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社会学概论历年真题试卷汇编2及答案与解析.doc

上传人:吴艺期 文档编号:849019 上传时间:2019-02-22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58.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考研类试卷]社会学概论历年真题试卷汇编2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考研类试卷]社会学概论历年真题试卷汇编2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考研类试卷]社会学概论历年真题试卷汇编2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考研类试卷]社会学概论历年真题试卷汇编2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考研类试卷]社会学概论历年真题试卷汇编2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社会学概论历年真题试卷汇编 2 及答案与解析1 社会问题(中财 2007 年研)2 文化堕距(中财 2012 年研)3 社会控制(南京理工大学 2010 年研)4 社会控制的刚度(吉林大学 2005 年研)5 社会控制的度(吉林大学 2003 年研)6 越轨行为(中财 2012 年研;中山大学 2007 年研)7 社会政策(华中农大 2010 年研;河北大学 2010 年研)8 社会福利(人大 2010 年研)二、填空题请完成下列各题,在各题的空处填入恰当的答案。9 科层制是一种以正式规则为主体的管理方式,这种组织具有_和复杂的规章制度体系。(中国青年政治学院 2007 年研)10 在对家庭进

2、行分类时,一般按美国社会学家默多克提出的家庭类型概念,将家庭分为核心家庭、_家庭和_家庭。(中国青年政治学院 2007 年研)三、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意的。11 预期社会化在整个社会化过程中都在进行,但在下列某个时期表现得最为明显:(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 2007 年研)(A)儿童期(B)少年期(C)青年期(D)成年期(E)老年期12 文化现象总是具有广泛的意义,其意义要远远超出文化现象所直接表现的那个窄小的范围。此点突出表明文化的下述哪种特点?(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 2007 年研)(A)超生理性和超个人性(B)复合性(C)象征性(D)传递性(E)变迁性13

3、 结合中国的社会转型。用社会学理论观点说明物质文明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之间的关系。(人大 2006 年研)14 试结合集合行为理论的相关观点。分析现阶段我国“群体性事件” 发生的原因和化解办法。(中财 2012 年研)15 什么叫社会问题? 请简述社会问题的构成要素。(华中农大 2010 年研)16 简述当前中国社会失范的主要表现及原因。(人大 2006 年研)17 简述社会控制的三个维度。(人大 2009 年研)18 社会舆论及其特点。(中财 2009 年研)19 社会越轨的含义和主要类型。(中财 2011 年研)20 斯宾塞的社会有机体理论。(中财 2007 年研)21 迪尔凯姆认为机械团结

4、社会与有机团结社会各有哪些特征?(南京理工大学 2011年研)22 从社会安全阀制度谈谈你对社会控制适度的思考。(中财 201 1 年研)23 试论社会越轨与社会越轨的控制。(人大 2012 年研)24 社会学是如何看待社会越轨的?请列举几种相关的理论视角并结合实例进行分析和说明。(中山大学 2008 年研)25 叙述社会冲突理论的发展。并运用该理论的某一观点或某位学者的观点对当今中国的现实问题进行分析。(中山大学 2007 年研)社会学概论历年真题试卷汇编 2 答案与解析1 【正确答案】 (1)广义上,泛指一切与社会生活有关的问题;(2)狭义上,特指社会的病态和失调现象,指的是在社会运行过程

5、中,由于存在某些使社会结构和社会环境失调的障碍因素,影响社会全体成员或部分成员的共同生活,对社会正常秩序甚至社会运行安全构成一定威胁,需要动员社会力量进行干预的社会现象。【知识模块】 社会问题2 【正确答案】 文化堕距,是美国社会学家奥格本在研究社会变迁时所提出的文化失调理论的一种社会现象。奥格本将文化分为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两个要素,社会变迁是社会在一种发明打破旧均衡状态后做出调节以寻求新的均衡的过程。由于调节并不是迅即发生的,因此常常会产生文化失调现象。一般地说,文化中的物质部分首先变迁,其次是文化的精神部分,最后是文化中的风俗、习惯发生变迁,这种现象称为“ 文化滞后”,或称“文化堕距”。

6、【知识模块】 社会问题3 【正确答案】 社会控制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社会控制是指社会组织体系运用社会规范以及与之相应的手段和方式,对社会成员(包括社会个体、社会群体及社会组织)的社会行为及价值观念进行指导和约束,对各类社会关系进行调节和制约的过程。狭义的社会控制是指对社会越轨者施以社会惩罚和重新教育的过程。【知识模块】 社会控制4 【正确答案】 社会控制的刚度是指越轨行为受到社会制裁的可能性大小以及制裁强度的高低。刚度越大,表明越轨行为受到制裁的可能性越大,受到的制裁越严厉;反之,表明制裁的可能性越小,受到的制裁越轻微。刚度是由社会控制实施过程的状况决定的,越是严格依据社会规范对越轨行为实

