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语言学历年真题试卷汇编19及答案与解析.doc

上传人:unhappyhay135 文档编号:855996 上传时间:2019-02-22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6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考研类试卷]语言学历年真题试卷汇编19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考研类试卷]语言学历年真题试卷汇编19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考研类试卷]语言学历年真题试卷汇编19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考研类试卷]语言学历年真题试卷汇编19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考研类试卷]语言学历年真题试卷汇编19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语言学历年真题试卷汇编 19 及答案与解析1 用国际音标给下列汉字注音(元音用严式标音),并标上调值。(2007 年山东师范大学考题)坚 持 走 和 平 发 展 的 道 路2 英语的下列语词,er 这个形式可以附加在许多词的后面表示不同的意义,请分析er 在这些词里是否具有相同的作用。 (2006 年北京师范大学考题)work(工作)worker(工人)teach(教) teacher(教师)head(头 )header(首领、领导 )young(年轻的) yotJnger(更年轻的)quick(快的) quieker(更快的)high(高) higher(更高的)2 什么是焦点? 试分析下列

2、句子的焦点: (2005 年华中师范大学考题 )3 你刚才说谁来了电报?4 我给他的书是两本。5 一篇文章也没写。5 简单分析下列短语中的歧义并说明其产生歧义的原因。(2006 年华中师范大学考题)6 洗得干净7 走了一会儿三、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意的。8 下列各组音中,全部属于舌面半高元音的是( )。(2008 年中山大学考题)9 普通话的助词“ 着、了、过 ”所表示的语法意义属于语法范畴中的 ( )。(2006 年中山大学考题)(A)时(B)体(C)态(D)人称10 下列各词中附加色彩与其他词不同的是( )(2011 年中山大学考题)(A)大娘(B)老大爷(C)

3、老头(D)大妈11 下面有关文字问题的论述中,错误的是:( )(2006 年中山大学考题)(A)文字具有字形、字音、字义三个要素,这三个要素在所有文字体系中都是不可缺少的。(B)文字是在语言的基础上产生的,文字依附于语言,所以用什么文字类型去记录什么语言,其间有着必然的联系。(C)从作为一种交际工具来说,文字是辅助性的,只有语言才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D)文字是语言的书写符号系统。四、填空题请完成下列各题,在各题的空处填入恰当的答案。12 古代语言学有三个传统:_传统、_传统和_传统。(2008 年华中师范大学考题)13 元音和辅音的区别可以通过_、_、_等方面来考察。(2005年西南师范

4、大学考题)14 “吃亏、革命、还债、见面、结婚、看上、打垮、想开” 这些语言单位属于词的有_,属于词组的有_。(2007 年北京师范大学考题)15 方言和亲属语言都是语言_的结果,而_和克里奥尔语则是语言_所致。(2007 年北京师范大学考题)16 文字起源于记事性图画。(2012 年北京语言大学考题)(A)正确(B)错误17 在世界语言中,分布最广的语系是汉藏语系。(2005 年华中科技大学考题)(A)正确(B)错误18 简述心理语言学中后天论的基本观点。(2005 年华中师范大学考题)19 为什么说独词句的出现和从独词句到双词句是语言学习中的关键两步?(2004 年暨南大学考题)20 有人

5、说,汉语的“ 妈”“妹”“母” 都含有辅音“m” ,所以 m 是跟“女性” 意义有关的音素。你觉得这种说法有道理吗?为什么?(2008 年曲阜师范大学考题)21 阐释应该从哪些方面研究语音。(2007 年暨南大学考题)22 简述区别词类的目的和标准。(2011 年中国人民大学考题)23 简答词义的构成。(2006 年暨南大学考题)24 比较社会方言和地域方言的异同。(2011 年北京语言大学考题、2013 年浙江财经大学考题、2013 年厦门大学考题)25 语言的层级装置(2009 年北京语言大学考题)26 音素(2012 年中国人民大学考题)27 形态学(2005 年南开大学考题)28 句法

6、(2012 年中国人民大学考题)29 语义特征(2006 年中国传媒大学考题)30 克里奥耳语(2011 年中山大学考题)31 谈谈什么是语言接触,语言接触会引起语言的哪些变化?(2012 年中国人民大学考题)语言学历年真题试卷汇编 19 答案与解析1 【正确答案】 坚:t n55 持:t 走:tsou 214和:x 平:pi 发:fA55展:t an214 的:t 道:t u51路:lu 51【知识模块】 语音2 【正确答案】 英语的下列语词,er 这个形式可以附加在许多词的后面表示不同的意义,请分析er 在这些词里是否具有相同的作用。work(工作)worker(工人)teach(教) t

