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教育心理学)模拟试卷12及答案与解析.doc

上传人:花仙子 文档编号:849608 上传时间:2019-02-22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45.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考研类试卷]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教育心理学)模拟试卷12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考研类试卷]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教育心理学)模拟试卷12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考研类试卷]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教育心理学)模拟试卷12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考研类试卷]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教育心理学)模拟试卷12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考研类试卷]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教育心理学)模拟试卷12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教育心理学)模拟试卷 12 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教育心理学是( ) 相交叉的产物。(A)心理学与家庭教育学(B)心理学与社会学(C)教育学与社会学(D)心理学与教育学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20 世纪 30 年代,俄国教育心理学已自成体系(B) 20 世纪 20 年代以前属于教育心理学的发展时期(C) 20 世纪初,我国出现的第一本教育心理学著作是教育心理学(D)1956 年,有人统计了 6 本流行的教科书,只有学习这一课题是各书共有的3 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A)在原生动物中不存在学习(B)学习是有机体和环境取得平衡的条件(C)学习

2、的发展是由经验所引起的(D)学习能激发人脑智力的潜力,从而促进个体心理的发展4 人类除了通过直接经验的方式获得个体经验以外,还在同其他人的交往过程中获得人类社会的历史经验,这表现了( )。(A)人类学习的社会性(B)人类学习的直接性(C)人类学习的主动性(D)人类学习以语言为中介5 下列持有个体心理发展的建构观点的心理学家是( )。(A)霍尔(B)华生(C)皮亚杰(D)维果茨基6 行为主义是最早的学习理论,它为学校的教学做出的主要贡献是( )。(A)个别化教学(B)非指导性教学(C)交互教学(D)行为矫正7 斯金纳认为,所有的行为都可以分为两类,即( )。(A)外显行为和内隐行为(B)应答性行

3、为和操作性行为(C)整体行为和分子行为(D)以上都不对8 映像性表征又称( ) 。(A)符号式再现表象(B)肖像式再现表象(C)表演式再现表象(D)象征性再现表象9 把学习成就看作是赢得地位和自尊的根源,这是一种( )。(A)认知内驱力(B)自我提高内驱力(C)附属内驱力(D)生理性内驱力10 马斯洛认为,传统的学习是一种( ),(A)内在学习(B)外在学习(C)自由学习(D)意义学习11 某一学生怕老师说他在班上最缺少马斯洛所说的下面哪一种需要的满足?( )(A)求知需要(B)自尊需要(C)归属与爱的需要(D)自我实现的需要12 从迁移发生的方式和范围看,迁移可以分为( )。(A)顺向迁移和

4、逆向迁移(B)正迁移和负迁移(C)特殊迁移和非特殊迁移(D)低通路迁移和高通路迁移13 皮亚杰认为,儿童思维发展到一定逻辑抽象水平以后,这种思维形式适用于任何具体领域。从迁移的理论来看,这种观念与( )接近。(A)形式训练说(B)关系转换说(C)产生式理论(D)学习定势说二、多选题14 关于学习的表述,下列正确的是( )。(A)学习组织的知识、技能、策略等的学习(B)学习是态度、行为准则的学习(C)学习是在学校中的学习(D)学习是持续终生的日常生活中的学习15 下列属于学习风格理论的是( )。(A)奈欣斯的三维理论(B)雷诺的六维理论(C)多元智能理论(D)科尔勃的两维坐标理论16 格式塔学习

5、理论的特点是( )。(A)强调学习者的知觉经验的整体性和知觉经验的组织作用(B)关注知觉和认知(解决问题)的过程(C)探讨记忆是如何反映知觉组织(D)强调整体观,反对联结理论的刺激一反应的联结的思想17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教师需要( )。(A)增强教学的吸引力(B)注意教学的新颖性和启发性(C)注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D)以上都对18 关于形式训练说的描述正确的是( )。(A)源于古希腊罗马(B)通过一定的训练,可以使心的各种官能得到发展(C)以官能心理学为理论基础(D)对迁移的解释是从唯物主义的观点出发的三、简答题19 简要叙述教育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对象是什么?20 什么是学习准备?影响学

