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历史学基础(世界古代史)模拟试卷7及答案与解析.doc

上传人:吴艺期 文档编号:847309 上传时间:2019-02-22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4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考研类试卷]历史学基础(世界古代史)模拟试卷7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考研类试卷]历史学基础(世界古代史)模拟试卷7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考研类试卷]历史学基础(世界古代史)模拟试卷7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考研类试卷]历史学基础(世界古代史)模拟试卷7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考研类试卷]历史学基础(世界古代史)模拟试卷7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历史学基础(世界古代史)模拟试卷 7 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2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40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下列关于基督教的思想来源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基督教继承了犹太教的多神论、原罪说、“救世主”观念和创世论等神学思想(B)基督教接受了犹太教的经典圣经,称为旧约(C)希腊、罗马的唯心主义哲学对基督教的许多观点的形成具有重要的影响(D)基督教可说是“ 从普遍化了的东方神学,特别是犹太神学和庸俗化了的希腊哲学,特别是斯多噶派哲学的?昆合物中悄悄地产生了”2 基督教产生的时间是( )。(A)公元前 1 世纪中叶(B)公元 1

2、 世纪中叶(C)公元前 2 世纪中叶(D)公元 2 世纪中叶3 在圣经.旧约的记载中,带领以色列人走出埃及、回到迦南的领袖是( )。(A)亚伯拉罕(B)摩西(C)大卫(D)所罗门4 下列关于农耕世界与游牧世界文明特征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南部的农耕世界在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上一般比北方游牧世界先进(B)农耕世界广泛使用铜制工具,手工业发达,商业繁荣,城市众多,国家和社会组织比较完备(C)北方的游牧部族主要生产部门是畜牧(D)北方的游牧部族所需的农产品和手工业品多数靠从农耕世界取得5 下列不属于西日耳曼人的是( )。(A)苏维汇人(B)法兰克人(C)伦巴德人(D)阿拉曼尼人6

3、下列关于古日耳曼人的社会状况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恺撒时代,在日耳曼人经济生活中农业成为主要生产部门(B)恺撒时代,土地为公社所有(C)塔西佗时,已有阶级分化,出现了贵族、自由人、释放奴隶和奴隶(D)塔西佗时,所有成年男子携带全副武装参加民众大会7 西哥特人图鲁兹建立起第一个得到罗马帝国承认的蛮族王国西哥特王国的时间是( )。(A)公元 489 年(B)公元 411 年(C)公元 419 年(D)公元 534 年8 下列蛮族王国灭亡最晚的是( )。(A)汪达尔王国(B)勃艮第王国(C)东哥特王国(D)西哥特王国9 萨利克法典主要反映了哪一支日耳曼人的社会生活状况?( )(A)伦巴德

4、人(B)汪达尔人(C)法兰克人(D)盎格鲁一一撒克逊人10 罗马帝国分为东西两部的时间是( )。(A)公元前 395 年(B)公元前 485 年(C)公元 395 年(D)公元 485 年11 欧洲历史上第一部系统完备的法典是( )。(A)十二铜表法(B) 汉谟拉比法典(C) 查士丁尼法典(D)民法大全二、名词解释21-28 小题,每小题 10 分,共 80 分。12 伊达拉里亚文明13 王政时代14 元老院15 李锡尼一绥克斯图法16 波提利阿法17 霍腾西阿法18 西西里奴隶起义19 格拉古兄弟改革20 马略军事改革21 同盟者战争22 斯巴达克起义23 前三头同盟24 后三头同盟25 布

5、匿战争26 元首政治27 朱里亚.克劳狄王朝28 米兰敕令三、论述题29 塞尔维乌斯改革的内容和意义。30 简述罗马共和国早期平民反对贵族的斗争。31 恺撒内战和独裁期间采取的改革措施及其历史意义。32 简述公元前 3 世纪至公元前 2 世纪罗马的扩张及其影响。33 罗马对意大利的征服、统治政策及历史意义。历史学基础(世界古代史)模拟试卷 7 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2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40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正确答案】 A【知识模块】 世界古代史2 【正确答案】 B【知识模块】 世界古代史3 【正确答案】 B【知识模块】 世界古

