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模拟试卷11及答案与解析.doc

上传人:arrownail386 文档编号:851127 上传时间:2019-02-22 格式:DOC 页数:26 大小:6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模拟试卷11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模拟试卷11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模拟试卷11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模拟试卷11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模拟试卷11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考研政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模拟试卷 11 及答案与解析一、三、分析题每小题 10 分,共 40 分。要求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回答问题,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上。1 马克思指出:“ 国家不同,劳动的强度也就不同;有的国家高些,有的国家低些。于是各国的平均数形成一个阶梯,它的计量单位是世界劳动的平均单位。因此,强度较大的国民劳动比强度较小的国民劳动,会在同一时间内生产出更多的价值,而这又表现为更多的货币。”请根据这一论述说明,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原理及其现实意义。2 下面是一段关于劳动创造价值论的材料: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一些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生产自动化水平达到了空前规模。20

2、 世纪 60 年代工业机器人的出现,使得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除了“蓝领” 和“白领”以外又增添了 “钢领”即机器人。据此,西方一些经济学家和社会学家声称劳动价值论过时了,现代化的机器和劳动一样创造价值和剩余价值,比如丹尼尔.贝尔说:“在电子计算机时代,技术起着决定作用,因此,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也要改变,过去是劳动创造价值,现在是知识与技术创造价值。” 约翰 .奈斯比特在大趋势:改变我们生活的十个新方向中指出:“在信息经济社会,价值的增长不是通过劳动,而是通过知识来实现的。”运用所学相关知识评析上述材料观点是否正确并阐明理由。3 资本有机构成理论对理解资本主义相对过剩人口的形成和利润的平均化有什

3、么意义?4 有的人认为,在资本主义国家中,各个国家的工资的实际水平是有巨大的差距的,非洲的资本主义国家和北美洲的资本主义国家就是有天壤之别的,所以在工资的本质上是不同的。请你结合所学过的原理,分析资本主义各国工资水平存在差异的原因来澄清这个认识。二、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1 分,共 16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5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基本的观点是( )(A)联系的观点(B)发展的观点(C)辩证的观点(D)实践的观点6 马克思主义认为,认识和实践的主体是具有( )(A)思维和认识能力的人(B)适应环境能力的人(C)思维能力、从事社会实践和认识活动的人(

4、D)创造能力的人7 马克思说:“ 搬运夫和哲学家之间的原始差别要比家犬和猎犬之间的差别小得多。他们之间的鸿沟是分工掘成的。”这表明人的才能( )(A)与人的先天生理素质没有关联(B)主要来源于后天的实践(C)取决于人的主观努力程度(D)是由人的社会政治地位决定的8 世变事易,词语的界定也会发生很多微妙的变化。比如:最初人们把文盲定义为“不识字的人 ”;后来又把文盲确定为 “看不懂现代信息符号、图表的人”;而现在联合国把文盲确定为“ 不能用计算机交流的人 ”。从哲学上看,这是因为 ( )(A)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B)实践是认识的来源(C)实践是认识的目的(D)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9

5、 恩格斯说:“ 鹰比人看得远得多,但是人的眼睛识别东西远胜于鹰。狗比人具有锐敏得多的嗅觉,但是它连被人当作各种物的特定标志的不同气味的百分之一也辨别不出来。” 人的感官的识别能力高于动物,除了人脑及感官发育得更加完善之外,还因为( )(A)人不仅有感觉还有思维(B)人不仅有理性还有非理性(C)人不仅有直觉还有想象(D)人不仅有生理机能还有心理活动10 哥白尼的“ 日心说” 与当时的宗教思想、占统治地位的亚里士多德物理学以及人们的“常识”均相抵触,一开始遭到许多人的反对,直到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之后才逐步被天文学家们承认。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日心说” 也已经被否定,太阳只是银河系中一颗普通的恒

6、星。由此说明( )(A)认识经历了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过程(B)人类的认识反复无常(C)认识具有局限性(D)认识是不断发展的11 一种认识是不是真理,要看它( )(A)能否满足人的需要(B)能否被多数人认可(C)能否付诸实践(D)能否在实践中最终取得预期的效果12 “当一位杰出的老科学家说什么是可能的时候,他差不多总是对的;但当他说什么是不可能的时候,他差不多总是错的。”这一名言的哲学意蕴是( )(A)在科学研究中,经验是不可靠的(B)事物的可能性是因人而异的(C)世界上一切事物只有可能性,没有不可能性(D)每代人所获得的真理性认识,既有绝对性,又有相对性13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罗伦兹教

