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考研政治自测模拟试卷 77 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1 分,共 16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基础是(A)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B)劳动价值论(C)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D)剩余价值论2 价值增殖过程是超过一定点而延长了的价值形成过程,这一定点是指(A)工人创造新价值的时间(B)工人补偿劳动力所需要的时间(C)工人创造剩余价值的时间(D)生产资料价值转移的时间3 资本的价值构成是(A)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比例(B)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比例(C)劳动力和生产资料的比例(D)原料价值和劳动力价值的比例4 马克思说;
2、“ 一切商品对它们的所有者是非使用价值,对它们的非所有者是使用价值。”这句话应理解为(A)商品不可能既有使用价值又有价值(B)使用价值是商品的本质属性(C)商品的所有者同时获得价值和使用价值(D)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是排斥的5 资本总公式的矛盾是指(A)生产和消费的矛盾(B)生产社会化与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C)资本流通中等价交换与价值增殖的矛盾(D)剩余价值不在流通过程中产生又能脱离流通过程6 平均利润率形成后,资本有机构成高的部门获得的平均利润量(A)等于本部门创造的剩余价值(B)小于本部门创造的剩余价值(C)大于本部门创造的剩余价值(D)与本部门创造的剩余价值无关7 商品资本与商业
3、资本(A)两者内容相同,都是产业资本的一个组成部分(B)两者不一样,前者存在于资本主义社会,后者存在于资本主义以前的社会(C)是两种性质完全不同的资本,它们之间没有任何联系(D)前者是产业资本在流通中采取的职能形式,后者是同产业资本并存的独立发挥作用的资本形式8 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是(A)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总和(B)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制度(C)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具体实现形式(D)社会主义生产、分配、交换、消费体系9 市场机制的核心是(A)供求机制(B)竞争机制(C)价格机制(D)利率机制10 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依据(A)它们参与了价值的创造(B)它们是生产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物质条件(C)它们作为经
4、济资源的合理配置(D)它们的所有权关系11 我们二元经济结构的突出表现是(A)粗放型增长方式与集约型增长方式的并存(B)城市现代经济与乡村传统农业的并存(C)机械化操作与动力操作的并存(D)劳动密集型产业与资金密集型产业的并存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34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12 邓小平理论形成与发展的时代背景和社会历史条件主要是指(A)当代国际局势的新发展,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B)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C)我国和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D)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13 贯彻“三个代表 ”
5、重要思想的根本要求是(A)关键是坚持与时俱进(B)核心在保持党的先进性(C)本质在坚持执政为民(D)核心在坚持发展生产力14 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关系是(A)解放思想是实事求是的内在要求和前提(B)实事求是是解放思想的内在要求和前提(C)实事求是是解放思想的目的和归宿(D)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在本质上是一致的15 根据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论断,共同富裕是(A)社会主义的根本目标(B)社会主义的本质内容(C)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D)社会主义优越性的根本表现16 邓小平指出:“ 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 ”这一论断的涵义是指(A)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B)改革是对原有经济体制的根本性变革(C)改革是社
