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综合)模拟试卷34及答案与解析.doc

上传人:proposalcash356 文档编号:851114 上传时间:2019-02-22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4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综合)模拟试卷34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综合)模拟试卷34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综合)模拟试卷34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综合)模拟试卷34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综合)模拟试卷34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考研政治(综合)模拟试卷 34 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1 分,共 16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中国共产党在实践中开始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标志是( )(A)毛泽东发表的论十大关系(B)党的八大召开(C)毛泽东发表的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D)毛泽东发表的论人民民主专政2 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谈到中国工业化道路的问题,指出中国工业化道路问题就是( )(A)中央和地方的关系问题(B)党与非党的关系问题(C)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的关系问题(D)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的关系问题3 1956 年,毛泽

2、东在论十大关系中指出,苏联方面暴露了他们在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的一些缺点和错误,中共应当引以为戒,提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的“第二次结合 ”,这里所说的 “第二次结合”是指( )(A)已经突破社会主义苏联模式的束缚(B)开始马克思主义同中国革命、建设的结合(C)开始探索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D)搞清楚了“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4 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报告中,毛泽东针对人民内部矛盾在具体实践中的不同情况,提出了一系列具体方针、原则。其中,对于物质利益、分配方面的人民内部矛盾,要实行( )(A)“长期共存、互相监督” 的方针(B)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

3、方针(C)民族平等、团结互助的方针(D)统筹兼顾、适当安排的方针5 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报告中,毛泽东指出,在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以后,社会主义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是( )(A)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B)统筹兼顾、适当安排(C)敌我矛盾(D)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服务6 毛泽东在“ 走中国工业化道路 ”的思想中,提出了发展国民经济的总方针,即 ( )(A)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B)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方针(C) “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的方针(D)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以农轻重为序发展国民经济的方针7 中共八大提出,在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以后,国内的主

4、要矛盾演变为( )(A)人民内部矛盾(B)敌我矛盾(C)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之间的矛盾(D)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8 1956 年 9 月,党的八大召开,在经济建设方面提出的方针是( )(A)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B)发展商品生产、利用价值规律(C)消灭了资本主义、又搞资本主义(D)以农、轻、重为序,两条腿走路9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起点是( )(A)新中国的成立(B)全国土改的基本结束(C)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10 第一次提出“ 我们的社会主义制度还是处于初级的阶段” 这一论断的文献

5、是( )(A)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公报 (B) 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C)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D)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11 目前中国最大的实际就是正处于并且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造成这一基本国情的最根本原因是( )(A)落后的社会生产力(B)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不够完善(C)没有充分发展的政治文明(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够完善12 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与新民主主义社会在社会性质上有着明显的区别。从经济基础方面看,它们之间的根本区别在于( )(A)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在各经济成分中是否居于领导地位(B)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是

6、否成为社会经济的主体(C)多种经济成分是否在社会经济中充分发挥着各自的作用(D)非公有制经济是否成为社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13 中国共产党的十八大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依据是( )(A)社会主义初级阶段(B)一切为了人民(C)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D)实现中国梦14 在党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中,改革开放和发展经济的根本保证是( )(A)坚持现代化奋斗目标(B)坚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C)坚持四项基本原则(D)坚持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34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15 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前后,毛泽东

7、关于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的理论成果有( )(A)论十大关系(B)党的八大提出的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方针(C)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D)“三个主体,三个补充” 的思想16 1956 年,党的八大正确分析了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指出,我们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 )(A)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B)工人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C)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D)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17 20 世纪 50 年代,毛泽东发表了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

8、题一文,阐述了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思想。关于这一思想正确的观点有( )(A)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基本的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B)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在人民根本利益一致基础上的矛盾(C)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运动具有“又相适应又相矛盾 ”的特点(D)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可以经过社会主义制度本身不断地得到解决18 毛泽东在“ 走中国工业化道路 ”的思想中,提出了一整套 “两条腿走路”的方针,其中包括( )(A)重工业和轻工业同时并举(B)中央工业和地方工业同时并举(C)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同时并举(D)大型企业和中小型企业同时并举19 1959 年底