7、施制裁,控制刚度越高。【知识模块】 社会控制5 【正确答案】 “ 度” 用来表明事物大小、强弱、高低等特征的程度或限度。社会控制的度,是指社会规范对社会行为限制的程度。【知识模块】 社会控制6 【正确答案】 社会越轨又称越轨行为、离轨行为或偏离行为,是指社会成员,包括社会个体、社会群体和社会组织,偏离或违反现存的占主导地位的社会规范的行为。社会规范的功能是制约社会行为、调节社会关系和规定社会活动空间,它本身具有历史性和阶级性。由于人们社会行为的复杂性、社会成员自身素质及阶级地位的差异性,在实际的社会生活中,偏离或违反社会规范的越轨行为在任何社会都是不可避免的。【知识模块】 社会控制7 【正确答

8、案】 社会政策是指国家或政府为解决社会问题、改善社会环境、促进社会公正与社会进步而采取的各种原则或方针。社会政策具有权威性、价值性、政治性、原则性、强制性、时代性、可行性和具体性等性质。【知识模块】 社会政策8 【正确答案】 社会福利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社会福利是指政府和社会团体为提高社会成员的物质和精神生活水平而采取的种种措施;狭义的社会福利则专指对社会生活有困难者进行帮助。社会福利的主要内容有:社区医疗保健网络、社区文化娱乐设施、劳动就业培训与指导中心。【知识模块】 社会建设二、填空题请完成下列各题,在各题的空处填入恰当的答案。9 【正确答案】 细密的分工。【知识模块】 社会组织10

9、【正确答案】 主干;联合。【知识模块】 家庭、婚姻、牲与社会性别三、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意的。11 【正确答案】 C【知识模块】 社会运行与社会文化12 【正确答案】 C【知识模块】 社会化与个体化13 【正确答案】 (1)当今世界,经济政治格局正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国与国之间的竞争、乃至社会主义制度与资本主义制度之间的谁胜谁负,集中地体现在经济实力和科技实力的较量上,社会主义要创造出高于资本主义的劳动生产率,并最终战胜资本主义,取决于它的发展速度和质量,取决于它的科技、教育,说到底取决于人的素质。(2)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对人的素质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

10、求。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做出的“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强调指出:“ 物质文明是基础,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必须牢牢把握,毫不动摇,但是精神文明搞不好,物质文明也要受破坏,甚至社会也会变质。”这说明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是紧密联系、互相制约、互为条件、互为目的的辩证关系。(3)在涂尔干看来,全部社会事实大致可以分为两大类:物质性的社会事实,包括:社会群体的地理环境、人口的分布、数量及密度、人们之间的交往情况、交通状况、住房式样等;非物质性的社会事实,即精神性的社会事实,又称“ 集体意识”或“集体表象” ,包括:宗教、道德、法律、习惯、风俗、时尚、舆论、公共情感等制度性或非制

11、度性文化。对物质性的社会事实进行改造和建设就是物质文明建设,对非物质性的社会事实进行改造和建设就是精神文明建设。(4)现阶段,我们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国家,不但要有高度的物质文明,而且要有高度的精神文明,两个文明都搞好,才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知识模块】 城市化14 【正确答案】 (1)集合行为又称为集体行为、大众行为。它是指一种人数众多的自发的无组织行为。集合行为一般具有下列三个特征:人数众多。它是同一时间内采取相同行动的许多人共同做出的。 无组织性。它通常是自发的、非理性的,它变化无常,很少处于均衡状态。行为者相互依赖。集合行为中,个人都不是独立地行动,而是与他人相互依赖、相互影响。(2)

12、现阶段我国 “群体性事件”发生的主要原因群体性事件是指由某些社会矛盾引发,特定群体或不特定多数人聚合临时形成的偶合群体,以人民内部矛盾的形式,通过没有合法依据的规模性聚集、对社会造成负面影响的群体活动、发生多数人语言行为或肢体行为上的冲突等群体行为的方式,或表达诉求和主张,或直接争取和维护自身利益,或发泄不满、制造影响,因而对社会秩序和社会稳定造成重大负面影响的各种事件。我国的“群体性事件” ,如集体上访、集体讨薪、非法集会、阻塞交通、聚众闹事等,其主要原因是传统社会向现代化社会转型的负面影响,人民内部矛盾,法治不完善,社会心理、心态失常等。(3)从集合行为理论解释我国“ 群体性事件”的化解办

13、法斯梅尔塞的基本条件说斯梅尔塞认为,集合行为实质上是人们在受到威胁、紧张等压力的情况下,为改变自身的处境而进行的尝试。集合行为的发生有六个“必要且充分” 的基本条件:环境条件;结构性压力;普遍情绪的产生或共同信念的形成;诱发因素;行为动员和社会控制能力。按照斯梅尔塞的观点如果没有了集合行为发生的条件,那么群体性事件就失去了发生的可能。模仿理论模仿论认为,当人们面临突发事件时,他们往往会处于丧失理智状态,失去自我控制能力,出现哭泣、吼叫、模仿等简单的初级行为。这时他们便会本能地彼此模仿,力求与在场的多数人的行为一致,由此导致集合行为的产生。群体性事件的发生是大多数人失去理智模仿他人行为的结果,如

