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新闻采访学历年真题试卷汇编2及答案与解析.doc

上传人:explodesoak291 文档编号:848679 上传时间:2019-02-22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7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考研类试卷]新闻采访学历年真题试卷汇编2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考研类试卷]新闻采访学历年真题试卷汇编2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考研类试卷]新闻采访学历年真题试卷汇编2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考研类试卷]新闻采访学历年真题试卷汇编2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考研类试卷]新闻采访学历年真题试卷汇编2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新闻采访学历年真题试卷汇编 2 及答案与解析1 请列举历史上重视调查研究的人物或事迹。说说对记者采访工作的启发。2 试述新闻采访的难点。(人大 2003 研)3 试论广播电视新闻采访的特点及对采访操作带来的影响。(人大 2004 研)4 在采访实践中,识别新闻事实应从哪些方面着手?(南开大学 2010 研)5 试述新闻记者应具备的采访报道意识。6 试以实例简述现代新闻采访应该遵循的基本原则。(四川大学 2010 研)7 地方记者写批评稿时,如果涉及地方党委或者政府时应当注意哪些事项?8 独家新闻9 “深入实际,深入群众 “10 采访路线(暨南大学 2010、2004 研)11 采访作风12 反

2、调查13 视觉采访(郑州大学 2007 研)14 体验式采访(南开大学 2009 研;四川大学 2009 研;陕西师范大学 2007 研;厦门大学 2006 研;南京大学 2006 研;郑州大学 2006 研;北大 2003 研)15 连线采访(四川大学 2008 研)16 简述采访的性质。17 简述写作对采访的作用。18 “新闻采访是新闻记者为写作新闻报道而进行的了解和掌握客观事实的活动” 请谈谈你对这一定义的理解?(兰州大学 2002 研)19 简述新闻和信息之间的关系。20 在新闻活动中,如何正确处理竞争和合作的关系?21 简述整风运动时对记者作风转变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22 记者在采访

3、工作中,怎样才算是坚持了深入实际、深入群众的采访路线呢?23 记者在采访工作中,如何把握采访的时间与采访深入性之间的关系?24 从作风角度看。应该怎么样密切联系群众?25 调查研究要着重解决的问题是什么?26 哪些情况适用于系统的周密的调查研究?27 举几条发稿快的方法。28 联系实际简述广播电视新闻现场报道的传播优势。(人大 2001 研)29 联系电视现场采访的基本要求分析汶川大地震中电视现场采访的得与失。(上海大学 2009 研)30 你认为记者应从哪些方面入手做好现场报道?(中国传媒 2011 研)新闻采访学历年真题试卷汇编 2 答案与解析1 【正确答案】 我国历史上许多重视调查研究的

4、著名人物,其调查研究的动人事迹,对记者的采访工作也颇有启发。(1)西汉伟大历史学家司马迁,他写史记,除读万卷书外,还行万里路,重视社会调查。他 20 多岁时,就兴致勃勃地漫游了祖国的大江南北,名山胜地:“南游江、淮,上会稽,探禹穴,窥九疑,浮于沅、湘;北涉汶、泗,讲业齐、鲁之都,观孔子之遗风,乡射邹、峄,厄困鄱、薛、彭城,过梁、楚以归。”在这次漫游中,他广泛地接触社会,考察了许多历史遗迹,知道了许多历史人物的轶事、逸闻,了解了许多地方的风土民情。后来,他做了官,又随汉武帝多次出巡,并“奉使西征巴、蜀以南” ,搜集了许多活材料。这样,他在动笔写史记之前,就有了丰富的积累。明代杰出地理学家徐霞客,

5、他 22 岁时离家外出游历,30 多年间,风餐露宿,历尽艰辛,足迹遍及 16 个省的名山大川,进行了大量的调查研究。他最大的成就是对我国西南地区石灰岩地貌的考察和研究。他去世后 100 多年,欧洲人才开始做同类性质的工作,而且考察的广度和研究的深度都远不及徐霞客。(2)记者从这些著名人物的调查研究实践中,可以汲取到丰富的营养。弄清记者调查研究的特殊性,目的不只在于区别事物,更重要的还在于认识这种区别后能按照记者调查研究的规律和要求办事,把调查研究搞得更好。有心的记者按照本身调查研究的特殊规律办事,善于吸收历史上重视调查研究的人物的长处,为我所用,“他山之石”是“可以攻玉”的。【知识模块】 采访

6、性质2 【正确答案】 (1)采访要快、同时要准。时效性在新闻采访中的作用举足轻重,记者调查、采访要求快,讲究效率,不能像老牛拉车那样慢慢腾腾。重大事件发生后,记者要迅速赶到现场,迅速采写,迅速报道。对记者来说,有些报道不是以天计,而是以时计、以分秒计的。因此,采访要讲求速度,速战速决。但快速是要以准确为前提的,“ 真实” 是新闻的生命。在新闻报道中的时间、地点、人物、事情、原因和经过都经得起核对。因此,采访在求快的同时,一定要把事实查证清楚。(2)采访要快,同时要深。新闻传递工具的进步,如电视、互联网、手机等新媒介的产生与发展大大加快了新闻采写与传播的速度。在新闻事件发生的同时,记者已经可以做