6、代史4 【正确答案】 B【知识模块】 世界古代史5 【正确答案】 C【知识模块】 世界古代史6 【正确答案】 A【知识模块】 世界古代史7 【正确答案】 C【知识模块】 世界古代史8 【正确答案】 D【知识模块】 世界古代史9 【正确答案】 C【知识模块】 世界古代史10 【正确答案】 C【知识模块】 世界古代史11 【正确答案】 D【知识模块】 世界古代史二、名词解释21-28 小题,每小题 10 分,共 80 分。12 【正确答案】 约公元前 7 世纪,伊达拉里亚出现城市国家。公元前 6 世纪,伊达拉里亚势力达到鼎盛。其势力范围南达拉丁姆和坎佩尼亚,北抵波河流域。后来罗马兴起,伊达拉里亚城

7、市国家相继被征服。伊达拉里亚人创造了较高的文明,对罗马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他们掌握了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善于城市建筑和其他工商业技艺,发展起了自己的文字。【知识模块】 世界古代史13 【正确答案】 即罗马从公元前 753 年的罗慕路斯建城到公元前 509 年推翻高傲者塔克文、共和国建立的历史。这一时期先后有七个王统治罗马。王政时代相当于希腊的荷马时代,是罗马从氏族社会向阶级社会的过渡。在王政前期即所谓前四王统治时期,罗马人生活在氏族社会末期的军事民主制下。王是终身制,掌握军事指挥权、审判权和库里亚大会。元老院是王的咨询机构,在王决策和处理内外事务中发挥顾问作用。库里亚大会是按库里亚召集的全

8、体公社成员大会,决定公社一切重要问题,如宣布战争、选举王和审判重大案件等。到王政后期,伊达拉里亚人在罗马建立了统治,即所谓塔克文王朝。这时罗马社会分化进一步加剧,氏族制度管理机构逐渐被新的国家机关所代替。【知识模块】 世界古代史14 【正确答案】 古罗马国家的重要权力机构,即长老议事会。王政时代是王的咨询机构,在王决策和处理内外事务中发挥顾问作用。共和初期元老院成员增至 300人,在国家政权机构中处于权力中心地位。共和后期,元老院权力增大,实际上成为罗马国家最高的行政和监督机构。帝国时期,元老院权力受到限制和削弱,失去原来的重要性。【知识模块】 世界古代史15 【正确答案】 罗马共和国平民反对

9、贵族斗争时期制定的重要法案。是平民对贵族斗争第二阶段的最大胜利,于公元前 367 年通过。李锡尼绥克斯图法的主要内容是:第一,平民所欠债务一律停止付息,已付的利息作为本金计算,尚未偿清部分,分三年还清。第二,全体居民都可以占有、使用罗马公地,最高限额为 500 犹格,同时限定了在公地上放牧牲畜的头数。第三,取消军事保民官,恢复两名执政官的制度,规定其中一名必须出自农民。随后,其他若干官制也对平民开放。【知识模块】 世界古代史16 【正确答案】 罗马共和国平民反对贵族斗争时期制定的重要法案。于公元前326 年通过,主要内容是禁止以人身抵债,废除了债务奴役。【知识模块】 世界古代史17 【正确答案

10、】 罗马共和国平民反对贵族斗争时期制定的重要法案。公元前 287年,平民发动了最后一次“撤离运动” ,迫使贵族通过了 霍腾西阿法案。该法案规定,特里布会议全体公民都可以参加,会议决议不必经元老院批准即可生效。【知识模块】 世界古代史18 【正确答案】 西西里奴隶起义发生过两次,第一次起义时间是公元前 137前132 年,领袖是优勒斯和克勒翁;第二次起义时间是公元前 104前 101 年,领袖是萨维攸和阿铁尼奥。西西里奴隶起义曾多次打败前来镇压的罗马军队,并一度分别在恩那城和特里奥卡拉城建立过自己的政权,标志着罗马奴隶起义斗争发展到较高水平。西西里两次奴隶起义虽然以失败告终,但起义打击了罗马奴隶

11、主的统治,拉开了罗马共和国后期斗争的序幕。【知识模块】 世界古代史19 【正确答案】 为了缓和土地问题,公元前 133 年和公元前 123前 121 年,提比略.格拉古和提比略.盖约利用担任保民官的机会以土地改革为中心的改革。提比略依据李锡尼一绥克斯图法提出了他的土地改革方案,规定:每户家长占有“公地”不超过 500 犹格,每户占地总数不得超过 1000 犹格。多余的土地交给国家,由国家划成小块份地分配给无地公民。盖约在此基础上又进行了更为广泛深刻的改革方案,这些法案主要有粮食法、兵役法、移民法、审判法、筑路法、亚细亚行省法和“公民权”法等。格拉古和盖约还先后组织专门的 “三人委员会”来推行其