6、会主义发展的动力(D)改革引起社会生活各方面的深刻变化17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按照“五个统筹” 的要求,深化经济体制改革, “五个统筹”是指(A)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B)统筹经济社会发展(C)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D)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18 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战略目标是 21 世纪中叶(A)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B)赶上和超过发达资本主义国家(C)人民生活比较富裕(D)基本实现现代化19 我国现阶段个人收入中非按劳分配收入主要有(A)公有制企业工资收入(B)技术、信息收入(C)资产收入(D)资本收入20 实行科教兴国战略,促进科技进步,必须采取以下措施(A)科学
7、技术必须面向经济建设(B)推进国家知识创新体系建设(C)实现国防科技和民用科技相互促进和协调发展(D)使企业成为技术创新和科技投入的主体21 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当前要重点加强(A)社会公德建设(B)职业道德建设(C)家庭美德建设(D)倡导文明礼貌22 党的组织建设的主要内容包括(A)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B)坚持和健全民主集中制(C)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干部队伍(D)加强和改进党的基层组织建设23 21 世纪头 20 年我们要集中精力,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主要是指(A)经济更加发展(B)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C)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D)人民生活更加殷
8、实24 确立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客观依据是(A)我国社会的社会主义性质(B)生产力总体水平低、多层次、不平衡(C)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D)它在实践中有巨大优越性25 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基本原则是必须(A)坚持四项基本原则(B)有利于改革开放(C)从中国的国情出发(D)有步骤、有秩序地推进26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这是因为(A)它们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B)它们决定着精神文明的性质(C)它们提供了解决精神文明建设的正确答案(D)它们规定了精神文明建设的方向三、分析题每小题 10 分,共 40 分。要求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回答问题
9、,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上。27 必须坚持按客观规律办事。我国现代化建设要始终坚持从国情出发,自觉遵循客观规律。既要积极进取、抓取机遇加快发展,又不能脱离实际条件,盲目扩大建设规模、片面追求经济增长速度。否则,欲速则不达,还会造成严重损失。经济工作和其他工作都要注意实效,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遵循客观规律统一起来。摘自温家宝政府工作报告(2005 年 3 月 15 日)请回答:如何理解经济规律的客观性和人们的主观能动作用的关系?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为什么要按客观经济规律办事?28 请阅读下面材料:江泽民在十六大报告中指出:“要尊重和保护一切有益于人民和社会的劳动。不论是体力劳动还是脑力劳动,不论
10、是简单劳动还是复杂劳动,一切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贡献的劳动,都是光荣的,都应谊得到承认和尊重。”“要确立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关于价值创造和价值分配的理论,分析我国现行阶段的分配制度。29 下面是有关效率和公平的材料:材料 1党的十六大报告在收入分配问题上指出,要“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 ,“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发挥市场的作用,鼓励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合法经营先富起来。再分配注重公平,加强政府对收入分配的调节职能,调节差距过大的收入”。为我们在新的历史时期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
11、系,推进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提供了强大的理论武器。摘自中国青年报2003 年 6 月 15 日材料 2兼顾公平是反映社会主义制度本质特征的必然要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做到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收入分配原则切实贯彻,一方面要承认收入差别,允许一部分人和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通过市场机制刺激效率,为过渡到共同富裕创造物质基础,另一方面要通过国家宏观调控等手段来构筑平等竞争的空间和平台,保证分配的公平。国家对个人收入分配进行的调节,不是去消灭收入差距,而是把差距保持在合理的范围之内,防止两极分化或贫富差距过大。摘自光明日报2003 年 1 月 6 日材料 3人们在选择投资方向和项目时