7、到在现场直播,同步向受众报道新闻。然而,只收集到事物表面的材料是远远不够的,所以在有限的时间内,记者必须要保持清醒的头脑,认识事物的本质,使新闻报道达到一定的深度,对新闻受众能有一定的启发作用。(3)材料的挖掘要生动,同时要真实。记者在采访中要善于观察被采访对象的言谈举止,观察有特色的采访现场,抓住现场气氛,为新闻写作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使新闻报道能够给读者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生动性包括三个方面:强烈地表现着某种“真善美 ”的感情; 具有浓郁的新鲜生活气息;有跌宕起伏的过程。然而,在生动地挖掘材料的同时,记者不能违背新闻真实性的原则,因为新闻的生动性首先来自新闻事实本身的生动性。【知识模块】

8、采访性质3 【正确答案】 与报纸媒体不同,广播和电视在新闻报道中,其编码所使用的介质分别为有声语言和视听语言,在传输中是依赖电波作为介质的。因此,它们在采访报道新闻时所采用的表达方式就与纸质媒体有着较大的差异,有着自身所特有的一些特点,而对采访操作也有着与传统纸质媒体不同的要求,具体体现在:(1)带机采访。电子传播手段介入,广播电视采访就整体上说增加了与以往不同的采访方式,集电子媒介记录与采访共生的采访方式也被称为带机采访。它的特殊性在于,不仅要考虑到新闻信息的采集而且要考虑到新闻信息的传达。因此,它不仅涉及到所采集新闻信息内容的重要性,也涉及到所采集新闻信息形式的表现性。在这里,记者不仅要考

9、虑问什么问题,而且要考虑以什么方式发问;不仅要考虑采录到了什么内容,而且要考虑是以什么方式采录到的信息内容;不仅要考虑到被采访者语言内容的准确性,还要考虑到其语言表述的生动性;不仅要考虑采录到的新闻信息的完整性,还要考虑到这些信息传达的时间长度即单位时间里的信息量问题总之,传播的需要使带机采访具有了过程与方式等的限定性。(2)现场性的原生形态纳入广播电视新闻报道。在广播电视节目当中,不仅被采访者回答问题时的有声语言可以直接地展示在报道当中,新闻事件过程的介绍乃至细节的展示也都可以通过音像的形式由素材直接来完成。作为新闻素材搜集过程的带机采访已经构成了新闻作品制作的有机组成部分,其成败对整个作品

10、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影响。正是由于这种采访与传播的统一,使得记者在采访过程中需要时刻关注传播效果和传播方式,迅速判别哪些信息是要用音响和影像来表现的,哪些信息是要用报道词来传达的。这就与传统意义上的采访侧重于对新闻信息内容的挖掘形成了鲜明的对照。对文字报道采访方式的研究,大多关注于与被采访者如何实现有效的沟通和深入发掘事实真相,而一般不涉及受众的接受问题。广播电视记者的带机采访,就不仅要求采访者关注采访内容,他们的采访过程以及对采访结果的展示也必须同时能够易于为受众所接受。也就是说,他们在带机采访过程中必须同时兼顾内容和形式两方面,采访与报道不再是彼此分离的报道的两个环节。(3)广电新闻报道形式

11、与采访方式密切相关。报道的方式将给予采访方式以重要的限定,以保证传播的可信性与合理性。因此,在采访时根据报道形式的需要采取相应的采访方式,将给节目的编辑和信息的传播带来很大的便利,这应当在采访之初就做到心中有数。(4)广电新闻采访给记者的角色定位增加了新的内容。传统的记者角色是新闻的调查者和传播者,而现场报道特别是新闻现场直播的方式则赋予了新闻记者以新的角色定位,即受众观察新闻事件的现场引导者。这就对记者提出了新的要求。记者要出现在现场的画面当中,要及时地、随机应变地对现场状况加以从宏观到微观的整体把握,既要对新闻事件的发展作出预测,又要对受众的接受心理与需求作出判断和把握,还要时刻关注传播的

12、目的与传播效果。记者的言行举止乃至服饰都会对传播效果产生影响,从某种意义上说,记者本身也成为了广播电视传播中的一个符号,他在新闻现场信息传播过程当中的表现及其对现场的驾驭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传播的成败。有时候,记者在现场的表现状况就同时提供了大量的新闻信息。(5)采访和传播对摄录器材的依赖性。广播电视记者进行采访的手段,除了语言之外,还需要使用摄录器材。因此,新闻素材的采访及传播效果,就不仅取决于记者的观察、询问、分析、报道,以及被采访者的现场表现,还取决于摄录器材的记录效果。对器材的相对依赖性,是广播电视记者区别于文字记者的又一特点。熟练地操作摄录器材是对广播电视记者的基本技能要求,而熟

