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法律修养)模拟试卷1及答案与解析.doc

上传人:孙刚 文档编号:851009 上传时间:2019-02-22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55.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法律修养)模拟试卷1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法律修养)模拟试卷1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法律修养)模拟试卷1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法律修养)模拟试卷1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法律修养)模拟试卷1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考研政治(法律修养)模拟试卷 1 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1 分,共 16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在下列各种规范中,体现统治阶级意志,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由国家强制力保障实施的规范是( )(A)法律规范(B)政策规范(C)道德规范(D)宗教规范2 法律运行的起始性和关键性环节是( )(A)法律制定(B)法律遵守(C)法律执行(D)法律适用3 国家司法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按照法律规定的职权和程序,运用法律规范处理具体案件的活动是( )(A)法律遵守(B)法律适用(C)法律制定(D)法律执行4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法治理念,它反映和指引

2、着社会主义法治的性质、功能、目标方向、价值取向和实现途径,是社会主义法治的精髓和灵魂,也是立法、执法、司法和守法和法律监督的指导思想,包含“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党的领导”五个基本要求。这五个方面相辅相成,构成了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完整理论体系。其中社会主义法治的本质要求( )(A)依法治国(B)执法为民(C)公平正义(D)服务大局5 国务院有权根据宪法和法律制定规范性法律文件,称为( )(A)基本法律(B)基本法律以外的法律(C)行政法规(D)行政规章6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的各部、委、局可依法制定( )(A)基本法律(B)行政法规(C)行政规章(D)自治条例7 下列关于我国

3、规范性法律文件效力从高到低排列正确的是( )(A)宪法行政法规行政法行政诉讼法(B)宪法 行政法地方性法规行政法规(C)宪法 行政法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D)宪法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行政诉讼法8 法律思维是按照法的原理、法律原则和立法精神,分析、解决法律问题的习惯和思想取向。下列选项中,符合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思维的是( )(A)重证据(B)重义务(C)重实体轻程序(D)重程序轻实体9 “法立而不行,与无法等。” 这句话强调了( )(A)学法的重要性(B)立法的重要性(C)守法的重要性(D)执法的重要性10 甲公司与乙公司因一份买卖合同的履行发生纠纷,并提起诉讼。在诉讼过程中,甲公司提供了一盒能证明两

4、公司买卖合同内容的录音带,但法院认为该录音带不是按法定程序收集的,不予认定为案件的证据。这体现了诉讼证据的( )(A)客观性特征(B)关联性特征(C)合理性特征(D)合法性特征11 与其他类型的思维方式相比,法律思维更为关注行为的( )(A)证据问题(B)程序问题(C)法理问题(D)情理问题12 在我国法律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具有最高法律效力的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B)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C) 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D)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13 宪法的修改,应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全体代表的( )(A)15 以上的多数通过(B) 12 以上的多数通过(C) 23 以上的多数通过

5、(D)34 以上的多数通过14 下列职权中应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行使的是( )(A)解释法律(B)提名国务院总理人选(C)制定和修改基本法律(D)审查和批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以及计划执行情况的报告15 我国宪法规定,公布法律的权力属于( )(A)国务院(B)国家主席(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D)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16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公民的某些权利和义务是结合在一起的。下列选项中,既是公民权利又是公民义务的是( )(A)劳动权(B)依法纳税(C)依法服兵役(D)遵守宪法和法律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34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6、,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17 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下列叙述中,正确揭示法律特征的有( )(A)法律是国家制定和认可的行为规范(B)法律是以国家强制力保障实施的行为规范(C)法律是体现所有社会成员的意志的行为规范(D)法律是通过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和人们的信念来维持的行为规范18 从法律的实质内容看,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是社会历史发展规律和自然规律的反映,具有鲜明的科学性和先进性,主要体现在( )(A)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是体现了人民意志的全部(B)我国社会主义法律坚持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C)我国社会主义法律借鉴我国传统法和外国法的成功经验(D)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立法体制、立法程序和立法技术与时俱进

7、,不断改革创新,立法质量不断提高19 就全国人大的立法程序而言,主要包括的环节有( )(A)法律案的提出(B)法律案的审议(C)法律案的表决(D)法律案的公布20 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主要任务有( )(A)加快建设法治政府(B)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C)深化司法体制改革(D)培植新型的社会主义法律文化21 在经济法方面的规范性法律文件中,属于规范市场主体,创造平等竞争环境方面的文件有 ( )(A)价格法(B) 产品质量法(C) 反不正当竞争法(D)消费者权益保护法22 法律思维是按照法的原理、法律原则和立法精神,分析、解决法律问题的习惯和思想取向。下列选

