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幼儿心理发展)模拟试卷3及答案与解析.doc

上传人:medalangle361 文档编号:849500 上传时间:2019-02-22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4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考研类试卷]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幼儿心理发展)模拟试卷3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考研类试卷]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幼儿心理发展)模拟试卷3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考研类试卷]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幼儿心理发展)模拟试卷3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考研类试卷]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幼儿心理发展)模拟试卷3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考研类试卷]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幼儿心理发展)模拟试卷3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幼儿心理发展)模拟试卷 3 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人一生中词汇数量增加最快的时期是( )(A)婴儿期(B)幼儿期(C)童年早期(D)童年晚期2 心理理论的研究者认为,人们对心理状态的成熟认识是建筑在( )之上的(A)知觉经验(B)概念经验(C)朴素的社会认知(D)信念一愿望系统3 由于前幼儿期儿童心理发展水平较低,所以他们的游戏主要为( )(A)主题游戏(B)模仿性游戏(C)规则游戏(D)表演游戏4 自我评价开始发生的年龄是( )(A)3 岁(B) 5 岁(C) 6 岁(D)354 岁5 我国儿童道德发展协作组研究发现,在关于行为意向与行为结果的判断上

2、,( )儿童大多根据后果判断(A)3 岁(B) 7 岁(C) 5 岁(D)9 岁6 ( )是口头语发展的关键期(A)婴儿期(B)婴儿早期(C)童年期(D)幼年期7 以概念、判断、推理等为内容的记忆是( )(A)形象记忆(B)情绪记忆(C)逻辑记忆(D)运动记忆8 彪勒在儿童游戏理论上提出了( )(A)精力过剩说(B)娱乐一放松说(C)机能快乐说(D)成熟说9 能培养儿童勇敢、坚毅、合作等个性品质的游戏是( )(A)建筑性游戏(B)表演游戏(C)活动性游戏(D)角色游戏10 关于儿童攻击行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年龄较小的儿童以工具型攻击为主(B)年龄较小的孩子以敌意型攻击为主(C)各年

3、龄段的儿童都以工具型攻击为主(D)各年龄段的儿童都以敌意型攻击为主11 儿童在( ) 产生自尊感的萌芽(A)3 岁左右(B) 4 岁左右(C) 5 岁左右(D)6 岁左右12 儿童认为规则是不可变的,是由权威给予的,不理解规则可以经过集体协商改变,这说明儿童属于( )(A)前道德判断阶段(B)他律道德阶段(C)自律道德阶段(D)以上答案都不正确13 认为挫折导致侵犯行为是( )的观点(A)生态学理论(B)社会学习理论(C)社会信息加工理论(D)挫折一侵犯理论14 幼儿提问类型的变化模式是( )(A)从“是什么 ”转向“为什么”(B)从 “为什么” 转向“ 是什么”(C)从 “是什么” 转向“

4、怎么样”(D)从“为什么 ”转向“怎么样”15 按照弗洛伊德的说法,“恋母情结” 和“恋父情结”出现于( )(A)肛门期(B)生殖期(C)性器期(D)潜伏期16 儿童的自我评价能力开始发展是在( )(A)幼儿期(B)童年期(C)少年期(D)青年期17 儿童性别偏爱最早表现在( )(A)取名上(B)对玩具的选择上(C)游戏上(D)衣服上18 泛灵论是指( )(A)儿童认为外界的一切事物都是有生命的(B)儿童认为所有动物都是有生命的(C)儿童认为所有生物都是有生命的(D)儿童的思维还没有掌握守恒的概念二、多选题19 幼儿期儿童对自己韵描述主要涉及( )(A)身体特征(B)喜爱的活动(C)年龄、性别

5、(D)内部心理特征20 经典的游戏理论有( )(A)复演论(B)娱乐论(C)成熟论(D)生活准备论21 幼儿心理发展的主要特点是( )(A)游戏为主导活动(B)能控制和调节自己的行为(C)动作成熟(D)个性开始形成22 皮亚杰认为,幼儿期儿童的思维呈现出的特点是( )(A)相对具体性(B)不可逆性(C)自我中心性(D)刻板性23 从心理学角度看,一般将品德分为( )(A)道德认知(B)道德情感(C)道德判断(D)道德行为24 幼儿的思维表现出( )(A)计划性(B)预见性(C)清晰性(D)易变性25 完整的性别概念包括的基本成分有( )(A)对性别角色的认识(B)性别同一性(C)性别恒常性(D