7、授用计算机模拟天气预报实验时,发现了一个令人惊讶的现象。他使用同台计算机和相同的计算程序,仅仅是第二次输入数据时四舍五人了小数点后的一个小数值,其结果却大相径庭。令罗伦兹教授目瞪口呆:一个是晴空万里,一个是倾盆大雨。这种细微的误差造成巨大差异的结果会反复重演,真所谓“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这一事实表明( )(A)真理和谬误是截然对立的(B)真理和谬误的转化是无条件的(C)真理超出自己的适用范围就会转化为谬误(D)真理可以转化为谬误,谬误不能转化为真理14 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根本标准,这个标准是( )(A)绝对确定的(B)不确定的(C)既是确定的,又是不确定的(D)既是历史的,又是逻辑的1

8、5 下列关于主客体之间的价值关系的错误说法是( )(A)价值的特点表现或反映着主体性的内容(B)价值关系的形成是以主体的需要为主导因素的(C)主客体之间的价值关系是一种自然的现成关系(D)主客体之间的价值关系是主体在实践基础上确立的同客体之间的一种创造性关系16 毛泽东同志指出:“ 如果有了正确的理论只是把它束之高阁,并不实行,那么这种理论再好也是没有意义的。”这段话说明( )(A)认识是实践的目的和归宿(B)人们认识世界的根本目的是丰富认识、发展认识(C)人们认识世界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回到实践中去,为实践服务(D)人类不是为了实践而认识,而是为认识去实践17 马克思指出:“ 自由王国只是在必要

9、性和外在目的规定要做的劳动终止的地方才开始;因而按照事物的本性来说,它存在于真正物质生产领域的彼岸。”自由和必然的关系是( )(A)自由是对必然的认识和对客观世界的改造(B)自由是主观的,必然是客观的(C)自由属于思想认识,必然是客观规律(D)必然是对自由的认识和发挥18 价值生产和财富创造是既紧密联系又有质的区别的过程,正确认识二者的关系,关键是运用( )(A)劳动二重性学说(B)资本有机构成学说(C)剩余价值学说(D)平均利润学说19 贷币的本质是( )(A)商品交换的媒介物(B)商品价值的一般等价物(C)商品的等价物(D)商品相对价值形式20 商品生产所有权规律转变为资本主义占有规律的关

10、键是( )(A)资本家用转化为资本的剩余价值购买生产资料(B)资本家用转化为资本的剩余价值购买劳动力(C)资本家把剩余价值完全用于消费(D)资本家把剩余价值完全用于积累21 某产业资本家投资 10 万元,资本有机构成为 41,剩余价值率为 100%,资本周转速度一年 3 次,其年剩余价值量和年剩余价值率为( )(A)2 万元,100%(B) 4 万元,100%(C) 4 万元,200%(D)6 万元,300%22 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是因为剩余价值被看作是生产商品中所( )(A)耗费的可变资本的增加额(B)预付的不变资本的增加额(C)预付的全部资本的增加额(D)耗费的全部资本的增加额三、二、多

11、项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34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23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认为,认识主体是指处于一定历史条件和社会关系中从事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的个人或社会集团。认识客体是指认识主体在认识活动中所指向的对象。主体和客体的关系的内涵包括( )(A)实践关系(B)认识关系(C)价值关系(D)审美关系24 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的导言中曾经指出:“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的力量只能用物质的力量来摧毁,理论一经群众掌握,也会变成物质力量。” 这句话体现的哲学思想是 ( )(A)理论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B)先有理论再有实践(C

12、)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D)理论的作用必须通过实践表现出来25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与旧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区别在于是否承认( )(A)世界的可知性(B)社会实践是认识的基础(C)认识过程的辩证法(D)客观事物是认识的对象26 “跟着感觉走 ”的说法,在本质上是 ( )(A)唯心主义经验论的观点(B)机械唯物主义的观点(C)人本主义的观点(D)否定理性作用的观点27 认识中的非理性因素主要有( )(A)猜测、顿悟、想象(B)情感、意志、欲望(C)幻想、灵感、直觉(D)分析和综合28 经验论的主要特点有( )(A)夸大了感性认识的地位和作用(B)否认了感性认识有待于上升到理性认识(C)主张反映论的基本观点

13、(D)认为感性认识有待于上升到理性认识29 对于同一棵大树,在木匠的眼中是木材,画家看到的是色彩和色调,植物学家看到的是它 的形态特征。这是由于( )(A)人的感觉受理性指导(B)人的认识具有能动性(C)理性认识是感性认识的基础(D)已有的认识影响感觉活动30 转基因食品是指科学家在实验室中,把动植物的基因加以改变,再制造出具备新特征的食品种类。对于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目前国际上没有统一说法,争论的内容重点在转基因食物是否会产生毒素、是否可通过 DNA 蛋白质过敏反应等方面。这类争论在短时间内不易得出结论,转基因食品是否有害还需要进行科学实验。关于转基因食品的争论反映出( )(A)人们获得正确