14、果在面临突发事件时人们可以理智地面对,就可以避免群体性事件的发生。感染理论这一理论认为集合行为是人们情绪感染的结果。在群体性事件中,当人们被愤怒的情绪感染,群体性事件极有可能爆发。根据该理论,应采取措施尽早阻止人们情绪的爆发,并控制引起情绪事件的传播途径。紧急规范论这一理论认为,在集合行为中虽然没有群体规范,但面临突发事件时,人们之间通过互动会产生一种“ 紧急规范 ”。紧急规范一旦产生,同样会对在场者形成规范压力,迫使他们去仿效和遵从,从而产生集合行为。比如在火灾发生后,大家可能都惊慌失措,不知该干什么。但只要有人提第一桶水来救火,这个行为就成为紧急规范,大家都会去提水救火。相反,如果有人第一

15、个逃走,这也将成为紧急规范,大家同样会仿效,出现争先恐后的逃跑现象。紧急规范理论往往将集合行为中最先出现又迅速得到其他人效法的某种行为方式看做是“紧急规范” 。根据该理论,要避免群体性事件的发生就必须在群体性事件的初期避免破坏行为的出现。匿名理论匿名是指人没有明显的群体或个人标志。匿名理论认为,在集合行为中个体之所以会做出他平时很少出现甚至根本没有做过的越轨行为,是因为他处于匿名地位。人处于匿名时,没有明确的个人标志,不必承担破坏规范的后果,由此而产生责任分散的心理,同时,匿名状态也会使人的群体遵从性降低,这两个因素都会降低人的社会约束力,使他容易从事越轨行为。从这个理论来看,要避免群体性事件

16、最好是避免陌生人所组成的群体,并且在解决群体性事件时不能由陌生人出面,在处于匿名状态时,愤怒的人是具有强攻击性的和弱社会约束力的。控制转让理论这种观点认为,正常情况下,每个行动者都控制着自己的行动,而在集合行为中,行动者已经把对自身行动的控制转让给他人。这种控制转让并不是一时冲动的感情用事,不是对外界刺激的本能反应,而是理性行动者采取的有目的的明确行动。当人们认为保持自主地位所付出的代价超过所获利益时,他们就可能将控制转让给他人。控制转让的目的是为了最大限度地获取效益。大多数成员转让控制并非必然导致恐慌或聚众生事,也有可能导致某种秩序井然的活动,转让控制的结果如何取决于接受转让的行动者最初采取

17、的行动。如果接受转让者控制不了形势,就可能出现集合行为。因为这个理论的假设是群体性事件的参与人是理性的,那么在解决这一类的群体性事件的方案也是明确的,只要提供他们所认为能解决他们所要得到的利益时,他们的群体行为也就不攻自破。【知识模块】 集体行为与社会运动15 【正确答案】 社会问题的含义:(1)广义上,泛指一切与社会生活有关的问题;(2)狭义上,特指社会的病态和失调现象,指的是在社会运行过程中,由于存在某些使社会结构和社会环境失调的障碍因素,影响社会全体成员或部分成员的共同生活,对社会正常秩序甚至社会运行安全构成一定威胁,需要动员社会力量进行干预的社会现象。社会问题的要素由以下四部分组成:(

18、1)必须有一种或数种社会现象产生失调情况;(2)这种失调影响了许多人的社会生活;(3)这种失调引起了社会多数成员的注意;(4)这种失调必须运用社会力量才能予以解决。【知识模块】 社会问题16 【正确答案】 (1)社会失范的含义涂尔干认为凡是存在着不明确的、彼此冲突和分散的规范的地方,个人与他人就不存在有道德意义的关系,或者没有规定获得快乐的界限,这就是社会失范。默顿认为,失范就是在人们用社会认为合法的手段不能实现自己的文化目标时发生的,而对于这种情形的一个共同反应,就是越轨行为,即用不符合社会规范的手段来实现自己的文化目标。(2)从这社会失范导致社会问题产生的历史原因来分类,可分为历史遗留问题

19、和转型中的问题两大类。历史遗留问题是指在我国社会转型加速期之前(1978 年以前)就已经存在的社会问题,一直延续到今天并对中国社会转型产生重大影响,如人口问题。转型中的社会问题,即与社会结构、社会运行机制转换相伴而生的社会问题,如社会保障问题、物价问题。【知识模块】 社会控制17 【正确答案】 社会控制度的三个维度:控制力度。控制力度用来表明社会成员的社会活动空间的大小,力度越大,表明社会活动空间越狭小;反之,表明社会活动空间越宽广。控制刚度。控制刚度用来表明越轨行为受到社会制裁的可能性大小以及制裁强度的高低。控制网络致密度。社会活动空间是社会规范体系包围起来的空间,这就是社会控制网络。社会控

20、制网络致密度用来表明社会规范的严密程度。【知识模块】 社会控制18 【正确答案】 (1)社会舆论的概念社会舆论是指多数人对社会生活中有争议的事件发表的有一定倾向的议论、意见及看法,简称舆论。(2)社会舆论的特点社会舆论是蕴藏在人们思想深处的共同心理倾向,无形无体,但却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对社会成员的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产生很大的影响。社会舆论的社会控制作用机制是通过广为传播的舆论,造成一种社会氛围,处在这种氛围中的社会成员自觉或不自觉地服从舆论的导向与制约。其具体作用方式是带有价值判断的社会评价,对某种具体的价值观或行为方向进行褒扬、赞赏,或进行批评、谴责。社会舆论可以是社会公众自发形成的,也

