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历史学基础(秦汉)模拟试卷2及答案与解析.doc

上传人:progressking105 文档编号:847719 上传时间:2019-02-22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考研类试卷]历史学基础(秦汉)模拟试卷2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考研类试卷]历史学基础(秦汉)模拟试卷2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考研类试卷]历史学基础(秦汉)模拟试卷2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考研类试卷]历史学基础(秦汉)模拟试卷2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考研类试卷]历史学基础(秦汉)模拟试卷2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历史学基础(秦汉)模拟试卷 2 及答案与解析一、名词解释21-28 小题,每小题 10 分,共 80 分。1 赋民公田2 假民公田3 漕渠4 王景5 水排6 耧车7 区种法8 辜榷9 合市10 陈胜吴广起义11 巨鹿之战12 绿林赤眉起义13 昆阳之战14 太平道15 五斗米道16 黄巾起义17 白登之围18 和亲政策19 昭君出塞20 今古文经之争21 说文解字22 乐府诗23 古诗十九首24 白狼歌25 浑天说26 太初历27 周髀算经28 九章算术29 伤寒杂病论30 神农本草经31 氾胜之书32 蔡侯纸历史学基础(秦汉)模拟试卷 2 答案与解析一、名词解释21-28 小题,每小题 10

2、 分,共 80 分。1 【正确答案】 东汉初期的土地政策之一。由于战争破坏和人口锐减。东汉政府掌握着大片荒芜无主的公田。政府除了将这些“公田” 的一部分赐给功臣贵族外,主要用于“赋民 ”或“假民”耕种。赋民公田,就是将为国家所有的土地给予贫民耕种。接受赋田的农民,也就获得了土地的所有权,成为按法令独立向国家缴纳租税的自耕农。东汉初期实行赋民公田,目的在于解决破产农民无地耕种的问题。【知识模块】 秦汉2 【正确答案】 东汉初期的土地政策之一。东汉初期,由于战争破坏和人口锐减,政府掌握着大片荒芜无主的公田。东汉政府除了将这些“公田” 的一部分赐给功臣贵族外,主要用于“ 赋民” 或 “假民”耕种。接

3、受假田的贫民,在性质上变成了国家的佃农,向国家缴纳假税。东汉初期实行假民公田,目的在于解决破产农民无地耕种的问题。【知识模块】 秦汉3 【正确答案】 汉武帝时期在关中开凿的水利工程。开工于元光六年,三年完工,徐伯主持工程。漕渠开凿完成后,西起长安,东通黄河,运程只有 300 余里。漕渠的开凿使运时减少了一半,同时灌溉了大量田地。【知识模块】 秦汉4 【正确答案】 东汉著名水利专家。明帝令王景修治黄河,王景在修治过程中成功地创造了水门控制法。从河南荥阳至山东千乘开凿渠道,将黄河与汴河相连,并在这千余里的渠道上,每隔十里立一水门,对黄河与汴河的水量进行调节,使黄河水涨注入汴河,汴河水涨流入黄河,防

4、止了黄河的决堤之患。王景的水门法成功地使黄河在以后的 800 年间没有改道,大大减少了水灾。【知识模块】 秦汉5 【正确答案】 东汉杜诗创造的水力鼓风机。杜诗,字孟君,河内汲县人。建武七年(31 年) 任南阳太守,总结当地冶炼经验,创制了水排,以水为动力,通过传动机械,使皮制鼓风囊连续开合,将空气送人冶铁炉,铸造农具,“用力少,见功多。百姓便之”。这是机械工程史上的重要创造。三国时。水排经韩暨进一步改进后得到推广,对中同冶铁业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知识模块】 秦汉6 【正确答案】 西汉赵过发明的农业播种工具。耧车是一种播种机,能同时播种三行,也叫三脚耧。东汉崔寔政论记载:“其法三犁共一牛,一人