14、的认识总是有条件的和不完善的(B)实践是检验认识是否正确的唯一标准(C)正确的认识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D)人类的认识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发展31 真理的客观性是指( )(A)真理中包含着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内容(B)真理的内容是人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C)真理符合广大人民的共同利益(D)真理具有大多数人所认同的公共性的内容32 “真理和谬误在一定条件下能互相转化” ,这说明 ( )(A)真理就是谬误,谬误就是真理,两者没有绝对的界限(B)真理与谬误在同一范围内可以互相转化(C)真理超出自己适用的范围会转化为谬误(D)谬误回归适合的范围会转化为真理33 科学家对 1994 年夏发生的

15、彗星撞击木星的天文现象进行了准确的预报和大量的观察研究,这一事实表明( )(A)世界是可以认识的(B)人类可以预测一切自然现象(C)人类对宇宙的认识正在不断深化(D)人类对宇宙的认识是无止境的34 逻辑证明在实践检验真理的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主要表现在( )(A)逻辑证明给实践提供理论指导(B)难以直接实践检验的理论要靠逻辑思维证明(C)逻辑证明给实践以理论根据(D)逻辑证明以实践标准为基础35 关于“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的说法,下列论断正确的有 ( )(A)价值评价中不存在一个完全客观的标准(B)价值评价具有主体性特征(C)价值评价完全因人而异,不同的立场有不同的评价,无所谓正确错误之分

16、(D)评价是以主客体的价值关系为认识对象的36 真理和价值的对立统一关系表现为( )(A)追求真理和创造价值是人类的认识、实践活动的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的基本内容(B)真理原则侧重于客体性、条件性、统一性原则,价值原则侧重于主体性、目的性、多样化原则(C)真理与价值相互贯通,既互为前提又互相适用,在发展中二者相互引导,从价值走向真理,从真理走向价值(D)实践是真理和价值共同的检验标准37 在当代中国,把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统一起来,必须坚持的原则有( )(A)坚持以广大人民群众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动实践为理论创新的源泉(B)以实现和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理论创新的目的(C)以顺应时代潮流不

17、断与时俱进的创造精神为理论创新的动力(D)以研究和解决我们在前进中面临的突出问题为理论创新的着力点,不断打开理论创新的新视野38 交换价值的特点有( )(A)是价值的表现形式(B)是指一种使用价值和另一种使用价值交换时量的关系或比例(C)是价值的表现形式(D)属于商品的自然属性39 在商品经济运行中,价值、价格、供求三者之间的关系是( )(A)价格受供求关系影响,围绕价值上下波动(B)价格受价值影响,随供求关系变化而变动(C)价格由价值决定,反映价值并反映供求关系(D)价格由价值决定,受供求关系影响又制约供求关系40 恩格斯指出:“ 只有通过竞争的波动,从而通过商品价格的波动,商品生产的价值规

18、律才能得到贯彻,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价值这一点才能成为现实。”这就是说,只有通过竞争和价格波动( )(A)由社会必要劳动决定的价值才能实现(B)商品才能实现等价交换(C)价值规律才能表现出来(D)价值才能决定价格41 同一劳动在同一时间内,当部门劳动生产率提高时会使,会使( )(A)单位商品价值量提高(B)单位商品价值量降低(C)生产的使用价值量增加(D)生产的商品价值总量不变42 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这说明( )(A)只要存在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价值规律就存在并发挥作用(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人们必须自觉地尊重和利用价值规律(C)商品交换必须遵循等价原则(D)市场经济

19、中,相同的商品只能卖一样的价钱43 商品的使用价值、价值和交换价值三者之间的关系是( )(A)使用价值是价值和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B)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础和内容(C)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D)价值和使用价值共存在于商品统一体44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 )(A)是对古典政治经济学劳动价值论的批判、继承和发展(B)是剩余价值理论的基础(C)是研究价值分配的理论(D)为揭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本质奠定了理论基础45 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形成以后,价值、生产价格和市场价格三者的关系是( )(A)价值是生产价格的基础,生产价格是价值的转化形式(B)市场价格随供求关系的变动围绕生产价格上下波动(C)社会