7、eacher(教师)head(头 )header(首领、领导 )young(年轻的) yotroger(更年轻的)quick(快的) quicker(更快的)high(高) higher(更高的)er 在这些词里具有不同作用。在前三组中,它是词缀,与前面的词根构成派生词。在后三组中,它是词尾,是表达性质或属性的程度上的差别的语法范畴比较级,是英语形容词和副词所具有的语法意义。【知识模块】 语法【知识模块】 词义3 【正确答案】 焦点:谁【知识模块】 词义4 【正确答案】 焦点:两本【知识模块】 词义5 【正确答案】 焦点:没【知识模块】 词义【知识模块】 词义6 【正确答案】 产生歧义的原因:

8、同型异义。可以是表可能,能不能洗干净啊?洗得干净;也可以是表示状态补语:洗得干净不干净啊? 洗得干净。【知识模块】 词义7 【正确答案】 产生歧义的原因是“走” 有两个意思,一是表示走路的动作,二是表示离开。通过句法变换得出:走了一会儿路。离开了一会儿。【知识模块】 词义三、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意的。8 【正确答案】 D【知识模块】 语音9 【正确答案】 B【知识模块】 语法10 【正确答案】 C【知识模块】 词义11 【正确答案】 B【知识模块】 文字和书面语四、填空题请完成下列各题,在各题的空处填入恰当的答案。12 【正确答案】 古代西方,古代印度,古代中国【知

9、识模块】 导论13 【正确答案】 发音器官的某一部位造成阻碍与否,发音器官的各部分紧张与否,呼出气流强弱【知识模块】 语音14 【正确答案】 吃亏、革命、见面、结婚,还债、看上、打垮、想开【知识模块】 语法15 【正确答案】 分化,洋泾浜,接触【知识模块】 语言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16 【正确答案】 A【知识模块】 文字和书面语17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在世界语言中,分布最广的语系是印欧语系。【知识模块】 语言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18 【正确答案】 后天论是建立在美国行为主义心理学基础上的,他们认为儿童的语言是通过后天的成人语言的刺激和儿童对成人语言的模仿、强化而形成的。早期的后天论

10、的代表人物是极端的行为主义者华生,他认为儿童生下来大脑只是一个白板,里面一无所有,他们对语言的掌握是靠对成人语言的简单模仿获得的。【知识模块】 导论19 【正确答案】 独词句的出现和从独词句到双词句,这是孩子学话中的关键两步,因为语言的基本奥秘已经开始渗入这些简单的学习之中。独词句体现了词和事物的联系,特别是词指称整类事物的概括性。比如孩子见到猫,听到大人说 mo,他的脑子里就把 mo 这个声音和猫这种动物联系起来了。在另一个场合孩子见到狗,他说是 mo,大人纠正他,说这不是猫,而是 gu。这个纠正促使孩子去注意猫和狗的区别。下一次他看到另一只猫,把它说成别的什么,又得到纠正,这又引导他注意两

11、只猫的共同点。词是一类事物的名称。孩子经过种种失误和纠正,学会了一个词,把它跟它所表示的那类事物联系起来,这样他就认得了这类事物。双词句体现了造句的基本原理,就是选择需要的词,按照学会的格式把它们组合在一起。这就是说,孩子已不仅仅注意词与事物的联系,而且已注意词与词之间的关系。比如说,孩子借助于词识别了猫和狗以后,又听得大人说bimo,humo,bigu,hugu,他又按照词的指示辨出了白猫和白狗的共同点,花猫和花狗的共同点,进而把物和物的属性区分开来。后来他知道一种东西叫 mo zi,他就有可能把 bi 和 hu 加在 mo zi 上,区别两顶不同颜色的帽子。这时候,孩子不仅注意到不同事物之

12、间的差别,而且注意到不同事物中共同的东西,抽象出事物的属性,同时也会把统一的事物分析成不同的要素。【知识模块】 语言的社会功能20 【正确答案】 没有道理。音素是构成音节的最小单位或最小的语音片段,是语音学上的最小单位,它是从音色的角度划分出来的。音素不代表任何意义。语言符号具有任意性的特点,音与义的结合是任意的,不可论证和解释的。音与义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汉语的“ 妈 ”“妹”“母” 都含有辅音“m”只不过是巧合罢了。【知识模块】 语言是符号系统21 【正确答案】 应该从生理、物理和社会属性三个方面来研究语音。其中生理属性、物理属性是自然属性。语音的生理属性是指语音的动力、发音体和发音方法,

