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辩证法)模拟试卷3及答案与解析.doc

上传人:eveningprove235 文档编号:851217 上传时间:2019-02-22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48.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辩证法)模拟试卷3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辩证法)模拟试卷3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辩证法)模拟试卷3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辩证法)模拟试卷3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辩证法)模拟试卷3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考研政治(辩证法)模拟试卷 3 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1 分,共 16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雪莱有一句脍炙人口的名言:“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该名言体现了( )(A)联系的普遍性(B)质量互变规律(C)前进性和曲折性相统一的关系(D)对立统一规律2 虎求百兽而食之,得狐。狐日:“子无敢食我也。天帝使我长百兽,今子食我,是逆天帝命也。子以我为不信,吾为子先行,子随我后,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虎以为然,故遂与之行。兽见之皆走。虎不知兽畏己而走也,以为畏狐也。虎之所以犯这种错误,在于割裂了( )(A)必然与偶然之间的关系(B)内容与形式

2、之间的关系(C)本质与现象之间的关系(D)可能与现实之间的关系3 “物极必反 ”这一典故所蕴含的真理是 ( )(A)矛盾双方相互转化的观点(B)世界的物质性观点(C)实践的观点(D)生产力的观点4 规律按照其主体不同分为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社会规律的特点是( )(A)同自然规律一样自发实现(B)具有客观性,但要通过人的自觉活动才能实现(C)与自然规律不一样,有其阶级性(D)具有主观性,因为它的实现不能脱离人的自觉活动5 下列各项古代汉语表述,属于因果关系的有( )(A)天地玄黄,宇宙洪荒(B)神龟虽寿,犹有竞时(C)得道多助,失道寡助(D)孟冬十月,北风徘徊6 辩证法的否定即“ 扬弃”,它的含

3、义是指( )(A)新事物对于旧事物的抛弃(B)事物中好的方面和坏的方面相结合(C)纯粹的否定(D)既克服又保留7 一些地方的人们掠夺性的滥挖草原上的甘草,虽获得一定的经济利益,却破坏了草原植被,造成土地荒漠化,一遇大风,沙尘暴铺天盖地,给人们带来巨大灾难,这些挖甘草的人们( )(A)只看到事物的客观性,没有看到事物的主观能动性(B)只看到事物的绝对运动,没有看到事物的相对静止(C)只看到眼前的直接联系,没有看到长远的间接联系(D)只看到物与物之间的联系,没有看到人与人之间的联系8 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非主要方面辩证关系原理要求我们( )(A)坚持均衡论和重点论的统一(B)坚持

4、均衡论和一点论的统一(C)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D)坚持发展地看问题9 我国汉朝的董仲舒说:“古之天下,亦今之天下;今之天下,亦古之天下。” 这是( )(A)朴素的唯物论的观点(B)唯心论的观点(C)形而上学的观点(D)辩证的观点10 构成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是( )(A)普遍性和特殊性(B)同一性和斗争性(C)绝对性和相对性(D)对抗性和兼容性11 认为在总量没有增减的条件下,事物结构变化也会引起质变是( )(A)形而上学观点(B)诡辩论观点(C)唯心主义观点(D)辩证法观点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34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多选或少选均不

5、得分。12 关于唯物辩证法的“ 度 ”的概念的正确理解是( )(A)度就是事物变化的关节点(B)度是保持事物质的稳定性的量的规定性(C)质变就是对度的规定性的突破(D)度是区分事物量变和质变的标准13 休谟认为,因果联系是由于人们多次看到两组现象前后相随而形成的心理习惯。这是一种( )(A)唯物主义的观点(B)唯心主义的观点(C)不可知论的观点(D)庸俗唯物主义的观点14 中国传统哲学主张有差别的矛盾的统一,更重视“和” 的统一。其表现为( )(A)“和实生物,同则不继”(B) “有反斯有仇,仇必和而解”(C) “礼之用,和为贵”(D)“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15 新生事物不可战胜的原因