20、生产价格总额和价值总额相等(D)价值的变动引起生产价格的变动46 资本所有权同使用权的分离,使平均利润分割为( )(A)银行利润(B)企业利润(C)产业利润(D)利息47 利润率表示全部预付资本的增殖程度,提高利润率的途径有( )(A)提高剩余价值率(B)提高资本有机构成(C)加快资本周转速度(D)节省不变资本考研政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模拟试卷 11 答案与解析一、三、分析题每小题 10 分,共 40 分。要求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回答问题,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上。1 【正确答案】 (1)马克思的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认为,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劳动时间决定的。但是,它不是取决于商品

21、生产者的个别劳动时间,而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在本题中马克思所指的“劳动强度” 是指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 劳动的中等强度 ”是指社会必要劳动的时间。(2)马克思的论述告诉我们生产每一种使用价值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都是随着社会劳动生产率的变化而变化的。随着劳动生产率的变化,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也随之发生变化,因而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也必然改变。劳动生产率提高意味着单位时间内生产的使用价值增多,表现为生产商品的数量增多,而单位时间内创造的价值是不变的,所以单位商品所含价值量减少。反之,则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增加。因此劳动生产率和价值量的关系是:单位商品价值量与生产该商品的劳动

22、生产率成反比,与单位商品中所含的劳动量成正比。(3)马克思关于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在国际贸易和国际经济运行中同样起作用。从国际角度看,在商品和服务的国际交换中,国际价格的基础是国际价值,其价值量是由国际的社会必要劳动量决定的,或者说,是由世界劳动的平均单位来计量的。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尤其是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认识这一点具有重要意义。它要求我们根据世界必要劳动量来考虑我国商品的价值决定问题,降低生产单位商品的劳动时间,提高劳动生产率,从而不断增强国际竞争力。2 【正确答案】 (1)上述观点混淆了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区别,现代化的机器由于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创造了更多的使用价值,但并没有创造更多的价值

23、,当然,率先采用现代化机器的资本家可以获得超额剩余价值。(2)上述观点也混淆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区别,现代化机器只是不变资本,在生产过程中,只转移自身的价值,不会创造新价值。工人的劳动和剩余劳动是创造价值和剩余价值的唯一源泉。(3)使用自动化机器的企业之所以能获得更多的剩余价值,一是因为这些企业工人的劳动是复杂劳动,可以创造更多的价值和剩余价值;二是因为它们可以获得超额剩余价值。3 【正确答案】 (1)资本有机构成是指由资本技术构成所决定,并且反映着技术构成变化的资本价值构成。(2)这一理论对揭示资本主义条件下相对过剩人口的形成和利润的平均化具有重要意义:相对过剩人口的形成,同资本积累过程中

24、资本有机构成的不断提高有着密切的关系。因为正是在资本积累过程中,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必然引起两种相互对立的趋势:一是对劳动力的需求相对减少;一是劳动力的供给却大大增加,使劳动力的供给超过对劳动力的需求,结果不可避免地造成大量工人失业,即形成相对过剩人口。资本主义条件下利润平均化也是借助于资本有机构成理论加以论证的。因为各个生产部门由于资本有机构成不同,在剩余价值率大致相同的条件下,不同部门的利润率就会有高有低。从而引起部门之间的激烈竞争,竞争的结果必然导致平均利润率的形成,实现利润的平均化。4 【正确答案】 (1)资本主义工资的原理表明,工资的本质是劳动力价值,其货币表现是劳动力价格。但在表面现

25、象上,工资却表现为劳动的价值或价格,掩盖了资本主义的剥削关系。(2)劳动力作为商品,它的价值是由生产这种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劳动力价值是由维持劳动者自身生存、延续后代所必要的生活资料的价值以及劳动者接受教育和训练所支出的费用这些因素组成的。劳动力的价值还包含着历史的和道德的因素。(3)劳动者物质文化生活需要的水平,受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文化、历史发展等各方面影响。凡是影响劳动力价值的各种因素都会影响工资水平。各国工资水平的差异,主要由各国经济文化发展水平,以及各国工人阶级形成和发展的历史条件等因素决定的。无产阶级为提高工资而进行的斗争,对提高工资水平有重要意义。一般来讲,经济文化发展水

26、平较高的国家,工资水平高于经济文化发展水平较低的国家。因此,资本主义各国的工资水平,过去存在差距,现在仍然存在差距。二、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1 分,共 16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5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实践和认识的关系的把握,主要是考查实践观在认识论中的重要地位。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动力、目的,实践又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所以实践是认识论的首要的基本的观点。【知识模块】 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6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实践活动是以改造客观世界为目的、主体与客体之间通过一定的中介发生相互作用的过程。主体是指具有思维能力、从事社会