12、,必然会理性地按收益最大化原则,把与收益相联系的效率放在决策的首位,低效率低收入的投资必然被人们理性地规避。可以看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体制中,无论是按劳分配还是按生产要素的贡献参与分配,都必须、也必然要把效率摆在优先地位。虽然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在分配方式或分配原则上有一定的差异,但整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收入分配原则都必须做到效率优先,任何非经济手段导致的“公平” 都有损于社会财富的创造。政府只有在财力、物力迅速增长的前提下,才有可能去运用宏观调控手段来兼顾公平。摘自光明日报2003 年 1 月 6 日请回答:根据材料简述效率与公平原则的涵义,并分析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四、选做题本题
13、满分 10 分。请在 I、II 两道试题中任选一道作答。若两道都回答,则只按第 I道试题的成绩计入总分。30 选做题材料 l关于联合国和美国的关系,潘基文指出,联合国需要美国的积极参与和强力支持,但另一方面美国也需要联合国。因此,双方之间有效和密切的合作至关重要。他表示在未来会有不可避免的利益冲突出现,但双方都应该尽量弥合冲突和分歧,而他本人将会尽最大的努力去协调联合国和美国的关系。摘自 CCTV.com 2006 年 12 月 16 日材料 2冷战结束后,美国成了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在军事、经济和政治方面具有超强实力。美国明确提出它的战略目标有两个:一是美国必须发挥在全世界的“领导作用”,
14、建立以美国为主导的“ 世界新秩序”;二是美国必须确保在 21 世纪保持自己的霸权地位。美国的行为方式因此具有强烈的霸权主义色彩。对于不顺从的国家,美国轻别实施制裁,重则武力打击;对于联合国,如果按照自己的意志运转固然好,如果不能,则不惜绕开联合国;美国对盟友同样如此,对盟友的不同意见置之不理,且不再拘泥于传统结盟关系,而是按具体事务的不同组建不同的“志愿者联盟” 。 摘自新华网人类正步入建设和谐世界的机遇期材料 3 中国主张国际关系民主化,各国平等参与国际事务,通过协商解决共同关注的国际问题;中国主张树立新型安全观,以互信求安全,以对话促合作。军事乎段可以赢得一时的胜利,但不会带来持久的安全;
15、中国主张尊重公认的国际法和国际关系基本准则,坚决维护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维护联合国的权威和处理重大国际问题的主导地位;中国主张维护人类文明的多样性,世界上各种文明、不同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应该彼此尊重,在竞争比较中取长补短,在求同存异中共同发展。摘自胡锦涛在上海合作组织峰会上的讲话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结合材料 1,分析联合国的作用及遭遇的挑战。(2)结合材料 2,分析美国国家安全战略的实质。(3)结合材料,分析中国建立国际新秩序的主张及其与美国主张的本质区别。选做题材料 1布什总统第一任期开始时推倒前任总统克林顿提出的“建立美中两国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主张,把中国定性为“ 战略竞争对
16、手”,美中关系为“战略竞争对手关系” 。“9-11”事件之后,美国需要中国支援反恐,布什政府不再提“战咯竞争对手关系”。那么中国究竟是美国的“ 竞争对手 ”还是“合作伙伴”?布什政府对此拿不定主意,一直处于摇摆之中。因此,布什怀着复杂的心情,把美中关系描述成“复杂的关系” ,一种难以确定、难以应对的关系。摘自香港商报2006 年 4 月 28 日材料 2联合国安理会 6 月 8 日一致通过了第 1546 号决议,规定美英在 6 月 30 日之前结束对伊拉克的占领,将全部主权归伊,承认伊临时政府,并授权美国领导的多国部队继续留驻伊拉克,直到伊政治进程完成为止,但伊政府有权要求多国部队提前撤离。这
17、份新决议标志着伊重建进程又向前迈出了重要一步,因而受到了各方的认可。应当指出,英美两国当初递交提案,实为大局所迫的不得已之举。一年多前,美军执意采取单边行动时,对联合国是不屑一顾的,新保守派代表人物曾撰文欢呼“联合国的死亡” 。但对伊占领一年多来,英美联军却身陷困境。在此情况下,美国只有求助于联合国以期获得某种合法性,摆脱目前的困境。摘自人民日报2004 年 6 月 10 日材料 3中国在反恐上的合作可有可无,美国没有必要为了讨好中国而牺牲台湾的利益。美国应公开支持“ 台独” ,让中国处于两难境地,如果中国武力阻“独”,正好给美国提供一个机会:乘中国军事力量尚弱的时候将之摧毁,使中国经济倒退
18、20 年,让中国和平崛起成为泡影。摘自美国新闻周刊网站 2004 年 4 月 8 日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结合材料,分析中美关系近年来出现的新变化及其原因。(2)分析材料 2 中反映出的当今国际格局发展出现的新变化。 (3)为什么说发展中美关系的最大障碍是台湾问题?考研政治自测模拟试卷 77 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1 分,共 16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考查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基础的把握。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完整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正是依据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19、所提供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关于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原理,去分析研究各种具体的社会形态和生产关系(如资本主义制度),才得以创立剩余价值理论,才能够建立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整个理论体系,因此,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基础。