6、是( )(A)新生事物里有新的结构和功能适应变化了的环境(B)新出现的事物较以前的旧事物在时间上更后出现(C)新生事物吸取了旧事物中的合理的因素(D)新生事物否定了旧事物中的消极因素16 下列哪些说法是对矛盾特殊性原理的具体运用( )(A)对症下药,量体裁衣(B)因时制宜,因地制宜(C)物极必反,相反相成(D)因材施教,因人而异17 关于蝴蝶效应,有人举例说北半球一只蝴蝶扇动翅膀,就可能引起了南半球某个地区的气象变化。这个事例可以说明( )(A)世界是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B)所谓联系是主观的(C)思维是世界普遍联系的基础(D)世界的普遍联系是通过“中介” 实现的18 马克思认为:“ 辩证法在对

7、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时包含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即对现存事物的必然灭亡的理解。”这表明( )(A)任何事物内部都孕育着否定的因素(B)任何事物都不可避免地要走向灭亡(C)事物只有到了失去了存在条件的时候才能够被否定掉(D)正在成长中的新事物也应当被否定掉19 “思想从来也不能超出旧世界秩序的范围:在任何情况下它只能超出旧世界秩序的思想范围。思想根本不能实现什么东西。为了实现思想,就要有使用实践力量的人。”这段话说明 ( )(A)意识不能反作用于物质(B)意识活动具有创造性(C)意识能创造物质(D)实践才能改造现存事物20 现代社会科技领域“ 克隆 ”、“转基因”等生命科学的重大突破,表明

8、 ( )(A)科学知识可以创造出新物质(B)批驳了不可知论(C)为唯物主义提供了新的自然科学依据(D)科学知识可以改变规律21 唯心主义哲学的共同特点是( )(A)坚持意识第一性(B)坚持辩证法(C)一元论哲学(D)可知论哲学22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唯物主义是辩证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旧唯物主义之间在物质观上的区别是( )(A)是否承认物质的客观性(B)把物质局限于自然界还是也包括人类社会(C)是否认为意识是物质所派生的(D)把物质理解为某种物质结构及其属性还是理解为客观实在性23 辩证唯物主义在运动和静止问题上的看法有( )(A)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B)动即是静,静即是动(C)静止是

9、物质的运动的特殊状态(D)只有相对运动,没有相对静止24 “物质的两种存在形式离开了物质,当然都是无,都是只在我们头脑中存在的观念抽象。”这段话说明 ( )(A)时间和空间是客观的(B)时间和空间离开物质只是形式(C)时间和空间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D)时间和空间是物质的存在形式25 人类意识的能动性是指( )(A)能动地改造世界(B)人的意识的自觉性和选择性(C)能动地反映世界(D)能动地改变物质26 “先有计划,后做工作;先有图纸,后造房子”,这说明( )(A)意识决定物质,思维决定存在(B)意识活动的目的性(C)意识对物质的能动作用(D)理念在事物之先27 关于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关

10、系的正确理解,包括( )(A)尊重客观规律才能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B)对规律必须要承认、接受(C)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D)没有做不到的,只有想不到的考研政治(辩证法)模拟试卷 3 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1 分,共 16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否定之否定规律及其方法论意义”。辩证法的否定观认为,事物的发展是一个曲折的过程,从事物发展的道路和趋势上看,经历了由“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这样两次否定、三个阶段的有规律过程。事物这种否定之否定过程,从内容上看,是自己发展自己、自己完善自

11、己的过程;从形式上看,是螺旋式上升或波浪式前进的过程,方向是前进上升的,道路是迂回曲折的,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题干中雪莱所说的已经来临的冬天喻指道路的曲折性,而不远后的春天则是喻指前途的光明性。因此,正确答案为选项C。【知识模块】 辩证法2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现象和本质的关系”。任何事物都由本质和现象两个方面构成。现象是事物的外部联系和表面特征,人们可以通过感官感知,本质则是事物的内在联系,只有靠人的理性思维才能把握。现象和本质又是统一的。任何本质都是通过现象表现出来,没有不表现为现象的本质;任何现象都从一定方面表现着本质,现象是本质的外部表现。正是因为现象

12、和本质是统一的,所以要求人们通过现象认识事物的本质,透过现象看本质。题干给出的寓言故事是大家熟知的,老虎所犯的错误,就是因为它割裂了本质和现象之间的关系,只看到了百兽畏狐而走的表象,而没有透过这种现象,看到百兽是畏虎而走的真实本质。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选项 C。【知识模块】 辩证法3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矛盾同一性的理解和把握”。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是矛盾双方相互联系的两个方面。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性质和趋势。题干中“物极必反”体现的就是矛盾的对立面之间相互贯通,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选项 A。【知识模块】