27、实践和认识活动的人。【知识模块】 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7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人的才能虽然不是由先天的生理素质决定的,但先天生理素质对人的才能有一定影响,A 项表述错误。人的才能不是由主观努力程度和社会政治地位决定的,CD 项也表述错误。因此,正确答案为 B,实践是认识的来源。【知识模块】 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8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是认识发展的动力,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是认识的目的。本题所说的文盲一词的定义发生变化,由是否识字到信息符号再到计算机交流,背后是客观实践在推动的,因此,正确答案为 D。【知识模块】 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9 【正确答案】 A

28、【试题解析】 本题所考查的知识点是意识的本质、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关系。题干最重要的话是“人的感官的识别能力高于动物,除了人脑及感官发育得更加完善之外,还因为”。很显然,题目是问人的感觉识别能力高于动物的原因,这是因为人有意识,能思维。因此,正确答案为 A。选项 BC 本身是正确观点,但是不符合题意,所以不选。而 D 项说法是错误的,因为不仅人有感觉和心理,有些高等动物也有。【知识模块】 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10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题干中主要是围绕“什么是宇宙的中心”的认识,经历了几个不同时期。人的认识由于受到主观、客观因素制约,是多次反复、多次循环的过程,同时也是无限发展、无限上升

29、的。综合题目中的意思,反映了人们对“什么是宇宙中心”的认识在不断发展、不断深入。因此,正确答案为 D。【知识模块】 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11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马克思说:“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并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亦即自己思维的此岸性。”人用自己的思维模式在头脑中重建客体模型,并根据这个客体模型推导出客体应当具有的未知性质,然后再用实践加以检验,当理论预言与对客体的实践结果一致时,就证明头脑中精神重建的客体模型与客体自身相一致。因此,正确答案为 D。【知识模块】 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12 【正

30、确答案】 D【试题解析】 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是相互联结、相互渗透的。一方面,相对之中有绝对,任何相对真理都包含着绝对真理的成分、颗粒,绝对真理寓于相对真理之中;另一方面,绝对之中有相对,绝对真理要通过相对真理表现出来,无数相对真理之总和,构成了绝对真理。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是辩证转化的。真理的发展是一个过程,是一个由相对走向绝对的永无止境的转化和发展的过程。人类对于客观事物的任何真理性的认识,都是属于由相对真理转化为绝对真理的过程中的一个环节。任何客观真理都是绝对和相对的统一,都是由相对真理向绝对真理转化的一个环节。题干所引用的科学史上的一句名言,表达了人类的认识及科学未来成果的无限发展的可能性

31、,表明了人的认识的绝对性和至上性;同时,它也表明了就个人而言,包括“杰出的老科学家”,其认识具有相对性、有限性和非至上性。正如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所揭示的:“人的思维是至上的,同样又是非至上的;它的认识能力是无限的,同样又是有限的。按它的本性、使命、可能和历史的终极目的来说,是至上的和无限的;按它的个别实现和每次的现实来说,又是非至上的和有限的”。答题的关键是要审清题干所引名言的含义。考生较容易陷入的误区是:只是简单地注意到其中的“可能”与“不可能”等表面关键词,从而选择 C 项。但考生只要认真地审题后,就不难发现其真正的考点是人的认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关系原理。而且,选项 ABC 本身的观点就是

32、错误的。因此,正确选项为 D。【知识模块】 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13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在一定的范围内,真理和谬误的对立是绝对的,但因为真理具有相对性、条件性,超出一定的范围,真理和谬误就会相互转化,A 项的错误在于没有看到二者是有条件的对立。二者的转化是有条件的,B 项的观点显然是错误的。真理和谬误的转化是相互的,D 项认为谬误不能转化为真理也是错误的。【知识模块】 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14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对实践是检验真理标准问题的准确理解。实践作为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既是确定的,又是不确定的,是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的统一。实践标准的确定性即绝对性是指:实践

33、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此外再无别的标准;凡经过实践证明的一切认识都是客观真理,都具有不可推翻的性质;实践能够检验一切认识,即使当前的实践还不能加以判定,最终也会由以后的实践做出裁决。实践标准的不确定性是指:一定历史阶段上的具体实践具有局限性,它往往不能充分证明或驳倒某一认识的真理性;实践检验真理是一个过程,不是一次完成的;已被实践检验过的真理还要继续经受实践的检验。因此,正确答案为 C。【知识模块】 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15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由于价值关系的形成是以主体的需要为主导因素的,因此客体对于主体的意义就会因主体及其需要不同而不同。主客体之间的价值关系不是一种自然的现成关系,