12、改革措施。改革最终以失败告终,但改革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土地集中进程,改善了部分平民的生活条件,打击了元老贵族势力,改进了国家行政和司法管理机能。【知识模块】 世界古代史20 【正确答案】 古代罗马军事家和政治家马略推行的以雇佣兵制取代公民兵制为主要内容的改革。其主要内容是:以募兵制代替征兵制; 延长士兵的服役期限为 16 年,服役期满后可从国家分得一块份地;实行固定的军饷报酬; 改革军队编制,调整战术队形;统一武器装备;整顿军纪加强训练。【知识模块】 世界古代史21 【正确答案】 公元前 91前 88 年古代罗马的意大利同盟者城市和部落发动的反对罗马特权和争取罗马公民权的战争。公元前 91 年

13、,奥斯库伦城首先起义,几乎所有意大利同盟者都卷入了起义。起义的同盟者建立联盟共和国,定都于科非尼姆,更名为意大利,并按罗马国家模式,设立公民大会、元老院、执政官等。公元前 88 年,起义被镇压下去。同盟者在战争中虽然失败了,但却达到了他们的目标。这次战争改变了意大利的社会政治结构,把罗马控制 下的意大利各城市和部落组成的联盟,变成了以罗马为核心的意大利统一国家,加速了意大利各地区和罗马的融合过程。【知识模块】 世界古代史22 【正确答案】 斯巴达克领导的古代罗马规模最大的一次奴隶起义。公元前 73年,色雷斯籍的角斗奴斯巴达克率领 70 名奴隶在加普亚举起义旗,队伍很快发展到 7 万人,一度壮大

14、到 12 万人。起义军在意大利本土上转战南北,给了罗马奴隶主阶级以沉重的打击。公元前 71 年,起义军遭到克拉苏率领的罗马军队的镇压,斯巴达克也在战斗中壮烈牺牲。斯巴达克的余部继续战斗达十年之久。斯巴达克奴隶起义沉重打击了罗马奴隶主阶级的统治,同时又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罗马从共和向帝制的转变过程,推进了罗马奴隶社会的发展。【知识模块】 世界古代史23 【正确答案】 是罗马历史上第一个集体军事独裁统治的同盟。斯巴达克起义平息之后,于公元前 60 年,出于政治需要,罗马的 3 名实力派人物庞培、克拉苏和恺撒为了共同的利益结成秘密政治同盟,共同对抗元老院,史称“前三头同盟” 。根据三头协议,恺撒担任公

15、元前 59 年执政官。公元前 56 年,三头在路卡会晤,弥合了同盟之间的裂痕,达成重要协议:延长恺撒担任高卢总督的期限;庞培和克拉苏出任公元前 55 年执政官,期满后分别担任叙利亚和西班牙总督。前三头同盟是在个人独裁条件不成熟情况下形成的少数人独裁。【知识模块】 世界古代史24 【正确答案】 恺撒去世后不久,公元前 43 年 10 月,执政官安东尼、骑兵长官雷必达和恺撒养子屋大维在波伦尼亚附近会晤,经过协商,公开结成的政治同盟,史称后三头同盟。三头共同执掌罗马政权,并三分罗马西部行省。安东尼统治高卢;屋大维控制阿非利加、西西里和撒丁尼亚;雷必达掌握西班牙。意大利为三人共管。三人的地位和权力还获

16、得了公民大会和元老院的承认,披上了合法的外衣,成了名副其实的三人独裁统治。【知识模块】 世界古代史25 【正确答案】 罗马与迦太基争夺地中海西部统治权的战争,因罗马人称腓尼基人为“布匿”故得名。布匿战争共进行了三次。第一次布匿战争(前 264前 241)的导火线是“墨西那事件 ”。经过 20 年的较量,迦太基战败求和,罗马获得了 3200 塔兰特的赔款和西西里岛以及意大利半岛之间所有的岛屿。第二次布匿战争(前218前 201),迦太基统率汉尼拔取得了特列比亚河畔战役、特拉西美诺湖畔战役、康奈城战役的胜利,创造了古代世界军事史上以少胜多的光辉范例。但在札玛城的决战中,汉尼拔战败,迦太基签订了丧权