9、 1960 年初,毛泽东在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时,指出社会主义又可分为( )(A)新民主主义阶段(B)不发达的社会主义(C)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D)社会主义初级阶段20 邓小平指出,“ 现在虽说我们也在搞社会主义,但事实上不够格。”“不够格”是指( )(A)表明我们没有走社会主义道路的资格(B)主要体现在物质技术基础方面不够格(C)表现在社会经济制度和上层建筑方面的不成熟不完善(D)不够马克思所讲的“共产主义最低阶段” ,即社会主义阶段的资格21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在对我国基本国情的认识方面,中国共产党形成和发展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 )(A)我国从新民主主义向

10、社会主义转变的历史阶段(B)反映了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客观必然性(C)特指我国在生产力发展水平不高、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历史阶段(D)我国逐步摆脱不发达状态,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阶段22 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从根本上说是( )(A)由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的历史条件所决定的(B)由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结构所决定的(C)由我国建成社会主义所需要的物质基础所决定的(D)由我国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国际条件所决定的23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任何情况下都要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国情。为此,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 )(A

11、)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B)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C)我国的社会阶层、社会利益格局和利益关系没有变(D)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24 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毛泽东曾多次正确谈到我国社会主义的发展阶段问题,指出( )(A)我国的社会主义已经进入,尚未完成(B)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只是“刚刚建立”,还没有“完全建成”(C)社会主义这个阶段可以分为“不发达”、“ 比较发达” 两个阶段(D)我国社会已经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25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中,“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A)体现了中国

12、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奋斗目标的有机统一(B)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奋斗目标的基本途径(C)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客观规律和发展道路(D)集中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布局26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主要矛盾( )(A)贯穿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整个过程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B)是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依据(C)反映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特殊本质(D)是党制定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客观依据考研政治(综合)模拟试卷 34 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1 分,共 16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13、,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本题属于识记知识点。中国共产党在实践中开始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标志是毛泽东发表的论十大关系。故 A 选项正确。【知识模块】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2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谈到中国工业化道路的问题,指出中国工业化道路问题就是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问题。故 C 项为正确答案。【知识模块】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3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的“第一次结合”是指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的实践相结合,“第二次结合

14、”是指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建设的实践相结合,开始探索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故 B 项错误,C 项符合题意;毛泽东时代没有突破社会主义苏联模式的束缚,没有搞清楚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而是邓小平为首的共产党人在改革开放以后才完成的,A 、D 两项错误。【知识模块】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4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用民主的方法解决人民内部矛盾,这是一个总方针。针对人民内部矛盾在具体实践中的不同情况,毛泽东提出了一系列具体方针、原则:对于政治思想领域的人民内部矛盾,实行“团结批评团结”的方针,坚持说服教育、讨论的方法;对于物质利益、分配方面的人民内部矛

15、盾,实行统筹兼顾、适当安排的方针,兼顾国家、集体和个人三方面的利益;对于人民群众和政府机关的矛盾,要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要努力克服政府机关的官僚主义,也要加强对群众的思想教育;对科学文化领域的矛盾,实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通过自由讨论和科学实践、艺术实践去解决;对于共产党和民主党派的矛盾,实行在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和共产党领导的前提下“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对于民族之间的矛盾,实行民族平等、团结互助的方针,着重反对大汉族主义,也要反对地方民族主义;等等。故 D 项符合题意。【知识模块】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5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此题属于识记知识点。在关于正

16、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报告中,毛泽东指出,在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以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是社会主义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故 A 项正确。【知识模块】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6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毛泽东在“走中国工业化道路”的思想中,提出了发展国民经济的总方针,即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以农轻重为序发展国民经济的方针,故D 项正确。【知识模块】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7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A、B、D 三项都是毛泽东在 1957 年 2 月关于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提出的矛盾,与题干不符;1956 年 9 月,中共八大提出,在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以

17、后,国内的主要矛盾演变为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之间的矛盾,故 C 项正确。【知识模块】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8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1956 年 9 月,党的八大召开,在经济建设方面提出的方针是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故 A 项正确。【知识模块】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9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起点是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故 C 项正确。【知识模块】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依据10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1981 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

18、的决议,第一次提出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还处于初级的阶段。故 D 项正确。【知识模块】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依据11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目前中国最大的实际就是正处于并且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造成这一基本国情的最根本原因是落后的社会生产力。故 A 项正确。【知识模块】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依据12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与新民主主义社会因为都存在多种经济成分而有某些相似之处,但却在社会性质上存在着明显区别。从经济基础方面看,它们之间的根本区别在于: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是否成为社会经济的主体,从而整个经济社会生活是否牢牢建立在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之上。新民主主