13、练地应用摄录器材的传播特性进行报道,也是广播电视记者所应具备的基本专业素质。【知识模块】 采访性质4 【正确答案】 识别新闻事实应从以下几个方面人手:(1)以新闻价值作为识别新闻事实的依据。新闻事实便是具有新闻价值的事实,识别新闻事实的主要依据就是新闻价值。新闻价值是指事实所具有的新闻信息量及其对受众、对社会利害关系涉及的程度。新闻价值的构成要素主要由新鲜性、重要性、接近性、趣味性。(2)识别新闻事实需要记者的新闻敏感。新闻事实一般都蕴含在千姿百态的普通事实之中,而且常常转瞬既逝,难以捕捉。能否在大量的普通事实中,迅速抓住有价值的线索,采掘到新闻事实,这就得看记者有没有新闻敏感,以及新闻敏感的

14、强弱程度了。在新闻采访的实践中,新闻敏感的作用主要表现在这样几个方面:能“一触即发”,迅速抓住新闻事实。能“慧眼识珠”,准确鉴别事实的新闻价值所在及其大小。能“见微知著”,从人们习以为常的现象中挖掘出具有新闻价值的事实。能“落叶知秋”,对某些重大新闻事实的出现作出科学的预见。新闻敏感来自以下几个方面:新闻敏感来自高度的工作责任感。来自对形势、政策和报道思想的透彻了解。来自对情况、资料的积累和研究。(3)识别新闻事实的运作方法。客观事实都是处在不断运动、变化之中的。这种无处、无时不在的运动、变化本身,并不等于事实就有了新闻价值,就成了新闻事实。但是,事实的新闻价值却恰恰蕴藏于这些运动和变化之中。

15、要把握新闻价值去识别新闻事实,不是简单地着眼于事实本身的变动。而应该着眼于事实的变动与人们、社会的关系的涉及程度,即要着眼于事实的变动度。在新闻采访实践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把握事实的变动度,进而识别判定新闻事实:事实变动的范围与规模。变动的顺序与次数。变动的过程与速度。【知识模块】 采访性质5 【正确答案】 新闻采访报道意识是指现代新闻采访报道的基本意识,即信息意识、受众意识、监督意识、未来意识、竞争意识。新闻采访报道意识是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又是随着新闻实践的发展而发展的。以下具体论述五种新闻采访报道意识:(1)信息意识“信息”是一个涵义极广的概念, “信息在日常用语中,指的是消息、

16、情报、指令、密码等,它是通过符号(如文字、图象等)、信号(如语言、有某种含义的手势动作、电磁波信号等)等具体形式表现出来的。”在信息时代,信息是重要的战略资源。是让信息资源闲置、浪费,还是努力开发,为四化建设服务,为人类服务,问题就是这样尖锐地摆着。传播信息,首先要开发信息,没有开发,何来传播?开发,传播,再开发,再传播,在开发中传播,在传播中进一步开发,这便是新闻工作者的责任。记者跑的地方多,接触的面广,是开发信息、传播信息的一支重要力量。记者开发和传播信息的方法主要有:广辟新闻信息源; 增大新闻信息量;传播正确的信息; 提供含金量高的信息; 让信息增殖;快速传递信息;重视信息反馈; 加强对

17、信息的综合利用。(2)受众意识受众,在传播学中是读者、听众、观众的统称。受众意识,对不同类型新闻媒体和记者来说,是指在采访报道中,报纸记者心目中要有读者观念,广播记者心目中要有听众观念,电视记者心目中要有观众观念。这是因为,报纸是办给读者读的,广播是办给听众听的,电视是办给观众看的。读者、听众、观众是新闻媒体的传播对象,没有受众意识,或者受众意识淡薄的记者,岂能把采访报道搞好?树立和强化受众意识,是搞好采访报道的需要,当然也是办好报纸、广播、电视的需要。受众意识的核心问题是为受众服务。正像银行职员要为储户服务一样,记者也要为他的传播对象服务。为受众服务,是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在新闻工作

18、中的具体体现。记者树立和强化受众意识,归根到底要解决为受众服务和服务得更好的问题。为受众服务的更好的几个基本点包括:报道要看读者对象; 报道要满足读者政党需要;报道要对读者负责; 报道要引导读者; 报道要重视读者参与;研究受众。(3)监督意识舆论即众人的议论或公众的意见。新闻舆论是社会舆论的代表,“报纸是作为社会舆论的纸币流通的” 。重视新闻舆论监督,是现代社会的一个重要特征。专制独裁者不仅不尊重舆论监督,还要扼杀舆论监督。重视新闻舆论监督,是民主政治的体现,反映了历史的进步。记者和媒体在履行监督职责时,不要忘记自己也要接受监督,接受党的监督,接受社会的监督,接受广大群众的监督。比如,批评错了