34、而是主体在实践基础上确立的同客体之间的一种创造性关系。因此,C 项说法不正确,是正确答案。【知识模块】 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16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这种理论没有意义的原因在于“束之高阁,并不实行”。即不以实践为目的,故选 C 项,ABD 三项本身错误。【知识模块】 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17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该题考查自由和必然的关系,其实质是考查自由的含义,自由是对必然的认识和对客观世界的改造。因此,A 选项正确。 BCD 三项说法都存在明显错误,必然王国和自由王国是人类在客观世界面前所处的两种不同的社会活动状态。说自由是主观的,既不能完整解释自由是对必然的认识,也就否认了

35、自由对客观世界的改造功能。因此,BC 项错误。D 项对概念的表达正好相反,因此也不正确。因此,正确答案为 A。【知识模块】 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18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财富的物质内容是由使用价值构成的,而自然物质和具体劳动共同构成了使用价值的源泉,而抽象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正确认识价值创造和物质生产的作用,就是认识使用价值和价值的源泉,关键是对同一劳动过程中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两个不同方面的理解。19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本题属于识记内容。20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追逐、占有更多的剩余价值是资本家的本性,而剩余价值的源泉是工人的活劳动创造的结果,所以,资本主义社会

36、商品生产所有权规律转变为资本主义占有规律的关键是资本家用转化为资本的剩余价值购买劳动力。21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由题意可知,可变资本为 2 万元,则年剩余价值量M=vmn=2100%3=6 万 ;年剩余价值率 M=mn=100%3=300%。22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剩余价值来源于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是耗费的可变资本的增加额,但转化为利润后,就成为预付的全部资本的增加额。三、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34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23 【正确答案】 A,B,C,D【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主体客体关系的内涵。主

37、体与客体的关系是人在实践过程中与客观事物形成的认识、价值、审美关系,因此四项均符合题意。【知识模块】 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24 【正确答案】 A,C,D【试题解析】 所谓“武器的批判”,就是说要运用物质的力量,真刀真枪地进行战斗。所谓“批判的武器”,就是说要借助理论的力量,用先进的理论武装自己的头脑,动员更多的人加入到革命的队伍中来。思想上的批判终究是思想领域中的,而拿起武器去战斗,才是无产阶级革命的必经之路。但是在战斗的过程中,无产阶级若想成功,完成人类的解放这一历史任务,就必须要有先进的“批判的武器”来指引自己前进的方向。这说明: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理论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但是这种指导作用必

38、须通过实践表现出来。因此,正确答案为 ACD。【知识模块】 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25 【正确答案】 B,C【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能动的反映论与机械反映论的主要区别。承认世界的可知性、承认客观事物是认识的对象,这是所有唯物主义反映论的共性,所以不是能动的反映论与机械反映论的区别。把实践作为认识的基础,并把辩证法引入人的认识过程,是能动的反映论与机械反映论的区别,因此,正确答案为 BC。【知识模块】 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26 【正确答案】 A,D【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感性和理性的关系。感觉是人对世界低层次的反映,是感性认识的组成部分,“跟着感觉走”是唯心主义经验论的命题。感觉有待于上升到理性,“跟着感

39、觉走”否认了理性,所以这又是一种否定理性作用的观点。BC 两项与题干不符合。唯物主义认为感觉是对客观世界的反映,“跟着感觉走”不是唯物主义的观点,也没有人本主义方面的意思。【知识模块】 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27 【正确答案】 A,B,C【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非理性因素的内容。本题比较简单,即使考生不知道非理性因素具体包括哪些方面,也可以用排除法将 D 项排除掉,因为 D 项讲的是辩证思维方法,因此可得出正确选项是 ABC 项。【知识模块】 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28 【正确答案】 A,B【试题解析】 经验论是指夸大感性认识,贬低理性认识的认识论。既有唯物主义的经验论,也有唯心主义的经验论。前者主张反

40、映论,后者否定反映论,不是所有经验论都主张反映论,所有的经验论都否定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的必要性。【知识模块】 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29 【正确答案】 A,B,D【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对认识的主体性、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关系的把握和理解。试题中的“眼看”属于感性认识,职业背景属于理性知识和已有的认识。不同职业对同一事物产生不同的感性认识,并体现了认识的能动性。C 项的错误之处在于把理性认识和感性认识的关系颠倒了,因此,正确答案为 ABD。【知识模块】 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30 【正确答案】 A,B,D【试题解析】 “转基因食品是否有害还需要进行科学实验”体现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B 项正确,