19、义社会公有制经济虽然处于领导地位,但不是社会经济的主体。只有 B 项最符合题意。【知识模块】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依据13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此题属于识记知识点。十八大报告指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依据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是一切为了人民;故A 项正确。【知识模块】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依据14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这是基本路线最主要的内容,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奋斗目标的基本途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回答了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体现了发展生

20、产力的本质要求;“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回答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政治保证,体现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要求;“坚持改革开放”,回答了社会主义的发展动力和外部条件,体现了解放生产力的本质要求。“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这是实现奋斗目标的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自力更生,艰苦创业”。这是实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奋斗目标的根本立足点。“建立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我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奋斗目标。故 C 项正确。【知识模块】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依据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34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15 【正确答案】 A,B,C【试题解

21、析】 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前后,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的理论成果有主要有论十大关系、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共八大的重要思想三部分。D 项也是八大的内容,但是是陈云提出的,与题干 “毛泽东”关键词不符,故 A、B、C 选项正确。【知识模块】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16 【正确答案】 C,D【试题解析】 1956 年,党的八大正确分析了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指出,我们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这两个矛盾是一个意

22、思,只是表述不同。故 C、D 符合题意。【知识模块】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17 【正确答案】 A,B,C,D【试题解析】 毛泽东指出,“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基本的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同旧社会的基本矛盾具有根本不同的性质和情况。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在人民根本利益一致基础上的矛盾。因此,它是非对抗性的矛盾。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运动具有“又相适应又相矛盾”的特点,一方面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已经建立起来,它是和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的;另一方面它又还很不完善,这些不完善的方面和生产力的发展又是相矛盾的。社会主义社会上层建筑

23、和经济基础之间也存在着又相适应又相矛盾的情况。其中,相适应的一面是基本方面,相矛盾的一面是非基本方面。由于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不是对抗性的矛盾,因此,“它可以经过社会主义制度本身,不断地得到解决”。故 A、B、C、D 都选。【知识模块】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18 【正确答案】 A,B,C,D【试题解析】 毛泽东提出了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以农轻重为序发展国民经济的总方针,以及一整套“两条腿走路”的方针,即重工业和轻工业同时并举,中央工业和地方工业同时并举,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同时并举,大型企业和中小型企业同时并举等。故 A、B、C、D 正确。【知识模块】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

24、步探索的理论成果19 【正确答案】 B,C【试题解析】 1959 年底。1960 年初,毛泽东在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时,指出社会主义又可分为不发达的社会主义和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两个阶段。故B、C 选项正确。【知识模块】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20 【正确答案】 B,C,D【试题解析】 邓小平指出,“现在虽说我们也在搞社会主义,但事实上不够格。”“不够格”是指,虽然我国已经进入社会主义社会,但我们在物质技术基础方面不够格,在社会经济制度和上层建筑方面的不成熟不完善,不够马克思所讲的“共产主义最低阶段”即社会主义阶段的资格。A 项明显错误;故 B、C、D 选项正确。【知识模块】 建设

2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依据21 【正确答案】 C,D【试题解析】 这里所说的初级阶段,不是泛指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会经历的起始阶段,而是特指我国在生产力发展水平不高、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历史阶段。强调我国逐步摆脱不发达状态,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阶段表明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进程的内在联系。A 项我国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历史阶段是 1949 年新中国成立到 1956 年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之间的社会阶段,与题干不符;B 项错误在于不是泛指任何国家;故 C、D 项为正确选项。【知识模块】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依据22 【正确答案】

26、A,C【试题解析】 题干的关键词是“从根本上”,B、D 两项也是条件,但不是根本条件。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从根本上说是由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的历史条件和建成社会主义所需要的物质基础所决定的,故 A、C 选项正确。【知识模块】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依据23 【正确答案】 A,B,D【试题解析】 中共十八大指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任何情况下都要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国情。为此,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

27、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即“三个没有变”。故 A、B 、D 选项正确。【知识模块】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依据24 【正确答案】 A,B,C【试题解析】 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毛泽东曾比较正确地提出我国社会主义发展的阶段问题。在 1956 年知识分子问题会议上,毛泽东提出了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已经进入,尚未完成”的思想。后来他又明确指出:我们的社会主义制度还刚刚建立,还没有完全建成,还不完全巩固。这是因为,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物质基础还很不充分。1959 年底至 1960 年初,在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时的谈话中他提出: “社会主义这个阶段,又可能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不发达的社会主义