17、辱国的和约。迦太基放弃非洲以北的全部领土,赔款 10000 塔兰特。迦太基事实上成为罗马的附属国。第三次布匿战争(前149前 146),经过三年的围攻,罗马最终灭了迦太基。【知识模块】 世界古代史26 【正确答案】 是罗马从共和制到帝制在政治上的过渡,实际是罗马帝国之始。屋大维相继战胜政敌之后,成为罗马唯一的全权统治者。由于共和制的影响和维护共和制传统的势力依然存在,所以在从共和到帝制的转变中屋大维并未立即采用“君主”的名义,而是采用 “元首”的称号进行统治,这种统治形式称作 “元首政治”,它一直保持到前期帝国的结束。元首制尚不属于绝对君主专制,因为元首的权力从理论上讲来自元老院和罗马人民,而

18、其元首原则上不能世袭。但就屋大维在罗马的实际权力来看,元首政治本质上是披着共和制外衣的君主制。【知识模块】 世界古代史27 【正确答案】 屋大维死后,由他的养子提比略继位。从提比略起,经卡里古拉、克劳狄到尼禄,四个皇帝在帝国初期相继执政,称朱里亚.克劳狄王朝(公元 1468年)。在克劳狄王朝统治时期,帝国政权的发展趋势是加强中央集权,逐步建立官僚体系,巩固以皇帝为代表的罗马大奴隶主阶级的统治地位。【知识模块】 世界古代史28 【正确答案】 罗马皇帝君士坦丁一世在米兰发布的宽容基督教的敕令。公元313 年罗马皇帝君士坦丁一世和李锡尼合力征服罗马帝国东部,并与李锡尼在米兰达成协议,签署米兰敕令,停

19、止迫害基督教。宣布罗马帝国宗教信仰自由的政策,要求各地归还被没收的教产,正式承认基督教与其他宗教并存,使其取得合法地位。这是基督教史上的转折点,标志着罗马帝国统治者对基督教从镇压和宽容相结合的政策转为保护和利用的政策。【知识模块】 世界古代史三、论述题29 【正确答案】 王政时代后期,为了适应当时社会发展和对外扩张的需要、增强罗马的实力、调整社会内部关系,第六王塞尔维乌斯实行了一系列改革。主要内容是:(1)以地域部落取代氏族部落。新建地域部落,取代原来按血缘关系组织起来的3 个氏族部落。他把罗马分成 4 个城区部落,把罗马的乡村分为 15 个乡村部落。凡在地域部落登记入册的自由民都获得公民权,

20、这就拆毁了人种和血缘关系的藩篱。(2)按财产多寡划分公民为 5 个等级,并确定其相应的权利和义务。各等级提供数目不同的百人队(森都里亚),第一等级出 80 个,第二、三、四等级各出 20 个,第五等级出 30 个。第一等级中最富有者还组成 18 个骑兵百人队。各等级的森都里亚都自备武器装备,第一等级配备全套武装,第二和三等级依次减少,第四等级为轻装步兵,第五等级只有投石器。(3)由百人队成员组成百人队大会(森都里亚大会)作为公民大会。森都里亚大会实行集体投票制,每个森都里亚只有一票表决权。第一等级公民拥有 98 个森都里亚,控制着大会的多数票。因此,富有公民在居民中虽占少数,他们在森都里亚大会

21、中却居于统治地位。塞尔维乌斯改革标志着罗马国家的产生。塞尔维乌斯的改革以地域原则取代血缘原则划分居民,加速了氏族血缘关系的瓦解,使原来处于氏族之外的“平民” 在百人队大会上享有公民权,成为罗马公民,从而扩大了统治基础,巩固了罗马在拉丁姆地区的地位,也基本上完成了罗马由氏族制度到国家的过渡。同时,按照财产划分公民等级并且把公民的权利与义务联系在一起,造成第一等级掌握会议的多数票,数量超过其他等级票数的总和,促成新的贵族与平民等级的形成。【知识模块】 世界古代史30 【正确答案】 (1)平民反对贵族斗争的原因。政治、经济和其他方面的地位与权利的不平等,导致了贵族和平民之间的矛盾和冲突,主要表现在:

22、政治上,平民虽有权参加公民大会,但他们享受的政治权利是不完全的。平民一般不能进入元老院和出任国家高级官职。宗教职务也被贵族垄断。在经济上,贵族大量侵占国家公有地,平民则得不到份地,甚至负债破产。因此,平民起来反对贵族,要求分得土地,取消债务奴役,要求政治上的平等权利。法律上,平民没有地位,甚至不能和贵族通婚。(2)斗争的方式和侧重点。平民反对贵族的斗争主要方式不是暴力,而更多地采取不合作的态度,以迫使贵族进行谈判让步。这场斗争从共和国初年开始,一直持续到公元前 3 世纪前期。依据斗争的侧重点,大致可以公元前 5 世纪为界,将这场战争分为前后两个阶段:前一阶段,平民以争取政治权利为主;后一阶段,

23、平民把解决土地问题、债务问题与争取政治权利的斗争结合起来,经过 200 余年的斗争,平民扩大了权利。(3)平民斗争取得的成就。平民反对贵族斗争的第一个胜利是平民保民官的设立。公元前 494 年,平民趁罗马和邻近部落发生战争之机,发动第一次“撤离运动” ,迫使贵族答应减轻平民的债务负担,并同意平民选出两名平民“保民官” 以保护平民利益。保民官在后来罗马的政治生活中发挥了重大作用。平民反对贵族斗争的第二个胜利是十二铜表法的制定。为了限制贵族滥用职权,随意解释习惯法,在平民的要求下,于公元前 451前 450 年制定了成文法,刻在十二个铜表上,故称“十二铜表法” 。它是罗马历史上第一部成文法典。它基

24、本上是习惯法的汇编,其实质是维护贵族奴隶主的私有财产。但它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贵族在司法上的专横行为。 公元前 445前 444 年,先后通过了保民官卡努留提出的两条法案:一是废除了贫民不得与贵族通婚的限制;二是增设平民和贵族都可当选的军事保民官,以取代执政官的某些职能。公元前 367 年通过的李锡尼一绥克斯图法的贯彻实施是平民对贵族斗争第二阶段的最大胜利。李锡尼一绥克斯图法的主要内容是:第一,平民所欠债务一律停止付息,已付的利息作为本金计算,尚未偿清部分,分三年还清。第二,全体居民都可以占有、使用罗马公地,最高限额为 500 犹格,同时限定了在公地上放牧牲畜的头数。第三,取消军事保民官,恢复两

25、名执政官的制度,规定其中一名必须出自农民。公元前 326 年,通过了波提利阿法案,禁止以人身抵债,废除了债务奴役。公元前 287 年,平民发动了最后一次 “撤离运动”,迫使贵族通过了霍腾西阿法案。该法案规定,特里布会议全体公民都可以参加,会议决议不必经元老院批准即可生效。(3)平民反对贵族斗争的结果。罗马共和国早期平民反对贵族的斗争以平民的胜利而告终。平民取得了充任多数官职的资格,提高了社会地位,废除了债务奴役,分得了土地。斗争打击了旧的氏族贵族,取消了贵族的许多特权,消灭了氏族制的残余,从这个意义上说这是反对氏族制度的一场革命。(4)平民反对贵族斗争的意义。经过对贵族的长期斗争,平民在法律上

26、取得了罗马公民在政治和社会方面的全部权利。在经济方面也取得一些成果。从而巩固了罗马城市国家的生存基础,增强了罗马的军事力量。特别是废除债务奴役制,划清自由民和奴隶的界限,促进了罗马公民集体的稳固,从此罗马走上奴役外籍奴隶的道路。国家高级官职对平民开放,使得平民上层地位提高,与贵族逐渐合流。同时,在平民反对贵族的斗争过程中,不断增添新的国家机构和官职,颁布新的法律,创设新的组织制度,使罗马国家制度日渐完备。这场斗争使罗马的阶级关系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平民和贵族之间的界限被打破,贵族与平民上层共同组合成一个新的特权阶层新贵族集团,大部分平民成了国家的公民。斗争巩固和扩大了共和国的经济基础和阶级关系。