本题中 A 项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来源, B、D 两项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内容,因此,C 项才是正确选项。考生在解题时,容易选 B 项或D 项,把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基础和理论内容混淆起来了,导致了失误。2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考查对价值形成过程与价值增殖过程的关系的掌握。价值增殖过程是超过一定点而延
20、长了的价值形成过程。这个一定点是工人补偿劳动价值所需要的时间。工人整个的劳动时间超过这个一定点,即超过补偿他的劳动力价值所需的时间,价值形成过程就转化为价值增殖过程,因此,B 项是正确选项。A 、C、D 项是干扰项,应排除。3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考查对资本有机构成的掌握。资本的有机构成可以从物质和价值形式两方面分为资本技术构成和资本的价值构成。前者为由技术水平决定的劳动力和生产资料之间的量的比例,后者为一定数量的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之间的比例。所以,B 项是正确选项。C 项是资本的技术构成,A 项不符合题干要求,D 项是错误的选项。4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考查对商品是使用价
21、值和价值的矛盾统一体的理解和掌握。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统一体。一方面,商品的使用价值与价值是统一的,缺一就不成为商品。另一方面,使用价值与价值又是不同的、相矛盾的。题干中马克思的话,应理解为商品生产者为实现商品的价值,必须让渡其商品的使用价值;商品生产者为了得到商品的使用价值,必须支付这个商品的价值。所以 D 项是正确选项。A、B、C 项的内容不正确。5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考查对资本总公式的矛盾的掌握。资本总公式表明,货币在运动中发生了价值增殖。从形式上看,资本总公式是同价值规律相矛盾,这个矛盾表现在,按照价值规律要求,商品交换应按其价值进行等价交换,因而在流通过程中商品量不
22、会变化,不能发生价值增殖。但是,资本总公式呈现出来的现象是,经过流通过程,资本价值量却发生了变化,实现了价值增殖。这就是资本总公式的矛盾,所以,C 项是正确的选项。6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考查对平均利润形成的理解。平均利润率和平均利润的形成过程,就是不同部门的资本通过竞争而重新瓜分剩余价值的过程。平均利润形成后,不同部门的资本家所得到的平均利润,就不一定恰好等于本部门劳动者创造的剩余价值。其中资本有机构成高的部门,所得到的平均利润要大于本部门创造的剩余价值;反之,资本有机构成低的部门,所得到的平均利润要小于本部门创造的剩余价值;只有资本有机构成具有平均水平的部门,所得到的平均利润与本
23、部门创造的剩余价值基本一致。所以,C 项是正确选项。A、B 项的内容不符合题意,D 项内容是错误的。7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考查商品资本与商业资本的区别和联系。商品资本是产业资本在循环运动中所采取的一种职能形式,它的职能是在流通领域通过商品的销售实现商品的价值和剩余价值。商业资本是从产业资本中分离出来,专门从事商品买卖,独立发挥资本职能,以获取商业利润为目的的一种独立的资本形式。商业资本是处于流通领域的商品资本的转化形式,它执行的是商品资本的职能。所以,正确选项是D。8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考查的知识点是经济制度与经济体制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社会经济制度是指体现社会主义生产
24、关系性质的基本经济制度,它具有特殊的质的规定性。而经济体制是指一定经济制度的具体实现形式和进行方式。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与社会主义生产、分配、交换、消费体系也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前者着重研究生产关系的运行方式;后者着重研究社会生产和再生产的运行系统。9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考查对市场机制的核心是价格机制的理解。市场机制是市场的各种要素包括价格、供求和竞争等因素之间互为因果相互制约,各自发挥功能,又共同发挥功能的这种联系和作用。供求机制、竞争机制、价格机制和利率机制等构成统一的市场机制,其中,价格机制是市场机制的核心。所以,C 项是正确选项。10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考查对按劳分
25、配为主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掌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个人收人分配存在按劳分配为主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多种分配方式。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是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按生产要素分配是生产要素的所有权在经济上的实现。各种生产要素参与收入分配的数量是按它们在生产经营中的贡献为依据,即生产使用价值中的贡献,而不是指它们在创造价值中的贡献。所以,D项是正确选项。11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考查对我国二元经济结构的理解。二元经济结构,通常是指生产力差别的城市现代经济与乡村传统的农业部门同时并存的状况。它是发展中国家的社会经济中普遍存在的现象。所以,B 项是正确选项。A 、C、D 是不符合题意的干扰项。二