13、也就是对发音原理的研究。语音的物理属性是指物体受到外力作用而发生振动,从而使周围的空气也发生振动,形成音波,音波传人人耳,使鼓膜发生振动,刺激听觉神经,于是人们产生了声音的感觉。语音的物理属性包括音高、音长、音重、音质。语音的社会属性是指同一个音素在不同的语言或方言中具有不同的作用,执行不同的交际功能,是语音的本质属性。音位学是在了解语音的生理、物理和心理属性的基础上,从语言的社会功能的角度对语音的研究。【知识模块】 语音22 【正确答案】 区别词类的目的:是为了说明语言的构造规则。如“国家独立” 和“经济发展”分别是由两个词构成的,如果没有词类的知识,就难以说清它们的构造规则。区别词类的标准

14、:(1)根据词形变化来确定词类,即形态标准。(2)根据词的意义来确定词类,即意义标准。(3)根据词的聚合位置来确定词类,即分布标准。功能分布的标准最具普遍性,而且是反映词类聚合关系本质的特征,是词类的本质属性。【知识模块】 语法23 【正确答案】 词义是指词的语音形式所表达的内容。词的意义包括词汇意义和语法意义两部分。词义可以说是由理性意义和非理性意义两部分构成的。词的理性意义是通过人的抽象思维对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的各种对象的概括的反映而形成的。词的理性意义是词义的基本的和核心的部分。词的非理性意义是附着在词的理性意义之上的,因而又叫做词义的附加意义。词的非理性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感情

15、色彩。感情色彩中最主要的是“ 褒义色彩”和“贬义色彩” 。褒义色彩表现的是对词义反映对象的肯定、赞许、喜爱的态度;贬义色彩表现的是对词义反映对象的否定、贬斥、厌恶的态度。没有感情色彩的词是中性词,这样的词在语言的词汇中占大多数。语体色彩。由交际环境的不同而导致的语言变体就是“ 语体”。口语语体和书面语语体是语言中两种最基本的语体。如果一个词语只用于或经常用于某种语体之中,就会带上这种语体色彩,这就是词的“语体色彩” 。词的语体色彩分为口语色彩和书面语色彩两种基本类型。不带任何语体色彩的词语是通用词语,它们通用于口语和书面语。形象色彩。词的形象色彩是指由词内部的组成成分所引起的对事物视觉形象或听

16、觉形象的联想。【知识模块】 词义24 【正确答案】 (1)社会方言:社会方言是社会内部不同年龄、性别、职业、阶级、阶层的人们在语言使用上表现出来的一些变异,是言语社团的一种标志。社会方言的产生主要是由于社会成员聚集为不同的言语社团而产生的。(2)地域方言是全民语言在不同地域的分支,是语言发展不平衡性在地域上的反映。地域方言是同一种语言分化而产生的,是社会不完全分化的结果。(3)社会方言和地域方言虽然都是方言,但是它们之间有很大的不同。社会方言的差别主要表现在词汇方面,主要是由于职业、性别、年龄等方面因素而造成了某些词语的不一致,而语音、语法方面的差别则比较小。地域方言之间的差别主要表现在语音上

17、,但它在词汇、语法上也存在一系列差别,所以地域方言之间的差别往往是系统的,因而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地域方言就有可能分化为不同的语言,变成一种独立的语言,和原来同一共同语下面的其它方言之间形成亲属语言的关系,而社会方言由于其差别主要是在词汇系统方面,所以无论如何也不会发展成为独立的语言。【知识模块】 语言的发展25 【正确答案】 语言是一种分层装置。语言结构要素的各个单位,在语言结构中,并非处在同一个平面上,而是分为不同的层和级。语言的底层是一套音位,即音与义相结合而划分出来的音的结构成分。音位经组合与某种意义相结合就能构成语言的符号和符号的序列。这是语言的上层。这一层又可以分为若干级:第一