6、)性别角色偏爱26 幼儿记忆的主要特点有( )(A)无意识记占主导地位,有意识记较为薄弱(B)容易运用机械记忆方法(C)形象记忆占主导地位,语词记忆薄弱(D)能开始运用某些记忆策略27 心理理论是指对他人和自己的心理状态与心理经验的认识,下列描述正确的有( )(A)心理理论最初由塞尔曼研究黑猩猩时提出,后被应用到儿童身上(B)知道他人拥有的某个信念错了是一级错误信念(C)知道他人认为某人拥有某个信念错了是二级错误信念(D)3 岁的儿童还不能完成错误信念任务,因为他们不能区分自己和他人接受到的信息三、综合题28 评述皮亚杰、科尔伯格关于道德认知发展理论及其对于当代道德教育的启示。考研心理学统考心

7、理学专业基础综合(幼儿心理发展)模拟试卷 3 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幼儿期是一生中词汇数量增加最快的时期。幼儿掌握的常用词中包括人物称呼、身体部位、生活用品、交通工具、自然常识、社交、个性、时间、空间概念等。【知识模块】 幼儿心理发展2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对大纲新增热点内容心理理论的理解和考查。心理理论的研究者认为,人们对心理状态的成熟认识是建筑在“信念愿望系统”之上的。所谓信念是指人们对世界的心理认识或态度,是对客观世界的心理表征。人们做出某种有意的行动是因为他相信(believe)这些行为能满足他的特定愿望(desire) 。【知

8、识模块】 幼儿心理发展3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同化意味着接纳和整合,即主体用自己原有的动作图式去整合外部事物,从而加强和丰富自己的动作。顺应就是主体改变自己原有的动作图式以适应环境的变化。同化和顺应之间的协调就是适应或智力活动的特征。由于儿童早期认知结构发展还不成熟,往往不能保持同化和顺应之间的平衡。这种不平衡有两种情况:一是当顺应作用大于同化作用时,主体就会重复范型(人或物)的动作,这时就会产生模仿;另一种是当同化作用大于顺应作用时,主体自身的需要占主导地位,因而较少考虑外部事物的要求,这时就会出现游戏。游戏在前幼儿期就已经诞生,但由于前幼儿期儿童感知经验少,表象贫乏,所以他们的游

9、戏是模仿性游戏。并且,前幼儿期儿童正处于掌握各种基本生活技能(如进食、大小便、穿脱衣服等自我服务技能)的阶段,游戏内容是对这些基本生活活动的反映。儿童的游戏总的发展趋势是从前幼儿期的模仿性游戏向幼儿期的主题(角色)游戏发展,在幼儿期末当儿童的抽象逻辑思维萌芽的时候产生规则游戏。【知识模块】 幼儿心理发展4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学前期以后儿童的自我意识进一步发展,主要表现为自我评价、自我体验、自我控制能力的形成和发展,而以自我评价为主要标志。儿童自我评价的能力是在成人的教育和引导下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主要经历了以下阶段:自我评价发生于学前初期,在三四岁。随着自我评价能力的产生,自我体

10、验产生于 4 周岁左右,自我控制能力产生于四五岁;从学前后期到小学初期,儿童的自我评价主要是以成人的评价为依据,对自己的个别的或某些方面的外部行为表现作出评价;小学中期以后,自我评价的独立性和依据道德标准进行评价的原则性明显增强;从初中开始,儿童的自我评价逐渐从外部行为转达向自觉地对别人和自己的内在品质、内心世界作出评价;自我评价能力在青年期接近成熟,能够比较全面地对自己和别人作出评价。【知识模块】 幼儿心理发展5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中国儿童道德判断发展过程的特点基本上与皮亚杰的理论相一致,即从外部行为后果的判断,发展到内部主观动机的判断。只是我国儿童主观判断的成熟年龄要早一些:7

11、 岁时,主观判断已经有明显发展,9 岁时的主观判断已经占绝对优势,从外部客观判断到内部主观判断的转折年龄在 67 岁之间。因此,在3 和 5 岁,我国儿童都是后果判断,7 岁儿童大多数根据后果判断,还有部分通过主观意向判断,9 岁时儿童都是根据主观意向判断。【知识模块】 幼儿心理发展6 【正确答案】 D【知识模块】 幼儿心理发展7 【正确答案】 C【知识模块】 幼儿心理发展8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彪勒认为,儿童在游戏中可以感受到身心的愉快,儿童不知疲倦地游戏只是为了追求身心的快乐。【知识模块】 幼儿心理发展9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活动性游戏是发展儿童体力的一种游戏。这类游戏

