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类试卷]医师三基基本理论(病理学及病理生理学)模拟试卷1及答案与解析.doc

上传人:刘芸 文档编号:879270 上传时间:2019-02-25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42.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学类试卷]医师三基基本理论(病理学及病理生理学)模拟试卷1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医学类试卷]医师三基基本理论(病理学及病理生理学)模拟试卷1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医学类试卷]医师三基基本理论(病理学及病理生理学)模拟试卷1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医学类试卷]医师三基基本理论(病理学及病理生理学)模拟试卷1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医学类试卷]医师三基基本理论(病理学及病理生理学)模拟试卷1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医师三基基本理论(病理学及病理生理学)模拟试卷 1 及答案与解析1 什么是疾病?2 小儿体液含量与水代谢有何特点?3 什么是脱水热?4 何谓低钾血症? 产生的原因有哪些 ?5 试述严重高钾血症导致心搏骤停的机制。6 何谓肾性水肿? 为什么先出现于眼睑或面部 ?7 何谓肺水肿? 根据发病机制不同可分为哪两类 ?8 机体通过哪 4 个方面对酸碱平衡进行调节?各有何特点?9 试述呼吸性酸中毒的基本特征及产生原因。10 何谓反常性酸性尿? 试述其产生机制。11 简述临床处理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的基本原则。12 试述一氧化碳中毒导致组织缺氧的机制。13 何谓发热? 按病因不同可分哪两大类型 ?14 发

2、热时基础代谢率和心率有何改变?15 何谓应激性溃疡?16 何谓急性期反应和急性期反应蛋白?17 试述 DIC 病人出血的机制。18 何谓休克?19 何谓 MODS?20 何谓容量负荷过重 7 试述其常见原因。21 何谓气体弥散障碍 7 其常见原因是什么?22 试述肝功能障碍导致 AG 比值降低或倒置的机制。23 为什么肝功能障碍时出现氨的清除不足?24 试述肝细胞性黄疸病人血清、粪和尿中胆色素代谢的变化特点。25 何谓少尿、多尿和夜尿?26 慢性肾功能不全病人尿液有哪些变化?27 什么叫细胞凋亡? 有何临床意义 ?28 氧疗对哪型缺氧效果最好(A)血液性缺氧(B)低张性缺氧(C)循环性缺氧(D

3、)组织性缺氧(E)混合性缺氧29 慢性呼吸衰竭并发右心衰的主要机制是(A)外周血管扩张、阻力降低,静脉回流量增加(B)慢性缺氧后血容量增多(C)红细胞数目增多,血液粘滞性增高(D)肺部病变,肺毛细血管床大量破坏(E)肺泡缺氧和 C02 潴留引起肺小动脉收缩30 高渗性脱水病人血浆渗透压应(A)250mOsmL(B) 270mOsmL(C) 290mOsmL(D)310mOsmL(E)330mOsmL31 某肾疾患病人,血气分析结果:pH 732,PaCO 230mmHg,HCO 3- 15mmolL,应诊断为(A)呼吸性碱中毒(B)呼吸性酸中毒(C)代谢性碱中毒(D)代谢性酸中毒(E)混合性酸

4、碱紊乱31 A、代谢性酸中毒B、代谢性碱中毒C、吲吸性酸中毒D、呼吸性碱中毒E、酸碱平衡正常32 PaCO2 原发性增加可见于33 PaCO2 原发性减少可见于34 HCO3-继发性增加可见于35 高渗性脱水易出现(A)口渴(B)休克(C)尿少(D)脱水热(E)皮肤弹性降低36 导致血管内外液体失平衡而形成水肿的基本因素有(A)毛细血管有效流体静压升高(B)有效胶体渗透压降低(C)淋巴回流受阻(D)血浆清蛋白含量升高(E)微血管通透性降低37 根据近代死亡概念,整体死亡的标志是脑死亡,即全脑功能的永久性消失。(A)正确(B)错误38 在休克期,又称可逆性失代偿期,微循环出现淤血,病人出现休克的

5、典型症状。( )(A)正确(B)错误39 肺水肿时,气体弥散距离增大,导致气体弥散障碍。 ( )(A)正确(B)错误40 肝性脑病病人若有便秘。最好用肥皂水灌肠。 ( )(A)正确(B)错误41 高钾血症可引起代谢性酸中毒。 ( )(A)正确(B)错误六、填空题请完成下列各题,在各题的空处填入恰当的答案。42 肝硬化产生腹水的机制为,_、_、_、_。43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即 DIC,是指在某些致病因子作用下, _或_被激活,大量可溶性促凝物质人血,从而引起一个以_为主要特征的病理过程。主要临床表现为_、_、_和_。44 肝细胞性黄疸血清中酯型胆红素_,非酯型胆红素_,尿中尿胆原_,尿胆红素_。

