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综合练习试卷162及答案与解析.doc

上传人:roleaisle130 文档编号:849167 上传时间:2019-02-22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考研类试卷]综合练习试卷162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考研类试卷]综合练习试卷162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考研类试卷]综合练习试卷162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考研类试卷]综合练习试卷162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考研类试卷]综合练习试卷162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综合练习试卷 162 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2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40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桑地诺领导的抗美游击战争是一次持续了 6 年之久的( )。(A)反侵略战争(B)人民反帝革命战争(C)爱国主义战争(D)国内游击战争2 戈尔巴乔夫所谓“ 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 ”纲领所造成的直接后果是 ( )。(A)引起苏联人民的思想混乱(B)党内斗争日趋尖锐(C)苏联经济大滑坡(D)民族矛盾日益尖锐3 属于唐朝后期“ 南衙北司之争 ”的事件是( )。(A)甘露之变(B)河阴之变(C)夺门之变(D)高平陵之变二、名词解释21-28 小题,每

2、小题 10 分,共 80 分。4 费边社5 华盛顿会议三、简答题31-34 小题,每小题 30 分,共 120 分。6 为什么欧洲早期的资产阶级革命带有宗教色彩?7 比较美国邦联条例和 1787 年宪法的异同,并分析 1787 年宪法出现的必要性。8 简述俄国帝国主义的特点。9 希持勒在德国上台的原因是什么?10 如何认识苏德互不侵犯条约?11 试论二战对国际关系的影响。12 19011939 年间美国历届政府在国内经济活动中职能作用的演变。四、填空题13 第一次从理论上说明热机运行过程,建立热力学原理的是_。14 _标志着“ 神圣同盟 ”开始分裂,比利时独立导致 “神圣同盟”最终破裂。15

3、1932 年 7 月,英国召集英联邦成员国会议,决定在英帝国内部实行帝国特惠制,组成以英国为中心的“_集团。美国也于 1933 年 12 月召开_,结成了以美国为中心的囊括拉丁美洲的“美元集团” 。16 20 世纪 50 年代,发生在美国国内的民主逆流是_盛行,它是西方资本主义世界反共、反民主逆流的典型代表。17 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东欧各国经济每况愈下,从_年下半年开始,一年之内,执政 40 多年的政党纷纷丧失政权,社会制度发生变化,国家也更改了名称。_年底,苏联解体。综合练习试卷 162 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2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40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4、,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正确答案】 B【知识模块】 综合2 【正确答案】 A【知识模块】 综合3 【正确答案】 A【知识模块】 综合二、名词解释21-28 小题,每小题 10 分,共 80 分。4 【正确答案】 英国社会改良主义团体。1884 年由一些激进资产阶级知识分子联合成立于伦敦。前期的主要领导人有萧伯纳和韦伯夫妇等人,他们认为社会主义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但这种变革只能通过群众心理缓慢地、逐渐地向着新的原则转变,社会改革才能一点一滴地实现。费边社要求一切重大的社会根本改革,必须是民主主义的、合乎道德的、符合宪法的、和平的变革。认为资本主义社会可以而且正在通过点滴改革逐

5、步向社会主义演进,社会主义者的任务是设法把自己的思想“渗入”到各政党和各社会阶层中去,特别是影响那些起关键作用的政治家、公职人员、工会领袖等等,使其确信改革的必要性。费边社认为由资本主义演进到社会主义,在政治上是实行普选制和议会制度;在经济上主要是组织合作社。 1900年,费边社以集体成员身份加入了劳工代表委员会。1931 年,由牛津大学教授、费边社活动家科尔发起成立新费边研究社。1939 年,该社与处于停顿状态的费边社合并为新费边社,科尔为领导人。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费边社会主义逐渐成为工党的理论和政策基础。费边社人数虽少,但影响较大。议会下院的工党议员以及许多工党领导人都是费边社成员。【知