28、,第二个阶段是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后一阶段可能比前一阶段需要更长的时间。”D 项我国社会已经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邓小平提出的,与题干 “毛泽东”不符,故 A、B、C 选项正确。【知识模块】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依据25 【正确答案】 B,C,D【试题解析】 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是基本路线规定的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奋斗目标。“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是基本路线最主要的内容,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奋斗目标的基本途径,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布局,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客观规律和发展道路。A 项错误在于它体现不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奋斗目标,总路线中的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体现了奋斗目标;故 B、C 、D 选项正确。【知识模块】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依据26 【正确答案】 A,C,D【试题解析】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主要矛盾贯穿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整个过程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反映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特殊本质,是党制定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客观依据。B 项是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依据,从时间上看明显不合题意。故 A、C、D 为正确选项。【知识模块】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依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 ETSI ES 202 663-2010 Intelligent Transport Systems (ITS) European profile standard for the physical and medium access control layer of Intelligent Transport Systems operating in th.pdf ETSI ES 202 663-2010 Intelligent Transport Systems (ITS) European profile standard for the physical and medium access control layer of Intelligent Transport Systems operating in th.pdf
  • ETSI ES 202 663-2010 Intelligent Transport Systems (ITS) European profile standard for the physical and medium access control layer of Intelligent Transport Systems operating in th_1.pdf ETSI ES 202 663-2010 Intelligent Transport Systems (ITS) European profile standard for the physical and medium access control layer of Intelligent Transport Systems operating in th_1.pdf
  • ETSI ES 202 667-2010 Speech and multimedia Transmission Quality (STQ) Audiovisual QoS for communication over IP networks (V1 1 5)《语音和多媒体传输质量(STQ) IP网络通信的视听服务质量(版本1 1 5)》.pdf ETSI ES 202 667-2010 Speech and multimedia Transmission Quality (STQ) Audiovisual QoS for communication over IP networks (V1 1 5)《语音和多媒体传输质量(STQ) IP网络通信的视听服务质量(版本1 1 5)》.pdf
  • ETSI ES 202 706-1-2017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EE) Metrics and measurement method for energy efficiency of wireless access network equipment Part 1 Power Consumption - Static Me.pdf ETSI ES 202 706-1-2017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EE) Metrics and measurement method for energy efficiency of wireless access network equipment Part 1 Power Consumption - Static Me.pdf
  • ETSI ES 202 706-1-2017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EE) Metrics and measurement method for energy efficiency of wireless access network equipment Part 1 Power Consumption - Static Me_1.pdf ETSI ES 202 706-1-2017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EE) Metrics and measurement method for energy efficiency of wireless access network equipment Part 1 Power Consumption - Static Me_1.pdf
  • ETSI ES 202 706-2014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EE) Measurement method for power consumption and energy efficiency of wireless access network equipment (V1 4 1)《环境工程 (EE) 无线接入网络设备电.pdf ETSI ES 202 706-2014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EE) Measurement method for power consumption and energy efficiency of wireless access network equipment (V1 4 1)《环境工程 (EE) 无线接入网络设备电.pdf
  • ETSI ES 202 706-2014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EE) Measurement method for power consumption and energy efficiency of wireless access network equipment (V1 4 1)《环境工程 (EE) 无线接入网络设备电_1.pdf ETSI ES 202 706-2014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EE) Measurement method for power consumption and energy efficiency of wireless access network equipment (V1 4 1)《环境工程 (EE) 无线接入网络设备电_1.pdf
  • ETSI ES 202 718-2014 Speech and multimedia Transmission Quality (STQ) Transmission Requirements for IP-based Narrowband and Wideband Home Gateways and Other Media Gateways from a Q.pdf ETSI ES 202 718-2014 Speech and multimedia Transmission Quality (STQ) Transmission Requirements for IP-based Narrowband and Wideband Home Gateways and Other Media Gateways from a Q.pdf
  • ETSI ES 202 718-2017 Speech and multimedia Transmission Quality (STQ) Transmission Requirements for IP-based Narrowband and Wideband Home and Network Media Gateways from a QoS Pers.pdf ETSI ES 202 718-2017 Speech and multimedia Transmission Quality (STQ) Transmission Requirements for IP-based Narrowband and Wideband Home and Network Media Gateways from a QoS Pers.pdf
  •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大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