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教育心理学)模拟试卷36及答案与解析.doc

上传人:lawfemale396 文档编号:849634 上传时间:2019-02-22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4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考研类试卷]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教育心理学)模拟试卷36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考研类试卷]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教育心理学)模拟试卷36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考研类试卷]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教育心理学)模拟试卷36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考研类试卷]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教育心理学)模拟试卷36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考研类试卷]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教育心理学)模拟试卷36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教育心理学)模拟试卷 36 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在教学生学习作文的过程中,老师先给学生提供一段没有总括句的段落,让学生将其补充完整;而后提供一段不完整的文字,要求学生加上一个佐证材料和总括句;最后要求学生根据老师所给的主题句来写出几个佐证材料和总括句。这种行为塑造技术属于( )。(A)连锁塑造(B)逆向连锁塑造(C)常规塑造技术(D)自下而上的塑造技术2 为自己的失败找借口、对别人吹毛求疵的学生属于( )。(A)高趋低避型(B)低趋高避型(C)高趋高避型(D)低趋低避型3 数学老师在教小学生圆形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时,所设计的例题只要求计算结果保留整

2、数。从知识分类学习论来看,对该教学行为的最恰当的解释是( )。(A)防止学生产生厌倦情绪(B)可以突出认知策略学习(C)防止学生课业负担过重(D)突出数学概念与规则的学习4 当表扬与事物多次结合作用在某个个体身上后,表扬具有重要的强化作用,这是( )。(A)动力定型(B)二级条件作用(C)第一信号系统(D)观察学习5 认为“学习的实质在于形成习惯” 的学说是( )。(A)桑代克的联结试误说(B)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作用说(C)华生的刺激反应理论(D)托尔曼的认知目的说6 桑代克认为对学习的解释应包括某种动机原则,与之对应的学习律为( )。(A)效果律(B)练习律(C)准备律(D)动机律7 如果狗

3、的主人想用行为塑造的方法教狗接住飞盘,那么她应该( )。(A)只要狗不去追飞盘就责骂它(B)如果没接住飞盘就让狗面壁思过(C)只有当狗成功地接到飞盘时才给予强化(D)从一开始,只要狗捡起或嗅嗅飞盘就强化它(E)把飞盘的视觉刺激和无条件刺激配对8 为了打击社会不良现象,政府常用“杀一儆百” 的做法,其理论依据可能是 ( )。(A)经典条件反射(B)操作条件反射(C)人的悟性(D)替代惩罚9 上课了,老师首先喊起立,用这个仪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然后提出几个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进入课程。讲课时,老师强调了重点,多次重复,还引导学生复述这些内容并用已有知识来解释这些内容。以上行为是( )给我们的教学启

4、示。(A)早期认知理论(B)布鲁纳的认知发现说(C)奥苏伯尔的有意义接受说(D)加涅的信息加工学习理论10 ( )把认知主义的观点引入行为主义的学习联结理论,改变了学习联结理论把学习看成是盲目的、机械的这一错误观点。(A)完形一顿悟说(B)认知一目的说(C)认知一发现说(D)有意义接受说11 随机通达的教学是由( )提出的。(A)斯皮罗(B)马斯洛(C)维特罗克(D)列昂节夫12 在一堂活动课上,老师让同学用小石头和沙子进行两种演示:先放沙子再放石头和先放石头再加入沙子,通过所得出的完全不同的效果对比来引出时间管理的方法:用石头比喻重要的事情,用沙子比喻小事情,以此让同学们自己得出结论。这种教

5、学方法所体现的学习理论是( )。(A)社会学习理论(B)认知发现说(C)有意义接受说(D)信息加工学习理论13 智力技能形成的三个阶段依次是( )。(A)原型定向、原型内化、原型操作(B)原型操作、原型内化、原型定向(C)原型定向、原型操作、原型内化(D)原型内化、原型定向、原型操作14 某一学生害怕老师,这说明他在班上最缺少马斯洛所说的哪一种需要的满足?( )。(A)求知需要(B)自尊需要(C)归属和爱的需要(D)自我实现的需要15 与学习活动本身相联系的学习动机属于( )。(A)远景的间接性动机(B)近景的直接性动机(C)近景的间接性动机(D)远景的直接性动机16 下列关于知识表征的说法正