6、识模块】 综合5 【正确答案】 1921 年 11 月 12 日1922 年 2 月 6 日在美国华盛顿召开的划分远东和太平洋地区势力范围的国际会议,有美、英、比、中、法、意、日、荷、葡九国参加。会议期间签订了四国条约、五国海军条约、九国公约等。华盛顿会议暂时缓和了帝国主义之间特别是美日、美英之间的矛盾冲突,但也潜伏着新的危机。【知识模块】 综合三、简答题31-34 小题,每小题 30 分,共 120 分。6 【正确答案】 早期的资产阶级革命都带有宗教色彩是由当时欧洲的社会背景和资产阶级当时的情况决定的:中世纪的罗马天主教会是西欧各国最有势力的封建主集团。在经济上,天主教会拥有大量的地产,并采

7、用各种手段搜刮钱财;在政治上,教皇不仅掌握教会的最高行政权和司法权,还可以裁决俗界各国的纠纷,任意废除各国的世俗法律,甚至决定各国皇帝或国王的废立;在思想上,教会占据意识形态领域的统治地位,是西欧封建主阶级进行精神统治的有力工具。随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出现,1516 世纪,天主教会成为西欧各国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障碍:教会的经济勒索、政治权力及其对人民的精神统治,都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因此,要反封建,要发展资本主义,必须要把矛头对准天主教会。另一方面,在初期,新兴资产阶级的力量还比较弱小,在宗教垄断一切的形势下,它进行的斗争也只有 采取神学异端的形式,带着宗教的色彩。【知识模块】 综合7

8、【正确答案】 美国在 1781 年开始实施邦联条例。按照这部宪法条规成立起来的美国国家组织有以下几个特点:(1)各州保留了很大的独立性:宪法允许各州享有征税、征兵及发行纸币的权力。各州也有权规定出入口税。国家有事时,中央政府只能请求各州提供军队。中央需钱时,只能向各州摊派款项,而且各州可以拒绝提供金钱。(2)中央最高机构是一院制的邦联国会。中央不设置国家元首,只是在国会下面设立一个诸州委员会,委员由各州选出,在国会休会时管理经常性事务。(3)中央权力极小,邦联国会只能宣战和媾和,派遣对外使节,调整各州的争端和掌管邮政。它没有权力管理州际贸易和对外贸易,它只有在各州的同意下,才能与外国订立有关贸

9、易的条约。它完全依靠各州来维持国家秩序,无权干涉各州内部事务,即使某一州发生内战,它也只能作壁上观。因此,美国俨然是由 13 个独立国家组成的松懈的国际同盟。1787 年美国通过了联邦宪法,以代替邦联条例。在这部宪法中,联邦政府的权力大大加强,它获得如下权力:(1)征税、征兵、发行纸币、规定度量衡、制定工商业政策、决定军事及外交政策、决定对外和战、管理邮政及对外贸易等等。联邦政府还有偿付国债的权力。(2)国家元首为总统,不但享有行政大权,而且还有对于国会立法的否决权。更重要的是他是军队的最高统帅,在战时可以行使独裁大权。(3)国会由两院 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参议院由各州议会选出,每州派 2 名

10、。众议院由选民直接选出,每州所选出的众议员人数与该州的人口成正比例。法律只要由国会两院通过,总统批准,即可生效。国会还有无限权力征兵,也有权在紧急时期调动民兵。(4)设置最高法院,作为最高司法机关,法官由总统任命。(5)实行三权分立。鉴于州宪法所确立的州议会权力至上,容易造成“过度的民主”,对上层有产集团不利,因此便在联邦宪法中贯穿了“三权分立” 的原则,来消弭人民群众对联邦政府产生的影响。这个“三权分立” 原则也使立法、行政和司法三个权力机构相互牵制、相互均衡,以防止任何一个权力机构流于专权。在邦联条例下,各州各自为政,各州都有关税壁垒,币制不统一,市场不统一,以致国内贸易受到阻碍。软弱的邦