19、,就要公开更正,作自我批评。(4)未来意识未来意识是一种现代科学意识,是指人类根据自然规律和社会发展规律认识未来,对未来作出选择和控制的一种思维活动。这种思维活动的重要特征,表现为超前,或者说预见。“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说明预见的重要。预测性新闻尽管带有一定程度的不确定因素,但从总体上看,它对人类生活至少能起到鼓舞、指向、警示三种作用。这也正是这类新闻能在新闻中占有一席之地,并受到重视的原因。预测性新闻的写作需要把握几点:重根据、重比较、重辨证,搞好预测性新闻的采访和写作。(5)竞争意识日本著名作家、记者井上靖说:“新闻记者的工作,无论那是不是本质的,总之他不能忽视同其它报社的竞争毫无竞

20、争意识就不能进行采访,换句话说,没有竞争意识,采访是不能想象的。”既要敢于竞争、善于竞争,又要敢于合作、善于合作,正确运用既竞争又合作的规律,推进记者工作,为发展和繁荣社会主义新闻事业尽心竭力。为了保证竞争健康有序地发展,要反对不正当竞争行为,并且形成合力。【知识模块】 采访意识6 【正确答案】 1981 年年底,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收到部队的一篇来稿,谈河北省抚宁县七里涧大队的社员群众和老中医苏兰茹,七年如一日热情照料和医治全身瘫痪的解放军排长阎书生的事迹。事迹很生动感人,军事部立即编发,还先后派出 3名记者与通讯员合作,到七里涧采访。在七里涧,他们发现把阎书生当作自己亲人来照料的,不是一两个人

21、,而是全村群众,不是一两年,而是整整七年。他们感到,这样一个重大的群体典型,牵涉的人物多,时间长,要在短时间内拿出报道来,单靠记者的力量是不够的,要争取上下左右的支持和配合,特别是要争取当地党委的重视与支持。他们主动向抚宁县委领导汇报七里涧的情况。县委领导采取了以下一些措施,大大支持了记者的报道工作。这个例子非常有力地说明了记者在采访工作中依靠当地党委的好处,依靠地方各级党委或政府是新闻采访工作的组织原则。(1)从新闻事业的性质来看,我国的新闻事业是党的事业的组成部分,是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新闻事业,这种性质决定了新闻工作必须在党的领导下进行。而“党是根据自己的纲领和章程,按照民主集中制组织起来

22、的统一整体”。因此,记者在报社时,要接受报社党委的领导,外出采访时,又要依靠地方各级党委或党领导的各级政府开展工作。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又出现了这么一种观点:记者采访要依靠各级党委是计划经济时代的产物。言外之意,现在搞市场经济了,这一条已经过时了。不错,现在发展市场经济,并正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许多观念需要更新。但是,有一些根本的东西却不能变,例如“四项基本原则” 就不能变,必须坚持。从党的领导来看,不仅不能因为发展市场经济而在思想领导和组织领导方面有所削弱,相反,繁重的经济建设任务还要求加强这一点。当然,在领导方式方法上要适应新的情况,要随着情况的不断变化创

23、造新的领导方式方法,要更加讲究领导艺术。记者采访要依靠各级党委这一条,仍必须坚持。其次,从工作需要来看,记者在采访中也有必要依靠各级党委或政府。关于这一点,我们想从一次采访报道谈起。(2)从工作需要来看,记者在采访中也有必要依靠各级党委或政府。这个例子非常有力地说明了记者在采访工作中依靠当地党委的好处。不妨设想一下,要是,记者不争取当地党委支持,报道能那么顺利吗?恐怕不会的。特别是要在面上把宣传先进典型和学习先进典型结合起来,扩大先进典型的影响,离开了当地党委的重视和组织推动,是难以办到的。记者在采访工作中要依靠各级党委或政府,还基于以下一些原因:党中央的重要指示,要逐级下达到各级党委或政府,

24、靠各级党委或政府来贯彻。因此,各级党委或政府常常是得中央精神风气之先。记者在采访工作中,尤其是在远离编辑部的情况下,要及时了解中央的指示精神,其中一条重要渠道就是依靠各级党委或政府。各级党委或政府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执行者,又是所在地区部门各项工作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党和政府的领导掌握全局,最熟悉本地区本部门的情况,同本地区本部门的群众有密切联系。记者要了解全局情况,也必须依靠各级党委或政府。记者初到一个地区或部门采访,人地两生,情况不熟,难免有这样那样的困难,有些困难经过自己努力是能够克服的,有些困难则要靠当地党委或政府的帮助才能解决。【知识模块】 采访原则7 【正确答案】 记者要坚持以正