12、可使儿童掌握各种基本动作,如跑、跳、攀登等。同时能够培养儿童勇敢、坚毅、合作等个性品质。建筑性游戏是指儿童为了建成某种东西而对物体,如积木、木块、沙子等进行的操作。在建筑性游戏中已表现出了游戏的象征性功能。【知识模块】 幼儿心理发展10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攻击性行为又称侵犯行为,是对他人的敌视、伤害或破坏性行为,可以表现为身体的攻击、言语的攻击或对他人权利的侵犯。儿童在 2 岁左右时就有了物主意识,开始表现出争抢玩具等行为;3 岁时攻击性行为继续发展,到 4 岁达到高峰;5 岁以后开始下降。23 岁孩子常采用踢打对手的方式,争端的起因多为争夺玩具和其他物品,他们的攻击性常表现为工具

13、性攻击。年龄稍大些的儿童或小学低年级儿童的身体性攻击越来越少,转而采用戏弄、奚落、说坏话或叫绰号等方式。年长儿童仍然会为争夺某样东西而发生攻击性行为,但攻击性的增长比例大多表现为敌意攻击,主要目的是伤害别人。从表面上看,儿童的攻击性随年龄增长逐渐减少,但敌意性攻击随年龄增长却越来越多。原因是年长儿童(尤其是小学生)的角色承担能力使他们能推断别人的意图,一旦确信别人是要伤害他们时,便予以报复。【知识模块】 幼儿心理发展11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3 岁多的孩子正处于第一个心理逆反期,他们有了初步的自主意识,有了自尊感的萌芽,非常想独立做一些事情,但自我控制的能力还很弱,有时会用顶嘴、跺脚

14、、哭嚎、打人甚至毁坏东西等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意志。【知识模块】 幼儿心理发展12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他律道德阶段或道德实在论阶段(37 岁)是比较低级的道德思维阶段,最重要的特点是认为规则是绝对的、固定不变的,是由权威给予的,而不能理解规则可以经过集体的协商来制定或改变。【知识模块】 幼儿心理发展13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社会心理学家多拉德在研究侵犯行为时,提出挫折一侵犯理论。该理论认为,人的侵犯行为是因为个体遭受挫折而引起的,侵犯是挫折的一种后果,侵犯行为的发生以挫折的存在为先决条件。这种设想没有考虑实际存在的其他因素对侵犯行为的影响,而仅仅突出挫折的作用,引起了不少批评

15、。为了克服这种局限,现时西方挫折论由原先挫折一情绪一侵犯这一公式转向挫折一情绪一理解一侵犯消除这一公式。【知识模块】 幼儿心理发展14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幼儿是认知从前运算时期向具体运算阶段转化的时期,前运算阶段儿童的思维仍有形象性特点,需要具体事物的辅助,所以儿童会问是什么,而到了后一个阶段,儿童就可以借助抽象思维,去发现因果关系,因此爱问为什么。【知识模块】 幼儿心理发展15 【正确答案】 C【知识模块】 幼儿心理发展16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对幼儿自我评价能力发展的理解和掌握。其中自我评价能力一般出现在 3 岁半4 岁,自我情绪体验出现在 4 岁左右。【

16、知识模块】 幼儿心理发展17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儿童性别意识的发展还包括对性别角色特征和期望的理解,这些会表现在性别偏爱上。儿童性别偏爱最早表现在对玩具的选择上,23 岁的儿童就已经知道什么玩具适合男孩子,什么玩具适合女孩子。四五岁的孩子对服装产生性别偏爱。【知识模块】 幼儿心理发展18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皮亚杰在研究儿童思维过程中发现,儿童在心理发展的某些阶段存在着泛灵论的特征。儿童把无生命物体看做是有生命、有意向的东西的认识倾向,主要表现在认识对象和解释因果关系两方面。随着年龄增长,泛灵观念的范围逐渐缩小。46 岁儿童把一切事物都看成和人一样是有生命、有意识、活的东

17、西,常把玩具当做活的伙伴,与它们游戏、交谈;68 岁儿童把有生命的范围限制在能活动的事物上;8 岁以后开始把有生命的范围限于自己能活动的东西;更晚些时候才将动物和植物看成是有生命的。皮亚杰认为,前运算期的儿童处于主观世界与物质宇宙尚未分化的混沌状态,缺乏必要的知识,对事物之间的物理因果关系和逻辑因果关系一无所知,所以思维常是泛灵论的。【知识模块】 幼儿心理发展二、多选题19 【正确答案】 A,B,C【试题解析】 自我评价经历了从内部到外部的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个体主要是从自己的身体、衣着、物品以及家庭和父母对自己的态度来作自我判断,从而表现出自豪或自卑的情绪。第二阶段主要从自己的名誉、地位、社会