8、项中属于社会主义法律思维方式的有( )(A)重证据讲程序(B)重实体轻程序(C)重程序轻实体(D)讲法律用法理23 法律思维方式的特征主要有:讲法律;讲证据;讲程序;讲法理。其中讲法理,这里的理由必须是( )(A)公开的(B)有法律上的依据(C)具有法律上的说服力(D)符合人们的情理24 法律上的自由平等观念最为核心的内容是( )(A)权利和自由是具体的观念(B)权利和自由不受任何限制的观念(C)依法享有和行使自由的观念(D)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观念25 关于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的关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结构上的相关关系(B)总量上的等值关系(C)功能上的互补关系(D)具体和抽象的关系2

9、6 关于法律权威,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法律权威是指法的不可违抗性(B)法律的外在强制力是树立法律权威的唯一依靠力(C)法律权威是国家稳定的坚实基础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D)社会主义法律权威的树立需要国家和公民共同努力27 法律的国家强制力表现为( )(A)法律的每一个实施过程都要借助于国家的强制力(B)国家是保证法律实施的唯一力量(C)国家对违法行为的制裁(D)国家对合法行为的保护28 法律上的证据不同于一般的事实,证据的特征主要有( )(A)合情理(B)合法性(C)客观性(D)关联性29 我国现行宪法作为国家的根本法,既具有与一般法律相同的特点,又有与一般法律不同的特征。下列关于

10、宪法的特征,说法正确的有( )(A)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B)宪法在内容上规定国家生活中最根本最重要的方面(C)任何法律、法规都不能与宪法相抵触(D)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比普通法律更为严格30 政治权利和自由是指公民依法享有的参加国家政治生活方面的权利和自由。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我国公民享有的政治权利和自由包括( )(A)选举权(B)被选举权(C)言论自由(D)游行自由31 下列选项中,属于我国宪法基本原则的有( )(A)人民主权原则(B)民主集中制原则(C)社会主义法治原则(D)党的领导原则32 根据宪法规定,下列属于我国公民基本义务的有( )(A)遵守宪法和法律,依法纳税(B)维

11、护国家统一和各民族的团结(C)维护祖国的安全、荣誉和利益(D)保卫祖国、依法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33 宪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宪法的最高法律效力主要包括以下哪些方面的含义( )(A)宪法是制定普通法律的依据,任何普通法律、法规都不得与宪法相抵触(B)宪法是一切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全体公民的最高行为准则(C)在制定和修改程序上,宪法比其他法律的要求更加严格(D)在内容上,宪法规定国家最根本、最重要的问题34 我国宪法第 3 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机构实行民主集中制的原则。”这项原则的内容主要体现在下列哪些方面( )(A)在国家机构与人民的关系方面,体现了国家权力来自人民,由人民组织国家机构

12、(B)在同级国家机构中,国家权力机关居于主导地位(C)在中央和地方机构的关系方面,实行中央和地方的国家机构和职权的划分,遵循在中央的统一领导下,充分发挥地方的主动性、积极性的原则(D)各国家机关在行使职权时实行集体负责制三、分析题每小题 10 分,共 40 分。要求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回答问题,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上。35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1马克思说:“ 法律不是压制自由的措施,正如重力定律不是阻碍阻止运动的措施一样。”材料 2我国宪法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材料 3一名在网上散布虚假地

13、震信息者被拘留四川芦山地震发生后,一名网友在网上发布“成都将于 4 月 22 日发生 92 级地震”的谣言引起群众恐慌。公安机关及时开展调查,将发布谣言的林某抓获,依法给予行政拘留 10 日的处罚。芦山地震发生后,四川省公安机关在全力开展救援的同时,安排民警对网站、微博、论坛进行 24 小时巡查,及时发现、处置各类造谣性、煽动性信息。截至 4 月 20 日 14 时,共处置各类谣言 200 余条。材料 4芦山地震十大不实谣言4 月 20 日 8 点 02 分,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发生 70 级地震。就在灾区人民众志成城抗震救灾之际,有人却制造出不实信息。人民网特别整理并澄清部分谣言,希望网友在碎