11、联政府也无力在国外保护美国商人的利益。因此商人要求强化中央政府。在邦联条例下,各州有权发行纸币,滥发纸币的结果是纸币贬值,使资产阶级放债人大吃其亏,所以他们也不满邦联条例。在西部,印第安人时常袭击白人,但是邦联条例维护的中央政府无权维持军队,因而无力保护西部的白人,因此到西部从事土地投机的商人也要求加强中央权力。保守派中间有许多人与上述各种经济集团有联系,因此他们基于经济利害关系,特别有强化中央权力的要求。这样,强化中央权力便成为保守派及爱国人士的一致要求。通过联邦宪法所确立的全国政府,既可以有力地镇压人民革命运动及限制人民和民主力量的影响,又可以满足保守派所代表的各个经济集团的经济要求。因此

12、,联邦宪法的制定迎合了当时美国社会的政治和经济需求,也成为美国后来政治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知识模块】 综合8 【正确答案】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俄国过渡到帝国主义阶段,其帝国主义特点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在资产阶级革命尚未完成的条件下发展和形成;依附于外国资本;经济发展水平较落后,小商品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占绝对优势;俄帝国主义本身经济发展极不平衡;俄国是帝国主义矛盾的集合点。20 世纪初,俄国国内的主要矛盾有:广大人民群众与沙皇制度之间、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农民与地主之间、沙俄统治者与少数民族之间,而这些社会矛盾、阶级矛盾、民族矛盾不断激化。此外,与其他帝国主义国家、与其殖民地之间都存在

13、着尖锐的矛盾。【知识模块】 综合9 【正确答案】 希特勒在德国上台,主要由以下几方面原因促成:(1)希特勒善于抓住民族主义和社会主义这两面旗帜,迷惑群众,取得德国各个阶层的支持。德国垄断资产阶级通过控制宣传工具,歪曲苏联,再加上苏联本身政策上的失误,使德国的小资产阶级对社会主义产生了恐惧心理,误认为苏联的社会主义模式会让他们失去自由。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就把希特勒的民族社会主义作为自己政治上的理想。(2)社会民主党和共产党所犯的错误,给希特勒的上台以可乘之机。德国共产党对当时的形势估计错误,看不清楚法西斯是德国的主要危险。(3)德国垄断资产阶级的支持。经济危机爆发后,德国国内各种矛盾进一步激化,

14、共产党的影响上升,而执政的社会民主党影响下降。这时,德国垄断资产阶级转而加紧支持希特勒。希特勒也主动修改了自己的纲领,把“没收大资产阶级财产” 的要求变成“保护私有财产不受侵犯”,加紧与垄断资产阶级联系。两者从政治上的支持逐渐发展成为政治上的联盟。1931 年,“ 舒尔茨堡阵线 ”的建立,标志着政治联盟的建立。 1933 年 1 月30 日,兴登堡正式授命希特勒组阁。【知识模块】 综合10 【正确答案】 在英、法不断推行“绥靖政策” 的背景下,德国决定首先进攻波兰。为了在进攻波兰时使苏联保持中立,德国加紧与苏联谈判。1939 年 8 月 23 日,里宾特洛甫抵达莫斯科,与斯大林举行会谈,签署了

15、为期十年的苏德互不侵犯条约。条约规定:缔约双方保证不单独或联合其他国家彼此间进行任何武力行动、任何侵略行为或者任何攻击;如果缔约一方成为第三国敌对行为的对象时,另一方不向该第三国提供任何的支持;缔约任何一方不加入直接或间接旨在反对另一方的任何国家集团。慕尼黑协定后,苏联时刻警惕着出现新的慕尼黑勾结。当英、法、苏军事谈判无望而德国又竭力靠拢时,苏联政府为了维护自身的安全,便与德国签订了此条约。这一条约杜绝了英、法、德结成反苏阵线的任何可能,使苏联不致首先与德单独作战,并赢得了时间以加强战备。但该条约从实质上来说是“绥靖政策”和大国沙文主义的产物,它的消极影响是不容忽视的。(1)它为反法西斯统一战