21、可以是由政府部门或某一社会团体、社会组织,有意识、有目的地通过大众传播媒介(如报刊、电台、电视等)广为宣传而形成的。【知识模块】 社会控制19 【正确答案】 (1)社会越轨的含义社会越轨,又称越轨行为、离轨行为或偏离行为,是指社会成员(包括社会个体、社会群体和社会组织)偏离或违反现存社会规范的行为。社会规范的功能是制约社会行为、调节社会关系和规定社会活动空间,它本身具有历史性和阶级件。由于人们社会行为的复杂性、社会成员自身素质及阶级地位的差异性,因此在实际的社会生活中,偏离或违反社会规范的越轨行为在任何社会都是不可避免的。(2)社会越轨的类型(1)消极性社会越轨是一种对社会共同生活和社会发展起

22、消极阻碍作用的越轨行为,这种社会越轨破坏社会运行的正常秩序,侵害社会有机体,需要严格加以控制。(2)积极性社会越轨是一种对社会发展起积极进步作用的越轨行为,这种社会越轨是打破因循守旧、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之一。虽然社会控制对这类社会越轨也有制约作用,但社会可以通过社会宣传、舆论导向等手段,倡导这类社会越轨。这类社会越轨较多地出现在社会转型或社会革命时期。(3)中性社会越轨是一种对社会共同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影响不十分明显的、介于消极与积极之间的越轨行为,这类社会越轨多出现于日常社会生活之中。【知识模块】 社会控制20 【正确答案】 (1)斯宾塞把进化论用于社会学研究,认为社会是一个有机体,他的进化和

23、生物的进化遵循着同一条规律,通常把斯宾塞的社会学理论称为社会有机体理论。(2)斯宾塞的社会学理论建立在两个原则基础之上。将社会理解为有机体的“ 社会有机论”思想,体现他对社会的静态研究;认为社会进化是自然地、渐进地实现的“ 社会进化论”思想,体现他对社会的动态研究。(3)斯宾塞的社会有机体理论认为,社会不过是一些独立的个人集合体。在一切发达的社会有机实体中,都存在三个系统:支持系统,它保证向社会供给必需的产品;分配系统,它保证社会有机体各部分的联系;调节系统,它保证社会各个组织部分服从于整体。承担这三大系统功能的是各种社会设置,如家庭、礼仪、政治、教会、职业和工业。正是这些设置构成了资本主义社

24、会的和谐运行和发展的机制。【知识模块】 社会建设21 【正确答案】 涂尔干(迪尔凯姆)把社会团结区分为机械团结和有机团结两种类型,用来分析所有的社会,而不是社会中的组织。(1)机械团结社会的特征机械团结存在于不发达社会和古代社会,是建立在社会中个人之间的相同性或相似性即同质性基础上的一种社会联系。它的主要特征是:社会中个人之间的差异很小,集体成员具有类似的特质,即情绪感受类似、价值观类似、信仰也类似;由于人与人之间没有产生分化,这样的社会呈现出高度的一致性;个人的行动总是自发的、不假思索的和集体的;社会成员的相互依赖性低,社会联系的纽带松弛;社会同宗教联结在一起,宗教观念渗透了整个社会;要求绝

25、对一致的压力不断压抑着人的个性,个性得不到应有的发展;社会成员信仰、情感、意愿的高度同质性只有在分工不发达时才是可能的;机械团结的社会的法律特征是压制性制裁,这种法律表现了集体意识的力量,其任务是严惩那些破坏了风俗习惯和法律的个人。它把任何威胁或违反集体意识的行为规定为犯罪,对罪犯的惩罚不是合理地分析他对社会规范的实际破坏程度,也不考虑惩罚是否合适,实施惩罚仅仅是为了表达社会成员对集体的激情,对违反集体意识的行为的义愤,从而强化人们的集体归属感,巩固社会秩序的基础。(2)有机团结社会的特征有机团结是随着社会分工的出现而出现的,主要发生在现代发达的社会。有机团结是建立在社会分工和个人异质性基础上

26、的一种社会联系方式。由于分工的出现和发展,导致个人之间的差异性不断扩大,同时也使社会成员之间的相互依赖性越来越强。分工越细,个性越鲜明,每个人对社会和其他人的依赖性越深,因而社会整体的统一性也就越大。分工越来越承担了原先由共同的集体意识所承担的角色。每个成员都意识到自己是一个单独的个体,必须依赖他人,造成人们彼此的相互依赖感、团结感和自己与社会的联系感。有机团结社会的法律是恢复性的,其功能是把分化的个人组织起来,使之有序地相处,维护个人与群体之间的相互依赖关系,即“拨乱反正,把已经变得混乱不堪的关系重新恢复到正常状态”。【知识模块】 社会建设22 【正确答案】 (1)社会安全阀制度安全阀制度是