14、片化的信息时代能辨明真伪,拒绝以讹传讹。1“寻找徐敬回家 ”2磁铁预报地震 3一条搜救犬反复被 “牺牲”4“ 地震解密之祖”预测地震 5“ 雅安又一救灾军车坠崖 ”6多张雅安地震现场图 7红会称“不捐 500 万不能进灾区”8 地震局内部消息成都 92 级地震 9“ 地震期间大吃大喝”不实 10航空公司坐地起价。材料 5“法律必须被信仰,否则它将形同虚设”( 伯尔曼)“法律应在任何方面受到尊重而保持无上的权威”( 亚里士多德)请回答:(1)结合材料,谈谈如何理解公民在法律上的“ 自由” 权利?(2)什么是法律权威 ?如何自觉维护社会主义法律权威?考研政治(法律修养)模拟试卷 1 答案与解析一、

15、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1 分,共 16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法律的概念,基础知识性试题。【知识模块】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2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法律的运行相关知识。法律制定(立法)就是有立法权的国家机关依照法定职权和程序制定规范性法律文件的活动,是法律运行的起始性和关键性环节。【知识模块】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3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法律适用的概念。法律适用是指国家司法机关及其公职人员依照法定职权和程序适用法律处理案件的专门活动。【知识模块】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4 【正确

16、答案】 B【试题解析】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法治理念,它反映和指引着社会主义法治的性质、功能、目标方向、价值取向和实现途径,是社会主义法治的精髓和灵魂,也是立法、执法、司法和守法和法律监督的指导思想,包含“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党的领导”五个基本要求。这五个方面相辅相成,构成了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完整理论体系。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内容;执法为民是社会主义国家人民当家做主的必然反映,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本质要求;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是社会主义法治的价值追求;服务大局是党和国家根本任务的必然要求,是社会主义法治的

17、重要使命;党的领导是我国宪法确定的基本原则,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保证。【知识模块】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5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根据我国宪法立法法等的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行使国家立法权。国务院有权根据宪法和法律制定行政法规。国务院各部门可以根据宪法、法律和行政法规,在本部门的权限范围内,制定部门规章。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根据本行政区域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在不同宪法、法律和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前提下,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规。【知识模块】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6 【正确答案】 C【知识模块】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7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中国

18、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是以宪法为统帅,宪法是国家根本大法,具有最高效力,其次是法律,如行政法、行政诉讼法、刑法、民法等,再次是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据此,本题选 C。【知识模块】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8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法律思维方式的特征。包括:讲法律;讲证据;讲程序;讲法理。【知识模块】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9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法立而不行,与无法等。“这句话里“行”强调了“执行”的重要性,即 D 选项。【知识模块】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10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证据的特征。法律上的证据不同于一般的事实。首先,证据要具有合法性,即证据

19、的形式、收集和查证都必须符合法律的规定。所以选 D项。其次,证据要具有客观性,即证据必须是客观真实的,既不能捕风捉影,更不能主观臆断。最后,证据要具有关联性,即证据只有与案件事实有实质性联系,才能对案件事实具有证明作用。【知识模块】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11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法律思维思考与处理法律问题要从法律程序出发。程序问题在法律领域居于非常重要的地位。简单地说,程序是法律所规定的法律行为的方式和过程,法律通过规定明确的程序来约束人们的行为。程序告诉人们实施某种法律行为时,应先做什么事情,后做什么事情,以及如何做这些事情才是符合法律的。与其他类型的思维方式相比,法律思维更为关

20、注行为的程序问题。【知识模块】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12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宪法是我国的根本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宪法的最高法律效力体现为宪法是制定普通法律的依据,任何普通法律、法规都不得与宪法的原则和精神相违背。【知识模块】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13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我国宪法的修改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或者 15 以上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提议,并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全体代表的 23 以上的多数通过。而普通法律则只需要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全体代表的过半数通过。【知识模块】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14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是我国国家

21、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进行国事活动。根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的决定,行使公布法律、任免国务院组成人员等重要职权。【知识模块】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15 【正确答案】 B【知识模块】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16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劳动、教育既是公民权利又是公民义务。【知识模块】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34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17 【正确答案】 A,B【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法律规范的概念。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反映由特定社会物质生活条件