26、、多项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34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12 【正确答案】 A,B,C,D【试题解析】 考查对邓小平理论形成的时代背景和社会历史条件的掌握。A 项的内容是邓小平理论形成与发展的时代依据,B 项的内容是邓小平理论形成与发展的理论依据,C 项的内容是邓小平理论形成与发展的历史依据, D 项的内容是邓小平理论形成与发展的现实依据。因此,A、B、C、D 项都是正确选项。13 【正确答案】 A,B,C【试题解析】 考查对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要求的确认和掌握。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要求是:“
27、关键在坚持与时俱进,核心在坚持党的先进性,本质在坚持执政为民。全党同志要牢牢把握这个根本要求,不断增强贯彻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因此,A 、B、C 项是正确选项,D 项不符合题意要求。14 【正确答案】 A,C,D【试题解析】 考查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关系。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党的思想路线的内容。二者的关系是:解放思想是实事求是的内在要求和前提;实事求是是解放思想的目的和归宿;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在本质上是一致的,社会实践是二者的统一基础。因此,A、C、D 是正确选项。15 【正确答案】 A,B,C,D【试题解析】 考查邓小平对共同富裕在社会主义本质中地位的论断的确认和掌握。邓小
28、平提出: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目标、本质内容和根本原则,也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根本体现。所以,A、B、C、D 项都是正确选项。16 【正确答案】 A,B,C,D【试题解析】 考查对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这一论断的涵义的认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一次革命,把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变成了一个社会主义新中国;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改革将把一个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社会主义中国变成一个富强民主文明的现代化的社会主义中国。题中四个备选项都是正确选项。17 【正确答案】 A,B,C,D【试题解析】 考查对“五个统筹”的确认和掌握。A 、B 、C、D 项的内容是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的标准提法,因此,四个选项都
29、是正确选项。18 【正确答案】 A,C,D【试题解析】 考查对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和战略步骤的理解。A、C、D 项是我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第三步的具体内容,从而是正确选项。B项是干扰项。19 【正确答案】 B,C,D【试题解析】 考查对非按劳分配收入的确认和掌握,公有制是按劳分配的主体,公有制企业工资收入是按劳分配的分配形式,所以,A 项不符合题意。B 、C、D项都属于按生产要素贡献分配取得的收入,即非按劳分配的收入,应是正确选项。20 【正确答案】 A,B,C,D【试题解析】 考查对促进科技进步的措施的掌握。实行科教兴国战略,促进科技进步,必须使科技工作为经济建设服务;创新是一个民
30、族不竭的动力,必须大力发展创新体系建设;在科技发展中要做到“军转民”和“民转军”的互相促进;市场经济中的主体是企业,必须调动企业的积极性,使企业成为创新和投入的主体。四个选项都是正确选项。21 【正确答案】 A,B,C【试题解析】 考查对社会主义道德建设重点内容的掌握。A 、B 、C 项的内容是当前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重点。而“倡导文明礼貌”也是道德建设的内容,但不是当前的重点。所以,A、B、C 项是符合题干要求的正确选项。22 【正确答案】 B,C,D【试题解析】 考查对党的组织建设的内容的掌握。加强党的组织建设的根本是把党建设成坚强的领导核心,充分发挥党的组织优势。B、C 、D 项是加强
31、党的组织建设的内容,因此,B、C、D 项是正确选项,A 项是党的思想建设的根本,不符合题意。23 【正确答案】 A,B,C,D【试题解析】 考查对小康社会含义的确认。A、 B、C、D 项的内容是党的十六大报告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高度概括。四个选项都是正确答案。24 【正确答案】 A,B,C,D【试题解析】 考查对确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客观依据的掌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是由我国社会的社会主义性质和初级阶段的国情决定的。题中 A、B、C、D 项都是正确选项。25 【正确答案】 A,C,D【试题解析】 考查对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基本原则的掌握。政治体制改革必须遵循以下原