27、一种社会安全机制,也是科塞用以证明冲突具有正功能的有力例证。科塞发现敌对情绪和冲突是有区别的,敌对情绪不等于冲突。如果敌对情绪通过适当的途径得以发泄,就不会导致冲突,就像锅炉里过量蒸汽通过安全阀适时排除而不会导致爆炸一样,从而有利于社会结构的维持。古代社会和现代社会都有这种现象,实际上这是一种社会安全的机制。科塞主张社会应将这种机制制度化,并称为安全阀制度。安全阀制度是在不毁坏结构的前提下,使敌对的情绪得以释放出来以维护社会整合的制度。科塞认为安全阀制度对于任何社会都是必要的,对于僵化的社会尤为必要。但是科塞并不认为安全阀制度是一个理想的制度。因为它使产生紧张和敌意的关系没有得到改变,社会仍然

28、埋藏着巨大的隐患。(2)考察社会控制是否适度的三个角度与社会制度、社会文化一样,社会控制也是社会发展的产物,不存:在既定的、一成不变的适度社会控制模式,因而适度社会控制是历史的、具体的。考察一个:具体社会里的社会控制是否适度,可以从以下三个角度进行衡量:历史的角度历史的角度即考察社会控制是否符合社会历史的发展规律。在社会历史各个发展阶段中,社会控制作为上层建筑的一个组成部分,也应该与当时的社会生产力水平相适应。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人类进入阶级社会之后,社会控制的度有越来越宽松的趋势,因为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不仅意味着人类在自然界的活动获得了更多的自由,也意味着从社会关系中获得了更多的自由。社会稳

29、定的角度社会井然有序、人民安居乐业,是社会稳定的重要标志,也是适度社会控制的表现之一。在欠度控制之下,管理松懈、纲纪弛废、民心涣散、社会动荡不安,显然不利于社会的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但过度控制即使有可能带来社会稳定的局面,也只能是一种“ 万马齐喑究可哀 ”的局面,这种稳定局面只能是表面的、暂时的,稳定的背后必然蕴藏着深刻的社会危机。历史经验已经表明:过度控制并不能带来长久的社会稳定、繁荣发展的社会运行,反而会引起巨大的社会动荡,陷入社会恶性运行状态。社会成员自由程度的角度从人类社会诞生的时候起,人类就从未放弃过对自由的追求,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人类逐渐挣脱了自然界的重重束缚。与此同时,随

30、着生产关系的不断进步,人类也逐渐从自己所创造的社会关系中解放出来。总之,人类的地理活动空间在不断扩大,人类的社会活动空间也在不断扩大,这意味着人类获得了越来越多的自由。过度控制不适当地限制了人类社会活动空间,欠度控制则不适当地放纵人们的社会行为,这对社会的运行和发展都是不利的。对于一个具体社会来说,在符合具体历史条件并确保社会稳定的前提下,该社会里的社会成员的自由程度越高,该社会控制体系越与“ 适度社会控制 ”相吻合。适度社会控制就是能最大限度允许社会成员自由的社会控制形式。(3)适度社会控制的意义社会控制的度,是指社会规范对社会行为限制的程度。适度的社会控制对社会的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有着十分

31、重要的意义。社会控制是否适度的三个标准(又称三个角度)中,第一个标准是定性标准,后两个标准是定量标准,可以分别建立一组社会指标体系,定量地来衡量社会稳定性和社会成员的自由程度,以判断社会控制是否适度。只有当社会控制的力度、刚度和控制网络的致密度都符合这三个标准时,整个控制体系才是适度的社会控制。当其中一个维度超出适度范围时,成为过度控制;当其中一个维度低于适度范围时,成为欠度控制;当其中某些维度超出、而另一些维度低于适度范围时,就成了过度与欠度控制杂然并存的局面,这时要综合三个维度的值来判断整个控制体系是过度还是欠度控制。正确把握社会控制的度,实现适度社会控制,既是十分重要的,又是十分困难的。

32、欠度控制不利于社会稳定,不利于社会秩序的维系,容易导致社会失序甚至社会动乱。过度控制不利于社会成员发挥积极性和创造性,社会缺乏活力,最终不利于社会的运行与发展。适度社会控制才能既发挥社会控制维系社会秩序的基本功能,又能充分调动社会成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知识模块】 社会控制23 【正确答案】 (1)社会越轨的含义社会越轨又称越轨行为、离轨行为或偏离行为,是指社会成员(包括社会个体、社会群体和社会组织偏离或违反现存社会规范的行为。在实际的社会生活中,偏离或违反社会规范的越轨行为在任何社会都是不可避免的社会现象。社会越轨是社会控制的主要对象。(2)对社会越轨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三种解释:生物学解释、心

33、理学解释和社会学解释。生物学解释,即把人类生物、生理方面的特征作为社会越轨的原因,因此这种解释又称体质理论。这种理论认为社会越轨是由于人的体质中的生理缺陷造成的。代表理论有体态理论和染色体理论。心理学解释,即从人们心理方面寻找社会越轨的原因,其中以奥地利心理学家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为代表。该理论认为,人的人格由三部分构成,即本我、自我和超我。本我、自我和超我三者之间应该有一个协调、平衡的关系。社会越轨产生的原因是人格中的超我和自我没有得到充分的发展,破坏了本我、自我和超我三者之间的平衡关系,使本我得不到应有的控制,从而导致个人越轨行为。但是,如果超我过分发展,也会导致社会越轨,因为严重的、无