5、将之,下种挽耧,皆取备焉。日种一顷,至今三辅尤赖其利。”它能同时完成开沟、下种、覆土三道工序,一次能播种三行,而且行距一致,下种均匀,大大提高了播种效率和质量。【知识模块】 秦汉7 【正确答案】 西汉汜胜之在关中地区总结和推广的耕作方法。亦称区田法。成帝时,汜胜之总结出一种新的耕作方法,即区种法。这是一种园艺式的耕作技术,把土地划成许多小区,集中使用水肥,精耕细作,提高了单位面积产量。区种法的出现说明西汉农业技术已达到较高的水平。【知识模块】 秦汉8 【正确答案】 汉时商业上出现的一种在买卖上独占、统括财利的行为。辜榷出现于西汉末年,在东汉很有市场。因为这种向官府包揽式的买卖,从中可以获得垄断

6、性的高额利润。所以从事辜榷商业活动的,都是与豪门贵戚、高级官僚有勾结的富商大贾。【知识模块】 秦汉9 【正确答案】 东汉时期民族间由官方组织的定期商业交换关系。又称互市。东汉时期,汉和匈奴之间定期合市。每次合市,汉商以铁器、丝织品和手工业品,交换匈奴的牛马。汉与羌、乌桓、鲜卑及西南各族之间也定期合市。合市促进了民族间的经济、文化交流。【知识模块】 秦汉10 【正确答案】 陈胜、吴广领导的秦末农民起义。秦二世元年(公元前 209 年),陈胜、吴广在蕲县大泽乡(今安徽宿县东南)举行起义。随后在陈县(今河南淮阳)建立以陈胜为王的“ 张楚” 政权。次年,陈、吴均被部下杀害,起义失败。这次起义,动摇了秦

7、朝统治,为刘邦、项羽灭秦创造了条件。【知识模块】 秦汉11 【正确答案】 秦末起义军和秦军主力之间的一次决定性战役。公元前 207 年,秦大军围赵王歇于巨鹿,楚怀王派宋义为上将军,项羽为次将救赵。宋义艮缩不前,项羽杀宋义,率军与秦决战,大破秦军,俘获王离,解巨鹿之围。此役基本消灭了秦军主力,扭转了褴个战局,为最后推翻秦王朝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知识模块】 秦汉12 【正确答案】 王莽统治时期爆发的农民起义。公元 17 年,西汉末新市人王匡、王风组织荆州饥民起义。以绿林山为根据地,故称“绿林军” 。翌年,琅琊人樊崇于莒县起义,因作战以赤色染眉为标志,称“赤眉军” 。公元 23 年,绿林军拥刘玄

8、为帝,建元更始。昆阳之战,歼莽军主力,连拔洛阳、长安,覆灭王莽统治。25 年,赤用军推刘盆子为帝,攻陷长安,刘玄降。翌年,因粮荒,赤眉军退出长安。27年,在新安、宜阳地区遭刘秀伏击全军覆没,刘盆子投降。至此起义最后失败。【知识模块】 秦汉13 【正确答案】 王莽新朝时,王莽军与起义军之间的一次决定性战役。公元 23年,王莽派大司徒王寻、大司空王邑率大军围攻起义军重镇昆阳。王风率几千人坚守昆阳,刘秀召集数千人突入王莽军指挥中心,里应外合击败王莽军。杀王寻。王莽军至此基本被消灭。【知识模块】 秦汉14 【正确答案】 东汉未年兴起的道教流派之一。东汉末年,太平道首领张角,自称大贤良师,利用太平经传播

9、道教,教练弟子,以跪拜首过、符水咒语为人治病。张角传教十余年,在青、徐、幽、冀、荆、扬、兖、豫等八州,有信徒数十万人。随着实力的增强,引发黄巾大起义。【知识模块】 秦汉15 【正确答案】 东汉末年兴起的道教流派之一。又称天师道,主要流行于巴蜀。冈人道的信徒需出米五斗,故名。主要首领为张鲁,传教方式与太平道基本相同,自号师君。下属有祭酒,各领部众,部众多者称治头大祭酒。五斗米道信徒很多。成为汉末一支很有实力的割据势力。【知识模块】 秦汉16 【正确答案】 东汉末年张角领导的农民起义。东汉末年,太平道首领张角利用传教治病的方式,秘密进行组织活动。10 余年间,徒众达数 10 万,遍布青徐幽冀荆扬兖