22、所决定的统治阶级意志的规范体系。AB 两项符合题意。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注意:法所体现的统治阶级意志是统治阶级整体意志或共同意志,而不是统治阶级内部各党派、团体、每个成员的个别意志,也不是个别意志简单相加的总和。选项 C 错误。【知识模块】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18 【正确答案】 B,C,D【试题解析】 从法律的实质内容来看,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是社会历史发展规律和自然规律的反映,具有鲜明的科学性和先进性。在剥削阶级占统治地位的社会中,法律受少数人狭隘利益的局限,容易与客观规律和历史发展趋势相背离。社会主义法律反映的不是少数人的特殊利益,而是全体人民的共同利益,尽管这种共同利益的具体内容会

23、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而发展变化,但它与历史发展的基本方向和基本规律是一致的。因此,从本质上说,社会主义法律更能够尊重和反映客观规律,更具有科学性。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科学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我国社会主义法律坚持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二是我国社会主义法律善于借鉴我国传统法和外国法的成功经验。三是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立法体制、立法程序和立法技术,适应时代发展而不断改革与创新,使立法的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A 选项错误,不可能是意志的全部。【知识模块】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19 【正确答案】 A,B,C,D【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全国人大的立法程序。【知识模块】 思想道德修养与

24、法律基础20 【正确答案】 A,B,C,D【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主要任务”知识点。包括:(1)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2) 提高党依法执政的水平;(3)建立社会主义法治政府;(4)健全司法体制与制度;(5) 完善权力制约与监督机制;(6)培植社会主义新型法律文化。【知识模块】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21 【正确答案】 B,C,D【试题解析】 经济法主要包括两个部分:一是创造平等竞争环境、维护市场秩序方面的法律,我国现已制定反不正当竞争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产品质量法、广告法等。二是国家宏观调控和经济管理方面的法律,我国现已制定预算法、审计法、会计法、中国人民

25、银行法、价格法、税收征收管理法、个人所得税法、城市房地产管理法、土地管理法等。A 选项不符合题意。【知识模块】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22 【正确答案】 A,D【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法律思维方式的特征。包括:(1)讲法律;(2)讲证据;(3)讲程序;(4)讲法理。【知识模块】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23 【正确答案】 A,B,C【试题解析】 法律思维思考与处理法律问题要运用法律原理和精神。法律思维的任务不仅是获得处理法律问题的结论,而且要为法律结论提供充分的法律论证与法律理由。任何理性的思维都应当用适当的理由来支持所获得的结论,而法律思维对理由的要求更有特殊之处。其一,理由必须是公开的,而不能

26、是秘密的。其二,理由必须有法律上的依据。其三,理由必须具有法律上的说服力。D 选项错误。法理和情理有时候是冲突的。【知识模块】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24 【正确答案】 C,D【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自由平等”知识点。保障公民的自由平等是我国宪法和法律的基本价值取向。法律上的自由平等观念最为核心的内容是依法享有和行使自由的观念、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观念。【知识模块】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25 【正确答案】 A,B,C【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权利义务观念“知识点。【知识模块】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26 【正确答案】 A,C,D【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法律权威”的相关知识点。法律权威的树立主要依

27、靠法律的外在强制力和内在说服力。法律的外在强制力是法律权威的外在条件,主要表现为国家对违法行为的制裁。尽管法律权威不可能完全建立在外在强制力的基础之上,但必要的外在强制力,是树立法律权威不可缺少的条件。法律的内在说服力是法律权威的内在基础。如果仅仅依赖外在强制力,法律不可能形成真正的权威。因此选项 B 不正确。【知识模块】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27 【正确答案】 C,D【试题解析】 法律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也就是说,法律具有国家强制性。这种强制性表现为两方面:一是国家对违法行为的否定和制裁;二是国家对合法行为的肯定和保护。国家强制力并不是保证法律实施的唯一力量。法律意识、道德观念、纪律观念

28、也是保证法律的实施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选 CD。【知识模块】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28 【正确答案】 B,C,D【试题解析】 一般来说,证据就是以法律规定的形式表现出来的、能够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事实。法律上的证据不同于一般的事实。首先,证据要具有合法性,即证据的形式、收集和查证都必须符合法律的规定。其次,证据要具有客观性,即证据必须是客观真实的,既不能捕风捉影,更不能主观臆断。再次,证据要具有关联性,即证据只有与案件事实有实质性联系,才能对案件事实具有证明作用。【知识模块】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29 【正确答案】 A,B,C,D【试题解析】 宪法作为国家的根本大法,具有自己鲜明的特

