有特色。密切联系群众,依靠群众办报。根据地的新闻机构工作人员很少。依靠群众办报(社)成为根据地新闻事业发展的必由之路。首先,大力发展通讯员;其次,广泛听取读者意见,采纳读者建议;再次,吸收优秀通讯员参加报纸工作。开展批评与表扬。红色中华有批评专栏黑报,也有表扬专栏红匾,还有进行社会监督的专栏突击队。青年实话也有专栏轻骑队。文字通俗,形式活泼。根据地所有的新闻宣传都是用白话文写作,力求工农兵读者能看懂,不识字的能听懂。许多报刊还设有山歌、谜语、游戏、科学知识等专栏。但是,根据

44、地新闻事业也受到“左 ”倾错误路线的影响,如分析形势时,称“国民党惊恐万状”;在文风上,红色中华出现“ 布尔什维克式的春耕 ”一类提法。(4)革命根据地新闻事业的意义根据地新闻事业是在人民政权下创建的,是中国共产党领导新闻事业的开端。共产党在实践中积累经验、培养干部,党的新闻事业从此起步,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时,共产党已经有了丰富的创办新闻事业的经验。开创一条革命新闻事业发展的新道路,即城市农村城市的道路。从此改变了农村信息闭塞、落后的面貌。继承和发扬了列宁的党报思想。列宁名言“ 报纸不仅是集体的宣传员和集体的鼓动员,而且是集体的组织者”成为根据地报刊工作者的行动口号,并在实际工作中得到贯彻实

45、现。根据地的党和政府都重视通过报刊动员、组织人民群众投入革命斗争和做好各项工作,报刊注重用具体事例进行宣传鼓动,开展批评与表扬,体现了列宁的党报思想。根据地时期虽然仅有三年时间,又处于战争环境中,我国新闻事业依然开创了一个全新的局面,但这仅仅是开头,还具有一定的幼稚性。【知识模块】 十年内战时期的新闻事业24 【正确答案】 “ 九一八 ”事变后,共产党的新闻报刊继续积极宣传主张抗日救亡,中国新闻界的重大变化主要体现在国统区报刊对于是否抗日的态度转变上。(1)中国共产党的新闻事业站在抗日救亡的最前列,积极宣传一致对外。无论是根据地报刊红色中华还是国统区的共产党报刊长城国防等都加紧宣传抗日主张。(

46、2)“九一八”事变后,国统区内的各大报刊,包括一些以前趋于保守的报刊纷纷加入到抗日救亡运动中,积极刊载反对日本侵略,主张抗日的报道。邹韬奋的生活周刊、史量才的申报时事新报新闻报等都刊载了主张抗日的报道与言论。(3)申报 进行了改革,言论态度开始鲜明并加强政治时事评论。1932 年,申报连续发表三篇时评:剿匪与造匪再论剿匪与造匪三论剿匪与造匪,态度鲜明地反对内战。【知识模块】 十年内战时期的新闻事业25 【正确答案】 (1)“韬奋精神”毛泽东题写:“ 热爱人民,真诚地为人民服务,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就是韬奋先生的精神,这就是他之所以感动人们的地方”。“ 韬奋精神”是指邹韬奋的报刊思想和实践经验

47、极其鲜明的特色。(2)邹韬奋的报刊活动1922 年任中华职业教育社编辑部主任,主编教育与职业月刊。该社于 1925年 10 月 11 日创办生活周刊,1926 年 10 月,由邹韬奋接任主编。由此开始从事新闻出版工作。邹韬奋接编后不断充实内容,革新版面,发行量不断上升。“九一八”事变前后,邹韬奋投入抗日救亡运动,开始学习革命理论,他写了大量慷慨激昂的“小言论 ”,在每期的 生活周刊上刊登。1933 年 7 月至 1935 年 8 月,邹韬奋游历和考察欧美等国,研究了西方的新闻事业,一边实地考察,一边认真学习,还写了 30 多万字的国外通讯,后汇集成萍踪寄语。1935 年 8 月,他回到上海着手