6、习准备的因素有哪些?21 桑代克创立了学习的联结理论,其基本观点是什么?22 苛勒的顿悟说主要的两个基本观点是什么?23 社会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是什么?24 教师在实施奖励的过程中应注意哪些问题呢?25 简述概括化迁移理论的主要观点。四、综合题26 分析学习风格的构成要素。26 儿童观察教师写在黑板上的生字,随后就能够模仿把这些字写在练习本上。当教师按照笔顺一笔一画地写生字时,儿童如果能聚精会神地观察,他便能在认知上模仿教师的书写经验,在头脑中把它记录下来,他甚至能在放学后几个小时,仍然依样写出生字。27 这个案例体现了谁的学习理论?28 这个理论的内容是什么?29 观察学习具有直接学

7、习不可比拟的优势,怎样理解?30 分析阐述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主要观点及对教育的启示。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教育心理学)模拟试卷 12 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正确答案】 D【知识模块】 教育心理学2 【正确答案】 D【知识模块】 教育心理学3 【正确答案】 A【知识模块】 教育心理学4 【正确答案】 A【知识模块】 教育心理学5 【正确答案】 C【知识模块】 教育心理学6 【正确答案】 D【知识模块】 教育心理学7 【正确答案】 B【知识模块】 教育心理学8 【正确答案】 B【知识模块】 教育心理学9 【正确答案】 B【知识模块】 教育心理学10 【正确答案】 B【知识模块】

8、 教育心理学11 【正确答案】 C【知识模块】 教育心理学12 【正确答案】 C【知识模块】 教育心理学13 【正确答案】 A【知识模块】 教育心理学二、多选题14 【正确答案】 A,B,C,D【知识模块】 教育心理学15 【正确答案】 A,B,D【知识模块】 教育心理学16 【正确答案】 A,B,C,D【知识模块】 教育心理学17 【正确答案】 A,B,C,D【知识模块】 教育心理学18 【正确答案】 A,B,C【知识模块】 教育心理学三、简答题19 【正确答案】 一般来讲,教育心理学是研究人在教育过程中的心理现象及其发展变化规律的科学。教育既包括学校教育,也包括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然而,一

9、个人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的获得和道德品质的形成,主要是通过学校教育实现的。因此,通常所说的教育心理学主要是研究学生及教师在学校教育过程中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具体而言,教育心理学是一门通过科学方法研究学与教相互作用的基本规律的科学,它是应用心理学的一个分支。教育心理学的知识是围绕学习与教学相互作用的过程而组织的,包括学习心理、教学心理、学生心理和教师心理四大部分。【知识模块】 教育心理学20 【正确答案】 (1)学习准备,又可称为学习的“准备状态” 或学习的“准备性”,指的是学习者在从事新的学习时,他们原有的知识水平和原有的心理发展水平对新的学习的适合性。这里的适合性有两层含义:一是学生的准备应保

10、证他们在新的学习中可能成功;二是学生的准备应保证他们的学习在时间和精力的消耗上经济而合理。这两层含义就是衡量学生是否已经达到某种知识或认识的准备状态的两条标准。(2)成熟与学习是影响学习准备的两个最主要因素。成熟是一个较为局限的概念,它只指在没有特别明显教育影响下的能量的增长;学习(指学校条件下的学习)则是另一个主要因素。它的作用是两重的:第一,获得系统的学科知识,直接决定知识准备;第二,促进认知能量的发展,有助于认知发展水平的提高。当我们在评述成熟与学习在准备中的作用时,务求恰如其分,过分夸大成熟的作用,可能成为学校放弃自己职责的理由。学生学习的失败固然可能与成熟有关,但大量的事实表明,学生