18、中他人对自己的态度等方面来作自我评价和判断,表露出自尊或自卑的自我体验。第三阶段主要表现为对自己智慧、才干、自己道德水平方面的评价和判断,从而产生如自我优越感等自我体验,追求政治上的、事业上、道德上的上进和发挥自己的才智。幼儿对自己的认知和评价还处在第一个阶段。【知识模块】 幼儿心理发展20 【正确答案】 A,B,C,D【知识模块】 幼儿心理发展21 【正确答案】 A,D【试题解析】 幼儿心理发展的一般特征是:游戏是这个时期儿童的主要活动形式。幼儿的心理过程带有明显的形象性和不随意性,幼儿控制和调节自己的心理活动和行为的能力还很差,很容易受其他事物的影响而改变自己的活动方向,因而行动表现出很大

19、的不稳定性。幼儿开始形成最初的个性倾向,由于幼儿大脑的发展和言语的初步发展,其行为的自觉性也逐步发展起来了,这为儿童个人倾向的形成创造了最初的条件。动作成熟不是心理特征,而是生理特征。【知识模块】 幼儿心理发展22 【正确答案】 A,B,C,D【知识模块】 幼儿心理发展23 【正确答案】 A,B,D【试题解析】 人们在道德品质可分为哪些心理成分这一问题上意见并不一致,影响较大的看法是将其分为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行为三个成分。道德认知是对道德行为准则及其执行意义的认识,是社会的道德要求转化为个人内在品质的首要环节,是道德品质形成的基础和前提;道德情感是伴随着道德认知而产生的,是人的道德需要是

20、否得到实现所产生的情感体验;道德行为时道德动机的具体体现,也是衡量道德品质的客观标志。【知识模块】 幼儿心理发展24 【正确答案】 A,B,D【知识模块】 幼儿心理发展25 【正确答案】 B,C【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对性别认同概念的理解和掌握。性别认同是指对自身性别的认识,即对自己在生物学特性上是男性还是女性的一个分类。完整的性别概念包括两个基本成分:一是性别同一性,二是性别恒常性。性别同一性是指对自己性别的辨认和理解,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知道自己是男性还是女性。性别恒常性是指对一个人性别不变性的了解和认识。【知识模块】 幼儿心理发展26 【正确答案】 A,B,C,D【知识模块】 幼儿心理发展2

21、7 【正确答案】 B,C,D【试题解析】 “心理理论”是指对别人和自己的心理状态和心理经验的认识。心理理论最初是普雷马克和伍德拉夫研究黑猩猩是否能识别别人的意图时提出来的,随后被应用在儿童身上。心理学家较为一致地认为,如果儿童能够正确地理解他人、会拥有“错误信念“(falsebelief) ,这时的儿童已具有了心理理论能力。错误信念有两类:一级错误信念:知道他人拥有的某个信念错了。 二级错误信念:知道他人认为某人拥有某个信念错了。通过实验证明,45 岁儿童能将自己的观点和别人的观点区分开来,而 3 岁儿童还不能。【知识模块】 幼儿心理发展三、综合题28 【正确答案】 (1)皮亚杰道德认知发展论

22、:前道德期:处于这个阶段的儿童对引起事件的原因只有很模糊的认识,他们的行为是感性化的,因而这个年龄阶段的儿童的行为还不具有道德特性。他律期:受外界支配的时期,89 岁。该时期的儿童,一般是服从外部规则,接受权威指定的规范,只根据行为后果来判断对错。自律期:自主期,大约是小学中年级,八九岁以后。道德发展到这个时期,不再无条件服从权威。当然这个时期判断还是不成熟的,要到十一二岁后才能独立判断。皮亚杰以科学方法研究道德发展,用认知发展的观点来解释道德发展,这对道德认知的研究是有贡献的。(2)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论:前习俗水平:大约出现在幼儿园及小学低中年级阶段,该时期的特征是,儿童们遵守规范,但尚

23、未形成自己的主见,着眼于人物行为的具体结果与关心自身的利害。习俗的水平:这是在小学中年级以上出现的,一直到青年、成年,这时期的特征是个人由于认识到团体的行为规范,进而接受并付诸实践。后习俗水平:这个阶段已经发展到超越现实道德规范的约束,达到完全自律(自己支配)的境界。年龄上至少是青年期人格成熟之后,才能达到这一境界。这个水平是理想的境界,成人也只有少数人达到。科尔伯格不仅将皮亚杰有关认知发展的理论延伸到了道德发展领域,而且超越了皮亚杰将道德发展划分为他律和自律的简单论述,划分了六个阶段,主要考虑逻辑思维、角色扮演、社会视角与道德推理。这种研究道德发展的方法是有积极意义的。(3)对于当代道德教育的启示:要重视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行为的形成。教学中要尊重道德发展的阶段性,尊重儿童的主体性。需要科学分析儿童道德行为的根源,科学引导。要为儿童树立道德榜样。教学中要奖励良好行为,惩罚不良行为。教学活动中要增强儿童的道德意志。【知识模块】 幼儿心理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大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