10、豫八州。巾平元年(公元 184 年),因内奸唐周告密,起义被迫提前发动。起义军冈头裹黄巾,故称“ 黄巾军 ”。起义军主力主要活动在南阳、颍川、河北地区。不久张角病死,起义军主力先后在颍川、南阳等地失败。黄巾军主力的斗争历时 9个月,沉重地打击了东汉王朝的统治。【知识模块】 秦汉17 【正确答案】 两汉初年汉高祖刘邦被匈奴围困于白登山的事件。汉六年(前 201年),冒顿单于发兵围攻马邑,韩王信投降,次年又攻晋阳(今山西太原市)。汉高祖闻讯,亲率 30 万大军迎战,被匈奴围困于平城白登山(今山西大同东南),达七天七夜,和主力部队完全断绝联系。后来用陈平计,向单于阏氏行贿,才得脱险。【知识模块】 秦

11、汉18 【正确答案】 西汉首创的朝廷宗室女与少数民族首领之间的政治联姻政策。西汉初年无力对匈奴作战,汉高祖只好采纳娄敬“和亲” 的建议,把汉室公主嫁给单于,每年送去大批的丝绸、粮食、酒等,与匈奴约为兄弟,以缓和匈奴的侵扰。实行和亲没能从根本上解除匈奴的威胁,匈奴一面和亲,与西汉进行贸易,另一方面义派兵经常骚扰,抢掠财物。但是,和亲避免了汉匈之间大规模的战争,有利于西汉王朝集中力量解决内部问题,休养生息,恢复发展经济。【知识模块】 秦汉19 【正确答案】 西汉元帝时宫女王昭君奉命出塞和亲匈奴之事。西汉后期匈奴分裂为五部,其中的一部首领为呼韩邪单于,投降汉朝,南徙于长城一带,要求与汉和亲。公元前

12、33 年,呼韩邪单于到长安,汉元帝以宫人王嫱(字昭君)嫁与呼韩邪单于,号宁胡阏氏。从此,汉匈之间又恢复了和亲。昭君出塞结束了汉匈长期的战争状态,转入和好,促进了汉匈关系的发展和中原与塞北的联系。【知识模块】 秦汉20 【正确答案】 汉代儒学内部的学术之争。秦代焚书,禁止诗书流传,一些老儒以口头相授的方式用隶书记载儒家经典,称“今文经” ;焚书时埋藏起来,而在汉初发现的用篆书记载的儒家经典称为“古文经” 。刘歆在整理经文时,建议在太学设立学官,引起两者之争,争论的焦点在设立学官上。东汉末年,经学大师郑玄以兼采二家的方式注释经典,今古文经之争基本结束。今古文经之争促进了学术发展。【知识模块】 秦汉

13、21 【正确答案】 东汉许慎所著第一部分析字形、说解字义、辨识声读的字典。许慎用二十二年的时间,写成说文解字一书,收小篆九千三百五十三个,收古文(战国文字) 、籀文 (西周、春秋文字) 一千一百六十三个为重文;每个字标明字形,注出音读,推究字义,全书分为五百四十部,全部解说不过十三万三千多字,简明扼要。说文解字是我国最早的一部编辑完善、内容丰富的字典。【知识模块】 秦汉22 【正确答案】 两汉、魏晋南北朝的乐府官署所采集和创作的诗歌。亦称乐府,是由乐府采集民间诗歌选编配乐而成的诗集,内容广泛地反映了当时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其中战城南、十五从军征、平陵东、思悲翁、东门行、有所思、陌上桑等,分别反

14、映了人民的悲惨遭遇,对繁重徭役、横征暴敛的不满,反映了妇女不幸的命运及其坚强不屈的性格等。【知识模块】 秦汉23 【正确答案】 汉代所创、后收入文选的十九首五言古诗。梁昭明太子萧统纂集文选,从流传的古诗中选出十九首载入书中,而冠以古诗十九首。原诗无题目。后人采用诗经等习用的标题方法,取每篇的首句为目。这十九首诗均出于汉末文人之手,抒写着游子思妇的离愁别恨、时光无情而人生多艰的感愤喟叹,情调抑郁而伤感,真实地反映了生活在黑暗而动荡的社会中的士人心态。【知识模块】 秦汉24 【正确答案】 东汉明帝时西南夷白狼等部自愿内属时所作的诗歌。白狼歌分远夷乐德歌、远夷幕德歌、远夷怀德歌。原文和译文都保存在后