32、则:(1)坚持四项基本原则。(2) 从中国的实际出发,走自己的路。(3)必须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有步骤、有领导、有秩序地进行。因此,A 、C 、D 项是正确选项。B 项是干扰项。26 【正确答案】 A,B,D【试题解析】 考查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指导思想的理解和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深刻地揭示了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是人类历史上最先进、科学的世界观规定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性质和方向,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指导思想。所以,A、B、D、项是正确选项。三、分析题每小题 10 分,共 40 分。要求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回答问题,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上。27 【
33、正确答案】 (1)经济规律具有客观性,任何经济规律都具有客观性,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这是因为:第一,任何经济规律都是在一定的经济条件基础上产生和发生作用的,并随着客观经济条件的变化而变化。有什么样的经济条件,就产生与它相适应的经济规律。第二,人们既不能消灭、废除和改造经济规律,也不能创造或制定经济规律。(2)经济规律能够被人们认识和利用。经济规律具有客观性,并不意味着人们在经济规律面前是无能为力的,只能听凭经济规律的摆布。人们能认识和利用客观经济规律,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人们认识经济规律的目的,在于利用经济规律能动地改造世界。(3)经济规律具有客观性,所以人们必须尊重经济规律,按照客
34、观经济规律办事。如果违背了客观经济规律,就要受到经济规律的惩罚;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证明,按照客观经济规律办事,经济建设就得到顺序发展,否则,就遭到损失和挫折。本题考查对经济规律的客观性和人们的主观能动作用的关系以及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必须按经济规律办事的理解和掌握。解题时首先分析经济规律的客观性和人们的主观能动性的关系,然后结合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际,我国现代化建设要坚持从国情出发,自觉按客观的经济规律办事,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遵循客观经济规律统一起来。28 【正确答案】 (1)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揭示了价值的创造问题。在商品价值的组成部分中,不变资本是过去劳动凝结的价值,可变资本是劳动者在必要劳
35、动时间内新创造的价值,用以补偿劳动力的价值,剩余价值是劳动者在剩余劳动时间内创造的并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新价值。这表明了劳动是创造价值的惟一源泉。(2)马克思的剩余价值分割理论则揭示了价值的分配问题,一个社会能分配的价值只能是劳动者新创造的价值。工人获得自己在必要劳动时间内创造的,用于维持劳动力再生产的工资。不同的资本家集团,凭借他们占有的产业资本,商业资本、银行资本、土地等生产要素,参与了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的分配,剩余价值被分割为企业利润、商业利润、银行利润和地租等具体形式。资本主义社会价值的分配表现为按生产要素分配。(3)我国现阶段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处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并且要把按
36、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这是由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多种经营方式的特点决定的,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决定我们的分配制度必须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但为了鼓励个人将手中的生产要素用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缓解我国资源短缺的矛盾,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益,促进生产的发展,又要允许生产要素参与价值的分配。但这决不是说,所有的生产要素都创造了价值,必须分清价值的创造和价值的分配是两个不同层次的问题,创造价值的惟一源泉是劳动。多种经营方式也是决定多种分配方式的重要条件。由于不同的社会成员占有的生产要素数量的不均等,按生产要素
