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历史学基础(隋唐五代)模拟试卷13及答案与解析.doc

上传人:eveningprove235 文档编号:847796 上传时间:2019-02-22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41.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考研类试卷]历史学基础(隋唐五代)模拟试卷13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考研类试卷]历史学基础(隋唐五代)模拟试卷13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考研类试卷]历史学基础(隋唐五代)模拟试卷13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考研类试卷]历史学基础(隋唐五代)模拟试卷13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考研类试卷]历史学基础(隋唐五代)模拟试卷13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历史学基础(隋唐五代)模拟试卷 13 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2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40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以下作品属于“ 画圣” 吴道子的是 ( )。(A)清明上河图(B) 步辇图(C) 送子天王图(D)游春图2 在唐代有“ 塑圣” 之称的是 ( )。(A)杨惠之(B)虞世南(C)欧阳询(D)吴道子3 最早测量子午线的长度,并主持修订了当时最先进历法大衍历的是僧人( )。(A)玄奘(B)一行(C)鉴真(D)空海4 茶经是我国第一部研究茶道的著作,其作者为“茶圣”( )。(A)王祯(B)孙思邈(C)贾思勰(D)陆羽5 下列关于唐代涉

2、外机构描述正确的一项是( )。将作监鸿胪寺互市监市舶司(A)(B) (C) (D)6 下列关于新罗对唐朝政治、文化的学习接受,论述有误的一项是( )。(A)采用均田制(B)采用唐朝历法(C)仿效唐朝政治制度改建行政组织(D)采纳科举制7 李白哭晁卿衡诗“ 日本晁卿辞帝都,征帆一片绕蓬壶。明月不归沉碧海,白色愁云满苍梧。” 该诗中的 “晁卿”指的是( )。(A)橘逸势(B)空海(C)吉备真备(D)阿倍仲麻吕8 唐朝时期,中国僧人不断东渡日本,弘扬佛法,沟通两国文化,其中贡献最大的是( )。(A)空海(B)义净(C)玄奘(D)鉴真9 下列关于唐代与中国交往密切的南部国家的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3、林邑真腊骠国波斯(A)(B) (C) (D)10 撰写大唐西域记,成为研究中古时期中亚、印度半岛等国的历史、地理和中西交通的宝贵资料的僧人是( )(A)义净(B)玄奘(C)法显(D)鉴真11 撰写南海寄归内法传和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二书,记录了南亚许多国家的社会、文化和宗教状况,成为研究 7 世纪印度、巴基斯坦和南洋各国历史、地理可靠资料的是( ) 。(A)义净(B)法显(C)鉴真(D)玄奘12 玄奘、义净西游和鉴真东渡,体现出唐文化的什么特征?( )(A)探求开放(B)泽被东西(C)博大精深(D)宗教色彩13 五代当中唯一不在开封建都的王朝是( )。(A)后晋(B)后汉(C)后梁(D)后唐14

4、 十国当中唯一在北方的是( )。(A)南唐(B)北汉(C)吴(D)南平15 “五代十国 ”是唐末藩镇割据的继续和扩大,其中五代不包括( )。(A)后蜀(B)后唐(C)后汉(D)后周16 五代时期有名的“ 儿皇帝 ”是( )。(A)石重贵(B)石敬瑭(C)刘知远(D)李克用17 五代十国时期的统治者获取政权的最典型途径是( )。(A)通过所控制的藩镇(B)通过北方少数民族的武力支持(C)领导发动农民起义(D)通过控制朝政发动政变二、名词解释21-28 小题,每小题 10 分,共 80 分。18 禅宗19 阿倍仲麻吕20 鉴真21 义静22 会昌灭佛23 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24 传奇25 吴道子2

5、6 十部乐27 蛮书三、论述题28 评述两税法实行的原因、内容及意义。29 试述唐后期藩镇割据形成的原因及危害。历史学基础(隋唐五代)模拟试卷 13 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2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40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正确答案】 C【知识模块】 隋唐五代2 【正确答案】 A【知识模块】 隋唐五代3 【正确答案】 B【知识模块】 隋唐五代4 【正确答案】 D【知识模块】 隋唐五代5 【正确答案】 A【知识模块】 隋唐五代6 【正确答案】 A【知识模块】 隋唐五代7 【正确答案】 D【知识模块】 隋唐五代8 【正确答案】 D【知识模块