25、面报道为主的方针,但对实际工作中违反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问题,对违法乱纪行为,不正之风等,也要敢于揭露和批评,发挥舆论监督作用。批评如果涉及到地方党委或政府时,要注意以下几点:(1)要明确上级党委或政府的报纸有权批评下级党委或政府的错误,这和同级党委或政府的报纸不能公开批评同级党委或政府的错误有所不同,因此,作为上级党委或政府报纸派出的机构记者站,是可以写批评地方党委或政府错误的稿件的。(2)写批评地方党委或政府错误的稿件,不等于不接受地方党政的领导或指导,因为这是两个不同性质的问题。如果地方党委或政府有了错误,经过批评后改正了,那么这种批评正是维护了地方党委或政府的领导。(3)因为是公开批

26、评,又涉及到一级党的组织或政府,就需要慎重,把事实搞清楚,掌握恰当分寸,必要时还要请示报社和上级党委、政府。批评方式,可以根据具体情况,或写“ 内参” ,或公开批评;或先 “内参”,后公开批评。对批评中的具体问题,还要分别不同情况妥善处理,例如:批评地方党委或政府,或批评其中某一领导成员,稿件一定要送地方党委或政府审阅,听取他们的意见。如果记者批评的事实有出入,那就要把事实搞准确;如果批评属实,只是因为当地领导护短,那就应该坚持真理,坚持原则。有些批评稿批评的对象是当地党委或政府的下属单位,为慎重起见,最好也送当地党委或政府过目,以保证批评准确无误,同时也便于当地党委或政府掌握下情。相信当地党

27、委是会按照党的原则办事,能正确对待舆论监督。有些严重问题涉及到地方党委或政府,又必须揭露批评,地方记者批评起来确有困难,可以由报社另派记者去采访调查,进行报道。【知识模块】 采访原则8 【正确答案】 独家新闻,指独家发布的新闻,人无我有的新闻;或者说,大家都应该采访到的新闻,而别人没有察觉,没有采访到,唯独你察觉到了,又采访到了的新闻。这种新闻不是一般的新闻,而是比较重要的新闻,富有特色的新闻,引人瞩目的新闻。独家新闻具有以下十大特点:一是独有的新闻事实;二是独有的远见和时效;三是独有的地方特色;四是独有的问题;五是独有的视野;六是独树一帜;七是独特的角度;八是独特的见解;九是独有的深度;十是

28、独有的结构。【知识模块】 采访意识9 【正确答案】 “ 深入实际,深入群众 ”是记者在采访工作中,需要遵循一条正确的采访路线。深入实际,是指深入客观实际,深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以及围绕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进行的工作实际。深入群众,是指深入人民群众,特别是深入人民群众的主体广大的工人、农民、士兵和知识分子。深入实际,深入群众的采访路线,是党的根本路线即群众路线在记者采访中的具体体现。这条采访路线,是由我们的新闻报道要反映和指导客观实际决定的,是我们的新闻报道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需要。它的思想理论基础是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知识模块】 采访路线10 【正确

29、答案】 新闻采访活动的路线,是我国记者在新闻采访活动中应当遵循的基本准则。我国记者应遵循的采访路线包括认识路线和工作路线两方面。(1)实事求是的认识路线。实事求是的认识路线,就是要求新闻采访活动必须从实际出发,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实事求是地认识和把握事实。这是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路线在新闻采访活动中的贯彻,是我国记者及其采访活动坚持党性原则的要求,也是记者及其所从事的新闻采访活动尊重新闻传播规律,按照新闻传播规律办事的具体体现。(2)在党的领导下,依靠各级党委,深入实际,深入群众的工作路线。我国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性质和新闻工作的任务,确定了我国记者采访活动的工作路线是:在党的领导下

30、,依靠各级党委,深入群众、深入实际。这是我国记者区别于西方记者的一个根本标志,也是我们搞好新闻采访工作的一个重要保证。这条工作路线要求:采访要在党的领导下,紧密依靠各级党委:a在政治上必须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b要主动与自己分工采访范围的党委保持密切的联系,及时了解党委的指导思想和工作意图;c 在具体的采访活动中,要尊重和依靠基层党委;d同某级党委发生意见分歧时,要坚持真理,修正错误。采访要深入群众,深入实际:a 要求记者积极主动地“沉”到社会生活的第一线去;b要求记者与群众广交“友” ,深交“情”;c要求记者建立自己的采访基地。【知识模块】 采访路线11 【正确答案】 采访作风,是记者的工作

31、作风,也是记者的思想作风、生活作风在采访问题上的综合体现。它同采访路线、采访原则密切相关。要贯彻深入实际、深入群众的采访路线,要贯彻依靠党委的组织原则,就需要有一个良好的采访作风。同时,一个良好的采访作风也可以保证采访方式方法的运用。新闻采访中记者的采访作风主要包括密切联系群众的作风、深入调查研究的作风、战斗敏捷的作风和不畏艰险的作风。【知识模块】 采访作风12 【正确答案】 “ 反调查 ”是指记者在调查某一事件时,有些人为了掩盖他们的错误,维护他们的私利,背着记者而进行的一种所谓调查活动,妄图以此推翻记者调查的结论。碰到这种情况,记者要排除种种障碍,依靠党,依靠群众,认真做系统的周密的调查研