48、筹办新刊物。11 月 16 日,大众生活周刊在上海创刊,刊物支持学生运动,发行量创全国期刊发行的最高纪录。1936年出至第 16 期被国民党政府查封。1936 年 3 月初,邹韬奋被迫出走香港。周年 6月 7 日,他主办的生活日报在香港创刊,这是他一生中主编的唯一一张日报,他在发刊词中宣布:“ 本报的两大目的是努力促进民族解放,积极推广大众文化。”1936 年 11 月 23 日,邹韬奋和其他 6 位救国会负责人沈钧儒、李公朴、沙千里、史良、章乃器、王造时等同时被捕,史称“七君子” 事件。在狱中 8 个月,邹韬奋除出庭受审外,其余时间就致力于读书和写作,完成著译文稿 30 多万字。(3)邹韬奋报刊理论报刊是人民的耳目喉舌,应该成为实现民族解放、大众解放大目标的工具。报刊要成为读者的 “好朋友 ”,真诚地为读者服务。办报刊要有创造精神,形成报刊的个性或特色。文风要“明显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 DIN EN 1343 A20-2014 Kerbs of natural stone for external paving - Requirements and test methods Amendment A20《室外铺路用天然石材路缘 要求和试验方法 修改件A20》.pdf DIN EN 1343 A20-2014 Kerbs of natural stone for external paving - Requirements and test methods Amendment A20《室外铺路用天然石材路缘 要求和试验方法 修改件A20》.pdf
  • DIN EN 1343-2013 Kerbs of natural stone for external paving - Requirements and test methods German version EN 1343 2012《室外铺路天然边石 试验方法和要求 德文版本EN 1343-2012》.pdf DIN EN 1343-2013 Kerbs of natural stone for external paving - Requirements and test methods German version EN 1343 2012《室外铺路天然边石 试验方法和要求 德文版本EN 1343-2012》.pdf
  • DIN EN 13430-2004 Packaging - Requirements for packaging recoverable by material recycling German version EN 13430 2004《包装 通过材料再循环评定包装可回收性的要求》.pdf DIN EN 13430-2004 Packaging - Requirements for packaging recoverable by material recycling German version EN 13430 2004《包装 通过材料再循环评定包装可回收性的要求》.pdf
  • DIN EN 13431-2004 Packaging - Requirements for packaging recoverable in the form of energy recovery including specification of minimum inferior calorific value German version EN 13.pdf DIN EN 13431-2004 Packaging - Requirements for packaging recoverable in the form of energy recovery including specification of minimum inferior calorific value German version EN 13.pdf
  • DIN EN 13432 Berichtigung 2-2007 Packaging - Requirements for packaging recoverable through composting and biodegradation - Test scheme and evaluation criteria for the final accept.pdf DIN EN 13432 Berichtigung 2-2007 Packaging - Requirements for packaging recoverable through composting and biodegradation - Test scheme and evaluation criteria for the final accept.pdf
  • DIN EN 13432-2000 Packaging - Requirements for packaging recoverable through composting and biodegradation - Test scheme and evaluation criteria for the final acceptance of packagi.pdf DIN EN 13432-2000 Packaging - Requirements for packaging recoverable through composting and biodegradation - Test scheme and evaluation criteria for the final acceptance of packagi.pdf
  • DIN EN 13435-2002 Surface active agents - Determination of free amine content of alkyl dimethyl betaines German version EN 13435 2001《表面活性剂 烷基二甲基三甲铵乙内酯游离胺含量的测定 德文版本 EN 13435 2001》.pdf DIN EN 13435-2002 Surface active agents - Determination of free amine content of alkyl dimethyl betaines German version EN 13435 2001《表面活性剂 烷基二甲基三甲铵乙内酯游离胺含量的测定 德文版本 EN 13435 2001》.pdf
  • DIN EN 13437-2004 Packaging and material recycling - Criteria for recycling methods - Description of recycling processes and flow chart German version EN 13437 2003《包装和材料回收 回收方法的标准.pdf DIN EN 13437-2004 Packaging and material recycling - Criteria for recycling methods - Description of recycling processes and flow chart German version EN 13437 2003《包装和材料回收 回收方法的标准.pdf
  • DIN EN 13438-2013 Paints and varnishes - Powder organic coatings for hot dip galvanised or sherardised steel products for construction purposes German version EN 13438 2013《涂料和清漆 建.pdf DIN EN 13438-2013 Paints and varnishes - Powder organic coatings for hot dip galvanised or sherardised steel products for construction purposes German version EN 13438 2013《涂料和清漆 建.pdf
  •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大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