18、级是语素,这是语言中音义结合的最小结构单位,是构词材料;第二级是由语素的组合构成的词,是造句材料;第三级是由词构成的句子;词和句子都是符号的序列。语言系统的层级结构可以图示为:音位语素词句子。【知识模块】 语言是符号系统26 【正确答案】 音素是构成音节的最小单位或最小的语音片段,是语音学上的最小单位,是从音色的角度划分出来的。如p。【知识模块】 语音27 【正确答案】 形态学,又称“词汇形态学” 或“词法”,是语言学的一个分支,它研究词的内部结构,包括屈折变化和构词法两个部分。由于词具有语音特征、句法特征和语义特征,形态学处于音位学、句法学和语义学的结合部位,所以形态学是每个语言学家都要关注

19、的一门学科。【知识模块】 语法28 【正确答案】 研究词组和句子的模式以及它们的构造和关系。【知识模块】 语法29 【正确答案】 语义特征是指对词的一个义项的语义特征进行分析以后得到的最小的语义单位,或者说由分析义项得到的词义的语义特征,就叫做“义素” ,又叫“语义特征”。它是一种不与语音形式相联系的抽象的语义单位。【知识模块】 词义30 【正确答案】 克里奥耳语是指出现在非洲、美洲某些地区殖民统治者的种植园的以外来语言为基础,混杂了本地语言形成的自然语言。在一定条件下,洋泾浜也可以成为某一语言社团唯一的交际工具,并作为母语传给下一代,在这种情况下,洋泾浜就升格为混合语,也叫克里奥耳语。如海地

20、语。【知识模块】 语言的接触31 【正确答案】 人类文明发展到现代,世界上几乎没有一种语言是完全自给自足的,各民族之间的贸易往来、文化交流、战争冲突、移民杂居等,会使不同的民族和社会发生接触,这种接触必然会引起语言的相互接触。随着社会的发展,民族之间的接触越来越频繁,相应地,语言之间的接触也越来越频繁。语言接触有不同的类型,会产生不同的结果,语言成分的借用、双语现象、语言融合、语言混合等都是语言相互接触的结果。 (1)语言成分的借用。 词语的借用。语言接触最典型、最常见的现象是语言成分的借用。语言成分间的借用,最常见的是词语的借人与借出。借词是一种语言对另一种语言最简单的影响,是一种重要的社会

21、语言现象。民族的交往和接触,会扩大人类生活的内容,也会增加语言表达所需要的成分。所以,任何一种语言,在与别的语言接触的过程中,要向别的语言借用一些它本来缺少,而社会生活的发展要求它应该有的词语。借词是丰富词汇的一条重要途径。 狭义的借词又叫外来词或音译词,它指的是语音形式和意义内容都来自外语或其他民族语言的词,例如汉语中的“雷达” 、“沙龙”、“拷贝”、“ 马达”、“扑克” 、“卡车”、“ 啤酒”、“绷带”、“基因” 、“ 蒙太奇”、“高尔夫”、“ 冰淇淋”等就借自于英语,“哈达” 来自藏族语言,而英语中的“state”、“people” 、“nation”等就是从法语借入的借词,“hambu

22、rger”是从德语借来的,“tea、mahjong”是从汉语借去的。 广义的借词还包括意译词,它是用本民族语言的构词语素和结构规则,把外语里某个词的意义移植过来,构成一个表示外来概念的新词,这类词的结构本身具有民族性。如汉语里的“科学、技术、火车、飞机、工程师、银行、青霉素、面包” 等都是意译词。意译词里面还有一种特殊的形式,就是“仿译词” ,它是用本族语言的材料,逐一翻译原词的语素,也就是说,仿译词不但把意义,而且把内部结构形式也移植过来了,如汉语仿英语的“basketball 篮球” ,“blackboard 黑板” ,“swimmingpool游泳池”,“railway 铁路 ”,“ho

23、neymoon 蜜月 ”,“hotdog热狗”,“supermarket超市”,“blackbox黑匣子”,“software软件” 。 民族间的接触是经常发生的,因而各种语言中大都有一定数量的借词,但是各语言中借词的数量有所不同。有些语言易于接受借词,借词比重较大。据统计,现代英语中的借词占总量的 60,其中大部分又借自法语。这主要是因为法国诺曼人在公元 1066 年入侵英国,法语成了国家、宫廷、教会的语言。日语中的借词也占词汇当中相当大的比例,从汉语借的词就几乎占了总量的五分之二。这主要是因为魏晋六朝后,汉字被用做日语的书写工具,汉语的词也就大量地涌入了日语。现在很多日语词还有很多保留了汉