13、 辩证法4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社会规律的特点”。社会规律的特点在于社会是由人组成的,是通过人的活动来实现的,这是社会规律与自然规律的最大区别,所以,本题选 B。社会规律是客观的,但要通过人的自觉活动来实现。规律没有阶级性。所以,ACD 都不选。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选项 B。【知识模块】 辩证法5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因果关系的内涵的把握”。选项 ABD 都是描述,前后没有引起和被引起的关系,无法形成必然的因果判断。只有选项 C 符合题意。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选项 C。【知识模块】 辩证法6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

14、的知识点是“对扬弃这一概念的把握”。辩证的否定又称扬弃,它本身的含义就是“既克服又保留” (恩格斯语)。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选项 D。【知识模块】 辩证法7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唯物辩证法中联系的理解”。题干引用人们在生产生活实践中的实例。他们只注意到甘草和经济利益的直接联系,而没看到因甘草滥挖破坏植被进而造成土地荒漠化,威胁到人类自身的生存的间接联系。题中只有 C 最符合这层意思,所以是正确答案。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选项 C。【知识模块】 辩证法8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矛盾发展不平衡原理”。矛盾的发展是不平衡的,主要矛盾决定和影

15、响着矛盾的存在和发展,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次要矛盾不起决定作用,二者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在每一对矛盾中,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事物的性质,主要方面与非主要方面在一定条件下也相互转化。我们在工作中应分清主次,既要坚持“重点论”,即要抓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又要坚持“两点论”,做到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所以,该题正确答案为C 项。选项 D 的表述正确,但不符合题干的内容。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选项C。【知识模块】 辩证法9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对发展的观点的认识”。董仲舒的这句在天人三策中提出的看法是,古之天下亦今之天下,今之天下亦古之天下,即古今没有变化和发展,

16、这是属于机械的、形而上学的观点。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选项 C。【知识模块】 辩证法10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矛盾的基本属性”。矛盾的同一性与斗争性是矛盾固有的基本属性。二者又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一方面,同一性不能脱离斗争性而存在,同一是以差别和对立为前提的,是包含着差别和对立的具体的同一,因而没有斗争性就没有同一性,同一性必然为斗争性所制约。另一方面,矛盾的斗争性也不能脱离同一性而存在,因为差别和对立是事物内在的差别和对立,斗争是统一体内部的斗争,所以差别、对立和斗争必然和同一性相联系,并为同一性所制约。矛盾双方总是处于对立统一的过程中,同一是对立中的同一,

17、对立是同一中的对立,这就是矛盾的辩证法。本题的正确答案是 B 选项。【知识模块】 辩证法11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量变引起质变的多种形式”。量变引起质变的表现形式是多样的,概括起来大致可以分为两类情况:一是由事物要素数量的增减引起质变。事物要素的增加或减少,达到一定的程度,即突破度的界限,就会引起事物的质变。例如,原子核电荷量的增减,会使一种元素变成另一种元素。二是事物要素的空间排列次序和结构形式的变化引起质变。例如,化学上的同素异构体,尽管元素相同,但是由于结构不同而具有不同的性质。而在许多比较复杂一些的事物的量变中,这两种形式往往不是单独存在,而是同时发生、相

18、互交织在一起的。本题的正确答案选 D 选项。【知识模块】 辩证法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34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12 【正确答案】 B,C,D【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对度的概念的全面理解”。度是保持事物质的稳定性的量的规定性,因此度不是关节点,关节点是度的两端。按照关于度的基本知识点,符合题干要求的就是选项 BCD。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选项 BCD。【知识模块】 辩证法13 【正确答案】 B,C【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因果联系的客观性”。唯心主义否认因果联系的客观性,认为因果联系是人的主观精神的产物

19、,所以,选项 B 符合题意。题干的命题否认因果联系的客观性,将自然地导致不可知论,所以,选项 C 符合题意。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选项 BC。【知识模块】 辩证法14 【正确答案】 A,B,C,D【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中国传统哲学中有差别的统一的把握”。相关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知识点是矛盾问题。中国传统哲学重视“和”的统一,这里的“和”指有差别的对立事物之间的和谐统一。根据这种理解,再加上对以上话语的解读,可以知道命题 A、B、C、D 均符合题意。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选项 ABCD。【知识模块】 辩证法15 【正确答案】 A,C,D【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对辩证唯物主