29、征。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1)在内容上,宪法规定国家生活中最根本最重要的方面。诸如国家的性质、国家的政权组织形式和国家的结构形式、国家的基本国策、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机构的组织及其职权等,都在宪法中作了明确规定。(2)在效力上,宪法的法律效力最高。宪法的最高法律效力既体现为宪法是制定普通法律的依据,任何普通法律、法规都不得与宪法的原则和精神相违背。宪法是一切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全体公民必须遵循的最高行为准则。(3)在制定和修改的程序上,宪法比其他法律更为严格。【知识模块】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30 【正确答案】 A,B,C,D【试题解析】 政治权利和自由具体包括两个方面:第一,选举权和

30、被选举权。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年满 18 周岁的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但是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第二,政治自由。政治自由主要是指公民表达自己政治意愿的自由。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知识模块】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31 【正确答案】 A,B,C,D【试题解析】 ABCD 四选项均符合题意。除此之外,还有公民权利原则。【知识模块】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32 【正确答案】 A,B,C,D【试题解析】 ABCD 四选项均符合题意。【知识

31、模块】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33 【正确答案】 A,B【试题解析】 宪法序言规定:“本宪法以法律的形式确认了中国各族人民奋斗的成果,规定了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是国家的根本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全国各族人民、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以宪法为根本的活动准则,并且负有维护宪法尊严、保证宪法实施的职责。”第 5 条第 3 款规定:“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该条第 4 款规定:“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一切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行为,必须予以追究。”此即宪法最高法律效力的体现

32、。宪法的最高法律效力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宪法是制定法律、法规的依据,任何法律、法规都不得与宪法的原则、精神相违背;二是宪法是一切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全体公民的最高行为准则。因此选AB 两项。【知识模块】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34 【正确答案】 A,B,C【试题解析】 民主集中制原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在国家机构与人民的关系方面,体现了国家权力来自人民,由人民组织国家机构(宪法第 2 条,第3 条第 2 款)。(2)在同级国家机构中,国家权力机关居于主导地位(宪法第 3 条第 3 款)。(3)在中央与地方国家机构的关系方面,实行“中央和地方的国家机构职权的划分,遵循在中央的统

33、一领导下,充分发挥地方的主动性、积极性的原则”。故ABC 项正确。D 错误,应为实行个人负责制。【知识模块】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三、分析题每小题 10 分,共 40 分。要求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回答问题,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上。35 【正确答案】 (1)自由的观念虽然法律是约束人们行为的规范,但并不意味着对人们的自由的限制与取消。自由并不等于为所欲为。任何人在行使自由权利的时候,都必须尊重他人的自由。为了保障他人同等自由,法律一般都要给当事人的自由确定合理的界限,对当事人的自由施加合理的约束。这些合理的界限和约束是保障所有人自由的必要条件,而不是任意地限制或取消人们的自由。一切进步

34、的法律约束人们的行为的目的,不是为了废除或压制人们的自由,而是为了保护和扩大人们的自由。在理解和行使宪法和法律所赋予的自由时,应树立依法享有和行使自由权利的概念。一方面,善于行使和运用宪法和法律所赋予的自由权,充分表达和实现个人的意愿和追求,促进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另一方面,严格依照宪法和法律所规定的各种制度和程序行使自由权,不得超越法定的范围和界限。(2)法律权威是就国家和社会管理过程中法律的地位和作用而言的,是指法的不可违抗性。法律权威的树立主要依靠法律的外在强制力和内在说服力。法律的外在强制力是法律权威的外在条件,主要表现为国家对违法行为的制裁。法律的内在说服力是法律权威的内在基础。如果仅仅依赖外在强制力,法律不可能形成真正的权威。社会主义法律权威的树立,既有赖于国家的努力,也有赖于公民个人的努力。从国家角度来说,应当采取各种有效措施消除损害社会主义法律权威的因素。从个人角度来说,应当通过各种方式努力维护社会主义法律权威。对于青年人来说,至少应做到以下三个方面:努力树立法律信仰。积极宣传法律知识。敢于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知识模块】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大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