6、确的是( )。(A)表征是意义或观念的最小单元(B)表象表征多是事物的抽象意义(C)知识存储于个体头脑中的部分被称为个体知识或主观知识(D)图式包括实体图式、概念图式、动作图式17 班会上,老师表扬了小明爱护班级卫生、看见有垃圾主动捡起来的好习惯,几天过后,学生主动捡垃圾的行为明显增多。这种现象属于( )。(A)直接强化(B)替代性强化(C)自我强化(D)正强化18 有人说,复习时的教室最好是考试时所在的教室,这种强调前后学习的情境相似性对迁移效果影响的理论依据是( )。(A)经验概括说(B)共同要素说(C)关系转移说(D)结构匹配说二、多选题19 斯金纳认为在巴甫洛夫的实验中,狗对刺激(铃声

7、)产生分泌唾液的反应属于( )。(A)应答性行为(B)经典条件作用(C)第一信号系统引发的反应(D)操作条件作用20 下列关于程序性知识和陈述性知识的说法正确的有( )。(A)陈述性知识常常是创造和学习程序性知识的基础(B)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是对人头脑内的个体知识的分类,而不是对客观知识的分类(C)对于同一个知识点,学习者既可以掌握它的陈述性知识,也可以掌握它的程序性知识(D)安德森所称的“ 知识编辑” ,是个体把陈述性知识转化成程序性知识的过程21 托尔曼最大的特点是能把自己对行为的独特观点转换成实验室实验。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他做了许多实验,其中经典的有( )。(A)攻击学习实验(B)

8、位置学习实验(C)潜伏学习实验(D)迂回实验22 罗杰斯认为促进学生学习的关键在于特定的心理气氛因素,促进学习的心理气氛因素包括( ) 。(A)真诚一致(B)评价标准严格(C)无条件积极关注(D)同理心23 由于个体所处的客观环境对人的要求不同,人的学习需要在内容和水平上也存在差异,这种差异主要表现在学习需要的哪些方面?( )。(A)指向性(B)意识水平(C)意识倾向(D)意识追求24 自我决定理论将动机划分为( )。(A)内在动机(B)内化动机(C)外在动机(D)外化动机25 Chinn 和 Brewer 考察了如何转变学生对科学原理所持的不适当观念和误解,认为影响学生立场转变的因素有( )

9、。(A)学生先前知识的性质(B)新的替代模式和理论的特征(C)改变学生观念时呈现信息的方法(D)学生对反常数据进行加工的深度26 ( )训练被较多地应用在认知学习上,帮助学生在学习任务中发展认知策略。(A)自我言语(B)自我教学(C)自我评估(D)自我监视27 根据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动机过程包括( )。(A)直接强化(B)间接强化(C)替代强化(D)自我强化28 “举一反三 ”“触类旁通”“依此类推”“ 温故知新”等习语说的是( )。(A)正迁移(B)负迁移(C)水平迁移(D)垂直迁移三、简答题29 请用结构不良领域的知识解释:为什么学生在老师讲例题的时候懂得解题方法,却不能在作业中良好地

10、表现出来?提出你的解决方法。四、综合题30 小明是市实验中学的高二学生,从县初中以优异成绩考入市实验中学。一到实验中学,他明显地感觉到这里的老师的讲课方式比较灵活,总是会联系生活实际,创设各种情境引导学生去思考,让学生感觉学有所用,不再是死读书。回想起自己初中时昏暗的题海战术,老师天天只讲课本,很多东西都要背诵,中考的那段日子更是黑暗,做得不好就会挨批评。新课改之后,师生关系在不断地变化着。请根据案例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解释新型师生关系和教学观。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教育心理学)模拟试卷 36 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每一次练习结果都是一段完好的文字

11、,强化的路线较短。C 、D 项为纯干扰项。【知识模块】 教育心理学2 【正确答案】 B【知识模块】 教育心理学3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题干已经说明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学习的类别,因此排除 A、C 项。B 项认知策略是指对学习、认知活动的调节控制过程,例如如何选择性地注意、如何编码以便于提取等,可排除。自然科学中的各种定律、定理的学习是规则学习。教师让学生保留整数即可,即重点不在计算的精确性,而在于学会周长和面积的算法,也就是突出了规则的学习,忽略了复杂的计算,故选 D。【知识模块】 教育心理学4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中性刺激一旦成为条件刺激,就可以作为无条件刺激,另一个中性刺