41、同时也能体现认识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发展,D 项正确。由于实践及科技发展的限制,人们获得正确认识总是有条件的和不完善的,A 项正确。题目中没有体现认识对实践的指导作用,C 项错误。【知识模块】 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31 【正确答案】 A,B【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真理的客观性的知识点。真理的客观性具有两重含义,一是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二是检验真理的标准实践是客观的。在本题中,D 项是错误的,真理之为真理不是由大多数人认同的公共性所决定的。真理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讲的是真理的功能,所以不选 C 项。【知识模块】 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32 【正确答案】 C,D【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对真理与谬误概念的

42、正确理解。A 项的后半句即“两者没有绝对的界限”是对的,但不能由此得出真理就是谬误,谬误就是真理的结论,所以 A 项不选。C 项指出了真理转化为谬误的具体条件,与题意一致。D 项指出谬误转化为真理的条件,与题意相符。B 项是错误的,因为在同一范围内,对于同一问题的同一回答,不能既是真理又是谬误。在同一范围内真理就是真理,谬误就是谬误,二者是性质不同的两种认识,它们是对立的,所以 B 项不选。依据上述分析,本题正确答案为 CD。【知识模块】 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33 【正确答案】 A,C,D【试题解析】 世界虽然是可知的,但人类不可能预测一切自然现象,B 项说法是错误的。其他各项说法均正确且都能体

43、现题干的意思。【知识模块】 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34 【正确答案】 A,B,C,D【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正确思维方法的重要性。实践和实践证明是人类的自觉活动,逻辑在这一过程中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并且由于实践检验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系统,在实践证明的过程中,要不断发挥逻辑证明的作用。ABCD 均准确反映了逻辑证明与实践检验的关系,是正确的。【知识模块】 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35 【正确答案】 B,D【试题解析】 价值评价是一种关于价值现象的认识活动,其特点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第一,评价是以主客体的价值关系为认识对象的。第二,一般说来,评价结果与评价主体有直接联系,是依主体的特点而转移的。第三,评价结果的

44、正确与否依赖于相关的知识性认识。由于价值评价的主体是具体的,而这些不同的主体在需要或要求方面往往存在着差异或矛盾,这就决定了不同主体对同一个事物的价值评价常常会产生差异或矛盾。这就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说法存在的根据,但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并不说明价值评价没有任何客观标准。对于价值评价的主体而言,与人民、人类整体的要求或利益相一致,才是正确的价值评价。故B 项正确, AC 项错误。由于“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明显反映了个人的利益和立场在评价事物中的影响D 项也是正确的。【知识模块】 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36 【正确答案】 A,B,C,D【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真理和价值的辩证关系

45、。四个命题都指出了真理与价值的对立统一关系。A 项指出真理和价值是人类活动的两个方面的基本内容; B 项指出真理和价值侧重点不同从而指向性不同;C 项指出真理和价值的统一性,以及真理与价值的相互作用;D 项则是指出实践是真理和价值的检验标准。因此,正确答案为 ABCD。【知识模块】 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37 【正确答案】 A,B,C,D【试题解析】 理论创新源于实践又指导实践。在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能够在更高层次上引领和推动实践活动的开展。出自胡锦涛在纪念毛泽东诞辰 110 周年座谈会的讲话,原话是:“要坚持以广大人民群众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动实践为理论创新的源泉,以实现和发展最广大人民的

46、根本利益为理论创新的目的,以顺应时代潮流不断与时俱进的创造精神为理论创新的动力,以研究和解决我们在前进中面临的突出问题为理论创新的着力点,不断打开理论创新的新视野,不断取得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新进展,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知识模块】 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38 【正确答案】 B,C【试题解析】 属于对基本概念理解的考查,容易选择。39 【正确答案】 A,C,D【试题解析】 只要清楚记得价值规律的内容及其表现形式,搞清楚价格为何以及怎样围绕价值上下波动,这一上下波动能产生什么样的后果,就很容易选出正确答案。40 【正确答案】 A,B,C【试题解析】 恩格斯的话尽管比较长,