20、义的发展观的把握”。具体是对新生事物的理解。辩证唯物主义认为,新生事物之所以为新生事物是由它本身的性质决定的,发展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新生事物的内涵不是指时间上新出的事物,时间上的新不是新生事物的特点,所以排除选项 B。其他都是新生事物的特点。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选项 ACD。【知识模块】 辩证法16 【正确答案】 A,B,D【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对矛盾特殊性原理的理解运用”。A、B、D 三项都是根据具体的特殊矛盾具体解决问题的做法。C 项是对立统一的辩证法思想。这道试题要求考生对选项中采用的成语和俗语有一定的理解能力,但难度不大。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选项 ABD。【

21、知识模块】 辩证法17 【正确答案】 A,D【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对唯物辩证法的普遍联系观点的理解”。虽然事例本身不一定正确,但题干要求是选出正确的辩证法的观点。不能否认联系的客观性,联系的普遍性根源于世界的物质统一性。联系的客观性和普遍性本身是世界的物质统一性、中介的普遍性、物质和运动不可分割性的体现。选项 AD 符合唯物辩证法对普遍联系的观点的描述,选项 BC 否认联系的客观性,是错误选项。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选项 AD。【知识模块】 辩证法18 【正确答案】 A,B,C【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否定之否定规律”。马克思的这段话主要说明,新事物只是在一定条件下的新事物

22、,当条件发生变化时新事物都会转变成旧事物,因此没有永恒的新事物。但是并不是说新事物就没有相对的稳定性,当新事物在一定条件下正在发展还没有转变为旧事物时,是不会被否定的,选项 D 是不正确的。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选项 ABC。【知识模块】 辩证法19 【正确答案】 B,D【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意识的能动作用”。物质决定意识,意识依赖于物质并反作用于物质。意识是物质的产物,但又不是物质本身,意识是特殊的物质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意识在内容上是客观的,在形式上是主观的。题干中的这段话反映了物质决定意识及意识的能动作用。AC 选项观点错误。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选项 BD。【知识模块】 辩证

23、法20 【正确答案】 B,C【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现代科技革命与哲学的关系”。还涉及到对相关哲学派别的理解。“克隆”和“转基因”是人的意识能动性的体现,但是并没有突破物质世界的规定,并不能说明意识可以创造物质,所以选项 A 是不对的。“克隆”和“转基因”具有反驳不可知论的意义,所以选 B;“克隆”和“转基因”等新技术有助于证明世界统一于物质,所以选 C。选项 D 有唯心主义的色彩。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选项 BC。【知识模块】 辩证法21 【正确答案】 A,C【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唯心主义的基本观点”。唯心主义哲学在哲学基本问题上,坚持意识第一性;唯心主义有辩证法的,也

24、有形而上学的。由于唯心主义哲学只承认意识决定一切,所以是一元论哲学。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选项 AC。【知识模块】 辩证法22 【正确答案】 B,D【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物质观”。具体是考查辩证唯物主义与旧唯物主义在物质观上的区别。选项 AC 是唯物主义共有的特点,不属于辩证唯物主义与旧唯物主义的区别。选项 BD,则是辩证唯物主义与旧唯物主义的区别,B 选项指出物质观也包含人类社会,这是辩证唯物主义所特有的。辩证唯物主义对物质的定义首先强调物质是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的客观实在。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选项 BD。【知识模块】 辩证法23 【正确答案】 A,C【试题解析】

25、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对“运动”和“静止”的辩证认识”。选项 B 把运动与静止的辩证关系绝对化,是错误的。选项 D 前半句否认了运动的绝对性,后半句否认了静止的相对性,也是不正确的。选项 AC 是对运动与静止关系的辩证唯物主义的表述,所以选 AC。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选项 AC。【知识模块】 辩证法24 【正确答案】 A,D【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对时间和空间的认识”。恩格斯的这段话表明时间和空间是客观的,是物质存在的形式。选项 B 是唯心主义的命题,是错误的,时间和空间不能脱离物质而存在。选项 C 是正确的表述,但与本题的题干无关,不是题干所强调的含义,所以不选。因此,本题的正确