24、语的古音。当然,日语在汉语借词的基础上,又赋予它们新的意义,或者用汉语的构词材料重新构词,有时一些日语词又被汉语借回来,如“艺术、自由、经济、运动、理论、劳动、理性、现象、垄断、悲观”等。由于这些词从构词材料、构词规则,甚至词语本身都是汉语所固有的,因此,人们一般感觉不出它们是外来词。与这种情形稍有不同的是,有的词,从甲语言借出去,经过一段时间,又从乙语言(或丙语言) 借回来,例如汉语的“ 大风” 被英语借去,称为“typhoon”(汉语的粤语方音),汉语又从英语借回,就是“台风” 。这种情况和汉语从日语里的借词情况类似,只不过从日语里面是借形,从英语里面是借音。 借词在汉语词汇中所占比例并不

25、大。汉语自古以来就和其他民族有来往,在各个不同历史时期从外族语中借入了不少词。如“ 石榴、菠萝、狮子、骆驼、琵琶” 等就是从西域各民族借入的;“佛、塔、夜叉、罗汉、阎罗、魔、和尚、尼姑、刹那、真谛、口吐莲花” 等是汉代以后随着佛教的传人而从印度梵语里借来的;“胡同、站、戈壁、蘑菇” 等词是元代时借入的蒙古语词;“耶稣、圣母、上帝、十字架” 等是明代以后随天主教传人中国而借来的。鸦片战争以后,特别是五四运动以来,随着中外交往的日益频繁,进入汉语的外来词也不断增加起来,如“苏维埃、纳粹、坦克、尼龙、蒙太奇、香槟、拷贝、克隆” 等都是近现代从欧美借入的。 由于汉语使用的是意音文字体系,音节结构也较之

26、西方大多数语言不一样,比如有声调,所以汉语在吸收外来语的时候不喜欢借音,喜欢用自己的语素来构词。很多音译借词后来都被意译词所代替,如“德律风 电话” ,“麦克风话筒”,“水门汀水泥”,“ 赛因斯科学”,“喀秋莎 火箭炮” ,“白脱黄油”,“仆欧侍者”等等。借词是民族关系的一种见证,是研究民族发展史的一项重要材料。 语音的借用。除了词语借用外,民族语言之间语言成分的借用还包括借音。在借外族语的词时,语音、语法也得服从本族语言的结构规则。另外,如果词语的借用数量很大,那么它们的语音特点也可能渗入借人语言的语音系统中。词语借人时,如果遇到了本族语言所没有的音,就要借用借入语言里相近的音去代替。 解放

27、后,我国少数民族借用了大量的汉语词语,并从汉语里面吸收了一些音位、语音结构规则。例如,侗语的ph、th、kh等送气音原来只是相对于不送气音的音位变体,现在都已经变成独立的音位了。壮语武鸣话本来没有央中元音【*e】 ,由于借用了汉语的“ 革命、特别、道德”等一系列词,【*e 】就很自然地进入了一部分人的口语了。再如,景颇、傈僳、哈尼、佤等语言的方言里逐渐增加了唇齿清擦音f。苗语养蒿话清送气音声母和清擦音声母h,原来都不能同高平调和低降调结合,由于借进了汉语的“调查、讨论、红旗、考验、合作社” 等词,在语音系统中便有了phu、tsha 、thau 、khau、ho等音节结构,出现了新的音位组合关系

28、。再如裕固语在借入汉语词的基础上,增加了ai、au、ei、ie、ian等 16 个复元音,并且许多复元音不仅用于汉语借词,也用于本族语言的词语。 语法的借用。语法方面的借用主要包括词缀的借用、虚词的借用以及语法规则的借用。例如,英语的后缀ive,ish,ous等借自于拉丁语,后缀able,ment,tion 等借自于法语。我国有些少数民族语言借用了汉语的一些虚词,如侗语就吸收了汉语的结构助词“的” 以及介词“比、连、为”等;广西龙胜瑶族从汉语借了连词“ 虽然、但是 ”等。有些少数民族语言还吸收了一些汉语的语法结构规则,如仫佬语原来以名词为中心的词组,除数量词外,其他限定成分一般在名词之后,现在