34、时不在的犯罪感也会使一个本来正常的人做出不正常的行为来。从社会学的角度解释社会越轨产生原因的理论主要有:社会失范理论、文化冲突理论、亚文化群理论。这些理论的共同特征是不赞成从生物学因素和心理学因素去寻求社会越轨产生的原因,而主张从社会环境、社会关系和社会结构中研究社会越轨产生的社会原因。(3)社会越轨的控制社会越轨,作为一种违反社会规范的社会行为,是社会控制的主要对象。但是,社会越轨有消极性、积极性和中性三种不同的性质,对这三种性质的社会越轨要做具体分析,做不同程度的控制。消极性社会越轨是一种对社会共同生活和社会发展起消极阻碍作用的越轨行为,这种社会越轨破坏社会运行的正常秩序,侵害社会有机体,

35、是要严格加以控制的,要将这类社会越轨限制在不足以危害社会良性运行的范围内。积极性社会越轨是一种对社会发展起积极进步作用的越轨行为,这种社会越轨是打破因循守旧、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之一。虽然社会控制对这类社会越轨也有制约作用,但社会可以通过社会宣传、舆论导向等手段,倡导这类社会越轨,如鼓励破除阻滞社会发展的陈规陋习等等。这类社会越轨较多地出现在社会转型或社会革命时期。中性社会越轨是一种对社会共同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影响不十分明显的、介于消极与积极之间的越轨行为,这类社会越轨多出现于日常社会生活之中,如赶时髦、追求新潮等等。由此可见,对不同性质的社会越轨要具体分析、区别对待,这样才能充分发挥社会控制维系

36、社会秩序、推动社会发展的功能。【知识模块】 社会控制24 【正确答案】 (1)社会学对社会越轨的解释主要有三种角度:社会失范理论、文化冲突理论和亚文化群理论。(2)结合实例分析塞林的文化冲突理论。例如,一个原籍西西里的黑人在美国新泽西州居住的时候,把一个勾引他 16 岁女儿的男子杀死了,因而被警方逮捕,他对自己因此被捕感到迷惑不解,因为在西西里这是一种保护家庭名誉的行为,是正义的。塞林指出,这显然是两种不同文化规范之间的冲突。科恩的亚文化群理论。例如,美国社会的民主性支持下层阶级青少年有权去追求与中产阶级青少年相同的目标,但事实上,社会并没有为每个人提供达到这种目标的相同手段。当下层阶级青少年

37、最终感到失望时,就会发展出一种与社会文化相背离的文化,这就是青少年犯罪亚文化。他认为,少年亚文化群通常是在社会下层阶级的居住区形成的,因而犯罪团伙基本上是由下层阶级青少年组成的。【知识模块】 社会控制25 【正确答案】 (1)冲突理论的思想来源马克思的社会冲突思想a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建立在财产和生产资料占有上的经济关系是最基本的社会关系,这种经济关系中的地位不平等是社会冲突的根源之所在。b自从私有制出现后,根据是否占有生产资料和剥削他人,社会出现了两个主要的阶级:剥削阶级和被剥削阶级。两个主要阶级的斗争是不可避免的,是阶级社会的普遍现象。c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的发展中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d阶级斗争

38、存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表现为经济斗争、政治斗争和思想斗争。齐美尔的社会冲突思想a社会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在社会中冲突是普遍存在和不可避免的。b社会的冲突不仅是利益的反映,而且是敌对本能的反映。人类具有先天的敌对冲动的本能。c社会冲突的作用并非一定是消极的,社会冲突是促进社会有机体团结和统一的过程。d冲突的激烈程度与冲突群体各方的团结紧密程度、情感投入程度及对冲突的理解程度密切相关。e冲突越作为一种能达到明确目标的手段,冲突激烈的可能性就越小。f群体间的冲突越激烈、越频繁,群体问的界限越明显、越牢固,各群体内部的团结也越紧密。g群体之间的冲突越是不激烈,冲突对群体的整合作用就可能发生。在一定的

39、条件下,起初激烈的冲突有可能变得缓和,从而给社会整合带来积极的结果。韦伯的社会冲突思想a社会冲突起源于三个条件,即权力、财富和声望的高度相关性,报酬的分配和低水平的社会流动率。b由于权力、财富和声望的高度相关,所以,财富精英同时也是政治精英和社会精英,那些没有财富的人往往没有权力和社会地位。c当报酬分配被垄断,即当只有很少的人占有权力、财富和声望,而其余的人则无法享有时,社会产生紧张和愤恨。d那些社会地位低的人没有机会或很少有机会向较高的社会地位流动时,仇恨就会在那些社会地位低下的人群中聚集起来,并难以控制,最终导致向社会权威挑战,爆发冲突。e领袖人物的感召力是引起社会冲突的关键力量。如果这种