15、汉书.西南夷列传及注中。白狼歌是研究西南地区与古羌人有关的少数民族历史与语言的宝贵资料。【知识模块】 秦汉25 【正确答案】 我国古代关于宇宙结构的学说。浑天说认为天地之象如卵之裹黄,“天转如车毂之运也,周旋无端,其形浑浑,故日浑天” 。东汉张衡是浑天说的代表。他依据浑天说理论,制造的水运浑天仪,以漏水为原动力,通过转轮系统的转动,近似正确地把天象演示了出来。【知识模块】 秦汉26 【正确答案】 汉武帝太初元年编撰的历法。西汉初,沿用秦的颛顼历,以十月为岁首。但颛项历并不精确,到汉武帝时已出现了“朔晦月见,弦望满亏”的错乱现象。于是汉武帝令司马迁、邓平等改颛顼历而作太初历,以正月为岁首,采用有

16、利于农时的二十四节气,在无中气的月份,插入闰月,调整了太阳周天与阴历纪月不相合的矛盾,使朔望晦弦较为正确,是我国历法上一个划时代的进步。【知识模块】 秦汉27 【正确答案】 西汉时期的天文历算著作。大约成书于西汉中期,是我国古代的第一部算学著作。在数学方面,使用了相当复杂的分数算法和开平方法。还用竿标测日影以求日高,使用的是勾股定理,这部书是我国现存文献中最早引用勾股定理的著作。周髀算经同时是一部解释盖天说的天文学著作。【知识模块】 秦汉28 【正确答案】 我国现存最早的算学著作。约成书于东汉前期,全书共分九章,搜集了 246 个数学问题的解法。其中记载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分数四则和比例算法。

17、还有各种面积、体积的算法和利用勾股定理进行测量的问题。以及开平方、开立方的方法,特别是在世界数学史上第一次记载了负数概念和正负数的加减法运算法则。该书对中国古代数学的发展影响深远。【知识模块】 秦汉29 【正确答案】 东汉张仲景撰写的中医学著作。张仲景被后人尊称为医圣,著伤寒杂病论。晋人王叔和析为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二书。伤寒论对伤寒诸症分析病理,提出疗法,确定药方。金匮要略一书,则是杂病的病症、病方的汇集。伤寒杂病论从辨症、拟方、用药等各个环节,建立了一整套辨证治疗的医疗原则,奠定了我国中医治疗学的基础,标志着我国中医理论走向成熟。【知识模块】 秦汉30 【正确答案】 我国现存最早的药学专著。成

18、书于东汉,书中共收药物 365 种,其中,植物药 252 种,动物药 67 种,矿物药 46 种。根据药物的性能和使用目的的不同,又分为上、中、下三品。这是我国药物学的最早分类法,以后历代本草著作均相沿引用此法。【知识模块】 秦汉31 【正确答案】 西汉氾胜之所撰农学著作。因原书在北宋初年亡佚,现从齐民要术等书中摘集而成,内容有耕田法、区田法、穗选法以及禾、黍、麦、稻等13 种作物的栽培技术。其中区田法是把不平整土地挖成小方块的区,在区中施足基肥、盖土、浇水而后下种,从而抗旱保墒,成倍提高农产品产量。区田法至今仍在不断改进中得到沿用。氾胜之书反映了当时黄河流域的农业生产状况和技术水平。是中国农史研究的宝贵史料。【知识模块】 秦汉32 【正确答案】 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技术后生产的纸张。两汉之际,开始用麻等植物纤维造纸。东汉和帝时,宦官蔡伦进一步改进造纸术,用书皮、麻头、破布、渔网之类低成本原料造纸成功,价格低廉且宜于书写。自此纸的使用逐渐推广,世称“蔡侯纸”。到东晋末,纸的使用已完全普及,并逐步传至周边各国,在世界范围内为文化的发展作出了贡献。【知识模块】 秦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大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