6、】 隋唐五代9 【正确答案】 B【知识模块】 隋唐五代10 【正确答案】 B【知识模块】 隋唐五代11 【正确答案】 A【知识模块】 隋唐五代12 【正确答案】 A【知识模块】 隋唐五代13 【正确答案】 D【知识模块】 隋唐五代14 【正确答案】 B【知识模块】 隋唐五代15 【正确答案】 A【知识模块】 隋唐五代16 【正确答案】 B【知识模块】 隋唐五代17 【正确答案】 A【知识模块】 隋唐五代二、名词解释21-28 小题,每小题 10 分,共 80 分。18 【正确答案】 禅宗的医师是静坐沉思,称为“坐禅” 或“禅定”。禅宗之名即因此而得。相传禅宗由南印度僧人达摩创立于北魏时期,到武

7、则天时,禅宗内部发生分化,分为慧能的南宗与神秀的北宗。神秀主张通过长期苦修,排除杂念,然后才能渐悟成佛。慧能主张人们要想成佛,不必去习诵烦琐的佛经,也不必长期修行,只要向自己心中寻求就可以了,只要在一刹那间领悟到净土就在自己心中,即可顿悟成佛。南宗的主张简单速成,最后战胜了北宗,慧能取得了禅宗法嗣六祖的地位,南宗成为禅宗正宗,到唐末五代时慧能的禅宗几乎取代了佛教其他各派,垄断了佛坛。【知识模块】 隋唐五代19 【正确答案】 阿倍仲麻吕,汉名晁衡,日本奈良人,日本遣唐留学生。他在中国的学习成绩优异,通过科举考试,成为宾贡进士,被委任为客卿,先后任光禄大夫、御史中丞、秘书监等职。阿倍仲麻吕还和唐朝

8、诗人李白、王维交情深厚,常作诗唱和。他一生在中国长达 54 年之久,为中日友好事业做出了杰出贡献。【知识模块】 隋唐五代20 【正确答案】 鉴真,姓淳于,扬州人唐代佛教律宗大师。应日本圣武天皇的约请,鉴真六次东渡,历尽艰辛,终于在天宝十三年(754)携同弟子到达日本,为传播唐文化做出了重大贡献。鉴真不仅把律宗传到了日本,而且把佛寺建筑、雕塑、绘画等艺术也传到了日本。日本现存的唐招提寺,就是由鉴真及其弟子创建的。鉴真还精通医学,虽双目失明,仍能以鼻嗅分辨各种药物,对日本医药学的发展也做出了贡献。【知识模块】 隋唐五代21 【正确答案】 义静,俗姓张,咸亨二年(671),他从广州乘船去天竺,先在那

9、烂陀寺钻研佛学 10 年,后又到室利佛逝、末罗瑜(今苏门答腊)搜罗并抄写佛教,滞留南洋又 10 年。义静先后周游 30 余圉,历时 25 年,共带回梵文经书 400 部。归国后在洛阳翻译佛经 12 年,泽出佛经 56 部,230 卷,还写了南海寄归内法传和大唐西域求法高僧转二书,记录了南亚很多国家的社会、文化和宗教状况。这些记载也是研究 7 世纪时印度、巴基斯坦和南洋各国的历史、地理的可贵资料。【知识模块】 隋唐五代22 【正确答案】 唐朝时期佛教的流行,造成寺院经济和僧侣地主势力的恶性膨胀,使封建政府与寺院之间在经济利益上产生了尖锐的矛盾。唐武宗时,下令拆毁寺院4600 余所,勒令还俗 26

10、 万余人,放出寺院的奴婢为两税户者 15 万人,给佛教以沉重的打击,因武宗时年号为会昌,史称“会昌灭佛” 。【知识模块】 隋唐五代23 【正确答案】 此碑是于建中二年(781)波斯教士景净等人在长安立的。景教属于基督教的一支,贞观九年(635),唐太宗下诏准许波斯景教僧阿罗本在我国传教,并在长安等地建寺礼拜,称“波斯寺” ,后改名为“大秦寺”。建中二年(781),波斯教士景净等在长安立“ 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 ”,记述景教传人中国和在长安建寺度僧、宣传教义的情况,碑下和碑侧有古叙利亚文明和汉文合刻的 72 名景教僧徒姓名。此碑现存于陕西省博物馆内,是研究中西交通史和唐代景教的珍贵资料。【知识模块