11、学习的准备与学校教材教法的选择和运用有重要关系。同样,过分夸大学习在准备中的作用而无视成熟的影响,则犹如拔苗助长,势必造成教学的失败和浪费。【知识模块】 教育心理学21 【正确答案】 第一,学习的实质是在一定的情境和一定的反应之间建立联结,其联结公式为 SR。桑代克认为,情境和反应之间是直接联系的,二者不需要任何中介。第二,情境与反应之间的联结是通过尝试一错误过程,按一定的规律建立起来的。桑代克称之为尝试一错误学习。他指出,情境与反应之间联结的建立遵循效果律和练习律,桑代克在后来的研究中发现:(1)练习本身并不促进学习,只有在个体了解练习结果的情况下,练习才会起作用。(2)惩罚只能暂时抑制一个

12、联结,而不能从根本上消除一个联结。【知识模块】 教育心理学22 【正确答案】 第一,学习的实质是在主体内部构造完形。所谓完形,亦称“格式塔”,指的是一种心理结构,它是在机能上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整体。一切学习,其实质均在于通过对情境中各部分之间关系的理解而构造完形,学习并非是在情境与反应之间建立联结。第二,学习是通讨顿悟过程实现的。顿悟是指对情境的突然理解。学习的顿悟说,又称完形说,它与桑代克的联结说针锋相对。顿悟说否认刺激与反应之间的直接联系,强调二者以意识为中介。【知识模块】 教育心理学23 【正确答案】 社会建构主义关注学习和知识建构背后的社会文化机制,其基本观点是:学习是一个文化参与过

13、程,学习者通过借助一定的文化支持参与某个学习共同体的实践活动来内化有关的知识,掌握有关的工具。知识不仅是在个体与物理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建构的,社会文化互动更加重要,知识的建构过程常常需要通过学习共同体的合作互动来完成。学习者与其助学者(包括教师、专家、辅导者等)彼此之间经常在学习过程中进行沟通交流,分享各种学习资源,共同完成一定的学习任务,因而在成员之间形成了互相影响、相互促进的人际联系,形成了一定的规范和文化。这种建构主义主要是在维果茨基的思想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同时也受到了当代科学哲学、社会学和人类学等的影响。【知识模块】 教育心理学24 【正确答案】 首先,要确立正确的奖励标准。考试分数的

14、高低固然反映着学生的学习效果,但教师却不能仅仅依据分数的高低对学生进行奖励。第二,要注意奖励的有效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经常对学生进行各种各样的奖励,这些奖励有些是有效的,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有些则是无效的,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第三,要注意奖励的方式。运用奖励重要的不是奖励的数量,而是奖励的方式。不同的学生希望得到不同的奖励方式。【知识模块】 教育心理学25 【正确答案】 代表人物如贾德,他认为两个学习活动之间存在共同成分是产生迁移的必要前提但产生迁移的关键是学习者在两种活动中概括出它们的共同原理,只要个人对他的经验进行了概括,获得了一般原理、一般法则,那么从一个情境到另一个情境的迁移就

15、可以发生。【知识模块】 教育心理学四、综合题26 【正确答案】 关于学习风格的构成,不同研究者提出了不同的标准。例如,有人将学习风格分为环境、情绪、社会、生理和心理五大类要素;也有人将学习风格分为认知风格、情感风格和生理风格。由于人类具有生理、心理和社会的特性,因此在本书中,我们分别从生理、心理和社会三个层面对学习风格进行了划分。(1)学习风格的生理要素。主要指个体对外界环境中的生理刺激(如声、光、温度等),对一天内的时间节律以及在接受外界信息时对不同感觉的偏爱。例如,在生理刺激方面,有的学习者学习时需绝对安静,有的则喜欢在背景音乐中进行学习;在时间节律方面,有些人喜欢清晨学习,有些人则喜欢在

16、晚上或深夜学习。(2)学习风格的心理要素。包括认知、情感和意动三个方面。认知要素具体表现在认知过程中归类的宽窄、信息的继时加工与同时加工、场依存性与场独立性、分析与综合、沉思与冲动等方面。情感要素具体表现在理性水平的高低、学习兴趣或好奇心的高低、成就动机水平的差异、内控与外控及焦虑性质与水平的差异等方面。意动要素则表现为学习坚持性的高低、言语表达力的差异、冒险与谨慎等等。(3)学习风格的社会性要素。包括个体在独立学习与结伴学习、竞争与合作等方面所表现出的特征。例如,有些人喜欢独立学习,与其他人一起时则难以集中注意力;有些人则相反,喜欢和他人一起学习。【知识模块】 教育心理学【知识模块】 教育心