16、线的建立设置了障碍,促使法西斯德国加速发动战争。条约的签订,表明苏联在外交战略上发生重大的变化,希特勒上台以后,苏联就致力于建立集体安全体系,为了遏制法西斯侵略,它曾一再争取和英法联合,结成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然而英法的“绥靖政策” 和“祸水东引”使苏联面临遭受孤立的危险,苏联为了自身安全开始调整外交政策,作两手打算。正是在三国谈判的关键时刻,由于希特勒的插手,使苏联迅速转向德国,这使反法西斯统一战线面临巨大困难。条约签订后,西方民主国家更加敌视苏联,直到苏德战争爆发前他们都认为苏联和德国一样都是侵略者。条约的签订使欧洲力量对比即刻发生有利于德国的变化,它解除了德国两线作战的威胁,促进它下决

17、心按原计划进犯波兰,而后德国又放心地去进攻法国,避免了两线作战。所以苏德互不侵略条约的签订在客观上为德国侵略提供了保障。(2)条约的签订也使苏联自食其果,最终成为条约的受害者。由于互不侵犯条约的签订,苏联始终对德国抱有幻想而放松了警惕,英法的警告未引起斯大林足够的重视。对德国的突然袭击缺乏思想准备,以致战争初期苏联防线被迅速突破,造成军事经济上的重大损失。所谓“东方战线” 的建立,是大国沙文主义的体现,极大地损害了西邻小国的民族感情,国家主权独立地位的丧失使他们极端仇视苏联。战争爆发后,这些国家不仅没有成为反德防线,反而毫不犹豫地同德国站在一起攻击苏联,成为希特勒侵略苏联的前沿阵地。“东方战线

18、” 的建立实际上把这些国家推向了法西斯一边。(3)该条约遗留下严重的历史后果。苏德战争爆发后,该条约自动废除,但是它的影响延续了几十年,战后波兰和在建立“东方战线” 时被占领的其他国家要求归还领土主权的要求屡遭苏联拒绝,这些领土纠纷给苏联留下无穷后患,成为苏联民族矛盾的一个焦点。【知识模块】 综合11 【正确答案】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局对战后世界最直接的影响是雅尔塔体制的确立和美苏两极格局的形成。战后初期成立的联合国是最有影响的普遍性国际组织。布雷顿森林体系确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世界货币体系。关贸总协定则是世界贸易组织的前身。美国在二战中崛起,成为世界头号经济、军事和政治大国。英、法、意、德等西

19、欧列强实力衰退,它们接受马歇尔计划,采取一系列措施恢复和发展经济,稳定国内政局,同时在经济、政治、军事、外交上受制于美国,纳入了美国冷战战略的轨道。日本在战后初期处于美国占领和半占领状态,并在美国主导下进行了民主化改革。苏联也在二战中崛起,战后初期成为世界军事和政治大国。战争末期和战后初期欧亚出现了一系列人民民主国家,并同苏联结成了社会主义阵营。尤其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大大改变了世界政治力量的对比。战后美、苏战略目标和战略利益的根本冲突是冷战的起因。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标志着美苏冷战的全面展开。马歇尔计划与经互会的对抗是冷战在经济领域的开始。北约和华约的对峙则是冷战在军事领域的表现。第一次柏林

20、危机和德国分裂被视为第一个冷战高潮。朝鲜分裂和朝鲜战争亦是冷战的产物。美苏为中心的东西方冷战成为战后初期两极格局下国际关系的基调。【知识模块】 综合12 【正确答案】 西奥多罗斯福和威尔逊时期通过法律等手段,加强对垄断企业的监管,反对托拉斯的不法行为。哈定时期放弃对企业经济活动的干预。柯立芝和胡佛时期也主张垄断企业自由经营。富兰克林罗斯福在经济危机中采取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通过国会立法对社会经济生活进行干预,成为现代美国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开端。【知识模块】 综合四、填空题13 【正确答案】 布莱克【知识模块】 综合14 【正确答案】 希腊独立战争【知识模块】 综合15 【正确答案】 英镑,泛美会议【知识模块】 综合16 【正确答案】 麦卡锡主义【知识模块】 综合17 【正确答案】 1989,1991【知识模块】 综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大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