12、激与其反复结合,可以形成新的条件作用,这一过程是高级条件作厢,例如在一级条件作用基础上建立二级条件作用。题日中的“事物”通常指代币、奖金之类的奖励,已经是条件刺激;多次与表扬联系在一起,形成二级条件作用。在本题中,A、D 两个选项比较容易被排除;第一信号系统是物理性刺激,所以 C 项也不对。【知识模块】 教育心理学5 【正确答案】 C【知识模块】 教育心理学6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准备律是指学习者在学习开始时的预备定势,学习者有准备而且进行活动就感到满意,有准备而不活动则感到烦恼,学习者无准备而强制活动也感到烦恼。准备律就是在行为现前是否有动机。练习律是指一个学会了的刺激一反应之间的

13、联结,如果练习和使用的次数越多,就会得到加强,反之则会减弱。效果律是指如果一个动作导致情境中一个满意的变化,那么在类似的情境中,这个动作重复的可能性将增加,但如果跟随的是一个不满意的变化,这个动作重复的可能性将减少。【知识模块】 教育心理学7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首先明确塑造的含义,行为学习理论中使用的术语“塑造”(shaping)是指,通过强化学习者逐步趋近预期目标的每一步,直到引出所需要的新行为,从而得以教授其新技能或新行为,即连续接近的方法。基于这个定义,只有 D 选项是符合的。在复习过程中,除了关注理论,还需要留心其应用。【知识模块】 教育心理学8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14、】 题干中强调“打击社会不良现象”,必然不能让每个个体亲自尝试,那样代价就太大了,所以排除 A、B 项。选择和社会学习理论有关的概念。替代性学习能提高学习速度并避免亲自经历负面后果,替代强化指观察者因看到榜样受强化而受到强化增加行为概率,与之相对应的是替代惩罚。【知识模块】 教育心理学9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加涅的信息加工学习理论的学习过程的八个阶段对实际教学的启示。【知识模块】 教育心理学10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托尔曼自称“目的行为主义者”,在联结主义的框架内运用认知主义的术语。他强调行为的目的性和整体性,从刺激到做出反应需要通过一些中介变量和潜伏学习,把认知因素引入学

15、习过程。A、C、D 三项本身是在认知主义架构内的学习理论。【知识模块】 教育心理学11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斯皮罗等人提出了随机通达教学,认为对同一内容的学习要在不同时间多次进行,每次的情景都是经过改组的,分别着眼于问题的不同侧面,以便使学习者对概念获得新的理解。即教学中要把概念具体到一定的实例中,充分利用变式,分别用于说明不同方面的含义。【知识模块】 教育心理学12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用常见的石头和沙来引导学生思考时间管理,让学生自己动手,发现学习,引出时间管理的方法。先放沙后放石头,只能放下很少的石头;先放石头再放沙,可以在石头的间隙中放入更多的沙。先处理重要的事情,

16、也能有更多时间来处理琐碎的小事情。【知识模块】 教育心理学13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我国教育学家冯忠良教授在教学实验过程中将加里培林学派划分的心智技能形成的五个阶段(动作的定向阶段、物质或物质化动作阶段、出声的外部言语动作阶段、不出声的外部言语阶段、内部言语活动阶段)进行合并简化,提出原型定向、原型操作、原型内化的心智技能形成三阶段论。【知识模块】 教育心理学14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学校里最重要的缺失需要是归属和爱的需要。C 项与他人有关,B项与自我有关。【知识模块】 教育心理学15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根据学习动机的作用与学习活动的关系,可将学习动机分为近景的

17、直接性动机和远景的间接性动机。近景的直接性动机是与学习活动直接相连的,来源于对学习内容或学习结果的兴趣。例如学生的求知欲、成功的愿望、对某门学科的浓厚兴趣,以及教师生动形象的讲解、教学内容的新颖等。远景的间接性动机是与学习的社会意义和个人的前途相关的。例如,大学生意识到自己的历史使命,为不辜负父母的期望,为争取自己在班集体中的地位和荣誉等。【知识模块】 教育心理学16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A 选项应为“命题是意义或观念的最小单元 ”。B 选项,命题表征的往往是事物的抽象意义,而表象表征的往往是事物的知觉特征。D 选项,图式包括物体图式、事件图式、动作图式等。只有 C 选项是正确的。【