17、理学27 【正确答案】 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知识模块】 教育心理学28 【正确答案】 理论的内容如下:对学习实质的认识。班杜拉认为,人类学习的实质应当是观察学习。大部分的人类行为是通过对榜样的观察而习得的。观察学习是人类学习的一个主要途径,它避免了尝试错误和暗中摸索的过程,从而缩短了学习进程。班杜拉认为,通过直接经验进行直接学习只是学习的一种形式,通过直接经验进行的任何学习,只要通过观察榜样示范都能够进行。对学习过程的认识:注意过程;保持过程;复制过程;动机过程。【知识模块】 教育心理学29 【正确答案】 首先,在观察学习中,学习者可以迅速掌握知识和行为模式,缩短学习进程,而直接学习需要一

18、个长时间的尝试错误过程。其次,观察学习可以不受限制,从各种示范中获得大量的知识和行为模式,而直接学习往往是通过个体经验获得零散琐碎的知识和行为模式。但是,观察学习省时费力而且又可能因失败而造成重大损失。【知识模块】 教育心理学30 【正确答案】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是对学习的认知理论的一大发展,它的出现被人们誉为当代教育心理学的一场革命。(1)建构主义的发展线索。行为主义学习理论是以客观主义为基础的,即认为事物及其意义是独立于人而存在的。与行为主义相一致,信息加工的学习理论基本也是与客观主义传统相一致的。建构主义则是与客观主义相对立的,它强调:意义不是独立于我们而存在的,个体的知识是由人建构起来的

19、,对事物的理解不仅取决于事物本身,事物的感觉刺激(信息)本身并没有意义,意义是由人建构起来的,它同时取决于我们原来的知识经验背景。由于原有经验的不同,不同的人对同一种事物会有不同的理解。从现实缘起来看,建构主义是针对传统教学的诸多弊端而提出的。传统弊端:(1)不完整;(2)惰性;(3)不灵活。如何缩小学校学习与现实生活之间的差距,实现学习广泛而灵活的迁移,这是建构主义者所关注的核心问题之一。(2)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知识观和学生观:知识观。按照客观主义的观点,事物是客观存在的,而知识是对事物的表征。然而,建构主义却在一定程度上对知识的客观性和确定性提出了质疑。首先,建构主义者(特别是其中的激进者

20、)一般强调,知识并不是对现实的准确表征,它只是一种解释、一种假设,它并不是问题的最终答案,相反,它会随着人类的进步而不断被“革命”掉,并随之出现新的假设,而且知识并不是拿来就用,一用就灵,而是需要针对具体情境进行再创造。因此,教师并不是什么知识权威,课本也不是解释现实的模板。其次,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可能以实体的形式存在于具体个体之外,尽管我们通过语言符号赋予了知识一定的外在形式,甚至这些命题还得到了较普遍的认可,但这并不意味着学习者会对这些命题有同样的理解,因为这些理解只能由个体学习者基于自己的经验背景而建构起来,它取决于个体特定情境下的学习历程。总之,尽管建构主义有不同倾向,但在某种程度上

21、对知识的客观性、可靠性和确定性提出了怀疑,这种知识观尽管不免过于激进,但它向传统的教学和课程理论提出了巨大挑战,学生观。怎样看待作为学习者的学生?怎样看待他们的经验世界?首先,建构主义强调学生经验世界的丰富性,强调儿童的巨大潜能。其次,建构主义者强调学生经验世界的差异性,每个人在自己的活动和交往中形成了自己的个性化的、独特性的经验。教学不能无视学生的这些经验,从外部装进新知识,而是要把学生现有的知识经验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引导学生从原有的知识经验中“生长” 出新的知识经验。教学不是知识的传递,而是知识的处理和转换。需要教师与学生共同针对某些问题进行探索,并在此过程中相互交流和质疑,了解彼此的想