29、也可以把限定成分放在前边了,两种形式并存,后者与汉语一致,显然是受汉语组合关系的影响。又如,纳西语原来只有“主语宾语谓语” 结构次序,由于长期与汉语交往,受后者的影响,吸收了汉语里的“主语 谓语宾语 ”词序。又如侗语,原来把 “我的书”说成“le 2jau2”(书我),自从借用了汉语的“ 的”tji之后,在词序上就和汉语一样,说成jau 2tji6le2。这在侗语的北部方言中已经代替旧形式而成为唯一的结构规则了。再如,英语中介词结构作状语,其固有的语序是介词结构要放在被修饰的中心语之后,受汉语影响,现在介词结构放在中心语之前的现象越来越普遍。 结构规则除了借用外,也可以仿造。“五四”运动以来,

30、通过翻译,汉语里增加了一些 “欧化句式”。比如汉族读者已经习惯了比较长而复杂的修饰语。外来句式的仿造在报纸新闻的翻译中最为活跃,例如“他相信他的企业不仅应该而且也能够多做类似的有益于弱势却群体的服务活动” 、“他并不排斥会导致裁军的谈判解决途径” 、“任免、培训、考核、奖惩公务员”、“支持、监督和帮助自己的政府” 等等。语音成分和语法成分的借用一般不如词语的借用常见,而且在产生之初,往往只在借词的范围之内使用,一段时间后才可能逐渐将使用范围扩大到本族语言的词语上。 (2)语言的融合。语言融合是随着不同民族的接触和融合而产生的一种语言现象,指一种语言排挤和替代其他语言而成为不同民族的共同交际工具

31、,这是不同语言统一为一种语言的基本形式。语言融合有自愿融合和被迫融合之分。自愿融合是指,在各民族的长期接触中,有些民族能够顺应历史发展的规律,自觉放弃本民族的语言,选用在经济、文化、科技的发展水平等方面比本民族更高的民族的语言作为共同的交际工具,例如,鲜卑族就放弃鲜卑语而选用了汉语。有时候这种融合与政治地位的强弱没有必然关系,例如,汉语在几千年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曾几度被一些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民族所统治,但是由于汉族在经济、文化上处于先进的地位,汉语在和这些民族语言的接触时,总是被这些民族所采用而成为留存者。被迫融合是指,有些民族为了保持本民族的语言而进行了长期的艰苦的斗争,但是迫于经济、文化发

32、展的需要,最终不得不放弃本民族的语言,选用经济、文化比自己先进的民族的语言,如满族放弃满语而选用了汉语。被迫融合和强迫融合是不同性质的两回事。强迫融合是指征服者利用军事、政治的优势,迫使被征服者接受征服者的语言并放弃自己的语言。这是民族压迫和种族灭绝的一种表现形式。强迫融合总是要引起强烈的反抗,而且在很多情况下,征服者并不能取得成功。例如,20 世纪上半叶,日本侵略者在我国台湾岛和东北地区强制推行日语,歧视汉语,企图用日语取代汉语,泯灭汉族人民的民族意识和国家意识,结果以失败告终。 语言融合的原因。 a 民族杂居区的人民之间的交际需要一种共同的交际工具;b 究竟哪一种语言能够替代其他语言而成为

33、全社会的交际工具是由社会历史条件所决定的。杂居于同一地区的民族在经济、政治、文化上的密切而持久的接触,使这些民族的人民除了讲本民族的语言之外,还会讲杂居区其他民族的语言,否则,民族间就会由于语言隔阂而无法交际,随着民族关系的日益密切,民族间会发生融合,这时杂居区的某些民族社会最终放弃本民族语言,完全采用另一民族的语言作为本地区共同的交际工具,这样,多种语言就融合为一种语言。例如,满族入关后,满族人民逐渐不再说满语,而采用了汉语作为交际工具,汉语逐渐代替了满语。建立在生产资料私有制基础上的阶级社会,各民族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发展是不平衡的。当两个民族的关系日益密切而逐步发生融合的时候,生产

34、力发展水平比较低,文化比较落后的民族,学习生产力发展水平比较高,文化比较发达的民族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显然有利于自己的发展,这不但加强了语言融合的必要性,而且还使融合的结果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一般是经济和文化比较落后的民族放弃自己的语言,经济和文化比较先进的民族的语言成为共同的交际工具。 语言融合的过程。 a 首先出现双语现象,最后导致融合;b 双语现象形成后最终是否导致语言融合,决定于社会历史条件;语言融合的过程大体上是先出现双语现象,最后导致一种语言排挤、替代另一种语言而完成语言统一。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不是在几年中就能得出结论的一次性突击行动。双语现象是指被融合民族的成员一般会讲两种语言:

35、本族语和融合中占优势的那种语言。双语现象的出现是融合过程中重要的、富有特征性的现象,是两种或几种语言统一为一种语言的必经的过渡阶段。 双语现象。双语是指一个社会或者言语社团同时使用两种或多种语言作为交际工具的现象。这种现象同民族间的接触,尤其是民族间的杂居,有必然的联系。双语是一种社会现象,它不是指个别人学习或使用双语的现象,而是指一个言语社团的全体成员或部分成员双语并用的现象。双语现象也不是“双语制”,二者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二者也没有必然联系。“ 双语制”是指某个国家的官方语言是两种或多种,也就是指以一种法律的形式规定两种语言或多种语言并用的制度。双语现象形成后最后是否导致语言的融合,这决定

36、于社会历史条件:如果两个民族向融合的方向发展,相互间的关系越来越密切,其中某一个民族就会放弃自己的语言,完成语言的融合,例如中国历史上鲜卑族与汉族的关系就是如此。为了进行交际,为了向经济、文化比较先进的汉族人民学习,鲜卑人学习汉语成为当时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随着两个民族之间的关系的日益密切,久而久之鲜卑族终于被汉族所融合,鲜卑语也被汉语所取代了。但是,双语现象形成后,如果两个民族向分离的方向发展,那么它们就继续各说各自的语言,语言就谈不上融合了。例如元蒙与汉族的关系就是如此。历史上蒙古族在建立政权之后继续保持了它相对聚居的局面,而且对于在汉族地区居住和做官的蒙古人,统治者也采取一些迁徙措施,防

37、止他们被汉族同化。这些措施,加上元蒙王朝的统治时间不长,蒙古族和蒙古语基本上没有与汉族和汉语融合,只有一部分和南方汉族人民杂居而没有北归的蒙古人融于汉族。双语现象是语言复杂的社会中必要的交际体制,同时,它也是语言走向统一的必然过程。双语体现象为语言竞争提供了机会,那些强势语言必然会逐渐取代弱势语言成为共同语,使语言走向统一。当然,双语现象也可能引起语言的局部分化,由于发展的不平衡,导致一种语言出现不同的变体。 (3)语言混合。语言接触也会产生“ 洋泾浜” 、 “混合语”等特殊语言现象。 洋泾浜是 17 世纪以后在殖民、半殖民地的通商口岸常见的一种语言现象。这种语言是当地人和外来殖民者在打交道的

38、过程中彼此在语言上妥协而产生的一种能使双方勉强沟通的临时交际工具。克里奥耳语是以外来语言为基础,混杂了本地语言形成的自然语言。在一定条件下,洋泾浜也可以成为某一语言社团唯一的交际工具,并作为母语传给下一代,在这种情况下,洋泾浜就升格为混合语,也叫克里奥耳语。二者共同点:都是语言接触的特殊类型;都混杂了不同语言;都是殖民时代的产物。 不同点:性质不同。洋泾浜是在特殊场合使用的临时交际工具;混合语是当作母语使用的自然语言;结构特点不同。洋泾浜的词汇量少,语法结构规则简单;而混合语的词汇比洋泾浜丰富扩大,语法结构规则也更加完善;存在方式不同。洋泾浜只有口语形式,没有书面语形式;而混合语则有口语和书面

39、语两种形式;前景不同。洋泾浜要么随着殖民时代的结束而自动消亡,要么发展为克里奥耳语;混合语则是作为母语传给下一代。 洋泾浜语和克里奥耳语都是在特定社会历史条件下自然形成的混合语,而世界语纯粹是一种人工的混合语。于 1887 年由波兰医生柴门霍夫创造。世界语以印欧语为基础。世界语的语法规则有 16 条,没有一条规则有例外。世界语兼采欧洲各种语言的词汇材料和语法规则,加以简化,可以说是欧洲各大语言的一个合理的公分母,也可以说是一种人造的洋泾浜。它模拟自然语言,但没有枯燥乏味矫揉造作的味道,简单易学,懂得欧洲语言的人都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正因为世界语有这些优点,所以问世以来,受到广泛的欢迎。世界语虽然设计得很科学,但是世界语毕竟是一种人造的语言,缺乏母语的生命力,没有谁把它当作母语来学习,无法代替任何一种自然语言。【知识模块】 综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大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