47、其实质是论述了价值规律的有关内容,只要理出了这一点,不用再分析原话,可很容易地选出正确答案。41 【正确答案】 B,C,D【试题解析】 等量劳动投入创造的商品价值总量不变,劳动生产率提高,等量劳动时间内创造的使用价值量增加,则单位商品价值量降低。42 【正确答案】 A,B,C【试题解析】 选项 D 明显错误,由于受到市场机制的影响,相同的商品在不同的地方不同的时间的销售价格是不一样的,即使是在同一时间的不同地方,或同一地方的不同时间,其销售价格也往往不一样。43 【正确答案】 A,B,C,D【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商品的使用价值、价值和交换价值三者之间的关系。ABCD 四个选项都是正确的。44 【正确答案】 A,B,D【试题解析】 马克思在继承古典政治经济学劳动创造价值理论的同时,创立了劳动二重性理论,为剩余价值理论的创立奠定了基础,也为揭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本质奠定了理论基础。45 【正确答案】 A,B,C,D【试题解析】 四个选项均为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形成以后的价值、生产价格和市场价格三者的关系,均正确。46 【正确答案】 B,D【试题解析】 资本所有权同使用权的分离,使平均利润分割为企业利润和利息,利息通过借贷中介银行(扣除贷款利息与存款利息的余额)还给让出了使用权的资本家,企业利润作为贷了款的资本家的经营收入留在本企业内部。47 【正确答案】 A,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 DIN-Fachbericht CEN TR 14739-2005 Scheme of carrying out a risk assessment for flammable refrigerants in case of household refrigerators and freezers《家用冰箱和冷藏箱中可燃制冷剂的风险评估方案》.pdf DIN-Fachbericht CEN TR 14739-2005 Scheme of carrying out a risk assessment for flammable refrigerants in case of household refrigerators and freezers《家用冰箱和冷藏箱中可燃制冷剂的风险评估方案》.pdf
  • DIN-Fachbericht CEN TR 14748-2005 Non-destructive testing - Methodology for qualification of non-destructive tests German version CEN TR 14748 2004《无损检验 无损检验的合格鉴定方法》.pdf DIN-Fachbericht CEN TR 14748-2005 Non-destructive testing - Methodology for qualification of non-destructive tests German version CEN TR 14748 2004《无损检验 无损检验的合格鉴定方法》.pdf
  • DIN-Fachbericht CEN TR 14788-2006 Ventilation for buildings - Design and dimensioning of residential ventilation systems 《建筑物通风 住宅通风系统的设计和定尺寸》.pdf DIN-Fachbericht CEN TR 14788-2006 Ventilation for buildings - Design and dimensioning of residential ventilation systems 《建筑物通风 住宅通风系统的设计和定尺寸》.pdf
  • DIN-Fachbericht CEN TR 14823-2004 《木材和木质产品的耐用性 木材中五氯酚的数量确定 气体色层分析法 德文版本CEN TR 14823-2003》.pdf DIN-Fachbericht CEN TR 14823-2004 《木材和木质产品的耐用性 木材中五氯酚的数量确定 气体色层分析法 德文版本CEN TR 14823-2003》.pdf
  • DIN-Fachbericht CEN TR 14980-2005 Solid recovered fuels - Report on relative difference between biodegradable and biogenic fraction of SRF《固体再生燃料 生物降解和SRF生物部分之间相对差别的报告》.pdf DIN-Fachbericht CEN TR 14980-2005 Solid recovered fuels - Report on relative difference between biodegradable and biogenic fraction of SRF《固体再生燃料 生物降解和SRF生物部分之间相对差别的报告》.pdf
  • DIN-Fachbericht CEN TR 15019-2005 Geotextiles and geotextile-related products - On-site quality control German version CEN TR 15019 2005《土工织物和土工织物相关产品 现场质量控制》.pdf DIN-Fachbericht CEN TR 15019-2005 Geotextiles and geotextile-related products - On-site quality control German version CEN TR 15019 2005《土工织物和土工织物相关产品 现场质量控制》.pdf
  • DIN-Fachbericht CEN TR 15046-2005 Wood preservatives - Artificial weathering of treated wood prior to biological testing - UV-radiation and water-spraying procedure English version.pdf DIN-Fachbericht CEN TR 15046-2005 Wood preservatives - Artificial weathering of treated wood prior to biological testing - UV-radiation and water-spraying procedure English version.pdf
  • DIN-Fachbericht CEN TR 15123-2005 Design prepar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internal polymer plastering systems German version CEN TR 15123 2005《内部聚酯抹灰系统的设计、制备和应用》.pdf DIN-Fachbericht CEN TR 15123-2005 Design prepar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internal polymer plastering systems German version CEN TR 15123 2005《内部聚酯抹灰系统的设计、制备和应用》.pdf
  • DIN-Fachbericht CEN TR 15124-2005 Design prepar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internal gypsum plastering systems German version CEN TR 15124 2005《内部石膏抹灰系统的设计、制备和应用》.pdf DIN-Fachbericht CEN TR 15124-2005 Design prepar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internal gypsum plastering systems German version CEN TR 15124 2005《内部石膏抹灰系统的设计、制备和应用》.pdf
  •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大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