11、】 隋唐五代24 【正确答案】 传奇是中国古典小说的一种形式,兴盛于唐代,是唐代中后期城市经济繁荣的产物。唐代传奇可分为讽喻小说、侠义小说、爱情小说、历史政治小说等四类。一方面,唐代传奇小说的主人公已经不是神鬼,而是现实生活中的人,因而作品具有比较丰富的社会内容。另一方面,传奇小说的创作艺术,无论在语言、结构、情节和人物塑造等方面都有了新发展,取得了新成就。传奇小说的代表作有李朝威的柳毅传、元稹的莺莺传、白行简的李娃传等。唐代传奇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它的出现标志着我国的古典小说脱离了萌芽状态,渐渐发育成形了,宋元以后的白话小说以及许多著名的戏剧,有不少都取材于唐代传奇。【知识模块】 隋

12、唐五代25 【正确答案】 又名吴道玄,河南阳翟(今河南禹县)人,是唐代最杰出的画家,对山水画和人物画都有很高的造诣,有“画圣” 之称。在画法技巧上,吴道子在传统的兰叶描和西域的铁线描之外,创造出一种莼菜条的笔法。他还发展了梁朝张僧繇的晕染法(凹凸法) ,于焦墨痕中,别施彩色,微分深浅,使画面更富立体感。吴道子以轻盈飘逸的“ 吴带当风 ”的风格独步唐代画苑,现存的 送子天王图,据说就是他的作品。【知识模块】 隋唐五代26 【正确答案】 唐太宗时制定的十部乐舞。包括燕乐、清商乐、西凉乐、天竺乐、高丽乐、龟兹乐、安国乐、疏勒乐、康国乐、高昌乐。这些乐队规模很大,中外乐曲和乐器竞相争辉,盛况空前。高宗

13、以后,十部乐逐渐衰落,到玄宗时遂将演出形式将乐分为坐部伎和立部伎。【知识模块】 隋唐五代27 【正确答案】 又名云南志,为唐懿宗时樊绰所著。全书共 10 卷,系统记录了当时云南地区蛮族和其他少数民族的历史情况、政治制度、社会经济、山川地理、风土人情等,是研究唐代民族史的宝贵资料。【知识模块】 隋唐五代三、论述题28 【正确答案】 原因:唐中后期,均田制遭到破坏,农民大量逃亡,使得唐政府系之于丁身的租庸调制无法维持了。为了弥补财政的亏空,唐政府先后出台了许多新的税收项目,使赋税制度越来越混乱。为了整顿赋税制度的这种混乱局面,保障中央政府获取足够的税收以应付安史之乱后的新形势,唐德宗建中元年(78

14、0),在宰相杨炎的建议和推动下,唐王:朝对国家税收体制做出重大调整在继承先前地税和户税征收精神的前提下,废止已陷入困境中的租庸调制,改行统一按每户的实有田亩和资产征税,每年分夏秋两次缴纳,是为“两税法” 。两税法的主要内容有:取消租庸调及各项杂税的征收,保留户税和地税。“量出以制人”,政府先预算开支以确定赋税总额。实际上,唐王朝以大历十四年(779)各项税收所得钱谷数,作为户税、地税的征收总额分摊于各州;各州则以大历年间某年所收最多钱谷总数,作为征收总额分摊于各地。因此,两税征收在全国没有统一的标准。户税依据每户资产的多寡分九等征钱,户等高的征钱多,户等低的征钱少。不过,户税在征收时大部分钱要

15、折算成绢帛,征钱仅是很少的一部分。地税按田亩征收谷物。纳税的田亩以大历十四年(779)的垦田数为准。对不定居的行商按三十分之一征税(后改为十分之一),使其数额与定居的人负担大致均等。无论户税和地税,均按夏秋两季征收,夏税限六月纳毕,秋税限十一月纳毕。因为夏秋两征,故名两税法。意义:两税法的实施是一项有着重要意义的改革。首先,租庸调制“以丁身为本” ,政府对租调的征敛,主要依据是丁身;两税法则主要依据土地多少而征税。两税中的地税按田亩交纳,户税虽说依据资产多寡分等交纳,但田亩是资产中的重要内容,所以,户税实际上也主要是依据土地交纳的。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均田制被破坏之后,土地占有情况愈来愈不均,