40、领袖人物出现,并煽起下层人的不满情绪,挑起冲突,那么就一定会引起社会的变迁。f当领袖带领追随者成功地进行了冲突,建立了新的社会等级系统后,而财富、权力和声望变得高度相关时,就产生新的冲突。g当新的社会等级系统是建立在法律和条例的平等基础上,绩效和能力成为人们社会流动的基础时,冲突的可能性就会变小。(2)冲突论的主要流派米尔斯的冲突论美国社会学家米尔斯是现代社会冲突论的先驱,他从现存社会结构对人的压抑和阻碍这一角度对社会进行了批判,提出和论述了自己的社会冲突理论。米尔斯在阶级的分层上借用了韦伯的经济、权力和声望三位一体的模式,但又与韦伯不尽相同。米尔斯重视的是权力结构,而不是经济和声望。经济、权

41、力和高声望三者是重合的。米尔斯提出了“权力精英” 理论。权力精英们的决策反映了他们维护自己统治的利益,而不是普通公民的利益。一方面精英巨头集权力、财富和声望于一身,另一方面街头的普通大众被剥夺了对公共事务的一切影响力,被迫依附于他们所不能控制的各种力量。达伦多夫以权威关系为基础的阶级冲突理论a社会冲突的根源第一,社会冲突的根源是特定的社会结构,这种特定的社会结构就是阶级结构。但是阶级结构是根据统治与服从之间的权威关系来划分的,阶级革命新的基础是权力的占有与否。第二,现代社会就是围绕“权力” 和“权威”而形成了两个阶级:一方是占有很多权力和权威的阶级,另一方是被迫服从权力和权威的阶级。b社会冲突

42、的形成达伦多夫用“ 准群体”(quasi group)和“显群体”(manifest group)这两个概念阐述了社会冲突的条件。c社会冲突的程度达伦多夫从冲突的强度与烈度两个方面研究了社会冲突的程度。强度是指冲突各方面的能量消耗以及卷人冲突的程度,人们是否完全投入到一定的冲突,冲突的大小等。烈度是指斗争双方用以追求他们利益的手段。烈度的范围很大,从和平谈判到公开的暴力行为等。d社会冲突的结果社会冲突的结果包括:所有统治人员的更换,又称革命变迁;部分统治人员的更换,又称改革变迁;把被统治阶级的利益结合到统治阶级的政策中。最低层次的变迁,这种变迁可使统治阶级长久的维持其权威的合法性。e达伦多夫从

43、度量的角度考察了社会变迁的程度,提出了度量社会变迁的两个尺度:根本性与突发性。根本性考察社会变迁的程度,突发性考察社会变迁的速度。科塞的冲突理论a社会冲突的根源科塞把社会冲突的根源归为两类:物质性原因、非物质性原因。 b社会冲突的类型分析第一,现实冲突与非现实冲突现实性冲突是指“ 那些由于在关系中的某种要求得不到满足以及由于对其他参与者所得所做的估价而发生的冲突,或目的在于追求没有得到的目标的冲突”。现实性冲突就是为达到某种目标而作为手段的冲突。非现实性冲突是指至少冲突中的一方为“释放紧张状态的需要” 而发起的冲突。第二,紧密关系中的冲突在次级关系中,敌对情感往往能相对自由的表达出来;相反,在

44、初级关系中,参与者全部投入使得这种情感的发泄对他们的关系形成威胁。紧密关系中,当不牵涉到参与者的整个个性,即参与者之间的紧密关系是一种片面的关系时,冲突并不一定带有敌意和攻击性。第三,内群体冲突与外群体冲突内群体冲突是那些发生在群体内部的冲突,外群体冲突是那些发生在群体之间的冲突。内群体冲突的激烈程度与其成员的人格投入程度的相关性。第四,意识形态下的冲突意识形态下的冲突,是指作为集体的代表参与的、以集体的目标为动机的那些冲突。科塞认为以集体的目标为动机的冲突要比以个人目标为动机的冲突“更激进、更冷酷无情” 。c社会冲突的功能第一,群体内冲突的功能从冲突的性质来看,如果群体内冲突的双方不涉及群体

45、基本的、核心的价值观念,那么冲突就会对社会结构发挥积极的功能;如果群体内冲突的双方涉及群体基本的、核心的价值观念,那么冲突就会造成社会结构的毁灭。从群体的内部结构来看,群体需要成员以全部人格投入,且压制冲突,那么爆发冲突使群体有解体的可能;如果群体只需要其成员部分人格的参与,且允许冲突的存在,那么爆发冲突能够消除成员对抗的紧张状态,从而对社会结构具有稳定和整合的功能。第二,外群体冲突的功能外群体冲突有利于群体内部的整合。外群体冲突对社会融合及扩展的影响。外群体冲突可以把其他方面毫无联系或对立的个人或群体相互联系起来,并把他们带进一个公共的社会活动领域。这种结构助长了有各种不同目的的联合和联盟的

46、相互交叉往来,因而阻止了同盟沿一条线分裂。通过这种方式,社会系统中不同的子系统找到了新的位置,并确定了他们之间新的权力关系,进而构造更广阔的社会环境。第三,安全阀制度安全阀制度是在不毁坏结构的前提下使敌对的情绪得以释放出来以维护社会整合的制度。科塞认为安全阀制度对于任何社会都是必要的,对于僵化的社会尤为必要。安全阀制度并非是一个理想的制度。因为它使产生紧张和敌意的关系没有得到改变,社会仍然埋藏着巨大的隐患。第四,社会冲突与社会变迁现实性冲突是社会变迁的主要促进因素。现实性冲突所造成的社会变迁对社会系统是有益的,因为它能使社会系统更加关注个人的需求,增加社会系统的团结,使社会系统更有效地适应变化