6、粪色_。医师三基基本理论(病理学及病理生理学)模拟试卷 1 答案与解析1 【正确答案】 疾病是机体在一定的条件下受病因损害作用后。因机体自稳调节紊乱而发生的异常生命活动过程。在多数疾病中,机体对致病因素所引起的损害发生一系列防御性的抗损害反应。从而表现出功能、代谢、形态上的改变,临床上出现各种症状、体征和社会行为的异常。【知识模块】 病理生理学2 【正确答案】 人体体液含量因年龄而有差异,新生儿体液含量最多,约占体重的 80 9,6;婴幼儿次之,约占 70;学龄儿童又次之,约占 65;成人体液含量只占体重的 60。小儿体重轻,体积小,相对体表面积比成人大,蒸发水分多。小儿代谢旺盛;但机体发育不

7、全,各种调节功能较差。因此,小儿比成年人更易发生水代谢紊乱。【知识模块】 病理生理学3 【正确答案】 高渗性脱水病人因细胞内液明显减少,使汗腺分泌减少、皮肤蒸发的水分也减少,散热功能受到影响,可出现体温升高,称为脱水热。【知识模块】 病理生理学4 【正确答案】 血清钾浓度低于 35mmolL 称为低钾血症。其产生原因:(1)钾摄入不足:如消化道梗阻、昏迷、手术后较长时间禁食均可导致钾摄入不足。(2)钾排出过多: 经胃肠道失钾。这是小儿失钾的最重要原因。常见于严重腹泻呕吐、伴有大量消化液丧失的病人。经肾失钾。这是成人失钾的最重要原因,例如利尿药的长期连续使用或用量过多的病人。经皮肤失钾。在高温环

8、境中进行重体力劳动时,大量出汗可导致较多钾的丢失。(3)细胞外钾向细胞内转移:例如低钾性周期性瘫痪、碱中毒、过量使用胰岛素等,均可使细胞外钾向细胞内转移而发生低钾血症。【知识模块】 病理生理学5 【正确答案】 血清钾过高可致心肌兴奋性消失、自律性和收缩性下降、传导性降低。从而引起心搏骤停。【知识模块】 病理生理学6 【正确答案】 肾原发性功能障碍引起的全身水肿,称为肾性水肿。肾性水肿时体静脉压及外周毛细血管流体静压无明显增高,而大量积滞的液体就首先分布于组织间压较低和皮下组织疏松的部位。如眼睑或面部。【知识模块】 病理生理学7 【正确答案】 肺问质有过量液体积聚和或溢入肺泡腔内,称为肺水肿。因

9、发病机制不同可分为压力性肺水肿和通透性肺水肿。前者是因毛细血管流体静压增高所致;后者是由肺微血管壁通透性增高或伴有肺泡上皮通透性增高所引起。【知识模块】 病理生理学8 【正确答案】 机体由血液中缓冲系统、肺的呼吸、肾脏排酸保碱以及组织细胞 4个方面共同调节和维持体内酸碱平衡。由于它们在作用时间和强度上有差别,因此各有其特点:血液缓冲系统反应迅速,作用不能持久。肺的调节作用效能最大,缓冲作用于 30 分钟时达最高峰。但仅对 CO2 有调节作用。细胞的缓冲能力虽强,于34 小时发挥作用,但常可导致血清钾的异常。肾脏的调节作用较缓慢,常在数小时后起作用,35 天才达高峰,但维持时间长,特别对保留 N

10、aHCO3 和排出非挥发性酸具有重要的作用。【知识模块】 病理生理学9 【正确答案】 呼吸性酸中毒的基本特征是血浆 H2CO3 浓度原发性增高,PaCO 2大于 46mmHg,AB 升高。AB 大于 SB,肾脏代偿调节后 SB、BB 也可增高,BE正值增大。引起呼吸性酸中毒的原因不外乎是 CO2 排出障碍或 CO2 吸入过多。临床上多数是由于通气功能不足而致 CO2 排出受阻。常见于呼吸中枢抑制、呼吸肌麻痹、呼吸道阻塞、胸廓病变和肺部疾病。【知识模块】 病理生理学10 【正确答案】 代谢性碱中毒时,通常因肾脏的代偿作用,使 NaHCO3 重吸收减少,病人的尿液呈碱性。但在低钾性碱中毒时,病人尿