18、知识模块】 教育心理学17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替代强化指观察者因榜样受到强化而受到的强化。小明主动捡垃圾的好行为作为榜样获得表扬,老师强化了榜样,其他同学在不知不觉中会观察模仿,也希望获得表扬。替代强化容易与正强化发生混淆,正强化是正面刺激增强使得行为增加。【知识模块】 教育心理学18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难点在于区别“共同要素说”和“关系转移说”。“共同要素说”强调客观刺激问有无共同因素存在,认为学习的迁移取决于两种学习情境所具有的共同要素;“关系转移说”强调学习者对事物的内在组织的理解是迁移的基础。【知识模块】 教育心理学二、多选题19 【正确答案】 A,B,C【试题

19、解析】 考查巴甫洛夫对行为信号系统的分类和斯金纳对行为的分类。应答性行为是由已知刺激引起的,机体被动对环境刺激做出反应。经典性条件行为是SR 的联结,即反应是由刺激引起的;第一信号系统引发的反应是由物理刺激引起的。此题出题目的在于了解斯金纳、华生和巴甫洛夫对于行为及信号系统的分类,难点是容易漏选。【知识模块】 教育心理学20 【正确答案】 A,B,C,D【知识模块】 教育心理学21 【正确答案】 B,C,D【试题解析】 A 选项是班杜拉做的观察学习实验。【知识模块】 教育心理学22 【正确答案】 A,C,D【知识模块】 教育心理学23 【正确答案】 A,B,C【知识模块】 教育心理学24 【正

20、确答案】 A,B,C【知识模块】 教育心理学25 【正确答案】 A,B,C,D【知识模块】 教育心理学26 【正确答案】 A,B【知识模块】 教育心理学27 【正确答案】 A,C,D【试题解析】 根据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动机过程包括直接强化、替代强化、自我强化。【知识模块】 教育心理学28 【正确答案】 A,C【试题解析】 正迁移是两种学习相互促进。负迁移是两种学习之间互相干扰。垂直迁移是不同抽象概括水平的经验之间相互影响。水平迁移是同一抽象概括水平的经验之间相互影响。这两种分类依据不同的原则。“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依此类推”“温故知新”等习语,既是说正迁移,也是说水平迁移。【知识模块】

21、 教育心理学三、简答题29 【正确答案】 斯皮罗提出把知识分为结构良好领域的知识和结构不良领域的知识。结构不良领域的知识有以下两个特点:(1)知识应用的每个实例中都包含许多应用广泛的概念的的相互作用(概念的复杂性);(2)同类的各个具体实例中所涉及的概念及其相互作用的模式有很大差异(实例间的差异性)。根据这两个特点,学生根据老师所讲例题和自己所做作业之间存在着概念复杂性的差别,即例题一般是基于简单的原理或概念而搭配的,较为简单,而习题相对复杂,掺杂了更多广泛的概念的相互作用。实例间的差异性,即例题可能与作业习题在概念表述、具体内容等方面存在差异,这使得学生的作业水平出现不良状况。解决方法:(1

22、)在讲授知识时,在学生理解基本概念的基础上,结合其他以前的概念,使学生形成概念与理论之间的相互联结;(2)在讲述例题的过程中,能够举一反三,不断地变化习题的基本情境,使学生不会因为习题情境的改变而影响作业水平。即要在不同时间多次进行对同一内容的学习,每次的情境都是经过改组的,而且目的不同,分别着眼于问题的不同侧面。【知识模块】 教育心理学四、综合题30 【正确答案】 (1)建构主义认为知识是动态的和相对的,没有绝对的真理,因此教学不再是传递客观而确定的既有知识,而是激发出学生原有的相关知识经验,促进知识经验的“ 生长” ,促进学生的知识建构活动,以促成知识经验的重新组织、转换和改造。教学要为学生创设理想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推理、分析、鉴别等高级的思维活动,同时给学生提供丰富的信息资源、处理信息的工具以及适当的帮助和支持,促进他们自身建构意义以及解决问题的活动。(2)结合“情境性教学”“支架式教学”“ 合作学习”“ 认知学徒制” 来讨论。如现在的教师在更多情况下扮演的是引导者和指导者,为学生学习知识提供更多的资源和思考的方向,填鸭式的学习已经不能满足如今高度发达的信息社会的需要。【知识模块】 教育心理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大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