22、法,彼此作出某些调整。由于经验背景的差异,学习者对问题的理解常常各异,学习者可以在一个学习社群中相互沟通,相互合作,充分沟通,形成对问题的丰富的、多角度的理解。因此,学习者的差异本身便构成了一种宝贵的学习资源。(3)学习观。学习不是知识由教师向学生的传递,而是学生建构自己的知识的过程。学习者不是被动的信息吸收者,而是要主动地建构信息的意义,这种建构不可能由其他人代替。什么是建构呢?即学习者通过新旧知识经验之间的反复的、双向的相互作用,形成和调整自己的经验结构。在这种建构过程中,一方面,学习者对当前信息的理解需要以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超越外部信息本身;另一方面,对原有知识经验的运用又不只是简单

23、的提取和套用,个体同时需要依据新经验对原有经验本身也作出某种调整和改造,即同化和顺序两方面的统一。学习的实质是学习者通过新旧知识经验之间的反复的、双向的相互作用形成、充实或改造自己的经验体系的过程。比如学生有大量的经验表明:轻物体比重物体落地慢,而现在要教给他们同时落地的原理,这两者是相互冲突的,这时即使儿童理解了课本所描述的定理的含义,也很可能想不通,并不相信它。尽管考试按此作答,但他并不能真正把它变成自己的经验结构的一部分,在实际情况面前,他还是按自己的经验行事,这能说明新知识被同化到学生的认知结构中了吗?可见,同化固然不是机械记忆,但也不是简单的理解性记忆,它需要内部知识结构的改变。因此

24、,学习不仅是理解和记忆新知识,而且要分析它的合理性、有效性,从而形成自己对事物的观点,形成自己的思想;学习不仅是新的知识经验的获得,同时还意味着对既有知识经验的改造。顺应要以同化为前提,离开顺应的一面,新知识的同化也是很难真正完成的。只有将同化和顺应统一起来,才能深刻理解学习的实质,同化和顺应的统一就是知识建构的具体机制。(4)教学观。由于知识的动态性和相对性以及学习的建构过程,教学不再是传递客观而确定的现成知识,而是激发出学生原有的相关知识经验,促进知识经验的“生长”,促进学生的知识建构活动,以促成知识经验的重新组织、转化和改造。教学要为学生创设理想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推理、分析、鉴别等高

25、级的思维活动,同时给学生提供丰富的信息资源、处理信息的工具以及适当的帮助和支持,促进他们自身建构意义以及解决问题的活动。基于建构主义的观点,研究者提出了许多新的教学思路,如情境性教学、支架式教学以及合作学习等,这些教学模式对数学、科学和语言等领域的教学实践产生了巨大的影响。(5)简评。建构主义强调知识的动态性,强调学习是一个主动建构的过程,强调学习的社会性和情境性,试图实现学习的广泛而灵活的迁移应用,这些观点对改革传统教学具有重大意义。基于这些观点,建构主义者提出了一系列教学改革的设想。建构性学习和教学旨在使学习者形成真正的、深刻的、灵活的理解,为此,教师需要就学习内容设计出有思考价值的、有意

26、义的问题,引导学生通过持续的概括、分析、推论、假设、检验等思维活动,来建构起与此相关的知识。在此过程中,教师要多帮助学习者对自己的学习策略、理解状况以及见解的合理性等进行监视和调节。为了促进学习者的知识建构,一方面,教师要创设平等、自由、相互接纳的学习气氛,在教师和学生以及学生和学生之间展开充分的交流、讨论、争辩和合作。教师要耐心地聆听学生的想法,以便提供有针对性的引导;另一方面,教师要为学生设计情境性的、多样化的学习情境,要帮助学生利用各种有力的建构工具来促进自己的知识建构活动。当然,建构主义尚在发展和完善之中,还存在着分歧。缺点:表现出了一定的相对主义和工具主义的色彩。【知识模块】 教育心理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大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