27、债务问题的暂时解决和土地问题的缓和,使得罗马在一定时期内巩固和壮大了小农经济,维持了一支为数众多的农民队伍,从而为罗马提供了一支强大的公民兵。经过两个多世纪的斗争,罗马共和国的国家机器逐渐得到完善。一方面,共和国的主要政权机构及其职能得以确立,并形成了这样一种格局:新老贵族控制的元老院是罗马国家的司令部;军、政长官制既能使个人充分发挥才能,又不会导致个人独裁;立法、行政、司法、军事等诸项权力,既相互独立又相互牵制。另一方面,罗马的公民会议也趋于完善,全体公民参加的特里布会议成了罗马国家的最高立法机关。库里亚大会、森都里亚大会继续存在并确定了各自的职能。可以说,斗争在一定程度上确立了公民、军队、

28、土地三位一体的基础,这就为罗马的强盛及其对外征服提供了条件。【知识模块】 世界古代史31 【正确答案】 (1)为加强中央集权,扩大奴隶主阶级统治基础,恺撒在内战和独裁期间,采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主要有:改组元老院,安插亲信,并把元老院名额增至 900 人。增加高级官职的数目,执法官由 8 人增至 16 人,市政官由 4 人增至 6 人,财务官由 20 人增至 40 人。改善行省管理制度,提高行省各城市的自治权,改进行省的税收制度。扩大授予罗马公民权的范围。山南高卢和西班牙的一些城市得到罗马公民权,山北高卢和西西里的一些城市获得拉丁公民权。在意大利和行省建立至少 20 个殖民地,安置老兵和贫民

29、10 万人。此外,恺撒还取消部分债务,安置游民就业;对罗马的币制和历法进行了改革。恺撒的独裁统治及其改革措施,引起了部分固守共和传统的元老贵族的极端不满,公元前 44年,恺撒在元老院遇刺。(2)恺撒改革的意义。恺撒的改革,不仅适应了罗马地区和各地的社会经济发展,而且体现了罗马地区和各行省、各地方城市奴隶主的利益。同苏拉独裁相比,形同实异。苏拉独裁是为了维护以元老院为代表的一小撮元老贵族的统治,恺撒独裁则是废除共和制。它是罗马共和国末期社会经济、政治发展的必然结果。【知识模块】 世界古代史32 【正确答案】 扩张:公元前 3 世纪前期,罗马发动对意大利南部希腊城邦的战争,统一意大利半岛。后又通过

30、第一、第二次布匿战争击败迦太基,控制地中海西部地区。公元前 3 世纪后期和公元前 2 世纪前期,通过马其顿战争征服了希腊,又通过第三次布匿战争消灭了迦太基,征服了北非。影响:罗马成为地中海世界的霸主。大庄园和奴隶制经济发展,小农经济遭到严重破坏,导致罗马共和制的危机。【知识模块】 世界古代史33 【正确答案】 (1)征服过程。首先通过三次萨莫奈战争控制了意大利中部地区。接着,罗马向南意大利扩展势力,与希腊殖民城邦他林敦和其援助国伊庇鲁斯发生战争。公元前 275 年,在贝尼温敦决战中罗马击溃了伊庇鲁斯国王皮洛士。前 272 年,他林敦投降罗马,南意大利一些城市和部落也先后被罗马降服。至此,除高卢

31、人占据波河流域以外,意大利半岛其余地区都臣服于罗马。(2)统治政策。罗马征服意大利后,并未组成统一国家,而是按照各族、各地在被征服过程中的表现和对罗马的态度以及它们各自在经济上、战略上的地位,划分为五种类型,分而治之。一是享有罗马公民权的拉丁自治城市;二是享有部分罗马公民权的拉丁自治城市;三是罗马及其拉丁同盟城市所建立的殖民地,内部自治,无罗马公民权;四是以条约的形式接收罗马控制的所谓的同盟者,内部自治,对外事务完全听命于罗马;五是罗马“臣属 ”,这是曾坚决抵抗罗马、战败后被迫无条件投降的城市或部族,它们丧失了一切自治权,由罗马直接派官吏管理。其中,以第二、三、四类居多。无论是自治城市还是“ 同盟“者,也不管有无罗马公民权,都要为罗马提供军事力量。这种分而治之的政策,既对进一步对外扩张起到积极作用,也为后来罗马帝国灭亡后意大利国家的长期分裂留下了隐患。(3)罗马征服并统治意大利半岛,无论对罗马本身还是对意大利的历史都有深远的意义。对罗马来说,征服扩大了版图,壮大了势力,为罗马国家向更高阶段的发展准备了条件。对意大利的历史来说,征服促进了统一,有利于落后地区的社会发展,使意大利随后成为地中海世界的中心。【知识模块】 世界古代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大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