32、究工作,找出可靠证据,打破“反调查” 。【知识模块】 采访作风13 【正确答案】 视觉采访,简言之,即用眼睛采访。视觉采访主要发挥眼睛的作用。记者在采访时,视觉采访往往和直面采访同步进行,比如在访问时,不仅口问,而且眼看。有时候,视觉采访也可以独立进行,随时随地观察周围的事物。对记者而言,视觉采访要解决的首要问题,是认识和发挥眼睛在采访中的作用。眼睛在采访中的作用,最主要的可概括为六个方面:接收信息; 发现线索;识别美丑; 辨别真伪,这是坚持新闻真实性的需要;洞察本质;捕捉情景。【知识模块】 采访方式14 【正确答案】 体验式采访是指记者参与被报道者的生产实践和工作实践,亲身体验他们劳动的酸甜

33、苦辣,并在体验中进一步采访。体验式采访有以下几点优点:(1)有助于记者眼睛向下,尽快接近采访对象,密切记者和采访对象的关系,同采访对象在生活上打成一片,在思想上沟通;(2)有助于记者获得真知,更深入地了解客观实际;(3)有助于记者思想作风的锻炼和敬业精神的培养;(4)有助于记者把报道写得真切感人,有血有肉;(5)有助于记者积累生活经验、生产经验、工作经验。从历史和现实的经验来看,要搞好体验式采访,必须注意以下几点:选好体验点;甘当小学生,老老实实向采访对象学生产技术,学劳动本领,学他们的好思想、好风格;不是为体验而体验,体验的最终目的是要写出更好的报道,也不是只体验不采访,要把体验和采访有机地

34、结合起来,在体验中采访,在采访中进一步体验;一次体验采访的时间是长一点好还是短一点好,要视需要而定;体验式报道要有体验的特点,以区别一般报道。【知识模块】 采访方式15 【正确答案】 连线采访,即电话采访,是指记者通过电话这种现代化通信工具,同采访对象对话、了解情况、采访新闻。电话采访由于具有远距离传播性,一般在时间紧迫距离又远的情况下最能发挥优势,不光节省时间,还节省人力物力财力。在美国,新闻界对电话采访有一个形象的比喻,称为“快餐式采访” 。与一般的面对面的采访相比,电话采访有着快速、方便、轻松三个优势。电话采访虽然有着以上优势,但也存在着无法避免的短处:由于缺乏像个别访问那样的面对面的“

35、 交流 ”,记者和采访对象问难以产生情感上的 “共鸣”。与此同时,记者对采访对象的心理状态及其谈话的内容,也就难以作出准确的、科学的判断和把握。由于缺乏像个别访问那样在 “通话”时间长短上的自由,因此双方交谈便难以达到具体、深刻的地步,记者得到的材料往往难免肤浅。电话传输线路的物理性干扰,尤其是远距离“通话” ,难免因噪音干扰,而使信息的传递失真、失误。【知识模块】 采访方式16 【正确答案】 (1)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观点来看,新闻采访的对象是客观事物,新闻采访的基本性质,是向客观事物进行调查研究的一种活动。(2)无论是大题目的采访,还是小题目的采访,无论是复杂问题的采访,还是简单问题的采访

36、,无论是为写消息所进行的采访,还是为写通讯等所进行的采访,都是在向客观事物进行调查研究。区别只在于调查研究用的时间有多有少,下的功夫有大有小,即它们之间只有量的差别,没有质的区别。(3)记者的采访工作,必须从调查研究开始,又结束于调查研究,采访的过程,就是调查研究的过程。首先是调查,占有大量材料;其次是研究,认真消化材料。光调查不研究,材料像一堆乱麻,理不出个头绪来,认识只能停止在感性阶段;只有在调查 的基础上进行研究,做一番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工作,认识才能从感性阶段上升到理性阶段,并且拿着对事物的理性认识,再 深入调查。要一面调查,一面研究,调查中有研究,研究中有调查,

37、如此反复循环,一次比一次深入,直到弄清客观事物的真相和本质为止。这一切表明,新闻采访工作就是调查研究工作。【知识模块】 采访性质17 【正确答案】 (1)采访到的好的材料,好的内容,还需要用好的写作形式、技巧来表现。(2)写作要在采访过程中就要不断地思索、酝酿,使采访有目的性。从这个意义上看,写作反过来对采访有能动作用。(3)到动笔写作的时候,还常常发现缺这缺那,需要作补充采访,这也是写作对采访的一种反作用。(4)采访决定写作,写作对采访有反作用。这就是我们在采访和写作关系问题上的唯物的辩证的观点。【知识模块】 采访性质18 【正确答案】 综观新闻采访、写作、编辑、发行等全过程,采访的基础性、