37、分配必然会导致社会贫富差别的扩大,因此,在承认按生产要素分配合法性的同时,又必须重视理顺和调节分配关系,规范分配秩序。本题考查对价值创造、价值分配理论的掌握和应用能力。本题是一个综合性的问题,必须要把前后不同章节的内容在理解的基础上加以总结和归纳。-首先要明白,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论阐述了价值创造问题,剩余价值分割理论阐述了价值分配问,题。在此基础上,再联系我国的实际进行分析。29 【正确答案】 (1)所谓效率原则,是指社会分配制度和分配政策要以促进生产力发展,提高企业和国民经济效率为目标。所谓公平原则,是指机会公平、规则公平(如公有制的公平、按劳分配的公平)和结果公平。公平三方面的内
38、容是相互联系的,机会公平、规则公平是结果公平的基础。(2)在分配关系中,效率和公平是矛盾的统一体。按照效率原则调节分配关系,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可以为公平分配、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提供物质条件;实行公平分配可以调动各种人的积极性,促进人们增加收入,提高效率。公平是促进效率提高的强大动力。市场经济有助于提高效率,但是在市场经济中,市场竞争的结果必然会引起部分企业的破产和劳动者失业,引起贫富悬珠,从而导致收入的不平等。平均主义虽然利于实现收入分配的结果公平,但却会严重挫伤企业和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降低效率,因此,效率和公平之间存在着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关系。(3)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应该实行效率与公平
39、优化结合的原则,正确处理好四个方面的关系:第一,正确处理好提倡奉献精神与落实分配政策的关系。第二,正确处理好反对平均主义与防止收入悬殊的关系。第三,正确处理好初次分配注重效率与再分配注重公平的关系,既要合理拉开收入差距,又要防止贫富悬殊,坚持共同富裕的方向。第四,加强对个人收入调节,理顺分配关系,规范分配秩序。本题考查对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及其怎样正确处理二者关系的理解和掌握。解题时首先阐述效率与公平原则的涵义;其次,着重说明效率与公平之间是一种对立统一关系,效率是公平的基础,公平促进效率;最后,分析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正确处理公平与效率关系的原则。四、选做题本题满分 10 分。请在 I、II 两道
40、试题中任选一道作答。若两道都回答,则只按第 I道试题的成绩计入总分。30 【正确答案】 选做题(1)联合国是当今世界最有权威、最广泛的政府间国际组织。联合国的地位和作用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而不断变化。冷战结束后,联合国的作用在某些方面得到了加强,但也遭遇重大挑战。在美国推行的单边主义全球战略中,对联合国的政策发生重大变化,顺从时就用之,逆美国时就抛弃之。联合国的权威和作用受到重大挑战。此外,联合国自身也存在效率不高、财政困难等问题。这些都影响了联合国作用的发挥。但是,随着全球化发展趋势的增强,为了维护各国的共同利益,世界各国都需要联合国发挥更大作用。(2)冷战结束后,尤其是美国总统小布什上台以来
41、,在安全战略上寻求美国的绝对安全,大力推行先发制人的进攻性防御政策,并单方面推行“国家导弹防御系统” 。这是一种单边主义政策,与多极化的世界发展趋势背道而驰,其实质是要建立美国单极霸权的世界军事战略体系,充当世界的领导者。(3)中国主张建立一个公正合理的、体现大小国家一律平等相处、共同协商解决国际事务的新秩序。美国主张建立的国际新秩序主要内容是:在全世界实现“和平的安全,自由的法治” 的目标,确定美国在世界范围内的领导地位,实质是实现美国在全世界的独霸地位。中国同美国的主要分歧在于:中国主张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基础建立一个真正的、根本不同于旧秩序的国际新秩序;美国是打着“新” 秩序的旗号恢复、
42、延长旧秩序,美国企图让全世界都采纳美国的政治经济制度和社会模式,接受美国的价值观和意识形态,实现美国或西方资本主义的一统天下。选做题(1)中美关系在布什总统两任内出现了一些变化:由其初任内的“战略竞争对手关系”的定位到再任内更加客观务实的“ 利益攸关关系 ”与“建设性合作关系” 的界定。出现这一变化的原因主要是中国近年来经济得到快速发展,国家实力得到很大增强,国际地位得到提高,对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影响力增强,美国不得不面对中国实力上升的客观现实,尊重这一事实。此外,在一些全球性问题如反恐、防核扩散、能源、人权等方面,美国需要加强与中国的合作,维护双方的共同利益;在美国的全球战略利益中,尽管美国欲
43、独霸世界,但是其有些力不从心,需要中国的合作。(2)两极格局崩溃后,国际格局向着多极化方向发展。这是因为国际格局走向多极化,是时代进步的要求,符合各国人民的利益。但是美国,尤其是小布什上台后的美国,利用其唯一超级大国的地位,频繁采取单边主义行动,对世界和平构成极大威胁,并影响了联合国作用的发挥。联合国是当今世界最有代表性、最有权威性的世界性的国际组织,是实践多边主义、加强国际合作的重要舞台。材料 2 中围绕伊拉克问题美国与联合国的关系变化,典型地反映了当今国际形势的一个突出特点,即世界多极化在曲折中发展。在这一过程中,单极与多极的矛盾、称霸与反霸的斗争,将成为今后相当长一个时期内国际斗争的焦点
44、。(3)在全球化时代的今天,中美关系越来越多层面,越来越复杂化。冷战后,美国确立了以维护其“ 一超独霸 ”地位为目标的全球战略,为此它要从政治、经济、安全等多个维度入手,扩展美国的利益。在这个框架下,中美之间既有利益冲突,也有利益交汇。发展中美关系的最大十扰因素是台湾问题。美国一直有利用台湾问题来牵制中国的意图。台湾问题涉及中国的核心利益,“台独” 势力的分裂活动恰恰是要危害中国的核心利益。美国的台海政策客观上起到了庇护“台独” 活动的作用。虽然美国强调两岸“ 维持现状”、“和平解决”,甚至在“台独”活动猖獗时有所压制,但美国台海政策的两面性(一方面承认“一中原则” ,一方面向台湾出售武器)始终没有本质的改变,与中国政府主张的“和平统一” 有很大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