11、液反而呈酸性,称为反常性酸性尿。其产生的主要机制是由于低钾引起的碱中毒时,肾小管上皮细胞内缺 K+而使 H+交换占优势,尿中大量 H+排出。从而使尿液呈酸性。【知识模块】 病理生理学11 【正确答案】 无论是哪一种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失调,都会造成机体代谢的紊乱,进一步恶化则可导致器官功能衰竭,甚至死亡。因此,如何维持病人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如何及时纠正已产生的平衡失调,成为临床工作的首要任务。处理水、电解质及酸碱失调的基本原则是:(1)充分掌握病史和临床表现,详细检查病人体征。大多数水、电解质及酸碱失调都能从病史、症状及体征中获得有价值的信息,得出初步诊断。(2)及时进行实验室检查。(3)

12、综合病史及实验室资料,确定水、电解质及酸碱失调的类型及程度。(4)在积极治疗原发病的同时,制订纠正水、电解质及酸碱失调的治疗方案。如果存在多种失调,应分轻重缓急,依次予以调整纠正:积极补充病人的血容量,保证循环状态良好。积极纠正缺氧状态。 及时纠正严重的酸中毒或碱中毒。及时治疗重度高钾血症。纠正任何一种失调不可能一步到位,应密切观察病情变化,边治疗边调整方案。最理想的治疗结果往往是在彻底治疗原发病基础上获得。【知识模块】 病理生理学12 【正确答案】 一氧化碳中毒时,由于 CO 与血红蛋白结合形成碳氧血红蛋白,从而失去运氧功能。此外,CO 还能抑制红细胞内糖酵解,使其 2,3- 二磷酸甘油酸生

13、成减少,氧离曲线左移,氧合血红蛋白中的氧不易释出,从而加重组织缺氧。【知识模块】 病理生理学13 【正确答案】 临床上常把体温升高超过正常值 05,称为发热。这一概念不够精确,因许多情况可使体温超过正常 05,其本质并非发热。根据体温调定点的概念,发热的正确定义应是:由于致热原的作用使体温调节中枢的调定点上移而引起的调节性体温升高。根据其病因不同。发热可分为两大类:感染性发热和非感染性发热。前者是由各种生物病原体,如病毒、细菌等引起,后者则由生物性病原体以外的因素引起。【知识模块】 病理生理学14 【正确答案】 发热时体温升高 1,基础代谢率提高 13,心率每分钟平均增加 18 次。如果体温升

14、高 1F,心率每分钟增加 10 次。【知识模块】 病理生理学15 【正确答案】 应激性溃疡是指病人在遭受各类重伤(包括大手术)、重病和其他应激情况下,出现胃、十二指肠粘膜的急性病变,主要表现为胃、十二指肠粘膜的糜烂、浅溃疡、渗血等,少数溃疡可较深或穿孔,当溃疡发展侵蚀大血管时,可引起大出血。【知识模块】 病理生理学16 【正确答案】 感染、炎症或组织损伤等应激原可诱发机体出现快速启动的防御性非特异反应,如体温升高,血糖升高,外周血白细胞数增高、核左移。血浆中某些蛋白质浓度升高,这种反应称为急性期反应,这些蛋白质被称为急性期反应蛋白,属分泌型蛋白质。【知识模块】 病理生理学17 【正确答案】 (

15、1)凝血物质的消耗:在 DIC 发生发展过程中,各种凝血因子和血小板的大量消耗。(2)纤溶系统的激活:在 DIC 过程中,继发性纤溶系统被激活,导致纤溶酶形成增多。纤溶酶除能使纤维蛋白(原)降解外,还能水解凝血因子 V、和凝血酶原等,使这些凝血因子进一步减少。(3)纤维蛋白 (原)降解产物 (FDP)的大量形成:FDP 有强烈的抗凝血作用而引起出血。【知识模块】 病理生理学18 【正确答案】 休克是各种强烈致病因子作用于机体引起的急性循环衰竭,其特点是微循环障碍、重要脏器的灌流不足和细胞功能代谢障碍,由此引起全身性危重的病理过程。其主要临床表现是血压下降、面色苍白、皮肤冰冷、出冷汗、脉搏频弱、

16、尿量减少和神志淡漠等。【知识模块】 病理生理学19 【正确答案】 MODS 即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是指在严重创伤、感染及休克等急性危重病时,两个或两个以上原无功能障碍的器官系统同时或短期内相继发生功能障碍。【知识模块】 病理生理学20 【正确答案】 容量负荷过重又称前负荷过重,是指心脏舒张时所承受的容量负荷过大,也即心脏舒张末期容量过度增加。引起容量负荷过重的常见原因是动脉瓣膜关闭不全、动-静脉瘘、室间隔缺损、甲状腺功能亢进、慢性贫血等。【知识模块】 病理生理学21 【正确答案】 气体弥散障碍是指由于肺泡膜面积减少或肺泡膜异常增厚和弥散时间缩短所引起的气体交换障碍。引起气体弥散障碍的原因如下