38、决定性作用实在不容低估。60 多年前,著名报人邵飘萍在实际应用新闻学一书中就强调指出,在报纸的所有业务中,“以采访为最重要” 。西方新闻界普遍认为:一流的采访者必定是一流的撰稿人。采访的这种基础性、决定性作用,主要应从采访与写作的关系上去认识。从新闻实践的角度看,两者的关系是既紧密相连又有先后、主次之分的。具体反映在四个方面:(1)反映在活动的程序上。从活动的程序上看,先有新闻采访,后有新闻写作。这一程序不能颠倒,否则,就违反了新闻工作规律,就不叫新闻活动,变成闭门造车之类了。(2)反映在活动的内在联系上。从新闻报道的材料来源和形成过程看,事实是第一性的,反映事实的新闻报道是第二性的,先有事实

39、。后有新闻,两者之间的媒介是采访。离开采访,写作就成了无米之炊、无源之水。(3)反映在活动的性质上。新闻采访和写作,其活动性质,一个是认识实际,一个是反映实际。只有正确认识实际,才能正确反映实际。从这个意义上看,采访决定写作,采访是写作的基础,写作则是采访的归宿。(4)反映在写作对采访的反作用上。实践证明,新闻写作常常反作用于新闻采访。记者从事新闻工作的年代长了,经验教训多了,常常在采访之前,就能凭借掌握的写作能力和丰富经验,清晰地知道采访如何才能更加有的放矢,如何才能有效地判别材料的真伪优劣和访问的深浅,可以避免不必要的失误和少走弯路。【知识模块】 采访性质19 【正确答案】 (1)自有新闻

40、传播以来,新闻便担负起传播信息的任务,不是传播这种信息,就是传播那种信息。(2)新闻要传播信息,但又不等于信息。信息是一个涵义极广的概念,它包括了被称作新闻的消息,却又不能和新闻划等号。而新闻也不是传播所有的信息,它只传播那些具有新闻价值的信息。(3)新闻有多种功能,传播信息是新闻的基本功能,不传播信息的新闻,严格意义上不能称作新闻。(4)新闻是信息的一部分,是新近发生的事实变动的信息。我们的生活是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每天每时都有新的东西出现,而把旧的东西留在后面,生生不息,推动着社会的文明和进步。新闻要反映的就是生活中的种种变化,也就是对常态的某种突破。新闻是变化着的生活的记载,没有变化就没

41、有新闻。【知识模块】 采访意识20 【正确答案】 (1)在新闻报道过程中,竞争和合作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竞争中有合作,合作中有竞争,二者相互依存,缺一不可。新闻活动中,竞争表现为记者与记者之间的竞争,栏目组与栏目组之间的竞争,电视台与电视台之间的竞争等。同样,同事之间,栏目组之间,各电视台之间也有合作。合作与竞争同时存在,不存在没有竞争的合作,也不存在没有合作的竞争。(2)竞争不排斥合作即使在新闻竞争很激烈的香港,各新闻媒体记者之间也有合作,并非任何时候都剑拔弩张,否则会两败俱伤,更何况我们的新闻媒体具有社会主义性质,竞争之外更有合作,形成合力的一面。1997 年修订的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

42、说:“团结协作,发挥整体优势,是社会主义新闻工作的一大特色。新闻工作者要谦虚好学,向群众学习、向实践学习、向同行学习。同行之间应建立平等、团结、友爱、互助的关系” 。合作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如新闻资源共享、合作写稿等。既竞争,又合作,是矛盾的统一,也是我国新时期新闻工作的规律之一。我们既要敢于竞争、善于竞争,又要敢于合作、善于合作,正确运用既竞争又合作的规律,推进我们的记者工作,为发展和繁荣社会主义新闻事业尽心竭力。【知识模块】 采访意识21 【正确答案】 从延安新闻界的情形看,对记者作风转变起决定作用的是:(1)学习整风文献毛泽东同志在整风期间作的改造我们的学习、整顿党的作风和反对党八股几个

43、重要报告,对记者是一次生动的马克思主义教育。记者们通过学习,提高了认识,找到了差距。(2)解放日报 改版改版前,1942 年 3 月 8 日,毛泽东同志给解放日报题词:深入群众,不尚空谈。毛泽东同志亲自抓解放日报的改版工作,在改版座谈会上作了重要讲话。4 月 1 日解放日报改版,面目一新。这天的报纸登载了中共中央宣传部为改造党报的通知,并发表了社论致读者。社论严肃地检查了过去宣传报道工作中脱离陕甘宁边区和其他各抗日根据地实际等方面的缺点,提出了改进的措施。改版后的解放日报要求记者放下架子,到群众中去,多写群众活动,多发掘新鲜事物,多报告具体事实。经过延安整风,抗日战争和之后的解放战争,深入实际