26、答案是选项 AD。【知识模块】 辩证法25 【正确答案】 A,B,C【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对意识能动性的理解”。本题中选项 D,属于唯心主义的命题,片面夸大了意识的能动性。能动地反映世界和能动地改造世界,是马克思主义对于意识能动性体现的表述,所以答案有AC。人的意识的能动性,主要也包括了意识的自觉性和选择性,所以 B 也选。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选项 ABC。【知识模块】 辩证法26 【正确答案】 B,C【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于物质和意识的关系的理解”。本题题干材料体现的是意识的能动性。选项 AD 都是唯心主义的观点。选项 BC符合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选项 BC。【知识模块】 辩证法27 【正确答案】 A,C【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的辩证关系”。选项 D 不承认规律的客观性,是唯心主义的命题,想到的东西是意识的东西,要受客观规律的制约。选项 AC 符合马克思主义的表述。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选项 AC。【知识模块】 辩证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 DS ISO 14-1983 Straight-sided splines for cylindrical shafts with internal centering Dimensions tolerances and verification《内定心的直边花键轴 尺寸 公差和检验》.pdf DS ISO 14-1983 Straight-sided splines for cylindrical shafts with internal centering Dimensions tolerances and verification《内定心的直边花键轴 尺寸 公差和检验》.pdf
  • DS ISO 1496-3-1995 Series 1 freight containers - Specification and testing - Part 3 Tank containers for liquids gases and pressurized dry bulk《系列1货运集装箱 规格和试验 第3部分:液体,气体和加压干散货用罐式集装箱.pdf DS ISO 1496-3-1995 Series 1 freight containers - Specification and testing - Part 3 Tank containers for liquids gases and pressurized dry bulk《系列1货运集装箱 规格和试验 第3部分:液体,气体和加压干散货用罐式集装箱.pdf
  • DS ISO 1496-4-1992 Series 1 freight containers Specification and testing Part 4 Non-pressurized containers for dry bulk《系列1货运集装箱 规格和试验 第4部分:干散货无加压集装箱》.pdf DS ISO 1496-4-1992 Series 1 freight containers Specification and testing Part 4 Non-pressurized containers for dry bulk《系列1货运集装箱 规格和试验 第4部分:干散货无加压集装箱》.pdf
  • DS ISO 1496-5-1992 Series 1 freight containers Specification and testing Part 5 Platform and platform-based containers《系列1货运集装箱 规格和试验 第5部分:平台和基于平台的集装箱》.pdf DS ISO 1496-5-1992 Series 1 freight containers Specification and testing Part 5 Platform and platform-based containers《系列1货运集装箱 规格和试验 第5部分:平台和基于平台的集装箱》.pdf
  • DS ISO 17-1981 Guide to the use of preferred numbers and of series of preferred numbers《优先数和优先数列的使用指南》.pdf DS ISO 17-1981 Guide to the use of preferred numbers and of series of preferred numbers《优先数和优先数列的使用指南》.pdf
  • DS ISO 1996 1-1983 Acoustics Description and measurement of environmental noise Part 1 Basic quantities and procedures《声学 环境噪音的等级和测量 第1部分 基本量值和步骤》.pdf DS ISO 1996 1-1983 Acoustics Description and measurement of environmental noise Part 1 Basic quantities and procedures《声学 环境噪音的等级和测量 第1部分 基本量值和步骤》.pdf
  • DS ISO 2206-1987 Packaging Complete filled transport packages Identification of parts when testing《包装 满装的运输包装 试验时包装件要素的标识》.pdf DS ISO 2206-1987 Packaging Complete filled transport packages Identification of parts when testing《包装 满装的运输包装 试验时包装件要素的标识》.pdf
  • DS ISO 2248-1986 Packaging Complete filled transport packages Vertical impact test by dropping《包装 满装的运输包装 坠落冲击试验》.pdf DS ISO 2248-1986 Packaging Complete filled transport packages Vertical impact test by dropping《包装 满装的运输包装 坠落冲击试验》.pdf
  • DS ISO 2308-1977 Hooks for lifting freight containers of up to 30 tonnes capacity Basic requirements《30吨以下的提升货运集装箱的吊钩 基本要求》.pdf DS ISO 2308-1977 Hooks for lifting freight containers of up to 30 tonnes capacity Basic requirements《30吨以下的提升货运集装箱的吊钩 基本要求》.pdf
  •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大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