16、于是舍人税地就成为税制发展的必然趋势。舍人税地也意味着唐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有所减弱。其次,租庸调制之下,不管是田连阡陌的权要富室之家,还是仅占有少量土地的均田农户,他们向政府的交税都按丁交纳,每丁的负担完全一样,这是极不合理的。两税法推行后,资产少者纳税少,资产多者纳税多。没有土地而租种他人土地的人,就只交户税,不交地税。这样,就多少改变了贫富负担不均的现象。再次,租庸调制以均田制为基础,流亡客户因为不在当地受田,所以既不编人户籍,也不纳税。两税法规定无论主户、客户,均按田亩资产多寡交税,而且贵族官僚、富商地主也得交纳,从而极大地扩大了纳税面,即使政府不增加税率,也会大大增加收入。但是,两税

17、法也存在着许多弊端:两税法实行后,土地兼并由于不再受任何限制而发展得越发严重;由于政府长期不调查资产,不检查户口等,造成负担不均;两税法规定 “量出制人 ”,致使税额不断增加,日后来除两税之外,又增加了许多苛捐杂税;两税法规定户税钱要折合成绢帛缴纳,后来,由于货币不足,出现了“ 钱重物轻” 的现象,致使纳税者的实际负担增加。【知识模块】 隋唐五代29 【正确答案】 唐后期,特别是安史之乱之后,中央集权大大削弱,逐渐形成藩镇割据的局面。其原因有:第一,唐睿宗时期,朝廷为了加强对边地的统治,防范吐蕃、回纥的进扰,开始派节度使领兵屯边。这些节度使及其军队,称为“方镇” 或“藩镇”。玄宗以后,府兵制废

18、弛,藩镇军士改为招募,长期戍边,不再更代。在节度使的统领下,边兵们一面戍防,一面屯田生产,他们的家属也随军迁到边镇落户。这样一来,原来只管军事的节度使,逐渐把辖区内的军事、财政、民政大权集于一身,成为独霸一方的封建军阀。第二,唐朝中央的政治自玄宗后期开始每况愈下。玄宗时,李林甫和杨国忠相继当宰相,两人执政二十多年,胡作非为,搞得朝政腐败不堪。当时,各地藩镇的总兵力已膨胀到四十多万人,中央禁军却只有十二万人,还多是雇来凑数的商贩、游民,根本不能打仗。在这种内轻外重的畸形局面之下,藩镇割据已是不可避免了。第三,安史之乱平定之后,唐朝无力彻底消灭“安史” 余部,只得任命“安史”降将为节度使。在平叛过

19、程中,内地掌兵的刺史也被加以节度使的称号,从而增设了大批节度使。其中,尤以卢龙节度使李怀仙、魏博节度使田承嗣、承德节度使李宝臣势力最强,史称“ 河北三镇 ”或“河朔三镇”。以后,在山东、河南、江淮、关中等地都设有节度使,形成了藩镇割据的局面。危害:(1)藩镇割据时期,战乱频繁,民不聊生。由于藩镇和唐中央以及藩镇之间,都存在着矛盾,所以他们之间的斗争不断。如德宗朝的“四镇之乱” 、宪宗朝的“淮西之乱”,战乱给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使生产遭到了严重的破坏,阻碍了各地区间的经济、文化交流。(2)由于藩镇势力的强大,形成与中央相抗衡的力量,严重威胁到中央政府的统治,为了削弱藩镇势力,唐朝廷也在缩小了的地盘内变本加厉地掠夺人民。9 世纪初年,江南只有一百四十万民户,却要负担唐朝八十多万军队的粮饷,历史上称之为“两户养一兵” 。(3)各镇军阀在辖区内横征暴敛,搜刮百姓,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藩镇割据的局面延续了一百五十多年。唐朝灭亡以后,割据局面又进而演为五代十国的分裂和混战。【知识模块】 隋唐五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大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