47、了的环境。暴力冲突对社会变迁有积极的功能。因为它可以提醒社会和上层决策人物注意人们的愤怒和苦难。(3)科塞的冲突理论对我国现实的启示根据科塞的理论,长期积累的矛盾一有机会爆发就会对社会造成破坏。科塞的冲突理论,对于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大有启示,能够帮助我们揭示冲突的起因、功能,有助于找到化解矛盾的正确途径和有效方法,形成处理矛盾、冲突的机制,有助于更好的促进社会建设。要建立合理的利益调节机制根据科塞关于冲突根源的观点,冲突很大程度上源于物质利益分配上的不均。改革开放以来,多元利益主体并存,各利益主体之间的差距进一步扩大,矛盾日趋激烈。建立一套完善合理的利益调节机制需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a要健全资源公平分配机制;b要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发挥其利益补偿机制的作用;c要改革就业制度,形成统一、开放、平等、有序的劳动力市场。要完善社会管理与社会稳定机制完善的社会管理与稳定机制可以实现公共资源均等化,最大限度激发社会创造力,增加社会和谐因素,从而维护社会安定团结。a要完善利益矛盾的表达机制、信访制度,畅通其他社情民意渠道,建立社会舆论汇集和分析机制等;b要建立社会风险预警机制;c要完善流动入口管理与服务机制。【知识模块】 社会建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 GOST EN 13819-2-2014 Occupation safety standards system Personal hearing protectors Acoustic test methods《职业安全标准体系 个人听力保护器 声学试验方法》.pdf GOST EN 13819-2-2014 Occupation safety standards system Personal hearing protectors Acoustic test methods《职业安全标准体系 个人听力保护器 声学试验方法》.pdf
  • GOST EN 13870-2013 Food processing machinery and equipment Chop cutting machines Safety and hygiene requirements《食品加工机械和设备 排骨切割机 安全和卫生要求》.pdf GOST EN 13870-2013 Food processing machinery and equipment Chop cutting machines Safety and hygiene requirements《食品加工机械和设备 排骨切割机 安全和卫生要求》.pdf
  • GOST EN 13886-2013 Food processing machinery Cooking kettles equipped with powered stirrer or mixer Safety and hygiene requirements《食品加工机械 装备有电动搅拌器和混合器的蒸煮锅 安全和卫生要求》.pdf GOST EN 13886-2013 Food processing machinery Cooking kettles equipped with powered stirrer or mixer Safety and hygiene requirements《食品加工机械 装备有电动搅拌器和混合器的蒸煮锅 安全和卫生要求》.pdf
  • GOST EN 13897-2012 Roofing and hydraulic-insulating flexible bitumen-based and polymeric (thermoplastic or elastomer) materials Method for determination of watertightness after str.pdf GOST EN 13897-2012 Roofing and hydraulic-insulating flexible bitumen-based and polymeric (thermoplastic or elastomer) materials Method for determination of watertightness after str.pdf
  • GOST EN 13898-2011 Safety of machine tools Sawing machines for metal cold cutting《机床安全性 金属冷切用电锯》.pdf GOST EN 13898-2011 Safety of machine tools Sawing machines for metal cold cutting《机床安全性 金属冷切用电锯》.pdf
  • GOST EN 13954-2013 Food processing machinery Bread slicers Safety and hygiene requirements《食品加工机械 面包切片机 安全和卫生要求》.pdf GOST EN 13954-2013 Food processing machinery Bread slicers Safety and hygiene requirements《食品加工机械 面包切片机 安全和卫生要求》.pdf
  • GOST EN 1400-1-2013 Child use and care articles Soothers for babies and young children Part 1 Basic safety requirements and product information《儿童使用和保育用品 婴幼儿安抚奶嘴 第1部分 基本安全要求和产品信息》.pdf GOST EN 1400-1-2013 Child use and care articles Soothers for babies and young children Part 1 Basic safety requirements and product information《儿童使用和保育用品 婴幼儿安抚奶嘴 第1部分 基本安全要求和产品信息》.pdf
  • GOST EN 1400-2-2013 Child use and care articles Soothers for babies and young children Part 2 Physical-mechanical properties and test methods《儿童保育品 婴幼儿安抚奶嘴 第2部分 物理力学性能和试验方法》.pdf GOST EN 1400-2-2013 Child use and care articles Soothers for babies and young children Part 2 Physical-mechanical properties and test methods《儿童保育品 婴幼儿安抚奶嘴 第2部分 物理力学性能和试验方法》.pdf
  • GOST EN 1400-3-2013 Child use and care articles Soothers for babies and young children Part 3 Sanitary-chemical requirements and determination methods《儿童保育品 婴幼儿安抚奶嘴 第3部分 卫生化学要求和测定方.pdf GOST EN 1400-3-2013 Child use and care articles Soothers for babies and young children Part 3 Sanitary-chemical requirements and determination methods《儿童保育品 婴幼儿安抚奶嘴 第3部分 卫生化学要求和测定方.pdf
  •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大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