17、。(1)肺泡膜面积减少:肺气肿、肺结核和肺肿瘤等病变可破坏肺泡壁,使肺泡膜面积和毛细血管数目减少;肺炎、肺水肿等肺实变,因肺泡被炎性渗出液或水肿液充填,气体不能进入而失去交换作用;此外,肺动脉分支的阻塞或肺不张与肺叶切除时均可使肺泡膜面积减少。(2)肺泡膜厚度增加:由于肺水肿、间质性肺炎、肺纤维化、肺泡透明膜形成等原因,可使肺泡膜厚度增加;肺泡内出现水肿或渗出液,使气体不能与肺泡膜直接接触;毛细血管扩张等可使毛细血管血浆层增厚。上述因素最终导致肺泡膜厚度增加,弥散量减少。(3)弥散时间缩短:肺血流速度过快时,血液流经肺泡毛细血管的时间缩短,气体弥散量减少。【知识模块】 病理生理学22 【正确答

18、案】 正常血浆蛋白总量为 6080gL,其中清蛋白占 3550gL ,球蛋白占 2030gL。两者之比值(AG 值)为 1525。严重肝功能受损时,肝细胞合成清蛋白减少。此时又因免疫刺激作用。网状内皮细胞与浆细胞增生。球蛋白特别是 a-球蛋白生成增多,所以 AG 比值降低(小于 15)甚至倒置。【知识模块】 病理生理学23 【正确答案】 氨的清除主要是在肝脏经鸟氨酸循环合成尿素,再经肾排出体外。通常每生成 1mol 的尿素能清除 2mol 的氨。同时也消耗 3mol 的 ATP,此外,还需多种酶参与完成尿素的合成。肝功能严重障碍时,ATP 供给不足和肝内各种酶系统严重受损,故尿素合成减少而导致

19、氨清除不足。【知识模块】 病理生理学24 【正确答案】 (1)血清中酯型和非酯型胆红素均增多。(2)因酯型胆红素排人肠减少,肠内粪胆原、粪胆素的形成也减少,粪色可能稍淡。(3)虽然肠道重吸收的尿胆原减少,但因肝细胞功能障碍,故摄取并重新向肠道排泄尿胆原能力减弱,因而有较多的尿胆原随尿排出。故尿中尿胆原仍增多。因血清中酯型胆红素增多,故尿中出现胆红素,即临床上呈尿双胆阳性。【知识模块】 病理生理学25 【正确答案】 成人 24 小时尿量少于 400mL 或每小时尿量少于 17mL 称为少尿,每 24 小时尿量超过 2000mL 称为多尿。正常人排尿量具有一定的昼夜节律,通常白天尿量较夜间多 23

20、 倍,但在慢性肾衰竭早期病人夜间排尿量与白天尿量相近,甚至超过白天,这种情况称为夜尿。【知识模块】 病理生理学26 【正确答案】 (1)尿量的变化:早期出现夜尿、多尿,晚期少尿。(2)尿相对密度变化:早期因肾浓缩能力减退而稀释功能正常。故出现低渗尿。晚期随着病情发展可出现等渗尿,此时浓缩功能与稀释功能均减退。(3)尿蛋白和尿沉渣检查:有轻度至中度蛋白尿,尿中还有少量红细胞和白细胞。尿沉渣中管型增多,以颗粒管型为最常见,也可见到巨大的颗粒或蜡样管型。【知识模块】 病理生理学27 【正确答案】 细胞凋亡是由体内外因素触发细胞内预存的死亡程序而导致的细胞死亡过程,是与坏死不同的另一种细胞死亡形式。细

21、胞凋亡对确保机体正常发育、生长以及维持体内环境稳定起着非常重要的生理作用。凋亡失调是当今威胁人类健康的许多重大疾病的发病机制之一,如凋亡不足可导致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生,而凋亡过度与老年性痴呆、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等发病有关。【知识模块】 病理生理学28 【正确答案】 B29 【正确答案】 E30 【正确答案】 D31 【正确答案】 D32 【正确答案】 C33 【正确答案】 D34 【正确答案】 C35 【正确答案】 A,C,D36 【正确答案】 A,B,C37 【正确答案】 A38 【正确答案】 A39 【正确答案】 A40 【正确答案】 B41 【正确答案】 A六、填空题请完成下列各题,在各题的空处填入恰当的答案。42 【正确答案】 肝静脉回流受阻 门静脉高压继发性钠水潴留 清蛋白合成减少43 【正确答案】 凝血因子 血小板 凝血功能失常 出血 休克 脏器功能障碍 溶血性贫血44 【正确答案】 增多 增多 增多 阳性 变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职业资格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