44、、深入群众,已经在从战争年代过来的记者心坎上打下深深的烙印,成为党的新闻工作的优良传统。【知识模块】 采访路线22 【正确答案】 (1)要下决心长期地无条件地全心全意地深入到群众中去,深入到实际中去。要解决深入的态度问题,即要下决心长期地无条件地全心全意地深入到群众中去,深入到实际中去。必须摒弃下面这些态度:a把深入看作是一种短期行为。一个大的报道战役来了,就深入,战役一过,就不深入;编辑部领导抓得紧时就深入,抓得松时就不深入。b深入是有条件的。愿意去离家近的地方,不愿意去离家远的地方;愿意去交通方便的地方,不愿意去交通不方便的地方;愿意去生活富裕的地方,不愿意去生活艰苦的地方;愿意去城市采访

45、,不愿意去农村采访c深入不是全心全意扑在工作上,而是有种种个人打算。(2)要深入新闻发生的现场。要不要坚持深入新闻发生的现场,是衡量记者是不是真正贯彻深入实际、深入群众的采访路线的一个重要标志。深入新闻发生的现场,从根本上而言,就是记者直接接触新闻源。这是记者认识采访对象,掌握第一手材料的需要。认识采访对象,是直接接触新闻源。【知识模块】 采访路线23 【正确答案】 记者在采访工作中,不一定采访的时间拉得越长就越深入:(1)深入固然需要一定时间,没有一定时间作保证,要深入去认识一个事物,特别是要认识那些大典型,认识那些复杂的事物,是很困难的。(2)但是,如果没解决思想深入的问题,时间再长也无济

46、于事。记者要有时间观念,采访不能不计算时间,正像一件产品,时间是要计人成本的。记者应当有这样的本领,在较短的时间内作较深入的采访。时间短和深入是有矛盾的,关键是要解决好思想深入的问题,要多思,像古人说的:“苦其心志,劳其筋骨” ,在“苦其心志”上下功夫。【知识模块】 采访路线24 【正确答案】 密切联系群众,是我们党的三大优良作风之一。新闻藏在群众中。采访工作是同人打交道的工作。记者要密切联系群众,就显得分外重要。(1)记者走到哪里,应该主动去接近哪里的群众,和他们打成一片,同呼吸、共命运,不自恃特殊。(2)记者联系群众,要讲究方法,有一套接触群众的本领。在这方面,应该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47、 ,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3)联系群众,还要广交朋友。记者交朋友有有利条件。记者采访,同各行各业的人打交道,这就是广交朋友的有利条件。一回生,二回熟,采访任务完成了,和采访对象的友谊也建立起来了。经验告诉我们,记者多一个朋友,就多一双耳目,多一个帮手。“ 办官差” 式的访问应力求避免。【知识模块】 采访作风25 【正确答案】 采访工作的基本性质是调查研究,所以,要强调记者具备调查研究的作风。调查研究要着重解决两个问题:(1)从客观存在的实际出发从客观存在的实际出发,就是要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不要带主观框框调查。要搞好调查,脑子里要装着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要装着全国的形势,要装着党在一个时

48、期的宣传思想,要装着许多问题。反对带框框,是反对主观主义,坚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在正确思想指导下进行调查。在正确思想指导下进行调查,任何时候都不可少。(2)对客观事物进行系统的周密的调查研究要解决问题,还须做系统的周密的调查工作和研究工作,这就是分析的过程。系统的调查研究,不是零碎的调查研究;周密的调查研究,不是粗枝大叶的调查研究。系统的周密的调查研究要求:不但要了解事物的现在,而且要了解事物的过去,即事物发生、发展的历史。不但要了解矛盾的普遍性,而且要了解矛盾的特殊性,要研究事物的特点。不但要了解事物的内部联系,而且要了解事物的外部联系,不是从个别事例上去把握事物,而是从事实的总和上去把

49、握事物,从中找出规律性的东西。不但要了解事物的梗概,而且要了解事物的细枝末节。【知识模块】 采访作风26 【正确答案】 下述几种情况,尤其需要进行系统的周密的调查研究:(1)重大的典型报道,包括先进人物、先进集体、大案要案等的报道。(2)比较复杂的问题,有分歧意见的问题,或疑难的问题。(3)弄虚作假,对付上级检查团检查。(4)“反调查”,即记者在调查某一事件时,有些人为了掩盖他们的错误,维护他们的私利,背着记者搞所谓调查,妄图推翻记者调查的结论。碰到这种情况,记者要排除种种障碍,依靠党,依靠群众,认真做系统的周密的调查研究工作,找出可靠证据,打破“ 反调查” 。【知识模块】 采访作风27 【正确答案】 采访,既要扎实,搞好调查研究,又要敏捷,讲究工作效率。快,是新闻工作的一个突出特点,记者要像部队一样,有战斗敏捷的作风。记者在发稿件的时候,需要通过以下几种方法来提高工作效率:(1)在采访过程中打腹稿记者养成在采访过程中打腹稿习惯,一旦采访结束,落笔就快。(2)多写短新闻特别是突发事件新闻,写得短一些,就会发得快一些。先发短新闻,把信息尽快传递出去,详情再续发。(3)分段发稿19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大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